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如何让学生不怕习作 学生习作评语

写作指导 zuowen 2浏览

【 – 写作指导】

篇一:《如何让学生不怕作文》

如何让小学生“不怕作文”

六屯小学 涂春琴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较薄弱的环节,既没有单独的系统教学资料,也没有系统的教学方法,每一次作文都是由老师简单讲解,学生自主完成后由老师做简单的优劣讲评。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大多数的学生不能灵活的掌握写作方法,找不到合适的写作素材,导致不知道作文写什么?怎么写?因此,一提起作文大多数孩子就会唉声叹气,痛苦不堪。从而出现小学生怕作文、不会写作文、写不好作文的现象。如何让学生“不怕作文”,使作文水平得到真正的提高呢?我想除了让学生学好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和积累丰富的语言资源外,老师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

首先得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感悟生活。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水,文章如溪流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就清晰地告诉我们作文与生活的关系。我们要使学生理解“作文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的真实性。作文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真实记录。只有用心观察生活,留心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才能让作文有材料可写。就拿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第一次作文《校园一角》这篇习作来说吧!学校是孩子们学习和游戏场所,这里有许多孩子们美好的回忆。说起来这篇文章是不难的,但如果老师引导不好的话就会使他们抓不到重点,东拼西凑地乱写一通,锻炼不了他们按一定观察顺序观察事物的的能力。因此,我在指导他们写这篇文章时,就先注重了对他们观察能力的培养,让他们交流自己最喜欢校园的哪个地

方?并作了具体的要求1、先讲清在校园的哪个位置 ?2、那里有些什么?3、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它们分别在什么位置?4、你为什么喜欢那里?由于他们喜欢的地方不同,观察点不同,学生看到的景物和感受也是不同的,交流的时候很精彩,习作还未写就已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习作时我再让他们走到校园中按一定顺序具体观察后来完成习作,使他们在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里完成了本次习作,效果令我感到很满意。

同时让学生们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记录来了解生活,体验生活中的美,使他们的审美观、价值观得以正确的引导和提升。对于小学生而言,生活是单调的,永远的两点一线:家——学校。固定的生活模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模式,总觉得没什么可写的。对此,作为老师的我们,必须教会他们积累语言、积累素材和积累写作技巧。我们应该站在他们的立场来感悟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丰富他们的情感,帮助他们寻找生活中的闪光点,找到生活中的写作素材,挖掘生活中的美。比如:母亲的唠叨声中隐藏的慈爱、父亲的严厉背后的关怀、老师的训斥中的希冀、同学争执打闹中的童真每一件让学生习以为常的小事其实都是写作的素材,教会他们观察时不仅要用眼睛,更要用心,才会真正做到有事可写,有情可抒,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其次要对文章赋予情感。俗话说“我手写我心”真实的记录是写作的根本,只有真实的体验才能写出真实情感。小学生写作文常常把模仿别人的写作方法当做是模仿别人的生活经历,这样的作文既不能

出新更不能出色。真情实感源于真实的生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如:跌倒后的振作、失败后的努力、游戏后的收获只有真实的经历才能激发真实的感受。

最后,在教学方法上应把情景教学、趣味教学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做到寓教于乐。情景教学运用在作文教学中主要体现在将学生带回生活中,引导学生记住生活,那么,除了语言上的引导外还可以帮助学生再现生活即把生活带进课堂。如:家务劳动、观赏植物、观察动物直观的现场教学能增强学生对生活的记忆。

趣味教学主要是通过“游戏作文”、“音乐作文”、“动画作文”等新颖的作文形式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怕作文”的心理压力。

在给学生灌输并让其牢记写作要领及要求的同时巧妙的将情景教学法和趣味教学法溶于课堂当中,让学生真正在生活中找到作文素材并且有所收获,做到“我手写我心”。我相信他们一定能写出优秀的作文,从而解决小学生怕作文、不会写作文、写不好作文的问题,更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提升教师的语文教学水品。

2012年5月17日

篇二:《怎么样让学生不怕作文》

怎么样让学生不怕作文

大家XX好!

