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半水钓鱼技巧 钓鱼半水调漂技巧图解

写作指导 zuowen 2浏览

【 – 写作指导】

第一篇 半水钓鱼技巧
《秋后打鱼》

夜幕中、欲睡时,忽闻电话铃声,是三大爷叫我准备网兜和铆钩、说要打鱼······

我家门前的故黄河多少年都没有鱼了啊,有、也是手指大的小猫鱼而已。常听老爸说他小时候,河两岸古柳荫荫,黄土坡延伸到河床里,水流清澈见底。久居河岸的老渔民们都知道‘秋后打鱼’的事,我家也是。听老爸说:过去,每当鱼‘翻坑’时,家里总能上半间屋子的鱼,大的要几十斤。每当谈起和大爷们打鱼的往事,爸爸的脸上总是乐开了花,神采飞扬的讲述着,我听起来总有万般的憧憬与向往。

自打我生后没多久,正赶上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洪流,全国人民奔小康,我家也拆迁了,门前那条河也改变了模样。曾经在困难的时代养育两岸人民的母亲河、混浊了。两岸的造纸厂建起来了,它给人们带来了经济效益,却带走了母亲河的清澈和人们往日的快乐与和谐,留下的是将千万水族推向地狱的泥潭。

尽管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也由孩子长成了大人,可在我的记忆中,只是听父亲讲述过那‘桃花源’般的黄河,而我却没能有幸亲眼目睹过。

遗憾的事情,千古以来不知有多少,它们都淹没在历史的红尘旧梦中,而新的遗憾,却从未停止过。选择,不得不使人们放弃,而放弃,则又给人带来深深的遗憾,为了弥补,要付出长久的努力。故黄河也是如此,它被从新整治过n次,但总是没有把沉寂在人们心目中多年的那条玉龙般可爱的母亲河召唤回来。可惜呀!心痛呀!曾经拥有时选择了抛弃,换来的是今日失去后的酸痛啊!

最近两年,环保的声音日渐高涨,起初,我以为是假的,只是空口号罢了,可是,不经意中,城市的绿地、花园多了,古建筑修缮了,棚户区‘垃圾房’也都拆了,但最重要是,原本臭气冲天的河道里,居然重又有鱼了。这可是个了不起的事呀!

有了鱼、上了年纪的人,似乎都找到了点昔日生活的影子。居民们不约而同的来的两岸的绿化带,或观看或垂钓,大家嘴里还不时的念叨着‘要是这水长清,鱼长存,就好啦!’我和父亲也拿着自家多年的鱼竿前来垂钓,这鱼竿已经很久没有在这河岸露过面啦。每次垂钓都是很搞笑的收场,全当作是养身静心了,因为最大的鲫鱼苗子不过巴掌般大小,小的不过指甲盖一般。不过这一点我倒是的确佩服老爸的钓鱼技巧,只要吃食儿,不论大小,十拿九稳。

自大上学后,多年外出,许久没有关注自家门前那条大河了。奇迹与惊喜发生了。

今年回家没有多久,老爸也从北京回来,他常常惦记着几十年前的手艺。那天,终于按捺不住自个儿的情绪,忙活了起来。半天功夫,做了一个精巧的鱼网兜,说准备秋后打鱼,开始我以为是一个笑话,我说“就咱家这河······不报多大希望”。老爸却满心希望的说‘一定会有’,我也没当回事,过几天父亲又出差了。

巧的是,立秋后这几天,河面上还真出现了不少鱼,可多是小死鱼,意外的是,在水葫芦从中,我却发现了几条死的‘大白鲢子’。起初我以为是河水污染,还不由发出感叹,可惜呀。不过据专家说是由于入秋后,天气变化,水中缺氧所导致。

当今天夜晚三大爷给我打电话时,我还想、只是图个乐,打不打得到鱼无所谓。说话间就来到了岸边,没等进入状态,大爷就用铆钩钩了一条大白鲢子。我赶忙操起端网,端了起来,拿下钩,放进了堂弟准备好的口袋里。神情还没定,我发现一米多远处,有个‘大头’再喝水,我欣喜若狂,还未来得及笑出来,就手起网落,迎着鱼头端去,顿时感到手中沉甸甸的,哈哈,上手了,好大的‘花脸’。刚刚放入袋中,三大爷就又钩上来一条,可谓只要看见就没跑······不一会儿,就弄了一口袋鱼,于是就急忙打电话叫老妈下来把鱼提回家,提不动了、还三步一歇歇。古人云: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在我这就变成:临河‘现’鱼,看罢下网,而路人羡慕之。网应是早就有的,等看到鱼在结,岂不太晚?或说‘久备良弓,何患无兽可猎;久存精丝,岂忧无鱼可网。’所以凡事要预示在先,早强身,怎可无用武之地;早学艺,怎能无显才之处。

或许我和大爷有着不同的感受。对于他,人上了年纪,难免感慨,可能是重温了往日的美好记忆,兴奋的要战斗一晚上。而对于我,则是一个做梦都没有想到的大惊喜,不由的想到一句民谚:靠山吃山,临水吃水。原来,只要我们善待自然,它将给我们带来无尽的快乐、回报。

呵呵!不知鱼儿何时再翻坑,可这次叫我赶上了,好久没有感受到这样的快乐。

第二篇 半水钓鱼技巧
《【钓鱼教程】图解半水调标》

调漂方法.一看包你明,不使复杂….(转)

双钩不带饵半水调漂.

1.卷好铅皮.

2.测水深,铅皮比浮漂浮力要重,所以下沉,提杆后不停将浮漂往上移,直到抛杆入水后,漂目能露出水面.此时水深已测出.

3.测水深时的水底状态,肯定是铅皮躺底,依家要调漂的话,就要将漂往下移,移动距离,一定要超过子线长度.(如果不是点叫半水调漂)

4.完成上面3步后,再抛杆入水,浮漂肯定再次沉没,次时可以用剪刀减铅皮了.

