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公考资料分析蒙题 公考资料分析技巧

写作指导 zuowen 2浏览

【 – 写作指导】

篇一:《数量关系、资料分析“蒙题”技巧》

数量关系、资料分析“蒙题”技巧【干货】

2015-11-24华图教育

正所谓得数资者得行测,得行测者得天下。意思是说,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不仅在国考行测中的题量占比高,占总题量的比重高达或者,而且分值较高,平均每题达到0.7-1分一题。所以,如果能在数资这块儿拿到较高的分值某种程度上就决定了你整个行测成绩,甚至说决定了你的笔试成绩,再或者说决定了你是否能顺利成“公”。那么问题来了,有些考生会大呼郁闷,认为数资这块儿是考生们的“通病”,拿高分是不可能的!其实,这里就存在了一个“不知道”和“不自信”的问题,“不知道”是说考生根本就不知道行测数资考什么、怎么考以及该去怎么学,只是听闻他人口中的“数学难”所以放弃,实在是太可惜!“不自信”是指一些考生坚定了复习的信念并已经着手复习,只是在复习的途中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不懂得抓大放小适当放弃、也过分较真一题没弄懂就不往下学习,久而久之,本来有的信心便被慢慢磨灭,最终还是走上了放弃这条道路,是在令人心痛和惋惜!

那么,数资到底如何拿高分呢?我们认为,数资的高分策略包括了两大部分,第一是科学系统完备的复习,将常考重点题型和对应方法吃透掌握,在考场上自然挥洒自信;第二就是敢于并善于发现命题的规律和陷阱,有意识的去揣摩答案选项与题干或者选项与选项直接的关联,从而直接有依据的选对答案。距离考试不到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科学系统完备的复习已经不太可能,所以高效而准确的蒙对数资题目的答案,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巧蒙”数资答案,则成为了考生成“公”的必备技能,请考生们仔细看以下的例题与分析,找到“蒙题”的题感,培养“巧蒙”答案的基本能力。

“巧蒙”是指两种蒙题能力,第一是找依据快速锁定答案,第二是找依据排除某些答案提高蒙对的成功率。

1

有绿、白两种颜色且尺寸相同的正方形瓷砖共400块。将这些瓷砖铺在一块正方形的地面上:最外面的一周用绿色瓷砖铺,从外往里数的第二周用白色的瓷砖铺,第三周用绿色瓷砖,第四周用白色瓷砖……这样依次交替铺下去,恰好将所有瓷砖用完。这块正方形地面上的绿色瓷砖共有( )块。

A.180

B.196

C.210

D.220

【答案】D

【解析】本题属于方阵问题,根据其三个核心公式可以算出结果,但是考生们经过分析题意就会知道瓷砖是以外绿内白的循环顺序摆放,所以整体来说绿色瓷砖会更多,排除AB选项,又因为方阵有4个边,当然每一层的总数是4的倍数,所有的绿色加起来也是4的倍数,所以快速锁定答案D选项。或者观察四个答案选项,大家会发现AD选项加起来正好就是所有的瓷砖数,又因为绿色更多,所以确定答案就是D选项。

2

将A、B、C三个水管打开向水池放水,水池12分钟可以灌满;将B、C、D三个水管打开向水池放水,水池15分钟可以灌满;将A、D两个水管打开向水池放水,水池20分钟可以灌满。如果将A、B、C、D四个水管打开向水池放水,水池需( )多少分钟灌满?

