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没有痛的快乐 自杀没有痛

写作指导 zuowen 2浏览

【 – 写作指导】

第一篇:《没有痛苦也就无所谓快乐》

没有痛苦也就无所谓快乐

快乐总是与痛苦相对,没有痛苦也就没有所谓的快乐。

去享受生命的盛宴,享受所有的高潮与低谷,活在生命的苦乐之中。感悟苦即是乐、乐即是苦的奥义,生命的乐趣已被我们掌握在手中。

生活的波浪在高峰时,人即显得快乐;在低谷时,人便显得痛苦。而波浪永远是忽高忽低,没有永恒的上扬,也没有永恒的倾泻,所以人生是痛苦与快乐交织并行,二者相伴相生,既矛盾又联系。所谓“没有痛苦也就无所谓快乐”,如果我们将痛苦与快乐看成是绝对的对立从而加以逃避,那么,我们不仅不能得到快乐,反而会变得更加痛苦,而我们之所以见苦便畏惧是因为我们没有一个正确的苦乐观。

其实,苦与乐并非是相互对立的。正如哈密瓜比蜜还要甜,人们吃在嘴里乐在心上;苦巴豆比难吃的中药还要苦。然而,种瓜的老人却告诉我们,哈密瓜在下秧前,先要在地底下埋上半两苦巴豆,瓜秧才能茁壮成长,结出蜜一样的果实来。

是的,没有苦中苦,哪有甜中甜?没有悲哪来乐?没有高潮哪来低谷?苦是乐的源头,乐是苦的归结。“不经风霜苦,哪得腊梅香”,成功的快乐正是经历艰苦奋斗后产生的。吃得苦中苦,方能得成果。古人“头悬梁,锥刺股”,苦则苦矣,但他们下苦功实现上进之志,本身就是一种快乐,以苦为乐,苦中求乐,其乐无穷。

苦的滋味的确让人觉得不好受,甜、乐的滋味人人都喜欢。艰苦的劳动,挫败和失败与苦味一样,没有人想特意去领受,而成功的喜悦则

是大家都梦想得到的。但是,如同没有苦巴豆就结不出哈密瓜一样,想要享受成功的喜悦,多半先要饱尝找寻成功的艰辛。

苦与乐往往会和人们的成功和失败联系起来。成功是新大陆,不尝一尝在大西洋上漂泊近两个月看不见陆地的苦,哥伦布怎能在毫无希望之时,看到希望中的大陆呢?成功是胜利,不每天都尝一尝那在苦艾酒中浸过的苦胆,勾践怎么能取得灭吴的功绩呢?甜丝丝的成功背后,总有一段苦不堪言的奋斗过程。

做一件艰苦的事,我们不能埋怨。一旦有了成功的希望,有了奋斗的目标,知道苦尽甘来的道理,艰苦前行的人,才不会懈怠,不惮迎接成功的苦痛。

的确,人生的悲苦从来都是无法逃避的。多苦少乐是人生的必然。 有这样一个关于“苦”的古老的故事:

有一群弟子去朝圣。师父拿出一个苦瓜,对弟子们说,随身带着这个苦瓜,记得把它浸泡在每一条你们经过的圣河,并且把它带进你们所朝拜的圣殿,放在圣桌上供养,并朝拜它。

弟子朝圣走过许多圣河圣殿,并依照师父的教言去做。回来以后,他们把苦瓜交给师父,师父叫他们把苦瓜煮熟,当做晚餐。晚餐的时候,师父吃了一口,然后语重心长地说:奇怪呀!泡过这么多圣水,进过这么多圣殿,这苦瓜竟然没有变甜。弟子听了,好几位立刻开悟了。

苦瓜的本质是苦的,不会因圣水圣殿而改变;人生是苦的,修行是苦的,由情爱产生的生命本质也是苦的,这一点即使圣人也不可能改变,何况是凡夫俗子!

很多尝过感情与生命大苦的人,也无法告诉别人失恋是该欢喜的事,因为它就是那么苦,这一个层次是永不会变的。可是不吃苦瓜的人,永远不会知道苦瓜是苦的,只有尝过了,才有资格称苦。不过,当你有了尝苦的准备,煮熟了这苦瓜,吃它的时候第一口苦,第二三口就不会那么苦了!

