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作指导】
第一篇:《改写《送元二使安西》(陈浩男》》
依依惜别情
——改写《送元二使安西》
三明学院附小四年(5)班 陈浩男
初春的一天早上,大诗人王维正在书房作画时,收到了一封信,原来是他的老朋友元二差人送来的。信上说他奉朝廷之命,于三日后前往安西办理公务,特向王维辞行。王维便约元二三日后的清早在渭城的一家客店见面,设宴为他饯行。
三天后的清晨,王维早早地来到客店等候。这时,渭城下起了如酥小雨,湿润了路旁的尘土,客舍旁的柳树抽出了新芽,在雨水的滋润下显得更加青翠欲滴。一阵微风吹过,柳树就像一个婀娜多姿的小姑娘随风舞动。柳树下,百花争艳,竞相开放,那浓郁的花香引来了蜜蜂和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它们五彩缤纷,红的似火,白的似雪,粉的似霞,蓝的似水,黄的似金;它们形态各异,有的一枝独秀,有的倒挂金钩,有的三五成群。小草弟弟也换上了新衣,像绿色的地毯。但是春景越美,就越容易触景生情,诗人无心欣赏美景,而是回想起和好兄弟元二相处的那一幕幕,就更添加了一份伤感。
王维沉浸那份离愁之中,元二匆匆赶到。王维大喜,两人携手来到客舍旁的亭子里,店小二端上了事先准备好的酒菜,他们俩儿边饮边聊。王维凝视着元二,说:“老弟啊,这次你公务在身,不得不去,你要保重啊!”元二也深情地回答:“王维兄,此次西去,不知归日是何时,小弟不能陪你饮酒作诗了,真是遗憾啊!”王维握着元二的手说:“老弟,你独自一人,身在异乡,人生地不熟,语言又不通,再加上水土不服,要是有什么困难,有谁和你一起分担呢?”“王兄,你不用那么牵挂小弟,我只是奉命去安西都护府传达朝廷的最新旨意,一定会快去快回,到了安西,就立即给你来信报平安。”元二激动地说道。
这时,随从人员在一旁催促:“元二爷,元二爷,您的马车备好了,时辰已到,准备出发吧!”这时,王维站了起来,眼里含着泪,
举起洒杯对好朋友说:“兄弟,此去一别,何日再见,请再干了这杯送别酒吧,你往西出了阳关后,就再也找不到一个知心朋友了!”元二也泪光盈盈,心潮起伏,端起杯子,一饮而尽。随后,元二踏上了马车,车子缓缓前进,元二掀起帘子,回过头来边看边招手,王维也不停地挥手。
望着好朋友的马车渐行渐远,王维带着依依不舍之情,在亭子里弹奏起《阳关三叠》,随口吟出这首送别友人的千古绝唱——《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指导教师:伊永青)
第二篇:《送元二使安西》
“滴答”、“滴答……”不知不觉,太阳已经露出了鱼肚白,昨晚镰刀似的残月却仍在青烟般的云雾中,若隐若现。房檐上的雨水还未干,只听见水珠滴落在庭院的地上,发出清脆的声音。一夜未宽衣,轻轻抚平衣袖上的皱褶,拎起早已备好的酒壶,骑着马,踏上了送别朋友的路。
客舍门前,王维远远瞧见朋友正把行囊放到马背上,一股心酸涌上心头。他牵着马儿走到元二跟前,故作轻松地打着招呼: “元兄,起的好早啊!”
“是啊,一宿未眠,倒不如趁早赶路。”元二回过头,略带笑意地应道,却掩饰不住眉宇间的沧桑。
“天色甚早,陪在下饮几杯美酒,何如?”
“甚好,甚好!”
