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楼观台,老子 老子简介 和楼观台

写作指导 zuowen 2浏览

【 – 写作指导】

第一篇:《楼观台森林公园讲解词》

楼观台森林公园

楼观台位于西安市周至县城东南15公里处的终南山北边,东距西安约70公里,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被誉为中华文化之魂所在地,有 “天下第一福地”美称。另外,它还有 “仙都”、“洞天之冠”的美誉。 楼观台得名于西周,古代圣哲老子曾在此著《道德经》五千言,并在楼南高岗筑台授经,留下楼观台这一名称。尹喜登上草楼,举目远望。见一股紫气如蚊龙腾舞,自东西迈。尹喜观后,掩不住心头兴奋,连声赞道:“妙哉,妙哉!此乃祥瑞之气,真人将至矣!”于是便上书朝廷愿为函谷关令,遂蒙恩准。到关,关令尹喜见一老者,天庭饱满,鹤发童颜,两耳垂后,眉长三寸,目光炯炯射人。老者坐在牛背上,逍遥自在,悠然自得。原来,这骑青牛的老者,便是太上老君。老君姓李名老聃,宇伯阳,系东周守藏史。因周室内乱,便辞去官职,准备西行,路过函谷关。尹喜辞却关令,同回草楼,请老君讲经传道。这就是 “紫气东来”的故事。后人以“紫气东来”表示祥瑞。

老子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地方作为他的传经授道、著书讲学之地?现在,我来回答这个问题。那是因为这里风水好。《陕西志》载:“关中河山百二,以终南为最胜;终南千峰耸翠,以楼观为最佳。”宋代文学家苏轼也说:“此台一揽秦川小,不待传经意已空。”宋代大书法家米芾更是赞美楼观台为天下“第一山”。的确,这里的自然景观美不胜收,有“十里瀑声”的野牛河飞瀑,“仰首一线天”的四十里峡,“可观黄河日出,能看行云雾海;风鸣林啸,五月飞雪”的首阳山以及溶洞、风井、石林带等。而且,这里森林繁茂,山清水秀,有一种“古、秀、幽、静”的绝妙意境,而这种环境特别适合老子的想法。

楼观台从西周函谷关关令尹喜在此结楼计算起,距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了。其间,它经历无数次兴衰。据史料记载,周穆王曾来此游乐,并建造“楼观宫”;秦始皇在观南建清庙,亲来求拜神仙;汉武帝在观北建祠;东汉之后,老子被依托为道教开山祖师,楼观台由此成为道教祖庭;

晋惠帝在此植树10万余株,迁来居民300多户专门维护建筑和园林;南北朝时期,北方著名道士大多集中在这里,并形成了著名的“楼观派”;唐高祖李渊认老子为祖宗,亲来楼观台,改楼观台为“宗圣宫”;唐玄宗以夜梦老子为名,改 “宗圣宫”为 “宗圣观”,并扩建规模。一时间,这里殿宇豪华,道士众多,盛极一时。这之后,楼观台渐渐走向衰败,真可谓 “盛极而衰”。不过,楼观台的鼎盛时代也是我国古代历史最为辉煌的时期,因此,这里保存的各种文化遗存多达60余处,展示的文化类型更是丰富多彩。楼观台既有周秦遗迹、汉唐古迹,又有幽室园林,也是历代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唐代的王维、李白、白居易、李商隐,宋代的欧阳修、苏轼等都在这里留下了大量优美诗章。这里既有老子说经台、宗圣观 (宫)遗址、尹喜观星楼、秦始皇清庙、汉武帝望仙宫、大秦寺塔、老子墓等著名景观,又有炼丹炉、吕祖洞、十老洞、迎阳洞、老子词、栖真亭、元始台、上善池、化女泉、延生观、吾老洞、王母宫、西楼观等文化古迹及遗址。楼观台现在还遗存有历代古树名木367株,其中千年以上古树16株,具有重要的观赏、保护和研究价值。另外,现存历代碑碣178通,保留的名人赞美楼观台的诗词有95首,论著、绘画、乐章150余篇。在楼观台,各位还可以听到悦耳动听的道家音乐、烩炙人口的历史典故和民间传说故事。这些文化遗产可都是咱们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瑰宝。有学者说:“陕西的黄帝陵是中国文化的根,楼观台是中国文化的魂。” 说经台