对待我们的人生与修行也是这样的,时时准备受苦,不是期待苦瓜变甜,而是真正认识那苦的滋味,这才是智慧的态度。苦瓜本来就是苦瓜,是连根都苦的。这是一个苦瓜的实相、真相。变甜只是我们虚幻的期待而已,唯有真正面对事物的真相,我们才能从中解脱。所有的事情都是当下去面对它、解决它。

圆满的人生并不是一辈子没有吃过苦、没有失过恋,而是经历过、体验过。面对过那苦的滋味、超越那苦的感觉。

苦为乐、乐为苦,苦与乐的感觉全在于一心。达摩面壁,凡人皆称其为苦缘。有谁知道达摩祖师在静修中,心归空灵,慧及宇宙,体肤之苦尽皆化为心灵的极乐,并无半点苦楚可言。

苦与乐是生命的盛宴,是生命的波峰波谷,高低起伏,才波澜壮阔,滋味浓厚。佛说,离苦得乐,涅槃寂静。星云大师参透此点,示众生生命的本质,苦乐交织,才至彼岸;无苦无乐,便是死水。

当我们接纳苦,把苦看做是人生的必然历程时,苦便不再是世俗的“苦”。同样,接受乐,把乐当做是生命的历程,乐也再不仅仅是世俗的“乐”。当众生真的能接纳所有苦乐时,先前的苦乐“标准”立刻土崩瓦解,根本不再有苦与乐的分别,生命的波澜盛宴就此展开,大自在境界在眼前。

第二篇:《痛并快乐着有感》

《痛并快乐着》读后感

作者:白岩松

《痛并快乐着》一书,是白岩松写于2000年,于2010年修订。这本书记录了央视名嘴白岩松1990年大学毕业后到2000年,21世纪来临这10年间的工作、成长历程。新版的《痛并快乐着》真实地还原了“三十而立”的白岩松所思所想,让读者看到他进入社会最初十年的深入思考与勤奋实践,以及从他身上折射出来的日渐成熟的人格魅力与时代的变迁。

一本好书能开启一个人迷茫的心智,增添生命的亮色。

白岩松作为是央视招牌节目的打造者,他有着超乎我们常人的思想,他的睿智,他的口才,他思考的角度,在心中对他的崇拜犹如脱缰之马。

他在大学毕业时期所经历的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那是动荡的一个时代,很多青年都感觉自己好比是一朵浮萍,不知该在哪里驻脚,但他还是抓住了机遇的尾巴。但造化弄人,原以为可以进入早已定下的工作单位,但由于几封匿名信,他不得不重返学校,读到这里我直骂这个卑鄙的小人,但他那段宽容而有深度的话语,让我见识了他的高姿态,使我对他的人格敬佩万分。

他说到“我不想去谴责写信的人,其实我们中间没有任何个人交往中的恩怨,甚至彼此间的距离还很远,但特殊时期里强大的生存压力,有这样的举动也算是一种挣扎,而我不过成了他挣扎中的一个目标而已。事情过去很久了,我依然衷心地希望,那只是他一次青春的失误,因为生命的路太长了,而只有青春时的错误才有机会弥补”。

这种话我想只有有着成熟思想的、经历了世间百态的人才能说出来。

而后他在《广播电视报》工作的四年,当时的工作不太对他的专业胃口,并且也有大材小用的味道。但毕竟通过这四年的历练加宽了他的专业跨度,积累了较多的工作经验,不能不对他今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透过他的这段人生经历,对我也有着重要的启示,所以我们的眼光不能总停留在眼前,暂时的错位也许正是辉煌的开始,关键是你能否有在错位时期的良好心境。现在的我们也在面临着毕业。择业也就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经常谈起的话题。或许,因为自身的优秀,你可以获得一份很好的工作;或许,你因为种种原因,而失业在家。不论是哪种情况,我们有应该有直面困难的勇气,而不是躲着而怨天尤人。正如书中所说:“那只是他一次青春的失误,因为生命的路太长了,而只有青春时的错误才有机会弥补”。

《痛并快乐着》在展现白岩松的成长历程的同时,也记录了白岩松的思想发展过程。《痛并快乐着》对于国家、社会、民生的关注令人回味和赏识,说到了国,让我们想到家。而我们也是家的一份子,不由得联想到自己。在改革开放几十年后,国家领导人用他们过人的领导能力,带领人民走向幸福生活的道路,农村实现了奔小康的生活,在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同时,给人民带来了很多的益处,人民也借着这股风,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静思中,似乎有些思考,痛并快乐着,痛也许就是我们在适应这个大跨步社会下所碰的遍体鳞伤,痛是我们该有的一种感觉,快乐也是我们应有的权利,是我们心理表现的一种心态,快乐的真谛是我们用什么换来的,今天你真的快乐吗?有几个人真正问过自己?快乐的源头是不是也藏着一颗让你颤动的心?如此多的快乐,哪一个才是属于自己的快乐? 痛并快乐着,这个快乐,我想应该是一个结果,是一个人心理素质的考验,是毅力的象征。

书中一个又一个的小故事,不仅一一体现了人性的善良、宽容,还体现了人生的追求、奋斗的艰辛。在并不漫长的十多年中,作者即经营着自我成长的坎坷与追求,又目睹着别人的演绎人生。各种滋味,用“痛并快乐着”概括并不失偏颇。但愿,此书能为自己、大家在今后 “痛并快乐着”的人生岁月带来一些启迪。 让我们继续在平凡的岁月长河里认真谱写生命的乐章吧!

