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冬季怎样草鱼 草鱼冬季钓法

写作指导 zuowen 3浏览

【 – 写作指导】

篇一:《如何养好草鱼》

如何养好草鱼

养鱼一般从“水种饵密,混轮防管”八字讲起。水指水质,种指鱼种,饵指饵料,密指养殖密度,混指混养,轮指轮捕轮放,防指防病,管指日常管理。可以讲这八个字函概了养殖的方方面面,下面就从这八个字具体阐述

养鱼必须先养水,如果水质不好,各种有毒物质含量过多是养不好鱼的,所以有“养鱼先养水”一说。好的水有“肥活嫩爽”的特点。每年干塘后,水从河中引入塘中之前,如塘中底泥过多,要先把底泥从塘中抽出,暴晒一段时间后再对塘底消毒除害,再把水从河中引入塘中。

对水质进行一次简单测验,由于现在污染严重,很多水源遭到污染,如果有毒物质超标必须先解毒,如用爽水安(卡力尔)。然后用化学药品或微生态制剂进行调水。一般水质的几个指标:亚硝酸盐〈0.1mg/L,酸碱度7.5-8.5,分子氨〈0.02 mg/L,溶氧〉4 mg/L。其次看藻相,一般嫩绿色水、油绿色或茶褐色、黄褐色较好,水清则要引藻,其他不正常颜色要杀藻调水。

推荐调水产品海泰活力菌,产品中有各种大量有益细菌,如枯草芽孢杆菌可分解大分子有机化合物成小分子物质,供鱼体吸收,光合细菌能增加溶氧,硝化细菌可降氨氮,亚硝酸盐等。

水调好后需引进鱼种,鱼种的选择是关键。一般不带疾病,体色一致,皮肤无溃疡、疮疤或斑点、鳍条完整、没有出现畸形,并且流动活泼,不易捕捉。鱼体规格方面要基本保持一致。放养规格均匀的鱼群,其后的生长也基本保持一致。鱼种好的免疫力强,不易得病。

放养前要打草鱼出血病疫苗,这对防治十分重要。以养殖四大家鱼为主的鱼塘中,草鱼与鳙鱼、白鲢、鲫鱼混养,春秋季水深1.5米为好,利于水温提高,夏冬季2米,保温,每亩水面草鱼1000条,鳙鱼60条,白鲢200-250条,鲫鱼200-300条。由于鱼塘承租租金年年增高,有的已达1800元每亩每年,所以养殖用户不得不加大养殖密度,有的由于养殖密度的加大,疾病的发生率也加大,也就加大了管理难度。

一般三月底到四月初下过冬苗。三寸二两重左右,由于大的鱼种较贵,所以建议养殖用户五月初可用小塘养鱼花,达到一定规格后再放养到大的鱼塘,这样能降低成本,在养殖过程中,饲料的选择和投喂直接影响到鱼的生长,饲料成本占到整个养殖成本的近七成。好的饲料能使鱼快速健康生长,一般建议养殖户用

大厂家生产的饲料。饲料要求新鲜,绝不能投发霉饲料。一般按四定,“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投喂。定时,除夏季外上午10点一次,下午4点一次,夏季一般9点,下午5点。定点,将在定地点投喂,一般根据塘的大小来确定投喂点数量。这个点不要设在下风口,因为下风口水质差,全年主要是南北风,一般设在东西两边的塘基上。定质,指要投喂质量一致的饲料,不可轻易改变饲料。定量,沉水料颗粒料的投喂量,成鱼时一般按照鱼总体重3%投,一般让鱼吃七八分饱为主,苗种阶段可达5-8%,如果天气闷热,要变天,可不喂,下雨一般不喂。

一般长到2斤后就可上市,7月初捕一次。捕鱼前1天要先消毒,一般用氯杀宁等氯制剂,进行全塘泼洒消毒。捕鱼后一天用神农168消毒。捕一次鱼后,要放入与捕鱼数量相当或稍多的鱼放入塘中,一般每隔20-30天捕一次,直至达到起捕规格的鱼基本全部捕完。在整个养殖期间,5-9月是草鱼高发病期,这段事情最易得的是草鱼四病综合症。即烂鳃,赤皮(外出血),肠炎(内出血),肝胆综合症。

