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写代表象征的作文 象征的手法写的作文

写作指导 zuowen 3浏览

【 – 写作指导】

篇一:《以象征手法写的作文》

以象征手法写的作文

梅花

小小的花瓣,细而有劲的枝,淡淡的粉白,缠绕在周身的芳香。那是一种在冬天才傲然开放的花,那是一种在雪中才显得更加纯白的花,那是一种雪花压不到的花。是的,那就是梅花。在冬雪中傲然挺立的花。 五月份,春与夏交接的季节。阳光明媚,姹紫嫣红。迎春花与玉兰花刚刚开败,月季冒出了小小的蕾,一串串粉嘟嘟的桃花,绿草如茵,这一切,都像人们说得那样,是的,这我也同意,春天确实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她给人的感觉就是嫩嫩的绿,淡淡的绿,无边无尽的绿,而夏天,绿得更深了,那是翠绿,绿得更加得深沉。 然而,冬天,这四季中最没有生气的一个季节,给人的感觉是无边无垠的白,雪花铺天盖地,席卷而来,仅仅能为这枯萎的冬天增添几分绿色的松柏,此时也被盖上了厚厚的雪被。 夏天的那些花儿们,此时也只剩下了枯枝烂叶。不再有了往日的娇艳,不再有了往日的富贵,不再有了往日了神气,他们那仅剩下的矮小的枝,也在雪被的压力下累得直喘粗气,只能悲哀的等待着死神的到来。 而此时,就在这漫天遍野的雪中,就在这万物的哀叹声中,梅花出现了,就在这雪地中傲然挺立着。她那高而细的枝干,丝毫受不到风雪的影响。傲雪临霜。在风雪中怒放,充满了豪情,挺立着,挺立着,任凭风雪的吹打…… 这就是我喜爱梅花的原因,坚强不屈。虽然冬天是那样的寒冷,以至于人们都懒得出门,然而梅花却在风雪中开着那小小的花,而这小小的花,所象征的精神,却远比那夏天中艳丽多彩的玫瑰,月季,牡丹高尚的多。 你看那梅花,像极了纯白的雪,只是那雪花融化之后,留下的只是一滩污迹,华而不实,虚假的很,而梅花,她是真真正正的纯白,有时还带着一点点粉红,她留下的,是似有似无的芳香。她的朴质与素雅,也不是常人能所及的。 你看那在风雪中傲然挺立,怒放着的梅花,难道你就丝毫没有感受到她的美吗?难道在漫无边际的白雪中,你突然看到前方有一株挺立着的梅花,你就不被她那种不畏寒霜,坚强不屈的精神所感染吗?难道你不曾想到,她与红军战士们坚强不屈的精神多少有些相似吗?难道你就没有想到,这傲雪临霜的雪梅,真真切切的象征了我们的革命战士们,象征了他们那种顽强不屈,勇于拼搏,渴望着暴风雪的来临的那种精神,那种意志品质吗? 人们赞美牡丹,是因为它的富贵,赞美荷花,是因为它的出淤泥而不染,而我赞美梅花,是因为她的那种坚强不屈,傲雪斗霜的精神,同时也象征了那些在困难面前不低头,越挫越勇的人们!

