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春季钓鱼 春季钓鱼技巧

写作指导 zuowen 2浏览

【 – 写作指导】

第一篇:《春季钓鱼三技巧》

春季钓鱼三技巧

来源:网络 作者:秩名 发表时间:2011-03-14 21:07 点击:26711次

俗话说:“立了春,赤脚奔”,告诉人们在立了春之后,气候便逐渐转暖,大地复苏,万物回春。一些不爱春钓的钓友们便也“钓心”欲动,大有“一年钓鱼在于春”的势头。春天确是一年中钓鱼的好季节。鱼儿经过一个冬天的潜伏,纷纷出外活动,加之要蓄卵、产卵,需要充足的营养,就会大量进食。此时鱼肥,成群游弋,活动范围广,格外好钓。但必须掌握春季钓鱼技巧,选择好钓位、钓点、钓饵和钓法,方能获得鱼儿满篓。

一、“一日三迁”春钓滩

沉静一冬的鱼儿,随着春天的到来,纷纷离开水较深、水温相对稳定的越冬窝点,游至随气温变化较快的浅水区或岸边。这些水域,在一定的时间内,不仅因接受阳光照射后水温相对较高,同时复苏的草、虫也较多,这便给鱼儿提供了天然饵料。故在浅水区、岸边施钓,常优于深水区。因此为“春钓滩”。但在钓浅滩、岸边时,还要注意一日之中的钓点变化,即早上和傍晚略钓深一些,时近中午宜钓浅一些,这种变化钓谚有“一日三迁”之说。春钓草,草者,水草也。钓谚说:“钓鱼不钓草,多半是白跑”。鱼类中的多数鱼都有爱草的习性,尤以鲫鱼为甚。因为水草的嫩芽、嫩叶是鱼儿的主要食物,水草中的浮游生物多,它

们是鱼儿喜欢的天然美味佳肴。还因鱼儿在交配产卵时,需要水草等物粘附,水草便成了鱼儿的天然“产床”。另外,因鱼儿胆小怕惊扰,在水草中活动,可因水草的掩护而有安全感。因此,钓点应选在草洞(草缝)、水草旁下钓,往往上钩率高。

二、春钓活水获鱼多

春钓活。活,指缓缓流动的活水。活水中溶解的氧气多,鱼儿较活跃,游鱼戏水多出现在这一水区。鱼儿不断地活动,自身能量的消耗必然会加剧,随之引起觅食、抢食的现象也会增多。一旦找到鱼儿密集处,常可连续上钩。故在活水区施钓,往往比钓死水获鱼多。

三、春钓荤饵鱼儿跟着走

春钓荤,荤者,肉食也。钓谚说:“钓饵对了口,鱼儿跟着走。”钓法:随着气温、水温的变化,钓法应随机应变。早春,频频提竿,诱鱼上钩。因水温较低,鱼儿游动速度和觅食能力都还很差。手握鱼竿不停地上下提拽,就能把“死饵”变“活饵”,逗鱼上钩。仲春、暮春,气温、水温升高,鱼儿游动、觅食活跃,钓法要灵活多变。若在一处钓到了鱼,就应坚持在此处下钩,不要轻易放弃,否则不停地变换钓点,既耗费时间效果又不一定好。若在一处较长时间内无鱼问津,就应当机立断,另辟新点,否则也将会一无所获。

第二篇:《春季钓鱼如何选钓位.垂钓文化》

春钓歌:

春季野钓用长竿,六米开外不算远,细线小钩漂具全,精心调钓莫嫌烦。 钓位要选向阳岸,水深莫超一米三,香窝重窝勤续窝,钓点别离水草边。

春季钓鱼如何选位!