烂鳃和赤皮可能是纯细菌性的,也可能是寄生虫,如车轮虫 、斜管虫、毛管虫、杯体虫、指环虫、小瓜虫、中华鳋和锚头鳋等引起的细菌性疾病,一般体表和鳃部粘液较多的就是寄生虫小瓜虫引起的继发性细菌感染。一般情况下,有虫必有菌,一般是先杀虫,再杀菌。通过镜检检查是什么虫引起。

车轮虫、斜管虫和毛管虫等原虫引起的,一般用华强伊维菌素,即可去除,然后再用华强或者九州神农的聚维酮碘,杀菌效果很好。

杯体虫等固着类原虫引起的,用纤虫净(硫酸锌)加蓝水宝(螯合铜)杀。 小瓜虫,一般用辣椒和生姜煮水后泼洒治疗。

中华鳋和锚头鳋引起的,先用神农168杀虫,再用聚维酮碘杀菌。

指环虫(阴雨天出现多,晴天少)等蠕虫用虫净(辛硫磷+敌百虫)或甲苯咪唑外用杀虫,再杀菌。

出血病,肠炎一般用黄金粉+维C。

绦虫病用阿苯咪唑内服,杀虫。

爆发性出血病一般在7-10月的气温高的天气发生,一般用神农168和蓝水宝。

在养殖过程中要以预防为主,预防的核心是调水,由于鱼塘一般都有着养鸭,养猪。鸭粪和猪粪的排放到鱼塘,用于肥水,为滤食性鱼类提供饵料,同时可以直接被罗菲摄食,可节约饲料成本,但又由于粪中含氨氮,容易造成氨氮过高。平时投喂量过大,饵料不能被鱼吃完,留在水中发酵耗氧,又造成溶氧不足,天气不好,阴雨天时,很容易浮头,加上氨氮和亚硝酸盐中毒,造成大量死亡。要善于利用增氧机,一般凌晨1点到天亮,中午12点到3点开增氧机。凌晨溶氧较低易浮头,中午开增氧机是最大限度的增加溶氧。连续阴雨天要备增氧粉,以备急用,这些措施只是治标,治本的方法就调水,建议养殖用户建立长期调水的观念。使用海泰活力菌调水能长期使水维持在一个较好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鱼一般较难得病。即使得病,也较难死亡,而且鱼长的速度快,可使上市的时间提前,提前10天以上也是对饲料成本的节约。

如快速降解氨氮,可使用氨净加爽水安(卡力尔),一天即可快速降解氨氮。但一般的化学类药品1-5天后又会反复,即氨氮含量又上升。另一种是海泰活力菌加净水增氧霸王或生物底改王(润兴),3-5天后见效,效果持久,同时又可降解亚硝酸盐,建议养殖用户采用这种方法。

建议养殖用户要善于利用增氧机 增氧机的作用:增氧(让上层富氧水和底层缺氧水混合,另外可以把空气中的氧气添加进去)、搅水(增加上下水层对流,帮助分解底质,让底层水接触空气)、曝气(让氨氮、硫化氢、沼气等挥发到空气中)。使用原则: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连绵阴雨半夜开,傍晚不开,浮头早开;天气炎热开机时间长,天气凉爽开机时间短,半夜开机时间长,中午开机时间短,负荷面大开机时间长,负荷面小开机时间短等。

养殖的日常管理在上述阐述中已陆续涉及,归结起来最重要的三点:调水,投饵,利用增氧机。

希望本篇能帮助广大养殖用户提高养殖技术,进而提高养殖效益。

作者:华中农业大学赵明 感谢海泰水产技术服务部袁金灿指教

感谢海泰水产技术服务部齐同俊指点

篇二:《草鱼的生活习性》

草鱼的生活习性

2008-09-22 21:30

草鱼又叫草完、草棒、原鱼,体长亚圆形,后部侧扁,色青黄,头宽平,吻微顿,口端位,无须。咽头梳形,两行利齿,善咬草茎,是一种典型的草食性鱼类。它的肠子较长,是体长的四五倍。草鱼是我国淡水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多与鲢、鳙、鲤鱼混养,经济效益显著。江河、湖泊和水库中的野生草鱼,数量也相当可观,它们原本是池塘中鱼,因涨水从塘中跑出,定居于自然水域而繁衍后代,成为野生鱼种。