5,剪到你想要的目数即可.(记住新手剪铅,还是剪少D为妙)

6.调完肯定是钓啦.双钩上饵后,抛杆,漂肯定再次沉没,依家不需要剪皮了,慢慢将浮漂往上移到露出钓目啦.(记住第6步每次移动漂都要上饵)

第三篇 半水钓鱼技巧
《【钓鱼教程】半水调漂》

半水调漂

1、台钓钓组,台钓钓组的精华之处,在于其能非常灵敏的反应鱼吃食的信号。其钓组的搭配比较精细——-小竿,细线,小漂(长流线型浮漂,细尾),轻坠,小钩,长脑线(拴鱼钩的线)。至于怎么组装,这里都有详细的图文,一看就明白,就不多费唇舌了。

一切就续后,就是试漂,调漂。一般的文字资料,都介绍以调四目钓两目,为台钓入门的基础。我也用其做为调漂的基本参数。所谓目,就是浮漂上的彩色的小格,一格为一目,调四目,就是要让浮漂露出水面四个小格。而所谓的钓两目,就是看水面露出两个小格,看其上浮或者下沉和横移而来判断鱼咬钩情况。 这个时候,学钓的人也许就会糊涂了,怎么调着是四目,而钓着却说两目?差两个呢,别着急,这个就涉及到了台钓和咱们民间所流传的钓于方式的关键。我们民间这种钓鱼方式一般钓鱼人都称做传统钓,传统钓钓组的坠子是躺在地面上,坠子的重力大于浮漂的浮力,一般是漂调几目就钓几目。而台钓的坠子是悬浮在水中的。它的重力小于漂的浮力,这个是他们之间的本质区别。

才说的调四目,就是调漂时将浮漂调的在水面上露四目。钓二目,是指在垂钓时视标在水面上露出的两目,而少的两目是鱼饵的重量,因为上面已经说过,台钓的钓组在空钩情况下是悬浮水中的。所以当双钩挂饵下水后(饵的大小适当情况下,约黄豆粒大),浮漂会自然下沉两目,水面还会剩余两目,而剩余的这两目,就是所谓“钓两目”,开始露在水面的四目就是所谓的调“四目”。到这里该明白“调四目钓两目”这个专业说法的由来吧?

这个四目如何调呢?

1). 首先,我们将铅皮缠到铅皮座上,然后扬竿入水找深浅,也就是所谓的找底。如果入水后,看不到浮漂,就将漂向上移动,直到漂尾与水面一平;如果钓组入水后,漂躺在水面上,就向下移动浮漂。直到漂尾与水面一平。半水钓鱼技巧

2).接着就提竿,将浮漂象下移动(但是暂时不要移动最上面的那个太空豆,那是标视水深浅的,起定位的作用, 一会修整铅皮的时候用的着。)把浮漂向下移动到方才留着没移动的太空豆与最下面的钩之间距离的一半地方,也就是小于实际水深的方。或者干脆把漂移动到坠子附近,用剪刀修剪铅皮。注意:一定要小心的,少少的剪,直到浮漂在水中露出四目,这个时候也就完成了调四目的工

作了,如果熟悉了这个修剪铅皮的过程,同样方法你也可以调 5、6、7、8、9、10目。也可以调 1、2、3、目,全看你想怎么调,需要多少了。其关键是修剪铅皮的重量!

3).接下来,就是台钓调漂关键的地方了,找底。这个时候你需要在准备一小块铅皮,用它把最下面的那个小钩给包上,注意!一定要是最下面的那个小钩!然后扬竿入水,如果看不到漂,就向上移动浮漂,直到露出开始调的四目。然后就提竿,把小钩上的铅皮拿下来,在将钓组入水,看看浮漂露出几目,如果是四目,就再往上轻微的移动浮漂至水面露出浮漂五目。为什么要露五目呢?因为才用铅皮找的底,不过是粗略的知道钩在水中的大体位置。拿下铅皮后,由于浮漂的浮力大于下面钓组重力,所以会上浮,而这个上浮距离是我们所未知的。如果上浮大的话,双钩挂一般大小的耳会出现双饵都离地的现象。而不是单饵触地的最佳状态。将浮漂调到露五目的时候,说明水下单钩真的找到了底!!因为单钩着地后,由于脑线的支撑作用打破了原来悬浮状态的四目所保持的力的平衡。再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小心仔细的一点点一点点的将浮漂向下移动。直到水面上刚刚、刚刚好露出四目为最佳。注:一定是由五目一点点向下移动到四目!!!

6).至此。就剩下最后一项工作了,就是再将浮漂向下移动两目的长短。到此,整个调漂过程才算完成。

有朋友要问,已经调到四目了,为什么还要向下移动两目?呵呵,其实很简单。因为我们是调四目,钓两目。上面说的很明白。四目是空钩无饵时的状态,而钓两目是双钩挂耳的垂钓状态,这两个饵团的重量正好是能让浮漂下沉两目,从而达到钓两目的最佳灵敏状态。而我们调漂刚露四目的时候,钓组在水中的状态正好是最下面的那个单钩轻轻的擦着地皮儿,那是似触未触的状态。如果挂饵后,不是最佳状态。我们将浮漂在向下移动两目深浅,也就等于把两个饵团的重量留了出来,如果此时在挂饵垂钓,那一定是浮漂调好的四目基础上下沉两目,水面留两目。也就是要钓的两目。这个时候水下钓组的状态是下钩饵团刚刚触地,真正达到了整个钓组的最佳状态。

2、如果要让钓组的反应变的迟钝点,那就向上移动浮漂,从而达到一钩横卧水下,一钩悬浮,或者一钩横卧水下,一钩轻微触地,亦或者双钩都横卧水下和铅坠以下的钓组都卧在水下的相对最迟钝状态。如果要灵敏,一切要反过来。既

让双钩挂饵后都处在悬浮状态。

3、选好钓位后调漂注意问题:

1。先不减铅皮,扔到钓点去,此时漂完全入水

2。多扔几个点,可以试试水底平不平等(忘了在哪个贴子上看到的了) (这个非常重要呀!决定你在此钓位一天的收获)

