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心力交瘁的诗 形容心力交瘁的诗句

写作指导 zuowen 2浏览

【 – 写作指导】

篇一:《现代诗歌》

现代诗歌

中国现代诗歌主要指新体诗。其特点是用白话语言写作,表现新时代的内容,打破旧诗词格律的束缚,形式上灵活自由。

现代诗歌是指“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诗歌。中国近现代诗歌的主体新诗﹐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它是适应时代的要求﹐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表现科学民主的革命内容﹐以打破旧体诗 格律形式束缚为主要标志的新体诗。“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于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

一艾青简介

(1910~1996)现代诗人。原名蒋正涵,号海澄,笔名艾青、莪加、克阿、林壁等。浙江金华人。自幼由一位贫苦农妇养育到5岁回家。1928年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翌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32年初回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不久被捕,在狱中写了不少诗,其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1935年出狱,翌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深挚感情,泥土气息浓郁,诗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抗日战争爆发后,艾青在汉口、重庆等地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任《文艺阵地》编委、育才学校文学系主任等职。1941年赴延安,任《诗刊》主编。他在遍地抗日烽火中深切地感染到时代的精神,汲取了诗情,抗战期间成为他创作的高潮期,出版了《北方》《向太阳》《旷野》《火把》《黎明的通知》《雷地钻》等9部诗集。诗作倾诉着民族的苦难,歌颂了祖国的战斗,渗透着时代气氛,笔触雄浑,气势壮阔,情调奋发昂扬,这是到了延安以后,创作风格所起的明显变化。抗战胜利后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副院长,负责行政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艾青担任《人民文学》副主编、全国文联委员等职。著有诗集《宝石的红星》《黑鳗》《春天》《海岬上》。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曾赴黑龙江、新疆生活和劳动,创作中断了20年。直到1976年重又执笔,出现了创作的另一个高潮。1979年平反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副会长等职,出访了欧、美和亚洲的不少国家。创作有诗集《彩色的诗》《域外集》,出版了《艾青叙事诗选》《艾青抒情诗选》,以及多种版本的《艾青诗选》和《艾青全集》。诗集《归来的歌》和《雪莲》曾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新诗奖。从1936年起,艾青出版诗集达20部以上,还著有论文集《诗论》《新文艺论集》《艾青谈诗》,以及散文集和译诗集各1本。他的作品被译成10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二 写作背景

我爱这土地》一诗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诗人艾青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更能表达诗人为祖国前途、命运担忧,心力交瘁的情状

三朗读诗歌

四诗文分析

点出土地情结

先欣赏起始两句:“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诗人对土地的酷爱,已到了不知道如何倾诉的地步。于是,他只能舍弃人的思维语言而借用鸟的简单朴素的语言倾泻他的爱情,在诗人看来,这简单朴素的往往是最真诚热烈的。形容词“嘶哑”,已不能再唱出美丽悦耳清亮动听的情歌,但这“嘶哑”的歌声正能抒发对土地的义无反顾的真诚和执著。于是土地情结的激越歌声由此响起。

倾吐土地情结

第一层:隐喻人民苦难。“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暴风雨”、“悲愤的河流”这些意象告诉我们,艾青魂牵梦绕地爱着的土地,是布满痛苦、躯体上有太多凝结成块的流不动的悲愤的土地。当时日寇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等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草菅人命。艾青在《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有着相似的描写:“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风,/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紧紧地跟随着/伸出寒冷的指爪/拉扯着行人的衣襟,/用着像土地一样古老的话/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诗人

用“寒冷”、“雪”、“风”、“封锁”等意象勾勒出扼杀着一个个求生的生命的悲惨处境。两首诗写于同一时期,都表现出诗人对人民苦难的深情关注。

第二层,隐喻人民反抗。“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一句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神州土地养育了中华民族,也养育了一种坚韧不屈的民族精神。“无止息”暗寓反抗精神的传承,“刮”、“激怒”表示力量的强大,由悲土地之苦难转入赞土地的抗争,诗人的土地情结深了一层。

第三层,“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一句可以看作是斗争前景的象征,也可以更“实”一点,看作是充满生机的解放区的象征,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的象征。总之,诗人的情思已由悲愤、称颂进入憧憬,表现出坚定的必胜信念,构思又进一层。

第四层,“—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诗人没有沉溺于对“温柔”恬静的“黎明”的欣赏中,为了自己的爱永远留给土地,他作出了上述郑重庄严的抉择。这种献身精神可以作这样的诠释:我来自土地而最终归于土地,这样,爱才得以升华,得以永恒。这是一种多么超凡脱俗、悲壮高尚的土地情结啊!