(1)草鱼属中下层鱼。通常在初春和深秋多在中下层活动,夏秋季节常常游至中上层觅食。在最热和最冷时候,躲进水的深处栖息;温度正常时到处游动,不过白天活动较少,夜间多游到水上层和岸边觅食。草鱼性情活泼,游速似箭;也喜群游,水中被淹没的浅滩和水草区,常有草鱼的踪迹。

(2)典型的草食性鱼类。以水域中及岸边的草性植物为主食,兼吃人工饲料。摄食量相当大。特别爱吃苦草茎叶、黑藻、青草、嫩苇芯、南瓜花、浮萍和菜叶;对人工投放的混合饲料:酒糟、菜子饼、番薯、面团、米饭粒等,也都喜欢吃;对荤饵中的田螺、幼蚌、活蚯蚓、活虾、青蚂蚌、蝼蛄、蟋蟀、油葫芦、牛粪虫等也很感兴趣;饥饿时,就连芦苇叶和树叶都吃。

(3)食欲与水温及水质有关。水温在25℃~30℃时,其摄食量最大,日摄食量可达体重的40%左右;水温在25℃时停止摄食。草鱼适应能

力很强,在0℃~38℃的温度范围内都能生存。但要求水质清瘦,肥水不适宜草鱼生或活。

(4)生长发育快,每年春夏之交产卵,当年鱼可长到500~1000克,三冬龄鱼体重可达3000克。在江河湖泊和等自然水域中,几千克重的大草鱼很平常,最大个体可达40多千克,是一种大型淡水经济鱼类。

钓草鱼的招法与钓其他种类的鱼差不多,只是要针对其生活习性,及时调整钓具、饵料并采取其他应变措施。 草鱼以食草为主而得名,俗称草棍。是北方地区主要垂钓品种之一。由于它仅能在大江大河的泅涡草丛中产卵,故静水中的草鱼都是人工放养的。草鱼的食量大,生长发育快,星罗棋布的鱼塘、湖泊、水库都是草鱼出没的地方。幼鱼期,常在岸边浅水区有水草生长的地方觅食;体重大于500克时,在水域的上、中、下三层均能钓取。深秋和早春中、下层多,而夏秋季则中、上层多。草鱼性温顺,食性杂,除了吃嫩草外。活虾、活蚯蚓及各种香味的面食、糟食它都吃。要根据这些特性选用施钓技艺。 (-)选好钓位

雨后涨水时,通往水库、湖泊、江河的沟汉,应是首选钓位。其次是水草丛生的明水区或芦苇、浮萍附近的明水区。在这些地方钓草鱼,往往比预想的效果还要好。

(二)打窝的方法

1.禾苗法 从农田里捡些谷物、蔬菜等废弃的间苗,选一根顺直的扫帚竹或树条(长约5O~6O厘米)作骨架,将禾苗绑扎在架上,

呈上细下粗状,在粗端再捆一块适重的臭砖诱饵即成,持其细头投入钓域。若水深在60厘米以上时,必须用绳在细头一端挂一小块硬质泡沫塑料,使其刚好露出水面,借此标定窝位,以利投竿。

2.稗草法在没有采苗的情况下,可就地捡取稗草、狗尾巴草等无异味的陆地嫩草。制法与禾苗法相似,不同的是,这些草秆较长,不须用竹、树条作骨架,可直接捆成草把,底部带块适重的石头就行。为了增强诱鱼力,可在草把中夹点苏子叶或有香味的诱饵

(三)钓饵与钓具

草鱼对不同质的饵料有明显选优弃劣的特点。大青虫、青蚂炸、掺有草每酱为添加剂的基础饵,是钓草鱼的首选钓饵。嫩草、菜叶(芹菜叶除外)、瓜果叶、芦苇嫩心等,均须晒蔫用线绑在钩上,否则甩钩易脱落。此类饵适宜夏秋浮钓。在早春和深秋,应用底钓配炸弹式钩装粮食或半糟食,再加挂串钩,用青虫、河虾等荤活饵装钩。具体钓法有以下几种:

1.手竿钓法 用采苗、稗草打窝,手竿近岸垂钓。鱼多时可在诱饵两侧用双竿夹钓。钓大草鱼立大钩粗线,多用上中下间距为5~6厘米的3只串钩,坠在前(死坠)钩在后,用2O厘米长的支线与主线相联,其脑线长度10~15厘米为宜。

