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人物小传作文 身边人物小传作文

写作指导 zuowen 3浏览

【 – 写作指导】

篇一:《5第一单元写作训练人物小传》

广州市白云行知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用

篇二:《人物传记和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传奇女子——林徽因

柳已青

①林徽因(1904年~1955年),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她才华横溢,光彩照人。林徽因写过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但她致力于建筑事业,作为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激起我们永恒的钦佩。从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林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情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情与热情的学者和作家。与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有: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

②为林徽因作传的人不少,她太吸引人了,尽管我们不是梁思成,也不是金岳霖,更不是徐志摩,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喜欢她、欣赏她、深爱她,不能减少一丝一毫对她的爱慕。的确,林是20世纪中国最有魅力的女性之一。有那么多文化名人为她倾倒,她身上多了一些传奇色彩。如果褪去这些传奇的成分,也不失中国女性的偶像。

③林徽因的生命,不论是波澜起伏,还是风和日丽,她不是伟大和崇高的符号,不是降到人间的仙女,也不是供后人崇拜和议论的偶像,她是一个女人,一个追求着自由思想的知识分子。不幸的是,一提及林徽因,总是把她和别人捆绑在一起。《林徽因》的价值,在于廓清了浮荡在主人公身上的尘埃,将她的真实面目彰显出来,在历史背景中将林徽因凸显出来,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高雅的志趣品格、多彩的生活经历,从而折射出他们所生活的时代的精神。

④我们不妨看看林徽因走过的路。少女时代的林徽因曾随父亲到了欧洲,她芳华绝代,才华横溢,她像一弯新月,而周围是一群文化名人围绕着她。“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作为母亲的林徽因娴静温柔,端庄慈爱,以多病之身操持着一个大家庭的事务。走出沙龙的林徽因,踩泥泞,乘驴车,和梁思成一起辗转各地,为古建筑测绘,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考察和研究中国古建筑,为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奔波,此时她是一位执著的艺术家。在抗战8年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林徽因一家颠沛流离,从云南到四川,困居在偏远的李庄。他们贫病交加,靠典当度日,却坚毅地开始了撰写《中国建筑史》和《图像中国建筑史》的巨大工程。1945年美国专家给她检查身体,说她不会活过五年了,她能够支撑下来活到现在已经是个奇迹。可是她又活了10年,支撑她的其实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激情、是一种灵魂在飞扬。

⑤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哈张(爱玲),我觉得林可爱得多。不论是生命的境界,还是生活的足迹,林徽因是一个完整的女人,为人妇,为人母,为人的朋友,她的才华和境界,在人生的每一个角色都是完美的。如果说没有林徽因家的沙龙的培育,中国的现代文学星系中璀璨群星的光芒将暗淡几分。如果没有林徽因的辅助,梁思成很难完成《中国建筑史》。张清平用林徽因和梁思成终生痴迷的古建筑来比喻他们的结合:梁思成是坚实的基础和梁柱,是宏大的结构和支撑;而林徽因则是灵动的飞檐、精致的雕刻、美丽的栏杆。他们一个厚重坚实,一个轻盈灵动,他们的组合无可替代。林徽因和梁思成堪称中国知识分子的夫妻楷模。相比较,张爱玲尽管有才气,但她终是一个异数,带着一种偏执、阴冷之气,连爱情、生活都有一种决绝,而林徽因始终有一种光辉,温暖人心。

⑥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来说只是一个称谓,或者后人对她的某一方面才华敬佩,但很难道出林徽因的精神境界。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让人敬慕的,不仅是她的美貌与才华,更是她外柔内韧顽强不屈的精神和爱能爱到至深至纯、诚又诚

到如痴如醉的人生境界。张清平这样评价林徽因:“她的生命中有病痛,但没有阴暗;有贫困,但没有卑微;有悲怆,但没有鄙俗。”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作者认为把“伟大和崇高的符号”“人间的仙女”“供后人崇拜和议论的偶像”这些称谓加在林徽因头上是不合适的,不够人性化。

B. 之所以会有那么多文化名人称林徽因是“20世纪中国最有魅力的女性”并为她倾倒,主要是因为她的美貌、才华和她追求自由思想的知识分子情怀。

C. 抗日战争期间,林徽因夫妇颠沛流离,贫病交加,困居偏远地区,但没有放弃撰写《中国建筑史》和《图像中国建筑史》,体现了对建筑艺术的执着精神。

D. 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来说只是一个称谓,她和家人并不看重这些,他们追求的是爱到至深至纯、诚又诚到如痴如醉的人生境界。

E. 本文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的方式,灵活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修辞手法,再现了林徽因的真实形象和高尚的人生境界,表达了对林徽因的崇敬之情。

