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童年往事 童年往事300

字数作文 zuowen 2浏览

【 – 字数作文】

第一篇:《童年往事作文600字》

童年往事作文600字

童年往事作文600字(一)

童年趣事有很多很多,就像蓝天中的云彩,看也看不尽,就像沙滩上的贝壳,捡也捡不完,更像夜空中的星星,数也数不清。现在让我摘一颗最亮的星星让你们瞧瞧。

在我七岁那年的一个夏天,哥哥来我家玩。“我们玩什么好呢?”我问。哥哥说:“玩气球吧!我带来了一大包气球呢!”我们吹了一大堆气球,往天空拍,没过多久我就觉得没意思了。我灵机一动,对哥哥说:“我们往气球里装水,用气球来打水仗吧!”哥哥听了,高兴地说:“这个主意太好了!”

说干就干,我和哥哥给气球装满水,在气球开口的那端打好死结,气球就变成了一个水球。我们准备了足够的水球,战斗开始了。我拿起一个大水球奋力向哥哥扔去,“啪”的一声,水花四溅,哥哥立刻成了“落汤鸡”。趁着哥哥擦水的时候,我又拿起五六个小水球准备来个连续攻击,倒霉的哥哥又中弹了。“你偷袭,”哥哥气得脸都红了:“我要报仇雪恨!看我怎么教训你!”“来啊,看看鹿死谁手!”我哈哈大笑着对他做了个鬼脸,哥哥趁机拿起两个大水球左右开弓,我躲过了右边的水弹,却被左边的水弹打中了。水从我头上流了下来,我的眼睛都睁不开了,身上也湿了,真是狼狈不堪啊""

就这样,我和哥哥你来我往,战斗非常激烈。你们猜猜最后谁赢了?当然是我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的我胜利了!

虽然这是发生在我童年的一件小事,但它一直留在我的记忆深处。每当我想起这件童年趣事,我就忍不住开怀大笑。

童年往事作文600字(二)

童年,是多么诱人的字眼。一看到它,那一幕幕有趣的往事便立刻浮现在我的眼前。每当想起这些,我就沈侵在甜蜜而又>幸福的回忆中。

记得在我五岁的时候,有一天,妈妈下班回家,见我一脸笑容便说:“怎么,我的宝贝,有什么高兴事,说出来让妈妈听听!”我天真地说:“妈妈,我今天您

帮做了一件事,您一定要好好表扬我!”“哦?是吗?告诉妈妈你做了什么好事?妈妈露出了诡异的表请!“我把您的皮鞋给刷干净了!”我得意地说着,“您快去看看把!”“什么?你帮我刷皮鞋,我的皮鞋才刷啊!没脏啊!”妈妈更加惊讶了。当妈妈看见她的鞋子之后不禁哈哈大笑:“你这个小傻瓜,你是不是用水擦的?”“这个嘛,很简单,就像是洗衣服一样!”:“洗衣服?哈哈哈哈""”妈妈笑得跟开心了,“小傻瓜,皮鞋沾了水之后就会变形,你又把皮鞋里面弄的那么黑,好脏啊!”“里面不一样,我擦不掉外面的,所以""”“皮鞋本来就是这个颜色嘛!难道黑色就表示脏

嘛?”“这""”顿时,我的得意没有了,害羞的低下了头。

这件事已经过去很久了,每当想起这件事,我都忍不住要笑自己怎么那么傻。毕竟,那时我还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

童年往事作文600字(三)

大概是小学二年级,有一次学校组织广播操比赛,同学们都很认真地参加了(那时候对这种事很热心,能参加也非常高兴)。当时都穿着白衬衣,很认真地排着对把操做完。比赛完后,老师(记不清是姓杨还是姓朱了)让写篇作文,自己就把比赛描述了一下(很简单的那种),因为在比赛结束后我看到别的班的同学非常高兴,我当时想可能我班输了。当时自己不知道作文如何结尾,就想着把整个过程写下来,于是就这样写道:“比赛结束了,我们班输了”。老师后来念作文,念到这一句,停下来问我:“我们班赢了呀?怎么是输了?!”当时自己脸窘的红红的,不知道说什么好。(比赛成绩是作文交上去后才公布的。)同学的作文没有一个是像我这样的。他们的结尾都没写到比赛结果,很多是“比赛结束了,我们高兴地回家了。”、“我们今天非常高兴”这样的。