宗丽艳

第三篇:《痛与快乐都是生活,《痛并快乐着》读后感》{没有痛的快乐}.

痛与快乐都是生活

在上高中时就听说了白岩松的《痛并快乐着》,但是一直没有机会看,直到三天前才看完。没有震撼,有的只是十年痛与快乐交织的生活后的平静的心态。

谈不上非常喜欢白岩松,但是在众多主持人中,白岩松是我比较欣赏的一个。温文儒雅,才思敏捷,沉稳老练,剖析深刻,言人之不敢言,这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众多颇具娱乐气息的主持人中脱颖而出,也使得他具有了一些属于自己的独特特征与个性。

《痛并快乐着》一书是白岩松对其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后十年生活的总结与思考,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众多的修辞手法,自始至终都是很平凡普通的文字,就像他的生活,很平凡,华丽的辞藻,众多的修辞,不凡的命运只属于小说,但那是不存在的。最开始想读《痛并快乐着》一书除了比较欣赏白岩松之外,喜欢这个名字也是个很大的因素。痛,快乐,两个很难有交集的词汇,但是放在生活的背景下便显得那么的贴切。试想谁的生活只有痛苦,又有谁的生活只有快乐,每个人都是在痛与快乐反反复复,来来往往中前行,这才是生活。这本书看到最后其实感觉到看的并不是白岩松的十年生活,而是经历十年痛与快乐之后越来越平静,豁达的心境。他讲的不是过去十年的生活,而是将要怎样去过好将来的日子。

走出大学

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的白岩松便经历了命运的愚弄,努力想要进入的部门经过努力后最终换来的只是人家的人员超标不能录用,一阵迷茫铺天盖地而来,前途一下子变得扑朔迷离,不知道未来在哪里。可就在这时幸运之神眷顾了,原先怕竞争激烈不能录用的部门竟然通知让他去试试,这可真是颇具喜剧性的结局。但是这并没有结束,乡居一年,下乡实习一年,就像在沙漠中好不容易看到绿洲等跑近后却发现是海市蜃楼。种种的结果让他痛苦,迷茫,但在这痛苦的日子中却有很多快乐的收获,比如说各种朋友。但是命运是不会辜负不放弃的人的,更何况白岩松将每种经历都当成了一种历练。最终白岩松进入了报社。这让我设想了以下几年后的生活,大学毕业,我们也拎着大包小包走出校门,给这所学校,给下届将要步入大学的孩子们腾出地方,我们会不会迷茫,我们会不会也经历命运的各种愚弄,暂且放下不去想吧。在这本书中我看到的白岩松经历的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失眠了。长达几个月的失眠,每天的盯着天花板却睡不着的日子让他产生过放弃生命的念头。用他的话说就是“那种折磨就像软刀子杀人”,痛苦异常。失眠治愈后,白岩松学会了安静,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些欲望,诱惑在头脑中删除,给心灵更多安静的空间。这也是当今每个人所需要的,步子慢一点,心灵的步子也慢一点,收获一些安静,少一些浮躁,安眠是最大的快乐与幸福。

关注社会

就像白岩松自己说的,他不是一个非常乐观的人,他的性格中略带一些悲观,但这是最好的性格。太过悲观便对每件事都失去了信心与激情,太过乐观又会在每件事上停滞不前。白岩松是一个关爱社会的人,书中白岩松直面贫困,环保,舆论监督等话题。改革开放后的今天与昨天相比,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仅仅看到这些成就是不可以的,我们还要看到,有富人每天燕窝鱼翅,还有穷人每天盐水煮白菜,每年飞快经济增速的背后是污水的排放,大气的污染等等。我们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生活品质的提高,还要关注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

