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作指导】
篇一:《“我心中的孟子”话题作文写作指导》
“我心中的孟子”话题作文写作指导 “我心中的孟子”话题作文写作指导吴绪磊
【单元文题】
你从《齐桓晋文之事》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孟子?请以“我心中的孟子”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审题导航】
这次作文训练能全面考查习学生的认识水平、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鼓励学生积极课外阅读,主动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活水”,还能启发学生展开创造性思维,勇于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历史文化名人。我们要把写作重点放在对孟子内心和思想里的那些气质和品格的的分析和赞美上,从而感受、接纳并且学习这些优秀的品质,这是我们重建心灵的一种美好途径。
【思路点拨】
一、从积极评价的范畴开拓思路。我们可以结合有关的历史资料,对孟子思想、历史功绩和伟大人格进行高度评价。评价时要有理有据、材料翔实,感悟要深刻、独特,力争写出自己独特的观点和认识。
二、可采用与孟子“对话”的形式,和孟子进行穿越时空的互动和交流。要模拟出一个对话的场景,还原历史背景,要有和人物间情感和思想的互动。只有这样,对话才能自然、生动有趣,有较强的表现力和说服力。
三、可以进行富有时代精神的反思性或者批判性的思考。在当今这样一个意识形态领域空前活跃开放的时代,要客观公正地品评历史上名人物,创新是必要的。但一定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人物,注意原则与分寸,对一些比较深奥、学术性很强的问题,一般不可妄加评论!
【参考观点】
1.孟子永远是一位壮志满怀、热情激越、才华横溢、肩担天下的热血青年。他忧以天下,乐以天下,修身养性,积极出世;他满怀治国良策,一心想救万民于水火之中,在天下推行王道。他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周游列国,倚马万言,以孜孜不倦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以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
2.与老子的清净无为不同,孟子奉行积极入世的人生观,有一种“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轩昂霸气,这比孔子的“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无可奈何更为坚毅和充满斗争意志。他不肯迁就,不肯趋炎附势;他理想遭挫折而矢志不渝,展露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
3.孟子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是一个真心英雄。面对当时战乱的世道,孟子感到不满,于是就构建出他的理想王国:“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乐岁终生饱,凶年免于死亡”。并用一生的精力去努力实现之。在逆境中,他“不怨天,不尤人”,“自任以天下之重”。虽然他的理想未能实现,但在历史的长河中,他那思想的光芒千百年来依然闪亮。
4.孟子是一个聪明机智、豪爽直率的沦辩家。他义正辞严,直言不讳,敢于抨击统治者,展示了一个狂放不羁、泼辣大胆、无私无畏的论辩家的形象;他的文章总流露出“以天下苍生为已任”“舍我其谁也”的凛然正气,让人肃然起敬。
【佳作欣赏】
忧郁的老儒
天一
我是在一个雨夜走近孟子的,那夜很静。寂静中,我直视着孟子的眼睛,我看到的是一种被称为“忧郁”的东西。
孟子的思考极为缜密,孟子曾提出一种关于“人”行为的准则:“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无此四者,非‘人’也。”虽然,孟子对人行为准则的诠释,并没有超越孔子的“仁”和“道”。但最重要的是,他将孔子侧重个人修养的“仁”和“道”,发展为一种治国安邦的政治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曾天真地幻想过这样的一种小康社会:“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我想他的这些想法一定遭到当时许多人的冷嘲热讽,可他全然不顾,坚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无疑,孟子是一个思想家。这种思想,源于他对当时人民苦难的思考,源于他对当时暴政肆虐的思考。在战国群雄逐鹿的混乱时期,孟子的这些思想,则是许多思想家所不能及的。
虽然,孟子满肚子的治国韬略,虽然他也像孔子一样,四处游说诸侯,可无人采纳他的意见,以为他的主张“迂远而阔于事”。他只得在65岁以后,沮丧地退居老家,也像孔子一样授徒讲学。
