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假如我回到古代作文 我多想回到古代作文

写作指导 zuowen 2浏览

【 – 写作指导】

第一篇:《假如我回到了古代》

嘟嘟作文:假如我回到了古代

一天晚上,我正在写作文。觉得有些困了,就趴在桌上睡着了。在梦里,我看见了一片树屋。树屋里有几个人穿着树叶做的衣服,手里拿着石斧,正在吃生鱼肉。啊!难道我穿越到石器时代了?

我觉得很渴,我向他们打手势说我想喝水,他们就从湖里取了一些水,用树叶捧着给了我。这是生水,怎么喝呀?我觉得这水不能喝,我想可以用火来烧水呀!我四处寻找着火种,准备生火。我看到他们手中拿着的石斧,顿时有了主意。我借了过来,划了一块四边形的土地,中间放了一些干草和枯树枝。我把石斧使劲砸向一块石头。哐!石头上迸出了火花,火花跳到了干草上,草着火了。我扒了一块树皮放在上面,风助火势,一会儿火就升起来了。我到河边挖了些黄泥,做了一个陶罐,放在火里烧了好一会儿,就变成了一个干净的陶罐。我把水倒了进去,水开了,我喝了些水,又想吃东西了,我打手势说我饿了,于是他们递给我了一块生肉,我把它穿在树枝上做烤肉。终于烤好了,我咬了一口,却一点味道都没有。我想,如果有孜然,那该多好吃呀!唉,现在这样子是想都别想了!不过有烤肉吃还是很好的。我一个人吃不完,就分给了大家吃。他们觉得很好吃,就把肉全拿给我烤,忙得我满头大汗。接着,我教会了他们四大发明、纺织、圈养动物、汉字和数学""我还教了人们很多现代的东西。我想,他们估计把我当成神仙下凡来拯救他们的了。我趴在木屋里想着,昏昏沉沉的又睡着了。突然,我听到了一个声音“快起来,还写不写作业了,

想明天挨老师批吗?”我惊醒了,这会儿,我才知道,这是一场梦。 我边写作文边想: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以后这种事真的发生了,我就能把人类的文明提前几千年了!

第二篇:《如果穿越到古代》

如果穿越到古代,洗澡、卫生间问题怎么解

决? 如果你是《宫》和《步步惊心》的脑残粉

/help/detail.html?id=44,整天想着穿越到古代,与一名俊朗清奇、深情款款的美男子展开旷世绝恋,""还是算了,因为口味,啊不,是味道太重。{假如我回到古代作文}.

且看这枚标准高富帅:白居易,男,生于盛唐年间,著名诗人、文学家,官至正五品,曾当过北京市税务局长(京兆府司户参军),同时还关心百姓疾苦,写下了《卖炭翁》等传世名作,可谓德才兼备、钱权齐抓。

别急着心动,先看看他的这首《沐浴》诗吧:“经年不沐浴,尘垢满肌肤。今朝一澡濯,衰瘦颇有馀""自问今年几,春秋四十初。”四十多岁的人了,几年不洗澡,偶尔洗一次还沾沾自喜于搓掉了几层陈泥、“衰瘦”不少,你扑上去试试?

是的,洗澡对那个年代的人来说是件奢侈品,最主要是卫生习惯普遍一般,社会名流尚且如此,平民就更加可想而知。

如果你穿越到3600年前的商朝,说不定能用商汤王的青铜浴盆泡澡。不过青铜太贵,木盆渐渐地取而代之,成了洗澡标配。到了先秦时期,皇宫的浴室设备已经颇具规模,供水、供暖和排水系统一应俱全。飘柔的丝丝顺滑也许达不到了,但只要你别掉到汉代之前,还是能找到替代品的。《左传》杜预注有云:“潘,

米汁,可以沐头。”也就是说,当时的男男女女都用淘米水来洗头,干净得很。 从汉朝起,国家就规定所有臣民得三天一洗头、五天一洗澡,公务员们整日关在办公室里,白天工作晚上睡觉,五天才放一次假回家洗澡休息,称为“休沐”。到了唐朝,“住宿制”改成了“走读制”,五天一休沐的制度却一直保留着。 到了宋代,陌生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商人、手工业者、士兵、农民们终于开始注重个人卫生和个人形象,于是,公共浴室出现了。

花上几个“汤钱”,就能洗个热水澡,还可以享受各种服务项目:搓背、剃头、修脚,甚至做个全身spa。不过,这也只能让你的男人保持干净。封建礼教

{假如我回到古代作文}.

