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作指导】
【篇一】沈从文边城简介
沈从文和边城
沈从文和他的《边城》
在中国当代作家中,沈从文的人生可以说是一个“传奇”。一个仅有小学文学程度,刚开始写作时连标点符号都不会使用的乡下人,最后居然成为著名作家,其声名还从边城走向了世界。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出生于湘西凤凰县一个军旅家庭,原名沈岳焕。沈从文父亲和叔伯辈都是军人。由于沈从文的家人长期存在“再出一个将军”的梦,沈从文从13岁就做了预备军人。他随部队流荡于湘西各地。这一段流浪的岁月,对于沈从文后来的写作生活非常重要,湘西地区的风俗景物和人事哀乐给沈从文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从中获得了不少见识和经验。沈从文后来说:“从汤汤流水上,我明白了多少人事,学会了多少知识,见过了多少世界!我的想像是在这条河水上扩大的。” 1933年9月9日,沈从文和张兆和结成了夫妻。张兆和是《边城》中翠翠的三个模特儿之一。沈从文从张兆和身上取得了翠翠“性格上的素朴式样”。 1930年,沈从文又到国立武汉大学教了一个学期书,1931年又到青岛大学任教,1935年,回到北京,后来在北京大学讲课。在此期间,沈从文写成了《边城》、《月下小景》、《从文自传》等著作,步入了作家、教授和社会名流的圈子。 不过,沈从文的名流道路并不平坦。虽然在1930年代中期,沈从文已经成为京派重镇,但在高级知识分子圈子中,一直有人瞧不起沈从文,1940年代,沈从文在西南联大教书是件,还只是一名副教授。而沈从文也发现,自己和都市文明始终有一种难以消除的隔阂。他将这种隔阂称为乡下人和城里人的隔阂。 沈从文的小说,按题材可以简单地分为两类,一是乡下题材,一是城里题材。两类题材的主题也很鲜明,就是歌颂赞美乡下人,揭露讽刺城里人。而今天我想谈的是沈从文乡下题材的代表作《边城》。 毫无疑问的,沈从文在他的《边城》中给我们展示了人性的纯美。而翠翠就是这个带有人性美的典型。”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人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河水即或深到一蒿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的游鱼来去都可以计数。”这是沈从文当之无愧的代表作《边城》所描写的边城景象,它清净、舒畅,令生活在自然环境被严重污染的现代人憧憬和神往。因为它朴实、自然,俨然一曲优
美的田园牧歌,它远离喧闹的都市,没有高楼大厦和霓虹灯,但却孕育了淳朴、勤俭、友善、和平的乡土风情。在这个偏远的小山城,处处都洋溢着一股浓烈的淳厚的民风,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他们的身上都闪烁着人性美的光芒。正如作者表示:写《边城》不是为了带领读者去边城旅游,“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的确,在边城,美丽的青山绿水与充满人性美的人物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不仅突出了山城的美,更突出了人性的美,“人在觉得自然美时,那自然里一定有人自己在内,人与自然必然处于统一体。”因此,边城是美的,但边城的人更美。
沈从文笔下的翠翠是一个身上不沾一点灰尘,犹如一线山泉,透明、纯净。她乖巧伶俐又带有山区女孩的淳朴,天真而不娇嫩,就如湛蓝的天空下刚长上青枝翠叶的嫩竹,竹是天真、美丽、善良、羞怯、忠贞的翠翠的自然象征。而她在恋爱中所表现出来的情爱美,则更是真切感人。船总的两个儿子都爱上了小翠翠,即使他们在面对爱情的竞争时,他们也没有失去这种本性,一个走车路,一个走马路。当大老走车路不通时,二老主动提出两个人一同走马路,同在夜间到悬崖上为翠翠唱情歌。大老在比赛失败后负气出走,却意外身亡,二老没有独自享受自己的生活,而是远走他乡,成为一个“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的人。翠翠与傩送这对深深爱着对方的年轻人既没有山盟海誓的豪言壮语, 也没有离经叛道的骇世之举,更没有充满铜臭味的裙带交易, 有的只是原始乡村孕育下的超乎自然的朴素纯情, 有的只是“遵从古礼”的淳厚人性, 有的只是含蕴的东方的传统美德。作者正是通过这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反映了人性美。人性美体现在翠翠身上的品性美、童贞美和爱情美,同时体现在天保兄弟身上。作者既写出了他俩对爱情的忠诚、坚贞,又表现了他俩自我牺牲的美德。他们爱翠翠,都是以感情为重的。而通过老船夫与女儿、孙女之间相互关爱也表现出人性的美。老船夫对女儿、外孙女的挚爱。老船夫是作者在小说中尽力刻画的另一个人物,是隐藏在故事背后的主角,是“善”的化身,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象征,集善良、勤劳、朴实、憨厚、不贪利、重情义于一身。对于自己的女儿和孙女,他更是疼爱有加,把自己的整个身心都给了她们。翠翠与爷爷相依为命,爷爷管理着渡船。爷爷渡人时,翠翠用竹做出的竖笛吹奏曲子,爷爷快乐地唱。或爷爷渡人,翠翠在家中做饭;或爷爷给翠翠讲故事,讲本城二十年前唱歌的风气如何驰名于川、
