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家访日记 幼儿园家访日记

话题作文 zuowen 4浏览

【 – 话题作文】

第一篇:《家访日记》

家访日记

开平二中 吴玉成

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暑假期间,对部分学生进行了家访,感受颇深,现将有关情况记录如下:

一、家访中取得的成就:

一是获得许多第一手育人资料。通过与学生、与家长交流,了解每一个学生地家庭状况,学习环境,学生的个性,在家的表现,了解到家长的希望、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并做好详细的记载,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二是家长老师互相信任。通过向学生家长讲述我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成果等基本情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解决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困惑,这就增强了家长的责任意识和信任度,使家长也主动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来,更有信心地和学校携手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三是多棱角认识学生。了解了很多档案上看不出来的东西,认识了更真实、更全面的学生。比如我班的张某、朱某等在校沉默寡言,可在家里却很活泼;而有些正好相反,如翁某、陶某等同学。有些有个性的学生,如周某、刘某等,本来觉得很难管,但走进他的家庭后,知道了他的一些生活经历,便觉得可以更好地把握他们的心理。四是换个角度看家长。现在的学生家长年龄都在40-50之间,他们本身受教育的程度相对较低,因此他们能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普遍重视对子女的教育。

二、家访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现代家庭中父母外出打工,做生意的不乏少数,从而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有些交由爷爷奶奶管教,他们却更加宠爱,使得学生的心理放纵,让学校教育工作难上加难。第二,正因为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子女有求必应,以至于溺爱和放纵,养成了骄纵的心理,他们在言论、态度、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挑三拣四,爱耍脾气等不良行为,这给学校教育带来诸多的难处。第三,家长误认为孩子很聪明,小学回家不学习也能取得好成绩;上中学后,希望也能这样。如果不能这样,会不会是老师的教学存在问题或不够关心孩子。实际上家长最大的失误就是忽视了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当我们在家访中交谈起这个问题时,家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下子又进入另一个误区:希

望一下子能解决问题,企图一劳永逸。第四,家庭成员内部不一致的教育力量难于与学校教育配合。父母双方教育观念和方法不一致,导致孩子有空子可钻,言行不一。

三、家访后的思考

第一,全面的家访,深入到每一个家庭细致了解,与家长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加强了社会,家庭,学生的联系,了解了家长的期望与要求。了解了学生的个性与想法,加强了师生感情,对以后的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二,全面的家访,了解了家长对子女的关切与期望,也了解了一些学生家庭的困境,增强了我们的责任感,也让我们更加热爱学生,热爱工作。

第三,交换访谈方式,为家访工作增加新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家访的方式也随着改变。由于人们的职业特点、个人阅历、经济状况、文化素质、思想修养、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学生家长可分为好多不同的类型。作为任课教师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如果家访的方式不改变,有时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第四,家访也给教师本人上了一课。因为一个学生在班上不过是五十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寄托了厚厚的期望。在家访时的交谈中,深深体会到家长的期盼,深感责任重大,对今后的工作丝毫不敢有懈怠之心。

第五,家访的目的是教育孩子更好地成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总之,家访工作是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式。我深知: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我愿本着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奉献爱心,努力做一个称职的老师,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第二篇:《教师家访日记》

教师家访日记

2014年5月21日 阴

家访目的:

该学生(张芹菊)自进校以来学习成绩一直不是很理想,虽然进行过多次的差生辅导教育,但是效果仍不明显。而且该生性格内向,不愿与同老师进行交流,沉默寡言,课堂上也不爱发言,不愿和老师作深层次的交流,只是一言不发,而且只要一批评她,就会掉眼泪。所以为了找出问题的症结,避免她的成绩下降,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我决定进行家访。

家访情况:

到学生家中,家里只有父亲一人在家,家长反应较为冷淡:知道小孩很早就是这个毛病但是却无从下手。就是一个劲的说我们也没有办法。但是值得庆幸的是经过耐心的交流,说明家访的来意后,家长终于放下思想包袱于我进行了交谈。从家长口中得知,原因可能有几方面。孩子很内向,虽然是女孩子,但是也很好玩,而且具有一定的惰性。孩子回到家后就沉醉在电视中,对其中的情节津津乐道,但是对学习却基本只字不提,可能这也是孩子行为反常的原因之一。家长工作比较忙,没有时间辅导孩子学习。最后家长答应我,会积极配合我们老师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使孩子尽快融入到正常的学习生活环境中去。

