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作指导】
篇一:《升阳举陷法临床应用举隅》
升阳举陷法临床应用举隅
摘要:例举三个应用升阳举陷法的治病验案,分别使用升陷汤治疗胸中大气下陷、补中益气汤治疗中气下陷、益气聪明汤治疗上气虚陷,并分析气虚下陷按部位可分为大气下陷证、中气下陷证、上气虚陷证,对升阳举陷法在临床中应用作了简要概括。
关键词:升阳举陷 中气 大气 上气
升阳举陷法是临床有效的治气法之一,而“升气剂”多混迹于“补气”之中,其微义不得彰显,临床上若仅以补气药治气陷证,难以取得满意疗效。兹结合验案将升阳举陷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作一介绍。
1大气下陷证
王某某,女,43岁,2004年7月25日初诊。主诉:心悸、胸闷3月余。现病史:患者以心悸胸闷,发作性心前区疼痛,痛则大汗,在某医院治疗。心电图示:频发房性早搏;超声心动检查:左房内径增大、左室心肌收缩力减弱,室间隔运动减低,靠左室面有约6mm缺血带。诊为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人院后给予多种扩张冠状动脉药、抗心律失常药及心肌营养药乏效,遂出院后转中医治疗。诊见面色萎黄、体丰而少气,脉沉细无力而结,舌淡苔白滑。辨证:大气已虚,心阳虚衰。治则:升补大气,温通心阳。方药:先予炙甘草汤和参附汤合方加减治疗无效。后询知,除心悸外,伴明显气短,自述气难接续。遂予升陷汤化裁。药用:黄芪30g(后曾用至50g),知母10g,升麻6g,柴胡6g,桔梗6g,山茱萸10g,党参10g,桂枝10g,炙甘草6g,炒枣仁10g。6剂,水煎服。二诊:服药后症状明显好转,10剂药后早搏消失,以后多次复査心电图正常。上方间断服药3个月,停药恢复正常工作生活。
按语:“大气”一词源于《内经》,比象于自然界中磅礴大气,《金匮》也有“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喻昌认为,《内经》、《金匮》重要的“大气”内容,“后人不一表章”,实乃“缺典”,遂在《医门法律》著《明胸中大气 之法》专篇论述,以发《内经》、《金匮》之微,对“大气”加以阐发,认为它既非膻中之气,亦非宗气,是包举肺外能“统摄营卫、脏腑、经络,而令充周无间,环流不息,通体节节皆灵”的磅礴大气,“五脏六腑,大经小络,昼夜循环不息,必赖胸中大气,斡旋其间”。大气一衰则“出人废,升降息,神机化灭,气立孤危”。虽未立治大气新方,但认为胸阳不振,水饮寒邪易阻蔽胸中大气,出现胸痹、心痛、短气,《金匮》之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及薤白、白酒、苍术等药均是通阳除饮散寒,以使胸中大气得复,并立律以诫医生勿“伤其胸中正气,致令痞塞痹痛”。张锡纯在喻昌大气论基础上,对大气之生理、病理详加阐发,并创升举大气的名方升陷汤,用治大气下陷所致的多种病症,使之成为临 床实用之理论。认为此气一虚,心肺衰馁,会出现呼吸气短、心中怔忡、胸中满闷、咽干作渴、神昏健忘、常常呵欠、甚则出现“呼吸停顿,所以不病而猝死。”本案胸闷、心悸、心前区疼痛,痛则大汗,尤其脉象沉细无力而结,正是胸中大气虚陷、胸阳不振的表现,这种胸闷是呼吸不利,自觉满闷,取张锡纯升陷汤升举胸中大气,桂枝甘草汤振胸中之阳。方中黄芪为君,既善补气,又善升气,佐以凉润知母防其热、少阳之柴胡、阳明之升麻分从左右升举下陷之气,桔梗为舟楫之药,载药上行,气虚较重,加党参以培气之本,加山茱萸防气之涣,使升者不至复陷,炒枣仁安神敛汗。炙甘草汤虽方证无抵梧,但气陷之证,补气非能奏效,必以升阳举陷之品,方能鼓舞胸中大气。因无中焦脾胃症状,不用白术。关于“白术”的应用,张锡纯专有告诫:对于“因中气下陷,泄泻日久,或转致大气下陷者”,可仿补中益气汤之意,去知母加白术;“若大气下陷,而中气不下陷者,白术亦可不用,恐其气分或有郁结,芪术并用易生胀满也。”
2中气下陷证