下的女人是不能轻易抛头露面的,所谓“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更不用提在公共场合赤裸相见了。因此在很长时间内,绝大部分公共浴室只为男宾服务,偶尔设女池,光顾者也往往是官家女眷或风月女子,若你生在普通人家,只能望而却步。

到那时,你才不管什么长发飘飘的古代美少年呢,只想像汪峰一样跪地长吼:为什么没有24小时热水的家!

罢了罢了,还是老老实实守在有按摩浴缸、淋浴房、浴霸、各种洗发露浴盐身体乳的现代社会,等着长腿欧巴从外星球穿越过来拯救你吧。

百巨云/help/detail.html?id=44首创购买商品免费模式 秉怀“让天下商品都免费”的理念

你消费,我买单,轻松购物不花钱

第三篇:《安阳市中考满分作文-旅回古代》

旅回古代

翻开那本厚重的书册,品着茗之芳香,我准备开始我的旅途。

心里有股女子特有的内质,徒步在历史长河中,我感动了,尽管这趟旅行满溢胭脂之香。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的颦儿走进了大观园,似乎也开始了她悲剧性的一生。“态生两面之愁,娇袭一身之病”且“行动如弱柳扶风”的颦儿,她,敏感自卑却又叛逆。仅因送花先后顺序不同,她竟联想到了尊卑等级,但她“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对人情冷暖满是愤慨;“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颦儿对爱情有着如诗的期待,这位富有浓郁诗人气质的女子,当她的期待变为绝望,她烧毁了象征她与宝玉纯洁爱情的手帕和她的诗稿,结束了她悲剧性的人生历程。 “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

继续前行,忽闻“未若柳絮因风起”及那雷鸣般的掌声,我看见了才女谢道韫。读着她的“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描写泰山以寂寞无言幽玄自然,实质却表达了对泰山雄伟的景象无比景仰之情。{假如我回到古代作文}.

碰见了三国著名女诗人、琴家蔡琰。听着她的《胡笳十八拍》“苦我怨气兮浩于长空,六合虽广兮受之不容”,琴曲满是悲伤,哀怨惆怅,却还诉不尽她的悲。三次的婚姻,给她带来的,满是伤痛。

班昭,从小接受诗书的教育,她的父亲编写《汉书》,没完成便逝世,哥哥班固继续,但被窦宪一案牵连病死狱中,班昭便接手《汉书》的纂写工作,书出版后赢得极高的评价,了解这位被称为“曹大家”的才华,领略她的处事,“晚寝早作,勿惮夙夜;执务和事,不辞剧易”。

""

旅行,用女子的心思体验古代才女的心境,这满是柔肠寸断的柔情教我坚强,授我知识。 历史长河,女子的才华尽显女子的美。旅行,授予我太多。

【点评】本文小作者看问题的角度别具匠心,通过话题“旅行”想到经典文学作品和历史中的人物;文章切入角度也很独特,通过回忆自己崇尚的文学和历史中的女性来书写心灵和感悟,富有感染力。而从小作者对文学作品内容和历史知识的熟稔来看,这种喜欢阅读、认真积累的良好习惯会让他(她)得到更多的“甜头”,值得同学们学习借鉴。当然本文的不足也很明显:题目拟取不当,范围过大;段落之间的衔接不够自然等。

第四篇:《初一优秀作文:我穿越了,我长大了》

初一优秀作文:我穿越了,我长大了

初一优秀作文:我穿越了,我长大了

放学了!

