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绵竹马尾河作文 马尾河写作文300

写作指导 zuowen 2浏览

【 – 写作指导】

第一篇:《美丽的马尾河》

美丽的马尾河

我的家乡绵竹是座美丽的城市,那里有高大的楼房、茂盛的花草树木最让我留恋的地方,就数美丽的马尾河了。

马尾河自北向南,贯穿城区,就像一条美丽的彩带。

马尾河以前是一条又脏又臭的河,里面漂浮着纸屑、塑料袋等垃圾,后来经过勤劳的绵竹人民的努力,现在的马尾河焕然一新:河两边,装扮着各式各样的灯笼;河两岸的垂柳争先恐后地冒出嫩绿的芽儿来;河中央,平静的河水托起一组组形态各异、五光十色的彩灯。

夜晚的马尾河更加美丽璀璨。马尾河的彩灯倒映在河水中,这时的马尾河就变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分外迷人。

绵竹市大西街小学三年级:杨撷鼎

第二篇:《四川省绵竹中学2014年高考语文《作文》系列写作指导:“风景”与“风景”》写作》

“风景”与“风景”写作

四川省绵竹中学 龚志华

上周批阅了学生写的命题作文“家乡风景独好”,发现部分学生除了没有突出“独”和“好”外,风景也没写好。仔细想来,与作文指导有关,笔者的指导把重心放“如何捕捉景物特征”和“如何运用用多种技法具体生动地写出景物的特征”,没有专就风景写作进行指导。于是结合我写的一些风景散文对学生进行了如下再指导。

一、什么是“风景”

所谓“风景”,指在一定的条件之中,以山水景物,以及某些自然和人文现象所构成的足以引起我们审美与欣赏的景象。

风景由景物构成。景物是风景构成的客观因素和基本素材,是具有独立欣赏价值的风景素材的个体,包括山、水、植物、动物、空气、光、建筑以及其他诸如雕塑碑刻、胜迹遗址等风景素材。一般来说,单个景物不能构成风景。

风景除了景物这一重要构件外,还得具有两个条件,一是景感,一是条件。所谓“景感”,就是我们对景物的体察、鉴别和感受程度,景感是风景构成的活跃因素、主观反映,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联想、心理等等。所谓“条件”,指的是风景构成的制约因素、缘因手段,是赏景的我们与风景所构成的特殊关系。包括了个人、时间、地点、文化、科技、经济和社会各种条件等。

风景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1、立体感

风景是多个景物按照一定形式构成,融自然与人文一体,要具有画面感和立体感。

2、层次性

风景讲求层次,要注意主次,远近、大小、前后等,还要注意光色变化。描写景物时,可以由高到低,由远到近,由整体到局部,由物到人,由动到静等。写风景主要有两种顺序,一是时间顺序,比如写校园景色,我们可以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来写出;一是空间顺序,如写山中樱花,就可以写远处看它是什么样子,近处看它是什么样子,或者从上看是什么样子,从下看是什么样子等。这样一些方面做到了,所写的风景就显得清晰自然。

3、多变化

风景,往往不是静止的,因为时节、光亮、角度等条件的变化,会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景象。

二、如何描写风景

1、形成画面

风景不是单个景物的描绘,要注意安排与组构,要有画面感与立体感。我们来看看《秋游白沙坝》的如下风景片断:

秋游白沙坝,是最有意思的。满坝的菜花,呈现一大片黄色。整个坝面像黄绸一样向四周铺展,东至乌龟山,西至骆驼山,南至青龙山,北至狮子山。其景象之博大,之壮美,夸张点说,世间绝无仅有。这块巨大的黄绸,不是静止的,不时地随风拂动,就像泛起一层层黄色的波浪。黄绸上还有众多的飞来跃去的蝴蝶,嗡嗡着响的蜜蜂,更为黄色的波浪增添了不少动感和色彩。黄绸至河道处,呈弯曲状,九曲十八弯的白沙河站在高处远远望去,像是给黄绸画上了一道极不规则而又十分艺术的银边,银边上还绣有低垂的拂柳的倩影,一丛丛野草红花,使得白沙坝妩媚迷人。黄绸绵延到四周山脚处,呈一线的绿色,这无形中又给这块巨大的黄绸镶上了绿色的边。