我无法沿着孟子的脚印,去追随属于孟子的那充满屈辱和坚韧的历史,但我还是从孟子留下的文字里读出他的铮铮铁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尽管,现在很有些人早已把它扔到了垃圾筒里,嗤之以鼻,但我却从“大”那简单的笔画中,看出一个顶着天的“人”。
这“人”,充满着一种叫着刚烈的东西,他远远不像孔子那样“温良恭俭让”。当生与义不能兼得,他宁可取义,也无意苟且偷生;当死与不义不能同避时,他宁可赴死,也不愿躬行不义。“舍生取义”,看似简单的四个字,读出的却是昂昂乎的浩然正气。它曾激励过多少仁人志士,为国捐躯慷慨赴难,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最高道德准则。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把这些文字存放在历史中,历史为之而光彩;把它们拿出来放到现在,依然充满了一种魅力,思想的魅力是最为持久的。
孟子不需忧郁。
(选自《百家品读孟子》有删改)
【点评】
本文不落窠臼,独辟蹊径,先抑后扬,从“忧郁”和“不需忧郁”这个角度来写孟子,把写作重点放在了对孟子内心和思想里的那些高贵忧郁气质和品格的的分析与赞美上,写出心目中真实的孟子:年迈孱弱的身躯、高屋建瓴的学说、心忧天下的情怀、天真纯洁的理想、积极入世的思想、矢志不渝的精神、铮铮不屈的铁骨、舍我其谁也的凛然正气 读着这些散发着孟子生命气息的文字,我们心中对孟子唯有崇敬!
篇二:《【语文】“我心中的孟子”话题作文写作指导》
“我心中的孟子”话题作文写作指导{我心中的孟子}.
【单元文题】
你从《齐桓晋文之事》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孟子?请以我心中的孟子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审题导航】
这次作文训练能全面考查习学生的认识水平、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鼓励学生积极课外阅读,主动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活水”,还能启发学生展开创造性思维,勇于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历史文化名人。我们要把写作重点放在对孟子内心和思想里的那些气质和品格的的分析和赞美上,从而感受、接纳并且学习这些优秀的品质,这是我们重建心灵的一种美好途径。
【思路点拨】
一、从积极评价的范畴开拓思路。我们可以结合有关的历史资料,对孟子思想、历史功绩和伟大人格进行高度评价。评价时要有理有据、材料翔实,感悟要深刻、独特,力争写出自己独特的观点和认识。
二、可采用与孟子“对话”的形式,和孟子进行穿越时空的互动和交流。要模拟出一个对话的场景,还原历史背景,要有作者和人物间情感和思想的互动。只有这样,对话才能自然、生动有趣,有较强的表现力和说服力。
三、可以进行富有时代精神的反思性或者批判性的思考。在当今这样一个意识形态领域空前活跃开放的时代,要客观公正地品评历史上名人物,创新是必要的。但一定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人物,注意原则与分寸,对一些比较深奥、学术性很强的问题,一般不可妄加评论!
【参考观点】
1.孟子永远是一位壮志满怀、热情激越、才华横溢、肩担天下的热血青年。他忧以天下,乐以天下,修身养性,积极出世;他满怀治国良策,一心想救万民于水火之中,在天下推行王道。他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周游列国,倚马万言,以孜孜不倦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以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
2.与老子的清净无为不同,孟子奉行积极入世的人生观,有一种“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轩昂霸气,这比孔子的“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无可奈何更为坚毅和充满斗争意志。他不肯迁就,不肯趋炎附势;他理想遭挫折而矢志不渝,展露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
3.孟子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是一个真心英雄。面对当时战乱的世道,孟子感到不满,于是就构建出他的理想王国:“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乐岁终生饱,凶年免于死亡”。并用一生的精力去努力实现之。在逆境中,他“不怨天,不尤人”,“自任以天下之重”。虽然他的理想未能实现,但在历史的长河中,他那思想的光芒千百年来依然闪亮。
4.孟子是一个聪明机智、豪爽直率的沦辩家。他义正辞严,直言不讳,敢于抨击统治者,展示了一个狂放不羁、泼辣大胆、无私无畏的论辩家的形象;他的文章总流露出“以天下苍生为已任”“舍我其谁也”的凛然正气,让人肃然起敬。
【佳作欣赏】
忧郁的老儒
天一
我是在一个雨夜走近孟子的,那夜很静。寂静中,我直视着孟子的眼睛,我看到的是一种被称为忧郁的东西。
