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有关善于思考的作文 善于思考高中作文

写作指导 zuowen 4浏览

【 – 写作指导】

篇一:《写创新作文必须善于思考》

写创新作文必须善于思考

中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是重点也是难点。可以说,写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语文综合素质的高低。目前,有关作文指导的文章连篇累牍,家长老师也不遗余力,但总的来看,效果仍不明显。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本人对所读文章和所观察体验的生活思考不够,缺乏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那么,什么是作文创新呢?所谓作文创新,就是有别人之所未感,即独到的见解,再用别人之所未言,即富于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出来,写出富有新意的作文。它包括构思的创新、立意的创新、结构的创新和表达的创新、选材的创新等等。而学生要实现这些创新,最为关键的就是善于思考。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这句充满哲理光辉的名言,很好地阐明了思与学的关系。写作也是这样,尽管学生都明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背过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溜”的道理,但是不能忽略一个条件,这就是“读”“背”都必须通过思考才起作用,不然,读得再多背得再多也全是人家的东西。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这样的:

一、养成质疑的习惯

巴尔扎克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的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问个为什么。很显然,这“问”即疑问。郑板桥笔下的瘦竹,可谓别具风骨,那是他不断揣摩、酝酿、凝练、生化、典型化的结果。当然,学生的生活阅历有限,大

篇二:《学会变通 善于思考 素材积累1》

学会变通

素材:

1、

在十九世纪中叶,美国加利福尼亚洲涌来了大量的淘金者,淘金的人越来越多,金子就越来越难淘。当地的气候十分炎热干燥,水源极缺,不少人因为缺水而被渴死。一位十七岁的男孩亚默尔灵机一动,断然放弃淘金的念头,改为买水。他的这一行动引起了不少人的不解与讪笑。然而,当许多的淘金者空手而归时,亚默尔已成为一个小富翁了。

亚默尔正是学会了变通,不执着于很多人已尝试过的失败的事物上,而是在同一种情况下转换思维寻求商机。他以改变自己为途径通向成功,这一点,往往是会被许多人忽视的。所以,学会变通,会使我们走向成功。

2、

美国威克教授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把一些蜜蜂和苍蝇同时放进一只平放的玻璃瓶里,使瓶底对着光亮处,瓶口对着暗

处。结果,那些蜜蜂拼命地朝着光亮处挣扎,最终气力衰竭而死,而乱窜的苍蝇竟都溜出细口瓶颈逃生。这一实验告诉我们: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有时我们需要的不是朝着既定方向的执著努力,而是在随机应变中寻找求生的路;不是对规则的遵循,而是对规则的突破。我们不能否认执著对人生的推动作用,但也应看到,在一个经常变化的世界里,灵活机动的行动比有序的衰亡好得多。

3、

庄子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人种葫芦,一下子结了一个大葫芦。葫芦一般是用来盛酒水液体的,由于这只葫芦太大,如装满水肯定会炸裂,倘锯开用它的一半当瓢舀水用又没有那么大的缸。于是庄子这位哲人说话了,你们只知把水装在里面,而不知把水装在它的外面,把它放在河中当船用不是很好吗?

大葫芦盛不了水,反过来用水盛它,化废为用。 这就是变通思维。

4、

李开复,曾任Google、微软全球副总裁,现今是“创新工场”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在千万创业人士中,为何李开复能脱颖而出,成为名副其实的成功人士呢?这自然与他的个人优势和坚持不懈息息相关,但更重要的是,他善于变通,懂得何为真正的创新。他曾在演讲中说道:“我们不能固定思维,单方面看问题,创新便是如此。闹钟和面包机之间看似毫无关系,但如果将闹钟和面包机结合,便可制造出可定时的面包机,这就是新的产品,这就是创新。”善于变通,发散思维,我们才能在科技发达的今天里从创业大流中扬起成功的帆。 5、

摩斯年轻时想当一名艺术家,他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毕业后。信心十足地来到美国准备开展他的艺术生涯。然而由于他的画趋向于欧洲风格,太专注于浪浸主题的表现,所以在讲求实际的美国并不受欢迎。1837年,美国政府委托画家以历史画装饰国会大厅。国会成立一个委员会,准备挑选4位艺术家进行这项重要的工作,摩斯希望自己能