篇二:《如何写象征作文》

作文库大全小升初中考满分高考满分高考零分 8 手法写作的适用范围一是生活里有些事情比较复杂而又有深刻的意义,但一时又不易讲清楚,这时不妨用象征手法。比如,陶铸的《松树的风格》,作者以松树为象征,通过它要求于人的甚少而贡献给人的很多这一特点,生动地阐明了共产主义的高尚风格。二是由于种种原因,有些意思不便明说,于是便采用象征手法。如鲁迅的小说《药》,结尾处写到夏瑜坟上的花圈,就是作者当时不直说的内容:虽然夏瑜死了,但自有怀念他的同志会接替他把斗争继续下去。夏瑜坟上添个花圈,象征革命的力量是扼杀不了的。具体步骤: (一)运用象征手法进行构思 运用象征手法构思:就是对比较复杂而有深刻意义的事件,运用象征手法,使抽象的事物、情感具体化、形象化;或通过某一具体形象,含蓄地表明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增添艺术魅力。要求:立意要明确。如《白杨礼赞》、《松树的风格》等名篇一样,文章赞扬什么,或批评什么,一定要鲜明,要贯穿全文。 运用象征手法构思作文有“三要”: 一要选好“象征体”,确定象征形象。象征体要能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寓意,使读者产生联想,并为他们所理解。如用“煤”、“砖”等做“象征体”——去歌颂献身精神;用“松”、“柏”等做“象征体”——去歌颂崇高的品德。象征形象,是表现概念、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是思想和意念的形象化,或心理状态的形象化。 二要明确“象征义”。一个象征体可以包含不同的象征义,赋予它什么象征义必须十分明确,不能含糊其辞,令人费解。象征意义在文章中常用隐喻或暗示来构成。 1、隐喻。(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但用“是”、“成”、“成为”、“变为”等系词代替“像”一类的喻词)。 隐喻是构成象征性形象的基本条件。例:屈原《离骚》中的“香草”的意象被隐喻品德和高洁的人格,“美人”被隐 喻为君王,或是自喻,都具有象征意义。如茅盾的《雾》运用隐喻的方式对 雾、红鲤鱼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象征了当时我国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但是,党领导下革命者,正发扬着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2、暗示。(不明白地表示意思,而用含蓄的言语、示意的举动或制造某种气氛、景象使人领会,这种手法叫“暗示”)。暗示的形式,也不一定都具有象征意义。但是, 暗示性也是构成象征的基本条件之一。其主要特点是: 9 通过直接再现具体事物,间接地暗示一种抽象意义。其有时用“寓意”的方法,有时用“曲笔”的方式。例:鲁迅《野草》中的不少篇目,直接再现梦境或幻境, 间接地暗示与梦境、幻境有联系的概念、思想、感情。例:茅盾的《雷雨前》以闷热的天气, 暗示黑暗的社会;以雷雨闪电暗示革命力量。例:瞿秋白的《云》通过象征,暗示了旧中国“漫漫长夜”的黑暗现实;“战云”作为整体象征, 暗示了黑暗统治;最后,闪现的“虹”,暗示了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 三要根据表达需要,确定是采取全文象征,还是局部象征的方法。如但丁的《神曲》中的地狱、炼狱、天堂都具有整体象征意义;《神曲》开始部分则具有局部象征意义:诗人灵魂走进黑森林所遇见的豹,象征侈奢淫荡;狮,象征傲慢;母狼,象征贪婪。 (二)运用象征手法写景 用象征手法来进行景物描写,讲究“情在意中,意在言外”。这种写法,不是直接明明白白地讲道理,而是使景物描写的意境具有形象性的美感,要塑造出崭新意境,要巧妙地显示出一个新颖的思想意义,使读者体会出一种美来。如鲁迅的《野草》。运用象征手法进行景物描写,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善于选择。大自然中可作为象征的事物很多,要从认识事物本质的高度进行思考、对比,理解其特征,就能够表现出深刻的象征意义。 (2)要善于想象。不论是以一个形象来贯通全文,或者描写某一形象在局部“暗示”,都要根据客体与象征体之间相似点的内在联系,充分展开想象,巧妙地描写出象征物的神韵和风貌来。

(3)要始终如一。在描写中,不论情节如何变化,要始终保持象征物的前后一致。 (4)描绘要具体。运用象征手法写景的关键是认真观察,细致描写。只有对象征体作具体的描绘,才能使人透过“形”看到“神”,如果“形”描绘的不具体,那么所颂扬的精神和意志,就只能是抽象的开念,作者的“意”也就不能形象的表达出来。茅盾正是着力描写了白杨树的外型,从树的干、枝、叶、皮、高度等方面塑造了白杨树紧密团结力求上进的形象,并赋予人格化的内涵,才从中提炼出“倔强挺立”、“向上发展”、“不屈不挠”等性格品质,再由此