马某某,男,26岁,2011年2月26初诊。主诉:肛门潮湿1年。现病史:两年前曾做寿疮手术,后排气多,并见肛门、阴囊潮湿,不伴瘙痒,自觉体力不足,身有体臭,大便次数多,每天3~4次,便溏,并觉腰部酸坠,舌淡,脉沉细。辨证:清阳不升,谷气下流。治则:补脾升阳,清利湿热。方宜:补中益气汤合四妙丸。药用:黄芪15g,党参10g,白术10g,炮姜10g,柴胡6g,升麻6g,陈皮6g,佩兰10g,苍术10g,黄柏
10g,生薏苡仁30g,车前子15g,炙甘草10g,土茯苓30g,怀牛膝20g。6剂,水煎服。 2012年3月5日复诊:大便次数减少,曰2次,腰坠感减轻,但气力增加,精力明显充沛,肛门阴囊仍有潮湿,上方黄芪改为20g,继服6剂,大便基本正常,无肛门阴囊潮湿,后服参苳白术散巩固。
按语:人身之气的升发以脾为主,以肾为根,关于心肺。“脾气主升”,“脾主升清”,清是指水谷精微,将胃之谷气精微,上输于心、肺,靠心的推动血脉和肺的宣发敷布作用,将气血敷布全身,灌溉四旁,内而五脏六腑,上而头脑官窍,外而筋骨手足得以禀气受血方能各行其职。李东垣以天应人,指出:“饮食入胃而精气先输脾归肺,上行春夏之令,以滋养周身,乃清阳为天者也”。“脾宜升则健”(《临证指南医案脾胃》), 若脾气虚弱,水谷不能运化,气血生化无源,如同“春夏之令不行”,则出现神疲乏力、食少腹胀,甚则头晕飧泄、带下病症;脾气主升,对维持腹腔的内脏位置有重要作用。如果脾气升举无力,中气下陷则内脏不得以升举,出现久泄脱肛、内脏下垂等病症。本案属清阳不升,谷气下流的典型证候,倦怠乏力,便溏腰坠是脾气升清不足的表现,清不升则与糟浊混杂下注,出现阴囊和肛门潮湿,故以补中益气汤升举中气,四妙丸清利 湿热,方中黄芪、党参益气治本,白术、炮姜健脾温阳,柴胡、升麻升清举陷,三者合而益气升阳,中气得复,清阳得升;苍术、佩兰芳香化湿,黄柏、薏苡仁、车前草、土 茯苓清利下焦之湿热,牛膝强腰健肾,全方合用清阳得升,湿浊得化。
3上气虚陷证
李某某,女,18岁,2011年12月2日初诊。主诉:头晕、失眠2周。现病史:患者高三学生,学习刻苦,成绩较好,近来因学习紧张,压力较大,常感头目不清,记忆力减退,视力减退,精神不能集中,入睡较难,月经期尤其为甚,近2周病情加重,前来就诊:查面黄神疲,询知饮食较少,体力不足,月经错后,量可,大便可,舌淡苔白,脉沉弦。辨证:清阳不升,上气虚馁。方宜:益气聪明汤合孔圣枕中丹。药用:黄芪25g,党参15g,葛根15g,蔓荆子10g,炙甘草10g,白芍10g,白术10g,炒麦芽10g,菖蒲10g,远志10g,龙骨25g,龟板15g,丹参10g,合欢花10g,浮小麦30g。6剂,水煎服。2011年12月9日复诊:服药1剂当晚,即感困倦,作业没做完即上床睡觉,1周后,睡眠得以改善,继服1周,自觉精力充沛,精神能够集中,记忆力恢复。
按语:“上气”一词源于《内经》,指人的头面之气,头居至高之位,是消耗气血的大户,头为诸阳之会,人体的十二经脉循行路线,十二经脉清阳之气皆上于头面,而走空窍,若脾虚升发不足,头部气血虚馁,则称作“上气不足”,出现目昏、耳鸣、记忆力减退等,甚则产生内风,表现为头晕、头痛、癲痫等,李东垣益气聪明汤正是升补头部“上气”的典型方剂。
本案患者是高三学生,学习任务重,思虑过度,思伤脾,脾虚运化不健,清阳不升,故倦怠乏力,食欲不振,进而影响到头部“上气”,造成精明之府空虚,视力减退,记忆力减退,思想不能集中,都是上气不足的表现。《灵枢口问》:“故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李东垣在《脾胃论》中说“皆由脾胃先虚,气不上行之所致也。”
方中黄芪、党参补气药为主,以升麻、葛根、蔓荆子升散药为辅,升补“上气”,气足脑满则虚眩可止,视力体力恢复,方中白芍敛阴和营以平肝,黄柏益阴降火以补肾。汪昂将二者作用作了概括,“盖目为肝窍,耳为肾窍,故又用二者平肝滋肾也。”方中黄柏亦为反佐之药,防升散太过,因黄柏有苦寒伤中之虞,故“脾胃虚去之”,加白术、炒麦芽等。此方本治因“饮食不节,劳役形体,脾胃不足,得内障、耳鸣,或多年目昏暗,视物不能”等症,是升补“上气”治疗眼疾的代表方剂,故名曰益气聪明汤,临床谨守病机,用治多种病证,可使“精神过倍,元气自益”。清代费伯雄著《医方论》言: “此方重脾胃而兼治肝肾,立意最精。”孔圣枕中丹是治疗因紧张而失眠健忘的良方,伍人本方,安神益智,通心健脑,合而兼治标本,气足神安。
4小结