黔边地。这样的其乐融融,又有谁会认为翠翠是可怜的孤儿呢。
读《边城》,领略着其中的亲情、人情和爱情,看到的是一种无与伦比的人性的美,它可以使人们懂得如何净化人的心灵,这正是我们时代的呼唤,也使我们从中得到了促使人性回归自然、善良、健康的启示。
【篇二】沈从文边城简介
沈从文《边城》赏析
沈从文《边城》赏析
作以希实现他“用一枝笔来好好保留最后一个浪漫派在二十世纪生命取予的形式”。下面我们将从《边城》的文学美感、沈从文创造寓意、凤凰古城的现状这三方面来赏析。
关键字:边城之美、沈从文眼里的边城、凤凰的现状
小说《边城》进述了一个哀婉而凄美的爱情故事: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了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上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宁愿做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为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对小说有了一定的阅读之后,我就从下面这三方面来解读《边城》。
一、 边城之美
<1>、自然美景。在小说中,地处湘川黔三省交界的边城茶峒,青山
绿水,美不胜收。有着最淳朴地自然本色,天是蓝的,水是清澈的。美好的心情离不开美丽的风景,有了这样美丽的景色,自然就觉得一切都是美好的。相对封闭的小城,除了那本色的山与水,还有河边的吊脚楼,临河的小街。有河的地方自然就是一道风景线,沱江的美通过它沿途的山和小镇自然流露出来。有了这样的美景,就自然可以理解为何有那么多的人会趋之如骛奔向凤凰。而这部小说的美,也就有了可以让人陶醉的基础。
<2>乡土之美,
这里没有工业,少了大城市的机器喧嚣和吵杂。商业也只是一些老百姓自发地进行地一些日用必须品的交易。“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做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处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1)这些充满了自然真朴与生息传神的描写,给人以极美的享受。对于那些已经厌烦了大都市的摩登生活的人来说,这样的一个社会简直就是梦幻。沈从文创作这部小说的时候正式20世纪30年代,那是的中国内乱不断,同时大城市里也早已习惯了西方现代的生活方式。人们对于真切的乡土之美十分怀恋。
<3>绝美爱情。爱情从来都是文学的宠儿和主角。离开了爱情的文学,就像是少了肺的躯体,怎么能正常呼吸呢?爱情之吸引人在于那是人之共有和人之真情。诸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又如罗密欧与朱丽叶,不管是中外文学,对于爱情从来都是不吝惜墨水的。沈从文当然也没用
忘记这点,在《边城》中也给我们读者呈现了一美好的爱情故事。小女孩翠翠和天保傩送兄弟情感纠葛的爱情悲剧,表现了人性美中最为真挚而浪漫的爱情。
小说的开头就叙述了一个悲凉而浪漫的爱情故事,它是全文的爱情故事的一种隐喻。老船夫的独身女儿,也就是翠翠的母亲和一个边戍的军人有了隐情,在军人的纪律和爱情的抉择中,军人选择了服毒自杀,翠翠的母亲在生下女儿翠翠后喝冰冷的溪水自杀追随他的情郎而去。他们的故事是一种偶然的悲剧,但是在小说中它并非这样认为,更多的是把这种爱情悲剧放大和重复,让这种浪漫和悲凉在下一代中继续延续。我们可以从另外一种角度可以推想,翠翠的母亲上一代即老船夫他自身是不是也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呢?为什么老船夫在一个偏僻的山野而住?为什么他对周围的人那么的洒脱与超凡?为什么他对自己女儿和孙女追求人性和纯真的爱情那么的支持?这一切不能不让人联想到他的爱情,从而可以说小说中的悲凉而浪漫的爱情是一种人性的传承,表达了一种人性中对爱情的执着和爱情的结局注定着一种悲凉。爱情通常很美很浪漫,但是它总是和凄凉联系在一起,也许人希望能所得到就是那浪漫后的凄凉。(2)
小说的美是小说里的,而沈从文缘何有心创作了这样一部美的小说也是我们值得探讨的。
