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教师家访日记 幼儿园家访日记

话题作文 zuowen 2浏览

【 – 话题作文】

第一篇:《教师家访日记》

教师家访日记

2014年5月21日 阴

家访目的:

该学生(张芹菊)自进校以来学习成绩一直不是很理想,虽然进行过多次的差生辅导教育,但是效果仍不明显。而且该生性格内向,不愿与同老师进行交流,沉默寡言,课堂上也不爱发言,不愿和老师作深层次的交流,只是一言不发,而且只要一批评她,就会掉眼泪。所以为了找出问题的症结,避免她的成绩下降,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我决定进行家访。

家访情况:

到学生家中,家里只有父亲一人在家,家长反应较为冷淡:知道小孩很早就是这个毛病但是却无从下手。就是一个劲的说我们也没有办法。但是值得庆幸的是经过耐心的交流,说明家访的来意后,家长终于放下思想包袱于我进行了交谈。从家长口中得知,原因可能有几方面。孩子很内向,虽然是女孩子,但是也很好玩,而且具有一定的惰性。孩子回到家后就沉醉在电视中,对其中的情节津津乐道,但是对学习却基本只字不提,可能这也是孩子行为反常的原因之一。家长工作比较忙,没有时间辅导孩子学习。最后家长答应我,会积极配合我们老师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使孩子尽快融入到正常的学习生活环境中去。

家访体会:

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学习压力的增大,许多孩子在生理和心理

都存在着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而且短期内是无法改变这一社会现状的。

作为教师,不能对孩子的这些问题一味的批评指责接着放任不管。而是应该运用理论知识和实际的经验来解决这些问题。简而言之,就是要以爱心关怀学生,以细心观察学生,以耐心教育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尽量帮助其解决问题。

后坝小学:潘胜莲

第二篇:《小学教师家访日志》

小学教师家访日志

2011 . 10 . 30 星期日 晴

周五晚上和周六的下午,我们一共走访了十个学生的家庭。在这十个家访对象中,有几个孩子的面孔一直萦绕在我心头,让我不得不思考,不得不想一些问题,他们也许是具有代表性的,在将来更多的走访中去印证吧。

孩子一:我们去时一家三口都在家,他们家就是一普通人家,不奢华却干净整洁,窗明几净,给人一种温暖的家的味道,在客厅进孩子房间门的地方贴了孩子的奖状,不止一张。当我们谈到这些奖状时,爸妈说都是体育上面的,但我听得出语气中的喜悦和赞赏。数学吴老师说这次争取把学习标兵的奖状也拿回来,孩子充满自信的笑了。家长还告诉我们孩子特别喜爱打篮球,一有空就去打篮球,球都打烂了好几个,但自己会按时回家。从这个孩子的家里出来,我们的心情是愉悦的。

孩子二:这个孩子是今年秋才转来我校的,比较顽劣,学习也有点跟不上。当我们跟随孩子走进他们“家”——一个租来的小小里外间,只有外间一小块地方能容我们3位老师站立,其它的老师只好站在了门外。孩子一头就冲进了里间,我跟进去一看,是趴在仅有的一张床上做作业,我看了孩子一眼没有说什么,因为我心里堵得慌!孩子妈妈告诉我们,爸爸常年在外打工挣钱养家,没有固定的事做,也没有有固定的地方,自己没有多少文化,只能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没法辅导其学习。老师们和她做了一些沟通,但不知她听进去了多少,又接受了多少,我们心情沉重地向下一家走去。

孩子三:我们一边向学生六楼的家进发,一边谈到了这个孩子,大家一直都认为这个孩子学习成绩优秀,表现出听话、文静、自觉的特点。只有妈妈和孩子在家,家里特别干净整齐,有条不紊,看得出妈妈是个讲原则,要求严格又要强的女性。果然,妈妈非常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的练习册,课外辅导作业,考试卷上的哪一道题的对错她都说得清清楚楚。孩子期中考试语文考了第一,数

学只考了93分,妈妈很生气她没能考100分!有一道题是平时训练过的,考试时竟然错了,丢分了,妈妈因此打了她一巴掌!"",妈妈说了很多关于她的学习,我感觉妈妈的全部身心都扑在孩子的身上,特别是学习上。我小声询问孩子平时都怎么玩,玩些什么,孩子有点茫然。她说有空就在家看看书,在我问的孩子们喜欢做的事情中她很高兴地说爬过山,是在大人的陪伴下爬的。说实话,走出这个孩子的家我觉得心很累,我似乎感同身受到了孩子的累,妈妈的累——心累!