是其中一员,然而名单揭晓时却没有他的名字。经过这次失败,摩斯决心放弃艺术,开始追求另一种人生。

摩斯想起几年前到欧洲旅行回来时,在船上和几个朋友谈到人们新发现的电磁现象,他决定以此为方向,研究“电”。在历经无数次失败后,摩斯终于发明了“电报”,为人类通讯作出了伟大贡献。

撞了南墙要回头,不是往回走不干了.而是回过头去找新路,条条大路通罗马。此路不通有它路,何必撞得头破血流还要继续撞。回头还可以去借梯子,借到梯子就能爬过去,走通这条路。无论是回头去找新路,还是回头去找梯子,都是走出直线画圆。都是为了走通往前去的那条路。

生活中有不少聪明人没走上成功之路的原因,就是犯了这种撞了南墙不回头的错误,就是没有走出直线的误区。所以,如果你希望自己事业有成的话,那么就请你学会变通,在撞了南墙之后要细细思量,如认定确实走不通,那就要及早回头,寻找新的出路。

6.

在德国,有一个造纸工人在生产纸时,不小心弄错了配方,生产出了一批不能书写的废纸。因而,他被老板解雇了。正当他灰心丧气,愁眉不展时,他的一位朋友劝他:“任何事都有两面性,你不妨变换一种思路看看,也许从错误中找到有用的东西来。”于是,他发现这批纸吸水性能相当好,可以吸干家庭器具上的水分,接着他把纸切成小块,取名“吸水纸”,拿到市场上去卖,竟然十分畅销。后来他申请了专利,独家生产吸水纸发了大财。一个真正懂得变通的人,是懂得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最好的判断的。绝处逢生的秘诀就是善于变通。一个善于变通之人永远都会立足于巅峰之上。 7、

美国旧金山的金门大桥横跨1900多米的金门海峡,连接北加利福尼亚与旧金山半岛,大桥建成通车后,大大节省了两地往来的时间。但是新问题随之出现,由于出行车辆很多,金门大桥总会堵车。原先金门大桥的车道设计为“4+4”模式,即往返车道都

篇三:《读书使我善于思考》

读书使我善于思考

成都龙泉第十八小学 林修昭{有关善于思考的作文}.

一个教师成功的成长史就是他的读书史,古今中外的那些名师们无一例外,为了成长的需要,教师必须与书为伴,与书为友,养成一种坐得下来,静得下心,思得进去的阅读习惯。在我的人生中,我爱读书,读书让我去除了浮躁,读书让我心胸开阔,读书让我善于思考,读书也让我保持了平淡的心境。闲暇时捧一本书读,愉悦了身心;烦恼时读一读书,陶冶了情操,启迪了思维;工作累了,读上一段,在浮躁的现实中寻得一份宁静平淡,这种感觉是做其它任何事情都难比拟的。当你对一本书、一篇文章,甚至一句话产生深深共鸣的时候,你会觉得读书竟有如此的魅力,竟是如此地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灵。

在广阔无垠的书海中,读文学作品,让我走进了巴金的《家》,在《致橡树》中我听到了舒婷作为现代女性要求在爱情中平等的呼声,同时我也领略了冰心的博爱思想—–在专业的提升方面我走近大师,读陶行知、叶圣陶、苏霍姆林斯基、杜威等中外教育名家的教育理论著作;我熟悉了当下一些实力派教育专家,如李希贵、张文质、魏书生、于漪、朱永新、肖川等人的著述;我也去学习教学名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如李镇西、窦桂梅等人的教学随想。总之,在读他们的著作时我仿佛与他们进行了一次次思想的交流。

我觉得读书于我最大的好处在于启迪了我的思维,让我成为了有自我见解的一名老师。正如我在《我读〈大学〉有感》一文中所写:

早在读书期间就对《大学》有闻,知道它是四书之首,刊称中国传统文化的典范,但一直没有机会赏读,时隔几年,在今夏捧读此书,虽寥寥几句却让人感慨颇多,真可谓字字千金。对于一个人来说,读此书,悟此理,明此道,做此人也就足以。我对此些言语感动颇深:“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此寥寥数语,告诉了我们学习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作为一个人应先知道所要达到的境界,然后才有确定的志向,有明确的志向,然后才能心静,心静然后才能安稳,安稳然后才能思虑,思虑然后才能达到善的最高境界。试想就今日之人要能有此番感悟非圣人所能达也,何况几千年前人们就有这样的透悟,这怎能不叫人感叹。再者,此些言语更叫人倾其一生而犹未达也,又如《大学》中所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世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也。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这些句子更告诉了我们一切都应以修养自身为根本,要实现自己伟大的志向,没有自身的修养,没有量的积累那永远都是不可能达到的。人不能好高骛远,脚踏实地的攀登比浮想联翩的狂热来的实际,要达到至善,试问问自己心可正,意可诚。吾不求飞黄腾达,只求问心无愧,让自己的心变

得正一些,纯一些。所谓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让我做一个“穷者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的人吧!通过净心读《大学》,我的心境变得平和了很多,在对待周围的事物上,我更多了一份宽容,对自己我有了一种更高的要求。

又如我在捧读《三字经》时,我又有了如下的感悟:《三字经》虽短短的几百字,却包含了深刻的哲理,甚至需要一生的付出去实践。比如当中的“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就这十二个字却写出了孩子从出生到长大的整个教育过程,既写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也明示了学校教育的地位,其意义却要天下的父母、世上的老师用一生的心血来践行,来评定自己是否是合格的家长、敬业的老师。历史变迁、世事沧桑,很多的东西都会随之而消逝,不变的却是人类的繁衍,有一样职责与生俱来,那就是父母之责,有一样工作不可或缺,那就是“教书育人”,这是平凡的,这更是伟大的,他让“人之为人”,让人区别于动物,他让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从落后走向先进。作为当今的社会,做家长的不仅仅是把孩子养大就已完成了任务,我们要交给社会的不只是一个身体健康的人,他更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作为孩子的家长,我们不仅仅是供孩子吃、穿,让他们衣食无忧就够了,我们更要让他们从小就懂得礼仪廉耻,让他们在家庭中知道尊老爱幼、在社会中知道勇挑责任,我们既要让他们知道生活的艰辛,明白父母的不易,我们更要让他们看到生活的希望,明确未来的责任。我们既要让孩子享受家庭生活的幸福,我们也要让他们知道命运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除了挣钱养家糊口,父母

更要教会孩子学会做人。不管是自私还是大度,不管是懒惰还是勤奋,亦或是虚伪还是诚信,这一切,孩子都在父母那里学的,因为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教师,父母伴随孩子的时间最长,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根深蒂固,所以,做父母的警记“养不教,父之过。”再说我们的教师,那是陪伴孩子成长的重要的人。我常听说:做药要做良心药,我更感觉到“教书育人”更是关系良心的事。药一旦做错,人们立马就能发现进行指责,而我们教书育人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似乎有一天偷懒别人也看不见,我们似乎有一段时间不尽心别人也察觉不了。要想检验我们的效果,那需要的是几个月甚至是几年的时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怎样才能督促我们尽心尽责的工作,唯有我们的良心。在现在的社会里,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家庭中唯一的种子,甚至可以说是家庭中两代人的希望,当家长把孩子交给老师的时候,也就交上了他们家庭中唯一的希望。作为老师我们班级中有无数的孩子,优秀的孩子我们都会喜欢,但当有的孩子不是我们喜欢的那种时,请你不要轻言放弃,因为他是他们家庭中的唯一,作为一个有良心的老师我们要做对得起学生、对得起家长的老师,我们要让孩子的父母放心。所以教师这项职业它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耐心、信心和爱心。只要我们有了这无数的“心”我们就能严格的要求孩子,用心地去教育他们,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那我们教育出来的学生不敢说都是“成龙成凤”的,但都会是对社会有社会感,对家庭有责任感,对自己有使命感的人。这样的人才是阳光的,这样的人才是幸福的,这样的人才是适应社会的。所以,作为教师我们也警记:教不严,师之惰。为了孩子的

明天做对得起自己良心的事,在自己的岗位上教育一批又一批让社会能够接纳的人。

我读书就是这样,边读边思,边读边悟,书读多了,思维也就开阔了,我可以从《吾腰千钱》中看到多角度思考问题,我也可以从张勤译的《孩子的心看得见吗?》中知道我们应该“将爱和限制传授给孩子”;我也从卢勤的《把孩子培养成财富》中了解到了最新家庭教育的财富观。总之,我知道:有文化才有底蕴,有底蕴才有底气,有底气课堂才有灵气。为了让我们的课堂更有灵气,我们是否该多读书,读好书呢?