要形成画面感,一要注意地域范围、景物布构。如这里为了写出油菜花多,就注意了地域方位的介绍:“整个坝面像黄绸一样向四周铺展,东至乌龟山,西至骆驼山,南至青龙山,北至狮子山。”为了突出油菜花景象的动感与色彩,注意写蝴蝶和蜜蜂,为了突出景象的美,还写到河道、拂柳红花,而这一些景物始终融在菜花图中。

二要疏密错落、虚实相生。如这里重点写的还是菜花,其他景物都是为写菜花服务的。

三要写出特点,写出感受。 这一段风景描写,写出了油菜花的多与方,动与美。习作者的感受,主要通过形容词表现出来,融情于景。

二、讲求层次

摄影照相要体现出层次,写景同样要体现出层次。要注意主体与背景、远与近、高与低、上与下、前与后等。下面看《绵竹的春天因梨花而美》中的风景片断:

每到梨花节,来到山上,你会为眼前的梨花而沉醉。满山就像下了一场大雪一样,山坡上、路边、房边,全是梨花。大有“占断天下白,压尽人间花”的气势的宏大气势和“凭居莫厌临风看,占断春光是此花”的别致风情。这些梨花啊,千朵万朵,压枝欲低,玉骨冰肌,素朴淡雅,靓艳含香,风姿绰约。

这些梨花啊,白得清纯,白得玉洁,白得无瑕,如雪一般晶莹;美而不娇,秀而不媚,倩而不俗,似玉一般纯洁。

最妙的要数梨花经雨了。雨中的梨花,尤其妩媚动人,别一番韵味,你能感到白居易的“梨花一枝春带雨”那种极致;你能想象到贵妃明丽动人;你能在心湖里漾起那一圈圈又是怜,又是爱的痴情。梨花带雨悲而不伤,算是人间一绝。

在如此美的境地,吟诵古人咏梨花的诗句,你会觉得全身都浸透了梨花的圣洁清香,五脏六腑有说不出的妙境,惬意极了。

这一风景片断,先写梨 花全景,然后特写梨花的白与美,特别提“梨花经雨”的“妩媚动人,别有韵味”,体现出写景的层次感。

三、写出变化

风景的美,是景人合一、自然与人文合一的丰富美,还是多种变化的特色美。下面我们来看《在绿海中游啊游》中的风景片断:

我们的缆车便飞快地滑动起来。我和小宇都是第一次,随着一丝紧张,我们的心渐渐地平静而陶醉:我们的四周都是绿。那种绿呀,一眼看不到头。而我们就在这无边的绿海中穿行。随着缆车斜斜地向上,我们似乎在一个又一个的翻涌着的绿浪中被抛起,一个又一个绿浪过来了,从我们肩头,从我们头顶漫过来,向四周散开,而我们一下升到了绿浪的最顶端;经过绿的山头,缆车又呈50至60度角往下俯冲,我们感到了好像在巨大的绿坡上滑行,不,是在斜斜的翻腾着绿浪的瀑布上向下疾冲,那种快感,那种失重,一下把我俩的心给提起来了,“小尾巴”不禁叫出声来,我则在内心有一种超刺激的畅快。这种紧张,刺激,来自于一种绿的抚慰,无论我们怎样心慌,无论我们怎样无措,但我们躺在绿色里,心里最终是沉静的。在这里,我要把我在柳州和另一个家乡人同乘索道缆车的情形作个比较:坐柳州的缆车上山,见不到多少绿;下山也见不着绿,留存心中的除了紧张恐惧外,我是没有舒适感的。而在这一大片绿海中斜上,平游,俯冲,虽不时有些紧张,但你可左顾右盼,上看下望,总体上是欢悦的。脚下,你见不到陡崖峭壁,你瞧不见嶙峋怪石,你不用担心粗藤高树。那是软软的绿呀,那是柔柔的绿呀!那是宽大的绿呀!!那是厚实的绿呀!!!闭目享受,你不仅能感受到竹海的清幽、空灵、青翠欲滴,还能体味到竹海的深厚文化内涵。

