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描绘清平乐村居的背景200字· 清平乐村居描绘的情景

写作指导 zuowen 2浏览

【 – 写作指导】

描绘清平乐村居的背景200字·(一)

描绘清平乐村居的背景200字·(二)

描绘清平乐村居的背景200字·(三)

描绘清平乐村居的背景200字·(四)

描绘清平乐村居的背景200字·(五)

描绘清平乐村居的背景200字·(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背诵这首词。

2.通过看注释、联系上下文、观察插图等多种方式理解词句。

3.感受词人所营造的安适恬淡的意境,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4.进行改写练笔。

教学重点:

运用多种方式理解词句。感受词人所营造的安适恬淡的意境,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进行口头改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培植审美心境。

这节课就让我们告别都市的高楼大厦、喧嚣繁华,一同去感受美好的乡间生活。

出示课文插图,教师板书题目“村居”后启发:“看到村居你会想到什么,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预设:“我想乡村会非常安静,静得能听见小溪轻轻流淌的声音。”“乡村非常闲适,人们无忧无虑地生活。” “我眼前有一个被绿树环绕的村庄,人们在田间劳动。”)

二、多样诵读,体会诗词韵律美。

就让我们跟随宋代词人辛弃疾一起走进这村居。出示整首词。老师强调清平乐这个字读“yuè”,是曲调的名称,古代的词是可以配乐来唱的,村居才是这首词真正的题目,读时,词牌名和后面的“村居”间要略有停顿。

(一)字正腔圆读。

辛弃疾笔下的村居到底什么样,请同学自读课文,要求字正腔圆,看看我们能不能把它的韵味读出来。

你觉得哪些字的读音需要注意一下。

1.应读“翁媪ǎo”。根据偏旁猜猜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翁字上头是个公,就是指老公公。媪字有个女子旁,就是老奶奶。满头白发的老年夫妻就是翁媪。

2.“亡赖”同“无赖”,“亡”读“wú”

3.溪头卧剥bāo 莲蓬。

强调这是个多音字,把一个东西的外皮去掉读bāo不读bō。

全班读整首词时,注意上下阕之间的停顿。

(二)手舞足蹈读。

吟诵诗词古人常会手舞足蹈,让我们师生一起击掌,用手舞出上阙。

大家不仅可以手舞,而且可以足蹈,也就是踏歌。来,咱们再一起脚踏节奏读下阕。

(三)抑扬顿挫读。

其实诵读诗词最重要的还是吟颂,古人作诗词讲究平仄,三四声是仄声,读得短促;一二声是平声,读得舒缓。老师可先带着学生读,再分男女生读。

三、反复品味,感受诗词意境美。

(一)生成画面,理解词意。

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一遍一遍的诵读中,你的眼前出现了哪些画面?

预设:

我看到村庄里有一座茅草房,虽然茅草房又矮又小,但周围风景秀丽,小溪唱着欢快的歌,溪边是绿草如茵。我看到一对老夫妻坐在矮矮的房子里聊家常。我看到一个小孩在池塘边剥莲蓬。我看到中儿正在编织着放鸡的鸡笼。我还看到大儿在小溪的东边耕田

老师相机概括,诗人为我们描绘出:茅舍清溪图、翁媪相媚图、大儿锄豆图、二儿织笼图、小儿剥莲图。

(二)品味字词,感受词情。

1.你最喜欢哪幅图画?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幅画面讲给大家听。引出“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一句。

2.“卧”是什么意思?

学生会说是躺是趴。请你把躺和趴带回诗词中,与卧比较。显而易见,溪头躺剥莲蓬,溪头趴剥莲蓬都不美,那结合插图说说小儿在怎样卧剥莲蓬?学生想象他可能是一边翘着小脚丫一边哼着歌谣一边剥莲蓬。也可能是摇晃着腿一边数数一边剥莲蓬。

3.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小儿随心所欲,想怎样就怎样。这真是无忧无虑,自由自在,悠闲自得、若无旁人。那为什么说他是“无赖”呢?(理解“无赖”的意

思是形容小孩比较淘气,特别活泼顽皮,天真可爱。)

