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嗦喇黄土高坡 黄土高坡歌词

高中作文 zuowen 1浏览

【 – 高中作文】

篇一:《美文3》

2016届高三美文三

流浪的二胡 作者:陈荣力 有一个精灵,漂泊如三春之水,清冷似冬夜之月; 有一个精灵,惆怅如初夏细雨,幽怨似深秋桂子;

有一个精灵,注定了永远都在流浪,这个精灵就是二胡,江南,流浪的二胡。 蒙古包、轱辘车、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注定了是马头琴的摇篮; 红高粱、信天游、大风起兮尘飞扬的黄土高坡,天生就是唢呐的世界; 而杨柳岸、乌篷船、小桥流水绕人家的江南则永远便是二胡生生不息的磁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风情亦孕育着一方乐器的生长,只是我们不知道,当初的当初,是江南选择了二胡,还是二胡选择了江南?我们只知道这样的选择费思量,难端详。

其实,二胡之于江南,恰如杏花春雨之于江南一般的诗意和绵长。虽然在高山流水里,我们只见过钟子期的那具焦尾琴,在浔阳江边,我们也只见过白居易的那柄琵琶,虽然在众多的唐诗宋词元曲明剧里,我们很难聆听二胡的那一声低泣,抚摸二胡的那一脉无奈。但是谁能说,有了焦尾琴、有了琵琶,二胡就没有在江南寂寞地流浪呢? 六朝金粉、王谢侯府的秦淮,有着太多的声色犬马,那不是二胡弦线上开放的花;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钱塘,有着太浓的绮丽繁华,那也不是二胡琴弓中跳动的节拍。 纤道、乌篷、台门、廊棚,雨巷、石桥、茶肆、谷场,注定了是二胡流浪的行脚。 流浪,本不属于墨客骚人、达贵宦家。流浪的二胡注定只是百姓黎民、俗子凡夫欢乐中开放的花,悲愁里流淌的画;流浪的二胡天生就是贩夫走卒、商贾戏子开心时的道具,潦倒间的支撑。 我们真的不知道,二胡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江南流浪,我们只知道当如水的月色浸淫深秋桂子的时候,当稠密的细雨婆娑河边芭蕉的时候,当多情的晚风掸(胆)拂台门石桥的时候,当散漫的炊烟缭绕乡野谷场的时候,二胡便开始在江南流浪。当流浪的二胡宿命地遇上那个人后,它的流浪更被无端地浓缩聚集了,更被无限地扩散放大了。那个叫瞎子阿炳的人正像一个巫师,二胡遇上他,从此便再也停不下流浪的步伐。

《二泉映月》的音符如泉眼汩汩洇漫,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该是一种无奈;《病中吟》的曲调如泪水缓缓渗出,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分明是一种悲凉;《良宵》的节拍如思念浓浓笼罩,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更是一种彻骨的沧桑。那样的流浪已不是二胡的流浪、音乐的流浪,那样的流浪是一个灵魂的流浪、一方土地的流浪,那样的流浪是一个时代的流浪、一个民族的流浪。 流浪的二胡总要催生众多流浪的心灵,催放众多流浪的花,瞎子阿炳是一个极致。然而在江南,在青石小弄台门深、乌瓦粉檐廊棚长的遍地市肆的江南,在春草池塘蛙鼓稠、莺雏声里碧禾浓的处处乡野的江南,类似因了二胡而流浪的心灵和生命何止阿炳呢?

