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作指导】
【第一篇】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规范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规范
(试行)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研究生部 编
二○○九年十月
前言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科研工作的全面总结,是研究生学位的主要依据,也是社会重要的文献资料。为了进一步推进我校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规范化、标准化,提高写作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7713—87)并参照兄弟院校的做法,特制定《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规范(试行)》。
目录
第1章 内容要求 ……………………………………………………. 1
第2章 格式要求 ……………………………………………………. 1
2.1 封面 ……………………………………………………… 2
2.2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3
2.3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3
2.4 中文摘要 ………………………………………………….. 3
2.5 英文摘要Abstract …………………………………………… 3
2.6 目录 ……………………………………………………… 4
2.7 符号说明 ………………………………………………….. 4
2.8 正文 ……………………………………………………… 4
2.9 参考文献…………………………………………….. 4
2.10 附录 …………………………………………………….. 5
2.11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
2.12 致谢 …………………………………………………….. 5
第3章 书写要求 ……………………………………………………. 7
3.1 文字、标点符号和数字 ……………………………………….. 7
3.2层次标题 …………………………………………………… 7
3.3页眉和页码 …………………………………………………. 8
3.4 有关图、表、表达式 …………………………………………. 8
3.4.1 图 …………………………………………………… 8
3.4.2 表 …………………………………………………… 9
3.4.3 公式 …………………………………………………. 9
3.5 注释 …………………………………………………….. 10
3.6 参考文献 …………………………………………………. 10
3.7 量和单位 …………………………………………………. 11
第4章 排版及印刷要求 ……………………………………………… 12
4.1 纸张要求及页面设置 ………………………………………… 12
4.2 中文封面(扉页) ………………………………………….. 12
4.3 书脊 …………………………………………………….. 13
4.4 中、英文摘要 ……………………………………………… 13
4.5 目录 …………………………………………………….. 13
4.6 正文 …………………………………………………….. 14
4.7 其它 …………………………………………………….. 14
4.8 印刷及装订要求 …………………………………………… 125
第5章 格式范例 …………………………………………………… 16
第1章 内容要求
第1章 内容要求
研究生学位论文一般应用汉字撰写。学位论文一般由十二个部分组成,依次为:
1.封面
2.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3.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4.中文摘要
5.英文摘要(Abstract)
6.目录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7.符号说明(必要时使用)
8.正文
9.参考文献
10.附录(必要时使用)
11.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2.致谢
1
【第二篇】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7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省外美术)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7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省外美术)
艺术(美术类)专业(省外)招生考试是学校艺术类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简称“校考”。 一、招生计划
注:执行计划最终以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公布的计划为依据。 二、招生范围
今年学校在陕西、浙江、甘肃三省设置校考,其他省份均认可生源省统考成绩。
学校设置了校考省份(直辖市、自治区)的考生必须取得我校艺术类专业合格证才可录取我校。 三、报考条件
(一)符合生源省(直辖市、自治区)艺术(美术)类高考报名条件,并参加全国文化统考,获得考生号(或高考报名序号),不限艺术文、理科类;
(二)考生身体健康,符合国家规定的普通高校招生体检标准;
考生需清楚了解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相关专业报名资格的要求和我校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相关规定,由于考生不符合生源省(直辖市、自治区)报名资格和我校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相关规定而导致的录取问题,由考生本人负责。 四、报名方式
(一)报名考试收费标准:180元/每生。
(二)不接受考生跨省(直辖市、自治区)报名参加我校组织的考试。
(三)学校在甘肃、浙江、陕西实施的校考报名工作均由生源省招生主管部门统一实施网上报名。具体报名、考试时间、地点见下表,报考办法按照当地招生主管部门或考试承办单位(考点)的规定执行。
五、专业考试 (一)考试科目
素描、色彩 (二)考试要求
1.素描:人物头像(写生或默写),考试时长180分钟,满分100分; 2.色彩:静物(写生或默写),考试时长180分钟,满分100分; (三)计分方式 素描、色彩各占50%; 六、文化考试
学校不单独组织文化考试,认可并使用全国文化统考成绩,考生必须参加生源省(直辖市、自治区)全国文化统考。 七、合格证书
学校按照教育部“高校确定的校考人数不得超过相应艺术类专业招生计划数的4倍”的规定划定合格线并发放合格证。考生于4月开始可登录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招生网(八、录取原则
学校艺术(美术)类本科专业录取原则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基本录取原则执行。即对符合生源地投档条件,且获得学校相应艺术类本科专业合格证考生,按综合成绩[综合成绩测算方法为:综合成绩=(高考文化成绩/高考文化总分)×100×30%+(校考专业成绩/校考专业总分)×100×70%]不分文理从高到低排队,综合成绩相同时,以高考文化总分、语文、外语、数学成绩为序依次比较。 九、入学复查
学校将按有关规定,对新生报名资格和考试成绩进行复查。发现不符合招生条件、弄虚作假或徇私舞弊等情况的考生,学校将取消其入学资格。 十、学费标准 学费标准:8800元/年。 十一、联系方式 (一)联系电话:
招生就业工作处:0791-83835961 美术学院:0791-83811424 纪委(监察审计室):0791-83805935