事隔多年我就想:同学们怎么就那么聪明呢?他们作文的结尾怎么就能写得这么好呢?由次可见,其实我打小就不是聪明的,怎么大了后被人认为是聪明的呢?

第二篇:《童年往事作文》

童年往事作文

童年是一串五彩斑斓的珍珠,使人留恋,令人向往;童年,是个扑逆迷离的梦,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我扬起记忆的风帆,驶向童年,想起我上次捉蛐蛐的事。

那年,我7岁,还是个黄毛丫头。有一天,正值盛夏,四处都有蛐蛐在歌唱。我是个爱玩的孩子,一听蛐蛐叫,就要求哥哥带我去捉蛐蛐。

我与哥哥来到体育场,沿着栏杆旁的野草茂盛的地方仔细找。

还是哥哥的“火眼金睛”厉害,不一会儿就找到了一只蛐蛐。

他蹲在地上,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蛐蛐。忽然,他双脚一蹬,像只青蛙似地扑向蛐蛐,将它捂在手心中,然后,他拿出带来的矿泉水瓶,抓住蛐蛐的后腿,把蛐蛐放进了矿泉水瓶里。

我也不甘示弱,趴在地上,双手撑着身子,屁股翘得老高,双眼“扫瞄”着草丛,可找了半天,一无所获。

我漫不经心地扒开野草,一只蛐蛐呈现在我眼前,它身长约2 厘米,细细的腿支撑着翠绿的身子,两根触须明显可见。

我望着蛐蛐,欣喜若狂,一下子扑了上去。这只蛐蛐灵敏得很,一下窜得老高,让我扑了个空。我一扭身,蛐蛐正在石块上摆动触角,似乎在向我挑衅。“一回生,二回熟”,我又向蛐蛐“进攻”了。我蹑手蹑脚地爬到蛐蛐旁。蛐蛐好像不知危险的来临,仍昂首挺胸。我一个箭步,蛐蛐触手可及,可由于用力过猛,我差点把蛐蛐掐死了。我急忙松手,蛐蛐又乘机逃跑了。我急忙手一伸,真是无巧不成书哇,蛐蛐恰好被我紧紧地捂住了,我右手稍微抬起,生怕蛐蛐再次逃脱,左手伸进去,用食指与拇指轻轻地捏住蛐蛐,把它抓进瓶里。

捉蛐蛐真有趣!它将成为我童年生活的美好记忆。

第三篇:《童年往事》

童年往事

要说我的童年,那可是丰富多彩,经历了酸甜苦辣。经历的故事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多。就让我来摘取其中一颗闪闪发光的星星,来为大家分享吧!

在我小的时候,小区的旁边曾有一个石灰堆起来的小山,有一个大人高,两辆车那么长,我经常去上面跳来跳去。有一天,下雨了。我却不懂得石灰和水在一起会发热的道理,便踩了上去。“啊,怎么这么黏,这么烫!”我的鞋子都黏住了。幸亏我鞋子很厚,要不然我的脚就烫熟了。我不顾烫脚,使出我最大的力气,把鞋子拔出来了。看看脚底,鞋子都有些烫坏了。回到家里后,后果可想而知。虽然我被妈妈说了一顿,但我并不沮丧。因为,我又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石灰和水在一起是会发热的呀!

