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人教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写作指导 zuowen 2浏览

【 – 写作指导】

【篇一】人教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新课标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使学生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搜集奥斯维辛的相关资料;

2.学生自己生成问题并学会分析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

2.使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情倾向

2.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

【教学方法】

1.运用网络进行小说阅读教学(图片学生更直观、更充分的美感享受)。

2.利用在线讨论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课前准备】

抽样调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并对学生感触比较深的句子进行排序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有人说过去的100年是血腥的世纪。现在请同学们点击“20世纪十大天灾”。这是天灾部分,也就是大自然造成的灾难。面对天灾,不论危害多大,在不可抗力的情形下,人们只能一边痛惜天灾所带来的伤痛和损失,一边坦然承受。还有人祸,人祸指人为造成的灾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约 3千万人,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第二次大战死亡人数则超过5千万人,著名的例子有,日本法西斯在中国制造的、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惨剧–“南京大屠杀”。当时的南京真是尸骨遍野,血流成河,大屠杀中遇难的中国人达30多万人,二战期间,中国军民的死伤人数达到3500万,相当于如今一个福建省的总人口数。在日本法西斯横行中国的同时,在欧洲,纳粹德国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在以奥斯维辛集中营为代表的德军专门设置的人间地狱里,约有400万犹太人被严刑拷打,随意杀戮。二次大战后至今,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大小战事而造成的死亡人数已不下一次大战的死亡人数了。

通过刚才的数据能否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预设:人祸远比天灾让人恐慌)

明确:20世纪的种种“人祸”告诉我们,很多时候,让人类伤亡惨重、涂炭生灵的,更多的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2.关于奥斯维辛:

请看网页上的介绍

请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一下看到这些画面的感受

(预设:可怕,惨绝人寰,恐怖等等)

刚才是图片给我们带大的震撼,现在,让我们跟随美国记者罗森塔尔的新闻稿沉重的步伐走进布热金卡,用我们富有良知的心灵去碰触那段不忍血腥的历史,看看这篇文章是否也能给我们带来相同的感受

【篇二】人教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年级:高中一年级 第一学期

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第四单元(新闻和报告文学) 第一课(第二篇) 注意点:作者突破“ 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束缚, 直接讲述作者以及周围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字里行间蕴含着深深的情感,发表后引起广泛关注, 并获得普利策新闻奖。 教学目标(三维):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作品的相关背景,了解法西斯的暴行;

(2)理解新闻写作中感情蕴含其中的特点,掌握分析新闻的方法,培养阅读新闻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反复诵读、圈点批注、分组讨论并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体会这则新闻蕴含的情感和独特的写法,从而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交流鉴赏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反思历史,珍爱和平。

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从品味新闻的语言入手,通过对细节的揣摩,把握其观点。

(二)教学难点:体味新闻中蕴含的作者情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自主阅读、点拨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PPT课件

学法指导:资料搜集法、自主阅读法、讨论法

教学流程:

1.课前预习

(1)课前通读全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通过网络搜集一些有关“法西斯”、“纳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资料,了解作品相关的时代背景。

(3)借助网络或工具书,了解作者。

让学生亲自查找资料,从而培养学生的收集筛选材料的能力和自读能力。

2.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首先回归历史作为导语。所谓新闻是指社会上发生的新事情。从新闻工作者的角度来说, 还必须是有价值的事情。如1939,年纳粹德国对邻国发动突然袭击, 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 这在当时是新闻;1945年, 法西斯德国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中终于举起了双手, 宣布无条件投降, 这在当时是新闻;2005年, 德国总统克勒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旧址前, 虔诚地代表德国政府向受害国和人民请罪, 这在当时也是新闻。还有德国法西斯战败后, 法西斯在奥斯维辛建造杀人魔窟, 残酷杀害400万无辜者的罪行暴露于天下, 引起世人的极大愤

慨, 这在当时也是新闻, 而且是重大的新闻。但13年后, 当《纽约时报》记者罗森塔尔到奥斯维辛集中营采访时, 昔日德国法西斯铁蹄下的大屠场已没有什么重要事情发生, 有的只是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以及在和煦、明亮阳光下那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 奥斯维辛似乎没有新闻发生。然而罗森塔尔却以一篇题为“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的新闻报道获得了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普利策新闻奖。美国普利策奖主席称它是罗森塔尔写得最好的作品。这是什么原因呢?

