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数作文】
第一篇:《享受唠叨》
享受母亲的唠叨
小官庄初中七(5)班 陈纤纤
母爱是什么?母爱是你失败时的一句鼓励;母爱是什么?母爱是你生病时焦急的眼神;而我却以为母爱是那令人回味无穷的唠叨。
我是一个留守儿童,父母常年不在家,想见上一面几乎很难。所以我对父母的爱更加渴望。可能有人认为母亲最唠叨,似乎感到很烦,但是,我却认为母亲的每一次唠叨都是一种特别的享受。因为这里面包含着对我无尽的爱。
记得上学的日子里,终于迎来了妈妈的电话,我兴奋极了。一听到妈妈的声音,我激动得竟说不出话来。电话里妈妈唠叨半天,再三嘱咐:“女儿,天气冷了,要多加衣服,注意不要感冒/要好好学习,听爷爷奶奶的话,不可调皮/还有要学会照顾自己/知道吗?”“知道了,妈妈。”我的声音透出十二分的喜悦。我多么想母亲继续说下去啊!可是他们工作很多,每次电话那头总是匆匆挂了。而留下的,给我的字字句句都是爱。它如冬日里的暖阳,使我温暖;如酷暑里的甘霖,让我滋润;又如黑夜里的灯塔,使我光明。母亲的这每句话对我来说不是唠叨,却是我寤寐以求的享受啊!每每听着这些唠叨般的话语,我的身上都会有一股股暖流流经我的整个身体。
过年了,妈妈终于回来了。一见到我就问长问短起来。“宝贝闺女,让妈妈看看长高了没有,长胖了没有,你怎么能穿这么少呢!去再加一件衣服。”妈妈又唠叨起来,可我却欢快极了,像只小绵羊般的顺从着母亲。母亲紧锁的眉头这时候也舒展开来。满脸的不再有担忧,而全是关切,听着母亲那悦耳如歌的声音,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谁比我更幸运更幸福!享受唠叨500字。
享受到美好的东西,也会引诱我希望继续保持这份享受,使我对母爱的需求越发的贪婪起来。那天我要出去玩,刚准备走,只见母亲走了过来:“宝贝女儿,你要去哪里?外面冷,多加一件衣服,别玩太久,回来注意安全”母亲的话闸又打开了,可我心中顿时似乎被什么填得满满的,暖暖的,很舒服很舒服!我竟不想母亲停下来,就故意的说“才不要,今天天气多好,不冷,我不加衣服,再说冷了有你送过来啊,这不正给了你一个关心我的机会吗!”说完,母亲又唠叨开了“这鬼精灵!,嘴皮子越发厉害了,现在如此。再大点,我还能够说她吗!你故意气你老娘是吧,看你回来我不收拾你才怪!”我听着“咯咯咯”笑着飞出了家门。身后传来,“早点回来,注意安全”“哎,好的”。谁说唠叨让人烦?只要你读懂它,享受还来不及呢!
