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
第一篇:《桃花散文》
窗外的桃花都开了,满院姹紫嫣红,远远望去,好像朝霞跑到地上来了。桃花散发出的阵阵清香,那么沁人心脾,钻入你的鼻孔,扑进你的心里,馋的你大口大口的吸气 走近桃花林我尽情欣赏着这一朵朵美丽的桃花。有的还是花骨朵;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已经全展开了。每一朵桃花都有五六片圆圆的花瓣,花芯中的花蕊像洋娃娃眼睛上的长睫毛。那一朵朵盛开的粉红色的桃花就像一个个的小仙女楚楚动人,让我情不自禁地在她那娇嫩的小脸上亲一口。 桃花的花有早有迟,有的已经全部展开了;有的花很害羞不敢伸出来看,只敢露出点小口,看着外面的世界;还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马上就用裂开似的。一阵风儿吹过,朵朵桃花就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扑打着翅膀,偏偏起舞,让人陶醉!
古人以桃花入诗不少,有关桃花的诗句最早源于《诗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人借灼灼其华的桃花,托起对流浪在外的夫君的思念,读后有一种彻骨的凄凉,感人肺腑。
把桃花与友情联结起来的当是唐代的李白了。“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这首诗中作者运用夸张对比修辞方法,形象而极尽地表达了与朋友真挚的情谊。虽桃花潭而非桃花,但桃花在人们心目中已是美好的象征了。
苏轼是大文豪,同时也是个画家。他从诗人的视野欣赏画作、感悟春天确实非同凡响。“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题惠<崇春江晚景>》)春天是那样美好,人生是那样美丽……
说了这么多,其实最有名的应该算是,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其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诗句,成为脍炙人口流传最广有关桃花的诗句。似有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之感。 所以说,周末快要到了,闲暇之余,带着老人孩子,逛逛公园,欣赏下春天的风景,用心地感受春天、尽情的享受美好的人生吧!
第二篇:《散文:十里桃花》
散文:十里桃花
散文:十里桃花
何雨珩/文
“墨痕乘醉洒桃花,石上斑纹烂若霞。”文字中显现的桃花,已不仅盛开于春,随季节轮转,它盛开在时间的深处,打败了时间,恒久不谢。
也不知从何时起便爱上了桃花,仅记得古人在不断地重复:桃花源、仙人、红颜。滚滚红尘中凄美婉转的风流,走马章台时轻艳凉薄的邂逅,颠沛流离后心头不愈的血痕""{看桃花散文}.
桃花时而闲静如隐士仙人;时而孤独如深遂青年;时而活泼如艳丽少女;时似神话;时如乡邻。面对同一个它,却又不同的它,就想起了诗中所叹: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自秦汉飘摇,唐之明艳,宋之清丽,明清艳俗,桃花十里在诗词中繁花开谢,绵延不绝。许多情绪似是而非,许多故事似幻似真,看月下桃花灼灼其华,待心中桃枝相蔓成花。
诗人感慨着,许多人漫赞桃花,苦心寻觅桃源,却不知此地若真实存在,可若比臆想的更恬静、悠然。
桃花开而不绝,就像宿命的继承。《桃花源记》的原型也应在常德,那渔人就是在那发现桃花源。现往那处,若是抱着访古踏幽之心,那势必要失望的。桃花源是被无数人用千年时间放大的梦,既是梦,本不真实。
顾况有诗云:夜宿桃花村,踏歌接天晓。以天地为亲,桃花为友,那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感觉扑面而来,仰首见桃花,低头瓣瓣雨。
清歌浅唱,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十里桃花,美到极处,便成苍凉!
第三篇:《散文桃花瓣儿中班》
散文:桃花瓣儿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 欣赏、感受散文中浓浓的春意,及桃花瓣儿和小动物之间友好、
和谐的氛围。
2、 理解散文中桃花瓣儿洒落后的各种不同妙用,并尝试仿编。 活动准备:
1.课件一套、背景音乐;
2.幼儿观察过桃花活动过程:{看桃花散文}.{看桃花散文}.
一、谈话导入,回忆春天美丽的景色。{看桃花散文}.
1.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美吗?你发现春天里有哪些美丽的景色?
2.咦,一阵春风吹过,谁飘落下来?桃花瓣儿是怎么飘落下来的?(请个别幼儿用动作模仿)
二、分段欣赏散文,感受散文的意境及桃花瓣儿洒落后的各种不同妙用。
1.欣赏散文第一段。(教师边播放课件边朗诵)
(1)桃树妈妈开了花,真美丽。风儿轻轻吹过,桃树妈妈让粉红色的花瓣儿,飘呀飘呀,飘落下来啦。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桃花瓣儿飘落的样子吧!(幼儿用动作模仿桃花瓣儿飘落的样子)
2,欣赏散文第二段。(教师边播放课件边朗诵)
(1)小蚂蚁拣了一片桃花瓣,做了什么?你觉得桃花瓣儿做的房子怎么样?谁能用好听的话来说一说。
3.欣赏散文第三段。(教师播放课件不朗诵)(1)小甲虫拣了桃花瓣可能会当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2)我们一起学一学小甲虫把花瓣儿当小船,摇呀摇!