家访体会:

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学习压力的增大,许多孩子在生理和心理

都存在着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而且短期内是无法改变这一社会现状的。

作为教师,不能对孩子的这些问题一味的批评指责接着放任不管。而是应该运用理论知识和实际的经验来解决这些问题。简而言之,就是要以爱心关怀学生,以细心观察学生,以耐心教育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尽量帮助其解决问题。

后坝小学:潘胜莲

第三篇:《中学教师家访日记》

教 师 家 访 日 记

2011.11.1 星期一 阴

今天我和同时去了xx家,这个孩子生活中属于过度活泼类型,非常的贪玩,因此在学习上有很大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课堂上注意力容易分散,自制力很弱,上课经常做小动作和讲话,与其他同学聊天,学习自觉性较差,作业不及时完成,时刻需要老师监督。这次家访我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孩子的家庭成长环境和性格爱好,拉近与孩子及家长的距离。 与他妈妈的交谈中得知,xx的父母都在邮局工作,他的父亲还承包着整个邮局,文化程度挺高,不过整日忙于工作,因此对孩子的教育比较少。很少有时间与孩子在一起交流,缺少对孩子学习习惯的教育,缺少与孩子的沟通。父母亲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比较重视,但是对孩子思想品德的优劣、行为规范的养成并没有强烈的教育意识,而是认为孩子自己能在老师的帮助下,能自己克制自己,对老师的期盼很高。而母亲虽然在家,却也忙于工作——帮助父亲整理邮局事物,同样没有时间和孩子坐在一起,也没时间陪孩子看看书或检查检查孩子的作业,因此孩子在的学习习惯不能很好的养成,使得老师和学校的教育暗淡无力,使得孩子对学习越来越缺乏主动性。这样的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比较缺乏的,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是老师的事”。

教育孩子需要耐心和恒心,需要家、校、社会三结合。而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更要对孩子进行及时、必要的教育。我们与父亲聊了很久,对孩子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和分析。父亲也是比较配合我们的,父亲也认识到自己对孩子确实缺少一些必要的教育,表示会愿意与学校密切配合,共同教育好孩子。

第四篇:《教师家访日记》

教师大家访活动学习材料{家访日记}.

家访日记1

2010年5月10日 星期一 晴

家访地点:盐海路19号

家访对象:一(2)班颜妍

家访老师:孙爱平

根据市、区教育局“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方案及相关要求,进一步深化师德建设,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树立良好的良好的师生形象。进一步加强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的沟通与联系,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表现,教师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和成长环境。我们利用双休日及课余时间登门走访的形式对所有学生进行了家访。

颜妍,一个文静而漂亮的小姑娘。正是由于她的文静,以至于她在上课时也极少发言,有时就呆呆地做着,不知在想些什么。每次作业总是拖拖拉拉,不能及时完成。而且,最近书写越来越慢,成绩也越来越差。针对这个情况,我和数学蔡老师决定对她进行一次家访,希望能够联合家长的力量一起帮助颜妍取得进步。

还没去家访,刚跟颜妍说了一下,没想到她的眼泪就掉下来了。看来,她也知道自己自从他爸爸去世后,她学习中的现况,摸清她心里的想法,对症下药,针对她的一些特殊情况,妈妈要多关心她,多和她交流谈心,老师也要如此。让她感受家庭和学校的温暖。

放学后我们来到颜妍家,她妈妈一人默默的坐在沙发上。看见我们来家访,晃晃悠悠的站起来给我们让座。一进家门,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张黑白照片,简单的家具,一张四方桌,几张椅子,一台很旧的电视可以算是值钱的家当了吧。