2.海竿钓法 可浮钓,也可底钓。浮钓可不用集团约,而改为3坠双串钩进行悬钓。

3.抛砣法 配自动三用插座或绷子竿,用重坠借助摇线的惯性把饵钩抛远。这种竿一人看5~7支没有困难。

4.拦钓法 主线必须长于能跨越通向水库或江河沟汊的宽度。把大于0.8毫米粗的主线缠在线拐上,在主线的适宜长度–头端的10米以外,每间隔1~1.5米处打一死结,留出能挂上钩的套扣,用1米左右的脑线一端拴上8~12号渔钩1只,另一端拴上1枚曲别针,以利往主线上的套扣中挂(有制式联接器或转环更好)。再用硬质泡沫塑料修剪成5×3×3厘米的块,用长约0.8厘米的渔线一头拴塑料块,一头拴曲别针,挂在主线上的套扣中即可。用此法拦钓,应采用耐水泡长效钓饵。装钩后挂上大漂,把主线一端固定在岸边木桩上,渔者手持线拐边走边放线,绕过沟汊对岸,把线抻直,并固定在岸边的木桩上,即可静等取鱼。也可以用小帆船送线,节时省事更好玩。 5 草鱼为何吃草

草鱼为何要吃草呢? 一句话,遗传所致。

不防先从它的食性说起。它们从鱼苗到夏花阶段,以轮虫、枝角类等浮游动物为食。鱼种阶段随着口径增大和咽喉齿发育,可摄食芜萍、小浮萍、紫背浮萍、幼嫩水草和陆生旱草。成体以水生植物及江湖岸边被淹没的陆生植物为食。其中水生植物以凤眼莲、聚草等为首选,而不吃金鱼藻、喜旱莲子草等;陆生植物中以缩根黑麦草、稗草、苣荬菜、紫花苜蓿、苏丹草等为最佳草料,也喜食各种瓜叶、菜叶和甘薯叶等。

那么,草鱼如何吃草呢?众所周知,各种草是具有纤维素的植物,一般不容易被拉断,但草鱼又不能“囫囵吞枣”地把整根草吞食,而要加以消化吸收。再者,在草鱼上下颌上,又没有见到能切断草、磨

碎草的牙齿,它用什么办法把草切断、磨碎?原来,在草鱼咽腔内,有一个小型“碎草机”,着生在咽喉部位,因此也称“咽喉齿”。咽喉齿是鲤科鱼分类的根据。如青鱼的饵料主要是螺、蚌之类,“粉碎”工作就要靠咽喉齿来完成的。其咽喉齿与人的臼齿相似,形状略同,齿面微凹,相当坚硬。草鱼就不同了,吃的不是螺蚌类,而是富有纤维素的草料,因此草鱼的咽喉齿不同于青鱼的咽喉齿,每侧各有两行带花纹的梳形牙齿,齿面呈锯齿状,两侧咽喉齿交错相间排列,牙齿的上面有一层坚硬的角质垫。草鱼上下颌咬住草后,靠头甩动把草拉断,再送入口内,由咽喉齿将草“切碎”,然后吞入消化道内。这副能磨碎草的“粉草机”就是“遗传所致”之故。

草虽然被拉断、切碎,送入消化道内,但草的营养成分终究少一些,再加上草鱼对草类的消化率差,因此它的肠比较长(肠长为体长的2-3倍),以扩大摄食量,弥补营养的不足。据测定,草鱼对草类的摄食量为体重的40%,最大可达60-70%,所以草鱼有“草包子”的俗称。

由于草鱼有爱吃草的习性,因此它多生活在水的中下层,喜欢在被水淹没的浅滩草地、泛水区域及水草丛生的湖泊、河道中生活,以满足它食欲的需求。

明白了草鱼的生态习性之后,垂钓方有据可依。凡是草鱼的钓点,必须有水草,所用的饵料必须以“草”为主,沉入水的中下层,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由于草鱼摄食量大,所以吞食钩饵时,浮子会很快下沉,然后又

篇三:《垂钓草鱼的技巧和方法》

草鱼又名草鲩、白鲩、鲩鱼等,在分类学上属鲤科、雅罗鱼亚科,草鱼属。草鱼体长、略呈圆筒状,腹圆无棱;口端位,上颌稍突出于下颌;鳃耙短小成棒形,排列稀疏;身体呈茶黄色,背部青色,腹部白色,各鳍浅灰色。草鱼在我国分布很广,通常在江、河、湖、塘等水体的中下层活动,觅食时,也能游至水体的上层。草鱼性活跃,游速快,食量大。生长季节能进入被水淹没的浅滩草地和浅水区域以及干支流的附属水体(湖泊、小河等水草丛生的地带)摄食育肥,