二、 沈从文的创作寓意
<1>沈从文的创作源头
1922年,沈从文脱下军装,来到北京,他渴望上大学,可是仅受过
小学教育,又没有半点经济来源的他,最终只能在北京大学旁听,后来一边在香山慈幼院打工,一边勤奋写作。在他生活最绝望的时候,曾写信给郁达夫求助。郁达夫登门看望了这位衣衫褴褛的湘西青年,慷慨解囊,并写下激愤的《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状》。1924年,沈从文迎来命运的转机,他的作品陆续《晨报》、《语丝》、《晨报副刊》、《现代评论 》上发表。四年以后,当他迁居上海,与丁玲、胡也频一起创办《红黑》杂志时,已是一位小有名气的青年作家了。随着创作的渐入佳境地,他在社会上也渐渐有了令人羡慕的地位。
但是,他发现,自己始终与都市文明有一种难以消除的隔膜,他将这种隔膜称为“乡下人”和“城里人”的隔膜。他与“城市”的隔膜,不仅仅是经济和社会地位的悬殊和所谓文明教养的差异,最根本的,他与城市人在生活、经验、知识乃至价值观上,具有后天无法沟通的天壤之别。他的生命、情感,已经留在了那个给他生命、知识和智慧的湘西,他每天坐在屋中,耳朵里听到的,却不是都市大街的汽笛和喧嚣声,而是湘西的水声、拉船声、牛角声……(3).这一切的组合,变成了《边城》这部小说的创作之源。
<2京派小说之流
“京派”的基本特征是关注人生,但和政治斗争保持距离,强调艺术的独特品格。他们的思想是讲求“纯正的文学趣味所体现出的文学本体观,以“和谐”、“节制”、“恰当”为基本原则的审美意识。沈从文则是京派作家的第一人。(4)他创作了这样一部乡土气息的小说,想通过次来引领或者说带动一点小说创作中对“纯正的文学趣味”的追
求,而乡土气息浓厚的地方,也就自然成了他的首选。
小说里的边城很美,也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前往,而我也恰巧那是被吸引的游客之一。
三、 凤凰古城现状
坦白地说,凤凰早已不是那个沈从文笔下的那个小镇了。太浓厚的商业氛围,让她成为了一个浓妆艳抹的妓女。沱江依旧在,吊脚楼也依旧在。只不过两边都成了各式的商铺,卖当地特产的、卖银饰和服装的、酒吧、客栈。更多的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紧凑的购物中心。南来北往的游客东奔西窜,此起彼伏的照相声咔咔嚓嚓。偶尔能看到几个身着当地服饰的老妪,也是在卖着鲜花或者让人照相。那本来浓厚淳朴的民风,也渐渐地被降低了含量。在来之前,网上就有各种谨防被宰的提示。虚高的物价和不地道地所谓特色美食,让我们一行失望万分。或许,小说里的太过美好,我们对它的希望也太大。 本来小说就是小说,那样一个湘西世界本来就只应该存在于小说中。如若刻意去找个地方把它现实化,那也不过是我们的一厢情愿而已。
凤凰的浓妆艳抹并不能否定《边城》的美好,相反更加在现实的对比中凸显出了《边城》之美。沈从文在后来曾经表白:“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小说以牧歌式的情调描绘出田园诗般的边城世界。这里的人民保持着淳朴自然、真挚善良的人性美和人情美。他们诚实勇敢、乐善好施、热情豪爽、轻利重义、守信自约,凡事只求个心安理得”
【篇三】沈从文边城简介
浅析 沈从文边城
浅析沈从文《边城》中的湘西世界
目录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一、美丽的世外桃源
(一)明净秀丽的山水美
(二)古朴清新的风情美
1、民俗美
2、乡风美
二、纯朴善良的人性美
(一)边城中的唯美爱情
1、翠翠与傩送之间的爱情
2、军人与翠翠母亲之间的爱情
(二)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
1、亲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沈从文边城简介
2、邻里的和气相待
参考文献目录
摘要《边城》是沈从文构筑理想“湘西世界”的典范之作,在人物的塑造及审美艺术特色上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被刘西渭称为“千古不磨的珠玉”。在这个湘西世界中,沈从文从正面提取了未被现代文明浸润扭曲的人生形式,这种人生形式表现的极致,便是对“神”性的赞美,在沈从文的美学观中,神性就是“爱”与“美”的结合,这是一种具泛神论的美学观念。他认为:我过于爱有生一切。在我有生中我发现了美;而美即或由上帝造物之手所产生,它就是“可以显出那种圣境”的“神”。“神”、“爱”与“美”三者一体,因此在沈从文作品中神性就是最高的人性。在《边城》里,美丽天真的翠翠、她的殉情的双亲、侠骨柔肠的外祖父、豪情慷慨的顺顺,都具有作家所向往的“人性“美。湘西百姓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让我们看到了湘西世界的人情美,与人合一的自然之景更是描绘了一片自然美。