气是中医重要的概念之一,升降平衡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的必要条件,《内经》言“百病生于气”,生理上气有升降,病理上有气陷气逆,治疗上自当有升气和降气,气机升降协调交泰,精神乃治。明代医家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中在“十剂”基础上就补充了升、降二 剂,认为“升降者,治法之大机也”,他说“经曰:高者抑之,即降之义也;下者举之,即升之义也。是以病升者用降剂,病降者用升剂”。
气陷证据其部位可分为三种情况,以脾胃症状为主的中气下陷证、心肺症状为主的大气下陷证和以头部及官窍症状为主的上气虚陷证,三者既相关,又不尽相同。一般来讲,中气下陷是由中气虚发展而来,是一个慢性过程,并可导致大气下陷和上气下陷,但胸中大气下陷不是必由中气下陷演化而来,可不兼有中气虚。张锡纯所谓“不必皆内伤也,外感证亦有之”,而且分为缓、急两种情况,急则可“呼吸顿停,
所以不病而猝死也。”
大气下陷病势较急时,升陷汤中用量应大,原书六钱,并可伍用人参数钱大补元气,山萸数钱收敛固脱,重剂以救其急,若不见中气虚陷不配白术;但补中益气汤黄芪仅用五分,人参仅用三分,全方用量仅二钱五分,脾胃虚小量缓图,并有陈皮疏导,以复中土之运化。
陆广莘国医大师说,中医治病在“循生生之道,助生生之气,用生生之具、谋生生之效”,升阳举陷法,正是行春夏之道、复人生机之具,临床应用得当,可取得回春之效。
1.河北省赵县中医院;2.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张中立、张弘、周计春
———-杏林集
篇二:《调气法的应用》
调气法的应用
调气法的应用
中狒的“气”,含义非常广泛,有经络之气,有脏腑之气,药物之气,等等。气的作用,是维持人生理活动的根本。气的运行方式,是升降出入。气之不和,即导致人体功能紊乱,从而产生疾病。所以《素问?举痛论》真“百病皆生于气”。
“调气”一词,出于《素问*至真要大论》:“调气之方,比别阴阳……内者内治,外者外治,微者调之,其次平之……”。应用调气法,能调整脏腑之间的升清降浊功能,从而使人体保持“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正常状态。
(一)调理气机的应用
1,调理气机的临床基础
在百病皆生于气的病因思想指导下,疾病的发生发展,无非是气机失调,或正气虚,邪气盛;或气虚血瘀,或气虚血衰。总之阴阳气血偏盛偏衰,皆成为致病的主要因素,因而调理气机是内科中常用的手段。《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气血,令其条达,而致和平。”这就是调理气机的临床基础。
2,调理气机的治疗原则{大气下陷加补中益气汤}.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气血,各守其乡,血实则决之,气虚宜掣引之。”这就是调理气机的治疗原则。
3,方药调气的原则
历代医家按照这些理论基础和治疗原则,作为临证的指导思想。及至今日,调气仍是临床的重要手段。 临床主要使用方药调气,方药调气应根据药物的性味、主治、归经、升降浮沉等功用,采用辨证论治的法则调达气机,以达到气血和平的目的。正如《素问?三部九候论》所述:“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必先去其血脉而后调之,无问其病,以平为期。”这就是方药调气的原则。
4,调气法的种类:
调气法 大致归纳为10种:
1.益气(补气):
《内经》所谓“虚者补之”。 有三种情况:
A, 气不摄血—-脾失统血,血溢脉外—-则益气以摄血—-当归补血汤—四大证类白虎–但脉大无力(芤脉)。
B,肾阳虚弱—气化不行—-小便不利——则益气以利水—-真武汤。
C,元气虚脱—–阴不敛阳—-大汗亡阳者—-则益气以救脱—-参附龙牡汤。
2.提气(升阳):多指升发阳气而言,适用于气虚下陷证。
《内经》所谓“陷者举之”。包括两个方面:
A,中气下陷—-李东垣常用此法以治脾胃病,如中气下陷,脾气不振者,则升阳以益气;湿久困脾,腹痛泄泻者,则升清以降浊。
B,大气下陷—-张锡纯之升陷汤
3.纳气:适用于肾虚,摄纳无权。{大气下陷加补中益气汤}.
