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中作文】
【第一篇】西南大学特色专业
记住这些大学的王牌专业
8年志愿辅导经验,独一无二的志愿填报方法,只为高考考生如何填志愿、自己的分数适合填报哪些院校、如何选择专业等问题提供最便捷、最专业、最可靠的咨询。此账号已获得50万考生、家长及老师的关注!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王牌专业,重点大学的王牌专业就可以算是王牌中的王牌了,小编整理了各大重点大学的王牌专业,以供考生高考志愿填报时参考。
东南大学:
本来是大名鼎鼎的国立中央大学工科主干,也是四大工学院之南京工学院,改了名字之后,反而好像名气下降了。所以很多同学捡到宝了,性价比高,实力强大,它的优势就是它的好学科全是热门学科,建筑土木交通电子通信都是顶尖,再加生物医学工程全国第1,东大确实是不错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科大和人大很像一对哦,虽然没有地理优势,但是还是全国最顶尖的大学之一,中科大这个名就够了,超级高精尖。科大没有必要去在乎什么大学排名的。
南京大学:
1
让人敬佩的大学,南大和中科大一样,都没有合并过,而且还能屹立于7大顶级大学的行列,很不容易。曾经的国立中央大学,当然是南大的光辉历史。学科实力很均匀,没有什么差项,当然值得一提的是那些第一名,物理学,天文学,大气科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
都是国防七子,选择它们的工科,应该在长三角是不错的。 河海大学:
只推荐一个东西:水利工程,这个是全国第一。
复旦大学:
又是一所偶像级的学校,能进复旦就是很好了,不用管什么专业了,它比其他华东五校的优势就是,它在上海,而且它名气最大了。 上海交通大学:
学科结构很好,潜力超大,会越来越强的学校。清北复交,四大名校,这就够了。机械,船舶,信息安全,还有交大经管,都是充满诱惑力的。 2
同济大学:
名气太大了,分数反而有点虚高的感觉。不过同济的四个王牌那是真的王牌,绝对具有诱惑力:建筑土木城规汽车。
上海财经大学:
财经第一校,又是上海,为什么不去呢?
上海外国语大学:
算是外语第二校,北外和上外对齐了,热门。
华东师范大学:
老师们的梦想,想当老师,当然首选北师大和华东师大了,好专业,据说对外汉语很强,当然和教育学有关的东西都强。
华东理工大学:
行业类精英,化工去不了天大,当然去华东理工大学了。
浙江大学:
3
全国最综合性的大学来了,可惜人家就是什么都强,什么都拿得出手,超过清华北大也不是没有可能的。而且浙大专业各种包装实验班,很诱人。 厦门大学:
所谓的最美大学,学生们心中的天堂了,厦大在学生中绝对是粉丝最多的,这几年分数也是越来越高,人家是雷阵雨中的艾里斯顿商学院啊,人家有易中天啊,人家有会计广告一堆热门学科啊,人家是在厦门这个浪漫的城市。
中山大学:
老牌名校了,但是岭南作风太低调了,以至于在北方很多人只是知道有这么个名校,却不知道到底这个学校有什么好的。同样也是前10的常客,华南最高学府,当然是很值得报考的,没有什么一级学科是第一名,但是大部分学科都是前10名,奠定了它的实力。来中山,可以感受到不一样的南国风格。它的岭南学院,管理学院,中山医等专业也十分诱人。 华南理工大学:
和中山一样的遭遇,由于大部分学生都在珠三角被抢购一空,导致北方知名度不足,人家也是985名牌大学,根正苗红的中山大学的工科主干, 4
同时也是四大工学院和建筑老八校。它的最大优势就是,它是工科名校,它是珠三角唯一的工科名校,所以性价比十分高。轻工食品什么的就不说了,建筑学是第一王牌。
暨南大学:
著名侨校,三个王牌是很值得报考的,会计金融新闻,谁叫珠三角这么个大市场没有多少好大学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就业就是广外的拿手好戏,商务英语高级翻译以及小语种在国内也十分有名。
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都是师范花,其中最推荐的还是华中师范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应该是性价比很高的大学,虽然它的分数已经很高了,但是和它的超强实力还是没有成正比。不管如何,进入哈工大,你就是所谓的C9的学生了,而且不要认为哈工大地理位置太偏远,哈工大的牌子在全国都还是 5
【第二篇】西南大学特色专业
西南大学2016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
目 录
学 校 简 介 ………………………………………………………………………………………………….. 2
西南大学201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 4
西南大学2016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攻读博士学位 招生简章 …………………….. 7
西南大学2016年高校辅导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 9
西南大学2016年高校辅导员攻读“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10
西南大学2016年教育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 11
西南大学201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13
301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13
332马克思主义学院 ……………………………………………………………………………….. 13
303经济管理学院 ………………………………………………………………………………….. 14
304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 ………………………………………………………………………… 15
305教育学部 …………………………………………………………………………………………. 15
401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 ……………………………………………………………. 16
306心理学部 …………………………………………………………………………………………. 17
308 文学院 …………………………………………………………………………………………… 17
405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 18
406中国文学研究所·中国新诗研究所 ……………………………………………………… 18
309新闻传媒学院 ………………………………………………………………………………….. 19
310外国语学院 ……………………………………………………………………………………… 19
312美术学院 …………………………………………………………………………………………. 20
313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 ………………………………………………………………….. 20
314数学统计学院 ………………………………………………………………………………….. 21
315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 21
333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22
316化学化工学院 ………………………………………………………………………………….. 22
317生命科学学院 …………………………………………………………………………………….. 23
318地理科学学院 ………………………………………………………………………………….. 24
319材料与能源学部 ……………………………………………………………………………….. 24