刚一坐下,还未开口,这位母亲的眼眶便红了,严妍妈妈向我们反映了一些她家的情况:她们本是三口之家,虽不富裕但是幸福美满的家庭。一年前严妍的爸爸得了脑中风,经过两次手术,本不富裕的家庭变得一贫如洗。十几天前再次发作,离开了她们母女,离开了这个家。她由于过度忧伤和疲劳,也患病多日。孩子请亲戚朋友照顾,看了她的回家作业,也发现了她作业马虎、学习也不够理想。常常还发现她夜间偷偷地哭,吵着要爸爸""听着听着,我的眼睛模糊了。

我想颜妍同学的速度慢、厌学有着复杂的原因,要帮助他除了耐心更需要爱心。让她时时处处感到同学、老师在爱她,关心她!

了解他的所想,关心她的情绪,多一个拥抱,多一个微笑,多一次理解,不是强调她作业做得够不够好,不是需要她一开始就要成为最优秀的孩子。她是在该得到理解的时候没有得到理解,是在该拥有老师关爱时没有得到关爱,是在她该得到家长帮助时没有得到帮助。这时作为班主任老师我决定重新出发,从心出发,慢加等待,爱加理解,注意家校交流沟通,让孩子重新找到自己。让她帮老师发作业,让她与最能关心同学的孩子做同桌,让她做她期望做得,真诚的发现她的优点,及时表扬;真诚看见缺点,及时指正;对她不责备,对她不发怒。以人为本,以人的身心素质为本,这不仅是教育的出发点,而且也是教育的最终归宿,对此,任何人都是不能忽略或轻视的,否则,就无真正的教育效果可言!因此,从心灵关注的角度来看,儿童的心灵具有可塑性,同时也是一颗脆弱的心灵,一颗向上的心灵,一颗善于学习的心灵。所以教育的效果,并不在于教育内容本身的正确与否,而主要在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是否贴近和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实际。

走进学生家庭,就带去了学校的重视、老师的关爱,学校和家庭两个教育主体的对话和交流,汇成一股淙淙的小溪,流进学生的心田,必然激起学生心里的浪花。心灵的距离,有

时就等同于脚下的距离。家访就是教师与学生家庭的零距离接触。

{家访日记}.

家访日记2

2010年5月10日 星期一 晴

“老师,老师,他打某某同学!”“老师,老师,他的作业本撕破了!”“老师,老师,他上体育课不遵守纪律。”每次一走进教室都会听到同一个人被报告——陈伟。一年级的孩子就这样,虽然我一再教育孩子们,要学会看别人的长处和进步,可是陈伟小朋友被报告的次数有增无减。

为了把孩子引上路,我决定到他家做次家访,争取和家长形成一股合力来教育孩子。这天放学后,我用电瓶车载着陈伟,在他的带领下,来到了他家附近。这时旁边有人在问他:“今天有人送你回来呀?”他毫不理会的照直往前跑,然后停下来说:“我的家在这里!”这哪里是个家,屋里两张闲置的麻将桌子,有两个人在下棋,其中一个坐着轮椅,对孩子跑进来也视而不见,我只好走到门边问:“这是陈伟的家嘛?”坐轮椅的人这才抬起头来看了我一眼说:“你是??”陈伟说:“她是某老师。”“哦,我听他妈妈常常说起你,我们和数学老师唐老师是亲戚,我儿子在你们两个老师班上我们很放心。我这个儿子根本不听他妈的话,我又认不到几个字,完全只有靠老师了。”糟糕了,我该和他说点什么呢?我就算指导他在家里应该怎么教育孩子看来都不起作用,他已经完全把任务交给了我们。于是,我也不想和他说关于孩子在校的种种不足了,因为家庭环境已经决定了孩子在上小学之前的性格和缺陷,我只有再用鼓励的方法在陈伟的爸爸面前让孩子觉得自己的优点多多,“陈伟上学的这段时间有进步,刚开始他连普通话是什么都不知道,一开口就是方言,现在已经会用普通话和大家说话了;他现在的字写得比开始漂亮了…….”结束谈话时,他已经拿出作业本趴在一张脏乎乎的桌子上准备写作业了,我走过去掏出包里的纸巾帮他把桌子擦了又擦,告诉他:"你每次写作业的时候都要把桌子抹干净,本子才会很漂亮,写出的字也才会很漂亮。”