(二)联系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角洲学府大道589号(邮政编码:330038) (三)学校招生网址:
【第三篇】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和录取实施办法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硕士研究生招生复
试和录取实施办法
各位考生: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5考研复试安排已经公布,凯程考研第一时间为大家发布。各位报考该校的同学应详细阅读下文,做好充分准备,预祝大家顺利赢取复试,取得理想的成绩! 根据教育部《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教学[2014]13号)文件精神和《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为切实做好我校2015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提高研究生招生选拔质量,同时加强规范管理,确保公平公正,特制定本复试录取工作实施办法。
一、组织领导
(一)学校成立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和录取的各项工作。
组长:校党委书记 校长
副组长:校纪委书记 分管校领导
成员:研究生部 财务处 保卫处 校纪委办监审室以及各培养单位的行政主要负责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研究生部主任兼任。
(二)培养单位也要相应成立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本单位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和录取的相关工作,负责制定本单位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的具体方案并组织实施。 培养单位要按学科、专业成立由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组成的复试小组,每个复试小组成员不少于5人。硕士专业学位相关学科的复试小组还需聘请2名相关行业专家参加。复试小组成员必须责任心强、学术水平高、品行端正,且当年无亲属报考。复试小组名单须报研究生部备案。复试小组根据学科、专业要求确定复试内容、形式和试题。各培养单位须加强对相关人员进行政策、纪律、规则及程序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组织对考生的复试考核工作,提出拟录取考生名单,受理考生申诉并进行解释。
二、计划安排
根据国家最终下达的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硕士招生计划数,各专业计划分配如下:
院系所码
院系所名称
学术型专业/
专业学位类别代码
学术型专业/
专业学位类别名称
类别
招生计划
001
教育学院
第1页共1页
040105
学前教育学
学术型
4
045118
学前教育
专业学位
1
040106
高等教育学
学术型
6(其中含2个少民骨干计划)040108
职业技术教育学
12(其中含2个少民骨干计划)040110
教育技术学
4(其中含1个少民骨干计划)045114
现代教育技术
专业学位
2
002
职业教育研究院
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
学术型
3(其中含1个少民骨干计划)045101
教育管理
专业学位
1
003
外国语学院
045108
学科教学(英语)
1
004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045104
学科教学(数学)
1
005
第2页共2页
历史文化学院
040103
教育史
学术型
7(其中含2个少民骨干计划) 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
专业学位
1
006
法学院
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
学术型
2
007
继续教育学院
040107
成人教育学
4
008
社会科学教研部
0401Z1
德育学
7(其中含1个少民骨干计划)045102
学科教学(思政)
专业学位
1
009
体育学院
040303
体育教育训练学
学术型
8
045112
学科教学(体育)
专业学位
1
010
文学院
130100
艺术学理论
第3页共3页
学术型
6(其中含2个少民骨干计划) 045103
学科教学(语文)
专业学位
1
135105
广播电视
2
011
艺术设计学院
130400
美术学
学术型
4
130500
设计学
5
135107
美术
专业学位
1
135108
艺术设计
1
012
音乐学院
130200
音乐与舞蹈学
学术型
4(其中含1个少民骨干计划)135101
音乐
专业学位
1
135106
舞蹈
2(其中含1个少民骨干计划)013
化学化工学院
070301
无机化学
学术型
第4页共4页
9
070303 有机化学 12
070304 物理化学 12
070305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12
081704 应用化学 9
014
药学院 070302 分析化学 学术型 12
0703Z3 制药化学 7
015
材料学院 0703Z1 材料化学 12
016
生命科学学院 0703Z2 化学生物学 14
017
通信与电子学院 045105
学科教学(物理)专业学位 1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学术型 12
018
第5页共5页
【第四篇】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
招生简章
学校概况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坐落于具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盛誉的历史文化名城–南昌,是我国首批建立的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是教育部重点建设的培养职业教育师资的高等院校,也是江西省唯一一所培养职业教育师资的多科性本科院校,主要培养职教师资、普教师资和应用型专门人才。经过61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统筹发展继续教育的多层次、多规格的办学格局。2008年,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 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历史沿革 学校办学起始于1952年,1977年创建江西师范学院南昌分院;1984年改名为南昌师范专科学校,开始筹建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1987年定名为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本科),2002年更名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04年南昌高等专科学校并入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2年正式更名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学科专业 学校是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教育学、工商管理、化学、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设计学),40多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建有省级重点一级学科3个(其中,高水平学科1个,覆盖20多个二级学科)、66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应用化学、旅游管理,省级特色及品牌专业18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农业部国家研发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3个、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南昌市重点实验室7个、南昌市科研示范基地1个。