孩子四:我们去孩子家之前班主任告诉我们说这个孩子有点撒谎,不爱交作业。爸爸听说我们来家访也从外面赶回来了,很希望和老师交谈一下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从我们走进门还没坐定,妈妈就开始数落孩子种种“不好”的表现,一条又一条,妈妈看来是个急性子,说话的语速很快,声音也很亮,这之间孩子时不时很不满的抬起头来争辩一句,又被大人的说话声掩盖了下去,他的争辩显得很无力。我看出他很不服气却又无奈的低头坐着,我凑近他压低声音和他小声交流起来。我声音很小,但是他听得很专注,不时的点点头,表情也随之缓和了下来。我教他怎样与好好妈妈沟通,而不是顶撞妈妈,以及如何克服身上的缺点,争取用行动让妈妈满意。当然,我首先肯定了他身上的优点,孩子欣然接受了我的建议,之后,我让孩子先回了他的房间。从爸妈的谈话中我们感到做父母的是爱之深恨之切,对孩子是给予了很大希望的,也倾注了他们的心血来培养孩子,就如不多语言的爸爸说的,为了孩子他们至今住在这个六十多平米的房子里,从不出去打牌或是应酬什么的,只是为了多在家陪陪孩子,陪他做作业,陪他下棋,陪他练毛笔字"",可是孩子就是学不进去,没几天就放弃了,在妈妈飞快的话语中间,爸爸插了一句“恨铁不成钢”,有些无奈的表情。我一直听他们交谈,没有怎么说话,一是插不进去,二是一下子不知道该从哪里说起,似乎有许多该说的。直到妈妈又生气说孩子的作业五道题他都要错三道时,我抢着问妈妈:“当他改对了的时候,你怎么做的呢?”妈妈有点茫然地看着我,我说:“你表扬他

了吗?”,妈妈马上肯定的说:“我从来没表扬过他!”。我说你应该表扬他,哪怕他仅仅只改对了一道题,你不能总是批评他,或是不停地在他旁边说他的不是。不知道我的话能否引起妈妈的沉思,我们走了。说实话,我心里还有许多话想对这位妈妈说,因为我不仅是一位老师,也是一位母亲,我能理解作为母亲的心,甚至是那位母亲的焦躁情绪,但是我不赞同她的许多做法。我相信她传递给儿子的是压力和同样的焦躁不安,甚至是不自信。

我们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非常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国家社会在努力为孩子创设更好的教育环境,学校在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努力让孩子能真正得到全面的发展,可是我们的家庭教育问题呢,能同步吗?谁来关注?我觉得需要学习的家长太多了!虽然仅仅走访了这么几家,但是家庭教育中凸现的问题让我的心轻松不起来,更别说那些家庭教育缺失的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的孩子们了,唉!看来,这漫长家访路注定将步履沉重了。

第三篇:《中学教师家访日记》

教 师 家 访 日 记

2011.11.1 星期一 阴

今天我和同时去了xx家,这个孩子生活中属于过度活泼类型,非常的贪玩,因此在学习上有很大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课堂上注意力容易分散,自制力很弱,上课经常做小动作和讲话,与其他同学聊天,学习自觉性较差,作业不及时完成,时刻需要老师监督。这次家访我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孩子的家庭成长环境和性格爱好,拉近与孩子及家长的距离。 与他妈妈的交谈中得知,xx的父母都在邮局工作,他的父亲还承包着整个邮局,文化程度挺高,不过整日忙于工作,因此对孩子的教育比较少。很少有时间与孩子在一起交流,缺少对孩子学习习惯的教育,缺少与孩子的沟通。父母亲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比较重视,但是对孩子思想品德的优劣、行为规范的养成并没有强烈的教育意识,而是认为孩子自己能在老师的帮助下,能自己克制自己,对老师的期盼很高。而母亲虽然在家,却也忙于工作——帮助父亲整理邮局事物,同样没有时间和孩子坐在一起,也没时间陪孩子看看书或检查检查孩子的作业,因此孩子在的学习习惯不能很好的养成,使得老师和学校的教育暗淡无力,使得孩子对学习越来越缺乏主动性。这样的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比较缺乏的,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是老师的事”。