孟子的思考极为缜密,孟子曾提出一种关于人行为的准则: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无此四者,非‘人’也。虽然,孟子对人行为准则的诠释,并没有超越孔子的仁和道。但最重要的是,他将孔子侧重个人修养的仁和道,发展为一种治国安邦的政治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曾天真地幻想过这样的一种小康社会: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我想他的这些想法一定遭到当时许多人的冷嘲热讽,可他全然不顾,坚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无疑,孟子是一个思想家。这种思想,源于他对当时人民苦难的思考,源于他对当时暴政肆虐的思考。在战国群雄逐鹿的混乱时期,孟子的这些思想,则是许多思想家所不能及的。
虽然,孟子满肚子的治国韬略,虽然他也像孔子一样,四处游说诸侯,可无人采纳他的意见,以为他的主张迂远而阔于事。他只得在65岁以后,沮丧地退居老家,也像孔子一样授徒讲学。
我无法沿着孟子的脚印,去追随属于孟子的那充满屈辱和坚韧的历史,但我还是从孟子留下的文字里读出他的铮铮铁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尽管,现在很有些人早已把它扔到了垃圾筒里,嗤之以鼻,但我却从大那简单的笔画中,看出一个顶着天的人。
这人,充满着一种叫着刚烈的东西,他远远不像孔子那样温良恭俭让。当生与义不能兼得,他宁可取义,也无意苟且偷生;当死与不义不能同避时,他宁可赴死,也不愿躬行不义。舍生取义,看似简单的四个字,读出的却是昂昂乎的浩然正气。它曾激励过多少仁人志士,为国捐躯慷慨赴难,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最高道德准则。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把这些文字存放在历史中,历史为之而光彩;把它们拿出来放到现在,依然充满了一种魅力,思想的魅力是最为持久的。
孟子不需忧郁。
(选自《百家品读孟子》有删改)
【点评】
本文不落窠臼,独辟蹊径,先抑后扬,从“忧郁”和“不需忧郁”这个角度来写孟子,把写作重点放在了对孟子内心和思想里的那些高贵忧郁气质和品格的的分析与赞美上,写出作者心目中真实的孟子:年迈孱弱的身躯、高屋建瓴的学说、心忧天下的情怀、天真纯洁的理想、积极入世的思想、矢志不渝的精神、铮铮不屈的铁骨、舍我其谁也的凛然正气
读着这些散发着孟子生命气息的文字,我们心中对孟子唯有崇敬!
篇三:《我心目中的孟子 学生演讲第一名》
我心目中的孟子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我心目中的孟子》。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 ,但他还活着……” 两千多年前,一位衰弱的老者,眺望茫茫宇宙,心事浩然,他一生事业无成,感到人世渺小,天道无情。可是,青山依旧,只是哲人其萎。于是,一句意味深长的叹息便化作一丝凉风,吹彻古今。 他就是孟子,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华夏民族历史上的辉煌人物。他如一杯美酒,虽历千年,却愈品愈醇;他就像那一轮明月,时间再久,依然故我;他就像一颗星星,不,他就是一颗星,在那动荡的年代,真正的学问 的智慧,难道不是黑夜里的星星吗?
是他,一生追寻,周游列国,颠颠簸簸。面对这一废墟,他试图挽狂澜于既倒,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当他的弟子们在车上呼呼大睡,哈欠连天,一脸凄迷与怀疑时,只有他目光炯炯,自信目标就在前方。他一生提倡“仁政”,实践“仁政”,改造社会为“仁政”,可他履行的只是他自己。他一意孤行,不失败何以感人识,不辉煌何以长人志。这失败是大失败,是必然的失败,他更是因失败而辉煌。
是他,清楚地看到现实生活中有德与无德之分,君子与小人之别。正是因此,他提出一系列提高道德修养的方法。他善养浩然之气,将“养浩然之气”作为道德修养的目标。在它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气节的观念,让中华民族逐渐产生了民族的魂。
是他,在那个帝皇一怒,服尸百万的年代,甘愿冒天下之大不韪,提出那个“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怪诞言论。将以民为本的思想搬上了中国封建历史的舞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
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辛辣的语言指出“失民心者失天下”。民是立国之本的道理。
是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他不会种地,不懂收获,更不会蒸馒头,那我们就能鄙夷他不如一个农夫一个馒头师傅吗?我们需要的是一位卓越的思想家还是一个普通的农夫?一个农夫,耕来耘去,不过他那一亩三分地,所养活的不过是他自己和他的家人。而孟子所耕耘的是文化之荒,是文化之田,他给予我们乃至世界的,由如何估量?