就坐位而言:早坐东向西钓,晚坐西向东钓,正午坐南向北钓鱼台,背*太阳顺光钓,坐近岸钓远点,坐远位钓近点,斜坐位钓草岸,顺风坐钓逆光,坐草丛隐身钓明水近投竿。

就风力而言:钓和风不钓燥热,钓南风不钓北风,钓顺风不钓逆风,钓4级以下小风不钓5级以上大风。

就气温而言:不钓温差9~13℃,钓温差5℃以内。

就天气而言:钓暖不钓冷,钓睛不钓阴,钓阳不钓雨,钓煦不钓狂(风)。 就水势而言:钓深不钓浅,钓静不钓流,钓浑不钓清。

就岸形而言:钓凹不钓凸,钓弯不钓直,钓远不钓近。 就草盖而言:钓草不钓明,钓坎不钓坦,钓边不钓中央。

第三篇:《春季钓鱼技巧大全》

早春伊始,鲍、草、鲢镛+鱼等仍处在冬眠中,鲫鱼则迫不及待地从

深水区游向近岸、浅滩寻觅食物。此时的鲫鱼经过漫长严寒的煎熬,体内

能量消耗过大,加之初春的气温水温与冬天相差无几,因此,身僵体硬,活性差,就饵时开口小,吸饵轻,故而,在钓组的搭配上必须具有针对性,方能有所斩获,钓出乐趣。

鱼竿

1.细。指的是主线和脑线均要细。早春由于气温水温跟冬天差别不大,

鲫鱼身僵体硬,活性差,开口小,咬口轻,挣扎力小,哪怕是半斤重的大鲫,主线0.4~0.6号足矣,脑线0.2~0.4号即可。如果全是小鲫,主线可放到0.3号,脑线可放到0.1~0.15号(前提是脑线不能跳号,柔软度一定要好),这样鱼吸饵进嘴顺畅无异物感,信号表现清晰有力,一逮一个准。因此,采购钓线时最好去品牌店,虽说高些,但质量有保证。

2.小。指的是钩型要小,钩条要细。因早春鲫口小、口轻,必须选择

细钩条的长柄袖型钩。理由有二:钩条越细自重越小,鱼吸饵时阻力小,钩饵位移距离大,漂讯反应大而有力,同时钩尖更容易刺穿鱼唇;长柄钩拉的饵团饱满,卸鱼快。需强调的是绑钩时脑线要绑在钩柄外侧,使钩和脑线呈一直线,鱼吸饵易入口,中鱼率高。如果脑线绑在钩柄内侧,会使钩线形成夹角,容易跑鱼。再者,拉饵时易造成钩柄上一坨饵,钩尖上一坨饵,有漂亮的漂讯却不中鱼,因为不知鱼吃的是哪一坨饵。之所以不提倡大钩和粗条钩是因为它的自重大,30克以下的小鲫吸饵时阻力大,带动钩饵位移的距离小,信号反映涩滞甚至无信号,扬竿难中鱼。关于粗条钩与细条钩的优劣对比,曾给笔者留下深刻的教训。

几年前的一个早春,笔者在一水库上游的浅滩狂拉全是20克左右的

瓜子鲫。气温0?4℃:,主线0.3号,脑线0.15号,0.8号长柄细钩条袖钩,1号硬尾漂,调3目钓3目一黑格,拉小饵底钓。饵到位便有短促而有力的半目下顿信号,扬竿即中鱼,还不时上双尾。突然,钩挂底脑线折了,随手拿了一副粗钩条的1号钩换上,心里想,窝子里鱼扎堆,钩大点钩条粗点也无妨。谁知,接下来的漂相全是上下一个黑格的起伏,空竿连连,再无漂亮的顿口和上顶出现。下拉浮漂至半水,发现原来调的3目变成2目,是钩自重大惹的祸,当即修剪铅皮至3目。然而,信号依旧呆滞,赶紧换回0.8号的细条钩,加铅皮重新校准调目,抛竿即中双尾,效果立竿见影,由此证明鱼口轻到极点。

3.轻。指饵料的比重要小,状态要好,钩上的残留要小。按常理休闲

钓时饵的味型居首位,状态次之。假设鱼不接受该饵的味型,拒食或少食,再好的状态也没用。可是,早春鲫吸饵时开口小、咬口轻,要求饵的适口性要好,便于入口。饵味再好,饵大、饵黏状态差挡口,光有信号不上鱼也是徒劳,所以说,早春钓鲫饵的状态第一。