今天来参加这次论坛交流活动,我觉得很没底气,因为我觉得自己离痴迷语文教学把职业当事业这一境界还很远,也没有做出什么有目共睹的成绩,只能说把自己日常教学中的一些思考与实践拿出来和大家交流,不当之处还请各位行家多批评指正。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内容是《怎样让学生不怕写作?》

怎样让学生不怕写作?这个题目着实有点大,我现在只是从两个维度浅显地谈谈自己的看法或感受。

第一板块:引导学生不要怕。

现在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拿到作文题目无从下手,面露愁色,我罗列了一下,习作带给学生的是以下几种感受:

1.威压感——(老师提好多要求喔,开头、结尾、内容写通顺、标点符号占格、不能写错别字。这么多要求肯定很难,我怎么能做到?)

2.劳累感——-(又要想又要写,写好多,改了以后再抄,啊!我眼前全是小圈圈,晕啊!)

3.挫败感——-(我最怕老师让我修改了,我不知道怎么修改。还有得个“优”怎么就那么难呢)。

在孩子的认知里,习作是困难的,任务是繁重的,文字表达不是件容易的事。数学搞懂了能得一百分,习作永远不能获得完美的评价,因为严格起来在几十几百字里找个标点错误书写不规范的问题简直太容易了,标准的投入大产出小。典型的赔本生意,所以孩子不喜欢写作文实在是再正常不过。

找到问题的症结再来对症下药,让我们的孩子爱上作文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我提供两点想法:一是“游戏能通杀”;二是“赞赏要肉麻”。

首先,谈谈“游戏能通杀”吧。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发现不喜欢游戏的学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他们都需要游戏,不过是游戏的层次不同而已。我们五年级这学期第二单元作文是“介绍一件物品”那周我早早的通知:“同学们,你们这周表现很好,我决定周五上午上游戏活动课。”(形成心理期待)。我让孩子们回家拿一件自己喜欢的小东西来,老师也会带。(榜样作用)周五的时候,教室里的气氛是很诡异的,大家忍着笑,可是眼睛亮晶晶的。孩子们带来的东西真多:有透明塑料小壶,有电动小风扇,有芭比娃娃,有小金钱橘、小番茄什么的。我们开始玩:“我是展示台”的游戏。我掏出我的小蜗牛放到展示台上,我开始当配音演员:“我是展示台,现在在我身上爬来爬去的是蜗牛小朋友,它的头上长着”示范后,我问大家:“谁想上来玩?”面对跃跃欲试的孩子们,我说:“巴拉拉小魔仙,现在把我的眼睛变成显微镜,瞄准,先观察后上台。”孩子们眼睛死死的盯着自己带来的小宝贝,翻来覆去看着。拿到展示台,孩子们感受到观察的趣味和世界的奇妙,台下的还要求补充。当想说的越来越多时,写自然成为必然的表达。我们和孩子们玩制做表演道具,玩神秘魔袋我来摸。玩传统的贴鼻子,玩水果比美大赛,玩模仿陷阱可以说没有不被游戏征服的孩子,没有不因游戏而精彩的作文。 再谈关于如何赞赏方面的吧。

孩子自信心的建立学习能力的提高来自一次次肯定和赞赏。特别是在习作教学中,对孩子的习作要像对待初生的婴儿一样赞美。刚生出的孩子一般都不漂亮,皱巴巴的像个红皮猴子,可是父母觉得可爱,生命是在赞美中成长的,习作是在赞美中进步的。对孩子学写的习作,不要吝惜那些能让人掉一地鸡皮疙瘩的语言、动作、表情。

如:“这么精彩的一句话你是怎么想到的?太让老师佩服了!厉害!”