关键词:沈从文; 自然环境; 民风民俗 ;人性美
《边城》创作于上个世纪30年代,沈从文选择自己的家乡湖南西部小镇凤凰城为故事发生的背景,虚构了一个充满湘西特色,美好纯真却又凄婉哀怨的爱情故事。这部小说自问世以来,就成了沈从文最负盛名的代表作。如果仅仅从故事的角度讲,沈从文无意追求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悬念,也没有可以营造惊心动魄的故事氛围,更没有概念化的图解人物,他只是采用典型的中国传统叙事结构,用散文化的情节,表现小镇里两个青年人之间纯真朦胧的情感,讲述了一个有情人终未成眷属的爱情悲剧。沈从文的高明之处是,这篇小说不仅抒写永恒的爱情主题,还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湘西地方的风景美和人性美,用诗意的笔法展示给笔者湘西世界田园牧歌式的和谐的生命形态。在《边城》里,我们看到的是古道热肠的老船夫五十年如一日的辛劳与善良,是翠翠的天真活泼和那清明如水晶的少女情怀,他们周遭那些乡亲们的和气、诚实、勇气与义气。对沈从文来说,这一切都是他遥远的美好的回忆,是可以用来对抗和回避喧嚣的都市生活烦忧的精神“自然保护区”,而对读者来说,《边城》的故事的确也是如同世外桃源般的美丽与悠远。
一、美丽的世外桃源
《边城》这本书是通过对“边城”世界人们的风土民情进行健康、美好人性
化描绘了一个充满“爱”与“美”的世界。“边城”世界的美是健康、美好的,边城人民人人勤劳,为他人作奉献,这里虽有贫贱之分,富人却乐善好施,这里未经商业文化的浸染,商人亦好义远利。这就表现了边城的人情美。在加上美丽的自然环境,青山绿水,往来的船只,弯弯的山路,吊脚楼支撑的茶峒小镇,俨然是如诗如画的世外桃源。
(一)明净秀丽的山水美沈从文边城简介
《边城》在开篇为我们展现了一幅优美的湘西画卷,“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一只黄狗。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百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一只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1]这座小小的山城,鸟语花香,青山翠竹;古朴的吊脚楼,耸立的小白塔,一脉清流相伴随花自开来水自流,自然的生命季节循环不息。如此自然环境,本身便是诗意盎然。与世隔绝,更增添了几分诗意的神秘。文中“哑哑的声音同竹管声振荡在寂静空气中,溪中仿佛也热闹了些”,难道这不是“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境界吗?“深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又何尝逊色于“池塘生春草,园鸟变鸣禽”的精巧?大自然的美的确令人陶醉,在作家的笔端,故乡的山川风物美丽又充满生机,碧蓝的天空,苍翠的山林,清澈的河水,竹篁的鸟鸣,夕阳下的渡口一幅幅清新明丽、美丽生动的风景画,无不传达出一种自然世界里充满桃源风光的意趣,使边城体现出“清新、淡远的田园牧歌情调”。作者以对景物的描写来表达人的感情之美,并将人的精神注入自然景物中,以达到人物一体的境界。他把湘西的世界赋予了原生态的特征,往往给人一种真实的现场感,使人仿佛置身于湘西的山水怀抱与湘西的野乡人物共同承受着生之哀乐与灵魂在自然风光的淘洗。有人说自然是最美的,《边城》中的茶峒地处三省交界,小溪穿越,山体环绕,可谓是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杰作。小说那清澈见底的河流、那凭水依山的小城、那河街上的吊脚楼、那攀引缆索的渡船,那关系茶峒“风水”的白塔,那深翠逼人的竹篁中的交递鸟叫,都赋予了湘西独特的自然风光,成为了一个优美如画让人如
梦的地方。
(二)古朴清新的风情美
1、民俗美
《边城》中刻意描绘的还有边城那古朴的民风,美不是空灵的抽象物,它是具体而生动的民俗当然亦如此。民俗就其性质来说属于意识形态的,但这浓烈的民俗意识往往都凝聚在一定的物质形式上。沈从文在《边城》中极力描写湘西这一带有地域特色的民俗事象,较为细腻的描绘了湘西端午节赛龙舟中人们的装束、打扮到龙船的形状,及其龙船竞发的场面都刻画的细致入微。那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色的龙舟,头上和腰间缠着红布的青年浆手,那起劲的鼓声,离弦而发的长龙,还有两岸无数的“观战”人的呐喊助威,那火红的近似疯狂的抢鸭子场面,这一切疯狂的场面,古老而健康的风俗,正反应了湘西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幸福的追求,也彰显出湘西边城中特有的节日气氛。他笔下的湘西是这样的:中秋节,青年男女用对歌的形式在月夜下倾吐爱意;端午节,家家锁门闭户,到河边、上吊角楼观赏龙舟竞赛,参加捉鸭子的活动。正月十五,舞龙、耍狮子,放烟火,“小鞭炮如落雨的样子”。处处彰显出湘西边城中特有的节日气氛。此外,在婚丧嫁娶、岁时节令,以及人生礼仪等事项中,民俗美的本质都存在于具体感人的审美对象中,当人们把这些风俗意象作为审美观照时,人们便会感到这些风俗事象的民俗美