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从而进入课文的学习。

3.检查预习,进入学习状态

由于课前布置过预习作业,所以请同学们注意相关字词,确保阅读时的流畅。

4.初读感知,思考疑惑

对于“为什么作者以这篇新闻获得了普利策奖”的问题,让学生带着疑惑阅读课文,并思考:“没有什么新闻” 是什么意思?把握文章的内容,初步体会作者的情感。

老师启发学生从三个方面回答

(1)“没有什么新闻” , 其实是说这里发生的臭名昭著的纳粹法西斯行径, 世人早已知道, 没有什么好说的;(2)“ 没有什么新闻” 是讲这里除了世人皆知的法西斯恶行之外, 没有什么值得张扬的事;(3)虽然这里没有什么新闻但是我还是要写, 要继续揭露纳粹法西斯的罪行, 让世人永志不忘。

5.再读感受,分析体会

在一个或许被人认为没有新闻的地方, 作者却执著地去写, 而且果真写出了大新闻, 反映了“ 以史为鉴,反对战争, 珍惜和平” 这样一个大主题, 并获得了新闻界的大奖。作者为什么要写呢?这篇文章的成功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再次阅读文章,可以从语言表现、写作手法、情感表达等方面来分析。

明确:作为新闻记者的使命感让作者觉得不写一点东西就不会心安。

文章写了布热津卡太阳和煦、树木繁茂、儿童嬉戏的祥和景象, 这是写实景。但作者觉得这种祥和之景出现在最令人毛骨惊然的地方, 是“一场噩梦”。这是以乐写悲, 以乐衬悲。虽然今天的奥斯维辛早已是“阳光明媚”,“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儿童追逐游戏” 。这是一幅欢乐的景象。但在作者和了解法西斯暴行的人眼里, 这里曾是血流成河、尸骨成山的地方, 是善良的蒙难地。眼前虽然是一幅阳光明媚、欢乐祥和的景象, 但是人们心头阴履难除, 总觉得在此地出现此景, 是令人难以接受的, 是使人更感“毛骨谏然” 的。这是以乐写悲, 更增其悲。

课文第14段写参观地下窒息室“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 在胸前直画十字。”第15段“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此外, 文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扮描写, 如他们“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 “浑身发抖” 等, 作者用较多篇幅写了参观者的表现。

明确:这是从参观者的角度来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 从侧面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状况, 从而衬托德国法西斯的暴行。文章从第7段开始, 基本上把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所见与参观者的感受交织在一起写, 或在写实中渗透作者的感情或在写集中营某一状况后, 直接写参观者的感觉, 这种感受是参观者在受到震撼后的自然流露, 这种感受从侧面反映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

6.研读思考,特点探究

我们可以发现,作者从头到尾大量运用了否定句,这显然是有意为之,别有匠心。请大

家阅读课文,依据文章的思路,随着作者的参观顺序,把文中所有的否定句都勾画出来,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对其含义和作用,加以揣摩品味。

(1)文章开头,布热金卡的一派美好的和平景象,引发了作者的否定表述:“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这里接连出现了四个“不该”,这样的说法实在太反常,但又让人震撼,请大家思考:这些“不该”之中含有哪些意味?

分析1:“不该”之中含有对噩梦般历史的冷峻审视。越是阳光明媚,就越反衬出那段黑暗、恐怖历史的罪恶。这是以乐写悲,更增其悲。

人教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分析2“不该”之中含有对纳粹的强烈的愤懑——如果不是那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那么这个欧洲小城本来就应该是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的好地方。而现在阳光依然灿烂,但并不能让人忘却过去发生在这里的罪恶。这是以现在的美好反衬过去的丑恶。

总结明确:课文里的否定表述实际上是用反讽的语句表达人们对法西斯行径的惊恐与痛恨,对重获自由、光明的惊喜与兴奋。(板书:“不该有”——反讽手法。)

(2)作者在介绍奥斯维辛的可怕历史之后,用了一个否定判断来承上启下:“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这里说“并没有”,有哪些层面的含义?