320资源环境学院 ………………………………………………………………………………….. 25
321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 26
322工程技术学院 ………………………………………………………………………………….. 27
323纺织服装学院 ………………………………………………………………………………….. 27
324食品科学学院 ………………………………………………………………………………….. 27
325园艺园林学院 ………………………………………………………………………………….. 28
326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 ………………………………………………………………………… 28
327植物保护学院 ………………………………………………………………………………….. 29
411柑橘研究所 ……………………………………………………………………………………… 30
328 动物科技学院………………………………………………………………………………….. 30
329药学院、中医药学院 ………………………………………………………………………… 31
331 生物技术学院………………………………………………………………………………….. 31
407生物技术中心 ………………………………………………………………………………….. 32西南大学特色专业
408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 …………… 32
高校辅导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资格审查表 ……………………………………….. 34西南大学特色专业
学 校 简 介 西南大学(Southwest University)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农业部、重庆市共建的
重点综合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现任党委书记黄蓉生教授、校长张卫国教授。
学校主体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坐落于缙云山麓、嘉陵江畔,占地8000余亩,校舍面积
165万平方米,绿地率达40%,泱泱校园,宏丽庄重,气象万千,是闻名遐迩的花园式学校,教育部表彰的文明校园。
学校溯源于1906年建立的川东师范学堂,几经传承演变,1936年更名为四川省立教育
学院。1950年,四川省立教育学院的教育、国文、外文、史地、数学等系与1940年成立的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合并建立西南师范学院,农艺、园艺和农产制造等系与1946年创办的私立相辉学院等合并建立西南农学院。1985年,两校分别更名为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2000年,重庆市轻工业职业大学并入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西南农业大学、四川畜牧兽医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合并组建为新的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为西南大学,开启了学校发展崭新篇章。
百余年来,筚路蓝缕,玉汝于成,数代西南大学人以其弘毅坚韧、自强不息的奋斗铸
就了"特立西南、学行天下"的大学精神,不断丰富着"含弘光大,继往开来"的校训内涵。
百余年来,学校始终以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为己任,杏坛育人,劝课农桑,积淀了深
厚的人文底蕴。一大批名师先贤曾执教于此,春风化雨,躬耕不辍。数十万毕业生从这里走向四面八方,成为民族复兴大业的建设者和各行各业的中坚骨干。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鲜明,现有55个一级学科,涵盖了哲、经、法、
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12个学科门类,其中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9个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44个一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有1种专业博士学位、19种专业硕士学位,另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2个,有3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
识、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学校现有32个学院(部),105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20个、重庆市特色专业33个。教学资源丰富,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2个、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3个,有国家级精品课程46门、重庆市精品课程96门,有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现有在校学生5万余人,其中普通本科生近4万人,硕士、博士研究生11000余人,留学生600余人。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921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662人,博士生导师近300人、硕士
生导师1300余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1人、资深教授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长江学者"7人、"千人计划"入选者1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和学科评议组成员8人,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
学校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
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或农业部重点实验室10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111计划"创新引智基地3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2个、农业部科学观测实验站2个、国土资源部野外基地2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3个。近五年来,学校科研立项数量和经费大幅增长,年增幅均达30%以上,获"973"课题、"863"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等国家级项目700
余项,获得授权专利800余项,育成动植物新品种30个,出版专著600余部,发表各类论文13000余篇。"十二五"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教育部普通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20余项。
