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关于池上的作文 池上改写作文

写作指导 zuowen 4浏览

【 – 写作指导】

篇一:《《池上》扩写5篇小短文》

池塘里的荷花开了,发出诱人的香气。有粉色的、白色的、红色的花朵,五颜六色,美丽极了!椭圆形的叶子碧绿碧绿的,像一把大蒲扇.各种各样美丽的花朵立在水中,在荷叶的映衬下,就像一个个刚刚洗完澡的羞答答的小姑娘,非常漂亮。

一个小朋友经受不住荷花的诱惑,背着父母,划着小船偷偷地来到池塘里采荷花,他采啊,采啊,高兴极了,把回家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天渐渐黑了,这时他才想到了回家,他恋恋不舍的划着小船往家走,他不知道隐藏自己的踪迹,大摇大摆地划着小船,在湖里留下了小船经过的痕迹。

小朋友们虽然荷花很漂亮,采莲也很有趣,但是咱们可不能像他那样调皮噢,那是很危险的!

夏日,一个艳阳高照的中午,微风轻轻拂过,送来阵阵荷花的幽香。

放眼望去,只见小小池塘里都是挨挨挤挤的荷叶、荷花。荷叶就像一个个大大的玉盘,漂浮在水面上。几颗小小的水珠在层层叠叠的荷叶之间跳来跳去,就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小珍珠,又仿佛是在荷叶间嬉戏玩耍的小精灵。再看看那荷花,粉红粉红的,花蕊中散发着沁人心脾的幽香。荷花有的含苞待放,像个羞答答的小姑娘;有的怒放着,中间绿色的莲蓬和金黄色的花蕊都一览无余。再看那绿色的荷叶下面,一群小金鱼在水中做着游戏,小虾也忍不住了,参与到“游戏”中来。突然,一阵划水声远远地传来,紧接着水面上的浮萍裂开了一条缝,吓得金鱼和虾儿游向了水的深处。原来,是一个小娃娃划着一艘小船来到了荷塘深处。

小娃娃有六七岁,为了防晒,头顶上扣了一个大荷叶,像戴了一顶帽子。“帽子”下面露出了一撮头发,可爱极了,那圆溜溜的小眼

睛滴溜溜的乱转着,这时,他把船儿停在了荷花边上,顺手摘下几个莲蓬,剥出莲子放在嘴里大吃起来,那享受的表情连鱼儿都游过来看呢!

夏日、池上、小鱼、娃娃、荷花,映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在这个寒冷的冬季,我越发想念火辣的太阳,和夏天太阳下满塘荷花的荷花池。想起在北京看到的荷花池

我走到池边,看到开得正艳的荷花和那清清爽爽的荷叶。塘里长满了荷花,如同一颗颗粉红的星星缀在绿色的海洋里。一见就让人喜欢。

我爱那青绿的荷叶。那荷叶绿得清晰,绿的美丽。我觉得那嫩绿、翠绿、鲜绿、碧绿的颜色是无法在调色板上调出来的。但只要看到,便不会忘记。配上那玉盘似立出来的叶型,下雨时滴上几滴雨珠,那晶莹的水珠在浑圆的荷叶上滚动,再滑落水下。优雅,和缓。

我爱那粉红的荷花。那荷花白里透粉,粉里透白,粉得像片淡淡的晚霞,花瓣重重簇拥着小莲蓬。这是怎么也描绘不出来的一种风味。也有花蕾伸出头来,鼓鼓囊囊的,好像随时要绽放那美丽的花朵。笔直的茎杆把花儿高高托出水面,亭亭玉立,引人注目。

塘中,粉荷垂露,星罗棋布,宛如仙子下凡,盈盈欲滴,嫩蕊珧黄,娇羞欲语。池中碧波粼粼,接天荷叶碧绿浑圆,随风摇曳,姿态万千。

我离开了,回眸再望一眼荷花池:碧绿的荷叶配上粉红的荷花,给人的感觉真是妙不可言!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关于池上的作文}.

夏日,太阳高挂在碧蓝的天空之中,放眼望去,万里晴空。池塘水面上,一朵朵的荷花开得正艳,孩子们也觉得热了,整天与水形影不离。岸边的柳树不像以往那样晃动树枝,而是一动不动地,像风铃一样,有风就动,无风则止。