联想开去,揭示主题的。如描写植物,首先要抓住植物的特征进行具 10 体的描绘。以花为例,同样是花,春兰、夏荷、秋菊、冬梅,各显丰姿。即使是同一种花,在不同季节〈春夏秋冬〉和不同时间〈早晨、中午、晚上〉,其形状、颜色、气味也不相同。以颜色为例,同样是绿色,也有嫩绿、翠绿、墨绿之分。以香为例,同样是香,也分清香、淡香、浓香等。各类植物的生长都有一定的规律一般由发芽、出叶、抽枝、开花到结果。描写的时候,就应把植物的外形特点有序地记下来。描写植物既要抓住植物的静态,又要抓住植物的动态。如《翠竹情》一文描写翠竹时:以其独特的风貌,言其静态,“它在隆冬深秋,涉霜雪,斗风雨,修直挺拔,宁折不弯;它节节刚正,竿竿应心,亭亭玉立,神采飘逸”。状其动态时:“每当春风吹绿江岸,桃李争芳斗艳的时候,家乡竹园里泥土就东一块西一块地向上拱起,这是春笋听到了春风的召唤,开始萌动了。一些春笋以顽强的生命力冲破重重阻力,从泥土中钻出来,经春风滋润,一夜之间就能窜高许多。雨后的清晨,家乡的竹园分外秀美。朝阳初升,一抹金色的阳光首先照亮竹梢,高高矮矮的春笋挺着笔直的腰杆,笋叶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无论是描写翠竹的静态还是动态都展现出一种美的境界。 (三 )联想类比,托物言志 一是运用象征方法恰当进行联想类比。要按照“物的概述→物的性格→由物及人;景的描写→景的特征→由景及人”的套路模式进行联想类比。也就是说,所借之物和所咏之寓,或所借之物与所抒之情,要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合乎情理。这就要找准类比点,展开联想。如《白杨礼赞》正是由于“北方的农民”、“守卫家乡的哨兵”、“华北平原上的健儿”等本体对象同样表现出了和白杨树一样的“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英勇无畏”的精神,白杨树才象征了北方的抗日军民,尤其象征了“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二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具体来说,就是赋予景物新的内涵,揭示生活真理,给人以智慧和启迪。如同样是咏梅的文章,有的赞扬梅花的“旗帜鲜明”、“敢为物先”的精神,在“众芳摇落”、“雪压冰封”的艰苦寂寞时刻,梅花能独树一帜,斗冰雪,迎接春天;有的赞扬梅花的廉洁献 11 身的精神,在冰雪中,她挺立而出,把俏丽和幽香送给人们,在春光里,她悄然隐退,把春天和温暖留给人间;有的赞扬梅花的谦逊品格,严冬里,她面对霜的淫威,昂首挺胸,凛然怒放,向百花报告春的消息,“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情思各异,但都表现了梅花高尚的情操和品格,给人以思想上的启示,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四、附录: 【花木的象征意义】 花木,千姿百态,其色彩、风韵不仅给人以美感,在人们心目中还有它特定的象征意义。 1、以松柏象征坚贞。松枝傲骨峥嵘,柏树庄重肃穆,且四季长青,历严冬而不衰。《论语》赞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与竹、梅一起,素有“岁寒三友”之称。文艺作品中,常以松柏象征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

2、以竹象征气节。竹子挺拔秀丽,岁寒不凋,自古以来,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古人常以“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毁其节”来比喻人的气节。 3、以梅象征坚强不屈。梅的枝干苍劲挺秀,宁折不弯,被人们用来象征刚强不屈的意志;而迎风斗雪怒放的梅花,则最先给人间透露春的气息。 4、以菊象征不畏风霜。菊花在深秋时节开放,它花期长,千姿百态,深为人们喜受。它不畏风霜的高尚品格更为人们所称道。 5、以牡丹象征富贵。牡丹花朵硕大,色泽鲜艳,它以其国色天香,雍容华贵、端妍富丽的特色,素称“花中之王”。人们视其为富贵荣华的象征。 6、以兰花象征高尚。兰花风姿素雅,花容端庄,幽香清远,历来作为高尚人格的象征。诗人屈原极爱兰花,在他不朽之作《离骚》中,多处出现咏兰的佳句。 7、以荷花象征清白。荷花花朵艳丽,清香远溢,碧叶翠盖,十分高雅。周敦颐之名篇《爱莲说》称其“出污泥而不染”,赞美荷花的高贵品格,将其视为清白、高洁的象征。