学校注重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有西南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与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市30余个地、市、县和一批龙头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与20多个省市的近200个县市开展了科教合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与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县校合作,得到了广泛好评,被誉为产学研有效结合的"石柱模式"。
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与美、加、泰、日、韩、越、澳、俄等近30个国家和地区
的8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在泰国、加拿大合作建立孔子学院2所。
历经百余年的磨砺和发展,今天的西南大学正秉承"含弘光大、继往开来"的校训,坚
持"学术立校、人才强校、质量兴校、管理活校"的发展理念,全面深化综合改革,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大学而坚实迈进。
西南大学201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科 学专门人才。
二、招生方式
学校博士研究生招生分为公开招考、“申请考核制”、硕博连读等方式。
三、报考条件
(一)公开招考方式(不含各类专项计划)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 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西南大学特色专业
2.已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4.有两名与报考学科有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
5.现役军人考生,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要求办理。
(二)少数名族骨干计划、教育博士、高校辅导员等专项计划以及“申请考核制”报考条件由专门简章另行公布。
四、报名方式及报名费
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在2016年1月15日-2016年2月25日登录学校博士招生报名网
报网址(请注意学校研究生招生网
报名费:200元,(复试费100元,由所报招生学部、院(所、中心)收取)
2016年学校博士研究生招生公开招考只安排一次,具体如下:
网上报名时间:2016年1月15日-2016年2月25日;
现场确认时间:2016年2月26日-2016年2月28日;
现场确认地点:西南大学研究生院八一礼堂;
五、考试
(一)初试
1.初试时间:2016年3月26日—27日,初试地点由研招办安排;
2.初试方式为笔试,招生专业、初试科目见《西南大学201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考生可于2016年3月20日后在报名系统中打印准考证。
(二)复试
复试时间:2016年3月27日—4月1日,复试地点由所报招生学部、学院(所、中心)安排;
复试期间考生均须参加体检,体检由我校校医院组织进行,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
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执行,不参加体检,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有关详细情况请与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并请留意学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页上的通
知及相关内容(
六、录取
各招生单位根据学校下达的招生计划,综合考生初试、复试成绩及科研、学术成果、
体检结果等信息,德智体全面衡量,确定拟录取名单,报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审核通过后,在学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公示不少于10个工作日且无异议后报重庆市教育考试院。
拟录取名单经教育部录取检查通过后,发放录取通知书。
七、学费与奖(助)学金
1.所有博士研究生均需缴纳学费。普通博士研究生学费标准每生1万元/学年,三年
共计3万元。
2.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学校从2013年起实行新的奖助学金体系,非在职博士研究生
享受学业奖学金奖励全额学费,除此之外学校还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单项奖学金、专项奖(助)学金等。详见《西南大学奖助学金管理文件汇总》
3.自2009年起,学校成为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签约单位,我校在读博士研究生可通过该项目选派渠道申请国家公派留学基金资助,获得与国外一流高校一流导师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机会。
八、其他
1.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凡不符合报考条
件、提供虚假信息的考生一律不予录取,凡不按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教育部教学[2003]17号文件规定:从招收2004年博士研究生起,取消考生报考研
究生须征得所在单位同意的规定,但现为委托培养的应届生、拟报考委托培养的考生以及
【第三篇】西南大学特色专业
西南大学深化综合改革方案
西南大学深化综合改革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大学,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此方案。
一、发展现状
2005年7月,原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西南大学。经过近10年的发展,学校进入“211工程”建设、部部共建和部市共建行列,拥有12个学科门类、55个一级学科,2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种专业博士学位,19种专业硕士学位。获得“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柑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颁布实施《西南大学章程》,制定发展战略规划、学科与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实施“518质量工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程”,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篇、提名7篇;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9项,其中一等奖1项;学生初次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0%以上,入选“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获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27项,其中一等奖2项;获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实施“聚贤工程”“英才工程”,新增一批国家级教学团队、教学名师,建构起有“两院院士”“千人计划”“长江学者”等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