这就是孟子,当你最需要的时候,他会在你身边,为你点亮哪怕微弱的火光,指明你前进的方向。因为有了他,我们才有了学习生活中幸福的一刻。
最幸福的时刻就是被感动的时刻!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高一、10班 吴新科
篇四:《【语文】“我心中的孟子”话题作文写作指导》
“我心中的孟子”话题作文写作指导
【单元文题】
你从《齐桓晋文之事》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孟子?请以我心中的孟子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审题导航】{我心中的孟子}.
这次作文训练能全面考查习学生的认识水平、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鼓励学生积极课外阅读,主动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活水”,还能启发学生展开创造性思维,勇于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历史文化名人。我们要把写作重点放在对孟子内心和思想里的那些气质和品格的的分析和赞美上,从而感受、接纳并且学习这些优秀的品质,这是我们重建心灵的一种美好途径。
【思路点拨】
一、从积极评价的范畴开拓思路。我们可以结合有关的历史资料,对孟子思想、历史功绩和伟大人格进行高度评价。评价时要有理有据、材料翔实,感悟要深刻、独特,力争写出自己独特的观点和认识。
二、可采用与孟子“对话”的形式,和孟子进行穿越时空的互动和交流。要模拟出一个对话的场景,还原历史背景,要有作者和人物间情感和思想的互动。只有这样,对话才能自然、生动有趣,有较强的表现力和说服力。{我心中的孟子}.
三、可以进行富有时代精神的反思性或者批判性的思考。在当今这样一个意识形态领域空前活跃开放的时代,要客观公正地品评历史上名人物,创新是必要的。但一定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人物,注意原则与分寸,对一些比较深奥、学术性很强的问题,一般不可妄加评论!
【参考观点】
1.孟子永远是一位壮志满怀、热情激越、才华横溢、肩担天下的热血青年。他忧以天下,乐以天下,修身养性,积极出世;他满怀治国良策,一心想救万民于水火之中,在天下推行王道。他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周游列国,倚马万言,以孜孜不倦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以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
2.与老子的清净无为不同,孟子奉行积极入世的人生观,有一种“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轩昂霸气,这比孔子的“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无可奈何更为坚毅和充满斗争意志。他不肯迁就,不肯趋炎附势;他理想遭挫折而矢志不渝,展露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
3.孟子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是一个真心英雄。面对当时战乱的世道,孟子感到不满,于是就构建出他的理想王国:“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乐岁终生饱,凶年免于死亡”。并用一生的精力去努力实现之。在逆境中,他“不怨天,不尤人”,“自任以天下之重”。虽然他的理想未能实现,但在历史的长河中,他那思想的光芒千百年来依然闪亮。
4.孟子是一个聪明机智、豪爽直率的沦辩家。他义正辞严,直言不讳,敢于抨击统治者,展示了一个狂放不羁、泼辣大胆、无私无畏的论辩家的形象;他的文章总流露出“以天下苍生为已任”“舍我其谁也”的凛然正气,让人肃然起敬。
【佳作欣赏】
忧郁的老儒
天一
我是在一个雨夜走近孟子的,那夜很静。寂静中,我直视着孟子的眼睛,我看到的是一种被称为忧郁的东西。
孟子的思考极为缜密,孟子曾提出一种关于人行为的准则: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无此四者,非‘人’也。虽然,孟子对人行为准则的诠释,并没有超越孔子的仁和道。但最重要的是,他将孔子侧重个人修养的仁和道,发展为一种治国安邦的政治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曾天真地幻想过这样的一种小康社会: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我想他的这些想法一定遭到当时许多人的冷嘲热讽,可他全然不顾,坚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无疑,孟子是一个思想家。这种思想,源于他对当时人民苦难的思考,源于他对当时暴政肆虐的思考。在战国群雄逐鹿的混乱时期,孟子的这些思想,则是许多思想家所不能及的。
虽然,孟子满肚子的治国韬略,虽然他也像孔子一样,四处游说诸侯,可无人采纳他的意见,以为他的主张迂远而阔于事。他只得在65岁以后,沮丧地退居老家,也像孔子一样授徒讲学。