我风驰电掣般跑回家,迫不及待地玩起电脑游戏。谁知才玩几分钟,一只手伸过来“啪”的一声把电脑关了。我回头一看,妈妈正瞪着我:“回家作业做了没有?”我只好拿出课本,开始做语文、做数学、做外语,又有《练习册》,又有《尖子生》,又有《习题集》,弄得我头晕脑胀。外面公路上汽车川流不息,此起彼伏的马达轰鸣声和喇叭喧嚣声,搅得我更加心烦意乱。听老师说上初中后,还要增加物理、化学、生物等新科目,天啊,那我不是要累趴下呀?!

晚上本打算好好睡上一觉,做个美梦,却被四周的空调外机发出的噪音,弄得难以入眠。我开始胡思乱想:要是能够穿越时空,回到古代社会,该有多好啊!没有汽车、没有空调,只需要背背唐诗宋词,不用学外语、物理、化学、微机之类的课程""想着想着,眼前忽然一道金光闪过,一位鹤发童颜、神采奕奕的神仙出现在我面前:“小朋友,你有什么愿望需要实现吗?我可以帮助你。”

我张口结舌,结结巴巴地说:“神仙爷爷,你能帮我穿越到古代去吗?”{假如我回到古代作文}.

“当然可以,我给你一些银两,让你先在古代社会体验三天,如果不能适应,我也可以把你重新送回现代社会。”

我一听大喜过望,“神仙爷爷,我肯定能够适应的,就让我一直待在古代社会里吧。”

神仙爷爷用手一挥,嘴里念了一句什么咒语,我立刻感觉身轻如燕、腾空而起,跟随神仙爷爷往古代穿越而去。飞着飞着,我感觉身子直往下坠,瞬间便失去了知觉""等我苏醒过来,定睛一看,哇,雕檐画栋的古建筑耶,我真的来到了古代社会!

我先用银两买了一套古代的服装,穿在身上真舒服。此时,天色已晚,我便找了一家客栈住宿,打算在没有汽车污染、没有空调噪音的古代美美地睡上一觉。可没想到我这一晚竟然又失眠了——天气实在是太热了,纸扇根本无济于事。第二天我就上街四处去询问哪里有卖风扇的,可所有人都摇着头说不知道,还问我风扇是什么东西?甚至还有人说我神经病。天气太热,已经大汗淋漓的我,也懒得和他们解释、争辩。我不停地走,不停地问,不停地找,越走越远,天色又暗了下来,我却连风扇的影子也没看到。而且,最要命的是我还得步行回客栈去。唉,要是有公交车或者是出租车该多好啊。

走了大半天的路,我疲惫不堪地回到了客栈,吃完晚饭,时间还早,没有电视可看、电脑可玩,幸好我还随身带了些小人书,但在昏暗摇曳的烛光下看书,实在是不习惯。

打开门,看见对面房间显出微弱的烛光,我从门缝里偷偷往里瞧,看见一个人正在伏案读书,奇怪的是他手里竟然还拿着一把铁锥子。“读书拿锥子干什么呀?”我正感纳闷,只见他读着读着,就想打瞌睡,这时,他竟然用锥子狠狠地扎了自己的大腿一下,弄得鲜血直流,我以为他疯了,赶紧推门进去制止他,他说:“没事,扎一下就清醒了,只有这样,才能促使自己发奋读书。”

这时,那位神仙爷爷又出现了:“我带你去穿越,让你再见一个人。”我们到了另一个不知是什么年代的地方,依然是晚上,我看见有个读书人更奇怪——他竟然把自己长长的头发用一根绳子悬吊在房梁上。我好奇地问他,他对我解释说:“每当自己累了困了想打瞌睡时,只要头一低,绳子就会猛地拽一下我的头发,一疼就会赶走睡意,又可以继续读书学习。”

这两个古人,实在太让我感动了,他们在古代这种没有电灯、没有风扇、没有空调的艰苦条件下,都能做到刻苦学习,勤奋读书;而我,作为一位在科技相当发达的现代社会的一名学生,拥有那么好的条件,却不能静下心来读书学习,真是羞愧万分啊!我明白了神仙爷爷带我穿越到古代去的真正用意:“神仙爷爷,你送我回去好吗?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的。”

神仙爷爷露出满意的笑容:“你明白这个道理就好,我立刻送你回去,愿你好好学习,长大之后成为栋梁之才。”{假如我回到古代作文}.