2011-05-03

篇四:《关于思考的议论文作文》

关于思考的议论文作文{有关善于思考的作文}.

关于思考的议论文作文

高三18唐忆秋

如果让诸葛孔明再一次选择,不知道他会不会还在西城墙上轻摇羽扇安然弹琴吓退司马懿,如果让陈庆之再一次选择,不知道他会不会还带着七千铁骑横扫魏国三十城,如果让毛泽东再一次选择,不知道他会不会还在井冈山上带着红军踏遍两万五千里转战中国大地,如果再有一次选择,我想他们还会这样下去。历史掩埋着太多的遗憾,十三道金牌拦下了光复中原,二十座烽火台点燃了大周江山,四百八十寺遮盖了南朝烟雨。历史遮蔽了人们的双眼,让人们学不会向前看。

狄更斯说,你回首看得越远,你向前也会看得越远。人们总是看着历史问,为什么会这样,却学不会透过过去经过现在看到未来尝试着问,为什么不能这样,然后去做去寻找自己问题的答案。我以为最完美的就是结合历史和现在去改变未来,毕竟正确的选择总是在全面的看待问题之后才得到的。

面对高考,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在过去的经验里学习,在过去的题海里遨游,而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创新,进行不一样的尝试,问自己这样的题型会不会涉及,纵观过去十几年的高考和两年多的实战演练,你准备好了么,尝试去改变未来,凭借自己现在的所有,凭借自己的过去的经验在这场大型的“为什么”战役里面获胜?

唐玄宗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诸葛亮他在面对街亭失守大势已去的局面的时候,镇定自若的安排士兵放倒旗帜,同时让城中老兵打扮成百姓打扫街道,自己则装成道士带着两个书童抱琴焚香,疑心很重的司马懿也在他突然变换的琴声中退兵,而后遭遇了关兴张苞的大声摇旗呐喊终于离开了西城让孔明一方脱险。孔明就是凭借司马懿对自己过去作风的了解的心理,算计了他,可见历史并不是最全面的答案。

曹操赤壁战败,周瑜败给孔明吐血大吼为什么会这样,既生瑜何生亮,失败之后开始疑惑开始不解,但是在发生之前为什么没有好好想想要怎么创作怎么进取怎么获得成功;袁绍官渡之战,曹操却胜利了,明明袁绍很有把握军力很强为什么呢,因为曹操在战争之前问为什么不能胜利为什么军力不同就一定要失败,然后他开拓努力进取最后胜利了。可见,失败之后一味的抱怨是不对的,而是要努力加油。这大抵便是萧伯纳告诉我们的吧。

评语:我已经改过的句子,你还在用原来的语句。对历史的评说,需要找到历史的轨迹,在推断中获得“为什么不能这样”的令人耳目一新的结论。显然,你的历史书还读得不多。看来这篇评说历史的文章要留到大学里去做了。 《关于思考的议论文作文》

篇五:《善于思考的名言警句》

善于思考的名言警句

思考是行为的种子。——爱默生

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不会思索,他将一事无成。——爱迪生 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爱因斯坦 逆境是通往真理的第一条道路。——拜伦

患难与困苦是磨练人格的最高学府。——苏格拉底

{有关善于思考的作文}.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谚语

我创造,所以我生存。——罗曼罗兰

一切事物日趋完善,都是来自适当的改革。——巴尔扎克{有关善于思考的作文}.

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鲁迅 勤为无价宝,慎为护身术。——莎士比亚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吾道亦如此,行之贵日新。—白居易 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汉书》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班固

天下作伪是最苦恼的事情,老老实实是最快乐的事情。—周恩来 重复是学习之母。——狄更斯

读重要之书,不可不背诵。——司马光

非宁静无以成学。——诸葛亮

篇六:《关于2014年高考优秀作文的思考》

如何拟一个好标题

一、2014年高考优秀作文题目汇编(前30名)

1.携合作之手,唱双赢之歌(56分)(保定)

2.规则束不住天才的翅膀(56分)(邯郸)

3.独木桥,可同行(58分)(邯郸)

4.勇于合作,赢得漂亮(57分)(衡水)

5.竞争之中何妨双赢(56分)(衡水)

6.打破规则,求得双赢(57分)(衡水)

7.在风中相依(57分)(衡水)

8.当真情遇上规则(56分)(宁晋)

9.漠视规则,何以成方圆(57)(博野)

10.规则都去哪了(56分)(滦平)

11.规则意识去哪了(57分)(滦平)

12.“双赢“的原则(56分)(师大附)

13.当守则守,当破则破(56分)(易县){有关善于思考的作文}.