教育孩子需要耐心和恒心,需要家、校、社会三结合。而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更要对孩子进行及时、必要的教育。我们与父亲聊了很久,对孩子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和分析。父亲也是比较配合我们的,父亲也认识到自己对孩子确实缺少一些必要的教育,表示会愿意与学校密切配合,共同教育好孩子。

第四篇:《小学教师家访手记》

1、学生:

家访或接待家长主要事由:

向家长反映孩子在校情况,探讨如何教育该生,使该生能真正融入到同学中间。 家访内容:

老师向家长反映情况:

该生在校喜欢和老师接触,愿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有向上的积极性,但同时缺乏自我约束力。上课时不能按铃声进课堂,不能安静地坐在位上,要么用橡皮砸前面的同学,要么向同学吐唾沫,扰乱了全班同学的正常学习,老师的话听不进去,和同学的关系也不是很融洽。老师真心希望家长能腾出一些时间多陪陪孩子,多和孩子聊聊天,让该生做一个令人喜欢的孩子。{教师家访日记}.

家访手记:

张学虎静下来观察这个孩子的举动,看着看着,便有些心酸,这是个可怜的孩子。他经常大喊大叫或大打出手,为此总是感到很头疼,但也在思考,为什么他会这样。我觉得主要是孩子的心理问题,他在潜意识中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肯定,渴望与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当这些得不到时,对于一个这样的孩子又不知道如何来表达这种情绪,于是便以一种叛逆的方式宣泄出来,以此来引起别人的关注。表面看似他没有烦恼,其实他也没有真正的快乐。他人的排斥使他倍感孤独,作为老师,我能为他做点什么呢?我认为首先应该让他做一个令人喜欢的孩子,告诉她怎样是对,怎样是错,怎样和别人交往,怎样去做一些简单的事情。孩子的路还很长很长,他将来该怎么办,我觉得家长应该多考虑考虑,而不是放任自流,从平时的一些表现看,他有一颗向上的心,比如他喜欢参加活动,或做手工制品,动作的协调程度也不亚于其他孩子,只是一些习惯不好,希望能够引起家长的注意。

2、学生:

家访或接待家长主要事由

向家长反映孩子在校情况,探讨该生的教育方式。

家访内容:

老师向家长反映情况:

该生是一个非常聪明的男孩,如果能踏踏实实学习,应该很出色,但是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扎实的基础知识。正因为如此,孩子学起来非常吃力,也就大大降低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上课因为听不懂,所以经常做小动作,课下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因为有一些叛逆心理,所以和同学的关系也不是很融洽。我觉得我们首先应该做的就是让该生能够静下来,从最基本的知识开始补,也许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却是有效的。从孩子平时听写和思维的状况来看,他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所以有时候觉得特别可惜,希望家长能配合一下,为孩子的将来多着想。

家访手记:

这是一个非常聪明又非常调皮的孩子,杜炳正的到来,使班里的一些男孩也开始出现不良的学习习惯,比如不完成作业,张口骂人打架等。这个孩子思维能力很强,反应很快,如果态度认真一点,他应该是出类拔萃的。但他恰恰在学习之初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打下坚实的基础。他将来会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也许总在摇摆中。我希望家长能有意识地多关注一下孩子,让他能够及时调整心态,下定决心补习功课,尽快赶上来。

家访手记(三)

3、学生:

家访或接待家长主要事由

向家长反映孩子在校学习情况,商讨如何提高该生的学习成绩。

家访内容:

老师向家长反映情况:该生在校比较听话,也能融入到集体中,本学期书写进步很大。但学习缺乏自觉性,天天不完成作业,每天都是利用课间和中午时间来完{教师家访日记}.