童年啊,童年。童年永远是天真、活泼、有趣的。童年是最美好、最快乐的。可惜啊,可惜。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如今,我们已是小大人,并不能在那欢声笑语中流连了。现在,我们只能为学习、复习、考试而忙碌;只能为家庭作业而烦恼。我们就像被关在笼子里的小鸟,怎么也飞不出来。

童年,在现在,只能是一些往事了。童年,是人的一生中最值得怀念的时光。让我们一起回忆童年,最好像林海音那样,写下来,做为永远的纪念。

第四篇:《我的童年往事》

我的童年往事—-推磨碾米

苍溪县陵江镇回水小学校教师-文永茂

一转眼,五十年已经过去了。我的童年,曾多次跟随妈妈一起推磨碾米。可每当回想起当年推磨碾米时的情景,我至今还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大约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那时还是生产队的时候,大人们每天天明干活到天黑,也未能填饱肚皮。推磨碾米属于一家一户的事,不是人推,也不是机器磨(那时还没有磨面机、打米机呢!),而是驾牛拉大石磨推磨、大石碾碾米。一吃过早早饭,我和妈妈就到有石磨的邻居家去,我牵着牛,手里拿着黄荆条;而妈妈则背着一荚背麦子,还带上箩子、筛子、盖子、簸箕等其它工具。 到了邻居家之后,母亲先与邻居家里人打了招呼后。就到了石磨旁,母亲先用笤帚把石磨的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母亲抬着磨杆的一头把磨盘放下来了,之后再往磨眼里装一些麸子,是做引子用的,也就是说推磨刚开始不能推空磨。推空磨一是容易坏磨,二是磨盘之间没有一定的空隙,要磨的麦子也不会自动下去。母亲把麦子先倒上一小半,叫我把牛牵到磨道里,母亲就用蒙眼壳把牛的眼睛蒙着,绳子绑到牛角后面,牛鼻子绳则绑在石磨的上盘,再用枷担子绑在牛的肩膀上,枷担子的绳子系在磨杆的一头。(这就叫驾牛),终于完成,牛可以开始推磨了。

磨盘的纹理一般是按顺时针凿制的,所以推磨应按逆时针方向推动。由于第一遍粮食的颗粒相对较大,出面少,推起来较轻松,等到推第二遍,面渐渐地出的就多了,磨也就变得沉了,推起来就有些吃力了。不过,母亲说第二遍面最细最劲道也最好吃。推磨最艰苦的是第三遍,这一遍出面最多,母亲箩面也最忙。推磨一般要五遍到六遍。第五遍和第六遍,出面就很少了。

刚开头,我的兴致很高,手里拿着黄荆条跟在牛的屁股后面走着圆圈,时不时地吼牛一声“齐—走!”手中的黄荆条甩得山响。牛儿急急地走几步,又很快地慢下来。过一会儿,我就抡起手中的黄荆条,打在牛的屁股上,牛儿很

快又转起来。我大声地数着石磨转的圈数“一!二!三……”数到几十圈我就忘了再数,思想就抛锚了。

牛的眼睛被蒙眼壳蒙着。那时我好纳闷:牛怎么看得见地面,晓得走圆圈圈呢?和小伙伴玩捉猫猫时,我的眼睛用手帕儿蒙着,就什么也看不清了,瞎子似的团团转。(后来长大了,才明白:牛鼻子被绳子牵着,绑在石磨上,牛儿又被枷担子驾着,人又在牛屁股后面,拿着鞭子抽着牛,吼着牛,当然牛儿不得不跟着石磨转圈圈了。)

不管我怎么想不通,牛儿却老样子走着走着,迈着不急不慢的步子,长尾巴不停地左甩右甩,自己赶着那些讨厌的苍蝇和牛虻、蚊子。麦面轻轻细细地从两扇石磨的缝隙中洒下来,像飘着的小雨。不久,磨盘槽里就垒起了一圈连绵起伏的小山似的。

很快我就讨厌这种跟着牛的屁股后面走圆圈圈,越走头脑越发昏。于是我就站在圆圈外面,看着牛不快不慢地走着。石磨“嗡嗡”地唱着,麦子面“簌簌”地洒在磨盘里。

偶尔我也到一旁箩面的妈妈那里看一看。看见箩子下面飘着白色的细雨,簸箕里鋪着雪白的麦子面,妈妈喊我去看牛,说人不在牛就会偷懒偷白面吃,“闷娃儿,好生看着,晌午给你烧个圆馍馍!”

