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高中人教课标版第一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高中作文 zuowen 2浏览

【 – 高中作文】

【篇一】高中人教课标版第一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李瑛

教材分析:

本课文选自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属于“沟通与应用”板块。《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打破了客观报道的传统,与同类题材的新闻选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它直接讲述自己以及周围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字里行间灌注着自己的情感。

学生分析:

(1)初中已学过新闻作品,平常也经常接触新闻,对它并不陌生,具有一定的阅读和欣赏能力;

(2)情感比较丰富,调动他们的情感体验,融入悲情题材作品的难度不是很大;

(3)已具有一定的合作、交流、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抓住看似平静的叙述语言体会作者的强烈感情和本文的写作意图。

(2)过程与方法:

①课外收集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文字介绍和图片。

②揣摩关键语句,小组合作学习,探讨交流。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了解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统治,培养爱国情感。

重点难点:

抓住关键语句体会作者的感情。

设计思想:《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对于新闻类文章,在以往教学中,往往重视理性的分析,而忽视自主合作的学习,轻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学习目标的确定上,本设计力图体现新课程理念,突出重点而不求面面俱到。努力实践语文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在教学中着力于情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和培养,又不忽视双基训练,注重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留下较大的空间,体现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教学过程:

(1)导入课文:播放影片《南京大屠杀》、《辛得勒的名单》中的简短剪辑镜头,导入新课(多媒体)。

(选用的《南京大屠杀》和《辛得勒的名单》是高中生熟悉的影片。播放的剪辑氛围与课文相似,易于引导学生入情。通过简短的影片展示,把学生们带进一个悲情的森林,给学生心灵上的震撼,从而自然引出课题,让学生在肃穆悲壮的作品境界中受到情感美的教育,也可以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唤醒民族精神。)

(2)交流资料和感受:投影展示同学们在课前收集的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文字介绍和图片,边看图片边介绍边谈感受。教师也用多媒体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和图片,使老师和学生在情感上寻找共鸣点。

(3)介绍写作背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一个如此有名的记者为什么要写一

①文章开头写到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景象!可是作者说“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某种意义”指什么?②“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怎么理解这个细节?③13段写到那个照片中的姑娘,临刑前她在想什么?能说说你的理解吗?④怎么理解第14段“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⑤课文第6段“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还有末段“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这两句话的意义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小结:本文在作者看似平静的叙述中抒发了对德国纳粹残酷暴行的沉重控诉,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平与祥和的向往。同时,也是为了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意让学生更进一步地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5)精彩语段赏读:本文有很多地方写得很精彩,虽然作者没有正面去控诉德国法西斯的暴行,但文中的叙述却给人深深的震撼。请各组推荐一段文字并推荐一名同学来朗读。

教师读第9、10两段,引导学生品位文中那令人窒息、震颤的感觉。

(6)谈收获:着重引导学生从内容情感和写法两方面谈谈自己学了这则新闻的收获,进一步把握课文,并训练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

教学总结:

多媒体配乐显示警句:

①忘记历史,就会使悲剧重演!②前以色列总理拉宾的和平宣言:

“几万个示威者的喊叫,还远不如一个痛哭儿子战死的母亲的眼泪给我的震撼……”

“……我向来相信大多数人是渴求和平而且愿意抓住和平机会的。你们今晚聚集在此,证明了这种渴求:要和平,不要暴力,暴力伤害民主,我们必须抵制暴力。”链接课外:

阅读下面选文,然后回答1~5题。

①二战时期,在一座纳粹集中营里,关押着很多犹太人,他们大多是妇女和儿童。他们遭受着纳粹无情的折磨和杀害,人数在不断减少。

②有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女孩,和她的母亲一起被关押在集中营里。一天,她的母亲和另一些妇女被纳粹士兵带走了,从此,再也没有回到她的身边。人们知道,她们肯定是被杀害了。因为每天都有人被杀害,死亡的阴影笼罩着每一个人,人们谁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活到第二天。但当小女孩问大人们她的妈妈哪里去了,为什么这么久了还不回来时,大人们沉默着流泪了,后来实在不能不回答时,就对小女孩说,你的妈妈去寻找你的爸爸了,不久就会回来了。小女孩相信了,她不再哭泣和询问,而是唱起妈妈教给她的许多儿歌,一首接一首地唱着,像轻风一样在阴沉的集中营中吹拂。她还不时爬上囚室的小窗,向外张望着,希望看到妈妈从远处走来。

③小女孩没有等到妈妈回来,就在一天清晨,纳粹士兵用刺刀驱赶着,将她和数万名犹太人逼上了刑场。刑场上早就挖好了很大的深坑,她们将一起被活活埋葬在这里。人们沉默着,死亡是如此真实地逼近着每一个生命。面对死亡,人们在恐惧中发不出任何声音。

④人们一个接一个地被纳粹士兵残酷地推下深坑。当一个纳粹士兵走到小女孩跟前,伸手要将她推进深坑中去的时候,小女孩睁大漂亮的眼睛对纳粹士兵说:“刽子手叔叔,请你把我埋得浅一点好吗?要不,等我妈妈来找我的时候,就找不到了。”纳粹士兵伸出的手僵在了那里,刑场上顿时响起一片抽泣声,接着是一阵愤怒的呼喊……

⑤人们最后谁也没能逃出纳粹的魔掌,但小女孩纯真无邪的话语却撞痛了人们的心,让人们在死亡之前找回了人性的尊严和力量。

⑥暴力真的能摧毁一切?不,在天真无邪的爱和人性面前,暴力让暴力者看到了自己的丑恶和渺小。刽子手们在这颗爱的童心面前颤抖着,因为他们也看到了自己的结局。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纳粹颤抖

(2)选文第②段的画线句有什么表达效果?

(3)选文第④段中加点词“残酷地”可否删去?为什么?

(4)在第⑤段“但小女孩纯真无邪的话语却撞痛了人们的心,让人们在死亡之前找回了人性的尊严和力量。”这句话中,如何理解“撞痛”这个词的含义?

(5)结合选文及《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谈一谈你对“战争”的看法

李瑛

【篇二】高中人教课标版第一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鼎尖教案】高一语文人教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教学目标】

1.捕捉并分析作品中极具新闻价值的反差。

2.潜心品味语句,理解作品的深刻意蕴和艺术价值。

3.了解奥斯维辛集中营,增强对遇难者的同情和对法西斯的痛恨;学习优秀的记者崇高的社会使命感和人道主义良知。

【教学重点】

捕捉并分析作品中极具新闻价值的“反差”,读懂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教学难点】

通过潜心品味语句,理解作品的深刻意蕴,挖掘本则新闻的价值意义。

【教学方法】

在教师的引领、组织下,学生通过质疑探究,合作表达的学习方式解读文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展示教学目标

(出示幻灯片)它曾经是最恐怖的死亡工厂;它见证着人性的堕落;它凝结着一个民族的苦难;它是人类历史无法跳过的一页,它就是奥斯维辛。

今天,我们将共同学习一篇有关奥斯维辛的文章——《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重点捕捉并发现作品营造的“反差”,理解作品的深刻意蕴(展示教学目标)

二、创设情境,整体感知

1.

