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关于讽刺应试教育的作文 讽刺应试教育的漫画

写作指导 zuowen 5浏览

【 – 写作指导】

篇一:《关于应试教育的作文》

首先,特定场景 关于应试教育的作文。应试作文是在考场中完成整个写作的,时间紧、重要程度高、没有参考资料,考生心理上也容易感到紧张。 其次,特定时间。应试作文有时间限制,在一定的时间内必须完成写作,不允许写作者仔细思考、精心构思。 再次,特定要求。应试作文试题中往往有体裁上的、篇幅上的要求,甚至还有题材上的、观点上的限制,自我发挥的余地小。 针对以上特点,应试作文最首要的一点就是审题。审题不精、审题不准,既会影响写作质量,也会影响将来的判卷。审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体裁要求。题目要求的是说明文、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这决定了写作的基本形式,一定不能忽视。2、字数要求。题目中往往有字数规定,这决定了写作的篇幅,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写作所需的时间。3、卷面要求。卷面形式上是否有什么限制?所用的笔墨是否有所要求?这也应当列入审题的范围之内。4、其他要求。题目中是否对文中可以使用的材料进行了限制?是否对写作情景作了假设?等等,都要一一了解清楚。特别是命题作文和给材料作文,命题作文的审题要抓住“题眼”,有限发挥,不能随心所欲。给材料作文等需要自己命题的作文更要仔细阅读给出的材料和题目要求。小学生的考试作文大多是命中题作文,所以,学会对命题作文审题更为重要。 审题之后便是拟题(命题作文除外),拟题应考虑到写作的方便性,依照自己掌握的材料和自己的写作习惯,拟出最易于在短时间内写好的题目,不能求深、求难、求新、求偏,以致给自己的写作造成阻碍。 应试作文对写作时间的限制很严,通过列提纲可以帮助构思、规范写作过程、控制写作时间就。另一方面,应试作文的特定场景既包含了当前写作的具体考场环境,也包括了写作后由评卷老师评分这一考后的阅卷情境。老师阅卷时,一人要负责几十份甚至几百份作文的评判,所以应试作文一定要结构清晰,明白易读。写作提纲对此也很有帮助。 在审题、拟题、列提纲之后,就是写作了,写作完成之后,还要仔细阅读和修改,然后方可交卷。下面我们试着模拟一下这个过程: 请试着以《可爱的(小动物)》为题,写作一篇800字左右的记事文。时间40分钟。 这个题目中,传达了以下几个信息:1、体裁是记叙文;2、字数:800字;3、时间:40分钟;4、写作内容应该是与小动物有关的,这个小动物应该是自己喜欢的。 在审题之后,下面就是拟题和列提纲。提纲包括开头、结尾和文章的主体部分。我们试着列出下面一个提纲: (1) 题目:可爱的小花猫 (2) 开头:我们家养了一只小花猫,它浑身的毛白白的,绒绒的,大眼睛一眨一眨的,非常可爱。 (3) 主体:叙述小花猫的三件事。它乖乖的,喜欢缩在沙发里睡觉;它高兴的时候、伤心的时候都喜欢找我,大眼睛忽忽闪闪地看着我,好象在跟我说话;它喜欢为人除害,把我买的玩具鼠当成耗子来抓,惹得全家人哈哈大笑,我更喜欢它了 (4) 结尾:在三件事写玩之后,自然结束。 有了这个提纲,文章的雏形基本上就出来了,下面就是把它们细化一下,扩张一下篇幅,这篇作文基本上就算写成了。 由于时间紧,应试作文有时会出现未写玩时间就到了的情形,这时,就要学会给作文紧急收尾。紧急收尾是有一定技巧的,总结如下: 一、前后呼应。与文章的开头相呼应,使文章的结构相应完整; 二、总结全文。这时应对全文作个概括,结束全篇; 三、点明主题。如果预定的结尾形式是点明主题,此时应不管文章的主体部分是否完成,都要在此点明; 四、升华全篇。

篇二:《高二期中考试作文:关于应试教育的思考》

高二期中考试作文:关于应试教育的思考

原文:

关于应试教育的思考

我不敢说什么,我只是个学生。正如韩寒在《三重门》里所说:他的思想觉悟还没有达到推翻中国现行教育制度的高度,等他的思想觉悟达到这个高度时,他已经被中国的教育制度推翻了。

中国的教育制度是一个大方面,这里多言无益,我暂且用哲学的角度—–局部反映整体的思想来从看成绩这一局部来反映中国教育制度这一整体。 一位外国学者曾批判道:中国的应试教育培养出了一大批高分的人才,也抹杀了一大批真正的人才。从语文的专业眼光看这两个人才,的涵义是不相同的,具有反讽意味,这里的应试教育说白了就是以成绩高低来判断你是人才与否。以偏概全,典型的唯心主义思想。我不反对这种做法,是像一个真正的人才不可能连区区的考试都应付不了,但真正的人才能有几个,真正的人才是天才,是全才,所以真正的人才没有几个。国家需要真正的人才,可真正的人才没有几个,就只能用人才来代替,可人才却因为没有达到考核真正人才的标准被流放在偏远地方。这好比一个高个子进矮门,占这是进不去的,只要弯腰就能进去,但看门的说了这个门只能站着进,于是高个子就进不了这个门,过分的是这个门里面是篮球场。

钱钟书这个文坛奇才以语文满分数学四舍五入是零分的高考成绩进入名牌大学。这不是一个特例,钱钟书高考那会儿距今少说也有70年,70年前中国是什么样子,中国现在是什么样子,这人间天上根本就不能比。于是这准发达国家的教育局就把考核人才的标准提高,说我们要的是全才,要的是真正的人才。于是无数个像钱钟书的现代人才纷纷落马。这是一个无可奈何的现实。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儒家思想,因为过于提高道德修养的地位而过于降低学习成绩只评定真正人才的标准的地位甚至只字不提,于是在校园里很少能见到。变质了的文字狱。不过也好,学生云者,即使平成绩吃饭,成绩不好就的吃屎,不想成绩好的学生不是好学生,没见过高考还要考你的道德素质思想品德。

我们,就以钱钟书的身份等待着,等待一场学历危机,到时候开电梯的也得是博士学位,大家一起没饭吃。

活该!

后记:这篇文字可能有点激奋(愤),可能有点片面,我不知道,我所知道的是现实是写文章的根据。

于是我冒了大不韪。

注:文中用<>圈住的部分为批卷老师所画,是扣分点。

考后记:冒大不韪的结果是语文不及格,差4分。

我不想说什么,也没什么可说。

我不象某些人或物,当了妓女还想立贞洁牌坊。

做了亏心事,脸不红气不喘,半夜鬼敲门时还给阎王殿打电话,说你家的鬼扰民。

装逼

我是个学生,我无权说什么。

某些东西是咱触犯不得的,

咱算啥东西,人有权。

咱这分数咱光荣,咱是小户人家,地主给咱个屁吃咱就高兴。 但我坚信,

我不是第一人,也不是最后一个人。

篇三:《2013江西高考优秀作文:灌输应试教育盛行最可怕》

2013江西高考优秀作文灌输应试教育盛行最可怕 高考题型

2013-07-13 0549

2013江西高考优秀作文灌输应试教育盛行最可怕

{关于讽刺应试教育的作文}.

高考作文试题

一段时间以来,“中学生有三怕,奥数、英文、周树人”成了校园流行语。实际情况是,有些同学有这“三怕”(或其中“一怕”“二怕”),有些同学不但不怕反倒喜欢。

你对上述“怕”或“不怕”(含喜欢)有何体验或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记叙文或议论文。(2)不得透露个人信息。(3)不得抄袭,不得套用。(4)不少于700字。

导语灌输应试教育盛行最可怕{关于讽刺应试教育的作文}.

中学时代,学生有三怕一怕奥数,二怕英语,三怕周树人,只有少数人喜欢奥数或英语,总得来说,就是最怕灌输应试教育。{关于讽刺应试教育的作文}.