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多次获得国务院、教育部、团中央等授予的荣誉称号。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对照党和国家要求,学校的发展存在一些差距和问题,主要表现为:内部治理结构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不够衔接;办学体制与学校内涵发展需要不完全契合;学科专业调整力度不够大;创新型人才培养举措不够多;创业就业现状与毕业生期待不完全适应;科研评价体系不尽完善;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机制不够健全;编制、岗位与收入分配结合不够紧密;服务保障体系与学校发展目标不够协调;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落实不够到位。这些已经成为制约学校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大学的重要因素。
二、指导思想西南大学特色专业
学校深化综合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全面深化改革要求,适应国家改革整体战略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瞄准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目标,实施《西南大学章程》,坚持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校,突出问题导向,树立底线思维,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着眼制度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促进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大学。
三、总体目标
学校深化综合改革的总体目标是:着力学校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实现治
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健全以《西南大学章程》为统领的制度体系,科学发展,强校升位,到2020年初步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大学。
围绕总体目标,学校深化综合改革秉持如下思路:以学科专业调整为龙头,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关键,以科研评价体系构建为抓手,以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和创新能力提升为标准,实施“一提高两特色三发展战略”,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实现“五个转变”。一提高,即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把提高质量作为学校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两特色,即进一步突出学校在长期办学历史中积淀的教师教育和农业教育的办学特色。三发展,即坚持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实现五个转变,即实现学校发展向质量效益转变、人才培养向创新实践转变、学科建设向内涵提升转变、科学研究向驱动发展转变、社会服务向协同共赢转变。在此思路下,学校深化综合改革分三个阶段推进:
第一阶段为2013年9月—2014年12月。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转变观念,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建立健全以《西南大学章程》为统领的制度体系;形成综合改革方案;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第二阶段为2015年1月—2018年12月。主要任务是: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先导,实施编制、岗位、绩效分配方案,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工程;以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为重点,减少二级教学科研单位数量,形成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特色凸显的综合大学发展格局;以招生考试改革为引导,改革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
第三阶段为2019年1月—2020年12月。主要任务是:全面完成综合改革阶段性任务,巩固改革成果,实现学校发展的整体转变,初步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大学。
四、重点任务
(一)深化内部治理结构改革
1.目标
围绕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内部治理结构运行机制;建立健全以《西南大学章程》为统领的制度体系,强化制度执行力;加强各级学术组织建设,保障学术委员会独立行使职权;健全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工作机制,保证师生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搭建社会力量参与学校发展平台,丰富支持学校发展的组织形式。
2.内容
之一:建立健全以《西南大学章程》为统领的制度体系
推进《西南大学章程》实施,强化章程执行力;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党委工作规程,修订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内部治理结构运行机制;完成规章制度的“废、改、立、释”,构建根本制度稳定、基本制度完备、具体制度配套的校内制度体系。
之二:加强学术组织建设
修订并实施《西南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组建新的校学术委员会及学科专业建设、学术评价与学术道德建设、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等专门委员会;制定《西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分委员会规程》,建立学院(部)
学术分委员会,健全校院(部)两级学术管理体系;优化学术委员会构成,设置校学术委员会办公室;制定《西南大学学术委员会议事规则》,建立学术评价、学术论证等制度,保障学术委员会统筹行使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职权。
之三:健全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