4. 欣赏散文第四段。(教师播放课件不朗诵)
(1)这次谁又拣到了桃花瓣儿,做了什么?做了几个花环?用来干什么?
(2)先请个别幼儿来讲述,教师再带领幼儿集体朗诵。
5.猜测结果。
(1)桃树妈妈没有了花瓣怎么办?我们一起来问问它。老师扮演桃树妈妈回答。
(2)桃树妈妈为什么会这么说?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变化?
(3)教师边播放课件边朗诵,幼儿欣赏散文最后一段。
三、完整欣赏散文,进一步感受散文的优美意境。(幼儿轻轻跟随着朗诵)刚刚我们把散文《桃花瓣儿》欣赏了一遍,你们觉得好听吗?想不想再来听一听?
四、尝试仿编。
1.桃树妈妈把桃花瓣儿给了小蚂蚁、小甲虫、小兔,当成了房子、小船、花环,森林里还有许多小动物也拣到了桃花瓣,它们会把它变成什么呢?
2.小朋友们想得真多,我们回到教室,再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好吗?
附:散文:桃花瓣儿
桃树妈妈开了花,真美丽。风儿轻轻吹过,桃树妈妈让粉红色的花瓣儿,飘呀飘呀,飘落下来啦。
小蚂蚁拣了一片花瓣儿,在洞口搭了一间房子。粉红色的房子真美丽!
小甲虫拣了一片花瓣儿当小船,摇呀摇,粉红色的小船真美丽! 小兔拣了许许多多花瓣儿,做了三个花环,粉红色的花环真美丽!小兔送了一个花环给刺猬,送一个花环给小松鼠。
“桃树妈妈,你没花瓣了怎么办呢?”桃树妈妈说:“不要紧,不要紧。”
咦,桃树妈妈没了花瓣儿,结了许多许多的桃子。红红的桃子咬一口,真甜呀!
第四篇:《朱自清散文精选》
朱自清散文精选
一阵和煦的春风徐徐吹来,顿时,一片片粉红色的桃花花瓣洋洋洒洒地从桃树上落了下来,随风飘荡,仿佛桃树林中下起了一阵五彩缤纷的桃花雨。喜得桃树下的小草随风摇头晃脑、唱着欢快歌儿、拍着稚嫩的小手将跳着春天旋律舞蹈的粉红色桃花花瓣拥入自己的怀抱。突然,一片粉红色的桃花花瓣随风飘落到我的书上。它那通体浓郁的芬芳,令人沁人心腑、思绪万千,它那浑身粉红的色彩,令人心旷神怡、精神振奋,它那娇嫩多姿的形态,令人爱不释手、浮想联翩……
望着这片粉红色的桃花花瓣,我想起了故乡家中的小果园。我的老家在绵水河边。我家老屋东面有一口的水塘。水塘的南面,是自家的一个果园。果园虽小,但是果园里种植的果树品种却不少,有桃树、李树、桔子树、柚子树、柑子树、梨树、枇杷树,等等。每年春天来临、春风伴随着绵水河风徐徐吹来的时候,果园里就呈现出一派百树争春的景象:桃树、李树一拨,桔子树、柚子树、柑子树一伙,梨树、枇杷树一组,此起披伏、争相出芽、吐绿、开花,红的似火、白的无暇、黄的似锦……整个果园五彩缤纷、香气四溢,引得到蜂飞蝶舞,鸟儿唱、虫儿鸣,好一幅景色秀丽的江南迎春图!{看桃花散文}.
儿时顽皮的我,常常喜欢和姐姐、弟弟、小伙伴们到桃树下去玩耍,望着那十分好看的粉红色桃花,手就就有些痒痒的,想乘大人们不注意的时候,爬到桃树上去采一朵桃花来玩一玩。有时,河边刮来一阵风,我们头上就下起一阵桃花雨。有时,没有风,我们几个小伙伴们就商量着一起合力去摇一摇桃树,让桃花落下来。我们在桃花雨中叫啊、跳啊,争相在桃树下检那粉红色的桃花花瓣,比一比,看谁检的粉红色的桃花花瓣更多、看谁检的粉红色的桃花花瓣更好看,看谁检的粉红色的桃花花瓣更香,……叽叽喳喳,甚是快乐!
第五篇:《桃花劫,相思涌散文》{看桃花散文}.