第五层,升华土地情结 第二节的一问一答,诗人由借鸟抒情转入直抒胸臆:“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太“深沉”太强烈的土地之爱,已使诗人难以诉诸语言,只能凝成晶莹的泪水。泪水,表现了作者对于国家的爱的深重,有忧,更存在的,便是毫不屈服的倔强。“深沉”一词也许达不到与实际感情相应的表达强度,于是,其后紧跟的六个沉重的省略,似乎涌动着潜流地火般的激情,更为沉重地叩击着读者的心房,激起读者持续的共鸣。全诗在这问答中达到高潮,那炽热、真挚的爱国情怀,留下不尽的余韵。 文章的基调

在诗的开头,诗人把“我”假设为一只“鸟”的形象,而且这“鸟”是饱受磨难的喉咙嘶哑的鸟,使读者立刻被诗人的忧患意识所感染。这忧患意识来自对多灾多难的祖国博大深沉的爱。诗歌就在这样的基调下,进一步展开了对鸟儿歌唱对象的描述,它们是:土地、河流、风、黎明。从四个歌唱对象前面的修饰词语看来,它们都是长期遭受风雨打击、悲愤满怀、奋力抗争的形象,与下文鸟儿献身于土地的精神正相吻合,这就强化了诗人所要表现的“爱土地”“爱祖国”的主题。

篇二:《经典诗》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秋夜怀吴中 陆游

秋夜挑灯读楚辞,昔人句句不吾欺。

更堪临水登山处,正是浮家泛宅时。

巴酒不能消客恨,蜀巫空解报归期。

灞桥烟柳知何限,谁念行人寄一枝。

(1)前人在评价首诗时说,这首诗尾联的思路独辟蹊,由自己在蜀川怀吴中联想到吴中无人怀念自己,相比之下,更加显示出千里客居者的孤独与苦闷。在写法上这一联有两重含义,试分析这两重含义的所指。

(2)诗中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他怎样的愿望?

答:(1)一是用“柳”音“留”,明写留恋吴中;一是用“灞桥”暗指京都,暗示朝廷无人赏识自己的才能。

(2)借思乡之情抒不能为国尽力之恨;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能赏识自己,让自己能为国尽力的愿望。

8、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水口行舟 宋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①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情感变化,富有层次。请结合具体词语简析之。 ②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含着人生哲理,请细加品味,说一说你的看法。

答:①“夜如何”写出诗人心中的担忧。“试卷”刻画诗人既抱希望而又疑虑不安的心态。“依旧”则透露出诗人无限欣喜之情。

② 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触景生情”,写“借物抒怀”“托物言志”均不给分);对比(或“对照”、“呼应”)

13、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点绛唇 屏却相思 王国维

屏却相思,近来知道都无益。不成抛掷,梦里终相觅。醒后楼台,与梦俱明。西窗白,纷纷凉月,一院丁香雪。

[注]这首《点绛唇》收入《人间词乙稿》。时王之前妻莫夫人新丧,此词为悼亡之作。

(1)解释“屏却”一词,并说说前两句的意思。(3分)

(2)请分析“西窗白,纷纷凉月,一院丁香雪”三句的意境。(3分)

答:(1)“屏却”意谓放弃、排遣。前两句的意思是说:忘了她吧,忘了她,念如今生死茫茫,怀想又有何益,.徒令人心力交瘁!(意思对即可。释词1分,析前两句意思2分,共3分)

(2)词人举目西窗,惟觉月光如水,丁香似雪,一片凄凉意。“凉月”以“纷纷”形容,“丁香”以“雪”喻之,无理而妙绝。丁香花本开在春夏之交,何以与寒冬之“白雪”关涉?这是为强调颜色的相似性而出现的时令错位。然而,通过这种似乎无理的描写,却更深刻地表现了词人因思念亡妻而难以为怀的悲怆冷寂心境,堪称绝妙。(意思对即可。3)

10、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甘草子 柳永

秋暮,乱洒衰荷,颗珍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栏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1)触动主人公愁绪的具体景象有哪些?主人公心乱愁苦的原因又是什么?

(2)结尾二句“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写法上有何新意?

答:(1)秋暮、衰荷、乱雨、冷月。愁苦的原因是“无侣”(或“单栖”)寂寞无人陪伴。

(2)不直写女主人公念念不忘“粉郎”及“言语”,而通过鹦鹉学念来表现,写出了女主人公在百无聊赖中的自慰自遣,让人倍感凄凉。

1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暮过山村 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岁,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1)1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宿甘露寺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海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1)前人评价这首诗中“放入”一词最显气魄,你同意吗?请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诗在表达技巧的运用上很有特色,请就感受最深的一点作出评价。

答: (1)同意。它使通常开窗赏景的行为转化为拥抱江河的壮举,表现出豪迈的胸襟和气慨。

(2)第一、虚实结合。前两句写弥漫山颠的云气直入枕中,让人觉得好像千峰在侧;松涛就在床下轰鸣,让人觉得如临万壑之中。在这里千峰、万壑都是虚写,却给人艺术体验之真,把人带入惊心动魄的艺术境界之中。第二、诗歌后两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塑造出一种

豪壮、崇高之美。为了欣赏那银山般的浪涛壮观,领略那拍天而来的江河气势索性打开窗放长江入室,以荡涤心胸。第三、寄情于景,全诗写云气、松涛和水浪,融入了诗人豪迈的胸襟和壮美的情感。

1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宿甘露寺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海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1)前人评价这首诗中“放入”一词最显气魄,你同意吗?请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诗在表达技巧的运用上很有特色,请就感受最深的一点作出评价。