2、乡风美
《边城》中人人真诚淳朴,没有压迫和欺诈,是一个让人可以消除戒备的世界,主要人物如翠翠、二老、老摆渡、船总顺顺、大老等自不必说,乡邻、过渡人、卖肉者、军士,甚至妓女,连一个卖皮纸的过渡人身上,都体现了这一点。他们无不淳朴、善良、重情轻利,过的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普通生活。终日摆渡于两岸之间的老船夫仿佛是青山绿水间的钟摆,在逝水流连中印证着自己的日见苍老。他经历的生命中所能承受的喜悦和不能承受的痛苦就像沉淀在河底的泥沙,都被淡淡的遗忘了。老船夫忠于职守,对过河人分文不收,即使硬要给,他还要追着退回去,实在难却的则买了烟茶再招待乡亲。如第一节的第四段写到:“他从不思索自己的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地,很忠实的去那里活下去。”第六节中,“渡头为公家所有,故过渡人不必出钱。有心人不安,抓了一把钱掷到船板上时,管渡船的必为一一拾起,依然塞到那人手心里去,俨然吵嘴
时的认真神气:‘我有了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这个!’”[2]老船夫执意不肯收船钱,而过渡人却非把钱送给老人不可,实在不得不把钱收回,却在上岸后,又全部撒到船舱里,可见他并非做做样子而已。老船夫更有意思,派了翠翠和黄狗追上这人,硬是把钱强迫地塞到那人手心。当老船夫去卖肉时,屠户切好肉给他,还不收钱,可他却事先算好价钱,猛地掷到人家钱筒里。这些人,都真诚得十分可爱。
二、纯朴善良的人性美
(一)边城中的唯美爱情
1、翠翠与傩送之间的爱情翠翠遇到了刚刚在划船比赛中中了头奖的傩送,两颗年青的心灵撞击在一起,那种朦胧的爱意便在翠翠心中萌发。从此她觉得自己感情上有了一种新的需要,但又不好意思说出来。当别人“无意中提到什么时”、她会脸红,在内心深处却又在盼望着听到与之有关的内容,等到这种盼望日久天长的在心中扎下根后,她那少女的纯情便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了。两年后的端午节前夕她又见到了傩送,情不自禁地对爷爷说:“那个人真好。”以至在看划船时无意间听到别人议论傩送的婚事时,一向沉稳的翠翠的心中也便乱作一团,甚至傩送和她说话也忘了答应。后来,傩送在月下为翠翠唱歌,酣梦中的翠翠竟被傩送的情歌所吸引,灵魂也浮了起来。可惜的是她不知道这月下唱歌的年轻后生即使自己爱着的傩送。不久,天保为爱离家出走落水而死,傩送寻兄归来过溪时,又得不到翠翠的一点暗示,便赌气远走他乡。老船夫也在暴风雨夜逝世了。翠翠忍受着亲人的离去之痛、爱人的负气出走之苦,仍决定留在渡船上翘首企盼心上人的归来。
翠翠与傩送这对深深爱着对方的年轻人既没有山盟海誓的豪言壮语,也没有离经叛道的骇世之举,更没有充满铜臭味的裙带交易,有的只是原始乡下孕育下的超乎自然的朴素纯情,有的只是“遵从古礼”的淳厚人性,有的只是含蕴的东方的传统美德,作者着重表现了他们行为的高尚和灵魂的美。在作者的笔下,翠翠是个天真无邪的山区女孩,她聪明、美丽、乖巧、纯朴、善良,傩送是个童稚无欺的乡下小伙,他勇敢、英俊、豪爽、热情、勤劳。在这人杰地灵的偏僻之地,两颗年轻的心靠拢了,他们按照自己的标准同时选择了对方,一切显得那么自然,而在这自然之中却显示了“人性”在这块尚不开化的山村的永久魅力。从他们的
【篇四】沈从文边城简介
《边城》故事情节概括
沈从文《边城》故事情节概括
在川湘交界的茶峒附近,小溪白塔旁边,住着一户人家。独门独院里,只有爷爷老船夫和孙女翠翠两个人,还有一只颇通人性的黄狗。这一老一小便在渡船上悠然度日。茶峒城里有个船总叫顺顺,他是个洒脱大方,喜欢交朋结友,且慷慨助人的人。他有两个儿子,老大叫天保,像他一样豪放豁达,不拘俗套小节。老二的气质则有些像他的母亲,不爱说话,秀拔出群,叫傩送。小城里的人提起他们三人的名字,没有不竖大拇指的。端午节翠翠去看龙舟赛,偶然相遇相貌英俊的青年水手傩送,傩送在翠翠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巧的是,傩送的兄长天保也喜欢上了翠翠,并先傩送一步托媒人提了亲。兄弟两人都决定把话挑明了,于是老大就把心事全告诉了弟弟,说这爱是两年前就已经植下根苗的。弟弟微笑着把话听下去,且告诉哥哥,他爱翠翠是三年前的事,做哥哥的也着实吃了一惊。