这节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查找了奥斯维辛的相关资料,今天,我们就让我们的同学用自己作品带领我们走进奥斯维辛集中营。(出示第三张PPT)

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法西斯在波兰南部,一个只有四万多居民的奥斯维辛小镇上,设立了它最大的集中营。集中营壁垒森严,四周电网密布,内设有哨所看台、绞刑架、毒气杀人室和焚尸炉,用于消灭欧洲的犹太人,是纳粹德国最大的灭绝营。每天,成百上千的犹太人,被运送牲畜的火车拉到这里,身强力壮的被留下来,年老体弱的和儿童,则直接被送进毒气室。在营中关押的囚犯,过着非人的生活,他们每日要做繁重的劳动,却得不到充足的粮食,饥饿和病痛折磨着他们,谁要是在劳动中偷懒或者病倒,将会直接被拉进焚尸炉。集中营里的人都不会待得很长久,1940年到1944年,奥斯维辛集中营,大约有400万人在这里惨遭杀害。

女:苏联红军解放这里时,发现了7000公斤头发、35万件女装、4万双男鞋和不计其数的尸骨。面对法西斯的累累罪行,最引人深思的是集中营大门的字“劳动获得自由”,这简直是莫大的生命谎言,劳动创造了人,人又在劳动中创造幸福,享受自由。然而在这里,人类躯体被囚禁,甚至没有生存的希望,何谈自由?就像电影《辛德勒名单》中纳粹军官对犹太人所说:“进了集中营,就不要再有其它想法,你能获得自由的唯一出路就是焚尸炉的烟囱。”

师过渡:读了这样的文字,看了这样的图片,又把我们带回到了半个多世纪前那段黑暗的历史,让我们沉浸在遇难者的痛苦之中。

三、分析反差,品读感情

1、读完文章之后,如果让你画一幅奥斯维辛的图画,你会以什么颜色作为底色?为什么?(出示第四张PPT)(在罗森塔尔眼中,奥斯维辛的色彩是不是像我们同学形容的这么单一?你能不能感受到其他的色彩?这样的色彩是哪些语言带来的?) 预设:黑色,沉闷、压抑、恐怖,简直是人间地狱。

灰色,绝望、麻木、迷茫。

白色,苍白、恐怖(也有纯净与希望)。

冷蓝,似乎泛着钢铁的冷光,令人心生寒意。)

红色,血腥,暴力(象征着希望)

师过渡:我们大多数同学都选择了一种冷色调,一种灰暗的色调,大家都感受到了纳粹的暴行;但是在罗森塔尔的笔下,现在的奥斯维辛也呈现出一些很不一样的色调,一种温暖光亮的东西。那么在罗森塔尔眼中,他感受到的温暖的东西有哪些,你能否找出对应的语句? 明确:①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第1段)

②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第8段) ③她在温和的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第13段)

2、师过渡:在罗森塔尔的笔下,我们感受到了,既有象征着纳粹暴行和生命毁灭的灰暗的色调,也有象征着生生不息的顽强和生的希望的光亮的色调。那么冷与暖,灰暗和光亮在色彩上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和反差。那么色彩反差所带来的语言上的丰富的意蕴又引发了读者的思考。下面我们就结合以上同学所找到的三个地方来分析反差的效果。分组讨论 分析中要落实这三个问题: ①什么与什么构成了反差? ②哪些词句强化了反差效果? 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考和情感? 希望大家能结合集体的智慧,选定发言人,时间五分钟 (学生讨论五分钟,然后提问)

●反差分析一: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①什么与什么构成了反差?如今这里风景固然没有,可是曾经这里暗无天日。所以说曾经的灰暗沉闷和如今的温暖明媚构成反差,即残酷的历史和美好的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 ②哪些语言强化了反差效果?

“居然”:面对美景,吃惊,觉得不可思议。

为什么作者认为这些是“最可怕”:(提醒学生从原文里找答案)四个“不该有”。这里曾经是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儿童是天真的,他们不知道历史的沉重,而美景更容易让人忘记过去,所以才“最可怕”,表现了作者对人们忘记历史惨痛教训的隐忧。(举圆明园的例子) 那么布热金卡应该有什么?明确: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

两个“永远”,运用反复强调了这种控诉和愤懑。

恰如圆明园该不该修复一样。圆明园是中华民族不可愈合的精神创伤。列强毁掉的不是一个园子,而是泱泱中华四万万人的尊严。今天,历史的伤口虽已结疤,但昨日的疼痛岂能被忘怀?我们还是让这历史留给我们的警钟长鸣吧!

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考和情感?

师小结:从“最可怕”等词来看,作者认为,布热金卡景象固然美好,但它曾经是人间地狱,只有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能与之相称。虽说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字字愤懑,句句悲怆。表达出作者内心无比的愤懑之情和对人们忘记历史惨痛教训的隐忧。

●反差分析二: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身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毒气室和焚尸炉”代表了什么?“雏菊花在怒放”表明了什么?对比中揭示了什么? “毒气室和焚尸炉”是纳粹屠杀生命的见证,灭绝生命的地方。

“雏菊花在怒放”表明生命不息,不可被阻挡,不可被压抑,不可被消灭。

师小结:一边是残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对照式放在一起,这样的景象让人震撼。它是对灭绝人性的罪行的控诉,也同时也告诉我们:

多么残暴的力量也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正义是邪恶镇压不了的,自由与光明之花,人性与生命之花必将灿烂的开放。

●反差分析三: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木然象征着绝望,对生活的绝望。

微笑体现了镇定从容,超越死亡威胁和生命的坚韧。

为梦想而微笑 →绝境之中不泯灭内心对美好希望的向往

美好而又隐秘的 →深藏内心的一份信念和信仰

面对死亡的从容,对自由,对生活的热爱,是邪恶和苦难永远无法战胜的。(联系地震事件中)可乐男孩薛枭;给解放军叔叔敬礼的小郎铮,无不在向我们昭示着生命的坚韧和希望的力量。