一回到了现代社会,我第一件事情就是上网——不是打游戏,而是查资料。原来,那位头悬梁的读书人是汉朝的孙敬,由于发奋读书,最终成为汉代大儒;那位锥刺股的读书人是战国的苏秦,由于刻苦学习,最终成为六国宰相。我明白了,真正需要穿越的不是人,而是这种刻苦钻研、勤奋学习的可贵精神。{假如我回到古代作文}.

我重新坐在了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听我喜欢的语文课,觉得更加引人入胜;听我畏惧的数学课,不再感到枯燥艰深。老师同学还有爸爸妈妈都不知道我穿越到古代的神奇经历,只觉得我比过去更懂事,更爱学习了。

是啊,我穿越了,我长大了!

第五篇:《中国高考作文题型和内容“回到原点”》

中国高考作文题型和内容回到原点{假如我回到古代作文}.

——2014年全国高考作文题型和内容预测

特级教师 李迪明

中国高考作文的题型和内容已经“回到原点”,话题作文时代完全终结。2014年的高考考生若要驰骋考场,夺取作文高分,必须关注现实生活,同时吃透材料作文和全命题作文。至于话题作文,完全可以不去理会。因为会写材料作文和全命题作文而不会写话题作文的学生,我教几十年书还没见过。

2014年的高考的作文题型仍会是材料作文和全命题作文。早在2008年,全国高考就打破了话题作文一统天下的局面,全国高考作文题19道(包括灾区题),其中材料作文7道,命题作文8道,话题作文只有4道。 2009年话题作文继续淡出高考,18道高考试题中材料作文8道,命题作文7道,半命题作文2道,话题作文只有1道。2010年全国高考作文题,以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为主,话题作文1道,不少人呼唤的半命题作文并没有出现。2011年全国高考共出作文题17道,其中材料作文9道,全命题作文7道,话题作文只在重庆卷保留了1道。就四川考生而言,2014年高考你不能只关注命题作文,虽然近五年多考的命题作文(考过4年的命题作文),但2013年四川卷诚如我预测的一样,考的是一道关于“过一种平衡的生活”的材料作文。2014年高考你除了关注命题作文外,还应该关注材料作文,包括给文字材料作文和给图画材料作文,尤其要会写新材料作文。

2014年全国高考(包括四川)作文内容还是要贴近现实生活,关注时代风云。记得2008年,全国出19道作文题(包括灾区题),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当年热点话题的作文题就有8道,约占总命题量的一半。笔者也曾为此欢呼过,并预言:中国高考作文命题必将进入一个紧密联系现实生活的新时代,考生应该关注时代风云,挥写人事情理。现在看来,此话已经在近几年高考作文中部分验证,相信将来也还会有生命力。

{假如我回到古代作文}.

大家知道,我国从1951年到1977年高考作文题型全是命题作文,内容与当时的生活联系紧密。1951年、1958年两年,高考是由各行政大区命题;文化大革命10年,除1973年外,我国未举行高考。1977年恢复高考,但该年的高考是由各省、市、自治区自行命题,仍有不少省市的作文题直指当年热点话题,如上海的“‘知识越多越反动’吗?”,天津的“宏伟的目标鼓舞着我”,山西的“为四个现代化作贡献”,河南“我的心飞向毛主席纪念堂”,广东的“大治之年气象新”。这些作文题目,既有对错误观点的批判,又有对现实生活的礼赞;既有对历史的回顾,又有对伟人的怀念。有振兴中华的热切愿望,反映了鲜明的时代色彩。