荷花开得艳了,白中透着丝丝的淡粉红。一朵朵荷花藏在大大的碧玉盘中间。孩子们玩热了,就摘几片圆荷叶,戴在头上。

哎,看那个孩子。只见他谁也不理睬,独自一人来到自家的小荷塘边。转了一圈,发现一只小船,孩子一笑,露出两颗雪白的大门牙。他东瞧瞧,西看看,小脑袋一会儿转到这,一会儿转到那,像做了小偷一样。这时,他完全放心了,挺直了腰杆,大摇大摆的来到岸边,将被牵住的小船拉到身边,走上去。孩子忽然抬起了头,像明白了什么似的。只见他双手往下一伸,一双鞋子被他从脚下拔了下来。他将鞋子向岸上的草堆一扔,拍拍屁股就走了。孩子划着小船,行在池塘中间。划了一段路,孩子已是汗流浃背。他随手摘了一片荷叶套在头上,既挡住了阳光,又隐藏了自己。孩子看中了几个大莲蓬,咽了咽口水,似乎在说:“让我尝尝。”不一会,孩子就将莲蓬摘了下来。他可能累了,一屁股坐在船上,就近挑了几个大的,先开始品尝起来。他将篷子弄出来,一个一个挑着吃。有时吃到几个苦的,便皱皱眉头,吐到池塘里,过了一会儿,孩子准备回家了,他笑了笑,心里似乎在想:别人肯定谁也不知道!可他哪晓得,背后浮萍已分开,一时之间难合拢。

夏天到了,村边的池塘里景色迷人。碧绿的荷叶,一片连一片,一片接一片,就像一把把大伞,撑在水中。雪白的荷花就像亭亭玉立的仙子,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已经开放,还有的花已经谢了,露出了一个个绿色的小莲蓬。

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头上扎两个髻,穿一身红衣裤,蹦蹦跳跳地从家中出来,他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了,高兴地跳上一条小船,解开船绳,拿起船桨,划向池塘的深处。小男孩一边欣赏美丽的荷花,一边摘了几个莲蓬,划船回来。可是他不知道隐藏自己的行踪,小船冲开浮萍留下了一道长长的痕迹。

这情景被诗人看在眼里,他微微一笑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关于池上的作文}.

嘿嘿!现在已经是夏季了!池上的荷花

都开了;都有莲蓬了。我这只小谗猫已经按耐不住心中的喜悦,准备开始偷莲蓬。说干就干,我猫着身子蹑手蹑脚地走到邻居家的池塘边。我四处看了一下这个池塘。

咦!竟没有一个人!我心中不由地欢喜的想:{关于池上的作文}.

可真是天助我也!原来老天爷在帮助我这个“罪犯”。我欢喜了一阵来到一个比较隐秘的地方。“啊!”我的声音还没有来得及发出就咽了下去,你才看见了什么!是几条船。{关于池上的作文}.

我当时差点高兴得懵了。但我并不贪心 ,选了较小的船。我威风凛凛的站在上面,不停地摇着桨,飞快的划了起来。这时,一个个头比较大的莲蓬映入我的眼帘。我想就是它了 。我一只手使劲地拽,另一手不停的掐莲蓬的茎,可不知道怎么的莲蓬都冒出白色的汁水了 ,但还是掐不下来。呵!小样!竟敢在关公面前耍大刀????真是自不量力,我不服气地想着。最后,我使出了杀手锏双手拽。“嚓”的一 声莲蓬断了下来。我也摔了个四仰八叉,还差 点摔进了池塘里!

看了我摘下的果实我的心里十分高兴又十分骄傲像是二郎神放屁—-神气及了。的那副样子!

可能是做贼心虚的缘故吧!我用自己最快的速度划船回家,脸上洋溢着快乐的微笑…

篇二:《改写池上》

《池上》改写习作指导

海门市四甲小学 陈松琴

目标预设:

1.依据古诗的简单情节,想象故事的具体细节和人物内心活动,进行合理想象进行改写。

2.培养学生的想象创新能力,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

3.接触古诗中描述的美丽的大自然及可爱的儿童形象,积累乡村生活的写作素材。 教学重难点:

根据古诗的情节,展开想象,把古诗改写成内容具体的记叙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教学过程:

一.背诵《池上》

1.同学们,《池上》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诗歌描述了一个小娃娃撑着小船,偷偷采了白莲蓬。他不懂得藏匿行踪,悠然自得地冲开浮萍撑船回来,只见身后浮萍分开,一时合不拢。下面,请你们一起背背这首诗。

池上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2.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改写这首古诗,把它写成一篇记叙文。把古诗改写成记叙文要注意两点:第一是要把握原诗的内容;第二要借助想象,把原诗所描绘的情景和所抒发的感情具体地表达出来。

二、品诗情,绘美景。

1.再读诗。

《池上》这首诗简单明了,一读就懂,但仅仅懂得诗意还远远不够,因为一首诗一幅画,一首诗一段情,让我们来细细品读这些诗句,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都说诗中有画,读了这首诗,如果让你来给诗配上一幅画,你会画上哪些景物?