{童年往事}.

我不相信人不在牛就会偷懒偷白面吃。牛的眼睛蒙着呢!怎么就知道人走了呢?但一想到中午有那焦黄喷香的圆烧馍,我咽下口水,又回到石磨旁继续又吆牛。

妈妈的话是对的,我站在圆圈外稍久一点不吼“齐—走”牛的步子就明显慢下来,蒙了眼睛的头往石磨里靠,老远就伸出长长的舌头,想舔白面吃。等到牛舌头离石磨近了,我猛喝一声“齐–走”使劲把手里的黄荆条打在了牛的屁股上,立马牛的屁股上就显现出一条条黄荆条的痕迹,我的心理还在埋怨:我看你还敢不敢偷吃。牛于是吓得一抖,缩回头,立即加快了步子。

{童年往事}.

最麻烦的是牛隔一会儿就要屙屎屙尿,每次我都得飞快跑去提粪桶接屎接尿,或者拉屎时用锄头把牛屎赶紧刨出磨道,一边去。接一两次牛尿或牛屎,我已经提不起粪桶,要妈妈帮忙才行。妈妈放了箩子赶紧过来帮忙,嘴里还狠狠地骂牛“懒牛懒马屎尿多!”接完,妈妈用手掌狠劲儿打一下牛背,牛儿又开始无休止地走圆圈了。

我当时最迷惑不解的是:牛走那么多圆圈,为什么不头晕?我问妈妈。妈妈笑着说:“傻娃娃,牛是畜生,不会晕头的!”我点头,好像懂了妈妈的话,其实也是云里雾里。从此我对牛却陡地生出敬意:牛好大的劲呀!拉着这么大的磨盘,走一上午都不娴累,也不叫唤肚子饿。而我却不行,头道面推完,我的肚子就咕咕地叫唤起来。我跑去缠着妈妈说话,“妈,面推了蒸一顿菜包子哈!”妈妈起初没开腔,隔了好大一会儿才吐出一句“馋嘴猫,什么都想吃!”

我知道妈妈答应了,我眼前便有了一大蒸笼菜包子,冒着热气腾腾的烟,喷着香香的油气。我咽了一下口水,跑到牛的屁股后面,把手中的黄荆条使劲一甩,大吼一声“齐――走!”牛儿赶紧走几步,又慢下来——它一定累了吧!

推一次面,要花一整个上午的时间。远远近近的房子上面升起了一股股弯弯曲曲的白烟时,我和妈妈已经推完了磨,收拾好东西,妈妈背着面往家走了。也许是看见人家烟囱上冒炊烟的缘故,我的肚子早就叫唤得咕咕叫了。我问妈妈:“中午煮啥吃呢?”

妈妈在我的头上用手轻轻一拍,口里吐着粗气“走快点,妈妈要被压死了!”我快跑几步,又转身对妈妈说:“妈妈,你说的给我烧个圆馍馍,不要哄我哟!”

妈妈把夹背靠在一块石头上,歇了一会儿气,然后用衣服的一角擦了擦脸上的汗水,却没有说什么。我生气了,心想被妈妈骗了。妈妈起身又走时,我就赖在地上不肯走。

妈妈似乎忘了我,没有再哄我,更没有答应给我烧圆馍馍,背着面自个儿回家去了,我更加生气了,索性躺在地上晒起太阳来。

太阳很暖和,晒了一会儿,我就睡着了,做了一个梦。梦里妈妈给我烧了一个大圆馍,焦黄焦黄的壳,里面是香喷喷的菜馅。我双手伸出去接馍馍,被烫得叫“哎哟”。馍馍掉到地上,我赶紧吹吹双手,马上又弯腰去捡,馍馍却不见了。眼中飘过一条黑影,原来是我家里的大黑狗,它跑到一边大口地吞嚼什么,我仔细一瞧,它正在吃我的馍馍!我气得眉毛胡子,赶紧从地上抓起一块石头朝大黑狗打去,没打中,大黑狗銜着馍馍跑远了。我正要张口要哭,听见有人喊我的小名“闷娃儿”。我醒了,原来是妈妈喊我回家吃饭了。