制定《西南大学加强民主管理的实施意见》。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健全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工作机制,推行党代表任期制和提案制,加强党委全委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完善党委常委会向党委全委会报告工作接受监督机制。完善师生员工参与民主管理机制,制定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列席校长办公会等办法,完善教代会代表开展听证、质询和巡查的工作机制;建立学代会代表常任制和提案制;加强统一战线协商民主工作;完善定期向离退休老同志通报情况举措。推进校院两级信息公开,修订《西南大学信息公开实施细则》,完善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制和平台建设,建立二级单位信息公开评价机制。
之四:搭建社会力量参与学校发展平台
成立对外联络部,加强对外联络,密切社会联系;制定《西南大学理事会章程》,组建西南大学理事会;建立健全理事会议事规则,发挥理事会咨询、协商、审议与监督职能,推动社会力量支持学校发展常态化长效化。
(二)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1.目标
立足提升学校治理科学化水平,积极稳妥地推进办学体制改革;推进部部共建、部市共建,提升办学实力;深化中外合作办学体制改革,
【第四篇】西南大学特色专业
西南大学重点学科名单
西南大学重点学科名单
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
基础心理学、特种动物经济饲养、课程与教学论
36个重庆市重点学科
9个省部(市)级一级重点学科、16个省部(市)级二级重点学科、11个省部(市)级二级重点建设学科
【第五篇】西南大学特色专业
西南大学文学院培养方案20151020
2014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免费师范)培养方案
一、专业简介
西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六所师范院校之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是传统优势专业之一。本专业始建于1950年,吴宓、高亨、赖以庄等学术大师曾在此执教多年,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形成了优良的学术传统和办学特色。本专业是教育部国家特色专业,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25位,西南地区前列,是重庆市唯一的A+级人文学科。拥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等二级学科可招收博士研究生)和美学二级学科博士点。2007年,本专业开始招收汉语言文学专业(免费师范)学生,本专业在学科实力、教学质量、学生就业等方面,在全国尤其在西部地区有较大影响。
二、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 培养目标:
本专业围绕学校“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总目标,贯彻“文以化人”理念,培养具有厚实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必要的相关专业知识、良好的心理和思想道德素质,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激励毕业生树立终身从教的信念,热爱教育事业,能够胜任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并有志成为未来的教育家。
培养要求: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良好的人文修养和求实创新的精神。 2.掌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并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能力。 3.具备较高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具备优良的教师素质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熟悉教育管理,有教育科研能力。 5.具有健全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6.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三、学期与学制
学期:每学年分为秋季、春季和夏季三个学期。夏季学期为选择性学期,不列入学期排序。
学制:标准学制4年,学习期限为3-6年。
四、毕业学分与授予学位
毕业学分:162学分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五、专业核心课程
中国古代文学(A-F)、中国现当代文学(A-C)、外国文学A、外国文学B、古代汉语A、古代汉语B、现代汉语A、现代汉语B、文学概论A、文学概论B等。
六、主要实验及实践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加强专业实践训练,拓展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1.教育实习。学生在第5、6学期进入中学实习一学期。具体实施措施见《西南大学实习管理办法》。
2.毕业论文。具体实施办法见《西南大学毕业论文管理规定》。
3.社会实践。要求学生在寒暑假、周末等时间完成,具体考核由各年级辅导员来实施。
【第六篇】西南大学特色专业
西南大学2014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西南大学
二○一四年十二月
目 录
引 言 …………………………………………………………………………………………………………… 1
第一部分 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 4
一、本科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 4
(一)本科毕业生规模…………………………………………………………………………….. 4
(二)本科毕业生结构…………………………………………………………………………….. 4
(三)本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 7
(四)本科毕业生分专业就业率………………………………………………………………. 8
(五)本科毕业生就业流向……………………………………………………………………… 9
二、研究生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 12
(一)研究生毕业生规模……………………………………………………………………….. 12
(二)研究生毕业生结构……………………………………………………………………….. 13
(三)研究生毕业生总体就业率…………………………………………………………….. 16
(四)研究生毕业生各培养单位就业率………………………………………………….. 17
(五)研究生毕业生就业流向………………………………………………………………… 18
第二部分 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 ………………………………………………………………….. 21
一、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 …………………………………………………………………… 21