(2) 为什么说“林徽因是一个完整的女人”?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6分)

(3)相比张爱玲和林徽因,作者“觉得林可爱得多”,依据是什么?(6分)

(4)张清平这样评价林徽因:“她的生命中有病痛,但没有阴暗;有贫困,但没有卑微;有悲怆,

但没有鄙俗。”这句话给你怎样的人生启示?结合某一方面谈谈你的理解。

审题训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神仙传授酿酒之法给两个凡人,叫他们选端午那天收割的稻子,与冰雪初融时高山流泉的水珠调和,注入千年紫砂土铸成的陶瓮中,再用初夏第一张看见朝阳的新荷覆紧,密闭七七四十九天,直到鸡叫三遍后方可启封。

这两个人历尽了千辛万苦,总算找齐了所有的材料,把酒调和好并密封,然后潜心等待那注定的时刻。

终于等到第49天了。两人整夜都不敢有片刻休息,急切地等着鸡鸣的声音。第一遍鸡鸣后,过了很久,才响起了第二遍,其中一个再也忍不住了,他迫不及待地打开了陶瓮,却惊呆了——里面的一汪水,像醋一样酸,又像中药一般苦。

而另外一个,虽然打开盖子的欲望也让他按捺不住,但他还是咬着牙,坚持到了第三遍鸡鸣后打开陶瓮,一股清香扑鼻而来,他终于喝到了甘醇的美酒。

人: 事: 理:

12(1)E3分,C2分,D1分(B不存在因果关系,范围扩大;A“不够人性化”理解不

准确; D“她和家人并不看重这些”文中没有交代。)

(2) ① 少女时代的林徽因曾随父亲到了欧洲,她芳华绝代,才华横溢。(为人女) ② 作为母亲的林徽因娴静温柔,端庄慈爱,操持事务。(为人母)

③ 林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情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

情与热情的学者和作家。(为人友)

④ 踩泥泞,乘驴车,和梁思成一起辗转各地,为古建筑测绘,用现代科学的方法

考察和研究中国古建筑。(为人妇)

(每点2分,答对3点即可给满分。意思对即可。 )

(3)① 论是生命的境界,还是生活的足迹,林徽因是一个完整的女人,为人妇,为人

母,为人的朋友,她的才华和境界,在人生的每一个角色都是完美的。

② 林徽因利用家的沙龙,培育了中国的现代文学星系中的璀璨群星。

③ 贫病交加的林徽因,辅助丈夫梁思成艰难完成巨著《中国建筑史》。林徽因和

梁思成堪称中国知识分子的夫妻楷模,他们的组合无可替代。

④ 张爱玲有才气,但她带着一种偏执、阴冷之气,连爱情、生活都有一种决绝,

而林徽因始终有一种光辉,温暖人心,让人容易接近。

(每点2分,答对3点即可给满分。意思对即可。 )

(4)【参考角度】

1、“她的生命中有病痛,但没有阴暗”是对支撑林徽因与疾病斗争的精神的赞扬。(2

分)

美国专家给她检查身体,说她不会活过五年了,但她奇迹般的又活了十年。支撑她的其实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激情、是一种飞扬的灵魂。(3分)给我们的启示:战胜疾病需要一种精神,战胜困难需要一种精神激情。(3分)(意思对即可。)

2、“有贫困,但没有卑微”,这是对林徽因从容面对艰苦岁月的精神的赞扬。(2分)

在抗战8年艰苦卓绝的岁月里,一家颠沛流离,困居在偏远,贫病交加,没有怨言,靠典当从容度日。支撑她的其实是一种执着的追求,对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3分)给我们的启示:物质的贫困不可怕,关键在于要有一种勇敢面对的态度。3分) (意思对即可。)

3、“有悲怆,但没有鄙俗”是对她人生短暂、命运多舛但顽强不屈精神的赞扬。(2分)