音乐与足球

音乐和足球是白岩松生活中两个不可或缺的朋友。对足球的热爱让我看到了白岩松沉稳背后疯狂的一面,在球场上奔驰让他心旷神怡,无比放松。对中国足球的希望与嘲讽,对阿根廷的支持与坚守都源于他对足球的热爱。音乐也是一样,身为蒙古族,一个生长在蓝田与草原之间的民族的孩子,白岩松对音乐有着无以复加的热爱,就是在忍受失眠折磨的时候他也没有放弃对音乐的热爱,音乐可以说是陪他度过了每一个痛苦的时候,每一个快乐的时候也是与音乐共同度过。其实每个人都一样,拥有一种或几种自己热爱的东西是幸福的事情,每天都有自己喜爱的东西调节心情,哪怕有不愉快的事情也会很快就过去的。

痛并快乐着是一种很好的生活状态,圆满,充实,不会有千篇一律的感觉,有高峰,有低谷,平淡中不失快乐,挺好。这也{没有痛的快乐}.

是每个人的必然的状态,如果有一天你感觉你的生活不是这样的话,要么你对生活失去了信心,要么,你进了天堂。

生活就是痛并快乐着,痛与快乐都是生活。

2013年4月5日

第四篇:《痛并快乐着(4篇)》

痛并快乐着

2000级高二(3)班 黄珊珊

痛对快乐说:“没有我的孕育,哪有你生存?”

快乐对痛说:“没有你的牺牲,我就无法成长。在你的细心呵护下,我找到了生存的理由;在你的悉心指导下,我悟出了生活的真谛。我只想说一句:痛,感谢你与我并存。不,感谢你在我身后的支持。” 是啊,人总是在痛过,伤过,哭过后去找寻另一种聊以自慰的理由来让自己快乐;人总是在彻彻底底地尝到痛的滋味后,才执意选择洒脱的快乐来感受另一种生活。海伦·凯勒说过,我痛苦地活着,但我选择让自己拥有快乐。狄金森在诗中写到:“我之所以面对阳光而立,是因为我不愿让自己看到痛苦的背影。”人们需要快乐,因为痛让他们恐惧,让他们不愿面对。

回望中国文坛,随意可见的归隐诗词难道不就可以很好的说明这一点吗?那些诗人、词人、文人在痛苦的仕途坎坷后,在不得志的生活经历后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归隐田园,游访名山,寻仙觅神的道路。他们痛呀!他们为那黑暗的社会现实,为那背道而驰的追求理想,为那人情淡漠的悲凉生活彻彻底底地痛呀!椎心刻骨的痛让他们不得不踏上“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安能使我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开荒南亩际,守拙归田园。”“从明天起做一个快乐的人”的道路。为了什么?为的只是远离更多以无力承受的痛苦,为的只是寻找片刻安慰自己的快乐。

所以,是痛苦让人们去寻找快乐,是痛苦让人们重新感悟到生命的色彩。

快乐对痛说:“没有我的向导,你的世界将愈加黑暗。”

痛对快乐说:“没有你的出现,我将抱着遗憾走向毁灭。在你的耐心帮助下,我开始学会笑对流年。在你的全心支持下,我能走出没有尽头的逆境。我只想说一句:快乐,感谢你与我并存。不,感谢你在光明中的牵引。”

是啊!人们明智的选择了用快乐来减轻痛苦的纠缠,选择了用快乐来抚慰痛的伤痕,于是,痛才有了价值。于是出现了勾践“卧薪尝胆”的佳话。勾践让复国后的快乐鼓舞着自己暂受痛苦的摧残,让复国后的快乐安抚自己痛苦着的尊严。于是出现了世界第一飞人德弗斯创造的“从坟墓中爬出来的世界冠军”的奇迹。德弗斯用重返跑道的快乐来鼓励自己接受命运的挑战,来减轻心里“只有12个月生命”的痛苦煎熬;用摘取世界冠军的喜悦来与癌症抗衡,来克服跪着爬行的痛楚,来重拾重新站起来的自信。 所以,是快乐让人们愿意忍受痛苦,是快乐让人们没有畏惧痛苦,是快乐让人们选择了付出的代价——痛苦。

痛并快乐着。

人生就像是一组没有底片的相片,不能冲洗,只能珍藏。一如用“痛并快乐着”记录下属于你自己的生命的色彩。

(指导教师:陆 敏)

笑对苦痛

2000级高二(3)班 杨逸君

我相信,没有苦痛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

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是平直的大道,始终向前,没有曲折;人的一生也不可能永远是平静的湖面,始终沉寂,没有波澜。即便是平直的大道,也会遇上各种路障;即便是平静的湖面,也蕴含着种种淤泥。而这路障,这淤泥,就是人世间的种种痛苦。就像日出总伴随着日落,有生就有死一样。人自诞生那一刻起,就开始需要学会面对苦痛。苦痛成为人生组成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可避免。