师小结:这里的人表情都是木然的,唯有一个年轻的姑娘是微笑着的。即使面临死亡的威胁,她依然带着世间最美的微笑。即使奥斯维辛也不能摧垮人性中的善与美。那些刽子手,可以灭绝人性甚至摧残人的尊严。但是却抹不去那丝静静的笑容。她似乎在告诉我们:即使明天世界毁灭,我(们也要)(仍愿)在今天种下一棵小树。即使一手搭着地狱之门,另一手也要抓住人间的光明。

●反差分析四:题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高中人教课标版第一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师过渡:我想正是有了像小女孩一样对新生的渴望和憧憬;才有了二战的胜利;才有了像雏菊一样怒放的鲜活的生命和如今温暖光亮的生活;进而作者居安思危才生出了对人们忘记历史惨痛教训的隐忧。正如本文获得普利策奖的颁奖词所说,文章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反差手法的运用贯穿全文,成为这篇文章最为突出的特点。使这里处处是矛盾,处处是揭露,没有血淋淋的场景,没有悲惨的哀嚎,只有历史残留的痕迹,只有默默走过的人群。但它却震撼着参观者,产生了让读者痛苦、窒息的新闻效果。)

像文章的题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者在文中也反复强调没有什么新鲜事情可供报道,可他恰恰写下了这样一则新闻。你怎样理解这里的没有什么新闻?但作者为什么还是要写?作者说些什么,写下什么?

1、一批批的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都会看到同样的东西,得到同样的感受,那样震惊,那样窒息,那样愤怒。

2、“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出于一种使用命感, 对死难者的悼念,对纳粹的愤恨;对战争的拒绝,对和平的向往。

3、普利策曾说:“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守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并及时发出警报。”正是源于一名优秀记者崇高的使命感和敏锐目光,使作者才能够透过和平、平静的生活表象发掘出震撼人们内心的东西,让惨痛的历史昭示人们尊重生命,珍惜和平。从而实现了这则新闻的价值与意义。

四、布置作业:今天学习此文的意义、价值?

奥斯维辛之后,不再有诗歌。面对残忍,不忍再看。

假如有一天,你也来参观奥斯维辛,你会在留言簿上写下什么。(50字左右)

注意:写法可以不拘一格,你可以选择你的倾诉对象——可以是遇难者,可以是参观者,也可以是当今政要,甚至可以是纳粹分子""

例子: 奥斯维辛是一块巨大的历史创伤,它就像一把利剑,刺伤了那些善良的爱好和平的人的心灵,但它又给人以警醒。就像矗立在天地之间的纪念碑,警示人们铭记历史,负重前行。

让我们双手合十,祈祷和平!

结语:余秋雨说:“人类是需要废墟的,没有皱纹的老祖母是可怕的。”同样,人类也是需要奥斯维辛的,没有伤疤的历史只会催生新的罪恶产生新的苦难。让我们谨以这样的思考纪念400万在奥斯维辛被无情摧残的生命吧。

从1945年至1958年,十三年间,奥斯维辛一派和平景象,没有什么新闻,从1958年到现在四十多年又过去了,奥斯维辛仍是一派和平景象,没有什么新闻,但那默不作声的毒气室、焚尸炉、窒息室、女囚绝育室在警示着人们:为了明媚的阳光、儿童快乐的嬉闹不再让人毛骨悚然,请不要忘记历史!

同样,六十多年过去了,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细菌实验室也在静静地躺着,河北卢沟桥上的石狮子仍然蜷伏着,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每天都会迎来许许多多的参观者,在那里,也没有什么新闻。但那些地方的一草一木时时都向我们发出呐喊:以史为鉴,建设我强盛之中华!这就是重大的新闻!

有一句话说,中国的人性自觉是从文革以后开始的,西方人性的自觉是从奥斯维辛之后开始的。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那段历史虽已成往事,但它留给人类的绝不只是断壁残垣和受伤的心灵,这样的悲剧属于整个人类,我们应共同面对这样的耻辱,共同面对这样的罪恶。我们应该去反思:人类是高级动物,为什么还会出现奥斯维辛这样有计划地大批屠杀自己同类的行为?为什么从古至今几千年的时间里,全世界没有硝烟的日子寥寥可数?为什么还有人去跪拜凶手的灵位?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奥斯维辛,纳粹的暴行使400万人的生命被罪恶地夺去。这样的悲剧属于整个人类,我们应共同面对这样的耻辱,这样的罪恶。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今天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记住这样的历史,还要以史为鉴,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

奥斯维辛,一个让人心碎的地方,因为这里埋藏着一段历史,一段让人不忍回首的往事。400万犹太人,永远地闭上了愤怒和无奈的眼睛,化作了历史的见证。这样的悲剧属于整个人类,我们应共同面对这样的耻辱,这样的罪恶。我们也同样不会忘记中华民族在日本法西斯的强盗行径下遭受的苦难。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今天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记住这样的历史,更应该培养着自己的历史感,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5、泛黄的记忆,在你的手中渐渐鲜活;遗忘的时光,在你的笔下缓缓苏醒,你将十四年前的电影重新播映,将淡出的影像重新拉回,纪念那凄惨的曾经。——庞丽琼

6、历史的车轮隆隆驶去,是他唤醒人们去看看那段遗忘的车辙;忘却的救主降临人间,是他竭尽全力去驱散那历史的迷烟。他用平凡的语言揭开人们不忍回视的伤口;他用炽热的情感控诉惨无人道的法西斯政权。他的梦想终会实现,雏菊花会永远怒放在人们的心田。——张雨辰

7正当屠杀犹太人的那段最血腥、最黑暗的历史一页逐渐在人们的记忆中变得模糊、淡去之时,

他——罗森塔尔,用最朴实的文字、摄像机般地再现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用最诚挚的心灵,感召并震撼着每一个爱好和平的善良人的心。《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用闪烁着的人性的光辉,照亮人性中的黑暗与堕落。他向行凶者发出控诉,给受难者以缅怀,为世人留下了“永远都不要抹去那最无情的历史的”一声叮嘱。 ——曲志强

8将一段沉重的历史再一次呈现,将战争的残酷再一次撕开,将忘却的冷漠再一次唤醒。《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真正做到了这一点。 ——张武洲

颁奖词:《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篇三】高中人教课标版第一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详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13级中文一班 梁渝 201301020321