因下焦元气虚亏,龙雷之火不能潜藏,虚阳外越,上逆而喘,必须纳气以归肾—-定喘汤。
4.敛气:
适用于气散不敛,喘促自汗之证,主要是敛肺气及肾气—-麦味地黄汤。
5.固气:即固表。
适用于气虚肌腠不密,易于感冒和自汗、盗汗—-玉屏风散。
6.降气:即下气,适用于咳喘痰饮等症。
如肺实喘息者,则降气以定喘—-苏子降气汤。
痰气梗阻者,则开郁以下气—-半夏厚朴汤。
7.镇气:即镇逆,适用于气逆上冲,咳喘吐血。
如胃逆而吐,则镇逆以止呕—-大,小半夏汤。
血随气涌,则镇逆以止血—–镇灵丹
奔豚上逆,则散寒以降逆—桂枝加桂汤。
8.行气:适用于一般气滞、气郁之症。
凡寒湿阻滞经络,脏腑,或者痰凝血结者,以行气之药疏通。
肝脾(胃)不和—–疏,柔。
9.破气:用于气结之症,多伴血淤。
凡胸腹作痛,食滞不化,或症瘕、积聚不散,可用破气散结之法。
10.宣气:
即宣通肺气,适用于肺气壅滞。
风寒束表,表实无汗者—-麻黄汤。
咳嗽痰饮,—温药和之—–苓桂剂,小青龙汤。
风温犯肺—-桑菊饮
(二)临床“调气”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临床应用“调气”之法应使用适当,既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现讨论调气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大气下陷加补中益气汤}.
1.补气药应用问题:用补气药应适当,适可而止,注意不要过量,以免造成壅补,致患者气胀不适。盖“气有余便是火”,补气药多具温性,过多易致口干舌燥,甚至口鼻出血。
如兼有阴虚者应配以养阴药。古人在应用补气药时,往往加入少量行气药,以免补药滞气,如归脾汤中之木香,补中益气汤中之陈皮等,就是立法遣药的良好范例。
2.阴虚体质应注意“耗气”问题:阴虚之人,津液干涸,阳气相对亢盛,临床必须“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即使有气虚、气滞之象,也应当慎用补气、理气之品,恐伤津耗气。前贤对阴虚患者的治疗,用药立方非常慎重,如心阴虚者的补心丹,肝肾阴虚的一贯煎,肺阴虚的补肺阿胶汤,脾(胃)阴虚的益胃汤,肾阴虚的六味地黄丸等方剂均处处照顾阴精,避免损耗阳气。
3.老年病应注意“益气”:老年虽多肝肾阴虚,气虚的亦不少,年龄越大,气虚程度越重。如老人中风半身不遂,即气虚于一侧。老人小便癃闭,为中气不足或肾气虚弱。老人健忘症为脑气虚弱,老人动则气喘为肺肾气虚,食少纳呆为脾气虚弱,心慌怔忡为心气虚弱,失眠多梦为心肝气虚,大便秘结为肠气虚弱。因此,治疗老年病患者当注意益气,但益气亦不能太过,益气药中应少佐育阴药,如此,则气阴两补,于老年病患者有利。
4.“调气”与“滋阴”关系问题:调气与滋阴之间的关系较密切,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气血,各守其乡。”因此,临床考虑滋阴时当不能忽视行气,以防止气滞,调气时亦不能忽视益阴,避免耗阴伤血,这是临床调气与滋阴的关键。在辨证论治时,应权衡利弊,切合时宜,才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篇三:《经方论坛》
清阳下陷及其临床治例(刘渡舟)
人体的水谷精微之气叫做清阳,水谷代谢的糟粕则叫浊阴。清阳以上升为顺,浊阴以下降为良,两者并行不悖,用以维持人体的正常活动。清阳上升,是靠脾气的上行;蚀阴下降,则赖胃气的下行。所以,脾胃的生理功能,与它们的升降枢机有关。
脾胃升降的理论,虽然出自《内经》,但其发扬光大,应归功于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他写成了《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等书。李氏认为“胃为水谷之海,而精气先输脾归肺,上行春夏之令,以滋养周身,乃清阳为天者也;升己而下输膀胱,行秋冬之令,为传化糟粕,转味而出,乃浊阴为地者也。”他明确指出了脾胃的生理,是与升降运动分不开的。