母爱是水,柔柔的,让人向往;母爱是光,暖暖的,让人舒服;母爱是唠叨,令我享受一生!享受唠叨500字。
2013-2-24
这篇习作时空变换灵活,感情真切,道出了农村留守儿童想念父母,忆念亲情的共同心声;写法与构思很有创新,一般学生的构思是先写唠叨令我烦恼,再写享受,而她从正面着笔,直击享受,让人感觉她是一名阳光的女孩,心中是纯纯的美好。
第二篇:《享受唠叨》
享受唠叨
说起唠叨,大家都会想到母亲以前的喋喋不休。出门上学要好好学习,听话;出去玩耍时要注意安全;在学校要多吃点等等。小时候的我们或许真的很烦母亲每次对自己的唠叨。然而在唠叨的背后,有多少人知道一直牵挂你的是母亲,一直为你含辛茹苦付出的是母亲,一直不厌其烦的唠叨的是母亲。所以,唠叨不是用来烦的,而是享受。
与母亲在一起生活或许真的很难体会出来,然而分离一段时间后,你也许会发现没有唠叨,身边就像少了什么东西一般。正如白居易诗中所云: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以前自己总是在母亲还没有把话说完就抢着说知道啦等一些不耐烦地话,而现在,身处异乡的自己,母亲与自己相隔千里,与母亲交流也只能在电话中进行。短短的通话,貌似母亲唠叨的话也少了,多的是自己唠叨的多了。家里最近还好吗?身体还好吗等等问候的话。享受母亲的唠叨,现在就做起吧。
有人也许会说,我们懂得母亲的爱就足够,唠叨不听也罢。当我们设身处地的站在母亲的角度看,当你专心的和自己的孩子说话,而孩子对你却爱搭不理,你的心里会是什么感受?我们都知道母亲的重要,母爱的伟大,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有完全截然相反的表现呢?唠叨是母爱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承载着不仅仅是母亲的对我们的牵挂,还体现着我们身为儿女该如何去回应母亲的爱。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我们的成长,伴随着母亲额头的纹痕的加深,鬓间渐多的点点斑白。不见母亲的昔日秀发,,只见你头间泛起的微霜;不见你十月怀胎的艰难,只见你含辛茹苦的漫长。时间不等人,岁月催人老。当我们耳边的唠叨已渐渐减少,身处异乡的我们,是否怀念母亲的可口饭菜,是否还想着母亲以前的点滴唠叨?我们长大了,是不是也应该让父母享受一下我们的唠叨,我们的关怀。
现在,我们不仅要享受唠叨,也要给予母亲我们的唠叨,毕竟,我们长大了,不是吗? 享受唠叨,你我共行。
第三篇:《妈妈的口头禅作文500字》享受唠叨500字。
妈妈的口头禅作文500字享受唠叨500字。
妈妈的口头禅作文500字
海门市东洲小学 六(8)班 王亦淳
>我的妈妈爱>唠叨,反复唠叨的一句话:“一定会好起来的”。
那天,我刚写完作业,妈妈就来到我的身旁。她要我背诵,经妈妈一再提醒,总算结结巴巴地背了出来。我紧张地看着妈妈,等待她的训斥,哪知她拍了拍我的肩膀,笑眯眯地对我说:“再多读读,相信一定会好起来的。”这太出乎我的意外,竟一下愣住了。不过,我默默地发誓:一定要更加努力,绝不让妈妈失望!
去年,爷爷支气管炎复发,咳嗽得“翻江倒海”,妈妈为他四处寻医问药,病情依然不见好转。爷爷整天唉声叹气,脸色一天比一天难看,只得住院进行手术治疗。爷爷非常固执,连连说:“没用的,没用的。”妈妈望着爷爷,为他加油鼓劲:“一定会好起来的!”后来,手术顺利完成,如今爷爷的病好了,身体也比过去硬朗得多。
几个月前,妈妈的公司新来了一名员工,她埋头苦干,工作效率却不高。其他员工都看不起她,冷言冷语冷面孔,想方设法地排挤她。她受不了窝囊气,便向妈妈辞职。但是,妈妈看她十分勤快,便鼓励她说:“只要你坚持下去,一定会好起来的!”她找回了自信,慢慢也赢得了同事的尊重。
“一定会好起来的!”这句口头禅,妈妈常常挂在嘴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句话也成了我的座右铭,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一直激励着我前进!
指导老师 朱 慧 《妈妈的口头禅作文500字》
第四篇:《唠叨的爱》
唠叨的爱
徐州市少华街小学6(5)班
吴淼
“吴淼,快写作业,写完作业,再复习复习……”我耳畔常响起妈妈、爸爸的唠叨声。面对这唠叨,我是既烦又爱。烦是自然的,但是说到爱,你们肯定觉得好奇怪,对唠叨还爱。你看了下面这个故事,可能就会改变一些看法.