14.合抱之木,何以助?(59分)(正中)

15.需要规则杀手吗?(56分)(正中)

16.和谐共生,纷彩双赢(57分)(衡)

17.不破不立,不新不知(57分)(衡)

18.墨守规则,亦为大道(60分)(衡)

19.竞争与双赢(59分)(三河二中)

20.勿忘该守的规则((56分)(秦皇岛)

21.寻赢百度,不如回首合作(56分)(精英)

22.拒绝为了逃避的变通(56分)(二中)

23.化敌为友,互助双赢(56分)(二中)

24.竞生辉,合生美(56分)(二中)

25.心有猛虎(58分)(一中)

26.以拥抱取代对抗(56分)(唐山)

27.竞争思想的缺失,可悲(57分)(枣强董子)

28.竞争中的合作美学(56分)(张家口)

29.人间有味是共赢(57分)(张家口)

30.做独木桥上的斗士(56分(宣化)

二、高考优秀作文题目的几大特点

1.点题准确清楚。

绝大部分文章都非常准确清楚地点明了中心论点,让人对作者的观点一目了然。只有第7篇《在风中相依》是用文学性的笔法来命题的。第14篇《合抱之木,何以助?》用了疑问句式,第25篇《心有猛虎》化用诗句,虽没有直接点题,但观点也暗含其中。

(1)在题目中一般要有主题词,如合作、共赢等。

(2)一般不用含混的词语来命题,而是用观点鲜明的短语。

(3)为了强化观点,往往使用和种手段,强化语气。

A.基本上都不用主语,这样使题目为简洁有力。

B.使用对比,在对比中使观点凸显出来。如3、13、17、19、21、24、26等。

C.使用因果或条件短语,将观点表达得更为明晰。如1、4、6、16、23等。

D.用疑问来达到吸引人的目光的目的,如5、9、10、11、14、15等

E.用否定的形式让观点更鲜明,语气更斩截,如2、17、20、21、22、27等。 F.用语气坚定听截的肯定,如此、4、6、13、16、18、23、24、26、29、30等。

2.句式简洁整齐。

大部分文章,都用整齐的偶句来命题,形式美观,音节铿锵。如1、3、4、6、9、13、16、17、18、23、24等11篇文章的题目,均采用三字、四字或者五字的偶句。

没有用偶句形式的题目,语言也非常准确简洁,从字数上看,一般控制在7字左右。

3.语言精彩有味。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阅卷人往往可以从题目上一眼就判定出你的语言功夫,因此这些高分作文的题目在语言上都是精彩而有味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手法也是多样的。

(1)巧用修辞。

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使题目更新颖、更形象或更有力,也可以展示学生的文采与学识。这组文章中的修辞手法主要有:

A.对偶,上文已列举。

B.设问,上文已列举。

C,对比,上文已列举。

D.比喻,如1、2、15、25等。{有关善于思考的作文}.

E.化用,如9、14、21、25、29等。

当然我们可用的手法不止这些,如拟人、引用也是一种常用修辞,不过这些题目中没有用到。

(2)运用文学性笔法,在说理中融入抒情色彩。

这样的题目,别有一种动人的力量,这对于那些擅写抒情性文字的学生而言,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如1、7、8、29等。

如何为文章开好头

2014年高考优秀作文开头段摭赏

一.析材入题

直接分析材料,而不大段引用,抓住实质,单刀直入,注意加入文学笔法。

二、直接入题

不再引用材料,而是先举他例或引用名言来得出论点,直接过渡到下文的论述。

三、先立后引

先提出观点,再引用材料加以佐证。

篇七:《关于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作者:吴序娇{有关善于思考的作文}.