3。移漂让苗子尖与水面平齐或是露出一目

半水钓鱼技巧

4。下移漂,缩短水线,下移一个漂身即可(一个漂身一般来说肯定会大于子线的长度了)

5。减铅皮,一直到漂露出水面4目(调4)

6。双钩挂饵,扔回钓点,看看现在是几目的了,如何是2的话,说明2个饵的重量是2目。

7。双钩挂饵,扔回钓点,再移漂,让漂是2目即可垂钓了(钓2)

注意:第6步是为了知道双饵在底的状态,个人觉得这步可以省略,不用管它 我一般这样调钓:在下钩挂大铅皮找底,然后把铅皮固定在铅皮座上,下移浮标10CM左右即可,修剪铅皮到所需调目,下钩挂手食找底(撮一球向上拉一点浮标,至调目,再单挂上钩同等大手食,看示目差找钩差,最后挂双铒定钓目,后凭鱼口找灵钝。

4、台钓法调漂多用的有空钩半水调、无钩半水调、单钩挂饵调、双钩挂饵调。我谈谈对空钩半水调漂的理解。

一、前提

空钩半水调漂首要之处在于脑线长短一致、饵团大小一致。

二、调漂

来到水边挂好线组,基本上漂座与底钩有个80CM,因我们垂钓的水域基本上都要在一米或以上。

抛杆入水,不要抛满杆,因为不知水深多少,抛个八成左右既可。压主线入水,反复两次。目的是让线组尽量多接触钓点的水。

插漂入座,因漂座已沾水,会比干燥时方便些,且摘漂换漂也顺畅。

再次抛杆入水,观漂状态。分两种,一是漂完全没入水中,一是漂的示标(漂尾)露出水面。这两种情况要分别对待。

半水钓鱼技巧

漂入水中,要仔细小心的不断减去铅皮,通过不断的抛杆入水,观察示标出水情况,如稳定在两目,是为调两目;如四目,是为调四目。调多少目,要根据漂之类型和型号,结合水情鱼况,今日不做讨论。

示标出水之状况要考虑两个方面,是否铅皮过轻,抑或是水过浅。验证之法有二:一是上移漂座半漂距离,抛杆入水看看示标是否如前,如是,再上移半漂距离,再试。如有示标涨目或是漂身歪斜,则说明铅坠之重量偏大一点,可略减铅皮,复归开始调漂的过程;二是上移漂座半漂之后如涨目或漂漂身歪斜,提杆下移漂座一个漂身,再抛杆看示标是否如前,如同初始之设定漂相,除鱼塘或斤塘,可继续调漂,杆坑或自然水域应即刻转移阵地。原因简单,水深不足80CM,鱼难钓。

基本上空钩水深80CM调好漂(调几目随意,硬尾漂尽量调4、5目,软尾漂最好调3目左右),已算调好漂。

三、找底

找底这个问题,众多钓友都感困惑,我也一样。不论调几钓几,只要漂相不稳,心中总是难免在考虑是否钓底了。其间难度不在于是否找到底,而是怕找过了底。

底钩挂大饵、铅皮找底是一法,底钩挂橡皮、橡皮泥是一法;上钩挂大饵、橡皮、橡皮泥、铅皮又是一法。但是其间的关键不是在于找到底,而是怕找过了底。

大家都知道,鱼塘垂钓基本上都会碰到“虚底”,也就是塘底有一层厚薄不等的粘稠浆状物质,所挂之物要是过重,大于双饵2倍,加之体积小,自然沉入虚底之中,造成双饵挂钩后没入虚底,虽见鱼汛但不上鱼。自然水域”虚底”亦有,且会碰到水底不平、水底有草、水底水棉等状况,自然是虚虚实实、实实虚虚,要不了半个钟头,自己就开始迷糊了。

我的办法是挂双饵,先从调5钓1开始,逐步发展到调五钓五。其中关键在于漂在20CM的范围之中。也就是说,抛杆要准。如果信号全无,我会再减铅皮。

四、灵钝分析

空钩半水调漂,其初始已是设定钓底层鱼,且偏钝。

为啥,各位钓友其实很容易明白,空钩半水调5目钓5目,双饵其实均已着

底。那么,调5钓1是什么情况那,底钩饵全触底,上钩饵半触底,因四目示标的“剩余浮力”不可能平衡上钩饵重。(不过要是雪花粉添的多也难讲)

如果大家理解我上面所说的思路,那么调五钓五到调五钓一是个由钝到灵的过程。再者调五钓六、七,又是个由钝到更顿的过程。

五、灵活运用,多试多总结

一支漂,并非一次两次可知其“灵性”,不同水域不同节气都会体验不同的漂相,要多用多试多总结。即便是同一水域或是同一塘口,水深鱼情亦会有不同的漂相。

再者,脑线粗细长短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饵料比重、水线长短、鱼口生熟等,均会影响漂相。半水钓鱼技巧

故,多钓多试,不可从一而搬。半水钓鱼技巧

5、前段时间回湖北连续练了二十多天钓鱼,在找底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前天搓饵找底后,拉饵开钓,因为钓得太灵,总是找不到口,一点点地往上推标一直推了二十公分总算找到底了,调三目钓三目加一线,却出现要不没动作,要么有动作却空杆.只好重新验标,却发现昨天调好三目的浮标却变成二目半了.为解决好这个找底的问题,看过吕中胜,王兵,赵刚的找底方法(他们在全国钓手排行榜中都很靠前),也与他们共同探讨过,一致认为把铅皮放在铅皮座里或放到连接环上找底更为快捷和准确,而且对钩在水底的状态也能一目了然.个人认为把铅皮放到连接环上找底更为精确和快捷,省去了剥开铅皮座的麻烦.具体方法如下:将大约相当于双钩重量两倍的铅皮卷到连接环上,双钩搓上双饵打窝带找底,连接环直接下到水底.扬杆后再搓上双饵,把浮标往上拉再次抛入,直到标尾露出水面所调目数为止.这就算是完成了整个找底的过程.现在再来谈谈这样的找底方法为什么会让自己钓得心中有数:用浮标的标座到标尖的长度记住长短子线的长度各到浮标的哪一目(假设饵重等于单钩重).上面的一个太空豆不动,留作标记.浮标往下拉短子线的长度,是双饵着底,浮标往下拉长子线的长度是单饵着底.超过子线长度一厘米,子线就在下面弯曲了一厘米,超过子线长度两厘米,子线就在下面弯曲了两厘米.钓灵钓到什么程度,钓钝钓到什么程度都是一目了然.就算找好底后,钓目还要微调,因为要考虑池底的不平和浮泥.