8、以折桂象征荣耀。据神话传说,月亮中有一桂花树。过去称应试及条为“蟾宫折桂”,比喻十分荣耀。福建地区的古越人还将月桂编织成“桂冠”,奉献给荣誉最高的人。 12 9、以桃李代表门生。人们常以“桃李满园”、“桃李满天下”来比喻某名师的门生众多。 10、以桑梓代故乡。《诗经·小雅》载:“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意谓家乡的桑树与梓树乃父母

所栽,对它要表示尊敬。后人常以桑梓指代故乡。 11、以垂柳表示依恋。《诗经》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之句。柳与留谐音,因而古时送别友人,常折柳枝相赠,以示依恋之情。

12、以杏象征幸福。因为杏与“幸”谐音,表示“有幸”,杏与花瓶表示“祝您高中”,同时因为杏花非常美丽,常用以象征美丽的少女;杏仁则比作美女的眼睛,俗语常说“柳叶眉,杏仁眼。” 13、以桃象征长寿。桃是最常见的长寿象征,给老人祝寿便用寿桃。一些人在厅堂中常挂着一幅画有三个桃和五只蝙蝠的面,表示“三桃五福”。 14、以水仙象征来年好运。“水仙”字面意思为“水中的仙人”;由于它正好在春节(旧历年节)前后开花,又称作“年花”,因此就成为来年好运的一个合适的标志。 15、以枫叶象征鸿运。枫叶不仅至秋呈红色,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美丽景色,而且因为“枫”与“封”同音,故有“受封”的意思,在许多图画中,画着一头猴子栖在树上,树上有一个蜂巢(也是“封”的意思)。

篇三:《如何用象征手法写作文》

如何用象征手法写作文

一、象征 (一)象征的来源 “象征”一词最早出现在古希腊文中,意为“一剖为二,各执一半的木制信物”。中国文学的象征手法,来源于《诗经》中的“比”“兴”写作手法。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南宋儒学大师朱熹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按此解释,比,就是托物言志。“兴”,“触物以起情,谓之兴。”如《关雎》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关:水鸟鸣叫的声音。雎(ju)鸠:一种水鸟。 洲:水中的陆地。 窈窕(yao tiao):内心悠闲,外貌美好的样子。淑:好,善。 君子:这里指女子对男子的尊称。逑(qiu):配偶。译文:关关鸣叫的水鸟,栖居在河中沙洲。 善良美丽的姑娘, 好男儿的好配偶。)以水鸟相向和鸣起兴喻君子淑女。这种托物象征、托物起兴的方法就是象征方法的起源。

(二)象征的含义: 为了讲清象征的含义,让我们先来读艾青的《礁石》: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读了这首小诗,你联想到的肯定不是“礁石”。在风浪狂涛中巍然屹立的礁石,让你想到的会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百折不挠、万难不屈的斗争精神。 在这里,我们读的是“礁石”,但它让我们“跳跃”式地联想到一种精神风貌。

简单地说,这种寓深刻的思想内涵于平凡的事物中,好像是写“此”、实际上让人感受到是在写“彼”的方法,就叫做“象征”。当生活中有些事情比较复杂但又有深刻意义,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讲得清楚,或有时又不便明说的此时就可运用象征手法,通过某一形象表现出深远的含义,让人既能体会到事物的意义,又能体味到文章语言的深刻与美好。 如高尔基《海燕》一文,塑造了一个暴风雨的精灵–海燕,面对着即将来临的暴风雨,在险恶的环境中表现出勇敢、无畏、乐观的精神品质,具有坚定的信念,渴望并迎接暴风雨的到来。而这些,正是无产阶级革命者的精神品质的具体体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文章用海燕来象征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在整篇散文诗中,并不止是海燕,可以说,全诗展示的生活图画与刻画的形象无不具有其象征意义,如大海象征革命高潮时的日益觉醒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暴风雨象征席卷一切反动势力的革命浪潮与风暴;海鸥、海鸭、企鹅象征害怕革命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乌云、狂风、雷声、闪电则象征垂死挣扎的反动派、沙皇统治的黑暗势力等等。正是运用了象征这种表现手法,《海燕》这篇战斗的诗歌才能够在沙皇反动派的黑暗统治之中,通过严格的审查而得以发表,才能够成为进行革命宣传斗争的有力武器,而海燕这一黑色精灵的形象才会如此鲜明,深受人们喜爱。