(一)工作单位层次指标分析………………………………………………………………… 21
(二)工作城市层次指标分析………………………………………………………………… 22
(四)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指标分析…………………………………………………………. 23
(五)能力对工作满足度指标分析…………………………………………………………. 23
(六)半年内离职率指标分析………………………………………………………………… 24
(七)毕业半年月收入指标分析…………………………………………………………….. 24
(八)就业满意度指标分析……………………………………………………………………. 25
(九)用人单位对学校满意度指标分析………………………………………………….. 26
二、研究生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 ……………………………………………………………….. 27
(一)薪酬水平分析………………………………………………………………………………. 27
(二)就业满意度分析…………………………………………………………………………… 27
(三)专业对口度分析…………………………………………………………………………… 28
(四)就业离职率分析…………………………………………………………………………… 29
(五)研究生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分析………………………………………………….. 30
第三部分 毕业生就业工作特色 ………………………………………………………………….. 31
一、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和保障体系…………………………………………………………. 31
二、突出转变就业观念教育夯实就业指导………………………………………………. 31
三、着力强化就业服务平台建设…………………………………………………………….. 32
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3
五、深入落实就业状况反馈……………………………………………………………………. 35 结 语 …………………………………………………………………………………………………………. 36
引 言
西南大学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占地面积9600余亩,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首批试点高校,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高校,全国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高校,《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部署重点建设高校,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合作院校,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明显,涵盖了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12个学科门类,55个一级学科。学校现有34个学院(部、校区),2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种专业博士学位,19种专业硕士学位,107个本科专业。学校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7个省部(市)一级重点学科、2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在校学生近5万人,其中普通本科生近4万人,硕士、博士研究生11000余人,留学生700余人,每年毕业生12000余人。学校按照“注重人格塑造,突出综合培养,强化实践训练,服务社会民生”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强化教学的中心地位。建校以来,培养了近30万各行各业、各个层面的优秀人才,涌现出了袁隆平、吴明珠、向仲怀、胡锦矗、张鲁等大批的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
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秉持“时时有指导,处处有服务”的理念,坚持“学校主导,学院主体,学生主动,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机制,贯彻“招生、培养、就业”三方联动,构建全程化、全方位、全员化、专家化、信息化、个性化、精细化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保障毕业生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就业工作卓有成效,先后荣获“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典型经验高校”、首批“重庆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示范中心”等荣誉称号。
学校2014届毕业生12700人,其中本科毕业生9218人、研究生毕业生3482人。2014届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4.19%、年终就业率96.54%。2014届研究生毕业生年终就业率95.29%,其中博士生就业率98.74%;硕士生就业率95.04%。学校坚持将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作为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通过建制度、强保障、抓落实,突出做好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发布工作,为学校深化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可靠依据,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本报告的本科毕业生部分由学校招生就业处编制,其中就业基本情况部分相关数据源自2014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方案,数据统计截止时间为2014年8月31日,就业状况分析部分相关数据源自学校委托的第三方机构北京德森哲信息技术研究院开展的网络问卷调查,调查时间为2014年11月10日至12月10日,共收到有效调查问卷8106份,占2014届本科毕业生人数的87.94%,问卷的问题选项全为单项选择,由毕业生选择最为接近的选项填答。
本报告的研究生毕业生部分由学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编制,其中就业基本情况部分相关数据源自2014届研究生毕业生就业方案,数据统计截止时间为2014年8月31日,就业状况分析部分相关数据源自该部开展的问卷调查,调查时间为2014年12月9日至12月31日,发放问卷2760份(不含委培、定向研究生毕业生),收回有效问卷2372份,回收率85.94%。
本报告中的初次就业率数据统计截止时间为2014年8月31日,年终就业率数据统计截止时间为2014年12月31日。
本报告就业率计算方法为:就业率%=(出国出境人数+升学人数+签约人数+自主创业人数+自由职业人数)/毕业生总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