现在就来到了楼观台中的说经台。说经台,也叫授经台,是春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老子李聃讲授《道德经》五千言之地。说经台位于海拔594米的山冈上,虽处山之阴,但却尽得其阳,翠竹环抱,古木参天,秀峦葱郁,悦目赏心,历来是帝王、道众朝拜之仙都,文人墨客云集之圣地。说经台始建于公元619年,公元1236年重新扩建,明、清均有修葺。现今保存的主体建筑为明清古建筑,经修葺和重建,占地面积9432平方米。有正殿、偏殿、碑厅、厢房、回廊等古建筑146间,为楼观台道教中心建筑群。我们现在所处的地方是山门口。山门口左右的碑厅内,有欧阳询的

隶书碑石《大唐宗圣观记》碑。欧阳询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被称为“结构大师”。碑厅前各有六角亭一座。两亭间原有池水,名为“上善池”,左边亭内竖有赵孟頫隶书“上善池”碑,碑阴为草书。

提起上善池,还有一段优美动人的故事呢!相传,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年 (1283年)春,周至一带遭千年不遇的时疫,死亡者众多,百姓处于惶恐不安之中。当时的楼观台监院张致坚梦见太上老君告诉他说:“山门前有块石板,石板下有一眼泉水,泉水可治时疫。”张监院醒来觉得奇怪,就命小道士在山门外西边找到石板,揭开石板,果然有一泉,就用此水治好了30多名道士的疫病。远近百姓皆来取水。凡饮此水者,时疫即退,简直是“药到病除,圣水回春”。三年之后,翰林院学士、大书法家赵孟頫来楼观游览,听到泉水治疫之事深感奇异,很受感动,就以《道德经》中有“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之意,挥笔题写了“上善池”三个字,并刻石立碑于此,以示纪念。

后来,四方善男信女多来此取水治病。古往今来,多少诗人学士来楼观游览,吟诗作赋,铭石留言,抒发情怀。“丹砂久窑井水赤”、“汲尽阶前井水浑”之句,就记述了当年取水治病的盛况,上善池也因此而名扬四方。有诗云“清泉虽小来历奇,诗人雅士多咏题。楼观台下一胜景,游览莫忘上善池。”

眼前这棵树叫银杏。银杏树,又名白果树、公孙树。其果、叶均可人药。相传,太上老君为炼长生不老金丹,需要白果这味药,才在楼观台手植银杏树。现在宗圣宫内存老子手植银杏一株。银杏树是雌雄异株,阴极生阳,阳极生阴,因为阴阳二气相通,才能生出万物。说经台的这棵古银否树,树龄有800多年。

老子祠

老子祠,创建于唐代,明代重修,这里是老子讲学的地方,老子就是在这里写下了著名的《道德经》五千言。院内门两旁立的碑石就是 《道德经》碑,共四通,东边两通刻于唐代,西边两通刻于元代。其中,东厢一组两通碑石用楷书书写,称为唐正本 《道德经》, 楼观道坛认为这是

最标准的《道德经》版本。西厢一组两通碑石是元朝刻立的,民间称之为梅花篆字《道德经》,是元代著名书法家高文举用古篆书写的,故亦称为《古老子》。

所谓“道”是指宇宙万物之间存在的共同的客观自然规律;“德”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准则,道德是道教的理论基础和圣典。凡是一种宗教,都必有一种信仰,这种信仰也需有一个理论作为依据。老子的《道德经》就是道教的“教理”。《道德经》阐述了一些朴素的辩证法观点。老子本人虽不信神鬼之说,但同时又承认鬼神的存在,并不是极端的无神论者。这正符合东汉张道陵创立道教的思想。张道陵创教的本意是要和儒佛二教相抗衡。因此将孔子的老师、威望较高的老子奉为教祖,尊其为太上老君,并说他的道法是老君所传授的。楼观台便成了道教的圣地。{楼观台,老子}.