苗期以浮游动物为食,幼鱼则可摄食浮萍以及嫩草,体长达到10厘米以上时即可摄食多种水生植物和旱草。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可摄食配合饲料,也可摄食豆饼、菜籽饼和米糠、玉米等。草鱼的食量很大,在民间有“斤鱼斤草”的说法。但经科学测定,草鱼的摄食量通常为其体重的60%~70%左右。草鱼的生长速度较快,在长江水体中体长增长最快的为1~2龄期鱼;体重增长则以2~3龄期鱼为最快。

一般2年生的草鱼体重可达2~3千克。

草鱼是渔业养殖户们重要的养殖品种,随着大家对“休闲渔业”的进一步认识,许多养殖户们也在逐步地改变经营观念,

各式各样的鱼

钓手们在不同水域钓取不同鱼种的经验也不断丰富,根据不同水域的特点,

组合也是各不相同的:

平时多以配合饲料及部分青饲料定点投喂,故草鱼的摄食性较好,成长较快,体重也较大,

但是由于过分依赖饲料投喂,草鱼觅食天然食物的本领不高,游动能力或中钩后的挣扎力度均不如粗养水域的鱼类(也就是我们俗称的“

鱼没有劲”)的搭配应以中等规格的标准进行合理组合。如:4.5米的硬调鲤竿,2号~2.5号左右“关东”袖钩(应付3年左右未干的养殖水{冬季怎样草鱼}.

域没有问题)。

这些水域内草鱼的特点是:数量较少,食性较杂,吞食较猛,游动范围广,冲蹿力道足等。因此,钓组的准备应以牢固、结实为主。如:5.4米~4.5米的超硬调竿,2.5号~3号左右的母线,

6~7号左右的“关东”袖钩,

能够顺利地将大(草)鱼起获。除了选位正确、用饵得当之外,使用了合理、牢靠的钓具也是一条十分重要的因素。他们常用的这些物美价廉的国产钓具,

如:5.4米的“水鱼”、“和风”等超硬调竿,“富司达”

“圣人

{冬季怎样草鱼}.

”、“阳明”系列浮标等。{冬季怎样草鱼}.

草鱼的食性如同其名,非常喜欢食水草和鲜嫩的旱草以及配合饲料、豆饼、菜籽饼等,

是典型的食植物性的鱼类。由于草鱼的食量较大,灵活调制。

这样既

“偏口”特性,大大提高了上钩率。一般来说,选用养鱼饲料与商品饵进行搭配也是有讲究的,这主要应根据施钓水域塘主投喂食料的品种,来确定所需与商品饵搭配的饲料成分。如塘主喂麦粒、麸皮等饲料,

知,该塘平时以菜籽饼喂鱼后,我们便不假思索地从包内取出自己早已准备好的褐色菜籽饼(俗称熟饼),与“锦龙”

果……起身四周转了一圈,在塘边的一间小屋内发现了几包喂鱼用的菜籽饼后,才知道自己犯了一个大错误。原来,这个地方的养殖户们都以邻省盛产的一种腥味很重的“生菜籽饼”(俗称青饼)喂鱼。它与我们使用的褐色“熟饼”有着很大的差别(味、色、形等),尽管它们都称之为“菜籽饼”

“熟饼”的。我们重新配饵后,钓况立即就有了很大的改观,草鱼、鳊鱼纷纷抢食。

但是,则很有可能会带来许多失误,不仅时常出现空竿无鱼,而且还会因为提竿过早钩挂鱼体而造成惊窝、炸窝的现象。

来鱼食饵积极,往往是将钩饵吞入较深。浮标反应多为“微浮后的猛降”,此时应抓紧时机果断扬竿。

经过一阵遛鱼折腾之后,窝点内也趋于平静,离窝再返的草鱼吃饵开始有些谨慎,反应在浮标上的信号也多为“缓升、缓降,或经过较长时间试探后才出现点顿、沉降”,此时多为草鱼含饵欲逃,应立即扬竿。{冬季怎样草鱼}.

