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木兰回乡 木兰回乡续写

写作指导 zuowen 2浏览

【 – 写作指导】

第一篇:《作文《木兰还乡》改写》

作文《木兰回乡团聚》的改写

在第3次作文中同学们对《木兰诗》的改写说明大家对改写的要求还不能够很好的掌握,甚至没有掌握,部分同学写成翻译类文章,本次我们继续改写,但改写的范围不大,就是《木兰诗》第6段木兰还乡的改写。本次写作要用到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以及其他的人物描写方法(如还可以用语言描写表现团聚的欢乐场景)来刻画人物的形象,突出人物个性,200字或200字以上。

改写的要求,仔细阅读,了解后再下笔:

古文用词比较精练、含蓄,感情色彩较浓厚,也就是说它们内在含义比较丰富,改写者可以有驰骋想象的余地,可以把原作简洁的词句展开成具体的景象,铺叙成一定的场面,把人物形象刻画的更为丰满生动具体。改写的作文一般是允许根据原作的意思发挥想象的。

下面是第4段和第5段的改写范文,供同学们参考下:

《木兰诗》 第5段木兰十年征战的改写示范:

十几年的拼杀,十几年的搏斗,木兰领着胜利的军队归来了,皇上为她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宴。宴席上,皇上为战功卓著的花木兰敬酒:“你功劳不小,赐你做个尚书,行吗?”“不!”花木兰笑着摇摇头:“为祖国付出,这是应该的。我不需要做尚书,谢谢皇上的好意。但是否能给我一匹千里马,送我回家?”皇上用赞赏的目光看着花木兰:“好,既然你这么说,我就赐你一匹千里马。你要回家,我也不强求你了。”说着,叫手下从皇宫里牵出一匹自己最喜欢的千里马赏赐给花木兰,花木兰双手握拳拜谢皇上,然后骑上马走了。 “嗒———嗒———嗒”,花木兰快马加鞭往家中赶,身边的泥土都扬了起来。此时,归心似箭的木兰心里好不兴奋,恨不得马上飞到家。

(本段改写中加入了原文中没有的语言描写和心里描写)

<木兰诗》 第4段木兰十年征战的改写示范:

“杀啊———”战场上炮火连天,马的嘶鸣声、战士们的呼喊声、如雷鸣般的马蹄声以及刀、剑撞击的“口当口当”声响彻整个大地,黄沙满天,血流成河,战场上敌人的尸体横七竖八地摆了一地,许多战士们都受了伤。花木兰率领大兵冲向前去。寒风阵阵传来刁斗声,明亮的月儿映照在铁甲衣上,许多将士身经百战,为祖国而死。经过十余载的战斗,壮士们终于凯旋而归了。

(本段改写的范文将原来文中没有的如人物的动作、语言加了进去,表现了木兰和战士们的英勇杀敌)

《木兰诗》 6段木兰回乡团聚的欢乐场景的改写:

“爹、娘———”花木兰的父母循声望去,花木兰骑在马上,飞奔而来,正在向他们招手。花木兰的父母顿时激动得两手发抖,先是一惊,又蹒跚的走过去。花木兰将马一拉,迫不及待地跳下马,张开双臂,紧紧地拥抱住爹和娘。娘摸摸花木兰的脸说:“兰儿,瘦了,瘦好多了,但越来越漂亮了?”“走吧,天色已经晚了,兰儿回家就好!”父亲边说边牵着马,拍拍木兰母亲的肩说道。

花木兰一家以及陪同她回家的战友们,一路说说笑笑地走在回家的路上。花木兰感到一切都是那么的亲切和美好。 “姐回来了,姐回来了!”弟弟欢呼着,紧接着年少的弟弟操起刀,回到厨房里杀猪宰羊,忙着为姐姐煮点好吃的。 回到家的花木兰推开东阁门,坐在西阁床上,脱下战袍,穿上了旧时的衣裙,看着房间的旧物,她感到亲切而温馨。坐下来,她对着镜子在额上贴上了花黄,梳理着两鬓那乌黑的头发。 “吱—”门推开了,花木兰笑吟吟地走出来:“让大家久等了。”边说边坐了下来。 “啊?”战士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目瞪口呆:“十几年的战场生活,却不知你原是女儿身!”“哈哈哈……”从花木兰家中传来了一阵阵笑

第二篇:《木兰预习》

译诗:

叹息声一声连着一声,木兰姑娘对着门在织布。织机停下来机杼不再作响,只听见姑娘在叹息。

问问姑娘你这样叹息是在想什么呢?(木兰回答道)姑娘我并没有想什么。问问姑娘你这样叹息是在思念什么呢?(木兰回答道)姑娘我并没有思念什么。昨夜我看见军中的文告,知道皇上在大规模地征兵,征兵的名册很多卷,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长大成人的儿子,我木兰没有兄长,我愿意去买来马鞍和马匹,从现在起替代父亲去应征。