来源:《职业·中旬》2011年第02期

作文是语文综合能力的集中表现。无论是词句、文体、结构等知识要点,还是语言组织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对事物敏锐的洞察,都会在作文中显示出来。因此,作文成为了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在其本质意义上,是一种非常个体化的活动。一个生命个体,面对茫茫宇宙,面对丰富多彩的人生和短暂生命,不能不去体验、思考和感悟,对于这种心灵历程,作文正是一个写照。作文是一个有生命感觉的生命个体在写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和对人生社会的思考,怎样才能更好表达内心所想,就怎么写。可以说,作文的第一生命力就是写真情实感。《义务课标》中关于作文的总目标是这样表述的:“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作文水平是衡量学生语文学习质量的重要尺度,作文教学也应该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然而,作文教学对语文教师而言,却一直是个难题,有“作文”没“教学”成了语文课堂的实际情况。久而久之,作文成了老师怕教、学生怕写的老大难问题。这一现象与作文的本质是背道的。要解决这一教与学的矛盾,使作文教学有实质性的内容,实现真正的“教”,笔者认为,教师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丰富作文素材

鲁迅先生说:“要创作,第一须观察”,“静观默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结想,一挥而就。”这就要求作者认真观察,善于观察。也就是说,学习写作,要随时随地认真观察身边的事物,做到有目的、有方法,仔细、深入、全面,特别要做好对细节的观察。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密切关注生活、关注时事。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古时候人们就已经发现亲身实践远比死读书印象深刻,那么,适当的刺激学生的感觉,能帮助他成为一个敏锐的环境观察者。

不少学生作文脱离实际、生搬硬套、空空洞洞。“抄词语”、“背范文”,是不能从根本上治好学生作文中的“干瘪症”的。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离开对人物、天地、山川、草木、虫鱼的细致观察,离开对生活素材的自觉捕捉和用心积累,作文内容就很难丰富、充实起来,也就很难克服空洞肤浅的毛病。所以,必须引导学生在广阔的天地里寻找源头活水,积累生活,改变众口一辞、无“米”可“炊”的现象。罗丹说:“对于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从身边生活中发现美,感知美,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从而真正写出能打动读者的好文章。魏书生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一文中说:“教学生作文,应欲擒故纵,打消学生怕作文的心理,让学生放开胆子,随随便便地写作文,少批评,少讲一些规矩要求。”

在作文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全景式地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除了仔细察看客观事物或现象以外,还要通过反复多次、细致深刻地调查研究,掌握事物的本质。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事物时,要让学生明白,找到美的事物、认识到美的存在时,仅仅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只有带着写作目的,调动眼、耳、鼻、肤等一切感官反复体会,找到切合自己写作主题的事物认真观察,并透过事物现象挖掘事物本质,学会因事悟理、由情至理,上升到对生命意义感悟,对生活哲理思考,提升人文精神的深刻思考,探究生活真谛的意义,才能完成观察任务,写出好的作文。

二、积累材料,迁移运用

作文即是言语,而言语必须有语言,因此,语言的积累在作文中尤为重要。语言丰富的人,写起文章来,生动流畅,表现力也强。许多大文豪,都是语言丰富的“富翁”。例如,一般人写文章,积累3000个词汇就够了,而英国的作家萨克雷掌握了5000个,弥尔顿掌握了8000个,诗人拜论、雪莱掌握了8000至9000个,莎士比亚掌握的词汇是25000个。丰富的语言,使他们成为驰骋于稿纸的骏马。学生要恰如其分地表达和交流,就必须积累一定的词汇和经验。那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为写好作文而记忆好材料呢?

1.从记忆的内容着手

(1)充分利用课文的资源。从小学到高中,学生所学课文的内容包罗万象,学生在写作时,就可以把名篇佳作中的典型人物、经典语句,甚至是有代表性的事例,用于自己的作文中。例如,“舍生取义”类作文题,可以从如下篇目中选取例子:古人事迹,如《〈指南录〉后序》《五人墓碑记》《左忠毅公逸事》《梅花岭记》《谭嗣同》等;现代事迹,如《与妻书》《最后一次讲演》《梅岭三章》《党员登记表》等。

(2)关心国内外时事新闻。时事新闻是学生比较关注的事情,是师生们的热点话题。作文中引用最新的时事新闻内容,不仅使作文的内容充实,还能体现作文的时代感和学生的责任感。除此之外,记忆这些内容,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有利于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有利于学生政治科的学习;有利于增长学生的见识。