摔倒流血了,痛吗?痛;做了错事被父母打了,痛吗?痛;考试考了最后,痛吗?痛。是的,也许这些痛已经让你哭让你难过,然而你有没有想过比这更甚的痛呢?与生俱来的生理缺陷,家庭贫困造成的低人一等,沉重的生活负担与工作压力想一想,如果这一切发生在你身上,你的痛难道是几滴眼泪就可以消除的吗?要知道,你所必须承受的已不再仅仅是肉体上小小的伤害,那些疼痛比起内心所负担的沉重简直微不足道。你时时刻刻都需要能够接受别人投来的异样眼光,你时时刻刻都需要让你的心接受磨难与考验。当然,这种无声的痛只有你自己才能够彻底地了解。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面对苦痛微笑。有多少人,在苦痛面前意志消沉,从此一蹶不振,跌入黑暗的深渊,甚至还有人,放弃生的权利,选择死亡来摆脱生的一切苦痛。死是不难,难的是怎样活,怎样在面对苦痛的同时快乐地活着。曾经看过一个故事,很简单的故事,讲的是一个生活不如意的人有自杀的念头,但当他看到一个瘸子正缓步向他走来时,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其实是幸运并幸福的。是呀,当你只是一味地沉溺在自己的悲伤之中,你常常很容易把自己遇到的困难与不顺看得很沉很重,也很容易就忘了自己其实还拥有健全的身体,健康的体魄。那个人,当他看到自己比瘸子幸运地拥有着双腿,他就会想到自己的遭遇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他就会用一颗轻松愉快的心坦然地去面对该面对的一切。而那个瘸子呢?我想他会看着身边的花花草草,然后笑着对自己说:“它们多美啊!”是啊,花草是美的,阳光是灿烂的,生命是多姿多彩的。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它本身,而非其他。

想一想张海迪,想一想海伦,如果要评说世间的一切苦痛,也许她们的要数最痛。而即使是这样的苦痛,她们依旧用一颗充满爱的心去面对去承受。因为她们热爱并珍惜着生命。因为她们相信,生命本身带来的快乐远远超出了苦痛。

再想一想健康的我们,是不是没有理由对着一点不顺心的事就唉声叹气,愁眉苦脸呢?不仅如此,当我们在未来的路上遇到再大的障碍,当我们觉得心里再也承受不下一点沉重的时候,不妨看看蓝天白云,看看周围一切生机勃勃的事物,我想,不论如何,我们还是有理由笑的。

记得有人说过,“贫困是一所大学”,在那里我们可以磨练我们的意志。那么,我要说,苦痛是一本书,只有读过它的人,才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而也只有用微笑的心去读它的人,才会获得真正的快乐。

(指导教师:陆 敏)

没错,痛并快乐着

2000级高二(4)班 赵欣 痛?快乐?痛并快乐着!

您会说,哟,最近还好吧,哪根筋儿不对了吧?您痛就说出来,乐啥呀,屁颠儿屁颠儿的。 没错,咱是痛。可咱快乐呀,其实痛和快乐它不矛盾。你想啊,这“痛”是偏生理这方面儿的,这

“快乐”偏心理方面儿,虽说都是主观感受吧,但还有那么些区别。

不明白呀,来,咱给您分析分析。先从白岩松谈起,这书他写的,归根结底,还得找他。您看,人一三十好几的大老爷们儿多不容易呀,白天在那东方时空忙个不亦乐乎,下班回家人家得看孩子去呀,人家苦不苦,可人家高兴。不是还有本叫什么来着,《没事偷着乐》,小崔的吧,人家大忙人都苦中作乐,咱们怎么不行呢。

这呀,都往浅了说,怕您不懂,咱们深入得分析分析,其实应该从唯物主义辩证法这儿寻找突破口。你想,这凡事都有个利弊,啥事都有两方面儿呀,是不是,咱不能忘了马克思他老人家的重要理论不是?

比如说,检察院揪出个陈希同,“4·20”专案组抓出个厦门特大走私案,几十亿国有资产白白流失,您不心痛吗?心痛。可咱高兴!揪出这些个大蛀虫,杀一儆百,看那些蠢蠢欲动的家伙还捣乱,也给每个人提个醒,把那些伸向罪恶的手给震回去,没有什么比这更大快人心了。

人是高等动物,有七情六欲,感情丰富而又复杂。不是还有什么“快乐的眼泪”吗,可见人们常常两种情感相互交融。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没有痛的快乐 自杀没有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