“孩子们,都来欣赏一下他写的作文题,太有创意了,跟作家的水平差不多。”

“今天,我很激动,我很兴奋,因为我在我们班发现了二十篇完美习作,我念念名字,你们赶快找他们要习作本欣赏一下,不要忘记了在他的本子上画上一朵大红花表达你的赞美。”

骂人比较难,夸人还不容易吗?哪怕是一张涂抹得乱七八糟的习作草稿,你要想夸他我不相信就找不出一句话,起码他交草稿了,涂抹表示他想好好改一改。而这样的孩子就更需要赞美了。

当习作常常以游戏的方式呈现,当自己的大作总能受到肯定和赞扬,当自己写得文字能让自己获得更多惊喜和成就感,爱上习作就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了

第二个版块:老师不要怕

其实,有时候与其说是学生有点怕作文,其实是老师自己有点怕作文。所以是我的建议:做最丰富的自己才能教学生写出最精彩的生活。

生活是物质的,谁都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而教育是精神的:气质的淘洗常看琴棋书画诗酒花

我想丰富自己离不开四个“需要”

一、需要你常常阅读。花一天时间打一场牌你往往会感叹手气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的重要性,输赢都带有偶然和不稳定性。花半天时间读书你稳赢不输,总会有收获。读经典著作,读百家之言,读游记科普,读童话寓言,读教育理论。不知不觉,你会像一颗有64切面的钻石,在孩子面前每一面都绽放光彩。

二、需要你常动笔写写。你需要找准表达的走向,自己就得淌水过河。你要培养学生表达的热情和习惯,你先要说服自己亲自实践。写文章不一定篇篇都能妙笔生花,但能让你静下心来,梳理生活。有位特级教师说了一句比较尖锐的话:“不读不写的语文老师将会永远停留在原地。”我只能说,如果我们自己不读不写将如何牵起身边孩子的手前进?

三、 需要你热爱生活。热爱生活的人有一双善于捕捉美好的眼睛,有一颗善于发现幸福的心。一树叶的新生,一朵花的绽放,一份美食,一件善举总能触动心灵。不冷漠、不封闭。哪怕整个世界都在下雨,你还能带上自己的阳光。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工作、家庭。这样,你就能引导你的学生留意生活点点滴滴的美好,关注世界时时处处的精彩。

四、需要你有一颗童心。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写出充满灵气的文字,你自己得先有一颗童心,像孩子一样保有对世界离奇的幻想,对自然热情的探索,对游戏和活动天然的激情。你能用孩子的眼光看孩子的世界,体会他们稚拙的语言,你就能和他们在课堂上在习作里找到共同语言,你才能听到看到更多真实的东西,参与更绚烂的情感。

{如何让学生不怕习作}.

谢谢大家!

篇三:《如何让学生们不怕写作文呢》

如何让学生们不怕写作文呢?

陈小平

一、创设情境,提高写作兴趣

因为小学生受年龄特点及认识水平的制约,他们的写作往往需要教师提供一定的情境,需要教师的指导帮助等外部条件促使他们写出更好的作文,以增强写作兴趣。

1)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和运用,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的方法开辟了作文教学的新领域。充分利用媒体形象性、再现性、可控性的特点,将人、事、物、景等写作材料通过实物、图片、录音、录像、电脑等多媒体进行再现,让声光色像充分刺激学生感官。这不仅营造了情境氛围,激发了学生习作兴趣,还弥补了学生认识与实际的焦距,缩短了时空,把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融汇于五彩斑澜的画面之中。如要写一次比赛活动,可以把孩子们前不久举行过的拔河比赛有选择地从旁边摄录下来,在课堂上播放出来,再现同学们奋力拼搏的场景,再现其中几个同学的拔河细节,而后引导学生细心、有序地观察,唤起他们的记忆和想象。像《野炊》、《钓龙虾》、《记一次体育比赛》等文章便可迎刃而解。

2)利用游戏(活动)创设情境

由于是玩游戏,学生的兴趣非常高,都积极主动行动起来。活动好后,他们会把那些最精彩,最激烈的场面讲得绘声绘色,我们有意识地引导他们说说参加的人如何做, “我”如何做?旁边同学的语