这一风景片断从缆车“斜上”“平游”“俯冲”的变化写出了绿的不同状貌,通过比较写出对绿的特有体味。

最后要提的是,作文中的风景既是习作者眼中的风景,更是习作者心中的风景。除了要经过习作者从美的角度进行选择、组合,还要融入情感体验,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风景描写,一定要给别人丰富而具体、生动而活泼的印象,让别人读了之后,如同和你一起观赏了一篇,旅游了一趟,让他们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见其人,并生出对此处风景的无限向往之情。

第三篇:《四川省绵竹中学2014年高考语文《作文》系列写作指导:学生“阅读”要做的两件“要事”》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言语、文章是思想的反映,由“言”“文”可知“人”,由“人”更知“文”。我们进行阅读教学,既要学生懂“文”,更要学生知“人”。这就要学生做两件要事,一是学完一篇文章写“阅读感言”,一是“替作者画像”。下面以人教版语文必修2各单元为例作些说明。

第一单元

《荷塘月色》

阅读感言:

朱自清诉说了自己的不宁静,却描写了一个宁静的荷塘:这是一个与现实不同的环境,环境中透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一个与现实不同的环境,环境中透出诗人的洁身自好。传统的“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有作者的影子,清冷的明月是作者人品的象征。而这样的人身为清华教授却一生清贫,甚至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人世,其人其事其文,从精神上感动了一代代读者。这样一位自由主义者,这样一位民主主义战士,宁愿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表现了一个中国文学家的尊严与气节。我们需要的就是这样的有骨气的文人,我们的民族也需要这样的有骨气的脊梁。

朱自清画像:

散文泰斗和骨气英雄{绵竹马尾河作文}.

您,既非天才,又无贵族之气,却用农民般的质朴和诚实,一次又一次地踌就辉煌的作品,让全世界五分之一的心灵,随着您文章的节奏而跳动!淡淡的确良笔墨中,流露出一股深情,没有半点矫揉造作,却有动人心弦的力量。您,用自己的笔流淌父子离别之泪,用自己的笔绽放月色下的荷花,用自己的笔书写光明的到来。您用写景缜密的美文,显示了白话文学的实绩;您用至真至情之作,树立了文质并茂的散文典范,您感悟人生的真谛和价值,领会情感的忠诚和自然,您就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散文泰斗——朱自清。

您傲立于国统黑暗时代,学古人伯夷叔齐宁死不食“美粥”,您又是“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中华民族的英雄。

《故都的秋》

阅读感言:

不同的经历,不同心境的人对秋会有不同的感受。既有“轻寒正是可人天”的惬意、“我言秋日胜春朝”的昂扬、“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的畅快,也有“悲哉,秋之为气”的萧瑟、“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悲愤、“却道天凉好个秋”的无奈。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则以自己独特的视角、与众不同的体会,从“清”“静”“悲凉”入手,咏赞了故都的秋天。“文以载道”,郁达夫把自己的情感倾注到了“秋”的故都。在郁达夫的眼中,故都是一种象征。这时它不仅仅是一个人的

故都,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故都。中国北方的战云,东北沦陷的屈辱,内外忧患的夹击""凝聚在郁达夫的笔头,一篇《故都的秋》是作者忧国忧民的明证。

郁达夫画像:{绵竹马尾河作文}.

至诚赤子

您深沉,孤寂,坚韧!您对故者的秋情有独钟。在颠沛流离中,在饱受迫害时,您向往闲散安逸的生活。您开始不断地游历,借助山水来排遣现实带给您的苦闷,消解离群索居带来的寂寞。故都的秋就像是一碗醇香的陈年老酒,漂泊在您的心中,总是弥漫着对故都浓得化不开的眷恋。再次饱尝故都的秋,您终于找到了心灵的家园,灵魂的归宿。

站在故乡的土地上,您感觉到全身充满了力量,您不再害怕孤寂,不再恐惧前途,故乡给了您勇往直前的勇气。看到破壁腰上的朵朵牵牛花,开得那么深沉、淡泊。您知道了自己的方向,整个民族的方向,您早已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了国家。

您作为一个五四时期的前沿作家,在您的一生中充满了忧郁,充满了离愁,充满了对明天的不堪和对昨天的不堪回首。在您浓重深沉的笔法之下,流露出的是一颗赤忱爱忧民之心;在您远离家乡的凄苦生活之下,隐藏着生活情感的压抑,这使您遁逃现实带来的沉重的压力,垫居在诗歌和死亡的帐下。然而,您“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最终您的生命如一朵奇葩绽放,为了这片您爱的深沉的土地,您的爱永远激荡在国人心中。

您,就是至诚赤子郁达夫!