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316人,其中,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527人 (其中教授157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857人、硕士生导师243人。教师队伍中,16人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入选"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1人入选"赣鄱英才555工程",1人入选"江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2人入选"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聘为江西省井冈学者特聘教授,9人获"江西省青年科学家(井冈之星)"称号,7人入选"江西省教学名师",33人入选"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65人入选"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
办学条件 学校现主要有枫林校区和红角洲校区,占地面积2162亩,校舍建筑面积64.9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4863.3万元,纸质图书244.32万册。建有文科综合、基础化学、电工电子、基础物理4个设施齐全、管理规范的校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建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29个,附属实验学校1所,完全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计算机网络覆盖全校,实现了教学、科研、图书文献检索和办公管理网络化。
人才培养 学校以"明德精业"为校训,建校以来,共培养了11万余名毕业生,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位居全省高校前列。近五年来,研究生及大学生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全国大学生英语、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力学以及艺术设计、音乐、体育等各类竞赛和科技文化活动中,获省
级以上奖项1260余项。学校健美操队队员代表国家队夺得了我国健美操项目的首枚世界金牌,学校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特别贡献奖"。
科学研究 近五年来,学校承担了科技部、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项目以及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543项;到位科研经费累计达13077.7万元;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项5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864篇,其中SCI、EI、ISTP索引论文1376篇次;出版专著53部;获发明专利52项。学校出版发行《职教论坛》、《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地方文化研究》3种学术刊物,《职教论坛》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获全国优秀职教期刊一等奖,文章转载率在全国职教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全国教育类期刊中排名第三,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职教刊物之一。 职教基地 学校先后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体育总局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全国重点支持建设地方示范性职业院校、国家健美操青少年培训中心,被江西省确定为江西省城镇职教师资培训中心、江西省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中心、江西省服装职业技能鉴定站、江西省饭店职业英语标准培训与测试中心。
对外交流 学校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具有招收海外和港澳台地区留学生的资格。目前与美、英、芬、丹、巴、德、澳、加、日、韩、匈和台湾地区等二十多所国(境)外高等学校及教育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签订了合作协议,分别开展了合作办学、互认学分、教师进修、教师交流互访、学生交换学习及游学交流、合作研究等项目;我校还先后举办了多届中美、中日和两岸青年文化交流活动,德国、法国、非洲等国家地区的职业教育考察团也多次来校参观考察,洽淡合作项目。
社会评价 学校始终坚持服务职教的办学方向,创新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形成了立足江西、面向全国、培养职教师资的鲜明办学特色,得到了上级和社会的充分肯定。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高等职业技术师范类院校和江西师范类院校的唯一代表,出席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交流办学经验;1997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特为学校题词"培养高素质的职业教育师资,为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做贡献"。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西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江西省文明单位"等称号。《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网等50多家新闻媒体近年来纷纷报道学校立足地方经济建设、推进学校发展、培养合格人才等方面的显著成果。 报考须知 (根据国家政策实时更新)
一、招生人数
2016年我校拟招收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共300名左右(含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实际招生人数以国家下达招生计划数为准。
二、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报名参加全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旅游管理硕士、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2.报名参加除旅游管理硕士、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外的其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3.推免生接收办法已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制定并公布。我校2016年公布的招生专业目录中学科(类别)、专业(领域)均可接收符合国家规定推免资格的推免生。
