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作指导】
第一篇:《小学作文创新性再思考》
小学作文创新性的再思考
摘 要: 创新教育是社会的需要。要想培养出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创新教育势在必行。作文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极好途径。任何一种形式的作文都是思维的表现。写作作为一种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应该有一定的创新性,有个性,这在作文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 小学作文教学 创新教育 影响因素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学生的生活越丰富,写的内容就越充实。学生只有对生活产生了意识与情感,才会引发写作动机。因此,要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热爱生活,做生活的践行者。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个性写作能力,是当前小学作文教学改革中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一、影响学生创新能力体现个性的主要因素
1.认为个别学生作文能力先天不足。
不少语文老师认为,学生的文学细胞是与生俱来的,作文是没有办法教的。这给教师不重视作文教学提供了最好的借口,也扼杀了许多潜在文学之才。
2.教学环节设置不合理,抑制学生思维。
目前,部分教师在作文课上采用讲解、读范文—学生列提纲、写草稿—学生修改、抄写的双课时模式。教师害怕学生不理解题目的意思,无从下笔,总是教师讲在前、学生写在后,殊不知,这样就框架了学生的思维,把学生的思维定格在一个极小的空间内,让学
第二篇:《创造性思维与作文的立意》
创造性思维与作文的立意
山西太谷师范学校 张守良
写作是一种思维活动,文章是思维的果实,立意是作文的核心,创造性的思维则是立意的关键。
然而,因为我们平时不经意地忽视了学生自身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常常造成他们的作文因思维的简单化而使立意的雷同化,单一化和板结化,即通常所谓的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千人一腔。这是一种低层次的求同思维定势,它极大地桎梏着学生的创造力,容易导致思维的习惯性的惰性。创造性思维则表现出一种卓然优越的思维品质。这种思维的核心是变化、变革、求新、创造。它要求学生在审题立意是不拘一格、无拘无束地进行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分解思考,从中选取一种最佳主题。
下面具体谈谈三种创造性思维立意法:
1. 逆向思维立意法:逆向思维又叫反向思维,指与人们惯常的思维方向相反的一种思维方
式,它的特点是富有独特性,思路不落俗套,善于标新立异,独辟蹊径,令人耳目一新,其范式如下:
其中,S表示作文的题目或材料;P1表示人们的习惯认识和惯常思维立意;P2则表示作者的反向认识和逆向思维立意。
意在笔先,在构思立意中如果能恰当地运用逆向思维,敢于怀疑已成定论的东西,不迷信,不盲从,“言前人所未言”、“发前人所未发”,那么,写出来的文章就会别出心裁,独具匠心。
譬如《雪》为题来作文,绝大多数同学的立意是赞雪,不外乎赞美雪的洁白无暇,一尘不染的品质;赞美雪的银装素裹,装扮世界的功能;赞美雪的融化自己,滋润万物的献身精神。这些固然不错,但总归是老生常谈。文章贵在创新,假如我们能反弹琵琶,立意定在贬雪上,如鞭挞雪的虚伪懦弱,以其洁白的外衣掩饰世间污秽,终见不得阳光;揭露雪的穷凶极恶,凭借风势耀武扬威,不可一世;指责雪的残酷无情,雪压冰封,千山沉寂,万物萧条,毫无生机。如此来讽刺揭露那些凭借一定的势力张牙舞爪,嚣张一时的社会丑类是不是更加入木三分呢?
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我们可以有一些便于展开逆向思维的题目进行思维开发,如可以从“开卷有益”联想到目前书市上充满了色情、迷信、暴力、邪教等等,而逆向立
意为“开卷未必有益”;可以从“学海无崖苦作舟”联想到目前大力“减负”,扎实实施的素质教育,进而逆向立意为“学海无崖乐作舟”;可以从“良药苦口利于病”,联想到药好但味苦,病人不乐于配合,逆向立意出“药良味甘岂不更好吗?”等等。逆向思维运用得好都会收到“意想不到”、“别有洞天”的效果。当然,话又说回来,也不尽然每题必逆。{创造性和创新性是成功的关键,作文}.