如早春鲫喜腥,可是腥饵比重大或黏,需加入适量的薯类粉饵或轻麸,减轻饵的比重,改善饵的适口性,再配以120目的短丝拉丝粉,使其达到理想的状态,才能确保上鱼率。有不少休闲钓者,认识不到钓饵状态的重要性,甚至分不清长短丝拉丝粉的各自用途,随便买上一袋(瓶),添加的量又多,拉出来的饵团大且黏甚至呈鼻涕状,结果只有看别人上鱼的份。

早春钓鲫,饵的状态非常关键,因此饵料的比重要小,雾化要好,附钩性要佳。如钓30克以下的小鲫(水深不超过1.5米),拉的饵团绿豆大即行;如钓50~200克或以上的鱼,饵团拉黄豆大或小花生米大即可。要搓拉结合,搓是诱和聚鱼,拉是钓,边诱边钓,抛竿频率要高。如果像钓蚯蚓死守,鱼不动我不动,那就犯了商品饵料的大忌。

4.灵。指的是浮漂的号数要小,灵敏度要高。大漂自重大,浮力大,上牵力大,表面积也大,与水的摩擦系数增大,下行阻力增加,因而对于口小、口轻,50克以下的初春鲫吸饵时所表现出来的信号常被屏蔽。浮漂是钓鱼人的眼睛,无了漂讯,这鱼咋钓?

{春季钓鱼}.

治啥病用啥,根据早春鲫的特点,应当选用自重小、浮力小、表面积小、与水的摩擦系数小的浮漂。选择1号的细长身短脚短硬尾漂,或是1号枣核型长脚长硬尾漂。细长身硬尾漂到位时间短,灵敏度高,枣核形漂兼容性强,翻身快,下行缓慢(全泳层搜寻鱼讯),钓行程、打底都有不错的表现。忌使用软尾漂,原因是软尾漂的漂尾空腔内具有一定浮力,导致浮漂整体浮力增大,上牵力大,当小鲫吸饵进嘴时会形成一定向外的拉力,使饵难入鱼口。

7年前的正月十六,笔者在一水库堤坝垂钓,那天阴天,气温1?4℃。我用主线0.8号,脑线0.6号,3号粗条钩,20元一支的2号粗长身硬尾漂,水深近3米,3小时仅钓了100克的鲫鱼一尾,后转移到上游下竿,水深1.7米,钓了2小时,半个漂讯也没有。这时,一中年钓者在距我5米远的位置落座,和好饵,抛第5竿即中20克小鲫一尾,一小时钓了22尾还跑了4尾。我向他讨了核桃大的一坨饵来钓,不幸的是一小时过去,仍无一咬口出现。

这时,那中年钓者接了一个电话后,说他有事要走,把拳头大一坨饵给了我。我干脆搬家去钓他的窝子。约10分钟,他收拾完钓具见我仍一无所获,询问我用的线组后说,他的主、脑线小我的一倍,漂是1号硬尾漂。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原来我不上鱼的真正原因是线粗、漂太“肉”所致。我立马收起装备,直奔渔具店,一咬牙掏80元买了支细长身硬尾漂,另花60元买了0.4号主线和0.2号脑线各一盘,当夜组装好线组翌晨去到昨日钓位垂钓。

抛十来竿搓饵喂窝后,拉绿豆大的小饵开钓。片刻,只见浮漂缓缓上顶一黑格后,清晰有力地下顿小半目,扬竿中鱼。5小时钓了30克左右的

幼鲫67尾。同一钓位,因线组换小,钓绩的反差如此之大,令我大喜过望。“吃一堑,长一智”,从此之后,我彻底告别了早春经常“打龟”的窘况,步入了钓鱼快车道,时常成为水边的

