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作指导】
篇一:《曹文轩:好作文靠“折腾”》
曹文轩:好作文靠“折腾”
十岁、十几岁的孩子,已经很有“财富”,为何写作文无话可说?作家曹文轩告诉孩子们:作文写不好的一大原因,是对这个世界缺少“凝视”。针对近日微热议的“中国没有好作文”,曹文轩表示,孩子是可以写出充满想象力的好作文的。送给孩子几句写作心得 作文对语文学科至关重要,以至于有人说“作文得高分者得天下”,然而很多学生害怕写作文,不知怎样才能写好作文。曹文轩在“希望杯”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决赛的讲座中,结合自己的写作经验,送给学生们几句有关写作的话语。
【第一句话】“财富不在远方,就在自己脚下”
曹文轩给学生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生活在西班牙大草原上的小男孩,在教堂旁的一棵大树下,连续做了两个相同的梦,梦见自己穿过大草原,渡过大海,来到非洲大沙漠的一座金字塔下,发现了两大箱财宝。于是,他开始了自己的寻宝之旅。当他到达梦中的金字塔下,却没在那里挖出财宝。这时,来了一群坏蛋,得知他的故事后奚落一番,且把他丢进大坑里。其中一个坏蛋对他说:“两天前,本人在这座金字塔下,同样做了两个相同的梦,梦见自己走过非洲大沙漠,渡过大海,穿过西班牙大草原,在一座教堂旁的一棵大树下发现了财宝,但我没有像你这样愚蠢到为两个相同的梦冒险!”后来,男孩回到西班牙大草原,在自己当初出发寻宝的那棵大树下,发现了财宝。
通过这个寓言故事,曹文轩告诉学生们:写作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就是你自己,走过童年、少年,你已经是世界上富有的人了,富有到足以对付老师出的各种作文题。因为,每个人的经历都是独特的,而写作就是要写独特的经验。
【第二句话】“未经凝视的世界是毫无意义的”
世界如此丰富多彩,每时每刻都有故事发生,为什么写作文会觉得无话可说?
曹文轩告诉孩子们:人类看世界有两个动作:一个是“扫视”,另一个是“凝视”。“写不好作文是因为你只完成了第一个动作”,而只有仔细打量、凝视这个世界,才能发现它的无比丰富和美妙,作文的素材也就取之不尽。否则,未经凝视的世界是毫无意义的。
曹文轩以俄罗斯作家契诃夫的《草原》中写到的“天空飞过来三只鹬”为例:这句看似简单的话中,“三只”一词说明了契诃夫有着一双善于“凝视”的眼睛;“过了一会儿,那先
前的三只鹬又飞了回来”。这句话看似也很简单,“先前”一词说明了文中主人公记住了三只鹬的样子,更加反衬出契诃夫善于“凝视”。
【第三句话】“创造的自由无边无际”
曹文轩说,每个人都拥有两个世界:有天空、太阳、月亮的是第一世界,用我们的心、脑想象出来的是第二世界。有个成语叫“无中生有”,学生们都异口同声地说这是个贬义词,但曹文轩认为,它是个褒义词,也是个深刻的哲学命题,它回答我们的是大千世界来自何处:“有”是从“无”来。
曹文轩解释道,世界的奇妙就在于通过无中生有可以创造一个世界。哈利·波特、安徒生童话,还有语文课本中大量的故事都是不可能在现实中发生的,但正是成千上万个不可能发生的故事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作文,不仅是写已经存在的世界,还能写创造出来的第二世界。而任何生活中的事情,如果不掺杂想象,写在作文中都不会生动,所以好作文应该是第一句话和第三句话的完美结合。要注意的是,不能把形式上的天马行空,当成真正的想象力,这点老师应该加以引导”。
好作文离不开“折腾”
写作文时,学生们最头疼的一件事情就是写不长。老师要求写1000字,可是写了200字就再也写不下去了。写作文要怎样才能得高分呢?多年参加高考作文阅卷的曹文轩告诉学生们:作文得高分有多种因素,其中一个因素就是“一定要把作文写长”,因为阅卷老师常常有这样的心态:看到一篇长文他就会赞叹:这个孩子不简单,这么短的时间居然写了这么长的一篇文章,就给一个高分。
可是,作文写长并不容易。曹文轩举了一个“摘柿子”的事件为例,示范怎样把一点点事通过反复“折腾”,把它变成一个很长的作品:
一个院子里有一棵柿子树,只剩下最后一个柿子了。有一个小男孩,名字叫皮卡。皮卡望着最后一个柿子,对柿子说:“柿子呀,你千万千万不要掉下来,你无论如何都要坚持!一定一定要坚持住!因为再过几天,我的哥哥就要从东京回来了!你一定要坚持到我哥哥回来!”所以每天早晨,这个叫皮卡的男孩不时望着这棵柿子树上的最后一个柿子对着柿子说:“一定一定要坚持住!拜托了!”