然而此时,当地的团总以新磨坊为陪嫁,想把女儿许配给傩送。而傩送宁肯继承一条破船也要与翠翠成婚。爷爷自然是晓得孙女的心事,却让她自己做主。兄弟俩没有按照当地风俗以决斗论胜负,而是采用公平而浪漫的唱山歌的方式表达感情,让翠翠自己从中选择。傩送是唱歌好手,天保自知唱不过弟弟,心灰意冷,断然驾船远行做生意。碧溪边只听过一夜弟弟傩送的歌声,后来,歌却再没有响起来。老船夫忍不住去问,本以为是老大唱的,却得知:老大讲出实情后便去做生意。几天后他听说老大坐下水船出了事,淹死了……码头的船总顺顺也忘不了儿子死的原因,所以对老船夫变得冷淡。老船夫操心着孙女的心事,后终于耐不住去问,傩送却因天保的死十分怪责老船夫,自己下桃源去了。船总顺顺也不愿意翠翠再做傩送的媳妇,毕竟天保是因她而死。老船夫只好郁闷地回到家,翠翠问他,他也没说起什么。夜里下了大雨,夹杂着吓人的雷声。爷爷说,翠翠莫怕,翠翠说不怕。两人便默默地躺在床上听那雨声雷声。第二天翠翠起来发现船已被冲走,屋后的白塔也冲塌了,翠翠吓得去找爷爷,却发现老人已在雷声将息时死去了……
老军人杨马兵热心地前来陪伴翠翠,也以渡船为生,等待着傩送的归来。傩送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了,也许明天就会回来。
这是一出健康纯洁又情丝缠绵的爱情悲剧。作者并非想以曲折复杂的三角恋情来招徕读者,而是借这一曲爱情的哀歌歌颂湘西劳动人民的道德品格和思想灵魂。
【篇五】沈从文边城简介
沈从文简介与生平
沈从文简介与生平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笔名小兵、懋琳、休芸芸等,苗族,湖南凤凰县(今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30年代知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文体家。他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世界的主要表现者和反思者,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生命的哲学思考,沈从文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沈从文先生的文学作品《边城》、《湘西》、《从文自传》等,在国内外有重大的影响。他的作品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侯选人
他的创作表现手法不拘一格,文体不拘常例,故事不拘常格,尝试各种体式和结构进行创作,成为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文体作家”。
散文独具魅力,为现代散文增添了艺术光彩。一些后来的作家曾深受他创作风格的影响。
小说取材广泛,描写了从乡村到城市各色人物的生活,其中以反映湘西下层人民生活的作品最具特色。小说写得平静、哀怨,美丽中透着悠长的感伤。他写湘西的乡下人,钟情于未被都市污染的人们,但又对现代文明罩在人性身上的暗影,生出厌倦的情感。
代表作《边城》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表现自然、民风和人性的美,提供了富于诗情画意的乡村风俗画幅,充满牧歌情
调和地方色彩,形成别具一格的抒情乡土小说。
晚年醉心于文物研究,对服饰、瓷器、锦缎丝绸、旧版经文,多有心得。一本《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林林总总,巍巍大气,像他的小说一样,流动着祥和之美。
沈从文生平
14~15岁时,他投身行伍,随本乡土著部队到沅水流域各地,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随军辗转于湘、川、黔三省边境一带,开始接触中外文学作品。
1922年他到北京,受到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影响。
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在《晨报》上发表了第一篇作品,此后一发而不可收。
同年与胡也频合编《京报副刊》和《民众文艺》周刊。
1928年到上海与胡也频、丁玲编辑《红黑》、《人间》杂志。 1929年时,任教于中国公学,这时沈从文的作品已颇有名气了。 20年代末到抗战爆发的七八年间,出版了小说集《好管闲事的人》《石子船》《老实人》《月下小景》等二十多部小说集,成为当时新文学领域中小说创作数量最多的作家之一。
1930年起在武汉大学、青岛大学任教。沈从文边城简介
1934年起编辑北平和天津的《大公报》副刊《文艺》。这一时期是他创作生命的高峰期。那时他已写下了《边城》、《湘行散记》等,不久,苏雪林、刘西渭等都撰文肯定了他的创作,可谓声名鹊起,一时气撼文坛。