从1978年开始,出于提高高考信度的考虑,高考作文命题出现了重大转折。

先是命题形式的改变。高考作文由单一的命题作文,转向多种形式作文。高考命题先后出过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给范围自由命题作文、话题

作文等,这的确增加了猜题、押题的难度。尤其是材料作文,几乎让人无法猜中考题,考生们要想得高分,就只有在练好写作基本功上下功夫。但与此同时,材料作文在审题上要求高,考生对材料必须认真推敲,如不能正确把握材料内涵,就可能跑题。加之材料作文容易脱离现实,引出故作深奥的玄虚文风。于是崇尚自由,要求宽松,贴近现实之声此起彼伏,话题作文应运而生。1999年的高考作文试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拉开了话题作文的帷幕。话题作文自主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要求拟题新、立意新、形式新、语言新。不但不限文体,审题的要求大大降低,内容的开放程度也令人赞赏,所写作文只要与话题有关就可以了,绝大多数考生不至于跑题,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写作才能。话题作文登上高考舞台,无疑值得喝彩。它为高考作文命题改革带来一股清新的风,后来发展为高考作文的主要命题形式,持续了十来年。

其次是文体形式的改变。1985年开始出现一次考两个作文的命题方式,此后便奉为定例,绝大多数时候是“一大一小式”,即小作文要求描写、叙述,大作文都是议论文;也有两个作文“同样大小式”,如1992年要求写一篇记叙文和一篇议论文,都是不少于350字。这种考法,能全面考查考生运用多种文体进行写作的能力,但写作量大,考生在两个半小时内完成所有试题有些紧张,不容易写出有分量的好作文。从1999年开始,恢复了考查一篇大作文的形式,而且采用不限文体的话题作文,这种改变使考生能根据自己情况,选择最擅长的文体,用心写好一篇文章,体现出命题人对考生的人文关怀。

“文以载道”,文章避免不了时代的印记,作文题也同样深受时代和文化的制约,高考作文命题与现实生活的紧密关系,不是谁想分开就能分得开的,现实生活中的热点话题也不是谁想在高考作文命题时避开就能避开得了的。

{假如我回到古代作文}.

恢复高考33年后的今天,人们蓦然回首,高考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或者是话题作文,虽然作文形式在不断变化,但作文内容都无法脱离现实生活,甚至无法避开当年的热点话题。

高考作文命题如果只在形式上翻新,是无法选出与时俱进的高素质人才的。就拿话题作文来说,虽然加大了对考生的思想认识、想象能力、语言能力的考查力度,但考生可以天马行空,自由驰骋,尽情发挥。那些会读书、勤思考、悟性强、有创新意识的考生,更容易脱颖而出。自从采用话题作文以来,出现了不少好作文,甚至满分作文。但与此同时,长达十年的高考话题作文,也催生了一种“新八股文”:开头罗列排比,引出论点;中间采用三段论,回到古代,复述经典;结尾照应开头,进行总结。按这种模式克隆的文章,背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真实感受,内容和形式大同小异。前些年,“新八股文”很受追捧,在作文教学中,老师把它当作取得高分的秘笈,引导学生仿写、套写,如果不按照“新八股文”的模式,而是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就有可能得不到高分。记叙类文章尤被列为师生不齿的肤浅之作,不被看重。 2007年江苏省有一篇被打捞出来的抒写真情实感的高考佳作——《怀想天空》,写儿子顶着烈日帮助父亲收麦,再现了父亲厚实的胸怀和儿子感恩的情意,写得真实纯净。但一评只得36分,二评给它42分,第三位老师判39分,最终,综合判定为37分。复查阶段,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 何永康 教授发现了这篇文章。读了3遍,终于下决心给它54分。 何永康 教授为这篇文章写了批语,并印发给所有阅卷老师。 何 教授说:“推荐它是一种导向。在如今的孩子都不太懂感恩的情况下,已经很少见到有儿子这样来感激当农民的父亲,高考作文中还没有人用过这种笔墨。”新八股文风令他忧虑,他希望阅卷者和中学语文教师能包容并鼓励来自现实生活的质朴文

