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散文浅谈人生 浅谈散文写作技巧

写作指导 zuowen 2浏览

【 – 写作指导】

散文浅谈人生(一)

散文浅谈人生(二)

浅谈散文阅读技巧

散文以丰富的材料,灵活的思路,优美的语言,表达着作者深挚的情感及哲理,因而深受读者的喜爱。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使学生准确阅读和理解散文课文的深刻内涵呢?我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

首先,要把握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基本特点,这是阅读散文的关键。所谓“形散”,主要指散文的取材十分广泛,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其表现方法不拘一格,组织材料,结构成篇也很自由。“神不散”主要是其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及情感明确而集中。比如朱自清《春》这篇文章,写春在麦地里,桃树上,李树上,梨花金黄,菜叶嫩绿,柳树舒展了黄眉绿眼,春燕从头顶掠过。文章写得灵活自由像空中的风筝,而作者手中的线则是寻找春天,所以便有了春天里的特有气息,时间空间转换自然,表达着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希望。

其次,学习一篇文章,要看标题,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凝聚着作者的情感及态度。如《春》,看到题目,我们展开联想和想象,春天,是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季节,所要描绘的应当是美好的事物,所要表达的也应是美好的感情。

第三,要朗读,有多种方式如速读,跳读,略读,精读,默读等。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反复读文章加强理解。读课文也有助于焕发课堂生机,集中学生注意力,还有助于积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第四,感知形象。散文是借某些现象,事件,事物来表达作者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价值的,因此,在学习散文时就应注意把握所描述现象,事件,事物的特点,其特点定是直接或间接地反应作者的观点。以朱自清《春》为例,文章中作者选取了众多的形象。“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蜜蜂嗡嗡地闹着”“”“野花遍地是”“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轻轻风流水”“天上风筝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这些都是春天的使者,传递着春的气息,更是美好的意象,象征着美好的事物,故而,作者用其来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是对祖国美好未来充满了希望和信心。

第五,理清思路,抓住线索,把握中心。在对文章形象的初步整体感知下,理清文章的脉络结构,找出文章线索,沿着线索深入剖析。仍旧以《春》为例来讲述。标题告诉我们这篇文章要讲述的是与春天有关的信息,通读全篇之后,我们对文章有了整体认识思路,作者对春天的盼望,描绘和赞美。全篇共10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是文章的文眼,即开篇点题;盼望春天的到来,为第一段。2—7自然段分别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向读者展现了多姿多彩的春景图,为第二段。8—10自然段用拟人的手法将春天的渐渐到来比作孩子的成长历程,表达着对春天的赞美之情,为第三段。全篇围绕一个“春”字展开画笔进行描绘,春的美景,春的气息,春的声响,都通过作者的生花妙笔表现出来了。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

作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是为了借景抒情,春天百花争艳,草长莺飞,山清水秀,一派生机勃勃,作者不仅仅表达着自己对春的赞美之情,也传达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更寄托着他对祖国美好未来的祝福之情。

第六,语言赏析。一篇好的散文,总能以情动人,但是情的载体却是语言,所以散文的魅力也在语言,行文自由,如行云流水,不拘一格,或对仗,或闲散,或长或短,注重文采,或淡雅,或华丽,或严谨,或轻松,用文情并茂的文字表达着丰富的情感或深刻的哲理。《春》可谓是一篇精美散文,如午后的清茶,细细品来,令人心旷神怡。文中的拟人句比比皆是,“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旗来了”“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像争先恐后去赶集的人,好不热闹。文章后三自然段以“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青年”来比春天,孩子在一天天地茁壮成长,春天也越发地生机勃勃。比喻句:“野花儿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描写雨“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作者用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驾驭着文字,对意象进行描绘,展现给读者的是一幅美丽柔和的春景图,朴素淡雅清丽的语言表达了深深的赞美情,同时,优美的语言创造优美的意境,给人无限遐想,如““吹面不含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是什么感觉?定是温和的,软绵绵的,使人感到温暖,春风除了像母亲的手,你觉得还像什么?

展开联想,可以像柔软的丝绸,可以像渺茫的歌声等等。“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想象“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情景,并说说“偷偷地”和“钻”用在此处有何好处?小草仿佛是一个顽皮的孩子,没有妈妈的允许就想偷偷地溜出去玩,于是,那种探头探脑,东张西望的动作和神态就自然地表现了出来,给人以活泼轻松的感觉。“偷偷地”“钻”更能充分地表现出顽皮的态度来。

通过上述简要分析,可以看出散文的阅读和学习并不是很难,因此,教师在散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应适时地恰当地教给学生阅读和学习方法,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积极引导,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散文浅谈人生(三)

散文浅谈人生(四)

怎样欣赏散文?我在漫天雪论坛也遇到一些网友也经常提出这样的疑问,即怎么样欣赏现代散文?笔者结合网络散文写作和欣赏实践,谈点体会,仅供参考。

看到一篇散文,写篇读后感还可以,如果人家提出要你欣赏一下,可能就作了难。因为老虎吃天,无从下口,一片茫然。是欣赏他的立意,还是欣赏它的结构?是欣赏它的语言,还是欣赏它的气质?是了解它的创作技巧,还是了解它的写作背景?总之,欣赏有许多方面。如果是一篇短而浅的散文,全面地谈谈也未尝不可,但如果是一篇有份量的名篇佳作,或者是一部散文集,如果全面地欣赏分析,没有宏观的把控能力,可能就要感到吃力,甚至于写出来自己不满意或作者不以为然。