三、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缴费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旅游管理专业学位考生和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一)网上报名
1.网上报名时间: 2015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2.网上预报名时间: 2015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3.报名流程: 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
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并在考生提交报名信息三天内反馈校验结果,考生可随时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在现场确认时将认证报告交报考点核验。
凡不按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4.注意事项:
(1)考生报名时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后,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的生源缺额信息,并按相关规定自主多次平行填报多个调剂志愿。
(2)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应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3)考生要准确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4)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并在考生提交报名信息三天内反
馈校验结果。考生可随时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在现场确认时将认证报告交报考点核验。
(5)按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在网上报名时须如实填写少数民族身份,且申请定向就业少数民族地区。
(6)“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生以考生报名时填报确认的信息为准;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在报名时应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填报本人入伍批准书编号和退出现役证编号。(我校2016年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及“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具体事宜等上级文件下达后另行通知。)
(7)现役军人报考地方或军队招生单位,以及地方考生报考军队招生单位,应事先认真阅读了解解放军及招生单位有关报考要求,遵守保密规定,按照规定填报报考信息,不明之处应事先与招生单位联系。
(8)考生应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二)现场确认
1.现场确认时间: 具体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根据本地区报考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 请考生及时关注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发布的公告,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地方现场核对并确认个人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
2.现场确认程序: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1)考生到报考点指定的地方进行现场确认。
(2)考生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校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退出现役证》。 在录取当年9月1日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凭颁发毕业证书的省级自学考试机构或网络教育高校出具的相关证明方可办理网上报名现场确认手续。
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在现场确认时应提供学历(学籍)认证报告。 考生要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3)考生应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4)考生应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请考生对照报考条件,不符合条件者请勿报考。
(三)打印准考证
2015年12月14日至12月28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居民身份证参加考试。
(四)招生考试其他有关事项,请参见《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或及时登录“研招网”浏览查询报考须知和各相关单位网上公告。
四、初试
(一)初试时间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日期和时间由教育部公布。
(二)初试科目
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一般设置四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
一和业务课二,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150分、150分,我校教育学门类中教育学一级学科和体育教育训练学初试科目为三门,业务课教育学综合、体育综合满分分别为300分,具体考试科目详见附件1。 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硕士初试设置两个单元考试科目,即外国语、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满分分别为100分,200分。
(三)有关说明
1.命题科目说明 我校使用硕士研究生招生全国统考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英语二、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我校使用全国联考科目为管理类联考综合。 我校其余的考试科目由我校命题。
2.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全国统考、联考科目由教育部统一命题,考试大纲由教育部制定。业务课、复试科目、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及相关参考书目的有关事宜详见我校2016年招生专业目录或登陆我校研究生部网站查询,如有疑问请与我校相关学院联系。我部一律不办理邮购。
3.其他说明 为方便联系,考生务必认真填写通讯地址(省、市、县、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姓名),通讯地址须在2016年8月前有效。考生所填的通讯地址须详尽、准确,如因地址不详而出现投递失误等问题,我校概不负责!