迤逦的长离湖畔,杨柳青青,初春的第一场雨不知下过了多久,指尖上还残存着那点点桃花香。——题记
皓月清寒,轻洒于帝王孤冢。秋风掠世,微抚过旧日都城。犹记得,手持三尺青锋,激起浪花千万点,绽放尸山血海间,才换得这半世江山。犹记得,绝代风华,睥睨天下,只为那一丝红尘明媚,颠覆了一世峥嵘,归还了一世清宁,到头来不过枯叶落花,终是悲切!寰宇苍穹,六合八荒,又由谁来争主沉浮?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狼烟在泪水中冲淡消散,发丝在寒风中定格悲怆。遥望,那万里河山只剩凄凉。忆,那年金戈铁马,江山血染黄沙,敌枭穿云破月,杀伐如麻。昔年烽火连天,燃出强弓硬弩,百万雄狮负甲,阵前厮杀。为覆霸权,山河寂亡,剑鞘里传来了一阵哭伤。家破国殇,万里火光,血色殷虹风中飘落忧情。残裂戎装,断剑疲枪,刀激风霜唯有千叠孤凉。心如冰寒,不知多少枯骨英魂扬。静立孤冢,并未立碑,只见墓旁,新开三枝桃花。身加黄龙,踏尸骨百万,终成九五,可仍奈不住那寂寞做歌,落尽轻忧,孤绝的一世,只留得惆怅。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翩翩蝴蝶雨,遥遥佳人期。曾几何时,浣纱溪旁,看你笑靥如花。信步亭中,你为我一期一会,我为你折枝桃花。
惊鸿虽美怎比你那轩楼之上的一舞盈盈,江山血染又怎敌你那柳叶眉间的一点朱砂。一颦一笑,倾人国,倾人城,此生水寒涉世,只为你寻得一个岁月静好,弹一把古琴,谱一曲离歌,不再坠尘世过往,不再扰纷乱纲常。失去天下又怎样?只求这一生眷恋,只求能与你在那杏坡芳林,同手种下那一颗红豆,只求能与你在那长离湖畔,擎着一把油纸伞,静静地欣赏,朦朦雨中的那一抹芙蓉。只求与你朝朝暮暮,长相厮守,共览地老天荒。
情到深处,孤寂难掩,耳畔的呢喃似落花时的一声轻叹。记得你在那溪边浣纱时的温婉动人,记得你沏好放在亭边的一盏清茶,记得你身旁,我为你折的那一枝桃花。 琴瑟和鸣中,演绎着一场岁月的留恋。笙箫清雅间,倾诉着一个王朝的陨暗。
金樽烈酒收,亦知成败险中求,九州战火重燃,杀喊震天阙。刀疾如风刻千山,箭紧似雨射花残。剑舞锋芒穹苍摇,戈激寒煞贯九霄。笑观烽火诸雄傲,腥阳血照泪满衫。国破家亡,龙袍失黄,桃夭灼,桃花落,残尽暗香明灯火,浮生诺,却徒留一页苦涩。
白袍在风中轻扬,目光离开银霜,蓦然回首,在那断剑旁葬下这残损的桃花,心如山河日月颠簸不歇。负手长叹,吐尽一番悲苦艰难,双泪不自觉地如血涌出,涌出这看尽烟火的双瞳。
不知何时,也不知多久,那断剑旁,又长出新芽。
深思:花开花落,兴盛衰亡。雄霸四方又如何,终成寂寞;一手江山又如何,终会失落;赢得天下又如何;终归黄土。花瓣虽凋,暗香仍留。只愿这暗香伴随着这爱恋,相成涌动,穿梭千年。
名师点评:古来英雄美人的传说不胜枚举,此篇文章更是以细腻的笔触向读者呈现出一场经典的英雄美人的场景。文章情感真挚,结构清晰,为述真情不惜文墨。文末点题,成如何,败又如何?无负青春好年华。
第六篇:《散文的欣赏》
散文的欣赏
下面谈谈散文欣赏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要重视第一感受。一篇散文留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很重要。第一印象决定了你是否继续读下去,是否精读细读,也决定了这篇散文最终会与你确立怎样的对应关系。这第一印象实际上就是你在第一次读到这篇作品时所获得的最初感受。在散文欣赏过程中这个最初感受是应该受到充分重视的。当一篇散文第一次出现在你面前,在你脑海中留下的印象也一定是深刻的,充分利用这一深刻的印象,你就会敏锐地抓住作品中深入精微的东西,你就会在第一时间知道,究竟这篇散文在什么地方吸引了你,抓住了你,感染了你,甚至感动了你。这个第一感受也决定了你将从这篇散文中吸取什么。比如我们第一次读《桃花源记》,它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是奇幻的情节,还是优美的文字?是散淡的思想,还是绝俗的意境?但无论哪一点,它对于你来说都是新鲜的、刺激的、深刻的,都会引起你的强烈的审美快感。为什么要重视第一感受?因为欣赏者在第一次读到某一作品时,注意力最集中,审美感觉最敏锐,因而捕捉到的美感信息常常是最强烈的、最准确的。