2. 发散性思维立意法:发散性思维又叫多向思维或多角度思维。它是创造思维的又一重要
表现形式。发散性思维之于立意,就是要求同学们对某一题目或题材,尽可能从军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不同参照系中,去思考立意,这样便于选出最佳立意,它的范式是:
其中S表示作文的题目或材料;分别表示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对这一事物进行认识立意;又是从不同层次进行剖析;它表现出“以一趋多”的特点,好象从一点向四面八方辐射,幅度大、视野广、力度深,便于发掘。
如用以下一则材料进行立意:
一位青年去拜访著名画家门采尔:“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消一天的功夫,可卖掉它却得整整一年?”“请你倒过来试试,要是你花上一年功夫画一幅画,兴许一天就能卖掉。”门采尔说。后来果然如此。
分析这一则材料,不能只把它当作一个整体,否则思维就会受阻,如果把它分解开来,眼前立刻会闪现出几条思路:
如此发散立意,写起来就不会雷同了,而且还会有独树一帜的功效。
3.向心性思维立意法: 向心性思维又叫回归性思维或指向性思维,是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方向对同一 事物进行认识立意,它的特点是“九九归一”、“众心所向”,优势在于说理周全,能张能驰,能进能退,能放能收指向性思维立意的范式是:
其中S表示作文题目或材料,P1P2则表示不同的角度和侧面;Q1Q2则表示事物的“阴面”,即美玉之中的“微瑕”,也就是事物的缺憾之处。这一种思维立意详尽缜密,说理点水不漏。
如我们以《牛》来写一篇命题作文,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立意:
P1从牛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脚踏实地,指出一种任劳任怨的老黄牛精神/
P2从牛的辛勤劳作而默默无闻的属性,联想到鲁迅以“牛”自喻,郭沫若的“牛尾”自比,茅盾以“牛尾巴上的毛”自谦,指向出一种谦虚的美德。
P3从牛的生前拉套、死后捐躯、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这一特性,指向出一种伟大的无私的奉献精神。
P4从初生的牛犊不畏虎这一特点,指向出一种乐于探索,勇于冒险的精神。
P5从“犟牛”这一特点,指一种坚韧顽强,勇于坚持自己的主张的百折不挠的精神。
“金无足赤”,唯物主义辩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如果我们一味强调其某一方面,而忽略另一方面,那势必会导致出一种偏激的结果。假如我们在肯定其积极的一面的同时又能巧妙地指出其美中不足来说理是不是更加合理呢?
Q1从牛总要让人牵着鼻子走这一盲从的特性,指向出一种无论干什么都要有主见,要勇于走自己的路这种创新意识来。
Q2从牛走路慢腾腾,到老牛拉破车的落后这上点指向出一种不能安于现状的紧迫感来。 还可以继续指向,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向中心靠拢,这样的立意是一种立体性的立意,对其功过是非的评说既全面又中肯,足以服人。
总之,文章的成败在于立意是否新颖,只要思维独到,那么,立意就特别,文章也就会异峰突起,醒人耳目,同学们不妨试试。
第三篇:《高考作文冲刺:关键在“创新”》
高考作文冲刺:关键在创新
难点攻略
有创新,是对文章立意、选材、结构、表达等方面的总要求,具体包括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见解新颖。就是要能言他人之所未言,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事物上发现出新来,而不能老生常谈。文章立意首先应求准,进而要求新。新奇的立意,独到的见解,能使作文个性鲜明,给人以心灵的撞击,精神上的鼓舞。只有这样,才能使文章标新领异,才容易吸引人,打动人。古人的千古文章意为高就是此意。要使见解新颖,方法主要有:1。反向立意。即换思考方向,对大多数人的见解说不。2。新异立意。作文题目的内涵往往是多层、多义、多向的,大都具有多层次、多角度开发的可能性,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分析,仔细梳理,把混沌的具体的表象加以分解,对构成事物的各个侧面、各种因素以及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相互化作具体的剖析。3。高远立意。一般同学在把握题意后,往往会产生一种求稳、求保险的心理,即顺着题意很自然地进入到某一惯常的思路中,于是考场上出现了大量立意肤浅的平庸之作。而那些精品作文,则往往是另辟蹊径,用一种更加高远的立意使题旨得到深化与发展,从而占据了思想上的制高点。{创造性和创新性是成功的关键,作文}.