在51个人生岁月中,她从芳华绝代的才女,到多病缠身操持着一个大家庭事务的主妇;从一批高级知识分子云集的沙龙的女主人,到踩泥泞,乘驴车,于疾病斗争,靠典当度日,夫妻共度时艰、共撰巨著的顽强的女人,她始终有一种光辉,温暖的心。(3分)给我们的启示:面对起伏的人生,始终要有一颗高尚的心。3分) (意思对即可。)

1.D(答非所问,本项说的是筷子的功能,并非筷子产生的原因。)

2.B(因果倒置,本项与原文内容不符,筷子的长度决定了桌子的规制。)

3.B(表述有误,与原文内容不符,将筷子插入供品,最初的目的并非“掌握时辰”或

“增添神秘感”)

篇三:《什么是人物小传》

什么是人物小传 所谓“小传”是指作者人物小传。这在国外是一种常见的应用文体。我国过去在翻译介绍外国著作时往往附有作者的人物小传。近年来各类“鉴赏辞典”、“名人辞典”、“作者介绍”、“作品”一类图书往往附有作者人物小传。孟子说,伦平作品要“论人论世”;鲁迅先生也说过:“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作者小传,往往能给人提供了解“全篇”、“全人”的方便。

作者人物小传可由别人写,也可由作者本人写,不管由谁写,这种文体都要求以简洁的文字介绍作者生平中的主要史实以及创作、研究活动中的主要成就等,这样使读者不仅能从横的方面了解到作者的年龄、单位、职业、成就'而且能从纵的方面了解到作者在生活道路上留下的足迹。

写人物小传时,要注意几点:

(1)真实性。值得写小传,往往有一定社会影响,小传内容带有史料性质,有可能被别人引用,一旦失实,便会以讹传讹,造成不良后果。

{人物小传作文}.

(2)要注意稳定性。写作者小传时对一些现任职务、正在撰写或研究的问题一般不写入“传”中,以免发生变化。

(3)要有分寸感。写小传,尤其在报刊发表的小传篇幅虽短小,影响却很大,一字褒贬往往有很大出入,所以对人物及其作品或取得成就之评价要尽可能恰如其分,要实事求是,避免 溢美之辞,所以,“著名”、“杰出”、“名家”、“新秀”、“新星”、“×××家”之类词语决不能滥用。

(4)语言要简洁、扎实、小巧,但又需饱含真情,尽可能生动活泼一些,切忌将“小传”写成人物“履历表”。

个人自传和其他性质的传记,除内容、表达方面有不同之处,写法也更加多样化,但其基本原则与“小传”相同。

篇四:《人物小传的写作》

要使传记真实可信,首先必须全面搜集、占有丰富翔实的资料,使传记所反映的人物生平事迹准确无误,完整无缺。这些资料一般包括五个基本方面的内容:

(1)人物的姓名、性别、籍贯、民族。

(2)人物的生卒年月。

(3)人物的学历、简历、党派、职务。

(4)人物的贡献功绩、科技成果、著作。

(5)能反映人物思想风貌本质特征的典型事件。

一要选材典型。

二要叙行录言。

三要讲究文采。

人物传虽不能偏向华丽的辞藻,繁琐的描写,多余的形容,曲折的情节。但语言生动形象,用词精当贴切,句子流畅,层次分明,布局合理,一句话,文采还是必须讲究的。

父亲小传

1968年6月17日,父亲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自懂事起,他便会帮着爷爷奶奶干活。记得父亲说过,当年他若是学习再认真一点,便不会只是现在的成就。所以,他把希望寄托在他的一双儿女身上。

1976年,父亲开始上小学。听他说,每到考试,他也是个“临时抱佛脚”的主儿。课余时间,父亲便会去田里捉泥鳅,捡田螺,然后做过几个小时,拿到镇上去卖。卖来的钱为自己添置双新鞋或买几寸布,多余的便会交给奶奶保管。每当父亲说起这些事,脸上总是洋溢着自豪。他说农村的孩子不容易,才会早早当家。

1980年7月,父亲从小学毕业后,又读了三年初中。1984年,父亲便开始自力更生了。这一年里,他帮助爷爷奶奶务农。勤勤恳恳,毫无怨言。

1984年,父亲和爷爷一起开始捕鱼。挣来的钱全部交给奶奶。这样的生活,四年后才终结。四年的积蓄,奶奶用它造了一幢楼房。

1988年,父亲开始在一家小工厂拜师学艺。一年复一年,七年的时光,就在师傅的教导,父亲的学习与工作中过去了。

28岁,是父亲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候。1995年的初春,父亲与母亲结婚了。同年11月,母亲生下了我。