成,经常给小组丢分,因此学习成绩也不理想,最基本的题目也出错,让老师很是头疼。老师希望家长能督促孩子认真完成作业,毕竟这是一个巩固的过程,同时做好预习和复习。可以体谅家长忙于生计,但孩子是父母的重心所在,抽一些时间问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让孩子感受到态度的重要。

家访手记: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越来越感受到后进生该怎么办,因为学生在校时间太短了,各类活动增多,再加上我们地处城乡结合部,我班外来务工子女特别多,家长疲于生计,对孩子教育的意识比较淡薄,对孩子往往放之不管。老师忙于各种活动,实在没有精力单独辅导孩子,使得孩子越来越自由散漫了。有时候在想,素质教育在农村如何落实?在客观条件有限、师资比较缺乏、家长意识淡薄、各种相关机制跟不上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值得我们深思。

家访手记(四)

4、学生:{教师家访日记}.

家访或接待家长主要事由

家长到校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向老师反映该生的在家表现。

家访内容:

(1)老师向家长反映该生在校表现:该生在校非常安静,很懂事,上课专注力比较好,学习态度很认真,书写比以前有进步,但在笔画的间架结构方面还需改进。该生比较胆小,上课很少回答问题,需要多锻炼,增强自信,变得大方开朗一些。

(2)家长向老师反映情况:该生在家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但不喜欢让家长检查作业。当家长询问他的学习时,孩子总是不乐意,家长很是头疼。

(3)家长愿意与老师积极配合,希望该生能够更自信一些。

家访手记:

这是一个内向的男孩子,从不多言多语,很静,做事让老师很放心,但也缺少活力和自信。一直在想,今天的孩子总有一天要走上社会,今天的教育一定要为其适应社会作铺垫。现在竞争激烈,孩子如何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这就需要自荐和自信,能够大胆地推销自己,而不是循规蹈矩地按照别人的安排走。况且周围的世界瞬息万变,别人能为你安排什么呢?一切要靠自己,靠自己打拼一片天地。因此,

在孩子的求学阶段就要培养其竞争意识,培养其适应未来社会的心态和能力。一个人的性格在某种程度上很难改变,但要考虑到自身性格中的某些弱项可能会影响到将来的发展,因此要学着慢慢尝试以开放的心态来学习、生活和交往。 家 访 手 记(五)

家访内容:

来到李振磊家,我向家长反映情况:该生在校比较听话,也能融入到集体中,本学期书写进步很大。但学习缺乏自觉性,天天不完成作业,每天都是利用课间和中午时间来完成,经常给小组丢分,因此学习成绩也不理想,最基本的题目也出错,让老师很是头疼。老师希望家长能督促孩子认真完成作业,毕竟这是一个巩固的过程,同时做好预习和复习。可以体谅家长忙于生计,但孩子是父母的重心所在,抽一些时间问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让孩子感受到态度的重要。

家访手记:

我们六(5)班的学生杨文豪,时常静下来观察这个孩子的举动,看着看着,便有些心酸,这是个可怜的孩子。他经常大喊大叫或大打出手,为此总是感到很头疼,但也在思考,为什么他会这样。我觉得主要是孩子的心理问题,他在潜意识中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肯定,渴望与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当这些得不到时,对于一个这样的孩子又不知道如何来表达这种情绪,于是便以一种叛逆的方式宣泄出来,以此来引起别人的关注。表面看似他没有烦恼,其实他也没有真正的快乐。他人的排斥使他倍感孤独,作为老师,我能为他做点什么呢?我认为首先应该让他做一个令人喜欢的孩子,告诉她怎样是对,怎样是错,怎样和别人交往,怎样去做一些简单的事情。孩子的路还很长很长,他将来该怎么办,我觉得家长应该多考虑考虑,而不是放任自流,从平时的一些表现看,他有一颗向上的心,比如他喜欢参加活动,或做手工制品,动作的协调程度也不亚于其他孩子,只是一些习惯不好,希望能够引起家长的注意。

