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家乡的建筑物 家乡的建筑物作文

字数作文 zuowen 3浏览

【 – 字数作文】

篇一:《家乡建筑》

学号:

专业: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家 乡 建 筑 介 绍 54

家乡建筑

我的家乡在新密,新密市位于河南省中部的嵩山东麓,隶属省会郑州,位于省会郑州西南40公里处,总面积1001平方公里。

新密是河南省26个加快城镇化进程重点县(市)、35个扩权县(市)和23个对外开放重点县(市)之一。境内主要河流有贾鲁河,双洎河等,有汉、回、维吾尔等民族。辖4个街道、12个镇、1个乡,1个风景区管委会。

接下来就让我带领大家走进新密,领略一下新密的建筑风光。

我的家乡是农村,所以我介绍一下农村建筑。

农村居民点的房屋和附属设施的总称。主要包括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和生产性建筑 3大类。它们是农村居民组织家庭生活、开展公共活动、从事农、工、副业生产等的场所。由于社会制度、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民族习惯的不同,农村建筑的内容和形式也有差异。

居住建筑 新密农村的传统住宅多为平房,平面多采用对称布置,住宅的建造主要以就地取材为主,采用传统的构造方法,混合结构。材料以粘土砖和混凝土制品为主,以具有坚固耐用、节省木材等优点,成为近年来农村住宅逐步推广的建房材料。此外,在盛产竹子和易于取石的地区,也常用竹材和石材建造住宅。

公共建筑 公共建筑的项目、规模和内容,常根据农村居民点的性质和分级标准加以配套,并且随生产的发展和群众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完善。因此,它的建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村建筑的现代化程度。一般具有以下特点:①综合性。农村公共建筑一般规模较小,而建设项目又要求比较齐全。为方便农村居民的使用,有利于组织管理,并使之充分发挥效益,通常把性质相近、联系密切的用房成组建造或设在一幢建筑物内。如集镇文化中心将文化、科技、宣传教育、体育等活动的用房和有关设施集中成组建设;综合服务中心将商业、加工、修理等各种服务项目修建在一起,成为综合服务楼等。②多功能性。为充分发挥建设项目的使用率,提高其经济效益,以适应农村居民活动的季节性和集中性特点,农村中的一些公共建筑应具有一房多用或便于灵活分隔的可能。如集镇影剧院除演出、放映外还可兼作集会场所,宣传、展览用房的空间在使用上有较大的灵活性等。③基地性。农村公共建筑由于其规模、设施和经营项目等的不同,其服务半径常具有明显的差异。如乡镇政府所在地的公共建筑既要为当地居民服务,又要发挥所属范围内经济活动的基地作用。又如集镇文化中心的规模和设施既要考虑为全乡范围内居民服务,又要发挥其在更大范围内组织、普及和提高科学文化的职能。

生产建筑 农村个体和集体劳动者从事农、工、副业生产活动的场所。按其生产特点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为发展现代化农、牧、渔业生产而建立的各种厂房设施,主要有育种厂房、温室、塑料棚、畜禽舍、养殖场、种子库、粮库、果蔬贮藏库、农副产品加工厂、农机具修配厂等生产性建筑;另一类是为城市工、商、外贸等服务的加工厂,主要包括机具修配厂、手工业工厂、城市某些工业的加工厂和轻工业工厂以及建筑材料厂等。

这类建筑一般具有以下特点:①分散性。由于农村经济核算单位和产品批量一般较小、经营分散等原因,常使生产用房散布在各村镇而不宜集中建厂,甚至有的需要在农户宅院内进行生产。②多功能性。由于农、牧、渔业产品的收获、加工等具有时间性、季节性,厂房应能满足多种生产用途的需要,以便充分发挥厂房的综合效益。如农产品和经济作物的初加工用房、贮藏用房,就具有这一特点。③小型化。农村中的农、工、副业生产因受技术条件、服务范围和原料来源的限制,多数规模较小,设备轻便,因此一般只需小型厂房即可满足生产需要

以上就是我的家乡,谢谢观赏!