刚开学的一天早晨,我还在甜甜的睡梦中,就被妈妈的大嗓门吵醒:“快起, 快起,都开学了,还能睡懒觉吗?再不起就要迟到了,小心徐老师让你罚站……”。爸爸虽然不像妈妈那样大喊大叫,但是他也有他的高招。每当我该做作业或该听磁带,而没有去听的时候,他总是会拖着长音对我说:“吴淼同学,现在你在干什么?你现在应该干什么?”每当作业中遇到难题,又不想劳神思考,去请他帮忙的时候,他总是说:“大声地读一遍题目”,我刚读完后,他会不经意地说:“会了吗?不会,就再读一遍。”如果我读完后还不会,他会让我讲一遍题目,我讲错的地方,他才会给我分析,直到我在他的启发下自己找到解决的办法。
他们还经常给我布置作业,有时我会受不了的,朝他们大发脾气。等我消了气,他们总是说:“将来的竞争很激烈,你看爸爸不也天天看书学习吗?”想想也是,爸爸这么大年龄还不停地学习,我小小年龄跟着学吧。
其实,我也知道,他们是真的疼我,真的爱我,真的为我好。可他们的爱有时真让我受不了。我想有一个既能长知识又轻松快乐的童年。
指导老师:徐慧
第五篇:《爱唠叨的妈妈》
我的妈妈今年三十七,高高的个子,身材偏胖。一张瓜子形的脸,梳着一根又长又粗的大辫子。一双浓眉下眼睛又黑又亮,鼻梁高高的,一张能说会道的嘴。我的妈妈什么都好,就是有一点叫我心烦——爱唠叨。
有一次,学校组织去新城区素质教育基地小井沟活动。在前一天的傍晚,妈妈领我去华联买第二天所需要的食物。在超市,妈妈就开始了她的绝活儿——唠叨。什么不要与同学打架啦,不要乱跑啦,什么这呀、那呀,说个没完没了。听得我耳朵都快起老茧了。我看着购物车里丰盛的美食:香肠、面包、水果、奶糖、烧鸡、瓜子……口水都快流下来了。刚才妈妈说那么多话我只当耳旁风,心早已在基地品尝这些美味了,只是频频点头而已。
第二天一早,同学来我家找我一块儿走。我背上书包刚要动身,妈妈一把把我拉住,塞给我一件羊毛衫说:“山上冷,多穿点。”我只好把它塞进书包。妈妈顺手把茶几上的水果刀丢进了书包,又说:“吃水果时要先削皮。”我打开门要走,妈妈又问:“零花钱够了吗?”我不耐烦地说:“够了够了。”同学在一旁捂着嘴“吃吃”地笑着。我连忙逃出了家门。妈妈趴在阳台上还不忘喊一声:“坐车时坐在车窗旁,小心晕车!”
你说我妈妈唠叨不唠叨?
第六篇:《爱“唠叨”的父母》
“头抬高点!”、“腰给我挺直!”、“不要挑食!”、“要讲卫生!”嗨,我的爸爸妈妈又开始唠叨个不休了。但是,我总是一个耳朵进,另一个耳朵出。
记得有一回,我看课外书时,头又不知不觉地“贴”在了纸上。我越看越起劲,简直已经陶醉在书中,在优美的文字之间漫游……,我正看得津津有味,突然,身后传来了一阵雷鸣般的喊叫声:“计馨怡!请抬头挺胸好不好?你这样下去行吗?是不是想戴眼镜啊?”我被吓了一大跳,回头一看,呀,两个“监视人”又站在身后“吼叫”了。我小声地哼哼道:“我、我可不想戴这、这个讨厌的东西……”“那还不快把头给我抬起来!”我被他们训得一句话也接不上来。于是,我只好无奈地抬起了头。可不一会儿,等他们走了,我又慢慢地低下了头……。
俗话说得好:“不听大人言,吃亏在眼前。”这不,我终于近视了,戴上了这讨厌的眼镜。唉,悔不该把父母的“唠叨”当耳边风,现在再怎么后悔也来不及了。
其实,父母的“唠叨”充满了对我的关爱。说实在的,唠叨也没什么不好的,不过我还是要对你们怯生生地说一句:“说我的时候,最好声音轻一点。”
指导老师:张红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