【教材分析】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人教版必修一中的一篇新闻写作,这篇新闻稿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二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史上的佳作。整篇新闻稿突破了以往新闻写作所采用的零度语言,在语言风格上更具有文学色彩。本文运用对比,侧面描写等诸多表现手法,一方面表现出纳粹杀人无数的残酷罪行,一方面又暗示和平和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希望仍然会笼罩在世界上空,人们的生活将幸福美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准确、快速捕捉信息的能力和新闻写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阅读课文,寻找作者在文章中交代的有效信息。观看图片,身临其境地感受奥斯维辛集中营里面的氛围。分析文章中侧面描写的句子,进一步理解作者的写作视角,深刻感受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背景,感受战争的残酷,树立崇尚和平维护和平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法西斯的罪恶。

高中人教课标版第一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分析作者采用《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为标题的意图。

【教学难点】

准确理解作者的写作视角,感悟作者对和平的歌颂和对战争的控诉。

【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图文情景创设法

【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

学生准备:课前通读课文,查阅工具书解决生字词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5秒)

有这样一个地方,叫做布热津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暖和,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四周的草地上,儿童在追逐游戏。但这里曾是最恐怖的杀人工厂,见证者人性的堕落,也凝结着一个民族的苦难。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没有什么新闻的奥斯维辛,作者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

二、整体感知(一分钟)

下面,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作者都参观了奥斯维辛集中营里面的哪些地方?

点拨: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和绞刑室。

三、品语言、悟情感(三分半)

思考,作者采用《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为标题的意图。

(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和写作背景分析句子,感受作者的情感,进而深刻体会生命的价值。)

接下来,大家抬头看着课件,我当大家的导游,带你们去看一看这四个地方到底是什么样子。

一列列火车把囚徒们从这道门中运送进去,从这一刻起,人便不再是人,而是任纳粹屠宰的玩偶,他们在这个用“劳动获得自由”作为虚名的地狱中接受各种实验,最后走向死亡。

这是我们要参观的第一个房间,十四年前,最后一批囚徒被剥光衣服,在军犬和士兵的押送下走进了这里。顿时浓烟四起,囚徒全身巨痒难忍,有人甚至抓瞎了自己的眼睛。喉咙仿佛被掐住一般,烈火灼心无法呼吸。许多人开始出现了大小便失禁,随之而来的就是溃烂,流脓和死亡!

接下来,这些便是焚尸炉,5个焚尸炉平均每天要焚尸一万具,人油熬制的肥皂在全德国范围内使用,数不清的头发被制作成垫子畅销于市场上,后来发现了一些有精美而奇特质地的灯罩,你们一定想不到,那些柔和的灯光竟是人皮在闪耀!

跟紧我的脚步,走到这里来,看到这些盒子了吗?它们是用来装人的,在这

样大的一个盒子里,每晚要塞进五到十个人去,拥挤,恐惧和死亡应该是她们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三个词语。一夜间,这一双双明亮的双眸将全部泯灭。

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这是受害者处绞刑时站的木块,生命就在这两个木块拿开以后戛然而止,结局除了死亡还有什么呢?还有这一车有一车的堆积成山的尸体。现在我想大家也会对我说出参观者对导游说的那两个字“够了!”

但你们一定想不到,在这样的地方,现在阳光明媚,绿树成荫,雏菊花在怒放,孩子们在追逐游戏。

预设问题(三分钟)

我们简短地参观了一遍奥斯维辛集中营,不知道大家心里现在有什么感受。痛心有吗?惨绝人寰有吗?不管怎样,现在我们整理整理心情,再次回到课文中,课文的标题叫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大家注意,这是一篇新闻稿,你们平时看到的新闻稿标题是绝对不会出现“没有新闻”这四个字,反而有些还会出现一些像“百年难遇”类似的字眼来吸引眼球,对不对?罗森塔尔一开始就告诉读者,我这里没有新闻,思考一下,他为什么会用“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为标题?

点拨:文中提到“世人对奥斯维辛这个地名更熟悉,布热津卡和奥斯维辛一道组成了被纳粹称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杀人工厂的一部分。”大家找到了吗?这里提到了一个名词“纳粹”,那么大家会想到什么时间呢?没错“二战”,二战那段血腥沉重的历史大家都是熟悉的,因此对于追求时效性的新闻记者来说,更是没有新闻可言了,所以罗森塔尔便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我这里也没有新闻值得报道。高中人教课标版第一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但是罗森塔尔还是写了这篇文章,再想一想,这样的原因何在?

点拨:很简单,刚才我们仅仅是通过图片大家就有了心痛的感觉,而作者是亲自到实地去餐馆以后写下这篇文章的。我想每一个有良知的人参观完奥斯维辛集中营以后都会写下自己的感受的,这无关利益。罗森塔尔也正是因为这一个突破点,获得了当时美国新闻奖的最高奖项,有没有同学知道是什么奖?“美国普利策新闻奖”。那么课下我也希望大家再次去读一读课文,感受一下这篇新闻稿和其他新闻稿有什么不同。

四、小结(一分钟)

这节课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游览了一遍奥斯维辛集中营,无论是毒气室焚尸炉还是绞刑室,无处不弥漫着恐怖和死亡的气息。但是这已经成为过去,铭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铭记在这里,甚至世界上很多地方,人性曾这样堕落过,但和平最终是到来了,善良和正义将永存。

【板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罗森塔尔

毒气室

焚尸炉

女牢房绞刑室

【篇四】高中人教课标版第一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语文:4.10《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1)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报导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

2、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高中人教课标版第一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3、了解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罪行,培养学生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

4、品味语言,感受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对参观者神态表情变化的把握,了解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罪行。

【教学难点】

仔细揣摩、品味文中具有深刻含义的语句。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奥斯维辛大门图片。)

提问:这条路、这幅画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师:曾经这条路被德国纳粹称为“天堂之路”60几年前满载着一车车犹太人的“死亡列车”通过这条路,进入前方的那扇大门,然后下车,按男人、女人、小孩分为三群,脱光衣服,剪掉头发,送入毒气室,15分钟以后死亡。这扇大门就是当时德国在世界各地修建的集中营里最大的一座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大门,400万人进了这扇大门就再也没有出来。德国纳粹军官还曾经骄傲的说:“绝对不会有人活着离开。”多么可笑,“天堂之路”却把人引进了一座人间地狱。

如今这里一派宁静,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会带领我们再次走入这扇大门,去碰触那段我们不愿碰触地历史。

二、感悟新闻内容

1、新闻与一般文章的显著差别点是什么?

明确:即使敏锐地捕捉新的事件并加以客观的表达。

2、自由放声的朗读课文,本新闻有没有写到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事件?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明确:本新闻并没有写到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事件。此可以从题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及文中的“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在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鲜东西可供报道”等可以看出。

3、那么本则新闻重点在写什么?