5.软。指的是钩竿的调性要软。由于钓早春鲫的漂小,线细、钩小,鲫鱼的个体差异大,小到20克,大到300~500克不等。钓竿调性硬,如二八调,一九调的竿,中50克以下的小鲫容易撕豁鱼唇跑鱼,中300~500克的大鲫,容易切线。因为硬竿的腰力足,反弹力强,是1~2节竿发力。而三七调以下的软竿腰劲小,是整体受力,当中大鲫时,竿弯如弓,卸掉鱼的冲撞力,迫其就范。当然,软竿遛鱼时间长,但更能充分享受人鱼对抗的快感和刺激。钓鱼人找的就是这种感觉,再大的鱼上岸后,也不那么重要了。软竿还能通过钓线的传导,使钓者感知到水下鱼儿是头部在挣扎还是甩尾想逃生,这又是一种美感的享受。

第四篇:《春季钓鱼如何选钓点 在浅水还是深水区 用什么鱼饵最好》

春季钓鱼如何选钓点 在浅水还是深水区 用什么鱼饵最好{春季钓鱼}.

钓点是能钓鱼的地点,钓位是钓点中钓鱼的座位。

钓位春天还是下风口好一点,原因是空气温度高于水温,下风口不仅溶氧高,水温出高些,就是抛杆困难点。应该考虑到水的深浅,最佳位子应该浅水、向阳北岸、下风口。(适合野钓)。放鱼鱼塘,鱼易偏塘,风大,就顶风抠角。另外要看水深,和时间(气温)早晨上午深,下午浅,如果下风口正好水深,一样不行.

以下是转钓友的帖子希望对你有用。

“垂钓绿春湾,春深杏花乱。潭深疑水浅,荷动知鱼散。”唐朝诗人储光羲的一首《钓鱼》,把春天野外钓鱼的景色描绘得十分动人。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邀上二三好友,到野外钓鱼,是放松心情锻炼身体的好方式。

春天钓鱼,怎样才能使鱼儿爱咬钩,满载而归?鱼竿、鱼线、鱼饵的准备,都大有讲究。退休工人姜师傅一年到头有100多天在外钓鱼,他

畅谈了春天的钓鱼经验。

钓鱼前的准备

鱼竿和鱼饵,是钓鱼少不了的行头。春天气温还比较低,许多鱼儿还是不大活动,懒得吃饵,只有鲫鱼活动比较多,爱吃饵。春天,尤其是早春,以钓鲫鱼为主。往往不需要钓得太远,尤其是雨天,除了太大的水面或太深的水外,鱼竿以5.4米为主,4.5米为辅。一般的养鱼塘4.5米就够了。鲫鱼的体重不会很重,且鱼口轻而小,建议用细条的袖钩来钓,线组上面,主线建议用钓鲫鱼专用线。而到了暮春,鱼口变大,活动量也大了,鳊鱼和小体形草鱼、花鲢等鱼儿逐渐活跃起来了,此时用钩可以大些、粗些,鱼线也可用粗一些的。

初春,浮游生物、线虫、小泥虫等开始活动,它们成了鱼类第一批美味佳肴。鱼类的素食食物,大都还没有生长出来。所以一般杂食性鱼类,春天觅荤食为主要食物。因此春钓,钓饵宜以线虫、蚯蚓、青虫、蛆等荤食为主。尤其是在下雨之后,水质较浑浊。荤饵香味大,穿透力强,对鱼吸引力大。水清的地方也可选用素料,一般用渔具店里配的鱼料。{春季钓鱼}.