两人一同骑着马,在几棵青翠欲滴的垂柳旁停了下来,这场朝雨使许许多多的景物焕然一新,微风温柔地抚摸着脸颊,顿时感觉神清气爽。垂柳的枝条轻轻地扭动着腰肢,清纯中带着丝丝妖娆。低头看看脚下平坦的道路,尘埃都被淅淅沥沥的雨水慑服。王维情不自禁地感慨道:“好一场朝雨!元兄,老天爷都在为你安排轻尘不扬的平坦大道。”元二爽朗的笑声中,夹杂的是与王维同样的情感。但是,作为“硬汉”的他们只字未提,只是频频举起酒杯,喝下满满的感情。
王维又一次高举酒杯,欲言又止,嘴唇欲张又合,最后眼神中满是不舍,说道:“元兄,在下敬你一杯酒,西出阳关,回味
口中这醇香的味道,便可回想起故人,即使没有一个知心朋友也不会感到孤独。喝下它吧。”元二接过酒杯,仰头饮下这饱含深情的美酒,骑上马,头也不回地走了。
站在原地的他,明白朋友为何这么做,马蹄声仍萦绕在耳边,他的眼睛却已模糊了……
这看似平淡淡的告别,蕴含了这对故人对彼此的依依不舍,而那壶酒就是他们友情的象征。这没有语言的告别,却使他们听到了对方的心声——别了,朋友…….
第三篇:《五年级《送元二使安西》》
导读内容:五年级《送元二使安西》
导读目标:
1、学习古诗,懂得诗意,熟悉其他送别诗。
2、体味“景语皆情语”。
3、有感情的诵读这首诗,体会友人间依依惜别之情。
导读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体会作者的心情。
导读难点:能通过诗句体会作者的心情。
导读过程:
一、提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流行歌曲吗?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古代时候的流行歌曲(放音乐:《渭城曲》)
2、听懂了吗?这是唐朝时期非常流行的音乐,这首歌唱了什么呢,今天我把歌词带来了,你们看,其实也是今天咱们要学习的一首古诗。你们先读一读。
二、了解课题。
1、同学们,学习古诗,诗的题目很重要,它是古诗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我请一位同学读读题目。(生读)
2、到底哪种读法才是正确的呢?(生再读)
3、你为什么在元二后面停顿呢?“使”是什么意思?你怎么知道的?
师:借助课后注释理解,你真会学习!元二姓元,名不叫二,因为在家中排行老二,因此,被称为“元二”。“使”是出使的意思,唐朝国力强盛,朝廷常常派一些有识之士到安西去,元二就是其中的一位。现在,我们再来读读课题。
三、理解诗意。
人们常说,王维的诗,诗中有画,我们来看看这两句,你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置身于这样的景色中,你有什么感受?带着你的感受读读吧,你有什么感受,带着你的感受读。 读诗是最有韵律的,要稍微读的慢一些。
1 、出示诗句。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这首诗,结合插图想一想诗句的意思。同座的同学可以小声地讨论。
2 、指名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其他同学可随时补充。这首诗,表示地名的词很多,包括课题,你们边读边找,圈出来。
3、渭城是当时的送别城,人们要往西边去,都要在渭城做短暂停留,(板书:渭城)所
以渭城中的客舍特别多。(板书:客舍)渭城在这,那阳关在哪?(板书:阳关)那安西在呢?(板书:安西)安西也是元二此行的目的地。还有一个地名,没有出现在诗中,那就是王维生活居住的地方——长安(板书:长安),也是唐朝的首都。王维远在长安,特地赶到渭城来送元二,同学们,看到这几个表示地点的词语,想想这首诗大概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四、课外拓展
1、老师整理了一部分离别诗送给同学们,喜欢的话读一读,比一比,感受古人淳朴的情怀,体验深情厚谊带给我们的感动和温暖。有兴趣的话,你还可以再搜集一些。
2、拿起笔,把这首诗写下来,把它永远留在我们的脑海里。
导读内容:五年级《浪淘沙》
导读目标:
1、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对雄伟自然的赞美之情。。
2、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导读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体会作者的心情。
导读难点:能通过诗句体会作者的心情。
导读过程:
一、知诗人,解诗题。
1、直接揭题:浪淘沙
2、理解诗题,学生结合课前预习自由说说。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浪淘:波浪淘洗。
3、了解诗人。
学生交流有关刘禹锡的资料,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背背积累的刘禹锡的诗,并适时提示学生注意作者与当地的关系,了解当时的创作背景。
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是柳宗元的好友,人称刘柳,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流放,性格豪迈,决不向恶势力低头。他的诗也写得很有豪气,白居易因而称他“诗豪”。
二、品读,深化理解。
名句赏析——“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这首绝句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以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奔波。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家,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是一种朴实无华直白的美
1、读读诗句,想想意思,是否有新的疑问产生?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2、引导学生释疑,在此过程中体会诗人内心的豁达与豪迈。。
三、想意境,熟读成诵。
四、自主小结,自主作业。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进行总结)
2、你认为这堂课应做什么作业。(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特长进行巩固或延伸,如配乐诗朗诵,画画情境图,改写散文或现代小诗等等)
导读内容:五年级《乡村四月》{改写送元二使安西散文}.