明确:“并没有”促使他另选角度,侧重写参观者和作者自己的亲身感受,试图挖掘出一些永恒的东西,超越新闻的时效性之外的东西。这种创作追求促使作者把眼光放在了新闻之外,从纳粹罪行中思考人性。这里的否定表述实际上是提示了读者本文的与众不同的写作角度,即发掘“旧物”的新闻意义。相反,如果作者当年循规蹈矩地按新闻稿的要求去写它的话,哪里会有这样的创新之作?(板书:“并没有新闻”——另选角度。)

(3)在介绍参观者的感受的时候,作者更是大量使用了否定句,比如“人们再也听不到受难者的喊叫了”“导游也无须多说”“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等,这些否定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分析1:这是反语。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这里除了残暴恐怖之外,实在是没有什么值得看的。这些否定句,写出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

分析2:作者看似否定,其实是肯定。奥斯维辛虽然没有什么新闻,但当年纳粹留下的各种罪证,比如毒气室、牢房、绞刑室,比如鞭刑柱、焚尸炉,比如6英尺宽、3英尺高的每夜里面要睡五到十个女囚犯的木盒子,比如数以千计的死难者的照片,在作者和参观者的心中,引起了一场又一场的巨大的心灵风暴。“无须多说”“没有什么值得看的”,这些词语本身就是一种默然,一种出离愤怒的默然。愤怒至默然,既是对法西斯的最强烈控诉与极端愤恨,也是对死难者遭遇无法再看、无法再想的不忍与同情,因为沉默是无言的也是最为激越的表达。

总结明确:“此时无声胜有声”,作者举重若轻,用否定句写出了人们心情的沉重,文章并没有过多地渲染阴森可怕的景象,但我们可以想见当年残酷的景象,在否定声中,其实包含了无声的愤怒。(板书:“无须多说”——无声愤怒。)

(4)在写一位参观者因为心灵折磨而祷告的时候,作者有这样的一句深刻的否定性的议论:“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这里的“没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分析1:要联系西方宗教信仰的背景来理解。作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奥斯维辛,作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纳粹已经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人们已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庇佑。

分析2:宗教信仰是人类心灵最后的保护神,在人类遭遇奥斯维辛大屠杀这样极端残酷的暴行之后,那些善良的人们还相信上帝能拯救一切吗?奥斯维辛是被上帝遗忘了的地方,刽子手心中没有上帝,他们已经成了魔鬼,而无辜的人们已经成了被上帝抛弃的羔羊。

总结明确:对于有宗教信仰的人来说,对其信仰的否定,已经是最严重的了。看似一句轻轻的否定,分量重比千钧,比起正面的控诉,更有力量,在平静之中,一字一句都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板书:“没有祷告地方”——无声控诉。)

(5)结尾作者再次用否定句收束全文:“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这一否定句,除了呼应题目和前文之外,还突出了文章主题。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分析1: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每一个参观者都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震惊,甚至窒息。在貌似平静的话语下,涌现着难以抑制的悲愤,更表现出对纳粹罪恶的深刻反省。

分析2:这里的“没有”看似否定,其实是另外形式的肯定。奥斯维辛的今天,确实没有轰动世界的重大新闻,“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是发生在奥斯维辛的最大的事实,和平已经重新降临奥斯维辛,这是爱好和平的世界各国人民所共同期待的。

总结明确:作者否定的是“新鲜东西”,即时效性,肯定的是永久性的东西,即思想性。今日,成千上万的人群看到的,是同样可怕的场景,引起的是同样的惊恐甚至窒息的感受。明天,成千上万的人群看到的,还是同样的可怕的场景,引起的还是同样惊恐甚至窒息的感受。这样的记忆和感受并不新鲜,但可以永恒。“奥斯维辛”不再是一个新闻名词,而是一种历史的见证。(板书:“没有新鲜东西”——反省罪恶。)

7.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从1945年至1958年, 这13年间, 奥斯维辛一派和平景象, 没有什么新闻, 从1958年到现在50多年又过去了, 奥斯维辛仍是一派和平景象, 没有什么新闻, 但那默不作声的毒气室、焚尸炉、窒息室、女囚绝育室在警示着人们为了使明媚的阳光、儿童快乐的嬉闹不再让人毛骨惊然, 请不要忘记历史

同样, 七十多年过去了, 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细菌实验室也在静静地躺着, 河北卢沟桥上的石狮子仍然蜷伏看, 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每天都会迎来许许多多的参观者, 在那里, 也没有什么新闻。但那些地方的一草一木时时都向我们发出呐喊以史为鉴, 建设我强盛之中华。

