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钱学森课文根据插图写作文 钱学森课文

写作指导 zuowen 2浏览

【 – 写作指导】

钱学森课文根据插图写作文(一)

钱学森

1、世人评价

中国导弹与火箭事业先驱,“两弹一星”功勋,新中国航天航空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影响了一代代中国人,同时又是爱国志士,为中国未来提出宝贵建议和正确方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他在学业上,勇攀高峰,不迷信权威,勤于创新,勇于发问,是一代代学子的楷模!

2、主要成就

①应用力学 ②喷气推进与航天技术 ③工程控制论 ④物理力学 ⑤系统工程

⑥系统科学 ⑧人体科学 ⑨科学技术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3、坎坷经历

1950年,他辞去了美国科学界的重要职务,打算绕道回国,来完成他一个身为中国人民应做的义务。美国政府百般阻挠,像一只只扰人的魔鬼,挥之不去。他们甚至制造借口拘禁了他,还说:“如果你坚决要回中国,我就让你死!” 后来,在美国人民的帮助下,特别是在许多美国科学家的支持下,才被保释出来。1955年,在我国政府的帮助下,钱学森爷爷冲破了重重阻力,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回国后,在他的组织指导下,我国创建了自己的火箭、导弹航天事业。

4、终极目标

导弹之父

5、人格魅力

钱学森对祖国无限热爱,充分彰显了赤胆忠诚的爱国情怀,钱学森对真理孜孜以求,生动展现了卓尔不群的科学品质,钱学森对名利超然处之,深刻诠释了无私无我的价值追求

6、感悟

为了祖国,他日夜操劳、不知疲倦,参加近程、中程、远程导弹和人造卫星的研制领导工作,获得“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和“两弹一星”奖章。这就是钱学森,一个热爱祖国的人民科学家!值得我们中国人骄傲的科学家。我们青少年永远学习的榜样。

钱学森课文根据插图写作文(二)

钱学森课文根据插图写作文(三)

你校学生会准备办一期英语墙报,介绍我国著名的科学家。请你根据下列提示写一篇英语短文。

请以“A Brief Introduction of Qian Xuesen”为题写一份关于钱学森的简介

Born into a wealthy family on December 11, 1911, Zhejiang Province, Qian Xuesen was so clever that he was regarded as a “super talented” boy in his childhood. Having graduated from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in 1934, he went to America for his further study and gained his doctor’s degree in the Science of Astronomy. Since he returned to China, he has devoted all his life to China’s AnA industry, taking part in the design and research of rockets and missiles as well as opening a new era of China’s Astronomy industry.

It’s for his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that Qian Xuesen is honoured as the “ Father of China’s Astronomy” and the “King of Rockets”. Qian Xuesen, a pioneer of China’s Astronomy industry, passed away in November, 2009 in Beijing.

钱学森课文根据插图写作文(四)

2009年高考作文素材精编(一、钱学森+二、李剑英+三、李丽)

一、国家杰出科学家之钱学森篇

1、此生此世再不去美国

钱学森1955年离开美国后再也没有回去过。钱学森对美国朋友和科学同行十分友好,并保持着联系,但他坚持只要美国政府不对当年驱逐他出境正式道歉,他今生今世绝不再去美国。

2、先当院长后当副院长

在钱学森的履历介绍上常有任国防部五院副院长、院长的字样,可实际上钱学森是先当的院长,后当的副院长。这是为什么?当年45岁的钱院长虽然精力充沛,但他既要为中国的导弹事业举办扫盲班,又要带领大家进行技术攻关,还要为研究院一大家人的柴米油盐操心。有时研究院的报告和幼儿园的报告会一同等待他批示。他说,我哪懂幼儿园的事呀?为此他给聂帅写信,要求退下来改正为副,专心致力于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上级同意了他的要求。

3、钱学森说行我就批

60年代初,一次导弹发射试验在即,可是天公不作美,到底能打不能打,试验基地司令员、参谋长和钱学森的意见发生了分歧。按当时的规定,每次发射报告上必须有三人同意的签字,然后再报请聂荣臻元帅批准。可是司令员、参谋长说不能打,而钱学森说能打,形成了2:1的局面,机关只好把只有钱学森一个人签字的报告送给了聂帅。没想到,聂帅很爽快地批准发射,并说要是只有那两位签字而没有钱院长的签字,我倒不敢批了。这一发导弹还真的打成了。

4、抵得上五个师的人——钱学森

1950年7月,已经下定决心返回祖国的钱学森,会见了主管他研究工作的美国海军次长,告诉他准备立即动身回国。这位美国海军次长大为震惊,拒绝了钱学森的要求。钱学森走后,这位美国海军次长对人说:钱学森无论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他还说:我宁肯枪毙他,也不愿放他回中国。但是,钱学森的爱国之心矢志不移。