可是,就在哥哥要回来的前一天,发生了一件事情。
学生们立即说:柿子掉下来了!
曹文轩说:不!不能掉下来!掉下来作文就写不下去了。
就在哥哥回来的前一天,天空飞来一只乌鸦,把柿子给叼走了!这只乌鸦很淘气,就在皮卡脑袋的上空飞来飞去,气得皮卡不行。天空很蓝,乌鸦很黑,柿子很红!蓝色的天空下飞着一只黑色的乌鸦,它嘴里叼着一只红色的柿子。
曹文轩说,有一种词叫颜色词,写作文的时候要多多使用,因为我们眼前的这个世界是个五颜六色的世界。写作文要有风景描写,要有场面。
乌鸦飞走了。皮卡就开始追赶这只乌鸦,追赶了很远很远的路。那只乌鸦飞过一道山岭,再也看不见了。这个时候,皮卡已经累得不行了,就躺在地上。
曹文轩问,当皮卡醒来的时候他发现他在什么地方?学生们给出各种各样的答案。曹文轩说,只要打开了你的思路,只要你说得通,这就是第二世界。本来就没有,创作了才有。{折腾作文}.
皮卡醒来了,起来一看——哇!好大一片柿子林啊!一棵一棵的柿子树挂满了柿子,阳光灿烂。灿烂的阳光下,那一树一树的柿子就像一盏一盏的灯笼那么漂亮!
曹文轩问,这个时候皮卡最想做的一个事情是什么?学生们异口同声地答:摘柿子!曹文轩说,错了!这个柿子不能摘!写作文写到一个人最想要去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不要让他立即去做,要有一个来回,要有一个反复,有一个矛盾。这就是“折腾”,每折腾一次,皮卡的形象越来越鲜明,主题也越来越明朗了。
曹文轩又问:你们听到火车运行时发出来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学生们又有各种回答,而曹文轩的回答是:我听到的声音是“肯定否定、肯定否定、肯定否定、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螺旋式上升,是世界运行的动力,也是好作文运行的动力”。
好作文能写出孩子的天性
一篇在“希望杯”作文竞赛中获一等奖的小学生作文,在初中老师眼中只是一篇普通习作,因为“套路、斧凿痕迹重”,由此引发了争议,中小学生作文的文风问题再度引起关注,有人认为,“中国没有好作文,真实才是唯一救赎”。也有人认为,目前的作文教学不给力,为了考试拿高分,学生作文中公式化的套作严重,不接地气,多见陈词滥调和“假大空”的模块作文。上海写作学会会长赵长天直言,作文教学中“不应该总是教孩子说假话,教孩子说真话比提高GDP更重要”。
针对这样的争议,评委会接触了几位语文教师和曹文轩。
呼和浩特的一位语文老师冯程茹认为,从自己的教学实践来看,小学生们写作文最大的困扰并不是套作,而是缺乏曹文轩强调的两种能力:不会无中生有地创作,不会静心凝视。
所以,她认为,教会学生“用慢镜头聚焦身边的生活”很重要,而这与孩子平时的阅读积累以及受到的引导密切相关。
武汉的一位小学语文老师刘艳表示,那种为求考试得高分的套作作文“不符合学生写作的初衷,有些急功近利。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应该是为孩子一生的发展着想”。所以,她在教学中更注重引导学生写真实的生活体验和真实情感,“引导他们多发现生活中阳光的、积极进取的一面,提炼出生活的真谛,汲取正能量,而不是偏激地看待一些社会问题”。
广州的语文老师梁晓佳也认为,导致模块作文出现的原因,正是因为小学生不懂得发掘生活中的素材,或者不懂得如何组织语言。所以,曹文轩的讲座,对指导学生们的写作会有很大的启发作用,“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写出真情实感,写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的真性情作文”。
中国果真只有应试作文,没有“好作文”吗?