8.课后作业练习

(1)完成课后的“研讨与练习”四,字数不限。

(2)将本文改写成一篇普通的新闻消息,以“暴行十三年后访纳粹集中营”为题。

如:Х月Х 日,一群参观者参观了臭名昭著的奥斯维辛纳粹集中营,参观者无不为纳粹反人性的暴行震惊。

这群参观者参观的是位于布热金卡的集中营。他们先后参观了牢房、毒气室、地下室等,当看到毒气室和焚尸炉时,不少参观者因惊恐而不由自主浑身发抖。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个由受难者生前在集中营留下的照片组成的长廊,这群临刑前表情木然的受难者照片里有一位面容娇好、温和微笑的女子的照片让人过目难忘。来到执行绞刑的地下室,参观者不忍再看下去,匆匆结束了行程。据波兰人讲,在这座集中营里,纳粹杀害了400 万人。人教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3)课外观看电影《辛德勒的名单》。

板书设计

【篇三】人教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10课《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与一般新闻相比独特的叙述角度

2、能够抓住看似平静的叙述语言,体会作者的强烈情感和写作意图。

3、了解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统治,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平时会看新闻吗?一般我们获取新闻资讯从哪里来?(生:新闻联播、报纸等)在我们所看到或听到的新闻中,你看出了新闻的什么特点?(新闻的特点:及时性、纪实性、有效性)(板书)

新闻主要由哪几部分构成?(标题、导语、正文、结语和背景组成,后面两者可有可无)。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篇关于奥斯维辛的新闻。这篇新闻打破了常规新闻的规范,并不是及时的记录了奥斯维辛的惨状,而是著于十三年之后。那么,这么一篇并没有体现出及时性的新闻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1958年美国最高新闻奖项——普利策新闻奖的获得者。它到底有什么特殊之处让世人如此之震撼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新课学习——《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板书)

一、细致分析导语部分

新闻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和主体几个部分组成。在上节课的介绍中,我们学习了导语和主体的概念。有没有同学记住的?谁能来回答一下?(请一位学生作答导语和主体的概念)

导语:放在新闻的开头,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者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

主体:具体展开新闻事实的叙述。

同学们已经预习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课文,这篇课文的导语和主体部分分别是哪里呢?(学生齐声回答)(1—5、6—16)

导语和主体部分分别讲述了什么?(请学生作答)

导语讲述了两个内容——一方面写奥斯维辛的现状;一方面写奥斯维辛的历史,交代作者的感受,表达对死者的悼念,对法西斯的痛恨。

人教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主体部分——描写了参观者们在参观过程中的神态、表情和感受,揭露和控诉了法西斯的无耻暴行。

在导语部分作者对奥斯维辛的现状进行了大量的描写,这一部分内容读起来令人印象深刻,我想请一位同学(陈宏)有感情的把前面三个自然段的内容朗读一下,其他的学生思考:这三个自然段频繁的使用了哪个词语,表现了什么?

答:用的最多的一个词是:可怕。

最可怕的事情——阳光、树木、草地、儿童。

可怕的颠倒——曾经是人间地狱,现在却是阳光明媚、白杨树婆娑、草地碧绿、孩子嬉戏。

世间最可怕的旅游中心——反讽,对比强调这里曾经是最黑暗、最冷酷、最没有人情味的人间地狱。

这是时隔十三年之后,奥斯维辛和平、欢欣的场面,但这并能不能让人忘记过去,人们来到这里,依然能够感受到历史遗留的一切。

除了表现奥斯维辛现状的内容,导语部分还回顾了奥斯维辛黑暗的历史。 问:这两段中哪些句子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答:“一些幸存者撰写的回忆录中谈到的情况,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象的。”

“心智健全”在句子中的含义是什么?

从反面说明了德国法西斯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犯下的令人发指的罪行,他们违背了人类最基本的原则——尊重生命。人教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作者以较长的篇幅概述了导语部分的内容,讲述了奥斯维辛的现状和残酷可怕的历史。时隔十三年,那些被残忍杀害的人早已不在,但历史的罪证却清晰的摆在世人面前,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走进奥斯维辛。

二、细致分析正文部分

正文部分描写的是作者同参观者们一起跟随导游的脚步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的过程。在正文开始的部分,作者说了一句话“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这句话如何来理解?

答:可以从结构上和内容上来进行分析。结构上,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上承接上文说明时隔十三年之后,奥斯维辛有的是一篇和谐安宁的景象,并没有什

么新鲜的事情发生;另一方面承接下文即使没有什么新鲜的事情发生,但是作为一名有良知的记者和一名记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我有必要去写一些东西,来告慰那些曾经在这里丧失生命的亡灵。

那么,正文部分,作者参观的顺序又是怎样的呢?