器乐是一方水土的精灵,是一盈风情的血脉,更是一个时代、一种文化的魂魄。其实,流浪不仅仅只是一种悲苦、一种困顿、一种沧桑、一种无奈,流浪更是一种忍耐、一种坚韧、一种奋进、一种抗争,流浪,是生命另一种鲜活的姿态,而鲜活的姿态是永远都不能消解的。

听,今夜初秋的晚风里,什么地方又传来一阵阵二胡的声响,那声响单纯稚拙,透明鲜亮,那声响恰如枯树上爆出的一串串鹅黄的嫩芽。

呵,江南,流浪的二胡,永远不死的二胡。

感动是一种养分 何蔚

常常有一些无法言说的感动。 譬如看见果实坠地,从一棵树的手腕上,一枚青涩的苹果或一只熟透的蜜桃,冷不丁地跳到地上,在尘土中灼下一道轻痕,打下一个水印,或者连一点儿蛛丝马迹也不曾留下,可就在这一瞬间,它已经深深地感动了我。

譬如看见一只鸟儿,在我的窗台上跳跃盼顾,抖动漂亮的羽毛冲着我叫了那么一声。甚至只有半声,尔后又匆匆飞走。譬如看见一个朋友久违的眼神和手势,看见一颗滚动在草叶上的露珠被风摔碎之前的最后一次闪耀,看见一群蚂蚁抬着一只蜜蜂在大地上缓缓行进时所表现出的那种小心谨慎与肃穆庄严 ""总之,感动我的有时是一种声音,一种复杂的隐喻了生命幻象的声音;有时是一种色彩,一种沉重的、负载了诸多情感信息的色彩;有时是一种状态,一种含蓄的。超越了明示话语的状态。也有时侯,感动我的竟是一种细微、寻常得极容易被人忽略的场景,正如一群蚂蚁抬着一只蜜蜂的残骸亦惨亦烈地向前移动,最终,它们几乎全部移进了我的内心,默化成一曲悲壮的挽歌和一场永久的仪式。更有时候,感动我的仿佛什么也不是,即使是,也仅仅只是事物的一粒元素而已。

不知道为什么要感动。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若是没有感动,我想我就会于不痛不痒中丢弃自己。因为我知道,这个世界上连一朵花一茎草一湖水一尾鱼和一条狗,都那么持久地拥有若令人感动的特质。所有的生命几乎都离不开感动。如果对美视而不见,对春天也无动于衷,那么还有什么理由在美和春天之间迈动双脚呢 ?

想一想,一朵花因为什么面鲜艳妖媚,一茎草因为什么面摇曳多姿,一湖水因为什么而清波荡漾,一尾鱼因为什么而跃出河面 ?

许多时候,我就是这样不可抗拒地被一些极小的事物感动着,被极小的感动润泽着。只是,我好像从来没有留心将每一次感动的具体根由进行仔细地探究,一条一款地罗列起来,为诱发下一次感动埋好伏笔。我想,

谁如果真这么愚蠢地对待感动的话,那他就不可能拥有更多的感动了。感动是不能提前准备的,如同做梦一样,因此也没有必要在事后对它做一番精彩的归纳、总结或者赏析。 常常被感动而充满激情的人是有福的。

我或许属于其中之一。故我想 : 我感动是由于我深爱着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我甚至比别人更留意也更钟情于它们。而这些美好的事物也仿佛是我的朋友和亲人,也同样爱着、留意着、钟情着我。我们永远保持着那种和谐友善、亲密真挚的联系,保持着深层的感情交流、碰撞与沟通。彼此间相互提醒、暗示。相互期许、关怀和给予。每一次小小的感动都会洗净我灵魂中某个小小的斑点和污渍;每一次深深的感动都有可能斩断我性情中某一段深深的劣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感动使我的内心变得清洁、明亮、丰富而又宽敞,使我面对每一轮崭新的日出都能觅得一个全新的自我。

对于我,感动始终是一种崇高的养分,如同丰盈甘美的母乳 ; 对于感动,我则始终都是一个受益不尽的吮吸者,吸着母乳的精华渐渐长高、长大,健康、强壮,享有智慧与激情。 因此我敢说,一个人,只要他还能感动,就不至于彻底丧失良知与天性。只要能感动,即使将你放在生活的最边缘,你也决不会轻易放弃做人的资格以及与生俱来的发言权。