1937年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
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编辑《大公报》、《益世报》等文学副刊。
1949年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从事文物、工艺美术图案及物质文化史的研究,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
1957年被动放弃了文学生涯。
1978年调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任研究员,致力于中国古代服饰及其他史学领域的研究。研究成果有《唐宋铜镜》、《龙凤艺术》、《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学术著作。沈从文边城简介
1980年曾应邀赴美国讲学。
1982年增补为中国文联委员。
1988年病逝于北京。
代表作
从1926年出版第一本创作集《鸭子》开始,沈从文出版了7O余种作品集,被人称为多产作家。
至40年代刊行的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蜜柑》、《雨后及其他》、《神巫之爱》、《旅店及其他》、《石子船》、《虎雏》、《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如蕤集》、《八骏图》,中篇小说《一个母亲》、《边城》,长篇小说《旧梦》、《长河》,散文集《记胡也频》、《记丁玲》、《从文自传》、《湘行散记》、《湘西》等。
沈从文的著作除前面列举的外,还有论文集《沫沫集》、《废邮存底》、《云南看云集》,批评专集《现代中国作家评论选》,以及多种沈
从文的选集和多卷本《沈从文文集》等。
【篇六】沈从文边城简介
沈从文《边城》论文
试论沈从文《边城》的艺术特色
内容摘要:沈从文先生的小说《边城》在艺术表现方面具有鲜明
独特的个性。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解读了《边城》这
部作品的艺术性。一是作品本身具有的抒情意境的诗
化特征;二是其诗境中蕴含的悲凉况味;三是在悲凉
感怀下凸显的永恒的人性美。通过层层体味挖掘其作
品中最具价值的东西–人性美。人性美是永恒的,沈
从文先生描绘的这一美好品质在物欲横流的当今仍具
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 抒情意境 悲凉 人性美
沈从文先生,是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兴起的京派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京派作家是以人道主义为根基,遵循“为人生”的创作思想的作家流派,他们由文化层面探讨人性、人生和国民性,艺术上熔写实、浪漫、记“梦”和象征于一体,多写自然景物、纯真爱情、童心及原始纯朴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就沈从文先生而言,其小说创作大体可分为重叙民间传奇和历史小说、都市讽刺和乡土抒情三部分,其中乡土小说又称湘西小说,是作者对边地山民人情美、人性爱的深情礼赞和讴歌。
中篇小说《边城》就是构筑湘西小说的柱石,也是沈从文先生的代表作。《边城》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湘川边境的小山城茶
峒及其附近的乡村为背景,描写了撑渡船的老人和他外孙女翠翠的生活,以及翠翠与当地掌水码头船总顺顺的两个儿子大老和二老之间曲折的爱情悲剧故事。《边城》共二十一节,每一节都充满了诗意,作者以舒缓的节奏、细腻的描画、清丽的语言,给予读者一种悠远质朴的美感。
一、一首具有抒情意境的诗
《边城》因其全篇弥漫着悠然袅袅的诗意,而常被人称作“一部田园牧歌式的杰作”、“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刘西渭语)。在沈从文先生的诗化小说长廊中,《边城》无疑是高居其王冠之上的宝石。
首先,作品中的人、事、物皆被镀了一层诗意的光辉。在故事情节方面,是以翠翠和二老的爱情为诗情的载体,悠然道来二人故事中“爱”与“美”的特质。翠翠本身就是美的,纯的。“翠翠在风日里长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养着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从想不到残忍的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1)沈从文先生用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翠翠的纯美与柔和,翠翠像一件带有灵魂的美玉。她的爱情单纯而执着,没有太多世俗的考虑,有的只是朦胧的梦。在端午节赛龙舟的一次盛会上,翠翠与二老邂逅,两个美慧的少年心中萌发了一段朦胧的爱情。两年后,在又一个端午节到来时,翠翠与二老再次在看赛龙