答: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不育实验室-绞刑地下室(一起作答 板书) 这些是作者跟随导游一起参观的步伐,我们虽然不能去奥斯维辛,我们来看一组照片,来看一看在这个曾经满是屠戮与血腥的地方是不是该让人们来写一些东西。(幻灯片展示照片)人教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看了这组照片,我想同学们的心情肯定是复杂和沉重的。回到正文,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当时那些参观者,他们的心情又是怎样变化的?

问:请同学们去文中找出体现当时参观者们心情变化的句子。这些句子说明了什么?

答: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停下脚步,浑身发抖——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够了。

人们的表情变化从侧面证明了“集中营的恐怖”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都无法想象的,突出了纳粹法西斯的暴行惨绝人寰,灭绝人性,令人发指。

问:在正文(主体)部分还有那些令你印象深刻的句子?

1、“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上,雏菊花正在怒放。”

这里所描写的是一种鲜明的对比和极大的反差—一边是残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这样的景象令人震撼。他是对灭绝人性的罪行的控诉,也同时告诉我们:多么残暴的力量也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正义是邪恶镇压不了的,自由与光明之花,人性与生命之花必将灿烂的开放。

明确: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怒放的雏菊花分别代表什么?

废墟是罪恶的见证,菊花是生命的象征。

2、“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

有,有的是恐怖,无尽的恐怖。

3、“从长廊两边的墙上,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

这一句造语新巧,本应该说参观者观看长廊两边墙上的照片,但作者却说照片上的人注视着参观者,视点的倒置更加逼真地创设了真实的现场感,有助于引导读者与历史对话。望着注视我们的死难者,我们仿佛穿越了时空,历史,走进了他们的身边,走进了他们的心灵,他们是沉默着,他们在沉默中注视着我们,无声地向生者倾诉他们的苦难、他们的悲剧,又似乎在无声中谴责、控诉。

4、“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他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他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温和的微笑——对生死的超脱,对生命的坚韧

为梦想而微笑——绝境之中不泯灭内心对美好希望的向往

美好而隐秘的——深藏内心的一份信念和信仰

这是对历史遗照中人物表情的浮雕似的特写,这样的细节描写引人深思:美和善就是这样被蹂躏、践踏和毁灭的!活着的人,要永远牢记法西斯的罪恶,警惕法西斯幽灵的复活。

5、“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做祷告的地方。”

这一句话深刻地揭露了法西斯的灭绝人性。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活着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在奥斯维辛,做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想上帝祷告的;而无辜的人们无计可逃,上帝也保佑不了他们(是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的)。

总结:在新闻的结尾部分,作者又说了一句和正文开头类似的话: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的东西可供报道。这句话起到什么作用。

答:结构上呼应全文(标题、导语、正文的开头)

内容上突出文章的主题:牢记法西斯的罪恶,珍惜着来之不易的和平。

四、这篇消息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知识拓展)

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只是纯客观叙述,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种和

第二种情况,主要还是一种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而本文有所不同,把作者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的内容来写,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报道。

作者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个人的情感,也成为新闻获得成功的巨大原因。

五、结语

通过对文章深入的品读,我们发现作者以他浓烈的情感,独特的视角,精彩的细节为我们报道了奥斯维辛的历史,也正如其普利策将此昂颁奖词中所说的: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的原则,着眼细节,一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重,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

【篇四】人教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罗森塔尔

授课时间:2012-10-25

授课地点:普高一班

授 课 人:张 婷 婷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新闻报导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

2、理解新闻写作中将情感蕴含于叙事之中的写法。

3、发现作品中极具新闻价值的“反差”,挖掘本则新闻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小组探究,理解新闻平实语句中蕴含的丰富内涵。

2、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会筛选信息,抓重点、抓关键。人教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

1、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

2、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尊重人性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把握罗森塔尔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内心的感受,

人教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表达自己的鲜明感情;

2、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

教学难点:发现作品中极具新闻价值的“反差”,挖掘本则新闻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

启发式,筛选信息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以波兰诗人菠萝涅夫斯基的一首小诗《我的故乡》导入,介绍奥斯维辛的历史由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解题:课文题目为什么叫“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既然没有什么新闻,那么作者写了什么,又是怎么写了的呢?