五、复试
(一)复试是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考查考生的创新能力、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等,是硕士研究生录取的必要环节,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复试时间约在2016年4月初,届时对符合我校复试要求的考生,我校将发函、电话或在学校网站通知。复试包括外语能力测试、业务课笔试、面试、同等学力加试等内容,业务课考试和同等学力加试科目详见招生专业目录。同等学力考生加试合格后方可参加复试。复试总成绩=外语能力测试+业务课笔试+面试。
旅游管理硕士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由招生单位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
(二)考生体检工作由招生单位在复试阶段组织进行,招生单位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要求,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规定,结合招生专业实际情况进行。
六、录取
录取工作将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要求进行。录取规则按初试总成绩+复试总成绩(专业课笔试成绩+外语能力测试成绩+综合情况面试成绩,同等学力考生加试课成绩不计入)=总成绩,录取时按照总成绩排序,依次录取。
七、学习年限
我校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习年制3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2-3年,具体见招生专业目录。
八、收费标准
我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每年为6000元。
九、奖、助学金政策
学校关心研究生学习和生活,每年给予每位研究生一定的科研、培养经费,实行研究生奖、助学金政策,设立助教、助研、助管岗位,对特困学生给予困难补助,另外还有不少导师会从其主持的国家级、省级课题经费中给研究生一定的科研资助,帮助他们顺利、安心地度过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
1、设立国家助学金 学校给予每生每年国家助学金6000元(档案不转入学校的考生不享受)。
【第五篇】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毕业论文答辩PPT模板
【第六篇】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封面个人简历模板
……………………….…………………………………………………………………………………
姓 名: 杜宗飞 专 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 院: 数理信息学院 学
……………………….…………………………………………………………………………………
手 机:××× E – mail:××× 地 址: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唯图设计因为专业,所
以精美。为您的求职锦自荐信
上添花,Word版欢迎
尊敬的领导:
下载。
您好!今天我怀着对人生事业的追求,怀着激动的心情向您毛遂自荐,希望您在百忙之中给予我片刻的关注。
我是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2014届毕业生。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大学四年的熏陶,让我形成了严谨求学的态度、稳重踏实的作风;同时激烈的竞争让我敢于不断挑战自己,形成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生活理想。
在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四年里,我积极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并获得过多次奖项。在各占学科竞赛中我养成了求真务实、努力拼搏的精神,并在实践中,加强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动手能力。
在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就读期间,刻苦进取,兢兢业业,每个学期成绩能名列前茅。特别是在专业必修课都力求达到90分以上。在平时,自学一些关于本专业相关知识,并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在工作上,我担任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计算机01班班级班长、学习委员、协会部长等职务,从中锻炼自己的社会工作能力。
我的座右铭是“我相信执着不一定能感动上苍,但坚持一定能创出奇迹”!求学的艰辛磨砺出我坚韧的品质,不断的努力造就我扎实的知识,传统的熏陶塑造我朴实的作风,青春的朝气赋予我满怀的激情。手捧菲薄求职之书,心怀自信诚挚之念,期待贵单位给我一个机会,我会倍加珍惜。
下页是我的个人履历表,期待面谈。希望贵单位能够接纳我,让我有机会成为你们大家庭当中的一员,我将尽我最大的努力为贵单位发挥应有的水平与才能。
此致 敬礼!
自荐人:××× 2014年11月12日
1
毕业综合测评成绩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