一株行走的草 简嫃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苍穹,笼罩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地见牛羊。

我来到广阔的草原上,被细微的声音吸引。

那是自草原底层所发出的,牧草舒络筋骨的声音;也是被风吹袭时,草尖与游云相互拥舞的声音。那是人声交错的世界里听不到的微语,人的眼眸与耳识总是停伫在尘世的荣华上,遗忘了草原上有更深奥的交谈。

我逐渐明了,其实人世的生灭故事早已蕴涵在大自然的荣枯里,默默地对人们展示这一切,预告生生不息,也提挈流水落花。人必须穷尽一生之精神才能彻悟,但对这草原上每一棵草而言,春萌秋萎,即具足一生。人没有理由夸示自己生命的长度,人不如一株草,无所求地萌发,无所怨悔地凋萎,吮吸一抹草该吮吸的水分与阳光,占一株草该占的土地,尽它该尽的责任,而后化泥,成全明年春天将萌生的草芽。

众草皆如此,才有草原。

我不断迫寻,哪里能让我更沉稳,哪里可以教我更流畅;在熙扰的世间,却不断失望。才知道我所企盼的,众山众水早巳时时对我招引,只是我眼拙了。山的沉稳,成就了水的流畅,水的宽宏大量,哺育了平野人家、草原牛羊。

如果田舍旁的稻花曾经纾解我的心,不仅是勤奋的庄稼人让它们如此,更是平野与流水让它们如此。如果,深山里的松涛曾经安慰我,那是山的胸襟让它如此。如果桃花的开落曾经换来我的咏叹,我必须感恩,是山、水、花、鸟共同完成的伦理,替我解去身上的捆绳。

我不曾看到一座单独的山,山的族群合力镇住大地;也不曾看到一条孤单的河,水的干手干足皆要求会合。不曾有过不调萎的桃花,它们格守生灭的理则,让四季与土地完成故事。 荣,是本分的;枯,也是本分。

在我眼前的草原,无疑地也是天地伦常的一部分。吸引我的这一幅和谐,乃是天无心地苍茫着,山无心地盘坐着,草原无心地拂动着,牛羊无心地啮食着,而我无心地观照着。

此时的我,既是山里的一块岩,也是天上游动的云;是草的半茎,也是牛羊身上的汗毛。 人不能自外于山水。当我再次启程,我是一株行走的草,替仍旧耽溺在红尘里的我,招魂。

家国情怀总相牵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习近平总书记17日在春节团拜会上的重要讲话,凸显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家国情怀,再次让人们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及家庭、家教、家风对于以德治国的重要意义。 在我们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中,家庭被反复吟唱。在游子的心中,她是明月,是寒梅,是夜曲,是歌声,是一副对联,是团圆饭的味道;她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愁绪,有“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的感怀,也有“一朝辞此地,四海遂为家”的豪气;她难以言表,又时刻涌现,形成共同的民族文化心理、人伦理念。尤其在春节,不论天南海北,人们都把家庭作为原点和重心。 重视家庭,是因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每个人品格形成的起点;重视家庭,是因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社会健康向上的基础保障;重视家庭,是因为每个家庭的家风,汇集一起,能够直接影响社会风气。毫无疑问,无论对个人、集体,还是整个社会,家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基石作用,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在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中,以德治国是一个重要内容。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要求。而家教、家风,是构成“德治”的重要基础,对个人品德建设,对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都具有难以替代的作用。

也正基于此,家国情怀,成为千百年来华夏儿女心中割舍不断的情怀,成为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重要精神资源。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家和国始终维系在一起,荣辱与共,治家也成为治国不可或缺的范畴。

时序更替,梦想前行。在当前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进程中,发挥传统文化的内生力量,把依托家庭、家教、家风的“德治”效果发挥好显得尤为重要。内有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滋养,外有法治建设的强力支撑,才能延续生生不息的力量,激发民族创造力,为国家创造更多财富、为人民增加更多福祉、为民族增添更多荣耀。

