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兵车行的改写 兵车行改写记叙文

写作指导 zuowen 3浏览

【 – 写作指导】

篇一:《《兵车行》教案(修改)》

《兵车行》教案(修改)

教学目标:

1、能初步了解杜甫的生平事迹及其所生活的时代背景。

2、领会诗歌中语句的含义,背诵诗歌。

3、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研究杜甫诗歌章法严密、整齐之又有变化的特点。

教学方法:诵读法、分析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复习导入

提问:今天我们学习杜甫的《兵车行》。哪位同学能说说我们已经学过的杜甫诗歌中的名句?

明确: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2、明确律诗和古体诗的不同

提问:这两首诗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明确:《春望》是五言律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古体诗。律诗也叫近体诗,兴起于隋唐时期,分为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就是一首七言律诗。律诗的一半叫“绝句”,“绝”就是断的意思。律诗八句,绝句四句,都讲求严格的格律,而不仅仅是压韵。而古体诗则没有句数的限制,一般较长,只求压韵就行了。

二、作者生平和本诗的创作背景

1、关于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出生于巩县,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曾漫游各地,寓居长安十年,“安史之乱”被俘,逃出后任左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其作品显示了唐由盛转的历史过程,风格沉郁顿挫,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诗集》。代表作《自京赴奉先县咏五百字》、组诗“三吏”、“三别”。

2、作者生平

(1)读书游历时期(712-746)35岁以前,读书和壮游时期,代表作《望岳》

(2)困守长安时期(746-755)35-44岁,代表作《兵车行》、《丽人行》等,十年困守的结果,使他变成了忧国忧民的诗人,文风走向现实主义。

杜甫称做官为他们家族的“素业”——世代相袭的职业,他的各种文化教养都是与这一点相联系的。三十五岁左右,杜甫来到长安求取官职。开始,他满怀信心,“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并相信自己能“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但滞留十年却一再碰壁。

杜甫到长安的第二年,恰值唐玄宗下诏,命有一艺之长的人到京参加考试,而实际主持这次考试的李林甫却玩弄手段,下令不录一人,而后上表祝贺皇帝,说是“野无遗贤”。杜甫参加了这次欺骗性的考试,结果大失所望。天宝十载(751)正月,唐玄宗接连举行三个盛典,杜甫借机写了三篇《大礼赋》献给玄宗,玄宗十分赞赏,让他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考试他的文章,但由于李林甫从中作梗,考后却永无下文。此后他又以诗干谒一些权要,如京兆尹鲜于仲通、来京朝谒的哥舒翰、左丞相韦见素等人,希望他们援引,然而并不见效。大约在杜甫到长安不久,父亲就去世了,他的生活因此变得艰困起来,为了生存,为了求官做,杜甫不得不奔走于权贵门下,作诗投赠,希望得到他们的引荐。种种努力的结果,是到天宝十四载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这样一个卑微的官职,而这已是安史之乱的前夕。

(3)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45-48岁,代表作《春望》、《月夜》、《悲陈陶》、《北征》《羌村》、和“三吏”、“三别”等,创作达到了现实主义高峰。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一度被困于叛军占据下的长安。后来只身逃出,投奔驻在凤翔的唐肃宗,被任为左拾遗。这是一个从八品的谏官,地位虽不高,却是杜甫仅有的一次在中央任职的经历。但不久就因上疏申救房琯的罢相而触怒肃宗,后于乾元初被贬斥为华州司功参军。由于战乱和饥荒,杜甫无法养活他的家庭,加之对仕途的失望,他在乾元二年(759)丢弃了官职,进入在当时尚为安定富足的蜀中。从安史之乱爆发到杜甫入川的四年,整个国家处在剧烈的震荡中,王朝倾危,人民大量死亡,杜甫本人的生活也充满危险和艰难。而他的诗歌创作,因了血与泪的滋养,达到了颠峰状态。

(4)漂泊西南时期(759-770)49岁以后,漂泊十一年间,竟写诗一千多首,代表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770年冬,死在由长沙至岳阳的一条破船上。

到成都不久,杜甫依靠朋友的帮助,在城西建了一座草堂。后来,杜甫的故交严武出任剑南东西川节度使,对他的生活也多有照顾。当严武第二次镇蜀时,并表荐杜甫担任了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因此称他为“杜工部”)。杜甫是为了避乱谋食来到蜀中的,最初二年多时间,他闲居草堂,生活确实比较安逸,当时所写吟咏草堂周围自然景物的诗篇,也显出一种清新闲淡的韵致。但这种情形并没有维持很久。从全国