篇二:《家乡古建筑》

湘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家乡古建筑》 课 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参观考察身边的古建筑,了解古建筑的常见类型、一般特征。

2、线画古建筑局部,体验线画古建筑的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对家乡人文遗产的情感,增强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验线画古建筑的基本方法

难点:能运用流畅的线条表现作品的疏密关系。

教学准备

教具:CAI课件、教师范作

学具:古建筑资料、作业本、绘画用笔

课时安排及教学思路:1课时。交流家乡古建筑——了解古建筑基本特征——学习感受线描写生方法——欣赏线描古建筑范作——尝试绘画古建筑局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几千年来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为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珍贵的古老建筑,那些亭台、楼阁、寺庙、民居,虽历经沧桑而魅力依旧,已成为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大家所知道的有哪些古建筑举世闻名?我们宜昌周边有哪些有名的古建筑呢?今天我们就来走近家乡的古建筑,去感受它们的独特魅力。

二、探究特点

1、探讨。上周同学们去参观考察了我们城区周边的古建筑或仿古建筑,了解到古建筑有各种各样的风格样式,多媒体出示图片,大家仔细观察这些古建筑,你能从中发现他们有哪些特点吗?

2、交流。

①造型上,有顶有角,有飞檐,飞檐上有脊背,对称造型,有的每层楼室面积自下而上缩减使得外形产生渐变效果。

②结构上,历经沧海桑田和多次地震都岿然耸立不倒,缘于都筑于高台之上,多根立柱对称支撑保持稳定,柱上有横梁和斗拱,斗拱不用一根钉子而是铆合在柱子与横梁接头处,保持了整个房子的稳固性。

③装饰上,从柱子到横梁到飞檐、翘角、门窗无不有浮雕装饰,或色彩装饰。

3、总结。多媒体出示板书:①对称、渐变、顶有脊、檐翘等——造型优美

②斗拱、柱梁、不用钉子、稳固——结构科学

③飞檐、梁、柱、窗饰以色彩或浮雕——极尽装饰

三、线画古建筑的技术、方法探究

1、我们中国的古建筑有着如此独特的魅力和这么多不可思议的美,同学们想不想用一种绘画方式把它们的美画下来呢?是什么方式呢?

师补白:线描,是以线造型的传统绘画方式。欣赏一幅学生作品,初步感受线描画的特别效果。

2、引导分析

要画好古建筑的外型,首先要进行观察分析,要用绘画的思维把看似复杂的物体概括为简单易于理解的形象。以镇江阁为例,多媒体出示图片。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它的屋顶呈现的是什么形状?

其实它的各部分均可看成大小不同的三角形、长正方形、梯形等几何图形的组合,大家看是不是这样?对媒体演示,在建筑物上勾勒出几何图形。

小结:其实不管是哪一种建筑,我们都能把它的外型概括为几个基本形的组合,这对我们把握型的准确性非常有帮助。

3、深入了解

① 感受古建筑细节。

我们中国的古建筑不仅有庄重大气的外型,它们的很多细节也是很科学的,很有趣的。大家继续观察镇江阁,多媒体放大细节:在它的飞檐上你看到了什么?它的斗拱在什么位置上?梁和柱是怎样连接的?了解了这些细节,画它的时候就容易多了。

② 局部描绘对比,感受线条疏密处理方法。

老师这里有两位同学画的镇江阁同一个部位的作业,出示两幅作业,你们觉得哪一幅的线条组织更能表达飞檐的感觉?

小结:有细节才能打动人,用线描画就要注意疏密关系的处理才能出效果。

四、演示步骤

刚才我们知道了用几何形状概括外型的方法,知道了细节处理要注意表现好线条的疏密,现在我们就来开始画古建筑的有趣尝试。你觉得它的步骤应该是怎样的?

①师生共同探讨步骤。

②多媒体出示步骤示范图片,师讲解:

a、先构图定位,构图要饱满,不能画散。

b、从屋顶处下笔,注意用几何形概括局部外型。

c、线条要流畅肯定,尽可能用长线。

d、画出细节,看不清的想象完成。

2、欣赏同伴作品,再次感受构图、线条疏密的处理。

五、布置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多媒体出示作业要求:用线描画你喜欢的一个古建筑或仿古建筑的局部。要求构图饱满,线条疏密得当。

六、展评作业

同桌互评。台前展示作品,集体点评:你喜欢哪幅?为什么?你觉得他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

七、结束语 同学们,今天我们走近家乡的古建筑,初步探究了它的相关知识,并且尝试着用线描画了古建筑,今天你们觉得开心吗,有收获吗?今天这节课是探寻古建筑的第一步,希望通过后面两节课进一步的学习,同学们能有更大的收获!希望将来的你们中能有一批成为未来的建筑师,为祖国建筑史造就出更伟大的建筑!