1996年3月18日,父亲离开了那家小工厂,一个人开始跑销售。他曾说过,那是他记忆中最难熬的日子。同年的6月18日,父亲与叔叔合作正式开办了一家机械密封件厂。直到1999年10月5日,父亲终于独立门户,开了一家公司。

八年级语文 第1页(共4页)

直到现在,父亲一人坚守着当初的梦想,把梦想变为现实。

这就是我的父亲,也许平凡,但绝不平庸。

“喂,老爸,过来一下!”我在房里大喊大叫,“马上就到,殿下。”俺爸就是这样一个人,脾气随和,还挺有幽默感,是我家响当当的户主兼大厨,对我的学习(特别是作文)还挺关心。

虽说老爸才 0出头,却已“未老先衰”,银发黑发挤满一头,我说他“黑白相间——新时代的奶牛”,他也不愠不怒,还说什么“我家天天能喝牛奶了。”

不过老爸的精神很好,眼珠黑黑的,亮得有点像探照灯,脸并不白,相反经历了风吹日晒(他经常参与户外活动),显得发黑油亮。我说他与非洲人没什么两样,他笑笑,冒出一句:“我是乔丹。”

老爸从来不端“我是老子,你是儿子”的架子,因此,我俩像朋友一样无话不谈,经常一起去玩。一次,我和老爸去爬山,山还挺高的,树不多,可路却少,估计是座荒山。

爬着爬着,汗流浃背的我脚下一滑,滚了两米多,像个大土球。站起来,垂头丧气地不想走。老爸狡猾地一笑,从包里掏出一个东西,露出一角让我看,还说:“看,快来拿!”我明知他在逗我,可又一想:莫非真是什么好东西呢。便飞一般地去抓,老爸又向上快跑,追到山顶,结果是瓶矿泉水。

老爸笑着说:“怎么样,嘻嘻,我们到山顶了。”{人物小传作文}.

我也跟着笑了起来。

老爸从不对我管头管脚,但不能算是放任自流,少数的事对我还是提一些意见,这样,我便养成了做事有自己主见的习惯。

当然,我的学习他是挺关心的,特别是作文。别看我老爸其它方面不怎么突出,写写弄弄到挺在行,还发表过几篇施旅行日记和诗歌呢。

我的作文就是被老爸“管”出来的。从前,我对日记不感兴趣,但我爸为了提高我的写作水平,便想方设法“诱”我写日记。方法一:告诉我写日记的好处,并说把我写得好的拿去发表。这使我有点手痒了。方法二:举例告诉我世界上的作家、伟人都是从小事记起,从日记开始的。既然你想当三毛,就好好写吧。

终于,我经不住诱惑,写作水平也日渐提高。

老爸的特点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介绍了。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我爱老爸老爸也爱我。

八年级语文 第2页(共4页)

篇五:《古今中外人物小传之李煜》

李煜 李煜(937-978),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在位时间(961-975),亦为五代时最忧郁最悲伤出色的词人。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锺隐。莲蓬居士。徐州(今属江苏)人,一说湖州(今属浙江)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后主。开宝八年,国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为宋太宗毒死。

李煜在政治上虽庸驽无能,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李煜才华横溢,工书善画,能诗擅词,通音晓律,是被后人千古传诵的一代词人。无奈命运弄人,他玩物丧志、奢靡生活、崇尚神佛,也是刻于历史卷宗上的亡国之君。功过事非,已成历史之轨迹……

李煜词的成就最高,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千古词帝”。对后世影响亦大。他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由是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李煜的词现存约32首,前期词多写宫廷享乐生活,风格柔靡;后期词反映亡国之痛,题材扩大,意境深远,感情真挚,语言清新,大都哀婉凄绝,主要抒写了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景,表达了对“故国”、“往事”的无限留恋,极富艺术感染力。后人将他与李璟的作品合辑为《南唐二主词》。

年表: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璟迁都南昌并立李煜为太子监国,令其留在金陵。六月李璟死后,李煜在金陵登基即位。 978年(太平兴国三年),七夕是他四十二岁生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词,命人在宴会上下牵机药与美酒中将他毒死。追封吴王,葬洛阳邙山。 据宋代王铚的《默记》记载,因其“故国不堪回首”“一江春水向东流”之词而在978年被宋太宗用牵机毒杀。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人物小传作文 身边人物小传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