什么是灌输应试教育?灌输应试教育就是让学生被动消极地学习,被动消极地应对各种繁多的闭卷测验考试,被动消极地接受不适合自己的教育的活动过程,通过强化记忆来学习,少有思考,其对学生既缺乏进行高效的专业化素质的教育,更没有良好的人文精神素质的培养,强化竞争,忌讳合作。例如,教师搞一言堂、满堂灌、照本宣科、经常闭卷考试并排名,等等,要做到各科闭考高分,就必须各科均衡发展,强调补短教育,即先补短后扬长。考生为了闭考而学习,就要反复强化记忆大量要考的知识,并通过反复大量地做试卷来熟练掌握应考技能。 中学时代,学生有三怕一怕奥数,二怕英语,三怕周树人,只有少数人喜欢奥数或英语,总得来说,就是最怕灌输应试教育。

下面我就具体来阐述。

学生们怕奥数,怕得有道理。据权威人士统计,只有百分之一的孩子适合学奥数,也只有个别孩子能真正学好,会解题,更能搞数学探索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美国等发达国家有几个没有得奥数竞赛冠军的孩子后来却成为杰出的数学家,真正是名利双收。三十多年来,中国的孩子年年在国际奥数竞赛上拿冠军,却没有一个成为数学家,只是得到教育官僚们给的几十万元人民币的奖励,这些学生没有得到大名大利,也得到了小名小利,他们肯定是喜欢奥数的。其他百分之九十九的学生不适合学奥数,对他们来说,一、没有兴趣。二、没有用——自己一辈子都用不着这些东西。要说在中国有用,也就是敲门砖的作用,某些教育官僚用奥数闭考分数作为学生升学或升好学校(以闭考分数衡量的升学率高,而不是以综合素质考评的升学率高的学校)的敲门砖。有奥数砖家说,学奥数可以提高思维能力。这绝对是骗人的鬼话。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中国这样的奥数教育岂有不怕之理!

附2013年高考江西卷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段时间以来,“中学生有三怕,奥数、英文、周树人”成了校园流行语。实际情况是,有些同学有这“三怕”(或其中“一怕”“二怕”),有些同学不但不怕反倒喜欢。

你对上述“怕”或“不怕”(含喜欢)有何体验或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记叙文或议论文。(2)不得透露个人信息。(3)不得抄袭,不得套用。(4)不少于700字。

点评

今年的高考题目很有特色,需要理解,否则难以下笔,但不赶时髦,考生无法宿构和套作,其涵盖面广,信息量大,切入点多,因而更能让每位考生都有话可说,切合中学生实际,这是江西高考一以贯之的命题思想,值得我们广大师生三思。

今年的作文看似无厘头,实则揭示了教育的三个层面

(1)学生学习层面对学业 的消极回避,可立意为——要敢于直面困难,劲草敢傲疾风,险峰只迎闯将;学习不是游戏娱乐——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含辛茹苦为成才。

(2)教材设置层面现行教材求专求深,忽视实用性与趣味性,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立意为——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 给学问加点糖,喜闻乐见方乐学。

(3)教育层面学业负担过重,只注重教给学生知识不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知识与实用的脱节,可立意为——给学生松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做学生学习的向导,学当以致用。

这是一篇话题讨论类材料作文。讨论的话题是学生的学习问题,贴近学生生活。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这三方面时或多或少都碰到过烦恼。如果写自己在这些方面的学习中表现的害怕或喜欢的经历,当然是非常扣题。问题的关键是,材料中涉及学习的三个方面英文,无疑意;奥数,和周树人是什么?奥数,能代表数学吗?周树人,能代表语文吗?如果写“思考”,也就是说写成议论文,该怎么审题呢?我认为,要想写好议论文,首先要审好“周树人”。奥数和周树人是什么意思?