我要告诉读者的是:以我多年从事理论评论工作的经验来看,如果不是受人之托非要就一部散文集做评论,我还是建议,要把你读一篇散文之后印象最深的一点生发开去,写成一篇欣赏散文的短文。也就是说,攫取一个方面,或者是立意(主题),或者是结构(包括开头结尾各个层次的安排等),或者就语言谈点观感。因为这是你可以并且有能力把握的小题目,是散文的一个侧面,抓住这个侧面,就可谈深谈透,把握实质。我在评论陈翰乙杂文帝王系列时,就不是泛泛而谈,而是抓住帝王系列这一部分,从而作出中肯的分析和论证,并给予方向性的指点。在评论米奇诺娃的那本散文集时,尽管我是从宏观上谈她散文创作得与失的,但我还是就语言这方面谈得最多最细最透,也最容易打动读者。

在这里举个例子。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名篇佳作,而金志华在写赏析时仅仅抓住散文在结构与语言两个方面的突出特点加以分析评论,因此就被编进了《中国现代散文欣赏辞典》。文章开头,只是简单地介绍了一下朱自清写这篇散文的历史背景,是1927年作者极其苦闷时,寻求超脱和自由的心境下出去走走,在月光下看到荷塘而缘情写景的。评论文章第二部分着重分析结构上的安排,中间三段怎么样写荷塘月色之美,然后介绍内外结构的均衡安排,形成一个圆型结构。然后又介绍这篇散文在语言上的特色,是“新而不失自然”,在口语的基础上刻意出新。既平白如话,毫无雕饰之感,更有精心练句用词。

欣赏网络散文,其实还是美学范畴,是一种审美活动。就是说,你对一篇散文或一部散文集读后,就感受美的地方发表评论,它是不是美的,美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写得这样美?这是一种以散文艺术作品为研究对象的特殊思维活动,也是沟通作品与读者的桥梁和途径,同时更是一种再创造。好的鉴赏文章本身也是艺术品。从欣赏主体即评论者来说,需要有一定的思想理论水平和生活经验。只有经验过的东西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其次,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一位哲人说:“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缺乏应有的艺术情趣和修养,就难以找到欣赏作品的途径。有些读者在一片叫好中感到茫然,谈不出哪里好来,就说明这种缺少艺术修养的情况。德国诗人歌德说过:谁要想作出伟大作品,他就必须提高自己的文化教养,才可以像希腊人那样,把琐碎的实际自然提高到精神高度。欣赏亦如此,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要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养成功。等你在最好的作品中打下牢固的基础,你就有了用来衡量其它做的标准,估价不至于过高,而是恰如其分。

欣赏散文的重点是什么?我认为:一是看立意如何?即有没有真知灼见,独到的思想内容,奇特的人生感受,深沉的生命追问,自然个性的张扬。好的散文一定是立意新奇、思想独到、个性突出,有着深刻生命体验的。反之就不是好的或优秀的散文。还是那句话:散文谁都会写,写好不容易!二看散文的构思技巧如何?有人概括为“新、奇、巧、妙”四字,也

不无道理。一篇散文,特别是司空见惯的题目或题材,别人都写过,比如生命啊、幸福啊、人生价值啊、理想啊等等。如果你在结构上没有新意,很可能就会落入旧巢。欣赏者就可以从这里发现问题,越是老题目,越要看有无结构上的新奇巧妙。三是看意境创造。因为散文是造境的艺术,它不同于小说,看有没有故事,人物刻画怎么样?散文主要看意境,一篇散文能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就是对文学史的贡献。四是看语言特色。有没有语言特色,是衡量一篇散文成不成功的标志。成功的散文往往是语言上有特色的,能不能创造出独特的散文语言风格,也是衡量散文好或差的重要标志。我在评论米奇诺娃散文时,就抓住她在语言上的创造和特色进行评论,别的不是没有价值,而是语言有独特的价值。这就是我的发现。罗丹在《艺术论》中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就是性格和表现。”要善于发现散文语言的含蓄美、音乐美和智慧美。由于散文是介于诗歌与小说的文学样式,因此,在散文里读出诗意,特别是那些散文诗,更应该是美的语言。同样是叙述一件事或故事,散文也与小说不一样,小说平铺直叙即可,而散文却要求叙述时带有感情和节奏,要朗朗上口,要有诗意。所以,大家看于坚等人的散文好,好在哪里?在语言。他们原来都是诗人,后来转写散文,就把诗歌语言带进了散文,于是有了诗意:悦耳动听,节奏明快,抑扬顿挫。因此,有人主张,年轻人要想学散文,最好先从写诗练起,诗写好了,再写散文就得心应手。其它的方面,比如作者思维、写作背景、反映内容等,都可以在欣赏中一并了解,不是重点,有的评论者甚至于不去过问那些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散文浅谈人生 浅谈散文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