材料新鲜。在规定性很强的考试作文中,新颖,往往就体现在材料的新颖上。其中的材料新鲜,是指选材时除了注意材料的典型、真实外,还要力求选择新颖的材料。新鲜别致的材料,才能表现生动活泼的内容。首先要选择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气息的材料,其次,材料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这与选择富有时代感的材料是相辅相成的。对于人们熟知的材料,用当代人的眼光加以观照,用现代意识进行改造,或者从独特的角度切入,在常人意想不到之处挖掘出新的内涵,也能写出个性来。借新编的形式,演现代生活的剧情,读来情趣盎然。在这里,提醒大家要敢于跳出第一人称。围绕自己的生活经历选材,容易给人以真实感、亲切感,但是,如能跳出第一人称,突破我的局限,选材的天地就广阔得多了。我的事,你的事,他的事,亲身经历,所见所闻,合理虚构,都可以写。这一点也是选材上求新的重要方法。只要多留意生活,生活就会给你很多。
构思新巧。作文有创新首推构思富有创意,这是最有价值的创造性思维。从确立主题到谋篇布局,从过渡照应到遣词造句,都属于作文构思的系列思维活动。要做到新巧,就得把握整体,进行创造性劳动,求得与众不同的文思。如从经历过的日常生活中、阅读过的书报杂志中、体味过的点滴感悟中,机智地抓拍几个特定镜头,加以横向剪辑,就能够创造出全新的主旨和丰富的内涵,收到化平淡为神奇的构思效果。如在明晰的发展脉络上巧妙地点缀几颗珍珠——闪亮的事件,逐层拓展开丰富的内涵,使文章迸射出强劲的纵向穿透力。还有其他的如巧设悬念,妙用伏笔,可使读者产生急切的期待心理;巧设误会,不但能使文章结构跌宕多姿,而且会使人物情感的波澜层层递进;设置巧合以造成情节的戏剧性,增加波折;着意蓄势,突然打破积蓄已久的定势,事情出现逆,从而造成一种久蓄而猝发的艺术冲击力;抑扬相生,运用得当可使文章摇曳多姿。
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想象是创造的开始,是腾飞的双翼。富有创造性的想象和描述,就是一种独到之处。推理,也只有抛弃人云亦云,才会有独到。独到,是根植现实而又有超越,因而它不是违反生活逻辑的瞎说或荒诞。推理想象的实质是把逻辑推理的基本程序应用在形象思维领域之中。那么,怎样推理想象才有独到之处呢?就是要将文章写得与众不同,写出一些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内容。其原则就是: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有个性色彩。这是对作文创新的最高要求,即用我手写我心。写作是一种最富有个性色彩的劳动。承认个性、张扬个性,是一种人本的回归。要写出有个性色彩的文章,就是用自己的言语写自己对生活的独到感悟。抛开这一点,很难有个性色彩可言。这就要求大家注意
立意的个性化、材料的个性化、构思的个性化、语言的个性化。要善于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别人见过的平常事物,激起自己的情感冲动,获得深刻的感悟、真切的体验、新奇的想象和富有创造性的见解等。盲目追随他人使你迷失,但过分相信自我使你封闭。因此,有个性色彩要恰到好处,张扬力度不够则个性不显,张扬过度又失之偏颇,把握适度则要靠长期的积累和实践。
优秀范文一
人之常情
天津考生
我是一粒沙,一粒随风飘泊了千年的沙。
我飘过一群行色匆匆的男人。他们手执各种工具,风尘仆仆,汗水直滴入脚下的土地。拐了个弯,稍远处依稀可见炊烟袅袅升起,女人牵着孩子站在屋前,神情充满企盼。男人们纷纷劝起为首的男子:禹,回家去看看吧,你已经三年没见嫂子了,还有没见过面的儿子。男人山一般的强壮身躯微微有些震动,随即坚定地摇了摇头:不,还是治水重要。她……会理解。重又踏上了向前的道路。我飘上前去悄悄问他这是为什么,禹憨厚地笑了笑:不过是人之常情罢了。我有些疑惑。
我飘过一户满目缟素的庭院。女人们身着素衣却并未落泪,只是那满脸坚毅仍挡不住红了的眼眶。我继续看下去,这奇怪的一家似乎姓杨。只见她们将长枪换上白缨,在灵堂前齐齐下拜。最年长的老妇人声音有些颤抖,她说:纵然夫离子散,也定要守住这大宋江山。起身再拜后,女人们毅然跨上了征西的战马。我飘到老女人耳边悄悄地问这是为什么,老妇人凄然一笑:不过是人之常情罢了。我更感到疑惑了。
我飘过一群人,看到一旁立着的碑上写着黄花冈。人群中,七十二人傲然昂首挺立,身后是挥舞着屠刀的刽子手。为首的女人愤然地说:愿以我众人之鲜血,换明日中国之新颜。其余众人皆高声附和,他们坦然闭上了双眼。我飘上前问这是为什么,她淡然一笑:不过是人之常情罢了。我愈发疑惑。
我飘过一间会议室,一群身着白大褂的人正神情激动地商议着什么。我凑上前去细听,哦,非典爆发,医生们正抢夺着第一线的岗位。银发老者拍案站起:我去,我年纪大了就算有事也没什么可惜。不顾大家的劝阻,老人穿起防护服走出了会议室。我飘上前去问他这是为什么,他一笑:不过人之常情罢了。又是这句话,我更疑惑了。
我飘过一座县城,昔日的繁华已成一片废墟,哀鸿遍野。一群人围着昏迷的年轻战士抢救着,他却突然坐起:我要去抢救群众。人们劝他歇歇吧,他已经不眠不休几天了,他急得仿佛快要流泪:就让我再去抢救一个群众,就一个也好。我飘上前去问他这是为什么,他羞涩地一笑:不过是人之常情罢了。
看着这年轻的战士,回想起以前的经历,我忽然懂了。这一心为他人为国家的人之常情,早已深深地镌刻在了这个民族的骨髓里,流淌在了这个民族的血液中。我暗暗做出决定,要将我的经历与感悟随风传播到每个地方,我相信,唤醒了这样人之常情的民族,定能如巨龙般腾飞。
【要点评析】
构思新巧,有个性色彩。文章构思奇特、大气,富有创新。想象自己是一粒沙子,随风漂泊,见证几千年前的大禹治水、杨家将西征、黄花冈烈士就义、白衣天使抗非典和震灾中年轻战士救灾。结尾以一心为他人为国家的‘人之常情’,早已深深地镌刻在这个民族的骨髓里,流淌在这个民族的血液中点题升华,见解新颖深刻。
优秀范文二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湖南考生
第四篇:《高中作文写作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龙源期刊网 .cn
高中作文写作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作者:杜启玲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中》2014年第06期