明确:罗森塔尔的目光始终敏锐地追寻着参观者的行动与神态。

4、文中哪几段集中在写参观者神态、行动的变化。

明确:7段──完。

5、读这些段落,勾画出人们参观时表情变化的句子,讨论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明确:

⑴ 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

⑵ 他们就不由自主的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⑶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⑷ 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⑸ 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

⑹ 参观者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人们表情变化从侧面说明了集中营的恐怖,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无法想象的,纳粹的暴行惨绝人寰、灭绝人性、令人发指。

6、出示集中营图片,学生感受。

7、《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于1958年访问奥斯维辛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史上的佳作。请大家思考一下:这篇新闻荣获大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颁奖词――奥斯威辛作为纳粹德国屠杀犹太人的“杀人工厂”而为人们熟悉,各国记者纷纷报道它的残酷、血腥。罗森塔尔本着记者的良知独辟蹊径,突破了“客观报道”的框框,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威辛集中营博物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对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他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名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因此,我代表普利策新闻奖评审组把本届普利策新闻奖中的最佳消息奖颁发给《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的作者罗森塔尔。

三、句子研读

1、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 明确:作者用的是反语。因为景物的美好与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布热金卡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因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最相配。

2、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篇五】高中人教课标版第一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高一必修一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人教版 必修1 教案)

【篇六】高中人教课标版第一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年级:高中一年级 第一学期高中人教课标版第一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第四单元(新闻和报告文学) 第一课(第二篇) 注意点:作者突破“ 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束缚, 直接讲述作者以及周围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字里行间蕴含着深深的情感,发表后引起广泛关注, 并获得普利策新闻奖。 教学目标(三维):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作品的相关背景,了解法西斯的暴行;高中人教课标版第一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2)理解新闻写作中感情蕴含其中的特点,掌握分析新闻的方法,培养阅读新闻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反复诵读、圈点批注、分组讨论并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体会这则新闻蕴含的情感和独特的写法,从而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交流鉴赏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反思历史,珍爱和平。

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从品味新闻的语言入手,通过对细节的揣摩,把握其观点。

(二)教学难点:体味新闻中蕴含的作者情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自主阅读、点拨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PPT课件

学法指导:资料搜集法、自主阅读法、讨论法

教学流程:

1.课前预习

(1)课前通读全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通过网络搜集一些有关“法西斯”、“纳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资料,了解作品相关的时代背景。

(3)借助网络或工具书,了解作者。

让学生亲自查找资料,从而培养学生的收集筛选材料的能力和自读能力。

2.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首先回归历史作为导语。所谓新闻是指社会上发生的新事情。从新闻工作者的角度来说, 还必须是有价值的事情。如1939,年纳粹德国对邻国发动突然袭击, 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 这在当时是新闻;1945年, 法西斯德国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中终于举起了双手, 宣布无条件投降, 这在当时是新闻;2005年, 德国总统克勒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旧址前, 虔诚地代表德国政府向受害国和人民请罪, 这在当时也是新闻。还有德国法西斯战败后, 法西斯在奥斯维辛建造杀人魔窟, 残酷杀害400万无辜者的罪行暴露于天下, 引起世人的极大愤

慨, 这在当时也是新闻, 而且是重大的新闻。但13年后, 当《纽约时报》记者罗森塔尔到奥斯维辛集中营采访时, 昔日德国法西斯铁蹄下的大屠场已没有什么重要事情发生, 有的只是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以及在和煦、明亮阳光下那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 奥斯维辛似乎没有新闻发生。然而罗森塔尔却以一篇题为“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的新闻报道获得了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普利策新闻奖。美国普利策奖主席称它是罗森塔尔写得最好的作品。这是什么原因呢?

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从而进入课文的学习。

3.检查预习,进入学习状态

由于课前布置过预习作业,所以请同学们注意相关字词,确保阅读时的流畅。

4.初读感知,思考疑惑

对于“为什么作者以这篇新闻获得了普利策奖”的问题,让学生带着疑惑阅读课文,并思考:“没有什么新闻” 是什么意思?把握文章的内容,初步体会作者的情感。

老师启发学生从三个方面回答

(1)“没有什么新闻” , 其实是说这里发生的臭名昭著的纳粹法西斯行径, 世人早已知道, 没有什么好说的;(2)“ 没有什么新闻” 是讲这里除了世人皆知的法西斯恶行之外, 没有什么值得张扬的事;(3)虽然这里没有什么新闻但是我还是要写, 要继续揭露纳粹法西斯的罪行, 让世人永志不忘。

5.再读感受,分析体会

在一个或许被人认为没有新闻的地方, 作者却执著地去写, 而且果真写出了大新闻, 反映了“ 以史为鉴,反对战争, 珍惜和平” 这样一个大主题, 并获得了新闻界的大奖。作者为什么要写呢?这篇文章的成功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再次阅读文章,可以从语言表现、写作手法、情感表达等方面来分析。

明确:作为新闻记者的使命感让作者觉得不写一点东西就不会心安。

文章写了布热津卡太阳和煦、树木繁茂、儿童嬉戏的祥和景象, 这是写实景。但作者觉得这种祥和之景出现在最令人毛骨惊然的地方, 是“一场噩梦”。这是以乐写悲, 以乐衬悲。虽然今天的奥斯维辛早已是“阳光明媚”,“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儿童追逐游戏” 。这是一幅欢乐的景象。但在作者和了解法西斯暴行的人眼里, 这里曾是血流成河、尸骨成山的地方, 是善良的蒙难地。眼前虽然是一幅阳光明媚、欢乐祥和的景象, 但是人们心头阴履难除, 总觉得在此地出现此景, 是令人难以接受的, 是使人更感“毛骨谏然” 的。这是以乐写悲, 更增其悲。

课文第14段写参观地下窒息室“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 在胸前直画十字。”第15段“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此外, 文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扮描写, 如他们“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 “浑身发抖” 等, 作者用较多篇幅写了参观者的表现。

明确:这是从参观者的角度来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 从侧面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状况, 从而衬托德国法西斯的暴行。文章从第7段开始, 基本上把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所见与参观者的感受交织在一起写, 或在写实中渗透作者的感情或在写集中营某一状况后, 直接写参观者的感觉, 这种感受是参观者在受到震撼后的自然流露, 这种感受从侧面反映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

6.研读思考,特点探究

我们可以发现,作者从头到尾大量运用了否定句,这显然是有意为之,别有匠心。请大

家阅读课文,依据文章的思路,随着作者的参观顺序,把文中所有的否定句都勾画出来,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对其含义和作用,加以揣摩品味。

(1)文章开头,布热金卡的一派美好的和平景象,引发了作者的否定表述:“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这里接连出现了四个“不该”,这样的说法实在太反常,但又让人震撼,请大家思考:这些“不该”之中含有哪些意味?