请同学们用2分钟的时间默读课文,用文中的语句或自己的话概括。

1、参观者的感受

我们都知道,新闻的生命是真实性。这篇新闻有没有写那些酷刑是如何实施的?有没有对遇难者的死亡做直接描写?那作者是以什么独特的视角来写的?

请学生找一找关于参观者感受与反应的句子,同桌互相交流一下,想一想,写参观者的感受与反应的目的是什么?

总结:记者并没有写当时死难者过程的恐怖,而是以冷峻的视角,通过观察参观者的感受和反应,侧面烘托了集中营的恐怖,骇人听闻。

2、记者的情感

作者除从参观者的视角来写新闻,还采取了什么角度?学生讨论分析 作者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又为什么渗透如此强烈的主观情感呢?你能从文中找到依据吗?

3、对比反差

在这种巨大的对比反差中表现主题,也是这则新闻重要的特点之一。请学生再找一找这样的例子,并分析。

(四)、课堂小结

总结上述分析,得出本文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原因。

(五)、课堂拓展

如果给新闻的题目加上一个标点符号,你觉得哪一个更恰当,说说你的依据?

(六)、作业布置

1、课外阅读:德 施瓦茨 《纳粹集中营》

美 弗洛姆 《人类的破坏性分析》

2、“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 (三),细读课文,深入感知

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这位可爱的姑娘会在想些什么呢?展开你的联想,写一段文字,描述一下她的内心活动。

附: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参观者的感受反应——冷峻的视角

记者的主观情感——零 度 突 破 强烈的对比反差——生命的思考

【篇五】人教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宁晋中学 商素英

一、教材依据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四单元第一课。 二、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

实现新课标下三维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思考,并能与当前时代结合,让学生从认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罪恶上升到对德国纳粹、日本法西斯罪恶的认识,进而珍惜和平。 2、设计理念 实现新课标下三维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思考,并能与当前时代结合,让学生从认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罪恶上升到对德国纳粹、日本法西斯罪恶的认识,进而珍惜和平。

3、教材分析 此文被安排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教科书第一册第四单元,该单元是新闻和报告文学单元。学习之前,要引导学生充分了解时代背景,使其感悟新闻追踪时代的特有价值,了解新闻中记者对新闻事件的感情的指向性。

4、学情分析 学生基础较好,有自己收集资料并分析的能力;能够也愿意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思想,合作交流的习惯已经养成;关心时代发展,有很强的是非观念。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理解记者在新闻中将感情蕴含于其中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课前搜集相关资料;分析体会新闻中的记者的感受情倾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使学生铭记历史的教训,抵制暴力与罪恶,珍惜和平。

4、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运用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启发式引导等手段。 四、教学重点

1、分析新闻中的主要事件,体会作者的感情倾向。 2、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牢记教训,珍惜和平。

五、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与一般新闻作品的不同之处。 六、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让学生自主寻找纳粹罪恶的史料,充分利用学生的课程资源生成新的课程资源;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来理解记者在新闻事件中的作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1

2

3

学生学习本文后,能领会到《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与一般新闻的不同之处——作者打破新闻写作的框框限制,把自己的感情寄寓其中的写法。在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被共同营造的氛围深深感染。通过课前查阅资料,学生首先从感性上体会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罪恶。而课堂上图片的展示和内容的分析,又使学生从理性上对纳粹和法西斯的罪恶有了深刻的认识。通过展示日本对历史的态度的资料和中国的惨痛历史的回顾,学生对当今时代有了认识,也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而拓展延伸部分则能使学生深入思考历史的惨痛教训,产生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的强烈情感。

4

【篇六】人教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_优秀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一、教材分析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出自高中语文课本新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短新闻两篇》。作为新闻稿件,它迅即报道了发生在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的怀抱之时的重大意义。作为一个消息,它具备典型的消息特点,适合作为对中学生进行这方面知识传授的蓝本。 根据单元教学要求,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设想。

二、学生分析

现代学生生活于和平年代,对战争与灾难没有太多的感触,这也往往造成了他们对于和平与安宁的不屑,这篇课文旨在教育学生珍惜和平,给学生带来心灵上的震撼与触动。

三、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使学生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深入细微的场景描写和细节刻画让人们感受到事实的倾诉,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

2.搜集奥斯威辛的相关资料,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情倾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了纳粹对人的惨绝人寰的摧残和迫害,控诉了纳粹滔天罄竹难书的暴行,让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四、教学重点

了解罗森塔尔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的感受,表达自己的鲜明感情;

五、教学难点

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

六、课时安排 一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设计

1、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走进过去,反思过去,我们才能更好的走向未来。奥斯维辛是人类一个永恒的伤疤,每个到过那里的人都会反思战争,反思人性,都会有着说不尽的感慨和愤慨。下面我们来看几张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图片,来感受下当时的残酷的情况。

2、 请同学们同一个词语概括一下,看到这些图片的感受?