曹文轩表示,一篇作文是否好,存在争议是正常的,因为每个人看文章的标准不一样。高考作文阅卷老师并不都是以套作作为评卷标准,好作文还是能够被发现的。
什么样的作文才称得上好作文?曹文轩认为,好作文是能让孩子发挥自由天性、充分发挥想象力的,不要用太多的简单的条条框框去要求。
对中小学生中作文“假话”多这样的说法,曹文轩表示,说假话肯定不好,但说假话和想象力如何分界是个问题,不能把想象力等同于说假话,“孩子们是可以写出具有很强想象力的作品的”。
【曹文轩简介】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主要儿童文学作品有《草房子》、《红瓦》、《根鸟》、《青铜葵花》等,学术著作有《中国80年代文学现象研究》、《小说门》等。作品被译为英、法、德、希腊、日、韩等文字。曾获中国安徒生奖、国家图书奖等,2004年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2015年第十一届“希望杯”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决赛评审。
篇二:《写作文要折腾》
写作文要“折腾”
一.导入
做人贵直,写文贵曲。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 ,记叙文倘若平铺直叙,便似无浪平湖,必索然无味;只有波澜起伏,跌宕多姿,才能吸引读者。怎么做呢?老师教你一招:“折腾”!(点大屏幕)
二.名著都“折腾”
很多作家都会折腾,很多好作品都是折腾出来的。{折腾作文}.
师:《故乡》,最想见闰土,却先插叙一大段少年往事,好容易来个人却是杨二嫂,然后是一班本家和亲戚,几天后没有任何征兆的,中年闰土出场,慌忙迎出去却听到一声“老爷”,让所有热切的盼望降到了冰点。鲁迅在折腾。
还有呢?
生:《社戏》写看戏前的波折:叫不到船(没去)——和别人一同(不准去)——坐八叔的航船(迟疑)——双喜打包票(同意去)。鲁迅真是折腾的高手,社戏还没看,就让我们感受到了情节的一波三折。
生:《 心声》:想读不让读——偷读想爷爷——指错遭嘲笑——终于可以读——一直读下去。黄蓓佳在折腾。{折腾作文}.
师:大家熟悉的《红楼梦》《水浒》《西游记》《三国演义》等等,许多名著都在折腾。老师说一个:三打祝家庄,折腾。
生2:三打白骨精,折腾!
生3:三调芭蕉扇,折腾!
原来起起伏伏就是折腾。
三.名家巧“折腾”
1. 我们来看《我的叔叔于勒》全篇情节上的起起伏伏。
盼于勒\赶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辨于勒﹨避于勒
特别是辨认出老水手是于勒后,情节急转而下,全家人避开于勒。这个巧转,既出人意料,又合情合理。结局的突转,打破了人们的思维定势,直接给读者带来心灵的冲击:原来菲利普夫妇是那么的认钱不认人。人物的个性更加鲜明,这个折腾好!
师:文章整体上折腾出“起起伏伏”的效果,具体展开的时候是怎么折腾呢?
2.我们来看盼于勒的情节:
果然,10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可是父亲的希望却与日俱增。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母亲盼)
于是每星期日,一看见大轮船喷着黑烟从天边驶过来,父亲总是重复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父亲盼){折腾作文}.
对于叔叔回国这桩十拿九稳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到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我不敢肯定父亲对于这个计划是不是进行了商谈。(大家盼)
作家们好像特别钟情“三”字,你发现盼于勒情节里的“三”了么?(三盼)
围绕盼于勒这一情节,写母亲盼,父亲盼,大家盼。用不同的人物从不同的视角反反复复来渲染同一个情节。这一折腾,突出了一家人热切盼望的心情,与结局的巧转形成对比。
反反复复就是折腾
3.我发现莫泊桑将故事的核心情节(遇于勒)折腾得最厉害,我们一起来看看。父亲看见老水手像于勒,他该怎样确认呢?莫泊桑的折腾开始了,
我父亲突然好象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瞪着眼看了看挤在卖牡蛎的身边的女儿女婿,就赶紧向我们走来,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他低声对我母亲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一次辨认)
可是父亲还是放不下心,他说:"克拉丽丝,你去看看吧!最好还是你去把事情弄个清楚,你亲眼去看看。"
母亲回来了。我看出她在哆嗦。她很快地说:"我想就是他。去跟船长打听一下吧。可要多加小心,别叫这个小子又回来吃咱们!"(二次辨认)
父亲赶紧走去。我这次可跟着他走了,心里异常紧张。(三次辨认)
又有一个“三”吧?去辨认是否是于勒这件事,莫泊桑一而再,再而三地呈现辨认的过程,这样围绕一件事,来来回回就是折腾。这一折腾,可见菲利普夫妇多么不愿发财梦破灭!