板书设计:

9、 家乡的古建筑

对称、渐变、顶有脊、檐翘等——造型优美

斗拱、柱梁、不用钉子、稳固——结构科学

飞檐、梁、柱、窗饰以色彩或浮雕——极尽装饰

篇三:《我的家乡建筑之》

{家乡的建筑物}.

我的家乡建筑之——新疆国际大巴扎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举世闻名的歌舞之乡、瓜果之乡、黄金玉石之邦。新疆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山川壮丽,瀚海无垠,古迹遍地,民族众多,民俗奇异。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全国旅游资源共有68种,而新疆就有56种,占全国旅游资源类型的83%。全疆共有景点一千一百余处,居全国首位。而附有伊斯兰风格的新疆国际大巴扎也是新疆著名的景点之一。

伊斯兰教建筑在世界建筑历史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伊斯兰教的建筑风格也深深影响新疆地区的现代建筑设计。于乌鲁木齐的“新疆国际大巴扎”,在形式、功能、空间上都对传统伊斯兰建筑进行了深入地研究、继承,是“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的成功典范。 简介:

新疆国际大巴扎于2003年6月26日落成,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大巴扎(维吾尔语,意为集市、农贸市场),集伊斯兰文化、建筑、民族商贸、娱乐、餐饮于一体,是新疆旅游业产品的汇集地和展示中心,是“新疆之窗”、“中亚之窗”和“世界之窗”,2004年入选乌鲁木齐市“十佳建筑”,具有浓郁的伊斯兰建筑风格,在涵盖了建筑的功能性和时代感的基础上,重现了古丝绸之路的繁华,集中体现了浓郁西域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

新疆国际大巴扎新疆国际大巴扎具有浓郁的伊斯兰建筑风格,在涵盖了建筑的功能性和时代感的基础上,重现了古丝绸之路的繁华,集中体现了浓郁西域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国际大巴扎占地面积3988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新疆国际大巴扎是新疆商业与旅游繁荣的象征,也是乌鲁木齐作为少数民族城市的景观建筑,又是一座标志性建筑。以传统磨砖对缝与现代饰面工艺相结合的处理手法,不作舞台布景式的建筑语言堆砌,体现空间和光影的变化,在涵盖了现代建筑的功能性和时代感的基础上,重现了古丝绸之路的商业繁华,其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对中亚及中东地区的辐射极具亲和力。 新疆国际大巴扎硬件设施包括100000平方米超级建筑群;6100平方米大巴扎宴会厅;8000平方米大巴扎美食广场;3000平方米大巴扎欢乐广场;600平方米大巴扎室外表演广场;80米新疆第一观光塔;1座观光伊斯兰清真寺;1个露天大型舞台。

新疆第一观光塔,80米高的观光塔已成为乌鲁木齐的地标性建筑,第一层为观景台,面积216.5平方米;第二层是派莱克酒吧,酒吧墙面附“新疆十大迷”景观图文及新疆各少数民族风情介绍图文,在此把酒临风,纵横古今,阔谈天下,体验颠峰人生,时有民乐盘旋回荡,真可谓人间绝境也!

旅游工艺精品店――国际大巴扎工艺品店位于国际大巴扎欢乐广场,专营国际大巴扎品牌旅游纪念品,由专业设计师绘萃新疆各民族特色文化制作的旅游纪念品,每一件都承载了深

厚的文化底蕴,质量上乘,具有一定收藏价值。 新疆国际大巴扎大型宴会厅是新疆目前最大的具备大型歌舞表演并同时可容纳1000人用餐、以新疆民族歌舞、文化、饮食结为—体的大型歌舞宴会厅。饮食改变了传统的围餐制而采用了欧美西方的分餐形式,以新疆民间歌舞表演为主导饮食的观赏性餐饮广场。

国际大巴扎美食广场总面积达3225平方米,广场汇聚了全国56个民族的经典美食。一楼已有国际知名连锁餐饮集团进驻,特色的新疆美食如:烤全羊、烤肉、拌面、抓饭、那仁、烤包子、骨头汤等等,让您饱尝西域美食。{家乡的建筑物}.