是让我们对数学和语文学科的反思。如果我们单就“周树人”来反思语文学习不能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就奥数反思数学学习难度过大,实用性不强,应该不算太扣题。

这样,我们一定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你对上述“怕”或“不怕”(含喜欢)有何体验或思考。怕,为什么怕;不怕,又是为什么不怕。“怕”,是大多数学生的体验,但真的思考起来却很难。是努力不够,方法不对还是老师教得不好?如果稍不注意,可以会扯得太远而导致偏题。

写“不怕”,可能只有少数学生的真实体验,思考起来也简单得多只有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勤能补拙;勤奋加方法加自信等于成绩等等。如此,跑到了老套路上去了。因此,写这篇文章时,一定要注意“不要脱离材料”,别想着去套范文。另外,在审题时还要注意文体的界定,不能乱写。

综上,立意如下

1、我怕学英语(语文,数学)

2、我喜欢英语(语文,数学)

3、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学奥数的一点思考

4、读书莫畏难

5、“迎难而上就不怕”

6、方法也很重要——由学英语想到的

7、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

8,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9、趣味是最好的老师

10、激励学习兴趣,无畏读书之难

不过,个人认为这个题目出得不是太好,首先,“周树人”不能和“奥数”相比,它很难代表语文学习的最高难度,切鲁迅作品在高中教材中并不多,难度也不是太大;这样的代指给学生的审题增加了难度。其次,材料的最后一句限制太死,“你对上述怕或不怕(含喜欢)有何体验或思考”,让学生在作文时好像只能写上面的三“怕”(喜欢),如果学生对其他方面延伸,比如“孰能生巧”、“喜欢你就不怕你”,不是写学习上面三门可的体验,算不算跑题呢?第三,有些学习成绩中等偏上的学生既没有怕也没有喜欢,那他们只有“造假”了。

篇四:《侃中国应试教育下的高考作文》

侃中国应试教育下的高考作文{关于讽刺应试教育的作文}.

高 460班 刘玥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才的选拔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而高考,是大家所普遍认可的选拔人才的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方式之一,而紧接着,就很好的有了叫一个应试教育的玩意儿应运而生,所谓应试教育,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就是为了考试(特别指高考)所产生的一种教育。在这里,我就特想愤青一回,侃中国应试教育下的高考作文。{关于讽刺应试教育的作文}.

记得在零七年的时候,谋生高考作文题目为《创新》,结果一篇零分作文中写道“该问题为创新,可命题者的意思是让我永不创新的写法来写‘创新’,这不是天大的讽刺么?而我,就要要凭借着零分作文考进重本”这是在一个朋友的博客里看到的,记得当时的点击率是很高的,这给我的印象很深,感触也是有的。这个作者后来到底有没有考上清华北大我不知道,我只是很清楚的记得,自那以后,准确的说,是在那篇博文在网上混的风生水起后,网络上很多关于对零分作文的讥笑逐渐被对高考,特别是高考作文的讽刺和谩骂所替代。 是的,之就是中国应试教育下的高考作文,它一方面屡次要求我们创新,有深度,立意深远,构思新颖,而在另一方面又要我们永不创新的手法写创新,写到一定深度了又会被看做是老气横秋装深沉,想要立意深远的谈天谈地谈未来谈政治又会被当做是妄谈国事,至于敢为人先的构思新颖,一般情况下后果都是被零分处理。你说,这不是欺负人嘛?是不是一定要想郭敬明那样掏心掏肺扯东扯西不知从哪儿凑来一篇充斥着丰富且纠结的叙事的玩意儿才叫小说?是不是一定要车场子车位撤出祖宗八代的辛酸血泪史来才叫情深意切才能感人肺腑才堪称为抒情?是不是一定要按刘墉按三毛按亦舒的风格写出来的才叫散文?这些问题在每个人心里都会有答案吧,也许有人会说我的想法太偏激,可难道不是这样的吗?现在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和价值取向与其何异?

说到这里,我不禁又想起了几天前语文课上评讲的一篇名为《路上有风景》的作文,是班上一位同学写的,大意是一个寓言,作者以第一人称的手法描绘了自己沿途一路上经历的风景,最后在揭示出风景的象征意义,老师是挺看好的吧,把这篇作文当做范文来赏析的,然后让同学来点评,当听到有同学很官方的赞扬道构思新颖是,我不禁为之一怔:也许吧,这放在五年前,在那个寓言故事还不是那么是心还不受这么多人追捧还没有完全被众所周知的时候,这的确可是说的构思新颖,不落俗套之类的,可放在五年后的现在,这种风格,从这个角度,以这样的方式来写的时候,它真的很新、颖沾不上什么边,这时候,可不带大俗即大雅这一说的呵!那篇范文在我看来文字功底是很深的,结构也还算是紧密,可怎么找也跟构思新颖扯上啥关系啊。是我太离经叛道了还是人们的思维被禁锢了?