4.谁能把小孩子卧剥莲蓬的童趣读出来。谁和他比一比。

(三)想象描绘,体会词境。

1.哪句词描写出一对老夫妻在屋前聊天的画面?出示“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一句。

2.结合注释理解“吴音”和“相媚好”两个词语的意思。

介绍:作者写这首词是在江西上饶地区,春秋时代属于吴国,现在苏州上海浙江地区的人还在说着“吴音”。 相媚好是彼此之间很亲热。再读这三个字,你能想象翁媪交谈时的样子神态吗?可以结合插图。

想象:他们头贴着头,偎依在一起,正亲热地说话呢;翁媪喝了一点酒,满脸通红,老奶奶还有些害羞,正窃窃私语说着对方的好。

3.这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请你们大胆想象,翁媪会互相夸赞什么?出示句式:读着“醉里吴音相媚好”,我仿佛听到翁(媪)夸赞媪(翁)说:“ 。”预设:你可真是个好丈夫,看大儿一门心思地锄豆,勤劳的品质就是跟你学的;读着醉里吴音相媚好,我仿佛听到翁夸赞媪说:“老伴,你给我做的新衣服真好看,穿在身上好暖和,好舒服。”

4.改变句式:读着 ,我仿佛听到 夸赞 说:“ 。”谁能联系下阕词句再说说吗?

预设:

读着大儿锄豆溪东,我仿佛听到翁媪夸赞大儿说:“大儿子成了咱们家的壮劳力,地里的活儿都归他干了。”

读着中儿正织鸡笼,我仿佛听到翁媪夸赞中儿说:“你看咱们的中儿多么心灵手巧啊。”

读着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我仿佛听到翁媪夸赞小儿说:“别看咱们的三儿子小,现在也能帮家里干活了,他那专心劲儿多惹人喜爱。”我仿佛听见翁媪一起说:“咱们的三个儿子既能干又孝顺,咱们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了!”

5.多么温馨的场景啊,这真是——生接读“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学到这里,你对这个“醉”有新的理解了吗?都有谁醉了?为何而醉?

(这两个白发翁媪醉了,因为喝了点酒而醉;因为两个人恩恩爱爱、白头偕老而醉;也因为望着勤劳懂事的儿子们,享受着天伦之乐而醉;词人呢,看到这

清新自然的田园景色醉了,看到这家一人快乐幸福的样子醉了;我们看了这幅其乐融融的画面也醉了。)

6.是呀,这使许多人“醉了”的村居,走过800多年的风雨,清清新新地走来了,走进了我们心中,让我们和着音乐一起吟诵整首词。

愿这清新自在、安宁祥和、温馨舒适的村居生活,像舒缓的圣曲,在地球的每个村落回响,再让我们一起背诵。

词本身是配乐唱的,你们想听听这首清平祥和的农家乐吗?希望大家跟着一起哼唱。

四、口头改编,体验创作成功美。

(一)再现画面,体会意境美。

同学们,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描述,一起走进这如诗如画、清新恬静的乡村生活画卷中,先将看到的四周环境、人们的生活场景,有序有情地描述下来。

(二)情景表演,体会情感美。

这宁静悠闲的生活的确让人向往。愿不愿意当当老公公、老婆婆,体会一下真正的田园生活?想象一下,带着酒意操着吴语的老夫妇会亲热地聊些什么呢? 同桌扮演老夫妇,可以从眼前三个儿子,神聊至当年情景,要求绘声绘色,栩栩如生地表演。

(三)口头改编,表现作品美。

现在我们试着把《村居》这首诗所描绘的情景生动形象地再现出来,来表现一家人的安居乐业,感受创作的成功之美。

注意:不仅要描绘出村庄的优美环境,更要将五口人的言行神态细致地刻画出来。 小组合作,1人汇报,评选最佳改编。

五、补充资料,感受田园诗词美。

田园诗词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一颗闪亮的珍珠,每一首都仿佛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一首委婉动听的诗,一段绵长不绝的情。让我们再来读两首享受。打示辛弃疾的《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和陶渊明的《饮酒》,结合诗句想象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田园风光。课下还希望同学们搜集更多的田园诗词来诵读,进一步感受我国古代文化的艺术魅力。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描绘清平乐村居的背景200字· 清平乐村居描绘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