第四篇 半水钓鱼技巧
《钓鱼技巧大全》

【钓鱼技巧】详解野鲫鱼钓法(转)

如何选位

钓鲫鱼选位要选草边、岸边,选旮旮旯旯的地方。比如说在湖泊、水库等大水面钓鲫鱼要找和大水面相连的沟沟岔岔等局部小水面。如果没有沟岔就要选靠近岸边的凹处,离岸不要太远,最好选在草边或者是与大水面相通的草洞,只要有适当的水深越是靠近草或岸越好。水深根据季节不同可选择0.5—-3米之间(最多不超过5米),但选择岸边时,必须选择凹处,谚语云:“鲤鱼钓凸,鲫鱼钓凹”。冬天和初春可选在北岸或东岸,且离岸可稍远一点的深水。晚春就要选择浅水处。有些场合水深甚至只有0.3米,只要水混也会有意想不到的钓获量。夏、秋季节要选择南岸或西岸的背阴处,只要有1—3米的水深就行,最好是找到水底深浅交界处的深水处,或者斜坡的靠近坡底处效果会非常好。就是钓草边,季节不同下钩点也不同。比如:春季应该钓草丛的南边,盛夏和秋季就要钓草丛的北边,哪怕是只有一两棵草,根据季节不同选择草的向阳一侧或背阴一侧效果也会截然不同。在野钓过程中,选择钓位和钓点(下钩点)非常重要,有时在同一个钓位,下钩点相差不足0.5米钓效却差距很

大。特别是在水面不很大的水草溏里更是如此。

盛夏不是钓鱼的好季节,但不是不能钓,只是盛夏钓鱼无论是选位还是钓法上都要比春、秋季节钓鱼更要复杂些,比如谚语中说的"早钓东,晚钓西”一般只在夏天才用的上。我说个夏季钓鱼的小门道大家不妨一试。定点打窝后,下钩时不要把钩下在窝子中间,比如你如果准备钓草边离草一尺远的地方,那么你打窝时要把窝打在离草1米远,下钩时把钩下在窝和草中间离草一尺远的地方。如果是钓岸边,要把钩下在窝的前方30厘米左右的地方,其效果

会比把钩下在窝子中好的多。

谚语中说的“春钓滩、夏钓潭、秋钓荫、冬钓阳”。虽然说的很好,但在实际应用中却

有很多非常实际的细节问题需要注意。

我国地域辽阔,960万平方公里虽然都是同一天立春,但各地的温度却差距很大,而且从立春到立夏有两个多月的时间。要说在这两个多月的时间内全国各地钓鱼都要钓滩显然是荒唐之说。所以“春钓滩”只是个广义的说法,要求更确切些就必须根据实际温度来决定。之所以要春钓滩的原因很多,但起决定因素的只有两点:一是到了春季温度回升浅滩比深水处水温升高的要早,浅滩处的水温高于深水处的水温;二是水中的各种生物经过了漫长的冬天到了水温回升的季节,那里水温高就到那里去;所以鱼到水温较高的浅滩不仅可以找到更适宜自身温度的生存环境,还可以在那里找到其它浮游生物来填饱饿了一冬的辘辘饥肠。虽然鱼有三趋(趋温、趋氧、趋食),但在不同的季节却有主次之分:冬春季节主要趋温,要以温度为主要依据考虑选择钓位;盛夏主要趋氧,在炎热的夏天要以水中溶氧量的高低作为选择钓位的主要依据,比如选草边,选下风口;而到了秋季,鱼为了储存足够的越冬脂肪要大量进食,因此主要趋食,那里食物丰富就到那里去。比如回风湾(水面上积存漂浮物多的地方)、大树下。选择岸边的大树下要看当天的风向,如果是南风就要选择南岸的树下(以此类

推),若是两到三天风向不变效果更佳。 “夏钓潭”也不是绝对的。比如阴雨天气或者有风

的天气,选择有长出水面的草旁或回风湾效果会更好。

钓鱼的选位非常重要,但也是钓鱼技术中最难掌握的一个环节,要选好一个钓位,特别是选准一个好钓点(下钩点),要根据季节、天气、风向、地形、水情、鱼情、垂钓者的多少等方方面面的因素来考虑,不可死板硬套,要在长期的垂钓活动中多留心,总结积累经验,切不可每到一处就急忙打窝,要在选择一处钓位之后先安好竿线试探水下地形,选准了下钩

点之后再决定打窝点,做到有的放矢。

顺便再说几句根据天气选位:春季要尽量选择下风口的滩,只要风力不超过4级。因为下风口的水温相对较高。夏季只要风力不超过4级,也要尽量选择下风口,风力越大钓点要离岸越近,因为下风口水的溶氧量高。秋季既要选择背阴处,又要考虑选择下风口或者回风湾,因为那里的食物较多。冬季则要选择背风处,因为冬季的气温低于水温,下风口的水温