舟的人群中不期而遇,二老同翠翠说话,翠翠“脸发着烧不便作声”,此时,翠翠“小心腔中充满了一种说不分明的东西。是烦恼吧,不是!是忧愁吧,不是!是快乐吧,不,……是生气了吧–是的,她当真仿佛觉得自己在生一个人的气,又像是在生自己的气”(2)。作者静观揣摩翠翠在爱情方面的种种情态,通过粗线条的外部刻画与细腻入微的心理描写,把翠翠羞涩、温柔而单纯的性格特征体现出来。后来发展到二老去对翠翠唱山歌,翠翠“梦中灵魂为一种美妙的歌声浮起来,仿佛在各处飘着……”
(3)在幽静潮湿、散发着植物的清新香气的夜晚,一首嘹亮的婉转的情歌荡漾在边城之上,该是多么纯、多么美的景致!二老傩送的山歌余音袅袅,让人回味不绝。两个人的感情如那夜晚小城茶峒降临的山雾,湿漉漉的、朦朦胧胧的。大老天保为成全弟弟,忧伤出走,不幸落水遇难,二老傩送因感愧疚驾船出走。于是翠翠和二老的感情由触手可及的山雾变成了飞去天边的一抹忧伤而绚丽的云朵,不知云朵会不会游来,只留翠翠一人痴痴地凝望。这份感情总会永远存在那种忧伤的美,触动人心底最深处的情思。作品的结尾“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沈从文先生的结尾是一个平和的而非绝望的结局,用了一个醒目的“!”,使人难泯心中美好的希望,渗透着余音袅袅的牧歌的情韵。
另外,小说中对各种事物及苗族的各种风俗的描写,一方面展示了小城茶峒的人文精神状态,另一方面也起到了扑朔迷离的
诗意烘托的作用。在文章开篇写:“……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有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4)。故事这一简单的开端,既有着神话般的情致,又有着“小桥流水人家”的风韵。“白塔”是小城茶峒美丽纯洁的象征,也是一切传统美好的象征,那只古老的“渡船”也很有特色的:船上立着一支竹竿,挂一个铁环,两岸牵一段废缆。有人过渡时,便把铁环挂在废缆上,牵着船来回过渡。这是一种极宁静安详的生活状态,具有很强的封闭性,但是即使是这种单调的生活形式,在青山绿水,温暖人情间也是别有风味呢。小说中除了对“白塔”、“渡船”及小城的生活状态做了颇具风情的描述外,泼墨最多的该是小城的端午节了。“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个`王`字”。全茶峒的人会出城看划船。赛船过后,就连城中的戍军长官也会与民同乐,放许多肥鸭供人们任意捕捉,以增加节日的愉快。在端午节这一整天,人们喝酒吃肉、看赛龙舟及泅水捉鸭,玩得情趣盎然。这一封闭式的小城茶峒将这传统的美好节日过得有声有色。沈从文先生在故事中作这样的描写既彰显了小城茶峒浓厚的文化氛围,又做到了不着痕迹的诗意的烘托。
最后,在写作手法上,《边城》是属于浪漫主义,而非现实主义的。因为《边城》本身的创作即是建立在“梦幻”的基础上,是沈从文先生将其理想与湘西世界的历史图景的复加。“《边城》的生活是真实的,同时又是理想化了的,这是一种理想化了的现
实”。⑩在沈从文先生的这部《边城》的故事中,他摒弃了所有的对立的因素,所有的人都处于一种和谐的生活状态,与外面世界的战乱、人性的蜕化相比较,这里就称得上是一个世外桃源,山青水翠,人们淳厚质朴,安居乐业。尽管翠翠与二老傩送的爱情有些悲伤,但作者并没有着意去深挖这种伤感,使作品留驻人心的永远只是小城茶峒那种纯美的印象。而在沈从文先生的其他小说作品中,如《丈夫》,叙述了一个青年农民进城看望他当妓女的妻子,目睹妻子被别人蹂躏,思想从麻木到觉醒的故事,揭露了旧中国丑恶黑暗的一个侧面,渗透着作者的爱憎感情和对劳动人民悲惨命运的深刻同情,与唯美诗意的《边城》相比,其现实主义性就很强;又如其长篇小说《长河》,现实性和历史性兼具,通篇回荡着由湘西社会“常”与“变”的冲突带给人的沉痛感慨,作者通过描写吕家坪保安队长与滕长顺一家的矛盾,对国民党反动统治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很具有现实性。《边城》与它们比较,并没有那种赤裸裸的黑暗与丑陋,而是抒情性质的,诗意浓浓。
二、抒情意境中的悲凉况味
伴随着五四文化成长起来的作家,无论写什么,其作品中总会渗透着一种深刻的悲剧感。钱理群先生曾称这种美学风貌为“悲凉”。譬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散文作品,具有对事物穿透内里的审查与柔和温情外表,却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