(一个小孩,一条小船,还有白莲,一些浮萍。)

2.老师根据你们所说的景物,把这首诗改了改,(出示“ 娃撑艇 偷白莲 不解藏 一道开”),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

是呀,老师给诗减了一下肥,这就叫把诗读瘦了。字数少了,留给我们想象的空间却更大了。现在请同学们插上想象的翅膀,闭上眼睛""

情景创设:(播放背景音乐——老师轻轻地描述:)

一个夏日的清晨,几朵白云悠闲地飘浮在瓦蓝瓦蓝的天空,初升的太阳明媚地照耀着大地,湖面吹来阵阵凉爽的清风,满池的荷花开的格外娇艳""

3.同学们,这美丽的情景你们看到了吗?这是一池怎样的荷花?这个小娃娃又是怎样偷采白莲的?选择其中一个情景美美地写下来。

在音乐声中尽情想像,静静地描写。

4.同学们可以放下你手中的笔了,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你所想象到的画面。

学生交流。

同学们你们真会想象,在你们的笔下,我感觉白居易写的《池上》仿佛变成了一副活的画向我们走来。此时,在你的眼前,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娃?

(天真无邪、调皮活泼)

5.如果他知道偷了莲蓬还会藏了踪迹,你们还觉得他有这么可爱吗?

师:是呀,正因为他的天真无邪,才会偷采莲蓬而不解藏踪迹啊!你们喜欢这个孩子吗?那就带着你的喜爱之情,读这首诗。

生有感情地诵读《池上》

6.师:诗人用传神、凝练的词句,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天真无邪、活泼调皮小娃形象。你从中能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感呢?(喜爱之情)

赏析例文:

改写古诗《池上》

一个炎热的夏天,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知了在树上不停地叫着“热死啦,热死啦!""”顽皮的虎娃闲来无事,便悄悄地溜出去玩耍。

他来到荷塘边,之间曲曲折折的河面上,弥漫着田田的荷叶,犹如婷婷的舞女的罗裙。层层荷叶间,点缀着朵朵荷花。有婀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仿佛绿裙上镶嵌的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美丽极了。

不过这些可吸引不了虎娃。只见他迫不及待地把一个大木盆当作小艇,使劲拖到荷塘边,小心翼翼地跨了上去,用一个树枝当船桨,悄悄地向池中心划去。他瞪大了眼睛,仔细地找着。忽然,他眼睛一亮,在不远处的荷叶下发现了一个又大又圆的莲蓬。这莲蓬子粒粒饱满,还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虎娃盯着这个大莲蓬兴奋地想:这个莲蓬一定又香又甜""想着想着,

口水不由自主地淌了下来。于是他抹了一把口水,迅速把小艇划到大莲蓬跟前。只见他一手死死地抓住小艇的边,身子前倾,另一只手努力伸向莲蓬。正在这关键时刻,虎娃听到有脚步声!他吓得连忙把手缩了回去,还差点从小艇上掉下来!好,脚步声渐渐远去,他长长地舒了口气。

他划着小艇,一路采着莲蓬,不一会儿,小艇上就堆满了莲蓬。看着自己的“战利品”,虎娃开心地笑了。他一边吃这莲蓬,一边哼着小曲儿,离开荷塘。可是,他不知道,自己已经暴露了踪迹,小艇拨开了河面上的浮萍,留下了一道亮银银的波纹"" 三、激发表达,改写古诗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随白居易一起去看看这位可爱的小孩吧。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把我们刚才所说的、所体验到的、所感受到的一切从我们的笔尖流淌、倾泄。有信心吗?

2.学生改写古诗,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四、展示作品,交流评析

1.谁愿意把自己写的作文读给大家听?教师相机点评。

2.欣赏了这个同学的作文,可以说说你最欣赏的地方,也可以说说你个人的看法或建议。

3.能用一句话来谈谈你这节课感受吗?

4.总结。

五、课外演练

选择一首描写乡村生活的古诗进行改写。(《清明》、《所见》、《小儿垂钓》、《四时田园杂兴》、《村居》""){关于池上的作文}.

下水文:

《池上》改写1

从前,一条清粼粼的小河边住着一户勤劳的人家,家里有个顽皮的小孩子,他扎着个冲天辫,围着个红肚兜,可爱极了。

这一天,爸爸妈妈都下地干活了,好朋友也去走亲戚了,小孩闲得无聊。突然,他想起村头有个莲池,一回忆起莲蓬那脆脆、甜甜的滋味,他就想偷一回,顺便还可以摘一片莲叶戴在头上遮挡炎热的太阳,掐一朵雪白的莲花送给妈妈,真是一举三得啊!