另外,《道德经》主张“知足”、“寡欲”,迎合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受到封建皇帝的推崇。由于此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很深的哲理性,故成为春秋时诸子中重要的一个学派,并普遍受到尊重。秦始皇首先在这里修建了老子祠庙,汉武帝曾进行过大规模的修葺。唐初,高祖李渊甚至将老子尊为其远祖。对楼观台进行了大规模充建,名声为之赫然。 启玄殿

这座大殿叫启玄殿,是供奉老子的正殿,启玄之意指赞扬老子著说《道德经》揭示了社会的奥秘,阐述了万事万物的根本规律。

启玄殿后,有一八角形石碾盘,是太上老君碾药的工具。敲击此石可发出金属响声,如钟、如磐。民间传说敲此石可以去灾免病。由于用木棒敲击会发出清脆的音响,所击部位不同,其音韵各异,故又名 “响石”。相传在远古时代,开天辟地混浊初分,女蜗氏炼石补天,剩下一块,女蜗氏把它藏在海市蜃楼中。一天,老君由天宫下界,将响石带回说经台,做了一个碾盘子,用来碾碎炼长生不老丹之药。这碾盘一直留到今天。说也奇怪,游人用棒或手拍击此石,就会发出悠扬动听的声响,音域宽广,声波远播,久久不息,比有些金属乐器的声响还洪亮,世人无不称奇,难怪

它这样吸引游客。有诗曰:“女娲炼石曾补天,留下一块赠老聃。玉炉烧炼延年药,响石碾药可炼丹。”

(老子祠门口)各位朋友,我们现在就站在了说经台的顶端,站在台顶极目四望,千峰叠翠,曲水环青,尽在云烟变化中。

炼丹峰

炼丹峰位于说经台之南,海拔888米。相传,原有丹炉两座,一个是金炉,一个是银炉,皆为老君炼丹的八卦炉。每个炉边都有一个烧火的仙童,据说 《西游记》中的妖怪金角大王、银角大王,就是以这两个烧火童子为创作原型的。

今峰顶之炉是明代所建,砖砌炉形建筑,坐北向南,南边有砖拱券门,炉内原有老君石像,今已不复存在。由说经台登炼丹峰路旁有丹井,旁有晒丹石,老君炼丹在此取水、晒丹。

楼观台自然风光

楼观台的自然风光更是一绝,人们常用 “野、幽、秀、奇、古”来形容楼观台的美景。关于 “古”,大家已经领略到了。我现在给大家讲讲其他四个特点。野——林野物丰,山林野趣浓郁,野生植物资源丰富。这里山大林密,人口稀少,基本保持着原始和半原始的自然环境。幽——幽谷深遂,环境清幽。这里有多处峡谷风光。除山麓和主要峪道有少量居民外,中后山人迹罕至,空气清新,水体清澈,保持着清推幽静的森林生态环境。秀——这里山清水秀,景色秀丽,山川秀美,构成一幅幅秀丽的天然山水画卷。奇——这里奇峰怪石有25个,有溶洞石洞14个,园内有野生植物2000余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和珍贵野生动物55种,可谓物种多而珍奇。正因为上述特征,楼观台在1982年就被林业部列入最早批建的全国12个森林公园之一,这可是西北地区首家森林公园。1992年,又被林业部定为国家级森林公园,1997年被评为“西安市十大景观之一”。

百竹园

我们现在来到了百竹园。这里是林业部“南竹北移”的试验基地。1980

第二篇:《楼观台》

楼观台简介:

楼观台,号称"天下第一福地",是我国著名的道教胜迹,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东南15公里的终南山北麓,风景幽美,依山带水,茂林修竹,绿荫蔽天,古籍赞美它:"关中河山百二,以终南为最胜;终南千峰耸翠,以楼观为最名。"

{楼观台,老子}.

楼观台既有周秦遗迹、汉唐古迹,又有山青水绿的自然风光:古迹主要有老子说经台、尹喜观星楼、秦始皇清庙、汉武帝望仙宫、大秦寺塔以及炼丹炉、吕祖洞、上善池等60余处;自然风光以森林见长,这里山岭倚山背水,茂林修竹,融自然人文于一体,是人们避暑度假的理想之地。其中老子墓、大秦寺塔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楼台得名于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王朝。相传西周大夫函谷关令尹喜结草为楼,夜观天象,见紫气东来,知道将有真人从此经过。后来果然老子西游入关,被尹喜迎草楼。老子在这里著《道德经》五千言,并在楼南高岗筑台授经,留下楼观台这一名称。

楼观台的名胜古迹,现存上善池、百竹林、说经台、炼丹炉、吕祖洞、仰天池、栖真亭、化女泉、古塔、老子墓及宗圣宫、会灵观、玉真观、玉华观等遗址。

古人云:“关中河山百二,以终南为最胜;终南千峰耸翠,以楼观为最佳”,真实地反映了楼观台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众多的人文景观价值。素有“ 天下第一福地”、“洞天之冠”的美誉。陕西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秦岭西部北麓陕西省周至县境内。东距古城西安70公里,与陇海铁路、西宝高速公路、108国道相接。森林繁茂,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生物资源丰富,地热温泉富集,民俗风情浓郁,构成了闻名遐迩“古、秀、幽、奇 ”的风景特色。