言、动作、神态、情绪等又是怎样的?不知不觉中学生就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完成作文。由于学生经历了游戏(活动)的全过程,真实体验了其间的乐趣,有了自己的亲身感受,当然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有情可抒,再也不会感到写文章是件痛苦的事了。游戏(活动)既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的写作素材,又营造了宽松的氛围,增加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减少了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让他们变得乐于写作。

二、改变批改方式 提高写作兴趣

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面批”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好的途径。

“面批”顾名思义就是师生坐在一起就学生的作文做一次面对面的语言上的交流,从而达到作文批改的目的。采用面批有什么优点呢?

首先,面批注重了师生间的互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任何教学过程必须遵守的一个原则,作文教学也不例外,要想充分体现这一原则,就必须在作文的批改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参与性。传统的批改方式是教师看完学生的习作后,就学生作品的情况用书面的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这是一种静态的交流方式,这种批改方式的长期使用,学生对老师的评语便失去了兴趣,很少有学生会认真地去阅读老师的评语,即使老师在批语中提出建议或写作存在的问题,学生往往会因急于关心自己分数,而冲淡了这些问题,达不到批改的目的。“没有改正就没有进步”,批改没有对作文教学起到促进的作用。在作文的批改过程中采用面批这一形式,老师与学生之间边读边谈,在谈话的

过程中完成作文的批改,老师有讲有析,学生有听有问,随时解决作文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师生之间共同合作,学生的充分参与,激起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激情。

其次,面批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一是批改的时间灵活。传统的批改时间是在学生写完作文以后,老师集中某段时间去评阅,老师往往苦于时间紧迫,三言两语地写上几句话,便完成了一篇作文的批改,“没有时间也便没有了质量”,学生厌倦了这样千篇一律的评语。而面批,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时间:或是课间,或是学生的自习课,或是饭前饭后。教师可以利用一些零星的时间,就学生的作文做批阅与交流,大大缩短了作文批改的周期,学生在第一时间知道自己的写作的结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二是批改的内容灵活,老师在写批语时,有时会感到词不达意,而将写评语该为面对面的交谈,能够更好地就学生的写作做一次充分的指导。

再次,面批具有很强的直接性,更有利于因材施教。例如,思想内容有重大错误或有明显片面性的作文,可以向学生当面指出错误或问题所在,了解产生的原因,提醒其避免再发生类似的情况。对文风不正、态度马虎或作文明显退步的学生,可以当面教育。

面批能够改变了传统作文批改方式的弊端,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那么,在进行面批地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呢?首先,教师应该在面批学生的作文前,对学生的作文做一次认真的阅读,就学生的作文的优点以及存在的问题能够了如指掌,也就是面批做好“备课”。其次,面批地过程中要充分调动

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自己的作文批改过程中,启发学生提出此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师生间的交流,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总之,在作文的教学过程中,积极地采用面批这一批改方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参与性,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

篇四:《怎样才能让学生不怕作文》

怎样才能让学生不怕作文

新店小学 王涛

在现实习作教学中,学生怕写作文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一个颇令我们头疼的问题。怎样让学生爱写,写得好,我们一直在研究。我觉得,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 解决教师的思想观念问题。

在平时教研过程中,我们谈到学生的习作问题,老教师说:“难教!”青年教师跟着说:“难度太大了!”年轻教师听了,什么也不说了。他说什么呢,都说难了,他也就认为,习作教学真的是挺难的事情。久而久之,大家就把学生怕写、写不好文章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了。有了这样的思想,还怎么谈得上去研究、去想办法改变吗?其实,习作教学并不难,难的是改变我们的观念。我认为,要想搞好习作教学,首先得克服教师“怕教作文”的观念障碍。如果我们怀着畏难的思想去干事情,无论如何是干不好的。其次,我们要改变“小学生是写不出什么像样的东西的”认识。很多教师在评价学生习作时,总爱以自己的喜好、意愿来对待学生的作品,这样一来,总感觉学生的作文幼稚、可笑,慢慢就对自己的学生丧失了信心,也让自己丧失了教的信心。“以童心来看待儿童的作文”,以平等的、发展的心态来对待孩子的作文,才会发现其中的精彩,看到孩子们很不简单的一面,我们千万不要低估了孩子。{如何让学生不怕习作}.