分析1:“不该”之中含有对噩梦般历史的冷峻审视。越是阳光明媚,就越反衬出那段黑暗、恐怖历史的罪恶。这是以乐写悲,更增其悲。

分析2“不该”之中含有对纳粹的强烈的愤懑——如果不是那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那么这个欧洲小城本来就应该是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的好地方。而现在阳光依然灿烂,但并不能让人忘却过去发生在这里的罪恶。这是以现在的美好反衬过去的丑恶。

总结明确:课文里的否定表述实际上是用反讽的语句表达人们对法西斯行径的惊恐与痛恨,对重获自由、光明的惊喜与兴奋。(板书:“不该有”——反讽手法。)

(2)作者在介绍奥斯维辛的可怕历史之后,用了一个否定判断来承上启下:“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这里说“并没有”,有哪些层面的含义?

明确:“并没有”促使他另选角度,侧重写参观者和作者自己的亲身感受,试图挖掘出一些永恒的东西,超越新闻的时效性之外的东西。这种创作追求促使作者把眼光放在了新闻之外,从纳粹罪行中思考人性。这里的否定表述实际上是提示了读者本文的与众不同的写作角度,即发掘“旧物”的新闻意义。相反,如果作者当年循规蹈矩地按新闻稿的要求去写它的话,哪里会有这样的创新之作?(板书:“并没有新闻”——另选角度。)

(3)在介绍参观者的感受的时候,作者更是大量使用了否定句,比如“人们再也听不到受难者的喊叫了”“导游也无须多说”“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等,这些否定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分析1:这是反语。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这里除了残暴恐怖之外,实在是没有什么值得看的。这些否定句,写出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

分析2:作者看似否定,其实是肯定。奥斯维辛虽然没有什么新闻,但当年纳粹留下的各种罪证,比如毒气室、牢房、绞刑室,比如鞭刑柱、焚尸炉,比如6英尺宽、3英尺高的每夜里面要睡五到十个女囚犯的木盒子,比如数以千计的死难者的照片,在作者和参观者的心中,引起了一场又一场的巨大的心灵风暴。“无须多说”“没有什么值得看的”,这些词语本身就是一种默然,一种出离愤怒的默然。愤怒至默然,既是对法西斯的最强烈控诉与极端愤恨,也是对死难者遭遇无法再看、无法再想的不忍与同情,因为沉默是无言的也是最为激越的表达。

总结明确:“此时无声胜有声”,作者举重若轻,用否定句写出了人们心情的沉重,文章并没有过多地渲染阴森可怕的景象,但我们可以想见当年残酷的景象,在否定声中,其实包含了无声的愤怒。(板书:“无须多说”——无声愤怒。)

(4)在写一位参观者因为心灵折磨而祷告的时候,作者有这样的一句深刻的否定性的议论:“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这里的“没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分析1:要联系西方宗教信仰的背景来理解。作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奥斯维辛,作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纳粹已经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人们已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庇佑。

分析2:宗教信仰是人类心灵最后的保护神,在人类遭遇奥斯维辛大屠杀这样极端残酷的暴行之后,那些善良的人们还相信上帝能拯救一切吗?奥斯维辛是被上帝遗忘了的地方,刽子手心中没有上帝,他们已经成了魔鬼,而无辜的人们已经成了被上帝抛弃的羔羊。

总结明确:对于有宗教信仰的人来说,对其信仰的否定,已经是最严重的了。看似一句轻轻的否定,分量重比千钧,比起正面的控诉,更有力量,在平静之中,一字一句都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板书:“没有祷告地方”——无声控诉。)

(5)结尾作者再次用否定句收束全文:“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这一否定句,除了呼应题目和前文之外,还突出了文章主题。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分析1: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每一个参观者都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震惊,甚至窒息。在貌似平静的话语下,涌现着难以抑制的悲愤,更表现出对纳粹罪恶的深刻反省。

分析2:这里的“没有”看似否定,其实是另外形式的肯定。奥斯维辛的今天,确实没有轰动世界的重大新闻,“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是发生在奥斯维辛的最大的事实,和平已经重新降临奥斯维辛,这是爱好和平的世界各国人民所共同期待的。

总结明确:作者否定的是“新鲜东西”,即时效性,肯定的是永久性的东西,即思想性。今日,成千上万的人群看到的,是同样可怕的场景,引起的是同样的惊恐甚至窒息的感受。明天,成千上万的人群看到的,还是同样的可怕的场景,引起的还是同样惊恐甚至窒息的感受。这样的记忆和感受并不新鲜,但可以永恒。“奥斯维辛”不再是一个新闻名词,而是一种历史的见证。(板书:“没有新鲜东西”——反省罪恶。)

7.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从1945年至1958年, 这13年间, 奥斯维辛一派和平景象, 没有什么新闻, 从1958年到现在50多年又过去了, 奥斯维辛仍是一派和平景象, 没有什么新闻, 但那默不作声的毒气室、焚尸炉、窒息室、女囚绝育室在警示着人们为了使明媚的阳光、儿童快乐的嬉闹不再让人毛骨惊然, 请不要忘记历史

同样, 七十多年过去了, 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细菌实验室也在静静地躺着, 河北卢沟桥上的石狮子仍然蜷伏看, 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每天都会迎来许许多多的参观者, 在那里, 也没有什么新闻。但那些地方的一草一木时时都向我们发出呐喊以史为鉴, 建设我强盛之中华。

8.课后作业练习

(1)完成课后的“研讨与练习”四,字数不限。

(2)将本文改写成一篇普通的新闻消息,以“暴行十三年后访纳粹集中营”为题。

如:Х月Х 日,一群参观者参观了臭名昭著的奥斯维辛纳粹集中营,参观者无不为纳粹反人性的暴行震惊。

这群参观者参观的是位于布热金卡的集中营。他们先后参观了牢房、毒气室、地下室等,当看到毒气室和焚尸炉时,不少参观者因惊恐而不由自主浑身发抖。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个由受难者生前在集中营留下的照片组成的长廊,这群临刑前表情木然的受难者照片里有一位面容娇好、温和微笑的女子的照片让人过目难忘。来到执行绞刑的地下室,参观者不忍再看下去,匆匆结束了行程。据波兰人讲,在这座集中营里,纳粹杀害了400 万人。

(3)课外观看电影《辛德勒的名单》。

板书设计

【篇七】高中人教课标版第一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语文人教版必修1 4-10《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精品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高中人教课标版第一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教学目标】