清阳与浊阴既是对立的,然而又是统一的,它们是相互依赖而存在的。例如:人体的水谷精微,化为清阳而上升,必然是水谷的糟粕形成浊阴而下降。为此,清阳出于上窍,浊阴走于下窍;清阳实于四肢,浊阴归于六腑。可见谷味虽一,变化为二,清升浊降,乃人体生理之常。倘若由于饮食劳倦,或七情所伤,则使脾胃气衰,升降失常,清阳不升反下流,浊阴不降反上干,则可引发“阴火”和“湿浊”的病变。若发生阴火的,东垣称之为“阴火上乘土位”,可见到胸中热、心烦、口渴、身热、气衰等症,若发生湿独内干的,则出现头重,骨节痠楚,大便濡薄,小便不利,女子带下淋漓等症。
总的说来,内伤清阳下陷之病,除食少、气衰、疲倦等症以外,还要见到热与湿的反映。有热象的,则用“保元甘温除大热”的方法,即用补中益气汤以补之。若是清浊相干而又挟湿的,则见二便不调,飨泻脓血,身体重倦等症。也有的上午则面青白而恶寒,午后则面赤而发热,以及胸隔不快、耳鸣等症。东垣对此,则用调中益气汤进行治疗。也有清阳下陷,而形成湿多热少之变,则见倦怠少食,身重而痛,口苦舌干,大便不调,小便短数,洒洒恶寒、愤债不乐等症。东垣对此,则用升阳益胃汤治疗。若与上证相反,清阳下陷以后,导致湿少热多的病变,其证无大便不调及小便数短的湿邪之象,而烦渴、身热等热象反为突出,李东垣则用补脾胃泻阴火汤治疗。
上述的东垣治疗内伤清阳不升的四大方证,属于脾胃学说的核心问题,它反映了内伤病的一般规律。下面为使理论结合实践,兹将有关治例分述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一、习惯性流产
酒x,女,32岁,徐水县人。每孕至三个月左右,即自行流产,已三次矣。虽千方百计治疗,然皆无效可言。今怀孕不到三月,又见腰痠腹坠,继而见红,而白带尤多,白认是流产之兆,遂请余诊视。切其脉滑而无力,视其舌则苔白质淡,问其饮食,则称甚少,且四肢疲倦,懒于行动,自恐胎已无法可保。余曰:证属脾虚湿盛,而清阳不升。中气不足,则胎元不固;湿渗于下,则带下淋漓。治疗必须补脾升阳,去湿固本,则胎气白安。处方:白术30克,黄芪12克,党参12克,炙甘草9克,当归9克,杜仲9克,续断9克,柴胡3克,升麻3克。服三剂而白带减少,腰腹下坠明显减轻。转方又加阿胶珠10克、艾炭10克,又服三剂,则血止胎安。又服数剂,终于按时分娩。
二、脾虚气不摄精
刘又x,男,56岁,北京人。素有心脏疾患,经常出现心悸、气短等证。最近因制作家具,操芳过度,因而大便溏泻,每日行三、四次,饮食减少,身体疲惫不堪。并自觉两腿之阴股,时有麻簌簌之感,麻甚则精关不固,自行走泄,不能自止。每滑精之后,则头晕腿软,无力支持,不能工作。切其脉软,按之无力。视其舌胖嫩而滑。此证为脾气虚衰,清阳不升而反下陷,则大便溏泻而体疲无力;中气虚衰,则不能摄精于下,心肾阴阳不得上下相交,所以,阴股发麻而精关不固。古人云:“无梦而遗心肾弱,有梦而遗火之强”,此乃脾虚气弱所致,与相火逼精走泄者,自不能同日而语。治当补脾升阳,摄固真元。处方:黄芪30克,人参9克,升麻3克,柴胡3克,山萸肉10克,桔梗3克,知母3克。此方服三剂,而气力有增;
又服三剂,而阴股发麻与滑精不发;又服三剂,则心悸气短等证随之而减。
此方为盐山张锡纯先生所拟,治大气下陷,每投辄效,余师其法,用之果验,此方可传。
三、清阳下陷,腹泻脱肛
郎、x,男,56岁,山西人。患病为大便泄泻,每日行三、四次,此后续发脱肛,饮食减少,体疲无力,屡治少效,时余带78届学生在山西实习,故慕名来诊,道其所苦。切其脉缓软无力,面色黄而舌质淡。一派脾虚之象,昭然若揭。夫清阳失序,不升则陷,轻则发为溏泻,重则而为脱肛,亦势所必然矣。处方:黄芪12克、人参9克、白术9克、炙草9克、土炒当归6克、柴胡3克、升麻3克、千岁头(荷叶包、锻透)1个、红枣3枚、生姜3片。
此方服六剂,而脱肛与腹泻不发,又将方中人参改为党参12克,再服六剂,其病痊愈。
四、清阳下陷,带下淋漓
魏某,女,30岁,正定县人。小产之后,继而带下淋漓,色白而稀,多时则小腹下坠。曾至妇科诊治,因带多拭之不净,医生无法判断原因,切其脉弦缓无力,面黄舌淡苔白。余辨为脾气虚衰,清阳下陷,湿邪不运,注人任冲,化而为带之证。处方:党参12克,黄芪12克,白术30克,炙草6克,升麻3克,柴胡3克,防风3克,羌活3克,独活3克,黄连3克,半夏9克,陈皮6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白芍6克。此方服至六剂,带下减至三分之二,体力有所恢复,又服六剂,其病全廖愈。