我无法沿着孟子的脚印,去追随属于孟子的那充满屈辱和坚韧的历史,但我还是从孟子留下的文字里读出他的铮铮铁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尽管,现在很有些人早已把它扔到了垃圾筒里,嗤之以鼻,但我却从大那简单的笔画中,看出一个顶着天的人。
这人,充满着一种叫着刚烈的东西,他远远不像孔子那样温良恭俭让。当生与义不能兼得,他宁可取义,也无意苟且偷生;当死与不义不能同避时,他宁可赴死,也不愿躬行不义。舍生取义,看似简单的四个字,读出的却是昂昂乎的浩然正气。它曾激励过多少仁人志士,为国捐躯慷慨赴难,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最高道德准则。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把这些文字存放在历史中,历史为之而光彩;把它们拿出来放到现在,依然充满了一种魅力,思想的魅力是最为持久的。
孟子不需忧郁。
(选自《百家品读孟子》有删改)
【点评】
本文不落窠臼,独辟蹊径,先抑后扬,从“忧郁”和“不需忧郁”这个角度来写孟子,把写作重点放在了对孟子内心和思想里的那些高贵忧郁气质和品格的的分析与赞美上,写出作者心目中真实的孟子:年迈孱弱的身躯、高屋建瓴的学说、心忧天下的情怀、天真纯洁的理想、积极入世的思想、矢志不渝的精神、铮铮不屈的铁骨、舍我其谁也的凛然正气
读着这些散发着孟子生命气息的文字,我们心中对孟子唯有崇敬!
篇五:《孟子启示(邹师版)》
孟子给我们的六点启示
开篇的话:
○孔孟之乡人是幸运的值得骄傲的——为什么?
东南邹鲁(徽州)-回望邹鲁(武夷山)-海滨邹鲁(福建)
庞朴先生:做一个孔孟之乡人是幸福的
李学勤先生:孟子很伟大,你们很幸运
傅佩荣先生:孔孟之乡真是一个神秘的地方,上帝为什么
那么偏爱你们呀
○我心中的孟子(人人都可以给孟子画像)
一个好学不倦的人
一个心怀天下的人
一个骨头最硬的人
一个失败一生的人
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大家可能都知道这样一句话:半部论语治天下。其实,
论语更多的探讨的是人心修炼,《孟子》才是治国安邦的最
佳读物。从这个意义上讲,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一部孟
子定江山”毫不为过。
孟子的思想文化博大精深,我们今天只探讨孟子给我们
的几点启示,或者说“孟子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宝贵遗产?”
一、责任丹——天降大任,舍我其谁
▲ 中国人是讲责任的,儒家是抱定“天下兴亡,匹夫
有责”的理想入世的
▲ 责任是什么——方向(天下的人都迷了路,讲责任
的人也知道方向在哪里);动力(责任让人信念不
败,活力永存) ○孔子: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
也。
○孟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
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
也。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曾子:《大学》——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
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
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
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北宋大儒张横渠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
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四句话最能体现儒者的襟怀,也最能开显儒者的器
识与宏愿,也可说是志士仁人的终极追求。
——孔孟都讲责任,都想有功于天下
○时代不同—— 孔子:尽管“礼崩乐坏”,但周礼遗
风尚存。
孟子:诸侯争战,水深火热
○理想不同—— 孔子:克己复礼。
孟子:仁政救国
○主张不同—— 孔子:仁义(修养层面)。
孟子:仁政(执政层面)
▲我们如何讲责任——
中国古代哲人: “人生有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
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
传襄公二十四年》)。
这个论断的意思是指——个人在世间生存,生命有限;
要让自己的人生载入史册,一般来说只有三种途径:最高级
的是修养完美的道德品行(周恩来),其次是建立伟大的功
勋业绩(邓小平),再其次是确立独到的论说言辞(毛泽东)。
( “三不朽”的排列顺序有意思,值得我们研究理解、躬行实
践。)
“立德”——远古时尧担任部落联盟首领,选贤任能;任
职一定年限后主动“禅让”,交班给能干的虞舜。
伯夷叔齐反对周武王讨伐商纣,劝谏不果,“耻食周粟”,
就隐居到首阳山去采食薇蕨度日。
屈原在楚国,一腔爱国热忱不能发挥,反而遭谗被放,
但他决不背离祖国,宁愿投江自沉,以死明志。
坚持国家民族利益和个人气节的,有汉朝的苏武和宋末
的文天祥,等等。
新中国有周恩来、雷锋、焦裕禄、孔繁森……
“立功”——神农尝百草;大禹治水,安九州;秦始皇统{我心中的孟子}.