后记: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教育,更离不开家庭教育,离不开家长的扶持,六七岁的孩子正是启蒙的时候,希望家长不要把一切都拜托给老师,老师的爱毕竟不能和家长的爱打等号,换言之:没有教育万万不能,但是教育也不是万能的。

家访日记3

三月二日 星期二 多云

活动课结束时,有同学向我报告陈飞抢了别人的一块钱买东西吃了,我把陈飞叫过来,他低头不语,我知道他是默认事实,便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仍是沉默。他平时就是喜欢动手打人,屡教不改,今天竟然这样,我决心对他进行一次家访。

于是放学时我把它送回家,他把我带到了他奶奶家,他的奶奶和叔叔在家,奶奶一见到孙子回来便笑眯眯的迎接过来,蹲下身子,帮他拿下了书包。知道我是小飞的老师,便问了来由,我告诉了她小飞的在校情况,老太太向我叙说了这个孩子的不幸:他父母都智力障碍,由奶奶照看。老奶奶还拉着我的手向我叙说了她自己的悲苦命运。她说:“我有一对累赘儿子、儿媳,现在又多一累赘,我的罪大呀。”说着老太太竟然流下眼泪。没想到我的家访勾起老太太这么多伤心事。我安慰她说:“不,您的孙子绝不是您的累赘,他头脑灵活,好好培养长大会有出息的,会成为你们家的顶梁柱的,会能照顾您和您的儿子、儿媳的。”老太太不哭了,她说:“我一直觉得不知道把他交给谁,你这么一说我觉得心里开阔多了。”在我跟老太太说话的时候,小飞跑到邻居家门口,不知摸了什么,邻居对他说:“你老师在,还不回家学习。”我抬头看过去,他朝我看了一眼,跑进家里。我对老太太说:“以后让他少在

外跑,多呆在家看看书,跟您说说话,或帮您做做事吧。”我又对老太太提了一些建议,照应孩子的起居生活要有规律,多鼓励孩子,在孩子面前不说丧气话,面对他犯错误要决不姑息。老人说,老师说得都有道理,但是自己忙于生计也不能照顾那么周到。

作为这样的家庭的孩子的老师,我深感自己的责任的重大,我应该给予他更多的关爱,更多的引导与疏通,我决定明天上班找他好好谈谈,我希望我跟他多沟通能使他对我产生信赖,希望能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应。

家访日记4

2010年5月10日 星期一 天气:晴

日子过得很快,又星期一了。我们班严慧同学家境比较特殊,爸爸和妈妈多年患有精神分裂症,家境比较贫寒。而且严慧最近学习态度比较差,故对严慧进行家访。

一路上,使我深深地感到——工厂的建设对环境的污染。严慧家就居住在一座造纸厂的附近,到处弥漫着一股难闻的气味。小水沟里到处是污水。真难想象在这样的环境里是如何生活的?到了严慧的家,见到她家里的陈设比较朴素,家具简单地陈列着,她妈妈在家,见到老师来了,有点儿不知所措。寒暄了几句进了家门。她妈妈的行动不是那样利索,也许是常年疾病缠身的结果吧。说话有点儿结巴。我说了我的来意。告诉家长最近严慧在校的表现不是太令人满意,上课经常和别人讲话。写字也不认真。我希望通过这次家访,能使严慧的学习态度有所改变。与严慧交谈后,她也表示要改掉这个缺点。但是我也告知家长严慧对作业的完成是比较积极的。我们转而对严慧说,以后的路还很长,希望她以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以后有什么困难可以跟我交谈。

愿这孩子有更光辉灿烂的明天。一定会的!