按:妇女脾虚湿盛之带下,用上方(即升阳益胃汤)比傅氏的完带汤见效为捷。若带下而又兼腹痛的,则可考虑当归芍药散的治法。
五、清阳下陷,湿凝会阴
郝、x,男,38岁,徐水县人。患病数载,其证颇奇,自诉在前后阴之交(会阴部位)有痠胀之感,如有物嵌顿其中,久立则更甚。伴有小腹下坠,而似欲大便,既登厕所又无便可解。周身疲倦,饮食乏味。其脉软大,按之无力,舌苔则白而略腻。余语之日:君之疾为脾气虚,而清阳下陷。湿邪从之,下结于会阴,升不能升,降不能降,所以重着难拔。治当补脾运湿,升阳举陷,方可有济。处方:苍白术各9克,党参12克,黄芪12克,黄柏3克,炙甘草6克,陈皮3克,泽泻6克,茯苓6克,升麻3克,柴胡3克。以此方为准,加减化裁,共服三十余剂,其病渐愈。
六、清阳下陷,阴火发动
李又x,女,34岁,旅大金县人。病有数月之久、心烦口干,周身发烧,如同火灼,家中之墙,砌以方石,每以后背贴之,方觉清爽。月经较准,惟每来必多。下肢浮肿,心烦气短,动作乏力,饮食不佳。切其脉大而无力,舌淡而苔白。问其二便,则小便微黄,大便有时溏泻。视其所服之方,多为滋阴凉血之品,非但无效,反增夯(hong)闷而胃呆不食。
余辨为内伤脾虚,清阳下陷,阴火乘于心胸之证。东垣曰:“心火者阴火也。”指出心包之火来于下焦的阴火。这是清阳不升,谷气下流于肾之过。治当升阳益脾,甘温除热,以升为降,以补为泻,方能收效。
处方:人参6克,炙甘草6克,生甘草6克,升麻3克,柴胡3克,葛根3克,黄芪9克,当归6克,陈皮3克,大枣3枚,生姜3片。
此方服至三剂,心烦、口干等证均解,发烧亦有改善。上方又加知母3克,黄柏3克,又服六剂而发热不见。改用参苓白术散120克,炼蜜为丸以资巩固,从此获愈。
漫谈水气上冲及苓桂剂的证治(刘渡舟讲述 薛光耀整理)
在《伤寒论》、《金匮要略》里,“水气”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水肿,一是指水饮。此水饮与“四饮”的含义不同,它具有上冲的特性。继仲景之后,历代医家对“水气”这一概念的认识,颇不一致。有认为“水气”是指水之寒气,如成无己注“水气上冲”日:“水寒相搏,肺寒气逆”,又有认为“水气”即水饮,如钱天来云:“水气,水饮之属也”。我认为成氏、钱氏的见解,似乎只各自说对了一半。因为水与寒、水与饮,往往协同为病,“水”乃言其
形,“寒”乃喻其气,“饮”则指其邪。所以,“水气”的概念,应既指水饮,又包括水寒之气,这样理解似较为恰当。
现在着重谈谈水气上冲。水气上冲的病机与心、脾、肾的阳气虚衰有关。心、脾、肾三脏之阳气健旺,则不致产生多余水寒之气上冲之证。心属火,上居于胸,能行阳令而制阴于下。若心阳不足,坐镇无权,不能降伏下阴,则使寒水上泛,而发为水气上冲。脾气之虚,不能制水于下,水无所制,也易上冲而为患。肾主水而有主宰水气的作用。如肾阳不足,气化无权,不能主水于下,则亦可导致水气上冲。
关于水气上冲的起点和终点,观《伤寒》、《金匮》,可知有两处:一起于心下,上冲至头,一起于脐下《少腹),上冲至咽喉。
水气上冲的证候,可表现为“奔豚”证,即患者自觉有气从少腹上冲至咽喉,并可有腹胀、胸闷心慌、咽喉憋闷感、短气、濒死感等,气下行则诸症皆除。亦可表现为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头目眩晕等。“逆”即水寒之气上逆,“满”即心下(胃院)痞满。水气上冲,邪干心肺,则出现胸闷、咳嗽、喷息、心悸,上冲至咽喉,则咽喉不利、憋闷异常,上干清窍,则头痛、眩晕、耳鸣耳聋、鼻不闻香臭等等。
“水气上冲”证的诊断,亦离不开四诊。如望诊,主要望病人的气色,舌象。水为阴邪,阴来搏阳,水来克火,故面色黧黑,甚者可出现水斑,类似孕妇的妊娠斑。舌象可表现为舌质淡嫩,舌苔水滑。切诊多为脉沉紧或沉弦,沉弦脉主水与饮,紧脉主寒。水气上冲的治疗,当以温阳降冲,化饮利水为法。选用茯苓、桂枝组成的方剂(简称“苓桂剂”),随证化裁。下面以苓桂术甘汤为重点,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苓桂剂的证治:苓桂术甘汤以茯苓、桂枝为君,白术、炙甘草为臣,茯苓在方中的作用有四个方面,即甘淡利水消饮,宁心安神定惊,行治节之会、利肺气以通调水道,健脾助白术以利水湿,桂枝在方中有三个作用:即通胸阳而消饮,下气降冲,补心阳以制水饮。