我一下子爬起来往家里跑,早忘了梦里的馍馍。跑回家,赶紧往锅里一看,妈妈却没有给我烧圆馍馍,煮的仍然是红苕苞谷糁糁稀饭,喝两三碗肚子胀鼓鼓的,一会儿却又饿了。那年月,哪有多余的粮食吃稀奇哟!

老祖先从高山上推下的两扇石磨养活了人类很多年。推磨碾米成了我幼时的美好记忆,深刻而难忘。磨盘和磨杠早已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之中,那不停动的磨盘哟,那不停的数着一圈两圈三圈哟,我似乎激越的跳动在那小小的磨坊中,一直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尽管历史有时也是圈,我们的世界也不会再是那小小的磨坊,握在我们手中的磨杠也在不停的变换,但我坚信,只要我们不停步,迈开步,幸福的生活就会离我们不远。{童年往事}.

现在的农村,粮食再也不缺乏。家家户户都能变着花样吃稀饭,饺子、包子、米粉……农村的小孩,再也不会向我儿时那样,做梦都想着吃烧馍。牛也闲下来,不再拉石磨推面碾米,只在农忙时节,才下田劳作几天。特别是近几年,我回故乡时,根本很少见到几条牛,人们早已家家户户都买了铁牛。当我回到老家时,看见早已废弃的石磨和石碾,就立即回忆起儿时推磨碾米的事,也就回忆起焦黄喷香的圆烧馍……

第五篇:《撒贝宁:我的童年往事》{童年往事}.

/School/Info/724 在回程的飞机上,我情不自禁地想了很多小时候的事情。1976年,我出生于广东的一个军人家庭。童年有一段时间我和父母过着三地分居的生活,父亲在广东工作,母亲在沈阳,我则在武汉的亲戚家生活。那个时候对父亲的印象很模糊,只是电话里一个颇有磁性的声音和每次相见时,扎人的胡须和没完没了的亲吻。

在四岁之前,我叫撒宁。四岁那年,妈妈在沈阳生下了妹妹,不久后,爸爸告诉我,因为妈妈给妹妹取的名字叫“撒贝娜”,所以,我也哥随妹名,以后就叫撒贝宁。对我的新名字,很多小朋友都说听起来像外国名。

我从小就喜欢唱歌跳舞,在幼儿园上台表演从不怯场。父亲对我的这样的表现颇为得意,觉得我是得了他的真传。我的父亲十几岁时就已经是一名优秀的话剧演员了,在部队文工团的时候什么都能干,唱歌,跳舞,吹拉弹唱样样都能来一段,小时候我没事就去看父亲排练,觉得舞台上的父亲特别了不起。

{童年往事}.

崇拜归崇拜,私下里我对父亲却没有半点怕的意思。武汉有一句土话叫“七八九,嫌死狗”。我从小就好动淘气,幼儿园的老师甚至在我五岁时求我父母:“快点让撒贝宁上学吧,他在我们幼儿园影响其他的小朋友!”

有一次,我带着好几个小朋友去捉毛毛虫,害得他们回家的时候浑身都是被各种蚊蝇叮咬的包。一些家长找到幼儿园老师投诉。我父亲来接我的时候,老师又一五一十地讲给父亲听。看到父亲的脸色很难看,我想,回家肯定会挨揍。没想到,那天回家的路上,父亲

/School/Info/724

还是和平常一样。等我提心吊胆地跟在他后面回到家里,父亲问我:你知道错了吗?我低着头小声地说:“知道了。”同时,抬起头来偷偷瞅了一眼父亲,出我意料,父亲和颜悦色地问我:“好吧,那你是想挨顿揍还是想我们坐下来好好谈谈?”