道教圣地:

楼观台是我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老子李耳著书立说、传道讲经之道教发祥地,已有三千余年历史,素有“天下第一 福地”、

洞天之冠的美誉”,道教史称“仙都”;大秦寺是基督 教传入中国的发祥地,现有大秦寺塔等古迹;西楼观大陵山是老子修真、羽化之地,有吾老洞、老子墓等古迹;宗圣宫建于唐初,是李唐王朝奉老子为远祖,礼祭老子的宗祠。公园内计存文物古迹50余处,碑石170余通,名人诗词佳作150余篇,还有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传说。

第三篇:《楼观台》

{楼观台,老子}.

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西安市南面周至县城东南15公里的终南山北边,距西安约70公里。楼观台得名于西周,古代圣哲老子曾在此著《道德经》五千言,并在楼南高岗筑台授经。楼观台既有周秦遗迹、汉唐古迹,又有山青水绿的自然风光:古迹主要有老子说经台、尹喜观星楼、秦始皇清庙、汉武帝望仙宫、大秦寺塔以及炼丹炉、吕祖洞、上善池等60余处;自然风光以森林见长,这里山岭倚山背水,茂林修竹,融自然人文于一体,是人们避暑度假的理想之地。

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是1982年我国最早批建的全国12个森林公园之一,1992年晋升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总经营面积41万亩,规划为东楼观、西楼观、田峪河、首阳山四大游园,12个景区,拥有人文、自然、动物、植物景观208个,是陕西人文、自然结合俱佳的亮点生态旅游区。

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海拔501-2997米,植物垂直带状分布,气候季相变化分明,山奇、林秀、谷幽,野趣横生,古朴自然。既有道教仙都说经台、炼丹炉、老子墓、宗圣宫等50多处人文景观,又有田峪三峡、秦岭云雾、首阳日出、龙瑞温泉、旺子沟溶洞等自然景观;既有楼观百竹、高山草甸、原始森林、古树名木等森林植物景观;又有大熊猫、金丝猴、朱鹮、羚牛、褐马鸡等珍稀野生动物观赏。人文景观历史悠久,自然风光奇特俊秀,动植物风姿绚丽多彩。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是我国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景区。

园内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有野生脊椎动物220种,分属23目59科,占陕西省脊椎动物种数的28.9%,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级保护动物28种,其中兽类12种、鸟类14种、两栖类1种、鱼类1种。还有省级重点保护动物3种,林区野生动物种群最多的有金丝猴、羚牛、林鹰、鬣羚、盘羊、红腹锦鸡、白冠、长尾雉、雀鹰等,主要分布在中高山林区

第四篇:《楼观台的旅游发展状况2012》

本科生实践教学活动周实践教学成果

成果形式: 实践报告

成果名称: 楼观台旅游发展状况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2012年8月10日{楼观台,老子}.{楼观台,老子}.

楼观台旅游发展状况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旅游活动这种高层次的消费行为日益盛行,而且旅游者的旅游需求也呈现出多层次化的趋势。在此情况下,文化旅游成为当代旅游业的新潮流和新热点。宗教旅游作为文化旅游的一种重要方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和重视。本文就选择陕西楼观台景区为研究对象,运用相关研究方法,对景区开发道教旅游产品进行了研究,并制定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旅游文化 楼观台 道教旅游

{楼观台,老子}.

研究背景

随着国内旅游市场开始从观光游的模式向观光游和休闲游并重的模式转型,休闲游日渐成熟,市民休闲旅游需求增长,这就要求旅游产品的结构更加丰富化,体验性更强,旅游产品的附加值也要求得到提升。城市休闲圈是是市民重复消费的休闲消费区域,在节假日和休闲政策的带动下,以城市周边为目的地的休闲消费成为城市居民的重要消费方式之

一。因此,为适应市民旅游方式转变,减少金融危机对西安旅游的影响,西安市政府经过调查研究和精心策划,依托周边各种旅游资源及设施,制定推出了名为“西安城市旅游休闲圈”的旅游产品系列,以引导方便市民旅游休闲消费,促进西安旅游休闲产业的建设和发展,拉动西安旅游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研究内容