A.25

B.20

C.15

D.10

【答案】D

【解析】本题属于工程问题,根据核心公式赋值可以计算出结果,考生细心点就会发现四个水管一起工作,效率当然应该比任意两个或三个水管一起工作效率更高,所以时间应该更短,比12、15、20分钟都要短,结合答案选项,选择10分钟。

3

某市场运来苹果、香蕉、柚子和梨四种水果。其中苹果和柚子共30吨,香蕉、柚子和梨共50吨,柚子占水果总数的1/4。问一共运来水果多少吨?( )

A.36

B.64

C.80

D.170

【答案】B

【解析】本题可以通过列方程解决,“精明”的考生会想着出题人的意图应该不会要解方程,于是仔细分析发现水果总数应该是4的倍数,于是排除D选项,ABC不知哪一个,那么好吧,选择中间大小的那个B选项,答案对了但不免有点缺失安全感。蒙题的时候大家一定要注意结合题目和答案选项去蒙,这是有依据的蒙,不是全部蒙B或全部蒙C等,这是不科学的。再看一眼题目,大家应该看出来了水果总数一定超过了50小于80,所以结合答案选项只能选择B选项。

4

某单位购买一批树苗计划在一段路两旁植树。若每隔5米种1棵树,可以覆盖整个路段,但这批树苗剩20棵。若每隔4米种1棵树且路尾最后两棵树之间的距离为3米,则这批树苗刚好可覆盖整个路段,这段路长为( )。

A.395米

B.205米

C.375米

D.195米

【答案】D

【解析】本题属于植树问题,可以用核心公式列方程解决,只是不满费时,不妨扫一眼题干发现是在道路两旁植树,而答案选项AC大概是BD的两倍,所以数的总数不变的情况下,在两旁植树就相当于道路变短,排除AC,再看BD,种树隔5米种那长度是5的倍数,BD都是,另一种植树方式是隔4米种,最后隔了3米,那么路长-3或者+1都应该是4的倍数才对,选择D选项。

5

某个体商贩在一次买卖中,同时卖出两件上衣,每件都以135元出售,若按成本计算,其中一件盈利25%,另一件亏本25%,则他在这次买卖中:( )(工商银行)

A.不赚不赔

B.赚9元

C.赔18元

D.赚18元

【答案】C

【解析】本题可属于经济利润问题,使用核心公式列方程可以解决,但是我们稍微想一想就会知道,一件盈利25%了卖135元,说明原价低于135,另一件亏本25%卖135元,说明原价高于135元,那么同样都是25%,当然价高的25%会更多,所以一定是亏得更多,整体更定是亏了,所以选择C选项。注意A选项属于不确定性选项,通常先排除。

6

A和B两个码头分别位于一条河的上下游,甲船从A码头到B码头需要4天,从B码头返回A码头需要6天;乙船在静水中速度是甲船的一半。乙船从B码头到A码头需要( )天?

A.6

B.7

C.12

D.16

【答案】D

【解析】本题属于行程问题当中的流水行船问题,可以使用核心公式与赋值法结合来解答。只是题干给的是甲船返回时间6天,求的是乙船,那我们就找甲乙的速度关系,果然乙在静水中是甲的一半,乙就是12天?其实不然,因为还有水速拖慢了船速,在水速一样的情况下,乙船会花比12天更久的时间,选项D选项。

7

哥哥现在的年龄是弟弟当年年龄的3倍,哥哥当年的年龄与弟弟现在的年龄相同,哥哥与弟弟现在年龄的和是30岁。问哥哥现在多少岁?( )

A.15

B.16

C.18

D.19

【答案】C

【解析】本题属于年龄问题,可以列方程解答,只是稍微用心观察题目的考生就会发现,哥哥的年龄是3的倍数,排除BD,剩下AC,年龄和是30,哥哥的年龄一定是超过一半,选择C选项。

8

从一块正方形的木板上锯下宽5厘米的木条后,剩下的长方形的面积是750平方厘米,锯下的木条面积为多少平方厘米( )?