1.捕捉并分析作品中极具新闻价值的反差。

2.潜心品味语句,理解作品的深刻意蕴和艺术价值。

3.了解奥斯维辛集中营,增强对遇难者的同情和对法西斯的痛恨;学习优秀的记者崇高的社会使命感和人道主义良知。

【教学重点】

捕捉并分析作品中极具新闻价值的“反差”,读懂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教学难点】

通过潜心品味语句,理解作品的深刻意蕴,挖掘本则新闻的价值意义。

【教学方法】

在教师的引领、组织下,学生通过质疑探究,合作表达的学习方式解读文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展示教学目标

(出示幻灯片)它曾经是最恐怖的死亡工厂;它见证着人性的堕落;它凝结着一个民族的苦难;它是人类历史无法跳过的一页,它就是奥斯维辛。 今天,我们将共同学习一篇有关奥斯维辛的文章——《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重点捕捉并发现作品营造的“反差”,理解作品的深刻意蕴(展示教学目标)

二、创设情境,整体感知

1.奥斯维辛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

这节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查找了奥斯维辛的相关资料,今天,我们就让我们的同学用自己作品带领我们走进奥斯维辛集中营。(出示第三张PPT)

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法西斯在波兰南部,一个只有四万多居民的奥斯维辛小镇上,设立了它最大的集中营。集中营壁垒森严,四周电网密布,内设有哨所看台、绞刑架、毒气杀人室和焚尸炉,用于消灭欧洲的犹太人,是纳粹德国最大的灭绝营。每天,成百上千的犹太人,被运送牲畜的火车拉到这里,身强力壮的被留下来,年老体弱的和儿童,则直接被送进毒气室。在营中关押的囚犯,过着非人的生活,他们每日要做繁重的劳动,却得不到充足的粮食,饥饿和病痛折磨着他们,谁要是在劳动中偷懒或者病倒,将会直接被拉进焚尸炉。集中营里的人都不会待得很长久,1940年到1944年,奥斯维辛集中营,大约有400万人在这里惨遭杀害。 女:苏联红军解放这里时,发现了7000公斤头发、35万件女装、4万双男鞋和不计其数的尸骨。面对法西斯的累累罪行,最引人深思的是集中营大门的字“劳动获得自由”,这简直是莫大的生命谎言,劳动创造了人,人又在劳动中创造幸福,享受自由。然而在这里,人类躯体被囚禁,甚至没有生存的希望,何谈自由?就像电影《辛德勒名单》中纳粹军官对犹太人所说:“进了集中营,就不要再有其它想法,你能获得自由的唯一出路就是焚尸炉的烟囱。” 师过渡:读了这样的文字,看了这样的图片,又把我们带回到了半个多世纪前那段黑暗的历史,让我们沉浸在遇难者的痛苦之中。

三、分析反差,品读感情

1、读完文章之后,如果让你画一幅奥斯维辛的图画,你会以什么颜色作为底色?为什么?(出示第四张PPT)(在罗森塔尔眼中,奥斯维辛的色彩是不是像我们同学形容的这么单一?你能不能感受到其他的色彩?这样的色彩是哪些语言带来的?) 预设:黑色,沉闷、压抑、恐怖,简直是人间地狱。

灰色,绝望、麻木、迷茫。

白色,苍白、恐怖(也有纯净与希望)。

冷蓝,似乎泛着钢铁的冷光,令人心生寒意。)

红色,血腥,暴力(象征着希望)

师过渡:我们大多数同学都选择了一种冷色调,一种灰暗的色调,大家都感受到了纳粹的暴行;但是在罗森塔尔的笔下,现在的奥斯维辛也呈现出一些很不一样的色调,一种温暖光亮的东西。那么在罗森塔尔眼中,他感受到的温暖的东西有哪些,你能否找出对应的语句? 明确:①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第1段)

②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第8段) ③她在温和的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第13段)

2、师过渡:在罗森塔尔的笔下,我们感受到了,既有象征着纳粹暴行和生命毁灭的灰暗的色调,也有象征着生生不息的顽强和生的希望的光亮的色调。那么冷与暖,灰暗和光亮在色彩上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和反差。那么色彩反差所带来的语言上的丰富的意蕴又引发了读者的思考。下面我们就结合以上同学所找到的三个地方来分析反差的效果。分组讨论 分析中要落实这三个问题:

①什么与什么构成了反差? ②哪些词句强化了反差效果? 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考和情感? 希望大家能结合集体的智慧,选定发言人,时间五分钟 (学生讨论五分钟,然后提问)

●反差分析一: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①什么与什么构成了反差?如今这里风景固然没有,可是曾经这里暗无天日。所以说曾经的灰暗沉闷和如今的温暖明媚构成反差,即残酷的历史和美好的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 ②哪些语言强化了反差效果? “居然”:面对美景,吃惊,觉得不可思议。

为什么作者认为这些是“最可怕”:(提醒学生从原文里找答案)四个“不该有”。这里曾经是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儿童是天真的,他们不知道历史的沉重,而美景更容易让人忘记过去,所以才“最可怕”,表现了作者对人们忘记历史惨痛教训的隐忧。(举圆明园的例子) 那么布热金卡应该有什么?明确: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

两个“永远”,运用反复强调了这种控诉和愤懑。

恰如圆明园该不该修复一样。圆明园是中华民族不可愈合的精神创伤。列强毁掉的不是一个园子,而是泱泱中华四万万人的尊严。今天,历史的伤口虽已结疤,但昨日的疼痛岂能被忘怀?我们还是让这历史留给我们的警钟长鸣吧!

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考和情感?

师小结:从“最可怕”等词来看,作者认为,布热金卡景象固然美好,但它曾经是人间地狱,只有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能与之相称。虽说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字字愤懑,句句悲怆。表达出作者内心无比的愤懑之情和对人们忘记历史惨痛教训的隐忧。

●反差分析二: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身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毒气室和焚尸炉”代表了什么?“雏菊花在怒放”表明了什么?对比中揭示了什么? “毒气室和焚尸炉”是纳粹屠杀生命的见证,灭绝生命的地方。

“雏菊花在怒放”表明生命不息,不可被阻挡,不可被压抑,不可被消灭。

师小结:一边是残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对照式放在一起,这样的景象让人震撼。它是对灭绝人性的罪行的控诉,也同时也告诉我们:

多么残暴的力量也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正义是邪恶镇压不了的,自由与光明之花,人性与生命之花必将灿烂的开放。