再如矛盾的《白杨礼赞》片断: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作者在这里描写的是普通而又平凡的白杨,其笔力集中在白杨的神采、姿态、精神、品格之上,其情感的基调是激情的讴歌,这让我们极为鲜明地感觉到作者是用白杨在象征着一种人,象征着一种精神。

象征的概念:借用某种具体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艺术表现手法叫象征。它是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的艺术手法。其概念有三层涵义:(1)、

用具体的事物来表现某种特殊的意义。(如苍松~坚强;火炬~光明)(2)、用来象征某种特殊的意义的具体事物。(如白色是纯洁的~;火炬是光明的~)(3)、是文艺创作的一种具有假托、替代或暗示性质的表现手法,一般都是在准确把握象征体和本体内在联系的基础上,通过某种具体形象,曲折地表现某种概念或思想感情。

(三)象征的作用 运用象征手法对事物特征进行描绘,会使欣赏者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从而领悟到艺术家所要表达的含义。运用象征手法,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可使复杂深刻的事理浅显化、单一化,还可以延伸描写的内蕴、创造一种艺术意境,引起人们的联想,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另外,根据传统习惯和一定的社会习俗,选择人们熟知的象征物作为本体,也可表达一种特定的意蕴。如红色象征喜庆、白色象征哀悼、喜鹊象征吉祥、乌鸦象征厄运、鸽子象征和平,鸳鸯象征爱情等。

{写代表象征的作文}.

(四)象征的特点 象征的基本特点是以少喻多,以具体代表抽象,以特殊表现普遍,以有限暗示无限,它要解决的是有限与无限的矛盾。也就是说,艺术家所要表达的“意思”很大,很多,很抽象,很概括,很深远,很微妙,没有办法没有可能一下子直捷倾注到作品中(直捷倾注不成艺术),因而必须抽象化为一个具体的可视可感的形式——形象或意境,以具体的形象或意境来比喻、来代表、来暗示那个抽象的意思。这时候,艺术的形象或意境就具有了象征功能。具体来说,象征的特点是:一、通过特定的具体形象,寄寓某种思想感情。如:例如通过对白杨的歌颂——来赞美中华民族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二是“暗示性”。象征的暗示性,就是“用甲事物来暗指乙事物。”例如唐代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当年应考进士落第后,写了首《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末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戴黄金甲。”诗人就是以菊花象征起义的胜利,表达了推翻唐王朝腐朽统治的决心,菊花的暗示特点十分明显。

(五)象征的构成和分类 构成:象征包括两个部分:1、象征体; 2、象征义(也称本体)。如巴金的《灯》一文中“灯”就是“象征体”、“光明”则是“灯”的“象征义”,“象征体”和“象征义”之间应该有某种内在的联系,容易使读者产生联想。但是这种联想不是固定的,在不同人的笔下,或同不同篇章里,同一事物可以象征不同的意义。例如:同是“雷电”,在《海燕》中代表反动势力;而在郭沫若的《雷电颂》中,却是正义的化身。 分类:古往今来,中外作家都十分喜欢使用象征这种艺术表现方法,因而象征在作品中的存在相当普遍,类别多种多样,多彩多姿。余秋雨对象征进行综合考察,把象征分为两大类:部件性象征和整体性象征。部件性象征又可分为符号象征和氛围象征,整体性象征可分为寓言象征和本体象征。