【摘要】面对高中生对于作文写作自然的抵触现状,本文将从高中教学的现状说起,进而指出创新性思维在作文教学中的实践意义,并结合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得出的经验,阐述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创新精神、辩证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并且提出如何进行作文培养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097-02 作文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的成败,可以说,作文是语文教学中最核心的部分,更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步骤。作文教学的过程也可以进一步的看成培养学生个性,塑造学生独立精神的重要程序,一个好的语文教师会将对学生作文的培养与综合素质提高到同样的高度。下面,笔者将根据自身的一线教学经验结合理论具体阐述如何对学生进行作文的创造性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追求多样性发展
摒弃自身所固有的传统思想和惯性思维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但是如果真的能够做到这一点,遇事从多个角度、把握事情的各个方面,凭自己的思维能力对事情进行逻辑和直觉的多方面判断,发散性思维的优势之处便可以显现出来了。学生如果真正意义上具备了发散性思维,那么其作文的立意、层次感、遣词造句必定可以令老师眼前一亮,达到同龄同学所不能达到的层次。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许多同学面对作文题目,往往只能揪其一点不放,跳不出题目字面的束缚,不能进行更胜层次的思考,这就造成了许多同学的作文千篇一面,无法显现出自己的个性与闪光点。相反,那么一部分发散性思维较强的同学往往可以提出新颖独到的见解,创出新路子,突破规矩的束缚,由此可见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性。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一般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首先是教导学生运用多向思维,使其学会从事情的各个方面看待同一个问题,充分发挥其所应该具有的思维活力,不要紧紧限于题目的一个方面,拓展思路与视野。其次是进行逆向思考,即鼓励学生打破常规,不要按照以往的套路出牌,把问题进行反向思考。使用这种方法,常常会发现难以注意到的立论点。 例如在进行鲁迅的名篇《记念刘和珍君》的学习中,老师便可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发散性思考。鲁迅作为近代一名伟大的文学家,其文章以深刻的批判性以及对社会和人性犀利的嘲讽见长,因此,鲁迅的文章可以作为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一个良好案例。在此文中,鲁迅就因惨案不幸身亡的刘和珍等人的身亡为线索,深刻的揭露了当时北洋政府统治的黑暗,以及社会对于进步力量的压制,毫不保留的揭露在学生面前。在学习此文时,学生可以搜索关于当时社会
第五篇:《“创新思维与作文教学”课题结题报告》
“创新思维与作文教学”课题结题报告 “创新思维与作文教学”课题实验已于2003年11月获得了延边州结题验收。由于本课题具有更大研究价值,经全国中语会创新协作研究会的批准,于2005年晋升为国家级实验课题。经过两年多的继续实验,于2007年10月结题。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目的、原则
(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
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是当今教育的宗旨和使命。在学生接受基础教育的阶段,学校教育应该为青少年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以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语文教学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1、时代的要求。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时代呼唤创新人才,而培养人才离不开创新教育。江泽民曾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现代的中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如何,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2、现实的要求。据调查,相当一部分初中生对作文有畏难情绪。作文能力存在三个不足:(1)观察理解能力较差;(2)分析概括能力不强;(3)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有待提高。作文构思雷同,无特色,分析问题习惯于一种固定模式,写出的文章缺乏生气和个性。这种封闭性的作文训练,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发挥,扼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张
扬。
3、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作文是用文字、口头语言表达思想的活动,是发展学生智力、创造力和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重要活动。它本身就是学生的一种创造实验。可以这样说,创新思维与作文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创新思维是作文教学基础,作文教学是创新思维的体现。审题、选材、立意、布局、谋篇、造句以至修改等技能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载体,而学生的创新思维则使这些基本技能增华生辉。
基于以上的思考,提出“创新思维与作文教学”这一课题并于2001年进入实施阶段。
(二) 实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