(3)多记名人、名言、名事、名著。大凡出名的事物,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能跨越时空给人影响和指导。学生多记名人轶事,不仅能从中吸取教训,受到鼓舞,而且应用在作文中,能使作文的说服力更强;多读些名著,多记些名言,可以学习名作家的写作技巧,积累丰富优美的经典语句。

2.要加强课外阅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课外阅读是中学生获取知识、开拓视野、承受熏陶、 积累材料的重要渠道。教师要提倡鼓励和指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首先,要从良好习惯培养开始,主要培养自觉阅读、动笔阅读、多形式阅读的习惯。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熟读

篇八:《关于学生作文生活化的思考》

关于学生作文生活化的思考

作者:胡云信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9年第06期

写作文时,常有学生诉苦,无米可以下锅,总写不出东西。其实,写作不光是表达技巧问题,更是生活态度和认识水平问题。明代宋濂在《文说赠王生黼》一文中说:“身之不修,而欲修其辞,心之不和,而欲和其声,是犹击破缶而求合乎宫商,吹折苇而冀同乎有虞氏之箫韶也,决不可致矣。”意思是说不去修身而一心想写出好文章,就好比敲破瓦罐而求合乎声律,吹断芦苇,却想吹出名曲一样,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古人说的修身,强调的是一个人要有真诚的生活态度,要热爱生活感恩生活。当作文植根于生活时,又何愁无米下锅?

一.从生活中领悟丰富思想

《红楼梦》中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世事、人情中包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朴素的思想。万事万物,有因就有果,有现象就有本质,有表现就有规律和道理。不论观察现实生活,还是审视人类历史,都要用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用发展的眼光去理解。比如《世说新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管宁与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宁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之去。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华废书出看,宁读如故。宁割席分座,曰:子非吾友也。”如果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件事,就要重新评价这个故事的意义。比如对待金钱,有学生说,管宁做得对,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就是该淡薄名利,坚持操守;也有学生说,华歆所为无可非议,可以捡起这块金子或归还失主,或资助穷人,如果弃之,永远不能让这块金子发光。比如对待交友,有学生说,管宁做得对,交友就应该交志趣相投的朋友,任何时候,交错朋友,等于走错了路;也有学生认为,管宁做得不妥,既然是同窗好友,就应该宽容相待,动辄割席分座,非与人相处的最佳选择。比如对待学习,有学生说,管宁做得对,专心致志,抵制诱惑是搞好学习的基本品质;也有学生说,华歆做得对,现代社会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是行不通的,应该抓住一切机会扩大视野,增长见识,提高自己。

二.从生活中学会深入思考

近年来的高考作文,越来越注重对人生的思索,对社会问题的思考,这些问题涉及到文化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思考人生,认识自我,形成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自我的思考。比如新闻媒体中说:“现在中国传统节日越来越淡了,相反那些洋节却越来越受欢迎。说起圣诞,二十来岁的年轻人都能如数家珍,长夜狂欢而乐此不疲。有人对此深深忧虑。与此相反,2005年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文化遗产。中国的传统节日成了外国的文化品牌,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如何看待这种现象?观察事物总是从问题开始。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多问几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所谓“是什么”就是看清楚基本的事实和现象;所谓“为什么”,就是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所谓“怎么办”,就是明白应该如何看待这种事实和现象,如何有效解决。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的思考过程。对此,学生提出了各种问题:中国人为什么热衷过洋节?为什么这种现象值得忧

虑?韩国人申报端午节值得大惊小怪吗?有了问题才可以寻找答案。讨论问题一时,学生认为:①中国人文化观念淡薄了,崇洋媚外是病根。②商家的炒作,政府的不作为是诱因。③改革开放导致西方文化涌入势不可免。④应该增加中国节日的时尚元素。讨论问题二时,学生认为:①节日是民族精神文化的浓缩,代表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热衷过洋节是对本民族文化的漠视。②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可轻视。讨论问题三时,学生认为:①这是文化交流的正常现象,美国人还过中国节呢。②改革开放就不该关闭国门,而应该“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三.从生活中磨练敏捷思维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有关善于思考的作文 善于思考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