篇二:《200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200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命题人:往事如烟 满分:120分 时间:150分)

一、 积累和运用:(共5小题,共21分)

1、请将下面一句话抄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正确、规范、工整。(3分)

在安静中盛享人生的清凉

2、按要求

各题。(6

(1)根据

古诗文名句。(4分) 完成下列分) 提示默写

潇洒是什么?陶渊明说,潇洒是“ ,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刘禹锡说,潇洒是“斯是陋

室, ”的自信;陆游说,潇洒是“ ,只有香如故”的优雅;孔子说,潇洒是“————–,

不亦君子乎。”的旷达。

(2)古诗鉴赏:(2分)

江 楼 感 旧

【唐】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请从思想内容或写作手法方面进行简单赏析。(30字左右)

赏析:

3、走近名著:(5分)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

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的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用痛

苦换来欢迎。

——罗曼〃罗兰《名人传》

(1)罗曼·罗兰在《名人传》中热情赞颂的这位与命运、与生活搏斗的英雄是 。(1

分)

(2)罗曼·罗兰说这位英雄是“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

乐”,请你结合他的生活经历和杰出成就,说说“苦难”和“欢乐”各指什么。(2分) (3)在中国

古典名著《水浒传》中,有哪个英雄让你钦佩,请你为他写一段颁奖词。(要求其中必须有相关情节以

及人物评价,60字左右)(2分)

4、下面一段话在标点、字词、句子方面存在问题,请找出来并改正。(3分)

清明节,是中国人祭奠祖先的日子。4月4日上午9时50分,来自海内外的炎黄子孙聚集在陕西省黄陵县新落

成的祭祀大店,首次按照古代黄帝陵祭祀的礼仪祭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参加此次祭奠大典的各界代表共

有3000多人,为历届公祭参加人数之最,而聚集在黄帝陵四周前来参祭的群众才近万人。

标点:

字词:

句子:

5、探究题:(4分)

(1)认真观察“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图案,请你试着写出此图案的寓意。(2分)

(提示:此图案的原型是金沙“四鸟绕日”金饰,2001年出土于四川成都金沙遗址。)

(2)认真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分)

材料一:中国各地留下的地方小剧种有300个,但据20世纪90年代的一项调查发现,地方小剧种消亡的速度

正在加快,不少剧种在全国范围内只剩下一个剧团。山西省素有“中国戏曲艺术摇篮”之美誉,新中国成立之初,

这个省还有52种地方小剧种,现如今全省地方戏仅存28种。一些濒临消亡的戏曲剧种资料散落民间,因无经费抢

救,艺术遗产存在失传的危险。

材料二:从今年起,每年6月的第2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随着

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文化遗产及其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探究结果:

二、综合性学习:(8分)

2006年3月18日,主题为“世界水论坛“的水峰会在墨西哥城召开,全球130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全世

界的眼光又聚焦在“水”的问题上。针对这个问题,你校学生会准备在全校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设

计这项活动。

1、请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个活动主题:(10字以内)(2分)

2、请围绕活动主题为这次活动设计3种活动形式:(3分)

(1)

(2)

(3)

3、活动结束,校电视台准备让你就这次活动在电视上谈谈自己的感受,你可以这样对观众说:(50字

以内)

(3分)

三、阅读和理解:(41分)

(一)现代文阅读(12分)

请 你 点 亮 节 能 灯

文/曲 兵

(1)目前,高效照明的节能灯在国际市场上大受欢迎,据专家测算,如果以功率11W的节能灯代替60W的白炽灯,

可以节电80%,亮度还能提高20%—30%。如果全国有12亿只节能灯,一年可节电858.48亿度,相当于三峡电

站一年的发电量。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节能灯在国内反应冷淡,无法发挥巨大的节能作用。