《囚绿记》

阅读感言:

陆蠡怀念在北平时所住公寓窗外的一树常春藤。他喜欢绿色,留恋绿色,引为绿友,是因为常春藤有一种决不改变的品性,有一种“永远向着阳光”的执著,有一种“永不屈服黑暗”的精神。卢沟桥桥事变,祖国山河沦落,正像被囚系而枯萎的常春藤。朝着窗外阳光的常春藤,是我们坚忍不拔的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光明前景的信仰。常春藤是陆蠡向往光明的象征,是他不屈不挠的体现,是他高尚品格的证明。一首“绿的赞歌”寄寓了一个正直爱国者的情感和愿望。

陆蠡画像:

抗日烈士

陆蠡不仅是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而且是宁死不屈的抗日烈士。 1937年8月,吴朗西、巴金分别去重庆、广州筹建分社,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便由陆蠡负责。几年中,在敌机轰炸中出版的书籍竟达数百种,还有十几种丛书。期刊《少年读物》因有抗日内容被强令停刊,他又先后主编了《少年读物小丛书》和《少年科学》。

1942年4月,陆蠡发往西南的抗日书籍在金华被扣,日本宪兵队追踪到上海,查封了书店,没收了全部《文学丛刊》。陆蠡不顾胞妹的劝阻,亲自去巡捕房交涉,便遭关押。后被解到汪伪政府所 在的南京审讯,敌宪问:“你赞成南京政府吗?”陆蠡说:“不赞成!”敌人又问:“日本人能否征服中国?”回答依然是:“绝不可能!”7月21日临刑时,年仅34岁。

在《怀陆圣泉》一文中,巴金以悲痛而崇敬的笔致,这般动情地赞颂自己的亡友:“在我活着的四十几年中间,我认识了不少的人""然而像圣泉这样有义气、无私心,为了朋友甚至于可以交出自己的生命、重视他人的幸福甚于自己的人,我却见得不多。古圣贤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可以当之无愧。”“有了这样的朋友,我的生存才有了光彩,我的心才有了温暖。我们平日空谈理想,但和崇高的灵魂接触以后,我才看见了理想的光辉。”

第二单元

《离骚》

阅读感言: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就是这样一位诗人,忧国忧民。“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史官,信念坚强。“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勇士,斗志昂扬。“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不畏强暴。不管历史如何嬗变,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自从屈原投入汩罗江的那一刻起,他在楚国百姓心中就牢牢凝固和沉淀了,就注定他的灵魂将得到洗练和超度,割之不断、挥之不去,进而升华成为一个伟大的民族精神。时至今日,“屈原”已经不仅是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那个屈大夫,他所代表的是一种时代精神、百姓情结和民族文化,穿越着时空,年年相继,代代相传。

屈原画像:

爱国志士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为了这一信仰,您受到谗言的中伤,有一个三闾大夫沦为被放逐的落魄诗人,但是灵魂的高尚足以震慑那些卑鄙的政客。静静汩罗,守护着您的灵魂;皇皇离骚,诉说着您的忠贞。在那个视人民为草芥的动荡的年代,您用自己的血泪诠释了什么是心存百姓;在那个朝秦暮楚的战乱时期,您用自己的生命回答了什么是爱国精神。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您的伟大形象,可与日月争辉。您上下求索,踽踽独行。那掷地有声的,是您铿锵坚毅的辩论;那悲恸哀婉的,是您颠沛流漓的车铃;那温月色下酒的,是您回望故乡的柔情;那深渊千仞前的,是您划破时空的一跃。昏昏昭昭,汶汶察察的分别,藏在您纯白的袖襟,隐在您炙红的胸膛。您使一条不屈的生命得到了高度的提升,使一个站立的灵魂,得到了不朽的诠释。您是民族精神,高洁品质的融合体,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代代传承的长江、黄河,是永远飞在祖国广袤天空的锟鹏!您,就是“虽九死其犹未悔”爱国志士屈原。