4. 大家都知道《我的叔叔于勒》写了菲利普一家:盼于勒——遇于勒——避于勒(明),文中还有一个重要人物于勒,他的情况怎样呢?
于勒: 发财 穷光蛋(暗)
师:明写、实写菲利普一家,暗写、虚写于勒的遭遇,这样虚虚实实推进就是折腾,它更能让文章的情节一波三折。
本单元《 心声》也用虚实推进的方式进行了一番折腾,说说《心声》是怎样用虚实推进的方式折腾的?{折腾作文}.
(实写李京朗读课文,虚写他的家庭境遇。)
5. 小结:《我的叔叔于勒》折腾的地方还有很多,折腾的方式也还有许多。简单地说,折腾就是明明暗暗、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反反复复、来来回回、曲曲折和、起起落落、开开合合、忽高忽低
温馨提示:“折腾绝不是瞎折腾”,折腾的目的是让情节更曲折,让形象更鲜明,主题更深刻。
6. 用你的慧眼来发现《寻找钠离子》中的折腾。
发资料:
寻找钠离子
这节课一定要上好,李老师说有市里的专家听课呢。
一说有市里的专家,我这心里就有点毛。上次也是来了个市里的专家,临时给我们出了一道题,说有一条船,船上有32只羊,28头牛,问船长的年龄是多少?你说这不瞎扯吗!这这有答案吗?我当时头脑一冲,正准备举手质疑,可转念一想,这可是专家出的题呀,应该不会有问题的,再看看周围的同学,也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脸的茫然。专家可说了,这次测试关系到学校评级呢,可不能给李老师捅娄子,熬到快下课时,我还是像其他同学那样,工整的写上“船长年龄60
岁”,交上去了。谁知第二天一早,李老师黑着脸把我们骂了一老通。(曲曲折折呈现)心理描写上的折腾为后文坚持真理打下伏笔
哟,李老师来了,我得收收心。李老师今天穿着浅绿色套装,脸上施了淡淡的粉黛,显得既庄重又雅致。我挪了挪板凳,直直身子,认真听老师上课。李老师今天上的是一节实验课。为了便于学习,老师把我们分成了六个组,我被分到第六组,在我们的实验桌上放了一瓶白色粉末。(反反复复渲染)李老师的着装,我的动作,反复渲染突出了对这节课的重视老师说,我们面前放的白色粉末,有可能是硫酸钠、氯化钠或碳酸钠中的一种,今天的任务是确认放在我们面前的究竟是哪一种物质。接到任务后,我们迅速地忙活开了。拿试管,取粉末,倒入试剂,震荡试管,我们期待中的变色反应并没有发生。换一根试管,再取粉末,换一种试剂,还是没有任何化学反应发生。我们又尝试了其它方法,可是无论我们怎么努力,始终没有发现一丝钠离子的踪迹。试验过程的折腾凸显了我们的慎重(曲曲折折呈现)我看到组里每个人的额头都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再看看其它组,已经开始填写实验报告了,可我们这儿还一点头绪都没有,待会儿还要展示成果,交流经验,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就按书上的结论填写实验报告吧,”成绩最好的姜雨涵说。“也可以参考一下第五组的实验啊,”头脑灵光的金纬补充说。我不同意这样做。“那要是影响了公开课你负责呀?”“李老师要怪罪下来你担着啊。”可我还是觉得应该实话实说,于是他们推举由我代表小组展示交流。讨论填写报告这一情节的折腾再显我们的重视(反反复复渲染)
第五组交流完以后,李老师那热切而信任的目光就投向了我们组。那一瞬间我真的有点犹豫了,要是真的出点什么事,我怎么对得起那目光!可是,可是没有可是,我已经被同学们搡到了前排,李老师走到我面前,问我说:“他们为什么推举你来发言呢?”“他们说我个子高,天塌下来都该我顶着。”轰的一声,像有一千只蝙蝠从耳际飞过,教室里笑成了一锅粥,我顿时窘得不行,猴下腰,低下了头。李老师也咯咯地笑着对我说:“那我倒要看看,高个子是怎么顶天的,说说你们的实验吧。”“我们的实验失败了,”交流前的折腾为巧转做铺垫尽管我的声音小得连自己都听不到,可教室里一下子静了下来,静的只听得见呼吸的声音。迎着李老师那目光,我鼓起勇气说:“我们想尽了各种办法,可是我们连钠离子的影子都没有找到。”我分明感受到李老师眼中一闪而过的兴奋,她抓起我的手,用力举过头顶,面向所有的人说:“我为你感到骄傲!也为你们组感到骄傲!” 我跟所有的人一样,诧异地望着她。她接着说到:“你们实验用的白色粉末,只是一勺子面粉,根本就没有钠离子,我就是要看看,你们敢不敢坚持真理!你们虽然没有找到钠离子,可是你们找到的却是比钠离子珍贵一百倍的诚实、勇敢,你们找到的是科学的真谛呀!”教室里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是市里的专家率先发起的。我知道,这掌声是给李老师的,也有给我的。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她踮着脚,将我的手举过头顶的样子!(起起伏伏逆转)老师道出真相,结尾的这一折腾使主题更鲜明
全篇明写我们的实验过程和矛盾心理,虚写老师的有意安排。虚虚实实推进这种折腾方式,让文章“尺水兴波”。
可见无处不可以折腾!