一六国;李冰父子主持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蔡伦发明 “造
纸术”;诸葛亮“鞠躬尽瘁”;郑和下西洋;李时珍撰著成《本
草纲目》……为民为国,“数风流人物”,史不绝书。
“立言”——老子:《道德经》五千言,柔弱胜刚强,
提倡“无为而无不为” 。
庄周:《庄子》运用寓言,倡导清风朗月的
“逍遥游”。
孔孟:倡仁行义,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
思想。{我心中的孟子}.
我们今天三不朽——
“一言兴邦”之志(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十年树木”之功(科学发展观)
“百年树人”之德(以德治国、为政以德)
二、 大丈夫——居仁由义,发强刚毅,乐天知命
先秦——孔子:君子式的人格(曰仁曰义,忧乐天下)。
庄子:隐士型的人格(远离江湖,飘然若仙)。 孟子:倡导的是一种大丈夫人格。孟子认为大
丈夫必须是正道、正位。还提出一个大
丈夫标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
移,威武不能屈。
现代大儒牟宗三先生曾以“尽心、知性、知天”来概括孟子的整个学问。
孟子的学问是什么呢?答曰:“大丈夫”之学!也即如何成为大丈夫的学问。
“大丈夫”这个词,孟子最先使用,也就是说享有“大丈夫”一词发明权。
孟子的“大丈夫”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一) 居仁由义——仁立身
仁——仁者爱人,仁者无敌
◆孟子是如何讲“大丈夫”的——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能伸能曲,能上能下,得志掌权时为民族国家天下尽心尽力,廉洁奉公,不得志处于贫贱地位时能抱定固穷之节,乐天知
篇六:《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我心中的孔子和孟子》(周红霞)》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课题: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单位: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勒流新球初级中学
姓名:周红霞
2013、3、1
1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3
4
篇七:《孟子》
孟子
1.仁政学说
①反辟荒地、扩私产、重视农业生产。
仁政政治主张针对当时地主阶级激进派推行的“严刑峻法”提出的。
(用“井田制”推行封建制度:限制由军功、垦荒等上升而来的新兴地主阶级扩大土地的占有;剥削束缚百姓,将农民固定在土地上,供封建领主剥削。)
(孟子主张限制新兴地主阶级,限制封建经济,束缚百姓,是一种保守思想) 【无恒产者无恒心】(五亩之宅….){我心中的孟子}.
必须把劳动人民束缚在土地上,否则劳动人民就可能逃亡、起义、反抗。 只是将封建农奴式的剥削制度进一步理想化、美化。 【不违农时….使民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主张给百姓以一定的生活上的满足,以巩固封建经济、秩序。 ②以德服人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反对暴力,主张仁义说教的感化政策。 ③重义礼
义礼等道德规范应服从于实际功利。
统治者不应当讲利,不应当讲利放在第一位。 【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如果人人都追求利,那么就会损害整个统治阶级的利益。 主张:从思想上,人们自觉为统治者效力。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 根本目的:用宗法观念维护封建制的统治秩序。
孟子认为“兼爱”和“为我”都是破坏封建阶级的统治基础的。 兼爱:破坏“孝”“悌”为基础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为我:是“无君”,是不仁不义。
△总结:仁义:就是君臣、父子、统治者 被统治者的那套封建等级秩序。 为封建统治的合理性作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