在一个窝点内钓走了一定数量的草鱼后,钓况可能会出现改变(信号明显减少或鱼讯绵软无力)。虽经钓手不断续补食料改善诱鱼环境,但是,浮标的反应还是会让人捉摸不透(这主要是鱼受惊吓后的本能反应),“标尖要么纹丝不动,要么轻点微升或降”,每钓一尾鱼总要持续较长时间的“忍耐”过程。在这种情况下,钓手一定要沉住气,放过几次小幅抖动,坚持抓“大信号”(大幅上升或持续下沉等),才能有较高的中鱼率。

四、草鱼中钩后的遛、控技术

草鱼善蹿且力大,是由其性情及形体决定的。中钩后,往往是采取甩头向水中央或两侧迅速游蹿的方式,企图摆脱、逃遁。钓手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应立即根据草鱼逃窜的方向,采取向两侧下压钓竿或弯腰放低竿把的方式,充分利用钓竿自身的弹性化解草鱼的首回合冲击,这一条是十分关键的。一般来说,在钓取草鱼时(也包括其他大型鱼类),能否获得首回合的胜利是取得遛鱼成功的重要基础。在将鱼控制回来之后,

钓手还应时刻留意钓竿与鱼的合理角度(始终要让竿的弹力制约鱼的冲击力)。若是草鱼较大的话,钓手还应及时离开中(大草鱼已明显无力冲蹿的时候),钓手应主动出击,控制鱼的游蹿方向,不让其有喘息的机会,在左右反复不断地拖、遛之中,大草鱼很快就会被拖垮、翻白。

“失手绳”比较好。将其拴在竿尾处,可以有效地缓解大鱼冲蹿时的冲击,是快速制服大鱼重要的辅助工具

篇四:《如何在山区池塘养草鱼》

如何在山区池塘养草鱼

山区池塘养鱼水源引自山泉汇集而成的山涧水或溪河水,虽水质清瘦,但水陆生草资源丰富,养殖草鱼生长快,饲料来源方便,养殖投入成本小,是养殖生产者的首选品种。笔者多年来与养殖户合作利用山塘主养草鱼取得一些经验,现将其总结如下供参考。 一、建鱼塘。池塘面积宜在3亩以上,要求水深23米,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不受污染,池底淤泥少的。经多年养殖的老鱼池,每年要清除多余的淤泥、饲料残渣。 二、培育大规格的鱼种。在放养鱼池附近按10∶1比例配套鱼种培育池,从夏花鱼苗开始培育。也可利用单季稻田的秋冬闲置时间培育鱼种,每亩投放10厘米左右的秋片600800尾,经34个月的培育可达到体长20厘米以上的大规格鱼种,满足主养池放养的需要。 三、鱼池的搭配混养。为合理利用饵料、生物资源和水体,发挥鱼类之间的不同食性、生活习性,达到共生互利、增加产量和效益的目的。鱼池应以草鱼为主,合理混养其他鱼种。放养模式按亩放草鱼400500尾、白鲢80100尾、鳙鱼2030尾、建鲤5060尾、青鱼35尾、大口鲶510尾或乌鳢35尾和少量鲫鱼淡水白鲳。 四、提早放养。鱼种放养时间要因地制宜,以闽西山区为例,可提早到1月份前后进行,这时气温较低,鱼的活动能力较弱,在鱼种捕捞、运输、防疫、投放操作过程中不易受伤,从而减少染病的机会,同时可使鱼种提早适应新的养殖环境,有助于早摄食。进入2月份气温回升后种植的黑麦草等也进入了旺盛生长的季节,鱼就有了充足的优质青饲料。 五、广辟饲料来源。主养草鱼模式,主要靠种植青饲料、采割青草以及利用农副产品的废弃物来解决冬春的青饲料。春夏秋季利用池埂、闲杂地每亩池塘配置23分的青饲料种植地,种植苏丹草、玉米草等优质青饲料,冬季利用冬闲稻田种植黑麦草。夏季草鱼食物也可利用新鲜的青稻秆、菜农丢弃的新鲜菜叶来补充。