A.25

B.150

C.152

D.168

【答案】B

【解析】本题属于几何问题,估计大家拿到这样的题就立马想着设未知数解方程,其实大可不必,仔细想想正方形的面积是边长的平方,那么总面积一定是个平方数,那么750+答案选项一定是个平方数就对了,选择B选项。

9

2010年,某省有线网络收入为45.38亿元,同比增长26.35%,;有线电视用户数为1885.88万户,比上年末净增161.7万户。2010年,该省有线电视用户平均每月的有线网络费用约为多少元?( )

A.20

B.36

C.180

D.240

【答案】A

【解析】除了数学运算,资料分析也可以巧蒙答案。这道题问的是平均每月的费用,观察答案选项我们发现,AD直接有一个12倍的关系,那么我们巧妙确定A选项就是所求。

以上的9道例题告诉我们,蒙题一定要扫一眼题干和选项,要做到有依据的蒙,这样巧蒙才会给我们带来惊喜,当然了,有些题目比较没有那么好蒙,这种情况下又该怎么办呢?再给大家提几个常见的蒙题原则,比如不确定项排除原则、亲密性原则、中庸原则、整数原则、等等。

不确定项排除原则,是指数量关系的答案是唯一确定的,蒙题时要尽量避开诸如“不知道”、“不确定”、“无法得知”等不确定的答案选项,以期提高正确率。比如以下两个例题。

【例题10】已知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3、15、X。若X为正整数,则这样三角形有多少个?

A.3个

B.4个

C.5个

D.无数个

【答案】C。D选项排除。

【例题11】某网店以高于进价10%的定价销售T恤,在售出 后,以定价的8折将余下的T恤全部售出,该网店预计盈利为成本的:( )

A.3.2%

B.不赚也不亏

C.1.6%

D.2.7%

【答案】D。B选项排除

篇二:《公考资料分析解题技巧大全》{公考资料分析蒙题}.

公考资料分析全攻略

资料分析测验主要考察应试者对各种资料(主要是统计资料,包括图表和文字资料)进行准确理解与分析综合的能力。资料分析测验的基本方式是:首先提供一组资料,或是一段文字,在资料之后有几个问题,要求考生根据资料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处理,然后,从问题后面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找出正确答案。

资料分析主要是对文字资料、统计表、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圆形统计图、曲线图、网状图)等资料进行量化的比较和分析,这种类型的题目主要考察应试者对各种资料分析比较和量化处理的能力。需要提醒应试者注意的是,做这类题目的直接依据是试题提供的资料,切记不要脱离资料本身所提供的信息,不要凭自己个人的经验或非试题提供的同类信息作出判断,否则会严重影响考试成绩。

第一节 文字资料分析

一、文字资料分析测验的解题技巧

(一)文字资料分析测验的考试内容

文字资料分析题是用陈述的方式将一系列相关信息罗列出来,要求考生对所提的问题进行解答,主要考查应试者对一段文字中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加工的能力。

文字资料分析题是资料分析测验中较难、较复杂的部分,因为它不像统计图像那样具有直观形象、一目了然等特点,其数据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因为众多数据都隐藏包容在一段陈述中,需要应试者从中将需要的数据逐一找出,并将相关的数据串起来。这就要求应试者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而准确地把握字里行间包含的各种数量关系及其逻辑关系,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才能得出准确的答案。通常要小心的是文字中的细节、伏笔,有些文字陷阱会误导应试者做出错误的选择。

(二)、文字资料分析测验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在所有的资料分析题中,文字资料题是最不易处理的一种。在遇到这类题时,切忌一上来就找数据。因为这种题是一种叙述,叙述就有语意,有语意就可能让人误解。如果一上来就直奔数据,而对材料陈述的内容不屑一顾的话,很可能背离材料的本意和要求,造成失误。

做文字资料分析题,在拿到题目之后,首先要将题目通读一遍,用大脑分析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然后仔细看一下后面的问题,与自己原先想的印证一下,接下来再有针对性的认真读一遍材料,最后,开始答题。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准确地把握材料;另一方面,对材料中的各项数据及其各自的作用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