家访手记 (六)

刘文龙是我们家访的第三站。来到他家时已到晚上六点半,可家里只有他一人,正在上网玩游戏。和该生聊天后了解到照顾她的是外婆,在八月底身体不好,爸爸出差在外,妈妈在武汉打工,周五最早是七点钟才能赶回家做晚饭。与其妈妈联系后得知因自己照顾自己。我们不禁为该生的身体、学习担忧,明白了孩子学习成绩下滑的原因,也深深感受到孩子的独立自主。我们告诫孩子不要再玩电脑游戏,建议家长想办法改善孩子的生活状况。

家访手记(七)

我班有过这样一个学生小L,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发现她都表现得比别的同学有些迟钝,从家长处了解才知道这孩子早年得过一场重病,反应变得有些慢,了解到这样的孩子要比别的孩子多付出巨大的努力,而他们由于孩子的疾病而带来的内心痛苦是让人同情的。这个学生庆幸的是还有一个非常疼爱她学生的母亲,而她的父亲并不知道自己有意无意间的话语早已伤害了孩子。例如“笨”、对她不厌烦、不理睬等。为此,我来到了她家,介绍这位学生一个又一个闪光点“有爱心、善良、热情、大方、守纪律、爱劳动、画画很有个性""”当然有的优点是我有意说给她的父亲听的,我只想让他知道,他女儿有许多可贵的优点,只是作为父亲的他还没有觉察到。那次家访令孩子开心无比,同时我也给这个学生提出了近期的学习目标。她很有信心地点了点头。家访一结束,我马上要求学生的父母不能在孩子面前说类似“笨、傻”的字眼。我和她妈妈不但在教育语言上积极配合,在功课辅导上也更尽心了。在我们的帮助下,她真的进步了,同学们都对她的进步感到吃惊。唤回一个孩子的自信不是一次家访可以达成的,但是这次家访,唤回了一点父亲对女儿的信心。我坚信,这份信心会随着孩子学习的进步而越来越足,从而形成个良性循环。

实践使我认识到,家访 ,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学校教师与学生家长一种最直接、最简便、最有效的联系方式,它可以彻底串联起学生、老师、家长的思想情感,有利于让老师全面了解学生,让家长清晰了解子女,让子女也能真正地理解老师和家长的用心良苦,利用三方的“合力”推动孩子的健康成长。

家访手记(八)

交流内容:

(背景与原因) 冯同学,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对待学习不放松,对自己要求很高,正义感强,真诚待人,但与同学交往时的方式方法有些问题,有明显的自卑情绪,由于自己家庭环境不是很好,主观认为只有自己成绩好才能有与别人交往的权利,所以有人对他好,就轻信他人,听别人叙述事件就会忿忿不平,冲动,没有自己经过思考就做出激动行为。上学期曾经与

第五篇:《教师家访日记》

教师大家访活动学习材料

家访日记1

2010年5月10日 星期一 晴

家访地点:盐海路19号

家访对象:一(2)班颜妍

家访老师:孙爱平

根据市、区教育局“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方案及相关要求,进一步深化师德建设,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树立良好的良好的师生形象。进一步加强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的沟通与联系,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表现,教师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和成长环境。我们利用双休日及课余时间登门走访的形式对所有学生进行了家访。

颜妍,一个文静而漂亮的小姑娘。正是由于她的文静,以至于她在上课时也极少发言,有时就呆呆地做着,不知在想些什么。每次作业总是拖拖拉拉,不能及时完成。而且,最近书写越来越慢,成绩也越来越差。针对这个情况,我和数学蔡老师决定对她进行一次家访,希望能够联合家长的力量一起帮助颜妍取得进步。

还没去家访,刚跟颜妍说了一下,没想到她的眼泪就掉下来了。看来,她也知道自己自从他爸爸去世后,她学习中的现况,摸清她心里的想法,对症下药,针对她的一些特殊情况,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教师家访日记 幼儿园家访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