—————-(学生回答)

刚才是图片带给我们的强烈震撼,现在让我们跟随美国记者罗森塔尔的新闻稿的沉重步伐一同走进布热金卡,让我们用富有良知的心去触碰那段血腥的历史,看一看文章是否也会给我们带来相同的感受。

二、整体感知

1、 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找同学把这些生字读一下。

婆娑 嬉笑 凋谢 撰写 步履

窒息 祷告 雏菊花

因为同学在课下已经预习了课文,所以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下面两道问题:

1、作者为什么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那些没有人性的杀戮已经算是很平常的事了,算不上什么新闻了,也是一种讽刺,作者写这篇新闻是要让我们后人记得那段残酷的岁月。

2、文章开篇就向我们展示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嬉笑”,

应该说是一幅非常美好的和平景色,但是作者却认为“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为什么呢?作者这样说是什么用意呢?

明确:作者用的是反语,景色固然美好,却和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这里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色,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的看到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感到可怕。

用意在于,设置悬念,为下文做铺垫。

3.作者说这里曾经是一个人间地狱、杀人工厂,那么这个人间地狱由哪些地方组成呢?

明确:毒气室、焚尸炉、牢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这可以在7到15段里寻找。(也是参观者的参观顺序)

三、文本研习

1、那人们在参观时都有什么反应,请同学们勾画出人们参观时表情变化的句子,说说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

“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他们就不由自主的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

人们的表情变化,从侧面证明了集中营的恐怖,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像的,纳粹法西斯的暴行惨绝人寰,灭绝人性,令人发指。

侧面烘托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不直接写集中营如何恐怖,而让读者从参观者的表情来体会他们的所见,突出表现这里带给人们的恐惧。表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和纳粹的残暴。

2、体会文章细节描写。

(1)“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两种事物形成强烈反差,是讽刺,纳粹的残暴,终不可绝灭生命;是控诉,美好的生命被活生生地毁灭。

毒气室和焚尸炉 → 纳粹灭绝生命的地方

雏菊花 → 生命不息 顽强抗争

怒放 → 讽刺纳粹永远无法阻碍生命之花的绽放

(2)“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的丰满,可爱,皮肤洗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当一个人明知自己要被处决了,还能笑得这么甜,这是何等的悲凉。这里把死亡和鲜活微笑的美好的生命放在一起,这种强烈的反差,增强了悲剧感,更让人激起对法西斯的仇恨。

温和的微笑 → 对生死的超脱,生命的坚韧

为梦想而微笑 → 绝境之中不泯灭内心对美好希望的向往

美好而又隐秘的 → 深藏内心的一份信念和信仰

(3)“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有何深意?

呼应首段,再次展现今天布热金卡环境的安谧,风景的秀丽,这是用乐景寄托对遇难者的哀悼,同时提醒人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要珍惜今天的自由、和平和幸福。

(4)、为什么要多次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既如此,为什么还要写下这样的新闻呢?

1958年这篇最先刊登在《纽约时报》上的文章,在美国新闻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一时各媒体争相转载。并于年末获得了美国新闻界最高荣誉—–普利策奖。为什么作者在文中反复声明的“没有什么可供报道的新闻”能最终获此殊荣,并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

补充新闻的特点:时效性强,报道的是客观事实,客观性强。

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而本文时效性不强,主要写个人感受,个人情感浓厚。只有地点,事件,其他模糊不清)

讨论明确:

1)、一批批的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都会看到同样的东西,得到同样的感受,那样震惊,那样窒息,那样愤怒。

2)、“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出于一种使用命感,对死难者的悼念,对纳粹的愤恨。

3)、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作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

四、作业设计

我们知道这篇文章获得了美国新闻界最高荣誉——普利策奖,如果你是这篇作品的颁奖嘉宾,请你为它写一段简短的颁奖词。写好之后,我们来一起分享一下。

五、课堂小结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反思。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上不朽的名篇。

六、板书设计

毒气室—焚尸炉—牢房(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七、教学反思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人教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