好吧,退一步来说,是应试教育惹的祸,被应试教育所教育者的祖国的花朵们在外界的压力下终于大彻大悟浪子回头明白分数才是学生的命根,紧接着开始麻木的是自己适应应试教育,而这一思维的转变又刚好充分的在作文上体现了出来,非得写上一些“师夷长技以制夷”之类的救国就是复兴民族的文字才能被尊为满分作文,当很多年前某人用了一个比较经典的手法或构思变成某年后很多人都跟着学该手法写该构思然后还被称之为“新颖”?这就是传说中的文化的停滞?最令我想不通的是老师告诉我们高考作文的字数美其名曰是800以上,实则规定在800—850之内,否则还会扣分,这不欺负人吗?这比起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有什么不同?这就是我们口口声声所宣扬的新思想新文化?近两年的新课改中大量删除文言文和鲁迅的文章(因为某些专家们认为这样更符合时代的发展)不是挂羊头卖狗肉吗?

{关于讽刺应试教育的作文}.

最初是因为成绩太差而出名的韩寒曾调侃道:“七门功课挂红灯,照亮我大好前程。”当

然,这是玩笑话,不过现在的韩寒以及他所主编的《独唱团》的确很好的证实了这话,有当然,不可能每个人都是韩寒,我们,仍然仅仅只是我们,很卑微很渺小,还是要为了应试教育下的高考作文而奋斗。我们也有通过努力才能改变目前的这种教育制度。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关于讽刺应试教育的作文}.

我希望今天我发的牢骚在十年后不仅仅只是牢骚

篇五:《关于应试作文的思考》

关于应试作文的思考

上传: 谢晓云 更新时间:2013-6-21 15:46:56

关于应试作文的思考

赖春明

(总述:写作,应落笔千钧,力图文面美观、选材立意求新、扣题写作、详略得当、以情感人、以智启人。)

1、 审题

弄清题目类别(以……为题;以……为话题;半命题;材料作文(文中切忌照搬材料或写读后感) 明确写作范围(限制,拓宽提示语、省略内容)

如遇选题作文(话题、命题、半命题)应首选范围广,易于表现真情、突出个性的文题

2、取题

首先必须保证题目的通畅,再考虑形象贴切。可化用诗句,歌词;运用恰当修辞(比喻、象征、反复、并列、符号、拟人、形象搭配(虚实)等。

3、 立意

①立意求深 揭示生活的感悟,挖掘触动人心的本质。

②立意求善 彰显爱心、孝心、诚心、信心,良心、正义心、同情心、上进心、爱国忧民心,团结协作,平等对话,和协共处,荣辱抉择爱护家园;

反向立意,则可批判金钱至上、唯利是图、贪污腐化、挑衅和平、破坏家园、欺善怕恶、精神缺失,沉迷酒色牌、丧失亲情、不知感恩、人性扭曲、社会歧视、应试教育、表面虚伪、环境污染、迷恋网吧、青春早恋、溺爱无度、虐待老人等。

③立意求真求新 源于生活,符合逻辑,此为“真”;眼光独到,力避撞车,创意表达,换位思考,此为“新”。

4、 选材

拓宽选材范围:立足家庭、学校、社会、自然、文化、艺术,涉及人、地、事、物的发散。 ①人

家庭:老人、父母、邻里、亲戚、寄养儿、养父母、留守孩、单亲、离异、组合、残疾、病痛、贫富人。 学校:领导、老师、班主任、勤杂工、同学,网虫、星迷、插班、辍学、转学生。

社会:官员、农夫、小市民、进城务工人员、营销员、商人、乞丐、弃婴、赌徒、女郎、收费调查员、支教、扶贫人,古今中外文人、艺人。

②事

学校:感悟倒计时,朦胧青春恋,面对流水试卷,挣扎网络游戏,班级风云万象,借宿生的苦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关于讽刺应试教育的作文 讽刺应试教育的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