会更低。

出钓前一天听天气预报时不仅要听阴晴风雨,还要注意昼夜最大温差和气压,如果出钓当天的温差大于13度或者气压高于1004佰帕,鱼就会非常难钓,钓草边或草洞会略好些,

如果用的是台钓采取漂接钓法钓半水或钓浮会好一点。

野鲫鱼钓法(饵料配制及使用)钓鱼技巧

钓鱼的饵料配制对老钓手来说可谓百花齐放,各有各的高着.再加上一些“高手”们对自己“绝招”的秘不外传,使得钓鱼饵料的配制和使用让涉足钓潭不深的人感到有千变万化的神秘。其实万变不离其宗,钓鱼饵料在气味上无非是醒、香、酸、甜、臭、膻;在色泽上不外呼白、黄、红、绿、黑、棕;在形体上也只有活、长、圆、扁、不规则(拉饵)几种;在质和量上也就是大、小、多、少,虚实搭配;没什么神秘的。只要了解了什么鱼在什么季节喜欢什么气味和形体的食物,就不愁选择出最合适的饵料。这里我只说鲫鱼,以后会对鲤、

草、鲢、鳙、青…..等,一个一个的说。

半水钓鱼技巧

前面我说过:鱼虽然有三趋(趋温.趋氧.趋食),但在不同的季节却有主次之分,冬春季节主要趋温,夏季主要趋氧,秋季主要趋食。在鱼饵配制中也是这个道理,鱼虽然喜欢腥、香、酸、甜、臭、膻,但不同的鱼在不同的季节,主要喜欢的气味和形体也有不同。鲫鱼主要喜欢甜,其次才是醒和香。所以钓鲫鱼用饵离不开甜。冬春和晚秋主要以甜、腥,夏季和早秋主要以甜、香。举个例子:冬、春季节钓鲫鱼窝饵的配制用糖、鱼粉(或虾粉)、小米、芙皮(或米糠),比例为:1:1:2:4,如果是用商品饵要看用那一种了,比如用蓝鲫2号、918系列饵要再加入一定比例的糖和鱼粉。如果用冬鲫、蓝3鲫、天下无双,只加入一定比例的糖就可以了。这是说的冬春季节,要是夏季就要去掉鱼粉,加入丁香曲酒。这里需要重点说明一下用丁香曲酒一定要掌握好量,否则效果很差。酒一定要用曲香型的,如二曲、三曲、大曲、xxx曲酒等,浓香型和清香型的也可以用但效果差,酱香型和窖香型的根本不能用。丁香酒的泡制方法是:一斤曲香型酒加入4—5粒丁香泡三天后可用,丁香能少不能多,泡出来的酒稍微有一点颜色即可,闻一闻是香味,不是刺鼻的气味。如果泡的丁香太多或者泡的太久了颜色很重,

就要加入一定量的曲香型白酒进行稀释,否则丁香味太大了效果会很差甚至会使鱼逃之夭夭。在把泡好的丁香曲酒加入饵料时也要掌握一定的量,一般1000克干饵中加入丁香曲酒80到100克,能少不能多。最好是前一天晚上把酒加入饵料中密封一夜,第二天使用。有些人在泡制酒米时用的酒很多,甚至让酒淹没米,用的时候湿漉漉的拖泥带水。这样既浪费效果又差,因为酒味太浓鱼要等水中的酒味淡了以后才会进窝,所以发窝很慢。而且酒味在水中扩散的面积太大,就是鱼上窝了也不够集中。所以钓鲫鱼不但用丁香酒的量不能大,就是用其它饵打窝量也不能多,一次打窝用饵量最多不超过100克,一般一次用量在50克以下。冬季和早春一次用量在10克左右,甚至不打窝(夏、秋季节钓鱼是鱼找食,冬春季节是人找鱼,

冬春季节鱼的活动范围非常小甚至基本不活动靠打窝是诱不来鱼的)。

下面说几个钓鲫鱼打窝用饵的具体配法:

1).用料:白沙糖、炒熟的黄豆粉、熟玉米面、丁香酒米,比例:1:2:2:1。打窝一次用量:春季10到30克,夏、秋季节50到100克。闹小鱼少的地方一天打一到两次窝即可,小

鱼多的地方一天打3到4次。

2).用料:白沙糖、碎花生饼、炒熟的米糠、小米、虾粉,比例:1:2:4:1:1。打窝用量

同上.

3).蓝3鲫一盒,加白沙糖二两,加炒熟的黄豆粉一市斤,混合后取30到50克,用钓点的水搅拌成糊状打入钓点。发窝快,效果好。但挂钩钓饵必须使用蓝三鲫加白沙糖,或搓或

拉效果都很好(那怕是在混养塘钓,上钩的90%以上是鲫鱼)。

4).红糖2000克、麦芙2000克、小米500克、碎豆饼1000克,先将红糖放入锅中加热变成糊状,随即将其它几种料到入锅中迅速搅拌均匀后起锅,等凉至不烫手时,攥成鸡蛋或拳头大小不等的团再凉,等到不沾手时放入塑料代备用。到大水库或湖泊垂钓时一次打入窝中,可持续垂钓7—-15天不用续窝,而且鱼越钓越多,打窝后的第3到10天之间效果最好。 总之,钓鲫鱼用饵气味主要是甜其次是香;颜色主要是鲜亮(如白.黄.活饵红虫都比较鲜亮);用量宁可少一点千万不能多;如果是用搓拉饵,宁可软一点千万不能硬,如果是怕饵料在钩上的停留时间过短,可以稍微多加一点拉丝粉和沾粉。特别是使用各种商品鲫鱼搓拉饵,按其重量的20%加入白砂糖,再稍微加一点拉丝粉,钓效会明显高的多。就是用蚯蚓野钓,如果把挂好钩的蚯蚓在浓度很大的糖水里沾一下(出钓前用小瓶子按白砂糖.水1:1兑好)再

下钩入水,效果会比单纯用蚯蚓要好很多。

用蚯蚓钓鲫鱼要尽量用小红蚯蚓,从头部刺入,尾部在钩尖,如果蚯蚓太大就将其头部的半截掐了扔掉,只用尾部的半截,穿钩时仍然是尾部在钩尖。这和钓野鲤鱼用蚯蚓正好相反,钓野鲤鱼用蚯蚓最好是菜地里挖出的大黑蚯蚓,越大越好,而且是用头部的半截比尾部效果