导读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诵、背诵古诗。
2、体会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描绘的景物,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和对古诗的热爱之情。
导读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体会作者的心情。
导读难点: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和对古诗的热爱之情
导读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老师非常喜欢。我们中国是诗的国度,早在唐代就出老师非常喜欢。我们中国是诗的国度,早在唐代就出现过像李白、杜甫这样伟大的诗人,他们才华横溢,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优秀诗篇,如同午夜的星河一样灿烂夺目,足以使每一个中国人为之骄傲。今天,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古诗的魅力,来学一首新诗。(板书:乡村四月)
二、知诗情、悟诗意
师:大家刚才读的非常有味道,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按照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学古诗。但要完成这样一个问题:在诗中诗人都描写了哪些事物,他又是如何将这些事物联系到一起的?.
三、拓展阅读:
师:其实,像这样描写田园生活的诗我们曾经也学过一些,比如说孟浩然写的《过故人庄》还记得吗?(并引导学生读)王维也曾写过一首《山居秋暝》还有印象吗?学习田园诗,有一位诗人大家一定要知道,他叫范成大,他写了60首田园诗,教材中也选了其中的一首"四时田园杂兴"(教师诵读)课后我们可以把他写的田园诗都找出来读一读,我相信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第四篇:《习作 古诗改写》
苏教版第十二册习作
古诗改写
教学目的:
一.训练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
二.训练学生迁移创新的能力。
教学设想:
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古至今,无数中国人都是沐浴着唐诗、宋词、元曲的阳光雨露而茁壮成长。本课希望通过对古诗的改写训练,让学生走进诗歌,与古代诗人进行心灵对话,领略古代诗歌的深邃意境,认识祖国古代文化的灿烂悠久,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祖国语言表情达意的能力。
教学设计:
步骤一:活动准备
1.让3—5名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古诗,并说说古诗内容和自己喜欢的理由。{改写送元二使安西散文}.
2.为自己喜欢的诗选配一首歌、一支曲或一幅画,注意诗与所选歌、曲和画的联系。
步骤二:进入活动
让学生将自己为古诗选配的歌、曲或画在班上交流,同时介绍自己选配这些歌、曲或画的原因。再让其他同学对此诗与歌、曲或画进行评点。然后要求学生用文字将上述内容口述出来,为进入古诗改写打下基础。
步骤三:写作演练
1.激趣导入
有一位秀才,因书法极好,被召去为慈禧太后书写王之涣的《凉州词》。书写中,一不小心,将词中的“间”漏掉。慈禧阅后,认为秀才讽刺自己没有文化,不由大怒,喝令将秀才推出斩首。秀才急中生智,忙说自己写的并非是王之涣的诗,而是一首词,言毕当场高声朗诵出来。慈禧一听,转怒为喜,放了秀才,还给了不少赏赐。
同学们知道秀才是如何朗诵的吗?