有些人可能不喜欢做那些统计表的问题,面对大堆的数据觉得无从下手,而以为文字资料非常容易,这种想法常会导致在文字资料题上丢分。前面就已经说过,在资料分析中,最难的一类就是综合性的判断,统计表分析题只涉及对数字的比较和处理,虽说复杂点,却相对比较容易得分;而文字资料题却加上了对语意的把握和理解,也就是说,它比统计表又多了一个环节。这对那些急躁而又轻视文字资料的考生来说,确实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二、文字资料分析测验典型例题分析

[例题1]

请根据下面的文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从垂直高度来看,世界人口分布的不平衡性十分明显。海拔200米以下的陆地面积占27.8%,而居住在这一高度内的人口比重却占到56.2%,200米—500米高度的陆地面积占全部陆地的29.5%,而居住在这一高度内的人口为24%,500米—1000米高度的陆地占总面积的19%,人口占11.6%。也就是说,世界人口90%以上是居住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比较低平的地区。尽管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永久性居民已达海拔5000米的高度(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区和我国西藏),最高城市也达到海拔3976米(波利维亚的波托西)。

1.居住在海拔200米—500米这一高度内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是:

A.56.2% B.27.8% C.24% D.29.5

2.人口密度最大的是在哪一个高度的陆地上?

A.0—200米 B.200米—500米 C.500米—1000米 D.1000米以上

3.居住在1000米以上高度的人口比重是多少?

A.10% B.8.2% C.11.6% D.9.3%

4.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是哪一个?

A.我国的拉萨 B.南美洲的安第斯 C.波利维亚的波托西 D.日本的广岛

5.海拔200米以上的陆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重为多大?

A.56.2% B.27.8% C.72.2% D.29.5%

[答案解析]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1.C ;2.A; 3.B ;4.C;5.C。

第1题,这个问题纯粹是从材料中找原始的数据,比较容易。需要注意的是,本题问的是人口,而不是地域面积;在供选择的项中,就有面积的数据,千万注意,不要选错。

第2题,该题的难度比第1题稍进了一点,但它也只不过需要首先找出四个高度段的有关人口密度的数据,再加以比较而已,只是绝不能将这些数据混淆了,以免出错。

第3题,简单计算一下即可得到正确答案是B。

第4题,材料中并没有明确地罗列出来,只不过是用一种补充说明的方式点出。而且,材料中也给出了两个最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迷惑作用,所以,必须审慎地领会题意,以免陷入出题者所设陷阱,造成失分。

第5题,只要找出200米以下的陆地面积在总面积中所占比重,再用 “1”去减就可以得到正确答案是C。

[例题2]

请根据下面的文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年,我国乡镇企业职工达到9545.46万人,分别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3.8%和全国劳动力总数的17.6%;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6495.66亿元,分别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3.8%和全国社会总产值的24%。其中,乡镇工业产值达到4592.38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7.6%;乡镇企业直接和间接出口创汇80.2亿美元,占全国出口创汇总额的16.9%。该年乡镇企业税金为310.29亿元,仅占国家财政总收入的12%。但是在国家财政新增长的部分中所占比重却明显地增大。从10年前至该年,10年间乡镇企业税金增加288.29

亿元,占国家财政收入增加额的19.7%。同期乡镇企业税金平均每月增长30.3%,相当于国家财政总收入平均每年增长8.7%的3.48倍。

1.该年我国乡镇企业职工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比重比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低多少?

A.23.8% B.17.6% C.6.2% D.6.3%

2.该年我国乡镇企业总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多少?