答: (1)同意。它使通常开窗赏景的行为转化为拥抱江河的壮举,表现出豪迈的胸襟和气慨。

(2)第一、虚实结合。前两句写弥漫山颠的云气直入枕中,让人觉得好像千峰在侧;松涛就在床下轰鸣,让人觉得如临万壑之中。在这里千峰、万壑都是虚写,却给人艺术体验之真,把人带入惊心动魄的艺术境界之中。第二、诗歌后两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塑造出一种豪壮、崇高之美。为了欣赏那银山般的浪涛壮观,领略那拍天而来的江河气势索性打开窗放长江入室,以荡涤心胸。第三、寄情于景,全诗写云气、松涛和水浪,融入了诗人豪迈的胸襟和壮美的情感。

诗的首联重在表现什么?请简要说明。

(2)“边烽不过秦”什么意思?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

(3)尾联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

答:(1)重在描绘山村的宁静。前句从听觉上用数里外就听到水,以响衬静句从视觉上直写人烟稀少的静。

(2)表明山没有遭受战火,表达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

(3)写出了由惧转喜的心境变化,“亲”字更表现出内心亲近温暖的感受。此联与首联、颈联相配合,描绘出一幅和平安宁的山村图景。

1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 [唐]韦应物

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心力交瘁的诗}.

“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从“山”、“雨”、“鸟”三个角度入手,简要评析这首诗所表达的感情。 答:秋日远山传来寺庙悠长的暮钟,茫茫楚天挂上了霏霏雨幕,苍凉黯淡的傍晚景色烘托出诗人思家念远的孤寂、凄怆这情;最后,诗人运用反衬手法,写一只失群的伶仃小鸟飞往家乡广陵方向,归巢了。鸟飞东南,离巢愈近;而诗人前往西北,去亲愈远。这更引起了他满腹思乡的离思哀愁。

13、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点绛唇 屏却相思 王国维

屏却相思,近来知道都无益。不成抛掷,梦里终相觅。醒后楼台,与梦俱明。西窗白,纷纷凉月,一院丁香雪。

[注]这首《点绛唇》收入《人间词乙稿》。时王之前妻莫夫人新丧,此词为悼亡之作。

(1)解释“屏却”一词,并说说前两句的意思。(3分)

(2)请分析“西窗白,纷纷凉月,一院丁香雪”三句的意境。(3分)

答:(1)“屏却”意谓放弃、排遣。前两句的意思是说:忘了她吧,忘了她,念如今生死茫茫,怀想又有何益,.徒令人心力交瘁!(意思对即可。释词1分,析前两句意思2分,共3分)

(2)词人举目西窗,惟觉月光如水,丁香似雪,一片凄凉意。“凉月”以“纷纷”形容,“丁香”以“雪”喻之,无理而妙绝。丁香花本开在春夏之交,何以与寒冬之“白雪”关涉?这是为强调

篇三:《诗词五首》

洞庭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诗词五首》导学案 编写人:审稿者:八年级语文教研组执教教师:

使用时间:使用班级:小组评价: 【学习目标】

1.古诗朗读技巧方面的积累,恰当划分诗词曲的朗读停顿。

2.反复诵读,领会诗情,品味诗韵。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提升审美情趣。

3.在学习中感受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学习重难点】

1.反复诵读,领会诗情,品味诗韵。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提升审美情趣。

2.在学习中感受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基础案】

一、填空。

《十五从军征》选自《 》。宋代 将自两汉至唐代的乐府诗汇编成为 。以前我们学过的 也出自这本书。

《朝天子·咏喇叭》选自《 》,其

中 是曲牌名, 是散曲的题目,作者是 代 家 。

字 ,号 。

二、给加点字注音。

冢 窦 雉 舂

谷 羹 贻 翁媪 莲蓬 喇叭

三、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道逢乡里人 松柏冢累

累 兔从狗窦入 雉从梁上飞 井上生旅葵 不知贻阿谁

四、按要求填空。

描写戍卒归程之艰难及其心力交瘁的境况的句子:

《十五从军征》1.表现封建兵役制度极端不合理的句子:主人公归来,远望家乡的景象的句子:

主人公年迈归来,近望家乡的景象的句子 主人公年迈归来,看到家乡的样子的句子:

写主人公回乡时家人死尽,庭院荒芜的诗句:

《朝天子·咏喇叭》1.明写喇叭唢哪的特点,暗喻宦官身为奴仆而虚张声势的句子: 写“吹”之声的句子:

写“吹”之功用的句子:

写“吹”之恶果,表达对“吹”的憎恨的句子:

控诉宦官危害的句子:

6直抒胸臆的句子:

写宦官压迫人民,致使千家万户家破人亡的句子:

五、选择题。1.下列诗句节奏划分有误的一句是( )

A.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B.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C.溪头/卧剥莲

蓬。

D.只吹得/水尽鹅飞罢。

2. 下列诗句节奏划分有误的一句是( )

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B.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C.溪头/卧剥莲

蓬。

D.军听了/军愁。

6.对《十五从军征》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篇首一句写出了封建兵役制度的极端不合理。

B.从军之时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心力交瘁的诗 形容心力交瘁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