(待学生讨论作答以后,教师再给出答案: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秀才的聪明机智让人称赞,可同时也启示我们,古诗的内蕴丰富深邃,而且和多种文体贯通。再如大家熟知的杜牧的《清明》一诗,就曾被人们改编成了一首五
绝(清明时节雨,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和剧本(时间:清明时节。地点:路上。人物:行人、牧童。情节:行人:酒家何处?牧童:杏花村)。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古诗的世界,掬几朵诗歌的浪花来加以改写、描摹,创造出华美的篇章。
2.分析意象
[训练目的] 此环节主要让学生学会分析、提取古诗中的意象,为准确、全面改写古诗奠定基础。
[训练意图] 古典诗歌一向以言简意丰著称。短短的篇幅中常蕴含着极丰厚的内蕴。诗中既有优美的风景,也有真挚浓烈的情感,还有启人智慧的哲理。在我们吟哦之间,其幽长的韵味便从口唇之间缓缓淌出。
[操作方法]
例一:诵读下列古诗,完成诗后各题:
《渔歌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①.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有青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箬笠、蓑衣、斜风、细雨。){改写送元二使安西散文}.
②.诗中景物有哪些色彩?(白、绿、红、青)
③.诗中表现的是什么季节?(春天)
④.诗中景物体现出什么样的特征?(风景秀丽、生机勃勃,恬然自适等) ⑤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想一想,作者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改写送元二使安西散文}.
[操作说明] 明了上述内容后,是我们改写古诗的前提,它可以使我们将古诗的内容全面地表现出来,以使内容非常充实。
3.扩展再现
[训练目的] 该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对诗中词、句,通过联想、想象进行扩展,以准确地再现古诗的意旨。
[训练意图] 古诗一般只有二三十字, 极短的篇幅中高度浓缩了诗人对自然、社会、人生、事业等多方面的体会,如果不进行充实扩展,就很难将诗的意趣准确地再现出来,因而改写时须将这些精炼的诗句进行扩展充实,才能还原诗人的诸种感受与意味。
[操作方法]
例二:诵读《天净沙 秋思》按诗后要求:
《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①.扩词成句: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扩写成一句话。(建议:可从色彩、形态、性状、声音、气味、感情等方面进行扩展充实)
②.扩句成段:将曲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等句子发挥想象,扩展成几句语意连贯的话。
③.扩诗成篇:将上述内容连缀成一篇完整的短文。
[操作说明] 通过上述途径,让学生熟悉扩展再现古诗思路,形成完成印象。
[操作方法]
4.再造创新
[训练目的] 这一环节主要引导学生自己设计情节,在符合生活逻辑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理解,对古诗的内容和体例进行大胆创新,改写构思奇特,意蕴深刻的文章。
[训练意图] 改写古诗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因而仅仅着眼于古诗内容的挖掘,不足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还可以通过人称、写法、结构、体裁等方面的创造来增加文章的创新色彩。
[操作方法]
例:按诗后要求,口述改写诗文内容: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①变换人称:将原诗改为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
②变换写法:故事新编、情景片断、精彩对话;
③变换体裁:可改编为散文、小说、书信。
[操作说明] 通过上述练习,让学生体验创新历程,获得成功的喜悦,以满腔热情投入到创造之去。
步骤四:课外演练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古诗(诗、词、曲),进行改写,写成一篇400字左右的文章。
第五篇:《写作古诗改写》
【课题】古诗改写
【课型】写作
【年级】五级
【课程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训练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以及迁移创新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和学生相互提问回答的形式进行探讨。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中国作为文明古国在诗词方面的恒久魅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有一位秀才,因书法极好,被召去为慈禧太后书写王之涣的《凉州词》。书写中,一不小心,将词中的;间”漏掉。慈禧阅后,认为秀才讽刺自己没有文化,不由大怒,喝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