1、部件性式象征。简单地说,就是局部象征,是指作品的某一段落、情节或细节的象征。

(1)符号象征。中国古人很早就领悟了符号形象的象征功能,就懂得借具体可感的形象(艺术符号)传达微妙抽象的思想感情,例如绘画和诗文中的松、竹、梅、兰、菊、莲、日、月、星、风、云、雨、雪、山、水、老虎、狮子、雄鹰、麒麟、仙鹤、鸳鸯、雁、龙、凤、鱼等等,都有丰富的象征意味,一看到或听到这些形象,立刻就能联想到其中所的意义和意味。用“樱花”象征友谊;用“翠竹”象征革命精神;用“竹子”象征谦虚、坚挺、有节操;用“莲花”象征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用“梅花”象征经受考验的品质;用“牡丹”象征人的雍容华贵;用“莲花”象征人的素雅高洁。在中国、朝鲜和日本,人们常把仙鹤和挺拔苍劲的古松画在一起,作为益年长寿的象征。丹顶鹤,常被人冠以“湿地之神”的美称。麒麟是传说中有德性的仁兽,历代帝王都把它看作是太平盛世的象征。在北京的故宫和颐和园等皇帝的住地和花园里都能见到铜铸或石凿的麒麟。另外,在中国还有“麒麟送子”的传说,人们一方面用麒麟象征有出息的子孙,也表示了祈望早生贵子,子孙繁荣的意思。鸳鸯——爱情和美的象征。 再如清朝官制,官级不同,补服图案也不同。文官: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鸳鸯,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xi第一声chi第四声,一种水鸟),八品鹌鹑,九品蓝雀;武官:一品麒麟,二品狮子,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六

品彪,七品八品都是犀牛,九品海马。 符号象征在小说中的使用也很普遍。如鲁迅作品《药》结尾写革命者夏瑜坟上的花圈,是运用符号象征的表现方法,它一方面象征了革命者是杀不尽的,必将后继有人;另一方面也表明革命的前景光明和充满希望。(“花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它的含义是特定的,再加上限定“坟上的花圈”,便启发读联想:这需要有人为纪念来坟上送花圈,再由“夏瑜”的坟,想到革命者后继有人,所以说:“夏瑜坟上的花圈”象征着“革命者的前景和希望”。)

(2)氛围象征 氛围象征也是一种部件象征,它与符号象征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是通过符号化的具体语汇象征,而是通过有象征意义的意境烘托,片断性地指向诗情和哲理。古代诗歌和抒情散文很注重“氛围”的象征意味。例如王维的诗《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山中》:“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这些诗的意境都是富含象征意义的氛围。沉浸流连于这种氛围中,不用分析和思考,而是放任全身心去感受去体验去品味,心灵立刻被诗中意象、意境所散发出来的精神气氛所笼罩,所感染,所陶醉,不知不觉得到净化和抚慰,悠悠然感悟到一种清空神秘的宇宙精神,一种安适和谐的人生境界,一种宁静深邃的佛家禅味。总之,氛围所象征的意蕴,在无言中被心灵所摄取,所吸收,所涵纳。 2、

(3)整体式象征:指作品的全篇借用自然界的某一物体,含蓄而深沉地表达某种抽象的富有哲理的思想。例如高尔基的《海燕》描绘了海上的暴风雨,恐惧、呻吟的海鸥、企鹅,以及不畏强暴、渴望胜利的海燕。作者将这些构成完整的画面,让它们分别象征斗争的形势和各种力量。表现了当时俄国的社会现实,预示革命风暴的必然来临。

(4)寓言象征。寓言象征是一种整体性象征。 “寓言象征”的主要特征是,以一个怪诞的故事直指哲理内涵,而这个哲理内涵就是作品的主旨。为什么要故意采用一个怪诞的外表呢?因为怪诞的外表能起到一种“间离”(或曰陌生化)作用,让读者知道这里的所谓“故事”只是一个外壳,一种假定,一种手段,真正的目的在“故事”的背后。这样,读者注意力就不会停留于表层而会有意识地追索深层(意蕴)。

(5)本体象征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写代表象征的作文 象征的手法写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