来说,安史之乱虽于公元七六三年宣告结束,但唐王朝的瓦解之势并未因此而停止。外患方面,有吐蕃的严重侵扰,甚至攻入长安,迫使代宗仓皇出逃;内乱方面,则出现普遍的军阀割据或半割据状态,而政治的腐败、官吏的横暴,也是有增无减。从蜀中地区来说,它既是吐蕃进攻的一个重点,也是容易发生军阀割据的地方。就在严武二次镇蜀的间隔时期,就曾发生一场严重的军事叛乱,杜甫因此一度逃离成都,携家流浪。一场暴烈的动荡转化为持续的衰乱,这使得杜甫对国家的前途更觉失望,他后期的诗歌,情绪甚至比安史之乱中更显得沉重。

永泰元年(765),严武去世,蜀中重又发生大乱,杜甫在成都的生活也失去凭依,他又带着全家老小,登上一条小船,过起流浪逃难的生活。先是在云安居住了一段时间,后又在夔州居住了近两年。到五十七岁那年,终于乘舟出三峡,却仍是在湖北、湖南一带的水路上漂泊,最后于大历五年、五十九岁上,在耒阳附近客死旅舟。杜甫艰难漂泊的一生,在这里得到一个凄凉的结束。

3、题解:

这首诗是讽世伤时之作,也是杜诗中的名篇,为历代所推崇。诗旨在讽刺唐玄宗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莫大的灾难,充满非战色彩。 诗的开头七句为第一段,写军人家属送别儿子、丈夫出征的悲惨情景,描绘了一幅震人心弦的送别图。“道旁”十四句为第二段,通过设问,役人直诉从军后妇女代耕,农村萧条零落的境况。“长者” 十四句为第三段,写征夫久不得息,连年征兵,百姓唯恐生男和青海战场尸骨遍野,令人不寒而栗的情况。全诗把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罪恶,揭露得尽致淋漓。 诗寓情于叙事之中,在叙述中张翕变化有序,前后呼应,严谨缜密。诗的字数杂言互见,韵脚平仄互换,声调抑扬顿挫,情意低昂起伏。既井井有条,又曲折多变,真可谓 “新乐府”诗的典范。

4、创作背景

《兵车行》是历史生活的真实记录。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频繁发动进攻。八载(749),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石堡城(在今青海省境内),久攻不下,后虽侥幸取胜,但所部六万三千人损失大半;到这年冬天,所派驻龙驹岛(在青海湖中)的二千戍卒也全军覆没。十载(751)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又奉命进攻南诏(主要辖境在今云南省),结果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由于这两次战争中丧师巨万,朝廷乃大举征兵。这件事,在《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二》里有生动的记载: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时任宰相)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如此摧肝裂肺的图景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兵车行》这首诗,很可能就是诗人见到这样图景的当时或其后不久写的。

三、把握诗歌内容

1、请学生自由朗读,并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大意,用现代散文串通全诗。

车辆隆隆响,战马萧萧鸣,出征士兵弓箭各自佩在腰。

爷娘妻子儿女奔跑来相送,尘埃飞扬不见咸阳桥。

拦在路上牵着士兵衣服顿脚哭,哭声直上天空冲云霄。

路旁经过的人问出征士兵怎么样,出征士兵只是说按名册征兵很频繁。

有的人十五岁到黄河以北去戍守,有的人四十岁到西部边疆去种田。

去时里长给有的壮丁裹头巾,他们回时已经白头还要去守边。

边疆无数士兵流血形成了海水,武皇开拓边疆的念头还没停止。

您没听说汉家华山以东两百州,百千村落长满了草木。

即使有健壮的妇女手拿锄犁耕种,田土里的庄稼也长得没有东西行列。

况且秦地的士兵又能够苦战,被驱使去作战与鸡狗没有分别。

尽管长辈有疑问,服役的人们怎敢伸诉怨恨?

就象今年冬天,还没有停止征调函谷关以西的士兵。

县官紧急地催逼百姓交租税,租税从哪里出?

如果确实知道生男孩是坏事情,反而不如生女孩好。

生下女孩还能够嫁给近邻,生下男孩死于沙场埋没在荒草间。

您没有看见,青海的边上,自古以来战死士兵的白骨没人掩埋。

新鬼烦恼地怨恨旧鬼哭泣,天阴雨湿时众鬼啾啾地喊叫。

2、提问:这是一首古体诗,它是侧重于叙事的。它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要抓住这件事的几大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前因,后果。并说明全文的基调是怎样的?