A.1/2弱 B.1/2强 C.1/4弱 D.1/4强

3.10年前我国乡镇企业税金为:

A.310.29亿元 B.288.29亿元 C.32亿元 D.22亿元

4.从10年前至该年,我国财政总收入平均每年增长:

A.12% B.19.7% C.30.3% D.8.7%

5.该年,我国乡镇工业产值为:

A.9545.46亿元 B.6495.66亿元 C.4592.38亿元 D.310.29亿元

[答案解析]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1.C ;2.B ;3.D ;4.D; 5.C。

第1题,首先在题中找出我国乡镇企业职工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为23.8%,占全国劳动力的比重为17.6%,根据题中要求,两个数字相减就可以了,这是比较容易的一种问题,考察的是考生获取有效数据的能力。

第2题,我们在题中很容易就可以找出,乡镇企业总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为53.8%。然后我们对照问题,很容易地就会得出答案为B。

第3题,它要求的不是材料中的原始数据,而是对材料中几个相关数据的处理。首先,我们可以在材料中找出该年乡镇企业税金为310.29亿元,然后,继续往下读,我们就可以发现,下面有这样一段话“十年间乡镇企业税金增加288.29亿元”,综合这两个数据,我们就可以得出,10年前我国乡镇企业税金为22亿元,即选D。

第4题,它的答案就在材料中,材料最后一句明确地给出“国家财政总收入平均每年增长8.7%”。答案很明显,应该选D。

第5题,需要一个提取数据的过程,只是有关乡镇企业产值的数据有两个,一个是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6495.66亿元,另一个是乡镇工业产值达到4592.38亿元,需要在看清题目的前提下作出正确选择。

[例题3]

根据下面的文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无论是现有投资还是未来投资,高收人家庭都把目标瞄准了股票,有26.2%的高收入家庭已投资于股票;投资于商业和服务业的比重占16.1%;国库券占8.4%。2000年上半年职业股民的人均月收入8491元,在城市高收入群体中列第二。列第一的是私营企业经营者,人均月收入13445元。

1.在三个投资方向中,比重最小的是( )。

A.股票 B.商业和服务业 C.国库券 D.不能确定

2.私营企业主比职业股民月均收入高多少?( )

A.2451元 B.4954元 C.4594元 D.3728元

3.投资股票的家庭比投资商业和服务业的家庭的比重高多少?( )

A.16.1% B.8.4% C.10.1% D、11.1%

4.有多大比重的高收入家庭进行投资活动?( )

A.50.7% B.26.2% C.34.6% D;42.3%

5.如果要缴纳10%的税款,那么职业股民的月均纯收人为多少?( )

A.8491 B.13445 C.849.1 D.7641.9

[答案解析]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1.C;2.B;3.C;4.A;5.D。

篇三:《2015公考资料分析练习题》

根据资料,回答问题。

根据吉林省统计局公布的2013年吉林省宏观经济的各项数据显示。2013年,吉林省宏观经济总体上保持平稳运行,2013年吉林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981.46亿元,比2012年增长了8.3%,在全国各省区市排名第21位,比2012年前进了1位,但是GDP增速相比2012年减少了3.7个百分点,但比2013年全国GDP增速高了0.6个百分点。

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即农业)增加值1509.34亿元,同比增长4.0%;第二产业(即工业与建筑业)增加值6858.23亿元,同比增长8.8%;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增加值4613.89亿元,同比增长8.7%;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在全省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为11.6%、52.8%、35.6%,其中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占比分别比2012年回落0.2和0.6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占比比2012年提升0.8个百分点。

1. 资料表明,2012年吉林省地区生产总值为( )。

A. 10986.57亿元 B. 11986.57亿元 C. 12986.57亿元 D. 13986.57亿元

2. 2013年吉林地区生产总值构成中占比最大的是( )。

A. 各产业相同 B. 第三产业 C. 第二产业 D. 第一产业

3. 2013年吉林省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占比相差( )。

A. 17.2个百分比 B. 18.2个百分比 C. 17.3个百分比 D. 18.3个百分比

4. 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为( )。

A. 8.9% B. 7.9% C. 8.7% D. 7.7%

5. 上述资料显示( )。

A. 2013年吉林省GDP在全国各省区市排名下滑{公考资料分析蒙题}.

B. 在全省经济总量中占比提升最大的是第二产业

C. 2013年吉林省GDP增速相比2012年增速幅度有所下降

D. 2013年吉林省服务业GDP同比增长率最大

江苏公务员考试网()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解析:求基期量。由资料“2013年吉林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981.46亿元,比2012年增长了8.3%”可得,2012年吉林省地区生产总值为12981.46/(1+8.3%)≈11986.57亿元。选项B。