●反差分析三: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木然象征着绝望,对生活的绝望。

微笑体现了镇定从容,超越死亡威胁和生命的坚韧。

为梦想而微笑 →绝境之中不泯灭内心对美好希望的向往

美好而又隐秘的 →深藏内心的一份信念和信仰 面对死亡的从容,对自由,对生活的热爱,是邪恶和苦难永远无法战胜的。(联系地震事件中)可乐男孩薛枭;给解放军叔叔敬礼的小郎铮,无不在向我们昭示着生命的坚韧和希望的力量。 师小结:这里的人表情都是木然的,唯有一个年轻的姑娘是微笑着的。即使面临死亡的威胁,她依然带着世间最美的微笑。即使奥斯维辛也不能摧垮人性中的善与美。那些刽子手,可以灭绝人性甚至摧残人的尊严。但是却抹不去那丝静静的笑容。她似乎在告诉我们:即使明天世界毁灭,我(们也要)(仍愿)在今天种下一棵小树。即使一手搭着地狱之门,另一手也要抓住人间的光明。

●反差分析四:题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师过渡:我想正是有了像小女孩一样对新生的渴望和憧憬;才有了二战的胜利;才有了像雏菊一样怒放的鲜活的生命和如今温暖光亮的生活;进而作者居安思危才生出了对人们忘记历史惨痛教训的隐忧。正如本文获得普利策奖的颁奖词所说,文章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反差手法的运用贯穿全文,成为这篇文章最为突出的特点。使这里处处是矛盾,处处是揭露,没有血淋淋的场景,没有悲惨的哀嚎,只有历史残留的痕迹,只有默默走过的人群。但它却震撼着参观者,产生了让读者痛苦、窒息的新闻效果。)

像文章的题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者在文中也反复强调没有什么新鲜事情可供报道,可他恰恰写下了这样一则新闻。你怎样理解这里的没有什么新闻?但作者为什么还是要写?作者说些什么,写下什么?

1、一批批的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都会看到同样的东西,得到同样的感受,那样震惊,那样窒息,那样愤怒。

2、“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出于一种使用命感, 对死难者的悼念,对纳粹的愤恨;对战争的拒绝,对和平的向往。

3、普利策曾说:“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守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并及时发出警报。”正是源于一名优秀记者崇高的使命感和敏锐目光,使作者才能够透过和平、平静的生活表象发掘出震撼人们内心的东西,让惨痛的历史昭示人们尊重生命,珍惜和平。从而实现了这则新闻的价值与意义。

四、布置作业:今天学习此文的意义、价值?

奥斯维辛之后,不再有诗歌。面对残忍,不忍再看。

假如有一天,你也来参观奥斯维辛,你会在留言簿上写下什么。(50字左右)

注意:写法可以不拘一格,你可以选择你的倾诉对象——可以是遇难者,可以是参观者,也可以是当今政要,甚至可以是纳粹分子""

例子: 奥斯维辛是一块巨大的历史创伤,它就像一把利剑,刺伤了那些善良的爱好和平的人的心灵,但它又给人以警醒。就像矗立在天地之间的纪念碑,警示人们铭记历史,负重前行。让我们双手合十,祈祷和平!

结语:余秋雨说:“人类是需要废墟的,没有皱纹的老祖母是可怕的。”同样,人类也是需要奥斯维辛的,没有伤疤的历史只会催生新的罪恶产生新的苦难。让我们谨以这样的思考纪念400万在奥斯维辛被无情摧残的生命吧。

从1945年至1958年,十三年间,奥斯维辛一派和平景象,没有什么新闻,从1958年到现在四十多年又过去了,奥斯维辛仍是一派和平景象,没有什么新闻,但那默不作声的毒气室、焚尸炉、窒息室、女囚绝育室在警示着人们:为了明媚的阳光、儿童快乐的嬉闹不再让人毛骨悚然,请不要忘记历史!

同样,六十多年过去了,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细菌实验室也在静静地躺着,河北卢沟桥上的石狮子仍然蜷伏着,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每天都会迎来许许多多的参观者,在那里,也没有什么新闻。但那些地方的一草一木时时都向我们发出呐喊:以史为鉴,建设我强盛之中华!这就是重大的新闻! 有一句话说,中国的人性自觉是从文革以后开始的,西方人性的自觉是从奥斯维辛之后开始的。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那段历史虽已成往事,但它留给人类的绝不只是断壁残垣和受伤的心灵,这样的悲剧属于整个人类,我们应共同面对这样的耻辱,共同面对这样的罪恶。我们应该去反思:人类是高级动物,为什么还会出现奥斯维辛这样有计划地大批屠杀自己同类的行为?为什么从古至今几千年的时间里,全世界没有硝烟的日子寥寥可数?为什么还有人去跪拜凶手的灵位?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奥斯维辛,纳粹的暴行使400万人的生命被罪恶地夺去。这样的悲剧属于整个人类,我们应共同面对这样的耻辱,这样的罪恶。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今天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记住这样的历史,还要以史为鉴,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

奥斯维辛,一个让人心碎的地方,因为这里埋藏着一段历史,一段让人不忍回首的往事。400万犹太人,永远地闭上了愤怒和无奈的眼睛,化作了历史的见证。这样的悲剧属于整个人类,我们应共同面对这样的耻辱,这样的罪恶。我们也同样不会忘记中华民族在日本法西斯的强盗行径下遭受的苦难。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今天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记住这样的历史,更应该培养着自己的历史感,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5、泛黄的记忆,在你的手中渐渐鲜活;遗忘的时光,在你的笔下缓缓苏醒,你将十四年前的电影重新播映,将淡出的影像重新拉回,纪念那凄惨的曾经。——庞丽琼

6、历史的车轮隆隆驶去,是他唤醒人们去看看那段遗忘的车辙;忘却的救主降临人间,是他竭尽全力去驱散那历史的迷烟。他用平凡的语言揭开人们不忍回视的伤口;他用炽热的情感控诉惨无人道的法西斯政权。他的梦想终会实现,雏菊花会永远怒放在人们的心田。——张雨辰

7正当屠杀犹太人的那段最血腥、最黑暗的历史一页逐渐在人们的记忆中变得模糊、淡去之时,他——罗森塔尔,用最朴实的文字、摄像机般地再现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用最诚挚的心灵,感召并震撼着每一个爱好和平的善良人的心。《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用闪烁着的人性的光辉,照亮人性中的黑暗与堕落。他向行凶者发出控诉,给受难者以缅怀,为世人留下了“永远都不要抹去那最无情的历史的”一声叮嘱。 ——曲志强

8将一段沉重的历史再一次呈现,将战争的残酷再一次撕开,将忘却的冷漠再一次唤醒。《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真正做到了这一点。 ——张武洲

颁奖词:《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高中人教课标版第一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