四.我们来“折腾”
师:老师常说:“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大家来试一试,折腾折腾。
1.独立思考,小试牛刀
续写,用“曲曲折折呈现”和“起起伏伏巧转”的方式分别折腾过程和结局 十月,天气刚转凉。最后一节自习课,部分同学在教室里写作业。刚从操场上打完一场球赛的几个男生进了教室,打开了电扇……
接下里会发生什么事呢?结束的时候是怎样“峰回路转”的?
你来来来回回呈现了开关电扇的过程,这个折腾使情节一波三折。
这样的巧转出人意料,又合情合理。
你的折腾还要斟酌斟酌。
“我中午才吃了药,感冒发烧没好呢。”不远处传来女同胞浓重的鼻音。我扭过身,看见好友捂着嘴,咳嗽了两声。教室里静了下来,刚围在电扇底下的男生散开了。
她感冒发烧?中午还和我抢着买冰淇淋,一路上欢歌笑语的。我疑惑地盯着她。 好友轻轻走到窗户边,打开了关着的窗。
窗外的喧闹不知什么时候停了下来。十月的凉风趁势而入,我撩撩被微风拂乱的头发。
2.小组讨论,大展身手
看来大家初步掌握了折腾的几个招数,我们也在自己的文章里折腾几下,让它升格升格吧。
声音
(1)那天是妈妈的生日,为了庆祝,妈妈决定做一桌好菜。她早早就嘱咐我和爸爸早一点回家。
(2)“妈,我回来了!”我从厨房门中探进个头说。“好,你爸呢?”“他可能还要再等会儿。”我以自己的猜测回答。“那好,你先上去吧。”我带上厨房门上楼去了,我听见妈妈把小曲哼得欢畅悠扬。
(3)拣菜,烹饪,装盘,原本普通的菜料在妈妈的妙手下不一会而就披上了华美的外衣,静静地躺在桌上,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4)爸爸还是没有回来,我和妈妈都等得不耐烦了。
(5)妈妈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了,于是我拿起话筒,给爸爸打电话。没想到电话接通后,妈妈狠狠骂了爸爸一顿。
(6)他们的声音虽因为电话隔得很远,我却嗅到一股浓浓的火药味。
(7)不久,爸爸回来了。也不知爸爸怎样道歉的,最后,妈妈脸上露出了笑容。
(8)声音,真是难以捉摸的东西。
这篇作文简直就只是一个写作提纲嘛,我们看看哪些情节可以折腾,怎样折腾(折腾不仅是扩写,也可添加)
示范:妈妈一边扯着爸爸略有些褶皱的夹克,一边交代:“今晚不要出去喝酒,早点回来。”爸爸点点头,慌里慌张地出了门。
“真是的,不知记住没有。”妈妈有些不满,低声嘟囔了一句。“放学早点回家,我做你最爱吃的青椒肉丝》”妈妈转身又对我叮嘱了一遍。“知道啦,今天是老妈你
的生日。”
可折腾点:
妈妈叮嘱我们早回的过程
妈妈做饭等待家人归来的喜悦心理
我和妈妈面对美食的诱惑期盼爸爸归来的焦急心理
给爸爸打电话时的矛盾冲突
爸爸回家,和妈妈和好
3.展示成果。
美丽的误会
妈妈正准备开口,突然电话那边传来一个陌生女人娇滴滴的声音:“这个行不行啊,你看看呢?”猛的,妈妈愣住了,脸上除了疑虑更生起了愤怒。“你爱什么时候回来就什么时候回来吧!”她向爸爸大吼,重重地摔下听筒。我的心颤了一下。
又是一片无言的沉默。看得出来,妈妈很生气,她绷着脸坐着,一动不动。我也不知所措。
不久,门上传来了钥匙转动的声音。我知道是爸爸回来了,妈妈应该听得出来,可她仍背对门坐着。爸爸进了门。哇,我眼前一亮,爸爸手中捧着一大束玫瑰花!那一片热烈的红啊!爸爸向我作了个别出声的手势,便悄悄来到妈妈身后。
“你还知道回来啊!”妈妈正准备好好发泄一肚子的怨气,当她转过头时:脸上的表情转为惊愕,既而是惊喜。
然而惊喜还没有结束。门口,一个和妈妈年龄相仿的女子走了进来:“文娟,是你?!你怎么来了?”“是,今天是你的生日,作为老友,就不该来凑凑热闹?生日快乐!”