(二)从印证到共鸣。散文在几种文学体裁中是最贴近生活的,就是说离我们普通人的生活最近。因此我们在欣赏散文时,要注意将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阅历,以及对社会人生的感悟拿来与作品中出现的人、事、物、景、情、理相互印证。这种印证不是一种“物理反应”而是一种“化学反应”,反应的结果是欣赏主体对于某些事物和情感的理解更深了。这就是共鸣。也就是说,艺术形象所触发的欣赏主体的情感反应与形象本身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情感达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相通、类似、或基本一致、甚至契合无间。此时,你的欣赏活动已经不单纯是一种审美体验了,而变得更复杂、更深沉、更不确定。你从中感受到的也不仅仅是审美的愉悦,而是对于人生和世界的更深层次的把握与理解。比如,当我们欣赏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这篇散文时,里面那种对于天下苍生的担待,那种临深履薄的孤独感,会使每一个有责任感的读者感到心有戚戚。
(三)体会与玩赏。优秀的散文作品在艺术上和思想上必有其胜处、佳处。而这些胜处、佳处也正是其成功所在,同时也是欣赏者最应该留意欣赏玩味的地方。我们可以分析作品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何独到之处,在思想认识上有何不同凡响之处,在语言风格上是不是新颖独特等等。优秀的散文作品不论在技巧上,还是在情感和理趣上都经得住欣赏者长久、反复的品味玩赏。此种品味玩赏不仅有作品艺术上带来的美感享受,也有作品内在情感和理趣上对于欣赏者心智上的启迪与感发。不过,欣赏者对于作品的体会与玩赏,与其审美趣味有很大关联。即以欧阳修《醉翁亭记》为例,有人喜欢其语言的从容潇洒、疾徐有致;有人会为其结构安排之神工鬼斧、大象无形而叫好;也有人为它景色描写的绘形绘色、如在目前而着迷;更有人倾慕作者心态之散淡超脱、飘逸绝尘。其实,散文欣赏的美感享受应该分两种,一种是情感享受,一种是智慧享受。如果从散文表现手法的角度说,那么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给我们更多的是情感享受,而议论性散文中的哲理小品和杂文给我们的智慧的享受要多一些了。
(四)想像的重要。文学创作需要想像,文学欣赏也需要想像。欣赏这种精神活动不是简单的判断,不是直接的吸收,不是生硬的比附。上面谈到的欣赏过程中的印证,是说要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阅历与散文中涉及到的内容相互印证,但这还不够。从印证而得到的共鸣,可能会使我们在情感上得到极大的刺激与震撼,但想像会使我们在心智上有一种豁然开朗、天清月明般的感受。散文欣赏中的想像可以使欣赏者揭开作品的更深一层内涵,或者绕到作品的背后,找到作者所出谜语(作品)的谜底。从这种意义上说,散文欣赏的想像又有些像一种智力游戏。中国历来有所谓的“春秋笔法”,而作家在具体创作中又会因为某种原因常常用“曲笔”。遇到这种文章,想像就显出其重要性来了。比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文章表面上看是转述一个人的奇遇,但如果我们运用“想像”,就会了解陶渊明文字
背后的讽刺黑暗社会现实的真实意图。
(五)知人论世、具体分析:历史唯物论要求认识客观事物,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分析一篇古代散文,必须了解作家和他的时代的社会生活。即便是同一时代的作家,他们有不同的遭遇、思想历程和艺术道路,因而他们的作品也就各有自己的思想、艺术特点。再进一步说,一个作家一生的创作是随着他的思想、艺术的发展而变化着的,不可能一成不变,因而同一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也必然具有思想、艺术上的差异。因此,分析一篇散文,应当而且必须具体了解这一作品是作家在什么时期创作的,具体了解这一时代的社会生活情况,这一作家的一般作品的思想、艺术特点,这一作家在这一时期的生活遭遇、思想状况及艺术进展,等等。这就是知人论文。
(六)学会与别人分享。将自己在散文欣赏中的审美感受告诉别人,并注意倾听别人对同一欣赏对象的看法。孟子说,“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欣赏者从散文欣赏中获得的美感享受如果能够与人交流,那么他将得到更大的愉悦。陶渊明说“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为什么要奇文共欣赏?这其实涉及了文学欣赏中的所谓“差异性”问题。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个欣赏对象会有不同的感受,与别人交流文学欣赏的感受,可以借此发现自己的“审美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