2、【答案】C。解析:查找比较题。由“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在全省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为11.6%、52.8%、35.6%”得,2013年吉林地区生产总值构成中占比最大的是第二产业。故选C。

3、【答案】A。解析:求比重差。由材料“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在全省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为11.6%、52.8%、35.6%”可得,2013年吉林省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占比相差52.8%-35.6%=17.2%。故选A。

4、【答案】D。解析:求增速。由材料“2013年吉林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981.46亿元,比2012年增长了8.3%……但比2013年全国GDP增速高了0.6个百分点”可得,2013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为8.3%-0.6%=7.7%。故选D。

5、【答案】C。解析:综合分析题。A项错误,2013年吉林省GDP在全国各省区市排名第21位,比2012年前进了1位;B项错误,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占比分别比2012年回落0.2和0.6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占比比2012年提升0.8个百分点;C项正确,GDP增速相比2012年减少了3.7个百分点;D项错误,第一产业(即农业)同比增长4.0%,第二产业(即工业与建筑业)同比增长8.8%,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同比增长8.7%,同比增长率最大的是第二产业。故选C。

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的资料分析题常涉及到统计术语,熟悉这些统计术语可以有效提高解题的速度与准确性。

(一)百分数与百分点

1.百分数(百分比) 表示量的增加或者减少。

例如,现在比过去增长20%,若过去为100,则现在是120。算法是:100×(1+20%)=120。 例如,现在比过去降低20%,如果过去为100,那么现在就是80。算法是:100×(1-20%)=80。 例如,降低到原来的20%,即原来是100,那么现在就是20。算法:100×20%=20。

注意:占、超、为、增的含义:

“占计划百分之几”用完成数÷计划数×100%。

例如,计划为100,完成80,占计划就是80%。

“超计划的百分之几”要扣除基数。

例如,计划为100,完成120,超计划的就是(120-100)×100%=20%。

“为去年的百分之几”就是等于或者相当于去年的百分之几,用今年的÷去年的×100%。

例如,今年完成256个单位,去年为100个单位,今年为去年的百分之几,就是256÷100×100%=256%。

“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几”应扣除原有基数。

例如,去年100,今年256,算法就是(256-100)÷100×100%,比去年增长156%。

2.百分点指速度、指数、构成等的变动幅度。

例如,工业增加值今年的增长速度为19%,去年增长速度为16%,今年比去年的增长幅度提高了3个百分点。今年物价上升了8%,去年物价上升了10%,今年比去年物价上升幅度下降了2个百分点。

(二)倍数与翻番

{公考资料分析蒙题}.

1.倍数两个有联系指标的对比。

例如,某城市2000年的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14.8平方米,为1978年3.8平方米的3.9倍(14.8÷3.8=3.9)。

2.翻番指数量加倍。

例如,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就是指2020年的GDP是2000年的4倍。翻n番应为原来数A×2n。

(三)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

1.发展速度指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相比的动态相对数。它等于报告期水平对基期水平之比。表示报告期为基期水平的百分之几或多少倍。发展速度大于100%(或1)表示上升;小于100%(或1)表示下降。

由于基期水平可以是最初水平,也可以是前一期水平,所以发展速度有两种——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发展速度。

2.增长速度是说明事物增长快慢程度的动态相对数。它是报告期比基期的增长量与基期水平之比,表示报告期水平比基期水平增长了百分之几或者多少倍。增长速度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正数表示增长,负数表示降低。增长速度由于采用的基期不同,可分为环比增长速度和定基增长速度。