家访日记5

2010年5月10日 星期一 晴

最近彭雨同学的学习态度有点不好,上课不能专心的听讲,经常和周围的同学讲悄悄话,晚上的家庭作业有时只完成一点点,有时干脆一个字也不写,甚至有时以作业忘在家里的借口逃避检查,成绩有所下降,有必要和其父母沟通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在彭雨的引领下,我驾驶者摩托往她家前行,不过这样的路实在很难走,都是狭窄的小土路,有时甚至是高高的堤坝,看着小路两旁的沟壑,心里有点发毛,好不容易来到了彭雨家。她家屋前有一株翠绿美丽的古柳,我估计有几十年的光景了。房子和柳树一样的古老,三间很算高大的堂屋,堂屋旁紧接着是两层小楼,不过都是只有其形,没有其实,小楼的外墙还没有进行任何的粉刷,堂屋也没有任何的装潢,只是简单用水泥粉刷了一下,屋内除了一张旧方桌和几张条凳,再也没有其他的家具了,可见家境十分贫寒。回想别的同学家那漂亮精致的房屋,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我小时候的家也是这样的。家中只有妈妈一人,爸爸是为泥瓦工,在外做工还没有回来。我只好和妈妈谈了一些彭雨同学的在校情况,彭雨还是一位很不错的小孩,钢笔字非常的漂亮,人也听话,出现问题更多的是我们老师和家长督促不够,关心不够。妈妈向诉说了他们家的上一辈爷爷奶奶没有给他们留下任何一点家财,现在所有的一切都是他们呢夫妻俩十年如一日的辛苦的攒起来的,由于他爸爸每天工作的很晚才回来,自己又不识字,并且每天都要忙着批发蔬菜等青货,所以根本没有时间管理关心小彭雨,但表示今后一定抽时间督促小彭雨。妈妈虽然不识字,可能也不太会说话,但有着农村人的淳朴与热情,这我很久未感受到。彭雨身上不是也有这样美好的品质吗。记得一次我不小心把手弄破了,流了一点血,彭雨不是立刻送来了一张面纸给我吗。几句寒暄过后,

我道了别。回家的路上我想世界真的很辛苦的,这些家长真的不容易,为了生计,只好把小孩丢在家里,自生自灭;留下陪小孩,那生计怎么办,吃什么,喝什么呢?哎,无奈。我只有今后多一点多那么的爱罢了。

家访日记6

2010年4月12日 星期一 晴

今天我去了郑青云家,这个孩子生活中属于沉默寡言类型,不是特别顽皮,不过在学习上的问题很大,主要表现为:课堂上注意力容易分散,自制力较弱,上课经常做小动作和讲话,影响别人听课,学习自觉性较差,作业不及时完成,时刻需要老师监督。这次家访我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孩子的家庭成长环境和性格爱好,拉近与孩子及家长的距离。

与妈妈的交谈中得知,郑青云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文化程度不高,整日忙于上班,无暇顾及孩子。很少有时间与孩子在一起交流,缺少对孩子学习习惯的教育,缺少与孩子的沟通。父亲(三十多岁年纪的脸上镌刻着艰辛的生活沧桑,感觉比实际年龄要老许多)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思想品德的优劣、行为规范的养成采取的是不加过问或放任自流的态度,而母亲虽然在家,却也忙于工作——三班倒,同样没有时间和孩子坐在一起,也没时间陪孩子看看书或检查检查孩子的作业,再加上爷爷奶奶的溺爱包容,因此孩子在的学习习惯不能很好的养成,使得老师和学校的教育暗淡无力,使得孩子对学习越来越缺乏主动性。这样的家庭对孩子根本不存在教育,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是老师的事”。教育孩子需要耐心和恒心,需要家、校、社会三结合。而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没有正确的引导与教育,我们的孩子怎能进步?所以我很担忧。

所幸我们及时进行了家访,对家长“晓之以理,教之以法”,家长认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表示愿意与学校密切配合,共同教育好孩子。

虽然每次家访走得脚跟发痛,可以说苦不堪言,但家访让我对学生后了解了更多,对家长了解了更多。让我发现了不同的学生有不同家庭,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环境。可以说每个家长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绩好,能成材。总之,家访让我走近了学生,走近了家长,彼此缩短了距离。

我想:老师尊重家长,给孩子成功的感觉,孩子高兴,家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家访日记 幼儿园家访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