详细信息: 建筑群落总面积十万平方米的国际大巴扎遵循伊斯兰建筑风格,以传统磨砖对缝与现代饰面工艺相结合的处理手法,不作舞台布景式的建筑语言堆砌,体现空间和光影的变化,在涵盖了现代建筑的功能性和时代感的基础上,重现了古丝绸之路的商业繁华,其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对中亚及中东地区的辐射极具亲和力。

国际大巴扎大型 Shopping Mall内设各式商铺;水景欢乐广场;汇聚新疆百种特色小吃的美食广场;宴艺大剧院;可供游人参观的伊斯兰清真寺;表现十二木卡姆大型主题浮雕内置观光电梯的超级观光塔;号称“西域第一街”的阳光步行街;大型停车

场;便捷购物、观光电梯;现代化标准洗手间;通透采光天幕中庭。

2003年6月26日,大巴扎举行了盛大的竣工落成庆典和文化艺术节, 建成的巴扎成为乌鲁木齐地标之一; 9月, 五星级服务标准的大巴扎千人宴艺大剧院正式开业揖客; 11月,大巴扎超然入选乌鲁木齐市“新十景之民俗风情一条街”;12月,大巴扎被纳入新疆 “冰雪风情游”的重要驿站; 2004年2月,国际大巴扎荣膺乌鲁木齐市“十佳建筑”; 5月,新疆房地产界授予大巴扎为 “五大黄金旺铺” 近两年来,大巴扎圆满地接待了大批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外国元首和国际友人,成功地举办了数届国际性的公益和商业活动,在为大巴扎赢得良好声誉、不断彰显企业文化的同时,大巴扎旅游产业也逐步走向成熟。

旅游: 优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历史文化、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淳朴的民俗风情使 国际大巴扎旅游产业 具备较高的开发价值,并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国际大巴扎 旅游产业以落实乌鲁木齐市市委、政府 “ 创旅游名城 ” 的战略为发展纲领, 树立 西部旅游新形象,彰显 丝绸之路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开拓进取的人文精神价值和厚德载物、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

目前,国际大巴扎已开通与新疆著名旅游景点的旅客直通车,并与新疆主要的国际旅行社建立起利益共享的松散型同盟、与新疆主要的四星级以上酒店签署了长期合作协议、与新疆境内

主要的航空公司达成了战略性合作联盟。随着配套服务系统功能的不断扩大和日趋完善,大巴扎已形成集吃、住、行、游、娱、购和民族民俗文化展示基地为一体“大旅游”环境格局。

商贸: 集旅游观光、民族商贸、餐饮、民族艺术展示、零售五大业态为一体的国际大巴

扎经营项目繁多,规模之大,蔚为壮观。如男女的、儿童的、民族的和运动休闲系列的各类品牌服饰、鞋、帽等;如地毯、皮具、刀具、乐器、陶器和金银铜铁各类工艺品等;还有精品百货、化妆品、各类干果水果、特色美食和休闲娱乐项目等应有尽有。同时,国际商业巨头和世界驰名品牌的入驻,为大巴扎汇聚了鼎盛的人气。

国际大巴扎经营管理团队 融会国际先进 的商业、物流 管理理念和经营模式 ,创造乌鲁木齐市商业流通新业态。 巴扎人 不仅在商业硬体、功能布局、导示系统及售后服务等方面提供一流服务,同时 培育出 民族服饰、布艺、地毯、秘药、土特干果、手工艺品、百货和玉器珠宝等 八大专业市场,极大地延伸了二道桥商圈传统市场的概念,对乌鲁木齐市商业的繁荣与旅游的健康发展产生了积极而又深远的推动作用 。

企业文化:

篇四:《家乡建筑的特点》

家乡建筑的特点

我的家住在陕西宁陕,地处秦岭中段南麓,属北亚热带湿润型气候,是我国南北气候的过渡带,长江、黄河水系的分水岭。是省会西安市南枕的绿色屏障,安康市的北大门,距西安最近距离仅72公里,是关中通往川渝的交通要塞。东接柞水、镇安,南连石泉、汉阴、安康,西邻佛坪,北靠长安、周至、户县。自清朝设“宁陕厅”,取其“安宁陕西”之意。地域南北长130公里,东西宽110公里,总面积3678平方公里。在国土面积中,山地占96.41%,耕地占2.73%,水域占0.86%,地貌特点是“九山半水半分田”。森林覆盖率82%,气候宜人,年平均日照1668.4小时,平均温度12。3度,极端最高气温36.2度,最低—13.1度。无霜期215天。平均降雨量9221.2mm,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