在东市上买来骏马,西市上买来马鞍和鞍下的垫子,南市上买来马嚼子和缰绳,北市上买来长马鞭。(是指到各个市场去买物品,做好战前准备。)早上辞别父母上路,傍晚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汹涌奔流的哗哗声。早上辞别黄河上路,傍晚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啾啾的鸣叫声。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作战,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将士们身经百战,多年之后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得胜归来。 胜利归来进见皇上,皇上坐上殿堂(论功行赏)。给木兰记很大的功,赏赐很多的财物。皇上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不愿做尚书省的官,希望骑上一匹千里马,借助它的脚力送木兰回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打开我东面闺房的门,坐在我西面闺房的床上,脱去我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我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当着窗子整理象乌云一样柔美的鬓发,对着镜子在额上贴好花黄。出门去见同伍的士兵,伙伴们都很吃惊,都说我们一同行军打仗十二年之久,竟然不知道木兰是女孩子。

雄兔的脚喜欢乱搔乱扑腾,雌兔的两眼老是眯缝着,雄雌两兔一起并排着跑,又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内容概括:

此诗是根据民间的传说写成,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

全诗分为七自然段:第一、二段写木兰经过焦虑和思考决定代父从军。第三段写木兰准备出征到奔赴战场。第四段写木兰十年征战的过程。第五段写木兰归来不受封赏(还朝辞官)。第六段写木兰回乡与家人团聚的情景。第七段以妙趣横生的比喻结尾,以双兔在一起奔跑,难辨雌雄的比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十二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的解答。

第三篇:《木兰辞原文与翻译》

木兰辞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木兰回乡}.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朝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木兰回乡}.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回乡}.

木兰辞的原文翻译

叹息声一声连着一声,木兰对着门在织布。却听不到任何织布的声音,只听见姑娘的叹息声。 木兰辞问姑娘想的是什么,又在思念什么。我没有想什么,也没有思念什么。 昨天晚上我看见征兵的文书,可汗大规模地征兵,征兵的名册有很多卷,每卷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成年的儿子,木兰没有兄长,愿意为此去买鞍买马,从此替代父亲去当兵。 木兰到集市去买骏马、买马鞍和马鞍下面的垫子、买嚼子和缰绳、买鞭子。早上辞别父母上路,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溅溅的水流声。早上辞别黄河,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人的战马啾啾的嘶鸣声。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铁甲战袍,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壮烈牺牲,有的很多年后才回来。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上。木兰有很多的功劳,被赏赐了很多财物。天子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不愿做尚书省的官,只希望骑一匹马,送木兰回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外城迎接木兰;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打开我厢房的门,坐到床上,脱去我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我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对着窗子整理像云一样柔美的鬓发,对着镜子在额上贴好花黄。出门去见同去出征的伙伴,伙伴们都很吃惊,都说我们同行多年,竟然不知道木兰是女孩子。 雄兔两只脚时常腾空,雌兔时常眯着眼睛,两只兔子并排跑,谁能分辨是雌兔,雄兔

第四篇:《39.花木兰》

39花木兰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生字8个,积累词语5个词语和2句句子。

2 用音序查字法从字典里查到 “扮”和 “装”的页码。

3 正确朗读课文,知道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学习她孝敬长辈,勇敢顽强的品质。 4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花木兰》的故事。

教学重点:在正确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学习巩固生字,积累词语和句子。感受花木兰行军的艰辛,体会其勇敢顽强的品质。

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花木兰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 整体感知 初识花木兰

(一) 揭示课题 感知形象

1、 介绍故事背景

故事发生在北魏末年.当时,柔然、契丹等少数民族日渐强大,他们经常派兵侵扰中原地区,烧、杀、抢、掠,以至于百姓无家可归。朝廷为了对付匈奴,大量征兵,许多热血男儿纷纷从军,保家卫国。也就在这时,战场出现了一位巾帼英雄——花木兰.

2、 出示句子: 我国古代有一位巾帼英雄,名叫花木兰.来,谁来读读这句话.(请读)

教学生字:代、巾、兰

A“兰“正音。

B“代”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C“巾”:小老师教读音,组词

那么在这个词语中,巾指的是什么呢?帼又指的是什么呢?(出示图片)

巾和帼是指古代妇女戴的头巾和饰物,巾帼指妇女。“巾帼英雄”指的就是“女英雄,女中豪杰”.课文中花木兰就是——(巾帼英雄),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个词。(板书:巾帼英雄)

3、 女中豪杰,多令人佩服,谁再来读读这句话。(个别读、齐读){木兰回乡}.

4、 谁能用“谁是什么”的句式来说说这句话?(出示句式)

5、 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从古流传到今天。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花木兰的故事。 出示课题: 39.花木兰(齐读)

二 自读自悟,积累词语,理解词语,读句训练

在学习课文之前,让我们先来读读这些词语。

1、学生生字,理解新词,读准多音字

出示:经常、女扮男装 、赫赫战功 、英勇善战

(1)“经常”:“常”书空,换词

(2) 英勇善战

教学“善、战”正音;部首:戈字旁(齐读、书空)(它本身就是一个字,古时候代表兵器,所以“戈”就是兵器或打仗的意思。)(找朋友)

文中还有一个带有“战”的词:赫赫战功。赫赫战功就是指战斗的功劳(很大很大),谁能读出战功很大很大的感觉来?(请—齐)

(3)音序查字法:扮、装

(4)真不错!来,把这几个词语读一读.(特别注意这个词的读音)开火车读—-齐读

(5)这里还有几个词,请你们来读一读。?(自己读、个别读、齐读)你们发现了什么?