明确:唐玄宗天宝年间,唐王朝穷兵黩武。为了和吐蕃继续作战,在长安一带大肆征兵,造成老百姓生离死别的惨痛后果。

本诗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连年发动“开边”战争, 而使人民深受其害。诗人的情绪是怨愤的,这是全诗的基调。

3、请概括各段的内容。

板书设计:1、送别场面

2、征夫控诉 天怒人怨

3、悲惨生活 “行人但云点行频”、“武皇开边意未已”

四、诵读指导

1、讲授:唐王朝和吐蕃作战是处于劣势的,胜少败多,损失惨重。这些出征的士兵,能活着回来的希望很渺茫,因此就有了咸阳桥边生离死别,哭声震天的凄惨景象。

{兵车行的改写}.

第一段写亲人送别出征的战士,朗读时声音应沉重些。段尾,诗人的怨愤之情初现,应用升调读。第二段,“点行频”三字为下文叙事的总纲,须重读。以下皆用“行人”的口气读,要注意区分叙事句和抒情句的语气。第三段先写秦兵家庭的困难,朗读时,速度不宜快。“长者”句用较柔和的声调,“且如”句要作低回之势,至“租税”句稍

稍振起。后半段令人悲痛欲绝,声调凄楚。结尾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君不见”应重读,“古来”句道尽战场惨景,集中表达“行人”和“诗人”的怨愤,要缓缓读出,“无人收”三字乃血泪铸成,尤应重读。

2、教师示范朗读。

3、 学生试读、齐读。

4、 理清思路,背诵诗歌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导入

点名朗诵本文,引入本课。

二、赏析

先思考,再和同学交流,准备班级发言

1、清人高宗弘历说“篇首写得行色匆匆,笔势汹涌,如风雨骤至,不可逼视”请做简要分析。

明确:“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军情紧急,三字句,急促短迫,扣人心弦。“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因为强征急抓,来不及告别,亲人们只得奔跑着赶来送别。人马奔走,尘土扬天。“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场面凄惨,不忍近看。表现的是深沉积郁的凝重情感,整个句子,语言铿锵,一顿一挫,笔势汹涌。

2、“行人”分别诉说了哪些事情?“道旁过者”和“行人”形象的塑造有什么作用?

明确:“行人”分别叙说了两件事情,即“点行频”和“伸恨”。其中在“点行频”这一总题下又具体叙说了:十五防河,四十营田,里正裹头,白头戍边,流血成海,武皇开边,村落荒废,妇女耕田,士兵受虐。“行人”在“伸恨”的过程中,具体叙说了以下典型事例:关西未休兵,县官索租急,生男不如女,白骨无人收,新旧鬼烦哭。

诗人在这一叙事诗中塑造了“行人”和“道旁过者”两个人物形象。通过设问的方法,让当事者“行人”即被征发的士卒的代表直接担当叙说者,而诗人自己却退隐到幕后,只作为事件的真实记录者,这样处理更增强了叙事诗歌的真实性。

3、杜甫在这首诗里对这场战争有怎样的态度和情感?

明确:“武皇开边意未已”,“开边”就知道这场战争不是卫国战争,“意未已”和“点行频”就表明统治者的贱视人命,穷兵黩武,一意孤行。“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直陈战争对生产力的严重破坏。“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揭示统治者拿人民当赌注,视生命为草芥的残暴。可以看出作者对战争的谴责和对人民的同情。

4、说说这首诗的构思特色。

明确:一是全诗设计为场面描写,开头是悲惨的送别场面,接下来是长者和行人之

篇二:《《兵车行》公开课教案》

兵车行

课时:2课时 课型:探究鉴赏课 编者:李林

第一部分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及诗歌创作特点。

2、理解《兵车行》的主旨及其表现手法。

3、了解写作背景,赏析并积累名句。(目的感悟文章主旨,

升华思想情感)

4、通过朗读和背诵,体会作者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阅读能力,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

风格。

[教学难点]

理解杜甫诗歌艺术风格及深沉的思想情感。

[教学方法]

诵读法、鉴赏法

[教学过程]

第二部分 自主性学习

温故部分: 回顾补充所学杜甫诗句

(1) ,恨别鸟惊心。(《春望》)