六、做好日常管理工作。首先做好饲料投喂,根据季节、气候、鱼体生长、吃食情况安排好投饲时间、次数和数量保证使鱼天天吃好,顿顿吃饱而不浪费。整个养殖期以投喂青饲料为主,辅助投喂少量配合饲料,青精结合,以加快鱼体的生长速度。 其次要加强水质管理,保持良好的养殖水环境。要勤加水换水,使透明度保持3040厘米,始终保持养殖池水清爽、嫩活,有条件的要使用增氧机,增加池水上下层交流。 七、做好鱼病防治。草鱼病毒性的出血病和细菌性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是常见多发病,发病率高、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应坚持预防为主,控制病害发生。在鱼种投放前10天左右,每亩池塘用生石灰50100千克加水溶解后全池遍洒消毒,鱼种下塘时使用草鱼出血病冻干细胞弱毒疫苗和草鱼细菌性赤皮、烂鳃、肠炎三联灭活疫苗混合后胸鳍基部或背鳍基部注射。从5月份起每20天左右用30PPM的生石灰加水溶解后全池泼洒。平时用大茶叶(断肠草)、苦楝树枝叶、烟叶梗等中草药扎成数捆浸于池中,轮流使用,每半月换一次,防治鱼鲺、锚头鳋等寄生性病害。

篇五:《草鱼养殖方法》

草鱼养殖方法

一、生态习性

1、 食性

草鱼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在自然状态下成鱼以吃水草为主。喜食的种类有苦草、轮叶黑藻、浮萍等。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投喂各类喜吃的水草,陆生禾本科草类和各类精饲料。由鱼苗培育早期阶段幼鱼吃细小原生动物,到夏花阶段转吃枝角类等大型浮游动物并向吃食浮萍和细嫩的水、陆草类转化。各生长阶段都喜吃人工精饲料。

2、 生长

草鱼属于生长快的大型经济鱼类。2—3龄生长最快。在池养条件下群体生长速度1龄鱼一般50—60g,2龄可达500—750g,3龄2—3 kg,所以草鱼养殖周期为

2.5—3年。

二、苗种培育

1、 池塘条件

草鱼苗种培育池面积以5亩左右为宜,池深2米~2.5

米,池形东西走向,环境安静,四周无高大树木及建筑物,便于渔池采光、通风。池岸整齐,堤坝牢固,池底平坦,保持淤泥10厘米~20厘米深,土质为壤土或沙壤土,池塘保水保肥性好,便于拉网操作。池塘水源稳定可靠,进排水方便。电力、排灌机械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

2、 放苗前准备

清塘。应干水清塘,亩用生石灰150公斤或漂白粉4公斤~5公斤,调节池水PH值,杀灭病原生物。施基肥:视池塘底质情况,用发酵腐熟好的有机肥料,一次施足基肥,可亩用鸡粪200公斤~300公斤或猪粪400公斤~500公斤,马粪750公斤 ~1000公斤,全池撒均匀,少量堆放在池塘浅水处。

3、 放养模式

亩放草鱼苗25000尾~30000尾,鲢鱼苗2500尾~3000尾,鲤鱼苗1000尾~1500尾。放养种类及规格为2.5cm~3cm夏花,入塘规格大时可适当降低放养量

4、 池水深度、透明度与水质调节

鱼苗入塘时池水深度0.7米~0.8米左右,培育7天~15天时,池水深度增加至1米。培育20天~30天时,池水深度增加至

1.2米。培育40天~45天时,池水深度增加至1.5米。培育2个月时,池水深度增加至1.8米。进入秋冬季池水深度控制在

1.8米~2米左右。放苗时,池水透明度30厘米以下,之后适当追肥,控制池水肥度。夏季池水透明度控制在25厘米~30厘米左右,秋季保持在35厘米左右。

5、 鱼种培育阶段的营养搭配

根据草鱼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蛋白质的要求不同这一特点,应掌握以下原则:体长5厘米前,饲料中蛋白含量要达到40%~45%;体长6厘米~7厘米时,饲料中蛋白可降至35%~30%;体长10厘米后,饲料蛋白可降至28%~25%。以上是草鱼种最佳生长速度的蛋白质含量,若从生产成本和最佳经济效益看,饲料蛋白质含量可适当降低。饲料应适量添加矿物盐(无机盐类)、维生素等添加剂。

6、 投饵技术与投饵量

体长5cm~8cm,是草鱼食性转化阶段。除投喂芜萍、小浮萍外,并投喂相应粒径的配合饲料,日投饵率为10%~15%。 体长8cm~12cm,是食性转化后阶段,投饵应青料与精料并举,配合饲料日投饵率为7%~10%。