2、真不错。词宝宝送回家,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老师请3个小朋友分别读读课文的2——4小节。

其他小朋友请认真听,听听他们是否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和标点的停顿)

3、要知道,在我国古代,妇女是不能轻易出门的,更别说出门打仗了, 那花木兰为什么要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请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再读读课文的2、3两小节,想一想?老师这儿有这样一句话,你能不能用文中的句子把话说完整?(板书: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出示: 花木兰怎么会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句式训练: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这是因为 。

4、(1)交流。

(2)老师,把这些原因都写在了媒体上,来跟老师一起说一说。引读:

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这是因为那时候,北方经常发生战争.一天,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文书.木兰心里非常着急,这是因为木兰看见紧急征兵文书上面(有父亲的名字,)可是,(父亲年老多病,无法出征。弟弟(年幼,还不到当兵的年龄。)于是,花木兰毅然决定(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3)对呀,这就是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原因啊,来再来读一读。(齐读)

5、学习第四小节

(1)花木兰一个年级轻轻的女子,有时怎么会成为一位巾帼英雄的呢?老师请一个小朋友读读第四小节。(指名读)

(2)是呀,你们看花木兰告别了亲人,——(引读)(出示句子)

出示:花木兰告别了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前线。

(3)老师让你们看看燕山和黄河吧。(出示图片)

(4)联系刚才老师给你看得图片,想想花木兰这一路上会遇到什么困难?{木兰回乡}.

(5)可面对重重困难,花木兰还是勇往直前。她真——(勇敢)。谁来读读这句话。(自己读、指名读、齐读)

评: 从你的朗读声中老师听出来了,木兰是非常地勇往直前的,虽然从军的道路很长,而且很艰难,但木兰没有被困难吓倒,特别是这几个词语你读得非常好(点红“披”“跨”“渡”“过”)谁来把木兰的英雄气概读出来?

披战袍,跨骏马,你读好了重点词,仿佛让我看到了花木兰骑马奔驰的身影。

句子的节奏你把握得很好!

你的朗读让我们感觉到花木兰虽然是个女孩子,但是一点儿也不输给男孩子,这就叫 “巾帼不让须眉”

(4)现在老师拿掉了一些词语,你能说完整吗?这样,你还能说吗?

(5)花木兰历经艰辛,来到了前线,并凭借着自己的英勇善战,为朝廷立下了赫赫战功,真是一位巾帼英雄。

6.战争胜利了,花木兰回乡了

出示(生读):花木兰胜利回乡后,又重新穿上了心爱的女装.将士们这才发现,英勇善战的花将军,原来是一个姑娘.

(1)、经过12年的征战,木兰总算胜利回乡了。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五小节。

(2)、当花木兰重新穿上女装,来到将士们面前时,将士们这才发现——

(a)是啊,原来——“英勇善战的花将军,原来是个姑娘” 。你们看,一个是身穿战袍的勇士,而另一个却是身着女装的柔弱的女子。真让人不敢相信,他们竟是一个人。

相机出示:图一——英勇善战,图二——文静俊美

(b)指导朗读。多惊讶呀。来,谁来读读这句话。(出示:“将士们这才发现,英勇善战的花将军,原来是一个姑娘”) “原来”

(c)当将士们看着身穿女装的木兰时,都大惊失色。(出示句示)那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三.复习字词,练习说话

1. 课文的故事学完了,同学们一定都还沉浸在花木兰的故事中,你想不想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准备一下

(1) 先来读读这些词语

女扮男装 替父从军 赫赫战功 英勇善战 巾帼英雄

(2) 连词成句

请你用这几个词语简单地介绍一下 “花木兰”(请说)

第五篇:《木兰任务单》

1.木兰是谁?她为什么要从军?从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花木兰?

2.展开想象,说说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写下来。

3.木兰女扮男装,替父出征都经历了什么?从这里,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花木兰?

4.木兰胜利回乡后换上了女装,将士们发现后会怎么想?

5.学了这篇课文,你想说点什么呢?

第六篇:《《花木兰》教案》

39花木兰

教学目标:

1、 在语言环境中学习本课的8个生字:兰、代、巾、常、战、扮、装、善;

认识“戈字旁”;能理解“经常、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英勇善战、赫赫战功”等词语;在教师指导下描写:战;继续学习音序查字法。

2、

3、 在教师指导下,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能运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清“花木兰为什么是巾帼英雄?”,

从而学习花木兰孝敬长辈,勇敢顽强的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木兰回乡 木兰回乡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