想干就干,他悄悄地来到了河边,看见了一个无人看管的小船,他赶紧解下缆绳,跳上小船,撑起竹竿,向目的地进军。

没一会儿就到了白莲池。只见荷叶碧绿硕大,荷花亭亭玉立,莲蓬颗颗饱满,微风轻轻

地吹拂,所有的荷花翩翩起舞,美丽极了!不能把正事给忘了,他赶紧摘了一片莲叶,盖在头上,搞好了伪装,又摘了一个莲蓬放在船舱里。

忽然 “扑通”一声,吓得他赶紧趴在了船舱里,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过了好一会儿,没什么动静了才把头抬起来。哎,原来是一只青蛙从荷叶上跳到了水里,真是虚惊一场!他想:此地不易久留,还是溜之大吉为妙。于是,他赶紧将船划到岸边,刚靠了岸,他又听到“咳!咳!”的声音,他慌得一溜烟跑回了家,连刚才偷的莲叶、莲蓬、荷花都没来得及拿,全都落在了船舱里!躺在床上的他还以为自己偷得很巧妙呢,哪里知道浮萍早为他开了一条宽宽的水路!

那故意咳嗽的人便是大诗人白居易,看着逃跑的小孩,他哈哈大笑,随口吟出了《池上》这首诗:“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池上》改写2

夏天又到了,农村里的小池塘里漂亮极了。荷叶绿油油的,好似一个个绿色的大盘子。“盘子”上有很多粉白粉白的荷花,看上去好像是一位亭亭玉立的小女孩一动不动地站在一个漂浮在水面上的“盘子”上。荷花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已经开放,有的早已谢了,露出了一个小巧玲珑的小莲蓬,人见人爱。

一个大约七、八岁的小男孩见到有这么多的小莲蓬,不禁想到了美味可口的莲藕,连忙跳到小艇上去,解开绳子,手拿着竹竿,努力地划。他还不时望望风景,也顺便悄悄地偷采了几个小莲蓬,怕被路过的行人发现,又不知如何是好,只好连忙逃之夭夭。谁知道,小艇划过的水面,浮萍都散开了,露出了一条清晰可辨的水道。

恰好,小男孩这天真无邪的举动被一位著名的诗人看见了,他拿起毛笔,铺开宣纸,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名诗,这就是《池上》: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篇三:《100字作文改写古诗《池上》》

古诗《池上》改写成记叙文

个大莲蓬,新鲜清香,多么诱人啊!一个小孩儿偷偷地撑着小船去摘了几个又赶紧划了回来。他还不懂得隐藏自己偷摘莲蓬的踪迹,自以为谁都不知道;可是小船驶过,水面原来平辅着的密密的绿色浮萍分出了一道明显的水线,这下子泄露了他的秘密。

篇四:《池上》

《池上》教学设计(三年上)

学习目标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出现的七个生字,理解“艇、浮萍、踪、不解”的含义。

3、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教学重点:

1、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关于池上的作文}.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

教学难点:

1、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年的纯真与快乐, 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2、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不解”、“藏踪迹”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 教学准备:

1、教学多媒体演示文稿。(文字、图像)

2、师生查找诗人、诗作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整体设计意图:

《池上》一诗描写了一个小孩“偷采白莲”的妙趣情境,非常接近儿童的生活,符合儿童的心里。我采用了“调动积累,导入新课——初读诗歌,整体感知——吟诗炼字,体会意境——回归整体,拓展延伸”的教学策略,把学生理解诗意、增加语言积累、提高运用语言能力有机地结合为一个整体。

教学过程:

一、积累引入,以旧带新。

1、师:初夏时节,池塘里的荷花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脸,让人想起诗人杨万里的名作《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说到池塘、荷花,你们还想到哪些诗句呢?

2、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关于池塘或荷花的诗句。

3、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古诗也是讲的夏日池塘里发生的事,它的题目就叫《池上》。(板书诗题:池上)理解题目含义。

4、简介作者白居易。

(1)学生汇报自己知道的关于白居易的生平、诗作、诗风。

(2)教师小结: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从小生活清贫, 生逢战乱,对社会黑暗和人民疾苦有较深的了解,他写了很多诗,揭露统治者的奢侈腐化,即有名的“讽喻诗”。他热爱大自然,写了不少描写山水景物的小诗。他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白居易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设计意图:

由诗人杨万里的《小池》巧妙的为本课进行铺垫,以旧带新,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搜集关于诗人的生平和关于荷花的诗句,培养学生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关于池上的作文}.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池上》。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检查初读情况。

(1)指名读古诗,集体正音。

①读准后鼻音:撑、艇、萍;指导“艇”字的写法及结构。

②学习新词:浮萍,白莲,踪迹,理解词义,练习书写。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关于池上的作文 池上改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