章,让“我手写我心”的朴实文风重新回归高考考场。对这篇作文的重新定位,意义十分重大,它预示着高考作文必将回归现实生活。2008年上海阅卷就尤其推崇朴实无华、有一定语言功力的文章,打击华而不实、言不由衷的文风。

随着话题作文逐步走向成熟,它的致命弱点——难以防止宿构和抄袭,也暴露得越来越充分,使高考的信度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最具讽刺意义的是,2001年高考作文要求写“诚信”,四川一考生的作文《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得了满分,却被指责涉嫌抄袭当年第7期《杂文选刊》刊发的《患者 吴良知 先生的就诊报告》。“抄袭”本身就是与“诚信”背道而驰的啊。2003年海南一考生的满分作文《最美丽的鸟》,涉嫌抄袭《故事会》杂志刊发的《爱的误区》;2004年重庆考生的满分作文《我是一只想死的“老鼠”》涉嫌抄袭;2004年江西满分作文《桃花源祭》涉嫌抄袭;2005年福建考生的满分作文《执子与通子》,涉嫌抄袭4年前湖南湘潭市一中邓丽的同名获奖习作。2008年福建满分作文《我于咖啡中看见》,被控抄袭了新出版的一本书。满分作文常见抄袭之作,非满分作文抄袭更严重,只不过它们不像满分作文那样容易曝光。作出这种推断的理由,就是中学教育中流行一种叫做“套题”的应试技巧,无非是大量背诵一些文字材料,诸如名言警句,事例典故,抒情段落,针对不同考题,把提前背好的材料进行组合粘贴,既省时间,又省脑子,写出来的文章还显得成熟老辣。

高考作文命题,在开放的同时,也尝试着加大限制性,如2002年全国卷“心灵的选择”,就要求必须扣住“心灵”,应写出心灵经受的挣扎与搏斗,这个过程应是具体的,没有这个过程属于跑题。2003年全国卷的话题“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要扣住“感情亲疏”四个字,行文中要体现出感情的远近对认识能力的影响,并且要写出这两个方面的关系,限制性很强。2003年北京卷“转折”回到命题作文中来,考生要审清这个概念中所包含的范围,比如它与“转变”的区别,“转变”是一个结果,由一种情况变到另一种情况,“转折”主要强调发展的过程,在过程中改变原来的方向、形势,意义比“转变”要深、要大。虽然这样,问题仍未得到彻底解决,高考作文命题改革势在必行。

回到“原点”,重拾本真。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高考作文命题直击当年热点话题,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学生实际,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借用学生作文中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回到原点,不是褪下成熟的外衣,而是撕掉不必要的包装;回到原点不是原地踏步,更不是退回起点,而是以淡定而真实的姿态上路,轻轻抬头,已屈指行程二万,翻越无数的高山""”回到“原点”,是一种改革,一种突破,也是对我国高考作文命题传统的继承与发扬。它让长期 “悬于半空”的高考作文命题“落地”,引导考生从古代名人情结中摆脱出来,从“嘲风雪”“弄花草”的“为文而作”中解脱出来。把目光聚焦到现实生活领域,更加广泛地关注现实生活,关注国家命运,关注时代风云,做到倾听时代的足音,呼吸时代的空气,把握时代的脉搏,真正用心去感悟时代、体验时代,为时代而歌唱。这样,“文章合为时而著”,用生活之水浇作文之树,不仅能使考生更好地写出人事情理,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同时,高考作文命题直接或间接反映当年热点话题,决定了写作思想的个性化和不易模仿,不仅能杜绝抄袭与复制,还能提升考生的作文质量,不断给阅卷老师以惊喜,有助于阅卷质量的公正、公平。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假如我回到古代作文 我多想回到古代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