好。

用搓拉饵钓鲫鱼,如果是拉钓,只要窝子已经起来了,就不要拉的太大,要尽量拉的小一点,窝子里鱼越多的时候,拉的越小越好,上钩快,而且无空竿。如果是搓饵,要尽量把饵搓的细长,但要注意使饵从钩底顺着钩柄向上长,钩底下边的饵不能长,否则会增加提空竿的次

数。

当然,钓鲫鱼的好饵还有很多,比如用糖水蒸熟的大米粒、蜂蛹、蛆虫、大绿头苍蝇(夏季出钓时带个苍蝇拍,把钓出的小鱼集中扔在岸上就会有大苍蝇飞来,用蝇拍打住后做钓饵,对鲤鱼和鲫鱼效果都很好)。在此不再一一叙说,基本的道理只要掌握了,就可以在实践中举

一反三,得心应手。

野鲫鱼钓法(钓法及用具的配备)钓鱼技巧

野钓不同于竞技钓那样单一,不仅钓法多,而且用具也要全。甚至有一部分钓具根本买不到,需要自己动手制作(我经常感叹鱼具生产厂家的笨)。一年四季,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钓法,

要使用不同的钓具。这里我只说钓鲫鱼(鲤鱼、草鱼等另文叙述,否则篇幅太长)。 气温低于5度鲫鱼进食量开始减小,低于1度进食量很小,活动范围也很小。但只要水温高于0度(不结冰)鲫鱼就不会彻底停食。只要是在水里(那怕是冰下的水)鲫鱼就会吃,只不过是吃的很少而且活动范围小而已。所以才有天暖鱼找食,天冷人找鱼的钓鱼谚语。冬季和初春(最低气温低于1度)鱼都躲在离岸较远的深水中很少活动,所以要想钓到鱼就必须把钩饵打到有鱼的深水里。因此手竿基本无用武之地,要用海竿和矶钓竿。又因为温度低,鱼活动少动作小,海竿的竿稍粗弹性差,灵敏度低,所以应该以矶钓竿为首选。鲫鱼属小型鱼,故用竿没必要太长3到4.5米最合适(四季可用,不但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只要是质量好的,对付几十斤大的鱼没问题)。线轮可以配中号的(为了在其它季节钓其它鱼也能用)钓鲫鱼用线不要太粗,主线用直径0.2–0.3毫米的足够,绑串钩的脑线用直径0.14或0.165毫米的红色线最好,尽量不要用白色线,因为钓野鱼不同于钓养鱼塘,很多野塘和水库经常有人下粘网,鱼对白色的线很警觉。串钩的绑法也是有讲究的,每套串钩以4个钩最好,从底坠到上连接环的总长不超过1米,脑线的长度从下到上一个要比一个略长一点,最下面的一个钩(靠铅坠)的脑线长度6厘米,最上面的一个钩(靠上连接环)的脑线长度12厘米,钩与钩的间距以略大于相临两钩的脑线长度之和即可。用钩不能过大,可用伊斗2号、3号或伊势尼1号。串钩的脑线和串线要用一穿8字结的绑线法绑在一起(不要用两穿8字结,两穿虽然也是个8字结,但倒拉时很容易拉开)。一穿8字结的绑线法非常牢固,无论向哪个方向拉都不会拉开。绑串钩打8字结的时候先不要把8字结拉紧,用气门心剪成很细的一小段皮筋穿入8字结中再拉紧8字结,然后再剪去多余的皮筋,这样可增加脑线的结节拉力。不会打一穿(就是穿一下)8

字结的钓友可以找身边的老钓友学一学。

矶钓竿、串钩钓野鲫鱼,最好是两根竿以上,串钩应该有两套备用的以防挂底,串钩上的铅坠不要用单个的大铅坠,用4–5个大一点的空心坠穿在一起,重量相当于3号或4号铅坠即可。用这种坠一是可以减小坠入水时的声音和冲击波,不易使水下的鱼受惊,二是这种坠比单坠不易沉入淤泥中 ,鱼如果是吃钩回线会更容易。支架最好用Y型小支架每竿用两个,把竿平放在支架上,竿与岸边基本平行,只要使竿与主线之间的夹角在60-120度之间都可

以,竿尖要低,线和水面的夹角越小越好。

用矶竿串钩钓鲫,最好不用铃铛。将钩饵抛入钓点后,把竿平放在支架上略微收一收线,

感觉铅坠已经移动就可以了。此时竿尖略有弯曲,一旦有鱼吃钩,竿尖是会有动作的,当竿尖连续点动或弯曲加大或回线时,都是有鱼上钩了,要立即起竿。起竿时不要用力猛甩,只要稍微向后摆一下竿,幅度不要太大,随即收线就可以了。起竿时用力甩一下是很多钓友常有的动作,以为这样才可以将鱼钩牢,其实不然,只要稍微用一点点力,锋利的鱼钩就会刺入,如果用力过大,只要鱼的个体稍大,不是断线,就是拉掉嘴圈,使本该入护的鱼反而逃之夭夭。如果要用铃铛,就要用自制的带弹性钢丝的支架,把铃铛夹在支架的弹性钢丝上,只要有鱼吃钩拉动钓线使竿尖受力,弹性钢丝就会不停的颤动,使夹在上面的鱼铃响声大做。起竿时铃铛留在支架上,即免除了起竿时慌忙从竿上取下铃铛的麻烦,又免除了竿上带铃收线时令人讨厌的不间断铃声。但这种支竿架市场上没有卖的,只能自己制作(要不我说鱼具生产厂家们笨