规格在体长12cm~14cm阶段,主要投喂粒径2.5mm配合饲料,间投水、旱草,配合饲料日投饵率为3%~6%。

在确定投饵量时,应准确估测草鱼苗种的成活率。

三、成鱼养殖

1、 草鱼的套养

草鱼作为套养品种,可在任何池塘中养殖,但必须根据池塘的具体条件,严格控制套养比例。一般淤泥较厚、水源无保证或靠近村边的老池塘,其套养量应掌握在每亩不超过120尾为宜,饵料应以投喂各种青饲料为主。为解决草鱼与其他品种争食的矛盾,每天应在喂养其他鱼类之前,尽量先让草鱼吃饱。

2、 池塘

主养草鱼的池塘淤泥不超过20厘米,水源充足、水质好,池塘水深保持2米以上,10亩左右的池塘应配备2.20千瓦增氧机1台。

3、 鱼种

草鱼种必须规格整齐,体质健壮,规格在100克/尾,其他搭配品种规格特别是鲤鱼种规格不得大于草鱼。

4、 品种搭配及放养密度

主养草鱼的池塘,草鱼投放量应掌握在总投放量的60%左右,条件较好的池塘,每亩可放草鱼500-550尾,搭配鲢鱼300尾,鳙鱼70尾,鲤鱼80尾(或鲫鱼150-200尾)。

5、 饲料

以投喂青草或各种水草为主,除经常投喂稗草、芦草、苦草、菹草外,还可以投喂人工种植的苜蓿、苏丹草、黑麦草等优质高产青饲料。另外各种杂草及蔬菜、豆类、瓜类、玉米的茎叶等都是草鱼很好的饲料。饲料投喂量应根据天气、鱼类吃食情况、水质情况灵活掌握,以每天傍晚前吃完为好,在夏季高温季节,应严格杜绝草鱼吃夜草。另外,在每天下午4时左右,应按塘鱼重量的1.50%投喂配合颗粒饵料,以补充营养,驯化集中摄食。草鱼膨化颗粒饵料与青饲料配合使用效果很好,这种饵料既能满足草鱼生长的需要,又能节省大量的劳动力,同时对净化水质,防止鱼病很有好处。

6、 水质调节{冬季怎样草鱼}.

主养草鱼的水质十分重要,要经常保持水质的清新和卫生。要求每隔3-5天添加新水5-10厘米,以增加水体活力,增加溶氧,提高浮游生物的增殖率,满足鲢鱼、鳙鱼对饵料的需要,也刺激草鱼的快速生长。配备增氧机增氧,以保持水质新鲜,溶氧正常。同时每隔半月亩泼洒生石灰10-20千克,以澄清水质。透明度最好保持在25-30厘米。

7、 预防鱼病

细菌性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是草鱼的三大主要病害。近几年部分地区还出现了病毒性出血病,在实际生产中,这几种病

篇六:《如何提高草鱼成活率》

如何提高草鱼成活率

作者:盱眙县水产站 王晓鹏 文章来源:江苏省盱眙县 点击数:516 更新时间:2013/5/6 草鱼是该县传统的淡水鱼类养殖品种,具有成本低、效益高、生长快、个体大等特点,但很多养殖户却害怕养殖草鱼,主要是因为草鱼抗病力差,易患出血病、烂鳃病、赤皮病和肠炎病,导致成活率低。这四种草鱼疾病严重困扰着养殖户,影响着草鱼的规模化养殖。要想提高草鱼成活率,达到高产高效,必须积极做好这四种疾病的防治。

1、出血病。

该病是由呼肠弧病毒引起草鱼的一种病毒性疾病,在每年的4-10月份流行,主要危害1-2龄的草鱼成鱼。

防治方法:

(1)、鱼种投放前给草鱼注射出血病灭活疫苗,该疫苗可保证草鱼在14个月内不发生该病。

(2)、在每年的4-10月,每10天用二溴海因全池泼洒一次,浓度为0.6ppm。

(3)、在每年的4-10月,每15天内服水产专用红霉素一个疗程。用量为每50公斤草鱼每天用药80克,一个疗程为3天。

2、烂鳃病:{冬季怎样草鱼}.

为鱼害粘球菌所致。病鱼体色发黑、腮上黏液多、腮丝腐烂带泥,病情严重者鳃盖中央表层腐蚀成一个圆形透明小窗。俗称;开天窗”,病鱼鳃组织出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冬季怎样草鱼 草鱼冬季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