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道教文化也逐渐成为我国高品位的旅游资源,日益展现出其潜在的旅游开发价值。各个道教名山也开始将道教文化与其自身旅游资源相结合开发出一系列道教文化旅游产品,其中,也不乏各种道教养生产品。陕西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是将人文与自然完美结合的著名生态旅游区,尤以其道教文化与自然景观而著称。公园内的楼观台是我国道教发祥地,以老子“李耳”来楼观台讲授道德经五千言而名著天下,素有“天下第一福地”之美誉。另外,景区内的森林景观、优质温泉、珍稀野生动植物等资源丰富。虽然,楼观台景区具有如此丰富的人文与自然资源条件,也吸引了一批游客,但是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其开发的都是初级产品,产品形式单一,无法满足游客需求,适应旅游消费模式的变化。

因此,我希望通过此次研究,能够更清晰的认识

研究意义

(1)楼观台作为道教发祥地,就其本身具有的自然与人文资源条件来说,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另外政府也很重视旅游的开发,在政策上给予支持,但景区影响力还不够高,产品还不成熟,相比较于其他道教旅游景区的开发还有很大不足,本文就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以及所学的相关理论方法,来探讨景区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升景区产品价值。

(2)宗教旅游是将宗教文化与旅游资源相结合的高品位旅游产品,宗教养生旅游产品更是为满足当今旅游者高端旅游需求应运而生的产品。在金融危机影响下,西安政府更注重以发展旅游来拉动消费。因此,在当前西安市打造城市休闲圈的工作中,以及周至政府与曲江合作的楼观台道文化精品展示区的项目的开发建设背景下,开发楼观台道教养生旅游产品,一方面可以丰富城市休闲旅游产品,优化楼观台景区的产品结构,另一方面又可以增加旅游收入,促进就业,带动当地经济及西安整体经济的发展。

(3)目前市场上将宗教与旅游结合开发的景区难免出现封建迷信、欺诈等各种与景区发展不和谐的现象,本文希望通过对道教胜地开发道教养生旅游产品的深入分析,希望能跳出迷信与欺诈的怪圈,研究出符合旅游者需求的产品。另外,当前景区的知名度不高,营销力度不够,本文就从当前市场与资源的特色出发,制定出可操作性较高的营销策略。 研究方法

(1) 研究文献法:搜集、鉴别、整理文献,然后通过研究文献,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

方法。利用网络等相关手段对宗教旅游、旅游产品开发理论、道教养生理论等方面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搜集,充分了解楼观台道教文化的历史和现状,从而形成对道教养生旅游产品的认识。{楼观台,老子}.

(2) 实地游览:因为楼观台是我的家乡,所以去那里非常的方便,为了这才研究,我多次

前往楼观台切身体会,以此来增强对景点,景区的全面深入的了解,更加直观并真切的体会其美妙,为实践报告打好基础,使其更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

(3) 调查问卷法:通过对当地居民对楼观台景区的认识,以及对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增加该

景区的建设设施,同时加强宣传.而且对来此地旅游的游客进行问卷调查,让他们谈谈对景区游览的感想,和景区景点的不足之处,以及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等,从而吸取意见建议,加强旅游景区自身建设.

问题分析

经过这次调查,加深我对旅游业的了解,而且是我对自己的家乡认识更加的全面和增进我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而从这次调查中我也看到了楼观台旅游业发展的一些问题:

1. 旅游业开发不久,各项设施和安全保险不够完善,这就影响游客游览的兴致,为安全留下隐患,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旅游业得发展,而且相对于楼观台旅游区,国家森林资源丰富,这就要求管区人员加强对保护植被的意识防止其他破坏植被行为得发生,等等!{楼观台,老子}.

2. 楼观台旅游景区开发以来不是很久,但人流量不固定,前期的宣传力度不大,而且对于潜在人群的挖掘不够,这些就在前期影响旅游的运营,进而影响收入,而影响景区的发展。

3. 在景区管理方面,应加强对专业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建立景区人员管理体系,加强对进入人员的管理及各个景点的管理。

4. 不能将楼观台景区的人文文化,宗教精神发扬,而且不能将自己景区同其他的景区相结合,不能扩大旅游的包容量,应加强同其他景区的发和发展合作,这样增加旅游面

楼观台道教旅游文化开发对策

虽然楼观台道教旅游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许多挑战和问题,但是机遇与挑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楼观台,老子 老子简介 和楼观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