我当然不愿意挨揍了,虽然我不懂得好好谈谈意味着什么,但我明白父亲对我的态度,就像是对待一个和他同样的大人,没有以大欺小。 听到我的选择,父亲笑了。然后,哇哩哇啦对我说了好半天。我现在是一个字都记不得了,但父亲给我的那份平等,却让我收藏至今。

父亲那次恳谈,我到底还是没听进去。后来,我又因为捣蛋吃了一回大亏,正应了“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那一次父亲的巴掌结实地落在我的屁股上。

8岁那年,我带着妹妹和别的小伙伴到一个大游泳池边玩耍,一个孩子拉开了一个水泥盖,我们发现一个放水的铜水管阀门。我们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欢呼,充当孩子王的我更是勇敢地跳了下去想要拧开那个阀门,“叭”地一声,盖子砸在了我的头上,一阵剧痛之后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四周一片黑暗。

不知过了多久,我迷迷糊糊地听到了爸爸的声音,我面部三角区因撞上铜水管阀门,被拉开了一个大“V”形的伤口,伤口处鲜血直流。父亲一边气急败坏地打我屁股,一边飞快地抱着我到水龙头边冲洗伤口中的污垢。

父亲的巴掌不由分说地落在我的身上,狠狠地,利落地打了几下。那种疼痛和着伤口的疼痛,留在了我的记忆深处。我第一次知道了,要想生活得平安快乐,就必须遵守一定{童年往事}.

/School/Info/724

的规矩。

在后来的很多年里,我都会想起父亲的这次巴掌,我想这次父亲没有给我选择的机会,不是因为父亲不爱我。父亲的爱是坚硬的,他用那样坚决的巴掌告诉我,不守规矩的下场,只有创伤和承受。

从武汉一中保送到北京大学法学院,再被保研,然后毕业后分配到央视,也许我是别人眼中的天才少年,对我父亲来说却是他意料之中的事情。说起来,我现在和父亲是同行,子承父业,不是中国传统吗?我的父亲现在在湖北省电视台的电视剧制作中心工作。

平时我的学习成绩很好,可小学考初中,我竟以0.5分之差没能考上市重点。爸爸也替我惋惜,但还是鼓励我:“只要你能吸取教训,机会还是有的,哪能遇到一点挫折就退缩不前呢?”我感到很受鼓舞,那以后,玩心收敛了不少,后来初中毕业时,终于考上了重点高中。

1994年,我作为文艺特长生被北京大学法律系录取。到了大学,我已过了顽皮的年龄,当然不再淘气,而当年一直被父亲小心呵护的活泼好动的天性则保留了下来。我成了学校里的活跃分子,各类活动都尽量参加,特别是演讲比赛几乎场场不落,被人戏称为“演讲专业户”。

我想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大四快结束时,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到学校招聘,老师才极力推荐了我。若是父亲当年对那个顽童横加打击、声色俱厉的话,我在大学里怕也不会有什么声息了。如今,在父亲的调教下,我坐在了央视主持人的位置上,我想告诉他:{童年往事}.{童年往事}.

/School/Info/724

爸爸,您当年的苦心没有白费,您那个爬高下低、;惹是生非”的顽皮儿子已经长大了。 在那次改变我命运的央视主持人大赛上,有一道题目是自己制作一期节目。我准备到湖北采访两个被遗弃小女孩的故事。想到自己父亲拍了多年电视剧,就打电话听听他的意见。父亲果然有一套,教我怎么抓住人物的内心,如何把一个故事讲得更生动。这是上大学以来,我第一次就;业务”内容向父亲请教,父亲毫无保留的传授,让身在北京的我真想离他近些再近些。凭着父亲告诉我的经验,我把一个血淋淋的案子,拍摄得就像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而受害者,仿佛就是邻家小女孩。这个透着成熟之风的作品,自然是为当年那个尚未出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童年往事 童年往事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