(2)每年夏天,大部分省份就会产生电力紧张的情况,很多工厂因为用电量大,被迫限电。然而,现在国内一些

大型用电企业在使用了节能灯后取得了很好的节能效果。2005年3月,昆明钢铁集团公司将13 000多只白炽灯换成

节能灯,照明功率由整改前的1 032千瓦下降到235千瓦,综合节电率在70%以上,年节电110万度。

(3)节能灯节电不仅能减少电力负荷,缓解我国电力紧张状况,而且还有巨大的环保效益。每节约1亿度电就意

味着节约4.04万吨标准煤,减少排放10.64万吨二氧化碳、0.09万吨二氧化硫。

(4)据悉,美国、法国、荷兰、英国、意大利等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纷纷制订出相关的扶持政策,用于推广

节能灯等节能产品。仅美国环保局从1991年开始实施绿色照明计划以来,就投资了10多亿美元用于推广高效照明

产品。

(5)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节能灯产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不仅掌握了相关的核心技术,产量也跃居世界第一,

2003年中国节能灯的产量已占全球产量的70%以上。但是,我国生产的节能灯主要是用于出口,国内的使用量偏低。

以2003年为例,当年节能灯在国内的销售量为3.56亿只,白炽灯的使用量却高达30亿只。

(6)为何节能灯在国际市场大受欢迎,而国内反应却这么冷淡呢?这里面原因很多,其中一个主要障碍就是行业

市场不规范,运行混乱。一些小作坊制造的节能灯光效低、寿命短和光衰快,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信心。2005年2

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对上海、广东两地的节能灯商品进行检测,结果抽样合格率仅为39%。行业市场的混乱

导致规范的节能灯生产厂家不敢将主要精力放在国内。厂家偏重出口加剧了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使消费者对节能

灯的信心更难建立起来,恶性循环,导致了节能灯产品“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局面。

(7)另外,扶持政策不完善也是节能灯在国内遇冷的原因,我国还缺少全国性的鼓励高效照明产品生产、使用的

财政、税收优惠政策,推广节能灯产品也缺乏有效的投融资渠道和激励机制。美国等发达国家对购买节能产品都会

进行补贴,在美国市场,消费者每买1只“得邦”牌节能灯(浙江出口产品),便能得到美国能源部3美元的补贴。

(选自《科学大众》 2005年10月)

1、结合全文,概括节能灯在国际上很受欢迎但国内反应冷淡的原因。(3分)

2、短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写出两种主要的说明方法,并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其中一种说明方法的

作用?(4分)

说明方法: 分析作用:

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含义。(3分)

4、请你设计一条简短的标语,提倡大家多使用节能灯以节约电力能源。(2分)

(二)现代文阅读(16分)

流 浪 的 二 胡

陈荣利

有一个精灵,漂泊如三春之水,清冷似冬夜之月;

有一个精灵,惆怅如初夏细雨,幽怨似深秋桂子;

有一个精灵,它注定了永远都在流浪。

它就是二胡,江南,流浪的二胡。

蒙古包、轱轳车,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注定了是马头琴的摇篮;

红高粱、信天游,大风起兮云飞扬的黄土高坡天生就是唢呐的世界;

而杨柳岸、乌篷船,小桥流水绕人家的江南则永远是二胡生生不息的磁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风情孕育着一方乐器的生长,只是我们不知那当初的当初,是江南选择了二胡,还是

二胡选择了江南。这样的选择费思量,难端详。

二胡之于江南,恰如杏花春雨之于江南一般地诗意和绵长。虽然高山流水,我们只见过俞伯牙的那具焦尾琴;

浔阳江边,我们也只闻见白居易的那把琵琶。虽然众多的唐诗、宋词、元曲、明剧之中,我们很难听得二胡的那一

声低泣,触到二胡的那一脉无奈,但是谁能说,倘无焦尾琴和琵琶,二胡就不会在江南寂寞地流浪呢?