二、 要解决孩子的习作动机问题。

每一个教师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真正去思考如何激发

学生写作的愿望,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的不多,因为我们很多人很看重结果,而忽略了过程。例如三年级开始是习作初始阶段,有些老师往往还没做好如何系统地进行习作教学的充分准备就“走马上任”,到了第一单元结束了,一看,哎呀,该教学习作了,就从选材啊、章法啊等等详细讲解,学生交作业来一看,怎么都不如意,又重讲、重写,还是不如意,到了下一单元,又如此循环,长久下去,学生哪有喜欢写作的。尤其是教了高年级下来的老师,很难在学生初学习作时重新调整好自己的教学,很容易把低段孩子的作文和高年级比。要激发学生习作的愿望,从开始习作起教师就要树立“学生习作不是完成生产任务”的观念,要鼓励孩子把平时想给老师说的话用字条形式表达,包括“告状”,要及时对首先使用字条表达的孩子进行鼓励、表扬,等有了一定氛围后,可以把写字条的领域扩大,提出一些进一步的要求。{如何让学生不怕习作}.

三、 要解决学生储备的问题。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习作是学生真实意愿和情感的书面表达,肯定需要书面语言的支撑,所以学生一方面得有语言的储备,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就应该鼓励孩子积极地、大量地进行语言文字的积累。习作如建筑,需要各种材料,才有建成高楼大厦的可能。习作又是学生生活现实的表达,所以还得有生活经验的积累,多让孩子开展游戏、参观、手工制作、劳动等活动,到了我们进行不同类型习作训练的时候才会顺利。当然,还得有习作技巧的积累,有了材料不一定就会有高楼,还得有把这些建筑材料合理、规范组织的技能。因此,在习作

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生活中时时关注学生的积累问题。

四、 要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被认可的心理需要,在平时日常教学工作过程中,我们的每一次备课教案何尝不是一次写作呢?我们也渴望每一篇论文完成后,能得到别人的称赞。以此反观我们的习作,学生怕作文,是不是也和我们忽略了这些有关呢?诚然,我们成人写不好得不到认同是很正常的,可我们面对的是才开始写作的“学徒”,吝啬我们的赞美没必要。有位数学教师说过一句话:“我们老师也许很穷,但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一样财富,那就是分数。”你可以给任何人想要的分数,甚至你写出来的分数他还读不出来。这话听起来有趣,但是想想,如果我们依靠我们的特殊身份,对孩子们的进步毫不吝啬地进行表扬、鼓励,对于保护孩子的自信、激发他的学习愿望是很有帮助的。

五、 以童心对待童言

在儿童的世界里,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和幻想,儿童眼中的世界和成人是不同的,表现在语言形式上,孩子们写出的语言,我们可能认为是幼稚可笑的,甚至有些显得不合情理。但是,这些从语言中表现出的事物,是在他们还没有系统、科学地认识事物本质的基础上的表达,是儿童眼中世界、心中愿望、情感世界的真实表达。倘若我们以成人的言语规范来对待孩子的习作言语,是不客观公平的,会使我们错误的认为孩子没写好、写不好作文。比如,写月亮,一位学生写道:

;晚上的月亮像一弯刚剪下来的指甲。”有些老师说:;不对,要写成像小船才好,像指甲比喻不恰当。”咱们想想,是孩子比喻得真不恰当,还是我们思维方式不恰当了?小学习作要求;写真话、实话、心里话”;鼓励孩子个性化的表达”。如果我们很多次的;不恰当”评语后,孩子还能有真话、实话、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如何让学生不怕习作 学生习作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