此处,年代稍远一点的建筑是用泥土筑起的,以木材为梁,筑以人字形的屋顶。门是木质双开门,窗多为矩形,分南北开启,多邻山而建。

在建筑布局上,陕南山多地少,虽然许多民居采用四合院形式,但充分利用地形地貌、考 虑气候因素,布局上灵活处理的情况较多。在空间序列上则通过收和放、抑或扬、隐和露等对比转换手法,增加前后变化和环境效果。江南人多地少,又受浙东学派“经世致用”思想影响,也显示出布局的多变性,大户人家宅院往往是包括几个天井院的大院落,把若干个“三间两搭厢”和“对合”组合连通,形成环环相套的序列空间。在山地居住区,两地建筑都顺势而造,避免开山凿石大兴土木,并利用山势和树木与建筑相互掩映,将建筑与环境完美结合,形成和谐的视觉效果。

在建筑构造上,陕南民居多数采用了典型的南方民居穿斗式建筑结构,并结合当地的气候,在适应性上采用许多相似的手法。首先,陕南多雨,夏秋两季常常连续阴雨甚至有大暴雨,因此这里的建筑和南方的许多建筑一样更多地考虑到其排水功能。从格局上讲,院落的格局基本为四面坡向中央的天井,天井中有暗管将雨水排出室外,被称为“四水归堂”。排水沟有明有暗,明的叫“阳沟”,暗的叫“阴沟”,雨水顺着地势排入涝池或村外沟渠。在建筑外围护上,常见的土墙是在墙的底部用砖或石砌成墙基,以防雨水浸泡而坍塌,俗称“根脚”, 墙基上面修成土墙,顶部覆瓦或苫上截齐的树枝,再抹一层草筋泥,以保护墙面不受雨水冲刷。民间把这种墙的墙基比做“靴”,把墙顶的覆盖物比做“帽”,故称它为“穿靴戴帽墙”。从屋顶形式看,陕南传统民居建筑的屋脊高耸、屋顶呈人字形,曲线幅度大,以利于疏导雨水,充分体现了“上溜急而出水远”的物理学原理,避免地基遭雨水的腐蚀。屋檐前采用滴水瓦,防止雨水散布。楼房常在分层处作腰檐,以保护墙面不受雨淋。建筑地面用青石平铺以抬高地坪,卧室内部多铺设地板架起与地面之间的防潮层。院内甬道有砖铺的,有鹅卵石砌的,对于雨天的防滑和透水都十分有益。其次,陕南夏季闷热,建筑的防暑通风也汲取了很多江南民居建筑 的作法。江南传统民居的室内能在夏季自然降温,并保持使用者的热舒适度的奥妙就在于民居是通过特有的天井构造、小热容的围护结构、狭窄的巷道、双层座砖屋顶隔热、高大的外墙遮阳等建筑构造技术来达到日间抑制风压自然通风、夜间促进热压自然通风,迅速降温。这些技术的运用形成了“自然空调”效应。传统民居的屋顶通常主要由盖瓦与瓦下望砖构成,望砖与盖瓦之间有一空气夹层也加强了保温隔热的性能,通过这一措施,据夏季直射阳光下的 现场测试数据,同时间内盖瓦与望砖的达10 ℃左右。此外室内空间一般设计得比 较高旷,天花常采用“撤上明造”的技术,不仅加强了通风效果还获得一层空气夹层,并且屋顶结构完全暴露能加强通风以延长建筑构件的使用寿命。大面积的门窗与房屋空间的高敞相配合,最大限度造成风压形成穿堂风来获得通风降温的效果。陕南民居檐下休闲空间在陕南的民居建筑中也在这些方面有类似的处理手法。为了便于通风,陕南的四合院既不像关中 院落那样封闭严密,也不像陕北院落那样大门偏设,有的庭院作半开敞式,有的农宅不设围墙, 设有围墙的也将院门开在居中,以便南来的穿堂风吹走闷热的暑气。有些富裕人家的围墙也 采用江南的常见做法,外墙体采用空心的砖墙即“空斗墙”。其建造方法是将砖竖起来,砖的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家乡的建筑物 家乡的建筑物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