(2)安得广厦千万间, (《茅屋为秋风所

破歌》)

(3) ,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

(4)出师未捷身先死, 。(《蜀相》)

知新部分:

阅读杜甫生平材料,勾画如下信息:①三吏三别②本文写作

背景

杜甫(712—770),字子美,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远祖

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是唐初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因曾居长安

城南少陵附近,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唐肃宗时,官左

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

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

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代表性作品有“三吏

三别”分别为《潼关吏》《新安吏》《石壕吏》《》《无家别》

《新婚别》《垂老别》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

奉为「诗圣」。

关于《兵车行》:《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二》里有生动的记

载: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

忠(时任宰相)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

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

另见第8页课下注释5

预习部分:初读课文,完成

1、给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标上汉语拼音

车辚辚( )耶娘妻子( )干云霄( )生荆杞

( )声啾啾( ) 生男恶( )陇亩

( )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行人弓箭各在腰 ( ) 役夫敢申恨

( ) 武皇开边意未已 ( ) 纵有健妇把锄

( )

耶娘妻子走相送 ( )信知生男恶

( )

3、《兵车行》描述了什么内容?

4、文章中哪些句子让你印象深刻,请写出三句加以品析。

5、我的疑难 第三部分:重难点解析 以问题形式介入

1、从第一段中你看到了怎样的离别,它与普通的离别有什么不

同?

2、朗读第二段,体会文中“十五、四十、二百州、千村万落”这

一系列的数字所揭示的社会现实?{兵车行的改写}.

3、自古以来,男主外,女主内,而今却是“健妇把锄犁”,这一

反常现象的根源是什么?

4、“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这一反常现象又暗示着什么?

第四部分:知识框架梳理(板书设计){兵车行的改写}.

第五部分:习题设计

1、 基础巩固性习题见“预习部分”

2、 能力提升性习题:阅读训练

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几个问题。

古风·其三十四 李白

羽檄如流星,虎符合专城。

喧呼救边急,群鸟皆夜鸣。

白日曜紫微,三公运权衡。

天地皆合一,澹然四海清。

借问此何为,答言楚征兵。

渡泸及五日,将赴云南征。

怯卒非战士,炎方难远行。

长号别严亲,日月惨光晶。

泣尽继以血,心摧两无声。

困兽当猛虎,穷鱼饵奔鲸。

千去不一回,投躯岂全生。

如何舞干戚,一使有苗平。

(1)给这首诗划分层次并写出各层大意。

(2)诗中有三幅色调不同的画面,说说它们各自渲染了怎样的

气氛,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 想感情。

(3)这首诗跟杜甫的《兵车行》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也表

达了诗人同情人民疾苦、反 对不义战争的愿望,但这两首诗的内

容和风格却有显著的不同,试就下面两个方面将 二者作一点比

较。

(1)揭露现实的广度和深度:

(2)表现技巧:

3、请你展开合理的想像,将《兵车行》改写成一篇记叙文。要求

是生动的改写,而不是白话文的翻译

教后反思:

《兵车行》是选修本《唐诗宋词》的篇目,对于选

修课,在讲授理念中我们将其定位为“留给每个学生个

体更多的空间,着眼于培养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以不

求甚解的态度,比较多比较快的扩大阅读面。”在具体的

讲授中,“应该简化程序,切不可漠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

程的区别,用必修的标准来套选修,使选修课必修化,

也不可选而不修,将选修课程弱化或虚化,要把握住选

修课程教学的度。”因此在具体的授课中,我将其定位为

鉴赏课型,以“课前自我初读感知”“课上师生共同品析”