六朝金粉、王谢侯府的秦淮,有太多的声色犬马,那不是二胡弦线上开放的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钱塘,

有太浓的绮丽繁华,那不是二胡琴弓中跳动的律。纤道、乌篷、台门、廊棚,雨巷、石桥、茶肆、谷场,这才注定了二胡流浪的行脚,本不属于墨客骚人、显贵官宦。流浪的二胡注定只是在百姓黎民、俗子凡夫中开放的花,流淌的画;流浪的二胡天生就是贩夫走卒、商贾戏子开心时的道具,潦倒间的支撑。

我真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二胡开始在江南流浪,我只知道当如水的月色浸润深秋桂子,稠密的细雨婆娑河边芭蕉的时候;当多情的晚风掸拂台门石桥,散漫的炊烟缭绕乡野谷场的时候,二胡的流浪便开始了。当流浪的二胡宿命地遇上了那个人,它的流浪被无端地浓缩聚集了,被无限地扩散放大了。那个叫瞎子阿炳的人,象一个巫师,二胡遇上了他,从此便再也停不下流浪的步伐。

《二泉映月》的音符如泉眼汩汩洇漫,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该是一种无奈;《病中吟》的曲调如泪水缓缓流出,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分明是一种悲凉;《良宵》的节拍如思念浓浓笼罩,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更是一种彻骨的沧桑,那不是二胡的流浪,音乐的流浪,那样的流浪是一个灵魂的流浪、一方土地的流浪,那样的流浪是一个时代的流浪、一个民族的流浪。

流浪的二胡总要催生众多流浪的心灵,催放众多流浪的花,瞎子阿炳便是一个极致。然而在江南,在青石小弄台门深、乌瓦粉檐廊棚长遍地市肆的江南,在春草池溏蛙鼓稠、莺雏声里碧禾浓处处乡野的江南,类似因了二胡而流浪的心灵和生命又何止阿炳呢?……

一方水土的精灵,一盈风情的血脉,器乐是一个时代一种文化的魂魄。而流浪,不只是一种悲苦和困顿、一种沧桑和无奈,更是一种忍耐和坚韧、一种奋进和抗争。它是生命另一种鲜活的姿态,这种鲜活的姿态永远都不能消解。

( 选自《当代美文》)

1、作者为什么说二胡是“流浪的二胡”?(2分)

2、通读全文,说说如何理解“流浪的二胡注定只是在百姓黎民、俗子凡夫中开放的花,流淌的画;流浪的二胡天生就是贩夫走卒、商贾戏子开心时的道具,潦倒间的支撑。”?(3分)

3、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对现实的思索说说作者为什么说“一方水土的精灵,一盈风情的血脉,器乐是一个时代一种文化的魂魄。”?(3分)

4、做读书卡片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它能即时记录并表达我们阅读文章时的思考和感悟。请摘录出恰当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抄写在下面的读书卡片上,并写出心得体会(4分)

读 书 卡 片

5、文中说“红高粱、信天游,大风起兮云飞扬的黄土高坡天生就是唢呐的世界。”的确,陕西也有很多属于自己这方水土的艺术,例如:秦腔、唢呐、皮影、剪纸、户县农民画等,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年轻人已经对这些传统的民族文化不感兴趣,请你根据这一现象,写一段话,呼吁大家关注我们

的传统文化。(60字左右)(4分)

(三)文言文阅读(13分)

人生小幼,精神专得,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①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反诵经书,一月废臵,便至荒芜矣。②然人有坎壈(lǎn 坎壈:困顿,不得志。),.

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孔子云:“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魏武(曹操)、③袁遗老而弥笃。曾.

子七十乃学,名闻天下。荀卿五十,始来游学,犹为硕儒。公孙弘四十馀,方读《春秋》,以此遂登丞相。……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于暝目而无见者也。

【注释】①十年一理:温习 ②然人有坎壈:(lǎn)坎壈:困顿,不得志。 ..