吗)。本人多年以来就使用这种自制的抛竿支竿器,非常好用。

矶竿、串钩钓鲫鱼只适用于冬季和初春温度低的季节。到了晚春、夏季、初秋,温度高了(最低气温高于8度以上),这时是手竿钓鲫的好季节。抛竿串钩钓鲫效果会很差,甚至根本就钓不到鲫鱼。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温度高了,鲫鱼不再集中躲在深水区,四处游动觅食,抛竿串钩挂红虫或蚯蚓很难诱鱼集中成窝。二是温度高了,鱼的感觉器官和身体各部位都变的相当灵敏和灵活,不在象温度低时那样迟钝和吃死钩。三是温度高了小杂鱼非常活跃,制造出许多假信号,弄的十竿九空,甚至没等鲫鱼找到饵,小杂鱼已经把钩上之饵拽的一干二净。所以天气热了以后很少有人用抛竿串钩钓鲫鱼了。而是把抛竿换了大串钩、炸弹沟、半水钓鱼技巧

组钩等,用来钓草、鲤、鲢、鳙等个体较大的鱼。要钓鲫鱼就用手竿了。

其实,天气热了抛竿仍然可以钓鲫鱼,而且会钓大鲫鱼,只不过是不再用串钩挂红虫和蚯蚓,而要换用一种带盒式饵托的组钩(也有人叫盒式炸钩),这种盒式组钩不仅可以一年四季用来钓鲫鱼,而且可以说是专钓底部大鲫鱼,钓上来的鲫鱼大多数都在三两以上。可惜的是这种钩组虽然已在民间应用数年,但市场上卖的却只是有其型而无其用,和自制的相比效果没法说(要不我说鱼具生产厂家们笨吗),要想使用只能自制。好在其制作过程并不怎么麻烦,

本人多年来都是用这种钩钓大鲫鱼。

抛竿钓鲫,除了要备齐竿、线、钩、饵、支竿架、鱼户之外,还很需要一把坚固舒适的坐椅,这是最简单的配备。市场上卖的钓鱼椅,多数都是铁皮管做的。体积小重量轻的,坚固程度都很差,用不了多久就得扔掉,坚固一点的就会个体大,携带不方便。其设计看着就笨的难受(要不我说那些鱼具生产厂家们笨吗)。本人自己设计,请木工师傅制作了一把木制全折叠靠背椅,体积小,重量轻,坐着非常舒服,已经用了6年仍然完好无损。可惜本人没有数码相机,否则一定会把这些自制的钓具和装备拍照上传的。不过我会想办法尽快让钓友们看到的。 象遮阳伞:厂家们为什么不把叉地的三个爪做的长一点?稍微有一点风就会刮歪,弄了几

条拉线很不方便。

象台钓箱:虽然能坐,却弄的重的不得了,保冷力多少倍有什么用?有几个钓鱼的人会带冰排?为什么就不能给钓野鱼的人设计一种轻便好用的钓箱?要知道喜欢野钓的人数远远大

于竞技钓的人…..

象支竿架前端的支叉,为什么就不能做成夜光的?要知道喜欢夜钓的人不在少数哦。

第五篇 半水钓鱼技巧
《最新钓鱼技巧大全》

最新钓鱼技巧大全

明阳天下拓展培训公司整理

一:如何选位 (钓鲫鱼)

钓鲫鱼选位要选草边、岸边,选旮旮旯旯的地方。比如说在湖泊、水库等大水面钓鲫鱼要找和大水面相连的沟沟岔岔等局部小水面。如果没有沟岔就要选靠近岸边的凹处,离岸不要太远,最好选在草边或者是与大水面相通的草洞,只要有适当的水深越是靠近草或岸越好。水深根据季节不同可选择0.5—-3米之间(最多不超过5米),但选择岸边时,必须选择凹处,谚语云:“鲤鱼钓凸,鲫鱼钓凹”。冬天和初春可选在北岸或东岸,且离岸可稍远一点的深水。晚春就要选择浅水处。有些场合水深甚至只有0.3米,只要水混也会有意想不到的钓获量。夏、秋季节要选择南岸或西岸的背阴处,只要有1—3米的水深就行,最好是找到水底深浅交界处的深水处,或者斜坡的靠近坡底处效果会非常好。就是钓草边,季节不同下钩点也不同。比如:春季应该钓草丛的南边,盛夏和秋季就要钓草丛的北边,哪怕是只有一两棵草,根据季节不同选择草的向阳一侧或背阴一侧效果也会截然不同。在野钓过程中,选择钓位和钓点(下钩点)非常重要,有时在同一个钓位,下钩点相差不足0.5米钓效却差距很大。特别是在水面不很大的水草溏里更是如此。

盛夏不是钓鱼的好季节,但不是不能钓,只是盛夏钓鱼无论是选位还是钓法上都要比春、秋季节钓鱼更要复杂些,比如谚语中说的"

早钓东,晚钓西”一般只在夏天才用的上。我说个夏季钓鱼的小门道大家不妨一试。定点打窝后,下钩时不要把钩下在窝子中间,比如你如果准备钓草边离草一尺远的地方,那么你打窝时要把窝打在离草1米远,下钩时把钩下在窝和草中间离草一尺远的地方。如果是钓岸边,要把钩下在窝的前方30厘米左右的地方,其效果会比把钩下在窝子中好的多。

谚语中说的“春钓滩、夏钓潭、秋钓荫、冬钓阳”。虽然说的很好,但在实际应用中却有很多非常实际的细节问题需要注意。

我国地域辽阔,960万平方公里虽然都是同一天立春,但各地的温度却差距很大,而且从立春到立夏有两个多月的时间。要说在这两个多月的时间内全国各地钓鱼都要钓滩显然是荒唐之说。所以“春钓滩”只是个广义的说法,要求更确切些就必须根据实际温度来决定。之所以要春钓滩的原因很多,但起决定因素的只有两点:

一是到了春季温度回升浅滩比深水处水温升高的要早,浅滩处的水温高于深水处的水温;

二是水中的各种生物经过了漫长的冬天到了水温回升的季节,那里水温高就到那里去;所以鱼到水温较高的浅滩不仅可以找到更适宜自身温度的生存环境,还可以在那里找到其它浮游生物来填饱饿了一冬的辘辘饥肠。虽然鱼有三趋(趋温、趋氧、趋食),但在不同的季节却有主次之分:冬春季节主要趋温,要以温度为主要依据考虑选择钓位;盛夏主要趋氧,在炎热的夏天要以水中溶氧量的高低作为选择钓位的主要依据,比如选草边,选下风口;而到了秋季,鱼为了储存足够的