“课下进行片段鉴赏写作”三部分组成教学工作的主体。

本节公开课是在继利用“晨读初读”后的师生鉴赏。

在这些理念的指导下,我利用学案以四个问题的形

式展开对《兵车行》主旨的探究,对杜甫其人其作的深

入解读。同时,为了突出诗歌鉴赏对名句的咀嚼涵咏,

在三个自然节中,分别选出了“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

直上干云霄”“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新

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着重鉴赏。从学生的反馈表现来看,这种处理形式比较好。

有人说:只有诵读才是诗歌教学的正确途径。但是我们应避免为读而读,没有目的,没有要求,把读作为一种单纯体现理念、渲染教学气氛的手段。一定要强化诵读的目的性和注意诵读层递性,以帮助学生在读中熟悉文本,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品味诗歌的语言,在读中加深对诗歌的了解,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诗歌的魅力。整堂课我注意诵读层递性和注重强化诵读的目的性。针对不同要求我安排了各种形式的读,自由读(课前)、指名读、师范读、齐读、有感情地读、背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在整个教学设计环节中,也有一些我不太满意的地方,虽然本节课是以诵读与品位语言为纲,但安排学生分析的时间过多,读的时间太少。还有课堂与学生的交流方面,还有更进一步的发挥空间。例如可以让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发挥想象,进行生动的描述,可以借助名家阅读进行更为深刻的体味。让学生的活动更充分一些,更充满个性化。但由于新组建班级,对学生的学情还不是很熟悉,分组讨论,有感情的诵读等等活动未得到充分的进行,今后当逐渐培养,坚持形成习惯。

总之,本节课还有很多不如意不够完善的地方,希望各位领导和同行不吝赐教,批评指正!

篇三:《兵车行教学设计》

《兵车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统治者连年用兵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2. 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3. 背诵本诗

一、导入

大家有没有见过从军的场面?多媒体展示两幅从军图片,为何差异这么大呢?还是让我们从《兵车行》里寻找答案吧。

二、初步诵读,感悟诗情

1. 听名家朗诵,初步感悟诗情。

2. 请学生自读,参看课下注释,自主理解诗歌内容。

三、研习文本

1. 请大家找出与我们刚才看到画面相照应的章节。(明确:第一节) 为了更加深入的把握诗歌情感,请大家大声朗读学案上的的创作背景。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分别从哪两个角度描写了出征战士之多呢?

明确:听觉和视觉

“爷娘妻子走相送”,他们送的是什么人?青壮年劳力,家里的顶梁柱。一 个家庭支柱、主要劳动力被抓走了,剩下来的都是些老弱妇幼,对一个家庭来说 不异于塌天大祸,我们可以想象征夫的爷娘妻孩乱纷纷地在队伍中呼喊寻找自己 亲人的情景

“走”字用的形象(诗歌鉴赏注意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亲人被突 然抓兵,又被急促押送前线,所以家人们追奔呼号,去做那一刹那的生死离别。 多少人被抓兵,多少人追赶送别,诗人没有明说,一句“尘埃不见咸阳桥”就形象地概括了。车马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连咸阳桥都遮没了,不难想象当时的人有多少。不仅出征的人多,送行的人也多。

送行时“牵衣顿足拦道哭”,这一句动词用得好,连用四个动作。大家想想,这些动作是谁发出的?“牵”是小孩,孩子不懂事,牵着即将离开的父亲的衣服,哭叫着舍不得分开。父母妻子不忍心亲人离开,但又不得不让亲人离开,又怕亲人一旦离开就成永别。一连串的动作最后落到一个“哭”上,勾勒了一幅撕心裂肺的送别画面。

总结一下这一场面写出了送别之人的哪些情感:

无奈,眷恋,悲怆,愤恨,绝望(板书)

2. 请大家有感情的朗读第一节,注意把握好感情。

3. 在诗人笔下,车轮滚滚,战马嘶鸣,尘土飞扬,哭声冲天,妻离子散的 人间悲剧令人触目惊心。

那这出人间悲剧的原因何在呢?“行人但与点行频”“武皇开边意未已” 一针见血地点出了造成百姓妻离子散的社会根源。

证据何在?学生读第二、第三节。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武皇”是汉武帝吗?暗喻唐明皇,即唐玄宗。以汉喻唐,是唐代诗人惯用的手法。如白居易《长恨歌》写的是唐明皇和杨贵妃的事,却以“汉皇重色思倾国”做开头。杜甫在这里虽用暗喻,但矛头直接指向最高统治者。

下面我们就跟随杜甫用事实来揭露统治者的罪恶,他给劳动人民带来了那些灾难: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数词用得好。“十五”、“四十” 说明服役时间长。“去时里正与裹头”,古代新兵入伍须装束整齐,用头巾裹头, 象征行成人之礼,而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才表示成人自立。15岁还未成年,这 是出征前提前行成人之礼。征夫们“归来头白还戍边”,“还”,副词用得好, 人过四十,头发渐白,刚从前线回来,不料又被派去戍边。尚未成年的孩子和头 发斑白的老人都被征发服役,这两句还是说征夫无限期地超期服役。