③袁遗老而弥笃: ..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3分)

(1)犹不遗忘 ( ) .

(2)袁遗老而弥笃 ( ) .

(3)方读《春秋》 ( ) .

2、解释“闻”在下列句中的不同意义:(2分)

曾子七十乃学,名闻天下 ( ) .

遥闻深巷中犬吠 ( ) .

3、翻译划线的句子。(3分) 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于暝目而无见者也。

翻译:

4、文中说魏武“老而弥笃”。他的诗中就有表现他这种情志的句子,请写出两句。(2分)

,。

5、读了本语段,你有什么感想?(3分)

四、作文(50分)

从下面作文题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48分)并写一段自评。(3分)

文题一:

希望是一份于焦躁不安的等待后如愿以偿的一缕闪亮,是一份成竹在胸的顾盼之后意想不到的一个回眸。有时候,当我们还没有来得及为昨天的过错感到遗憾,希望却又将新的一天送到我们的面前。生活想把人们迎进幸福的大门,才让希望送来一缕缕温暖的阳光啊!

请你“希望”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

1、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2、字数在600字—800字之间(如写诗歌不少于20行);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4、请你客观地为你的作文写一段自我评价。(不少于100字)

篇三:《200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200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命题人:往事如烟 满分:120分 时间:150分)

一、 积累和运用:(共5小题,共21分)

1、请将下面一句话抄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正确、规范、工整。(3分)

在安静中盛享人生的清凉

2、按要求完成

分)

(1)根据提示

句。(4分) 下列各题。(6默写古诗文名

潇洒是什么?陶渊明说,潇洒是“ ,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刘禹锡说,潇洒是“斯是陋室, ”的自信;陆游说,潇洒是“ ,只有香如故”的优雅;孔子说,潇洒是“————–,不亦君子乎。”的旷达。

(2)古诗鉴赏:(2分)

江 楼 感 旧

【唐】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请从思想内容或写作手法方面进行简单赏析。(30字左右)

赏析:

3、走近名著:(5分)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的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用痛苦换来欢迎。

——罗曼〃罗兰《名人传》

(1)罗曼·罗兰在《名人传》中热情赞颂的这位与命运、与生活搏斗的英雄是 。(1分)

(2)罗曼·罗兰说这位英雄是“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请你结合他的生活经历和杰出成就,说说“苦难”和“欢乐”各指什么。(2分) (3)在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中,有哪个英雄让你钦佩,请你为他写一段颁奖词。(要求其中必须有相关情节以及人物评价,60字左右)(2分)

4、下面一段话在标点、字词、句子方面存在问题,请找出来并改正。(3分)

清明节,是中国人祭奠祖先的日子。4月4日上午9时50分,来自海内外的炎黄子孙聚集在陕西省黄陵县新落成的祭祀大店,首次按照古代黄帝陵祭祀的礼仪祭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参加此次祭奠大典的各界代表共有3000多人,为历届公祭参加人数之最,而聚集在黄帝陵四周前来参祭的群众才近万人。

标点:

字词:

句子:

5、探究题:(4分)

(1)认真观察“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图案,请你试着写出此图案的寓意。(2分)

(提示:此图案的原型是金沙“四鸟绕日”金饰,2001年出土于四川成都金沙遗址。)

(2)认真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分)

材料一:中国各地留下的地方小剧种有300个,但据20世纪90年代的一项调查发现,地方小剧种消亡的速度正在加快,

不少剧种在全国范围内只剩下一个剧团。山西省素有“中国戏曲艺术摇篮”之美誉,新中国成立之初,这个省还有52种地方小剧种,现如今全省地方戏仅存28种。一些濒临消亡的戏曲剧种资料散落民间,因无经费抢救,艺术遗产存在失传的危险。

材料二:从今年起,每年6月的第2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随着经济全球

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文化遗产及其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探究结果:

二、综合性学习:(8分)

2006年3月18日,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嗦喇黄土高坡 黄土高坡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