钓鱼时间地点的选择

“春钓阳,冬钓午,夏钓两头,秋钓全天。”对于沉静一冬的鱼儿,随着春天的到来,纷纷离开水较深、水温相对稳定的越冬窝点,游至水温相对较高的水域,

同时苏醒过来的水草、虫类也较多,这便给鱼儿提供了天然的美味佳肴。故在浅滩、岸边施钓,往往比深水区获鱼多。尤其是鲫鱼,三月要产卵,更爱水草。鱼儿产卵需要水草等物粘附,水草成了鱼儿生儿育女的天然“产床”。还因鱼儿胆小怕惊扰,水草可供鱼儿躲藏。所以鱼儿和水草结下了不解之缘。故选钓点时,若选择在草缝(水草之间的空隙),效果甚佳;选在水草旁,也比较理想。

钓鱼的地点还可通过观察水泡来选择。不同的鱼儿吐出的水泡是不同的。鲫鱼的水泡是一个接一个的,形状较小;鲤鱼的水泡是一连串一连串的;青鱼、花鲢等体形大的鱼儿,吐出的水泡大,咕咚一个咕咚一个。在有水泡的地方下钓,等于瞄准目标开火,命中率当然高了。

春季如何钓鱼

由于自然水域的深浅和阳光辐射程度不同,春水温差较大,鱼儿随着节气和水温的变化,分布状况和摄食强度也不同。因此,春钓最忌简单行事,墨守成规。只有根据复杂多变的垂钓环境,运用灵活机动的方法,处理好垂钓中的几个关系,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钓深与钓浅——惊蛰前后,阳光下1~1.5米的浅滩水温稍高,鱼儿最先活跃、觅食,钓浅优于钩深,但上钩的多为小鲫、白条、小麦穗等。在钓浅的同时,若以海竿串钩挂蚯蚓远投,往往上大鲫鱼。清明以后由于水温升高,钓2~3米深比较适宜。

2.有草与无草——有草微生物多,鱼儿有食物,也有藏身之处,但大片水草覆盖日光晒不透,水温反而偏低因此,早春不钓密草钓稀草或钓草的边缘和较大的空隙,效果更佳。

3.曲岸与直岸——曲岸即小水湾,是鱼儿栖息、洄游逗留处,而直岸很少有鱼。湖库沿岸有很多湾和汊,汊里又有小湾,越难去的地方越有钓头,图方便在大坝和路边人车嘈杂处下钩,常常一无所获。

4.向阳与背阴——三月份阴岸水凉,几乎无鱼可钓,四月中旬逐渐有鱼咬钩,到了春末夏初,地势较好的背阴处则是理想的钓位。先阳后阴,先浅后深,精选钓位,心想事成。

5.上风与下风——大中型湖库水宽浪大,上风口和下风口鱼的多少不明显,小风时下风口较好,有三、四级风浪时,宜在上风口垂钓。

6.早晨与午间——早春水温低,早晨很少有鱼摄食,10~15时鱼旺,但四月中旬以后水温升高,7~11时和15~18时上钩率高午间鱼少,同夏季比较相似。

7.乍冷与乍热——冷暖气流到来气温突然升降以及由此带来的暴风雨,鱼儿惧怕、不适应,在正常生理机制未调整过来时,一般蛰伏不动,亦不摄食,出钓应躲过这个时刻。

8.涨水与落水——大中雨涨水时,水质浑浊,影响鱼的视线,有机物质增加,鱼不缺食物,不贸然吞钩。而农田春灌水位大幅度下降时,鱼儿产生恐惧感,此时出钓效果也不好。

9.荤饵与素食——春钓的钓饵以蚯蚓为主,面饵次之,诱饵应具备色、香、散条件。清明后除鲫鱼外鲤、草、鲳、鲶也咬钩,因此,一窝双竿、一荤一素,既不放弃小鱼,又能钓到大鱼,比单打一效果好。

10.机动与固守——早春水温低,鱼儿很少游动,在一处垂钓的时间长了,会出现鱼源枯竭,补窝也难见效,这时与其“守株待兔”,不如另辟蹊径或就近走钓。四月以后鱼儿普遍游动、觅食,鱼源枯竭的情况少见,实行多窝轮钓,可提高上鱼率。

{春季钓鱼}.