“君不闻”三字领起,把视线从流血成海的边庭转移到广阔的内地,诗中 “汉家”也影射唐朝。“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犁锄, 禾生陇亩无东西。”可以想象,连年征战,男丁都上战场了,没有劳动力,千村 万落人烟稀少,土地荒芜,生产凋敝,没有租税可交也是必然的。

其实,战争的结果比战争本身更可怕:土地荒芜、生产凋敝,疾病、死亡,甚至带给人心灵上的创伤。找出由于战乱,人们心理反常的句子。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生产力 低下的封建社会,人们生男则喜,生女则悲。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态改变呢?由于 连年战争,导致男子大量死亡,在这一条件下,人们一反常态。这样的心理变化 也是对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的有力控诉。

青海战场,白骨累累,阴风惨惨,鬼哭凄凄,这种阴森的情景,令人不寒而栗。

结尾阴森的鬼哭和开头惊天动地的人哭形成鲜明的对照,这都是皇帝开边未已造成的恶果。把人们的思绪从咸阳桥头带到了青海战场,我们可以想象:昨天在青海战场战死的“新鬼”,正是前日咸阳桥头出征的行人;今天咸阳桥头出征的行人,明天又将是青海战场的“新鬼”。

明确:超期服役、死者众多、经济凋敝、生活艰难、心态改变

4. 至此,诗人为百姓呼喊的激情得到了充分发挥,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罪恶也被揭露得淋漓尽致。(板书):

(1)对老百姓深受战争灾难的同情。

(2)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批判

四、小结

诗圣杜甫的《兵车行》,伴随着隆隆兵车,嘶嘶战马,驶过了十几个世纪,永远定格在历史的画廊上。读完这首诗,我们不仅可以看那一代人的深重苦难,而且能触摸到诗人那颗忧国忧民的炽热的心。

五、最后,我们一起来集体朗读全诗。起立朗读。再次感受杜甫反对不义战争、忧国忧民、心系苍生的伟大情怀。

六、作业

1. 背诵《兵车行》

2. 展开合理想象,将《兵车行》改写成一篇记叙文,字数不限。

篇四:《兵车行教案》

《兵车行》 教案

教学目标:体会诗歌情感,感受诗人情怀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当我们徐徐翻开灿烂的中国诗歌史的书页,没有人能忽略盛唐的那个伟大的身影:他自己被尊为诗圣,作品被称为诗史。他就是杜甫。诗史,就是用诗歌记录历史。你看他的这首《兵车行》,记录的就是天宝年间唐玄宗对西北、西南少数民族频繁用兵、大规模战争连年不断导致了不断征兵这一历史片断。而为什么人们要将这个用诗歌记录历史的人尊为诗圣呢?今天,无论你读过这首诗与否,我们将一起去展开这首《兵车行》里的画面,去读历史背后包孕着的情感,去读字句背后那个不沉默的灵魂!

二.一读诗歌——读全篇,感受整体情韵

1.说明要求:感受节奏韵律,体会整体情感.

首先老师来朗读一遍,同学们可以在心中跟读,感受韵律节奏,体会情感。然后我们再一起细读细品!

2.教师配乐诵读

三.二读诗歌——读首尾,体会深深伤痛

1.指明诵读内容,学生自荐,两名学生分别朗读两部分:这首诗歌的基本结构是以送别出征战士图为开头,以行人对道旁过者的回答为主体,在行人回答的最后又描绘了一幅青海战场白骨遍野鬼哭啾啾的画面。我们先来试试朗诵这两部分内容。 (学生读,评价)

2. 好。—–语速语调 重音 两幅画面中你感触最深的是哪一幅?

不好。—-诵读指导:朗读首先要确定采用怎样的语速语气—–慢一点,较沉重较悲伤 其次要注意重音—–每一句诗都会有一些字词特别具有表现力,着重处理他

们,会使情感更加丰满可感。(具体讨论重音:两幅画面里分别有哪些地方可以着重处理?) (讨论中集体练习诵读)

学生发言示例:①辚辚 萧萧——-描绘行人出征的场面,连用两个叠音词,让人如临

其境,单调,轰鸣,嘈杂的巨大声响,一开篇就烘托出出征的苦痛和分离的悲伤。

②走 不见———走,跑来相送,点出出征之急和送行之突然。不见,夸张手法,送别人多,可见会有多少人家庭离散!事情突然,打击沉重。 (可想象征兵时爷娘妻子的情形)

③牵衣顿足拦道哭 干———-牵衣顿足拦道哭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兵车行的改写 兵车行改写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