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比如,要反映2002年的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1997年的多少倍,用2002年的存款余额除以1997年存款余额乘以100%即可;但是增长速度就应该用2002年的减去1997年的再除以1997年的乘以100%或者直接用发展速度减去1即可。

(四)序时平均数、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

1.序时平均数是将动态数列中各时期或时点上的指标加以平均而得的平均数。这种平均数是将某种事物在时间上变动的差异平均化,用以说明一段时期内的一般水平。

序时平均数(又称动态平均数)是与一般平均数(静态平均数)不相同的又一种类型的平均数。两者的差别在于:

(1)一般平均数是根据同一时期的标志总量与总体总量计算的;而序时平均数是根据不同时期的总量指标计算的。

(2)一般平均数所平均的是总体内各单位某一标志值的差别;而序时平均数所平均的是总体的某一总量指标在时间上的变动差别。

(3)一般平均数通常是由变量数列计算的;而序时平均数是由动态数列计算的。可见序时平均数不论从性质上或计算上都与一般平均数不相同。

2.平均发展速度是动态数列中各期环比发展速度和各期定基发展速度中的环比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它说明在一定时期内发展速度的一般水平。根据这一定义,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有几何法和方程法。

3.平均增长速度

因平均增长速度不等于全期各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故它不能根据各环比增长速度进行直接计算。但可以利用平均增长速度等于平均发展速度减去1(或百分之百)进行间接计算。

(五)增幅与同比增长

1.增幅

增幅与增加幅度是一个概念,指的是速度类、比例类的增加幅度,比如,今年5月GDP的发展速度是10%,去年5月是9%,我们就可以说GDP发展速度的增幅是1个百分点;如果说去年是10%,今年增幅为9%,那么今年的发展速度就用10%×(1+9%)得到。

2.同比增长

同比增长是指相对于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多少。比如,去年5月完成8万元,今年5月完成10万元,同比增长就应该用(10-8)÷8×100%即可。

(六)基尼系数与恩格尔系数

1.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可以衡量收入差距,是介于0~1之间的数值。基尼系数为0表示绝对平等;基尼系数越大,表示不平等程度越高;为1时表示绝对不平等。一般标准是:在0.2以下表示绝对平均;0.3~0.4之间表示比较合理;0.5以上表示差距悬殊。

2.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支出总额占消费总支出的百分比。所以它可以衡量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的贫富程度,越穷,此系数越大;反之,生活越富裕,此系数越小。

(七)强度指标

两个性质不同但有一定联系的指标对比,来说明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比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用总量除以总人口得到(元/人)表示;人口密度用“人/平方公里”,即总人口除以这个地区的总面积。

(八)价格、价格水平、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1.价格

价格是商品和服务项目的价值表现,用货币来表现。

2.价格水平

将一定地区、一定时期某一项商品或者服务项目的所有价格用以货币表现的交换价值加权计算出来的。比如:某市2002年9月份全市鸡蛋的价格水平为每公斤4.87元,10月份的价格水平为每公斤4.53元。用10月份

4.53减去9月份的4.87可以得出全市鸡蛋价格水平10月份比9月份减少0.34元。

3.价格指数

表明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相对数,用商品和服务项目某一时期的价格水平与另一时期的价格水平相对比来计算的。

4.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是指国内一定时期内的居民支付所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化程度水平指标,简称CPI。这一指标影响着政府制定货币、财政、消费、价格、工资、社会保障等政策,同时,也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水平评价。

(九)发展水平和增长量

1.发展水平是指某一经济现象在各个时期达到的实际水平。

2.增长量指某一经济现象在一定时期增长或减少的绝对量。它是报告期发展水平减基期发展水平之差。这个差数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正数表示增加,负数表示减少。

计算增长量,由于采用的基期不同,可分为:逐期增长量和累积增长量。

(十)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

1.逐期增长量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公考资料分析蒙题 公考资料分析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