越冬脂肪要大量进食,因此主要趋食,那里食物丰富就到那里去。比如回风湾(水面上积存漂浮物多的地方)、大树下。选择岸边的大树下要看当天的风向,如果是南风就要选择南岸的树下(以此类推),若是两到三天风向不变效果更佳。 “夏钓潭”也不是绝对的。比如阴雨天气或者有风的天气,选择有长出水面的草旁或回风湾效果会更好。 钓鱼的选位非常重要,但也是钓鱼技术中最难掌握的一个环节,要选好一个钓位,特别是选准一个好钓点(下钩点),要根据季节、天气、风向、地形、水情、鱼情、垂钓者的多少等方方面面的因素来考虑,不可死板硬套,要在长期的垂钓活动中多留心,总结积累经验,切不可每到一处就急忙打窝,要在选择一处钓位之后先安好竿线试探水下地形,选准了下钩点之后再决定打窝点,做到有的放矢。

顺便再说几句根据天气选位:春季要尽量选择下风口的滩,只要风力不超过4级。因为下风口的水温相对较高。夏季只要风力不超过4级,也要尽量选择下风口,风力越大钓点要离岸越近,因为下风口水的溶氧量高。秋季既要选择背阴处,又要考虑选择下风口或者回风湾,因为那里的食物较多。冬季则要选择背风处,因为冬季的气温低于水温,下风口的水温会更低。

出钓前一天听天气预报时不仅要听阴晴风雨,还要注意昼夜最大温差和气压,如果出钓当天的温差大于13度或者气压高于1004佰帕,鱼就会非常难钓,钓草边或草洞会略好些,如果用的是台钓采取漂接钓法钓半水或钓浮会好一点。

野鲫鱼钓法(饵料配制及使用)钓鱼技巧

钓鱼的饵料配制对老钓手来说可谓百花齐放,各有各的高着.再加上一些“高手”们对自己“绝招”的秘不外传,使得钓鱼饵料的配制和使用让涉足钓潭不深的人感到有千变万化的神秘。其实万变不离其宗,钓鱼饵料在气味上无非是醒、香、酸、甜、臭、膻;在色泽上不外呼白、黄、红、绿、黑、棕;在形体上也只有活、长、圆、扁、不规则(拉饵)几种;在质和量上也就是大、小、多、少,虚实搭配;没什么神秘的。只要了解了什么鱼在什么季节喜欢什么气味和形体的食物,就不愁选择出最合适的饵料。这里我只说鲫鱼,以后会对鲤、草、鲢、鳙、青…..等,一个一个的说。

前面我说过:鱼虽然有三趋(趋温.趋氧.趋食),但在不同的季节却有主次之分,冬春季节主要趋温,夏季主要趋氧,秋季主要趋食。在鱼饵配制中也是这个道理,鱼虽然喜欢腥、香、酸、甜、臭、膻,但不同的鱼在不同的季节,主要喜欢的气味和形体也有不同。鲫鱼主要喜欢甜,其次才是醒和香。所以钓鲫鱼用饵离不开甜。冬春和晚秋主要以甜、腥,夏季和早秋主要以甜、香。举个例子:冬、春季节钓鲫鱼窝饵的配制用糖、鱼粉(或虾粉)、小米、芙皮(或米糠),比例

为:1:1:2:4,如果是用商品饵要看用那一种了,比如用蓝鲫2号、918系列饵要再加入一定比例的糖和鱼粉。如果用冬鲫、蓝3鲫、天下无双,只加入一定比例的糖就可以了。这是说的冬春季节,要是夏季就要去掉鱼粉,加入丁香曲酒。这里需要重点说明一下用丁香曲酒一定要掌握好量,否则效果很差。酒一定要用曲香型的,如二曲、三曲、大曲、xxx曲酒等,浓香型和清香型的也可以用但效果差,酱香型和窖香

型的根本不能用。丁香酒的泡制方法是:一斤曲香型酒加入4—5粒丁香泡三天后可用,丁香能少不能多,泡出来的酒稍微有一点颜色即可,闻一闻是香味,不是刺鼻的气味。如果泡的丁香太多或者泡的太久了颜色很重,就要加入一定量的曲香型白酒进行稀释,否则丁香味太大了效果会很差甚至会使鱼逃之夭夭。在把泡好的丁香曲酒加入饵料时也要掌握一定的量,一般1000克干饵中加入丁香曲酒80到100克,能少不能多。最好是前一天晚上把酒加入饵料中密封一夜,第二天使用。有些人在泡制酒米时用的酒很多,甚至让酒淹没米,用的时候湿漉漉的拖泥带水。这样既浪费效果又差,因为酒味太浓鱼要等水中的酒味淡了以后才会进窝,所以发窝很慢。而且酒味在水中扩散的面积太大,就是鱼上窝了也不够集中。所以钓鲫鱼不但用丁香酒的量不能大,就是用其它饵打窝量也不能多,一次打窝用饵量最多不超过100克,一般一次用量在50克以下。冬季和早春一次用量在10克左右,甚至不打窝(夏、秋季节钓鱼是鱼找食,冬春季节是人找鱼,冬春季节鱼的活动范围非常小甚至基本不活动靠打窝是诱不来鱼的)。

下面说几个钓鲫鱼打窝用饵的具体配法:

1).用料:白沙糖、炒熟的黄豆粉、熟玉米面、丁香酒米,比例:1:2:2:1。打窝一次用量:春季10到30克,夏、秋季节50到100克。闹小鱼少的地方一天打一到两次窝即可,小鱼多的地方一天打3到4次。

2).用料:白沙糖、碎花生饼、炒熟的米糠、小米、虾粉,比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半水钓鱼技巧 钓鱼半水调漂技巧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