第五篇:《春季钓鱼技巧》

春天钓鱼是讲究很大的技巧的,要具备一些条件,才会有好的收获,如天气变化很大,气温不稳定等。 早晚钓边:暮春早5-8时,晚4-7时是两个垂钓的最佳时段。

中午钓潭:暮春的白天尤其是中午,浅水处的水温持续升高,鱼不会继续在岸边停留,把竿投向远方的深水区。但不必钓最深的水域,最好把钩下到水深2米左右的水域,或钓深浅水的结

草钓全天:有草的水域既是鱼的天然食堂,也是鱼的理想产床,同时还是避免大鱼袭击和惊扰的屏障。暮春时节水草茎叶繁茂,鲫鱼等都会聚集在水草区觅食和产卵,此时可采取戳茬或钓草洞、草缝、草角的方法,上钩率肯定多于钓明水

风钓风尾:刮风天水温下降,水中增氧,且有浮游生物和昆虫被吹向岸边,垂钓时要弃风头、弃顺风而钓风尾、钓迎风。

无风钓活水:要选择有进、出水口的池塘垂钓。既有进水又有出水,会使整个池塘的水体活起来,但比较而言,钓进、出水口优于钓中间,钓进水口又优于出水处。

钓雨中和雨后;暮春下雨气压基本正常,加之新水携氧气和食物进入水中,致使鱼十分活跃,食欲大

增。雨中垂钓莫失良机,但要钓近不钓远,钓浅不钓深。雨后垂钓较之雨中垂钓有过之而无不及。

钓凸凹和坑洼:在无草的光塘垂钓,要选塘在凸凹不平和沟沟坎坎的水域下钩,因为这些地方聚鱼,且聚而不散。此外,水底有坑坑洼洼的地方也是上好的鱼窝。

钓杂选乱:水底杂乱利于藏鱼.也是鱼的栖身之处。但垂钓时为防止挂钩,必须采取悬坠钓,此外,掌握提竿时机也十分重要!

一、根据三春变钓时

正月初春,虽已进入春季,但大地还没有完全复苏,气温、水温同立春前的隆冬几乎无差别。二月仲春,气温、水温虽正日渐上升而接近和达到适合鱼类生存环境,但此时又正值鱼儿产卵期,为保护鱼类资源计,所以这时候,钓者也可按兵不动,把勤钓时间变“少钓”。到了三月惊蛰、春分,水温已达到适合鱼类生存的15~22℃最佳时段,所以,在这段春季的真正黄金时节。钓者应抓住机遇,忙里偷闲去垂钓。

二、根据节气变钓点

立春至雨水前,由于气温的低下,水温也就还停留在鱼摄食水温5℃的极限以下。故而,钓点的深浅,离岸的远近,应和冬天基本一致。即离岸6米以上,8米以下;水深2。5米以上,3米以下;找有大石暗礁、桥墩树桩、半水隐草,河底坑当这些有障碍物的地方下竿。惊蛰致春分前,随着气温、水温的逐渐上升和鱼儿活动范围逐步扩大,钓位的远近的钓点的深浅,又可适当近些和浅些。但离岸仍不能低于5米和浅于2米,且可由过去的钓“亮堂”改为挨草钓。清明后,大地已完全复苏,塘堰中,靠近岸青嫩的藻类、浮游生物和水生昆虫较多,这期间,鲫鱼会聚到这些地方吃食。所以,这时的钓点,不仅要挨近草边,更宜专钓草隙。

三、根据鱼情变钓法

雨水至清明前的四十多天,尤其是惊蛰春分时节,鱼馋恋草丛中的藻类、植物和水生昆虫,这时候,钓者若用长竿短线,穿挂略露钩尖的半截蚯蚓,在草丛中仅挨水面,对准鱼头,采用戳钓法,会比底钓效果好。{春季钓鱼}.

四、根据常理变钓具

到了仲春,特别是进入暮春后,这期间,多种鱼类都异常活跃。为了防止在主钓鲫鱼时遇上其他大鱼导致钩不中鱼或折竿断线,故而,在钓具组合上,尤其是对钩线的匹配,最适宜设置为既不能像夏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春季钓鱼 春季钓鱼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