若无桂则茯苓不能通心阳而降冲逆,无苓则桂枝不能化饮利水。因此,苓、桂配伍,相辅相成,实为通阳降冲,化饮利水之主药。方中更以白术健脾制水,炙甘草助桂以通心阳。苓桂术甘汤实为苓桂剂的代表,通过加减,从苓桂术甘汤又演变出许多方剂,如:1.苓桂芥甘汤(茯苓、桂枝、甘草、白芥子):用治水气挟肝气上逆,咳吐痰涎之证。2.茯苓甘草汤(苓、桂、甘草、生姜):治胃虚水停证,小便利或不利。3.五苓散:治“水逆”症,又治“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金匮要略》)。4.苓桂甘枣汤:治心阳虚之“脐下悸,欲作奔豚”证,用甘澜水煎,义在不助水邪。5.苓桂茜红汤(苓桂术甘汤加红花、茜草):治疗冠心病属心阳虚者,疗效颇满意。本方加牛漆治疗高血压病(心阳虚型)效果亦较好。6.苓桂杏苡汤(茯苓、桂枝、杏仁、薏苡仁):治水气挟湿,头晕、咳嗽、痰多、胸闷、小便不利、舌苔腻之证。
以上谈了“水气上冲”证及苓桂剂的证治。“水气上冲”证临床常见于各种心脏病,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等。苓桂剂的运用不止这些,如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疗服小青龙汤后产生的坏病,茵陈五苓散治湿重于热之黄疸等等,这里不再一一详述。 谈谈人体的津液链(刘渡舟)
中医学认为人体内有一种比较重要的物质叫津液。实际上它包括了血液、精液、髓液、汗液、唾液,它们皆可统称之为津液。津液是一个相互联接又能相互转化的有机体,好像一条链联在一起,所以,我把它叫做津液链。津液的来源,是从饮食分解出来的,例如:《灵枢·邪气篇》说:“五谷入于胃,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可见饮食变成津液而带有原始物质的意义。严格地讲,津与液还有分别,《灵枢·决气篇》说:“何谓津?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何为液?谷入气满,淖泽注入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
古人认为津液中体轻的可外走腠理以为汗;津液中体浊的可内渗于骨空而为髓,所以津在外而为阳,液在内而为阴,用以区分它们的不同功用。津液虽属阴液之类,但不能离开阳气
的蒸化。具体地说,它必藉脾气的运化,肾气的主宰,肺气的敷布和三焦阳气的温煦和流通。 《医医病书》说:“窃谓津液虽属阴类,而犹未离乎阳气者也,何以言之?《内经》云: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为液,岂非液则流而行,津则随气而行者乎?验之于口气呵水,愈足征气津不相离矣。它说明了阳能化阴,气能化津。”以体现气津并行,相得益彰的道理。
津液是从饮食分解出来的一种物质。至于饮食消化的过程和形成津液的具体形态,考《医医病书》说得比较详尽。它说:“凡人饮食盖有三化:一日火化。烹煮熟烂;二日口化,细嚼缓咽;三曰胃化,蒸变传化。二化得力(指火化与口化),不劳于胃,胃化及毕,乃传于脾,传脾之物,悉成乳糜。”
它具体分析了饮食消化所具备的各种条件和进行中的各个程序,说得比较确切。并且明确地指出由胃传脾的津液,是呈乳糜之状,其色白而质稠。它的话补充了《内经》的不足,而是津液学说一个新发展。正是由于“乳糜”状津液这个原始材料,才能进一步变生血液,精液和髓液,从而形成一条津液链以反映它们的衍进和生化。
先说血液:血液是人体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素问·五脏生成论》说:“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可见人体的组织器官,是离不开血液滋养。但是,血是由津液所变生,而系于津液链中的一个环节。