呵呵,原来爸爸迟归是为了给妈妈买花,电话里那个女声是文娟阿姨为妈妈选花时的问话。{折腾作文}.
是声音带来这场美丽的误会啊!
五.结束语
文章无处不可折腾。但折腾应以服务主题为前提,不要一味追求复杂离奇。适当折腾你的文章,会让情节跌宕多姿,人物鲜活生动,主题鲜明深刻。让我们的文章,多一点折腾,多一分魅力吧。
篇三:《作文教案:该折腾时且折腾》
该折腾时且折腾
——让文章丰盈起来
教学目标:学会折腾,使文章更丰满
教学重点:什么叫折腾,怎样折腾和在什么地方可以折腾
教学难点:折腾的思维方法
教学方法:讨论法、范例法
教学过程:
一、闲话家常,引出话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作文吗?
你觉得自己在写作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引出“折腾”这一话题并播放曹文轩谈折腾的视频。
二、观摩视频,明确概念
1、刚才曹老师谈写作的视频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文章要有画面感,文章要有“可是”)
2、文章的画面感是不是只有颜色?
(还有气味、声音、质地、动作等。)
3、怎样使文章具有画面感呢?
学生可能会谈各种描写方法,教师此时引出折腾的重要思维方法:慢镜头回放法
4、怎样使文章多一些“可是”呢?
在慢镜头回放中捕捉一些意外。真情实感的表达并不全是如实地记录,如果实在找不到,可以适当虚构(无中生有法),或者把另外一件事情中的某些细节嫁接到这件事中来(嫁接法)。
明确:
什么叫折腾:来来回回、反反复复
怎样折腾:要有画面——慢镜头回放
要有“可是”——慢镜头回放,合理虚构、嫁接(不是虚构整件事情,而且
虚构的情节在头脑中也要有清晰呈现)
三、课文引路,讨论写法
其实我们的课文中也有这样的例子,比如:《走一步,再走一步》、《散步》、《背影》。展示PPT,学生讨论
明确:在什么地方可以折腾:情节发展转折处
体现事件内涵处
真情实感动人处
四、小试牛刀,个别辅导
练习:写一件在学校发生的小事,比如在食堂打饭的经过、体育课上的一段小插曲,折腾一下,字数不限。
五、小组交流,互评互改
前后排的同学随机组成小组,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习作中有无折腾,在什么地方折腾,折腾的效果怎么样。
六、展示成功,感受快乐
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所折腾的文字,评选出“X班好折腾”。
篇四:《写作文首先要学会折腾》
咋把作文写好?北大教授、著名作家曹文轩给小学生出招:折腾。昨日,曹文轩在郑州聚源路小学给小学生作了一场讲座。 有学生问:“我的作文总是几句话就写完了,写不长也写不好。”对此,曹文轩提供的方法是:折腾。 “在写一个人要去干什么时,不要让他立即去干,要有几个反复”,用他的话说就是,“好文章离不开‘折腾’”。 关于阅读,曹文轩说:“家长千万不能看到孩子读一本书,读得津津有味就喜形于色,关键是看他们读什么书。有的书不如不看,不如让他们看看天上的太阳,也许太阳会告诉他们深刻的道理。”曹文轩说。 “要让孩子们读有‘文脉’的书!”曹文轩说书有好坏之分,一本好书就是一轮太阳。 他将书分为两种,一种是打精神底子的,一种是打完了底子再读的书,这个次序不能颠倒。打精神底子的书,是讲大善大美的书,打好了精神底子,再进行有选择的阅读。4~5岁和小学
一、二年级就是打底子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