《孔雀东南飞》

阅读感言:

“人世间有百媚千红,我独爱你那一种”“纵然是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些千古名句,不管是甜言蜜语的搪塞还是应诗应景的做作,着实让人揪心地感叹、羡慕了一番。而焦仲卿与刘兰芝的“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则有过之而无不及地让我们真正领略了一番感情的忠贞

与圣洁。一对这么恩爱的青年夫妻就那样匆匆离去了,一段这么美丽的佳话就那样匆匆结束了,他们还很年轻,却走得那么仓促、那么凄婉""他们用生命捍卫了感情的忠贞,他们用生命拒绝了私欲的诱惑,他们用生命写下了如歌如泣的凄婉爱情。

徐陵画像:

南朝“一代文宗”

您是南朝著名的文学家,您以“宫体诗”和骈文闻名于世。您的文章名冠天下,文风绮艳,又多有新意,您与庾信的文章被世人称为“徐庾体”。然而您的文章却比庾信的在内容上多了份健康,在语言上多了份简洁与新颖。当时国家有大手笔皆您草之,文颇变旧体,缉裁巧密,多有新意,每一文出手,好事者已传写成诵,遂被之华夷,家藏其本。可见您在当时的影响之大。

您说是被称为南朝“一代文宗”的徐陵。

《短歌行》

阅读感言: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表达了曹操求贤的急迫:“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表达了曹操求贤的真情;“契阔谈?,心念旧恩”,表达了曹操求贤的热情;“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表达了曹操求贤的召唤。唯才是举,是曹操尊重人才的体现;不苛求,是曹操吸引人才的策略;不求全责备,是曹操重用人才的法宝。正是有了这种思想,曹操才能从一个逃难京官,拥有了天下,成就了一番伟业。

曹操画像:

一代枭雄

你招贤纳杰,知人善用。你聚荀彧、郭嘉、程昱于帐下,收许褚、张辽于阵前,麾下文有能臣,武有良将,“山不厌高,水不厌深”你是想海内之士都越脉渡阡来归。

军帐前,盈樽独饮,举剑问天,汉邦才俊,何不尽归我耶?你行于“蒿里”,但见“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于是从心里悲恸,“念断人肠”;你东临竭石观沧海时,沉吟“日月之行,若出其里;星汉灿烂,若出其中”,敞开胸怀想把天地包容;你江心横槊,旋即发出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叹;你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风骚独领;你挥洒笔墨,笑傲文坛。你是那般才华横溢、那般风流潇洒!马背上,勒缰妇捋须,豪情满腔,又在酝酿新的诗篇?

你以道、义、治、度、谋、德、仁、明、文、武十胜于天下,可仍有人称你为奸雄。是因为你的生性多疑,屠吕伯奢全家,还是因为因摆你诗兴而槊死刘馥,忌才学而杀杨修?或是你功高震主,无视汉天子的存在?奸雄,时人作下的预言,史学家对你的评判,小说家给你的名号。 孟德啊,只有你自己明白,“是非成败转头空,浪花淘尽英雄”,功与过留与后人评说,我只管把酒临风,歌以咏志!

《归园田居》(其一)

阅读感言:

远离尘世,隐归田园。看花开花落。陶渊明生活得很清逸,很自由,像蓝天中的白云,像大海中的鱼儿。那颗渴望自由的心被官场的牢笼束缚太久了,难道没有什么寄托?选菊吧,清新淡雅,与世无争,不正像

他不羁的性格吗?是陶诗将心寄托于菊,寻回了一方心灵的净土。也是陶诗让菊拥有了高洁的品质,让菊成为后世正直之士的代名词。

陶渊明画像:

隐者

茫茫仕途,你看透了官场的腐朽险恶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绵竹马尾河作文 马尾河写作文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