津液变生血液,见于《灵枢·痈疽篇》。它说:“肠胃受谷,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而《灵枢营·卫生会篇》亦说:“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清朝人尤怡在所著的《金匮翼》里也说:“盖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脉之所终始也。若三焦调适,气脉平均,则能宣通水液,行入于经,化而为血,灌溉周身。” 由此可见,血液是从津液中的精微分子所化生。因此,可以肯定地说津液为血液之母,而为临床滋液以生血的治法奠定了理论基础。津液不但能生血,而又能化生精和髓。大家知道,精分先天和后天。先天之精禀自父母,是与生俱来的一种物质。后天之精,指离开母体以后,藉助饮食的荣养而从“乳糜”的液体中不断补充和合而成。《灵枢·五癃津液别篇》说:”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于骨空,补益脑髓。”文中指的“和合而为膏”的“膏”,可以体会它比“乳糜”的液体而更为稠厚。我认为实际上指的是精液,也就是从“乳糜”的津液进一步变成精液,然后渗入骨空,或者补益,或者去滋生髓液,而形成精又生髓的链式反映。
如果反过来从病症上去证明上述的道理,《灵枢·五癃津液别篇》又说“阴阳不和,则使液溢而下流于阴,髓液皆减而下,下过度则虚,虚故腰背痛而胫酸。”它说明了男女房室过度,伤了肾精,精液流溢过度,势必致使髓液减少(因为精生髓),乃发生腰痛和膝胫酸楚。这同肾精亏损的见证,很相似。
津液除化生血液、精液、髓液以外,又能内滋脏腑,变成脏腑之液。它有节制阳气、灌溉脏腑,以维持阴平阳秘的生理常态。至于五脏之气,所化生五脏之液,如心汗、肺涕、脾涎、肝泪、`肾唾,也都属于津液的化生,亦由饮食分解而成,只不过它们的表现、形式稍有不同,但它们之间的“血缘”关系则是一致的。例如:肝血可以化生眼泪,若泪流过多则伤肝血;肾精可以化生口涎,若唾吐过多则伤肾精。所以,不但“五液”如此相联,而精血之间、髓精之间、血髓之间都具有内在的相互转化关系,形成一条津液链而维系在一起。
根据津液链的结构与联系,精血之间,髓血之间,髓精之间就有一荣同荣、一枯同枯的关系。例如:血虚则精必减,精虚则血必亏,精虚而髓必干,髓干则血不荣,这是因为它们有“同源”的内在联系,才有互相“转化”的物质条件。为此,津液链的学说不但突出了津液之间的联系性,同时,也反映了津液的整体观,而有助于中医理论的发展。
明朝人李中梓所著的《医宗必读》中载有“乙癸同源论”一文。他认为肝肾所以同治,是
由于它们有“同源”的关系。肝藏雷火,肾藏龙火,皆赖于水的潜涵而方能安居于下。根据这个道理,李氏把下焦的水作为“肝肾同源”的物质基础看待。从而在临床上提出肝肾可以同治的理论观点。先辈之言,我们未可非议,但他确未提到津液之间的链式关系,对精、血、髓、液实来源于津液的理论和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的内核,说的似明似暗而不够确切,令人读之不免有美中不足之感。
下边我想从临床治疗再证实一下津液链的因果关系,而有助于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 例1:杨又又、女,28岁。于1971年患病,屡经治疗而效果不大。患者四肢与后背有时出现游走性疼痛,按之又不可得,两手掌鱼际肌肉已见萎缩和麻木感。其饮食日有所减,更厌荤腥,并且口咽发干,而不愿多饮,惟大小便犹自可。其月经提前三天,经量较少,每来则心中发烦不安。患者两颊绯红,舌红苔薄黄,其脉大而软不任按。
辨证:此证由于胃液不足,而使胃气失调,故饮食日减、口咽发干。由于饮食少、津液亏,则不能化生荣血。荣血一虚则不能养肝以熄风,而使风阳为之发动。风阳走于肢体,消灼血液,则肌肉萎缩而游走作痛。经期则使血更虚,无以制节阳气,故心烦而不安。 治法:滋养胃液,以生荣血,则肝风不治而自戢。
方药:玉竹30克 石斛30克 白芍12克 生地12克 麦冬12克 胡麻10克 甘草6克 钩藤10克 石决明30克 何首乌10克。
此方前后共服三十余剂,而胃开能食,疼痛减轻,手掌鱼际肌肉逐渐长起,其病也随之而愈。{大气下陷加补中益气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