后来,在周总理的亲自关怀和同志们的帮助下,经过长达五年多的斗争,饱经折磨的钱学森。终于在1955年9月17日。离开美国,踏上返回祖国的征程。

5、今天我不是很激动

1991年10月16日,人民大会堂里正在召开仅有200人参加的授奖仪式。虽然仪式很小,可是总书记江泽民、国家主席杨尚昆等在京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差不多都出席了。

这个小会是为钱学森而开的。为表彰钱学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祖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所做的卓越贡献,特授予他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

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这是过去从未有过的高规格新提法。一级英雄模范奖章,此前一直是战斗英雄、生产一线劳模的专利,从来没有向科学家倾斜过。授奖厅里掌声雷动,大家急切地等待着、猜测着,钱学森会怎样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呢?

太出乎意料。今天我不是很激动 。钱学森说。

在今天这么一个隆重的场合,我的心情到底怎么样?如果说老实话,应该承认我并不是很激动。是不是太有点不识时务,是不是有点太迂腐?不了解他的人有点搞不懂,而了解他的人却说,这是实事求是的,因为他已经激动过了三次,有一次就在不久前。

我第一次激动的时刻是在1955年,我被允许可以回国了,当我同蒋英带着幼儿园年纪的儿子、女儿去向我的老师告别时,手里拿着一本在美国刚出版的我写的《工程控制论》,还有一大本我讲物理力学的讲义,我把这两本东西送到冯〃卡门老师手里,他翻了翻很有感

慨地跟我说——你现在在学术上已经超过了我。我钱学森在学术上超过了这么一位世界闻名的大权威,为中国人争了气,我激动极了。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这么激动。

在建国10周年的时候,我被接纳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这个时候我心情是非常激动的,我是一名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了!我简直激动得睡不着觉。这是我第二次的心情激动。

第三次心情激动,就在今年。今年我看了在座的王任重同志写的《史来贺传》的序。在这个序里他说中央组织部把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史来贺和钱学森这五个人作为解放40年来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我心情激动极了,我现在是劳动人民的一分子了,而且与劳动人民中最先进的分子连在一起了。

有了这三次激动,我今天倒不怎么激动了。

6、向权威挑战

钱学森出众的才华,在学习和研究中,越来越突出的表现出来。他善于思考,思路既宽阔又敏捷。在许多情况下,当别人对某个问题尚未弄懂时,他已经明白了,而且发现了这个问题后面的一连串需要解决问题。

对此,冯〃卡门十分关注。他发现,这个来自中国的小伙子不同凡响,他所提出的问题,往往是当代火箭飞行领域的关键所在。

一天,杰出的理论家、物理系教授保罗〃爱泼斯坦急匆匆地来找冯〃卡门。他劈头问道: 朋友,你是否有个学生叫钱学森?

冯〃卡门被这个急性子犹太人问得摸不着头脑,以为钱学森发生了什么事情,便点点头,表示确有其人。

只见爱泼斯坦拿出一张试卷,一边展开一边说道:就是你的这位学生,有时到我的一个班上去听课,他解答问题的方法与众不同,可以说有些玄妙。我看这个人有非凡的想象力和数学天才,不知你是否发现?

冯〃卡门舒了一口气,接过爱泼斯坦手中的试卷看了看,果然是钱学森的手迹。说道: 是的,我的老朋友,在这一点上我们俩的认识完全一致——他是一个难得的天才。

原来如此。爱泼斯坦眨了眨眼情,诙谐地问冯〃卡门:你是否觉得这个中国人身上有我们犹太人的血统?

冯〃卡门耸了耸双肩,表示无可奉告。但是他的确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不错,世界上有不少知名学者和科学家,譬如马克思、爱因斯坦等,都是犹太人,或具有犹太人血统。不过,爱泼斯坦忽视了一个智慧而勤奋的东方民族,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曾经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光芒照耀了人类历史的进程。钱学森正是这个伟大民族的子孙。

于是,冯〃卡门郑重地告诉爱泼斯坦:我的学生钱学森是纯粹的中国人,一个天才加勤奋的中国人。

这时,两个具有犹太血统的教授不约而同地、感叹地摊开了他们的双手。

这是1938年初春季节的一天,钱学森站在了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一间教室的讲台上。他精神抖擞,神采飞扬,在黑板上迅速写下了一串密密麻麻的公式、定义。然后,滔滔不绝地为台下几十位美国学生描绘未来空间的美景。他说道:……随着本世纪第一架载人双翼飞机的出现,航空技术将人类载入了一个可以缩短时间和空间的奇妙时代。但是,螺旋桨式的飞机发展到今天,飞行时速仍在五百公里上下徘徊,这就束缚了航空技术向更高层次前进。因此,我们必须跨越已经取得的成功,去寻找一种新的技术,新的模式。

钱学森停顿了一下,说道:其实,这种模式在世界航空史上曾经出现过,我们不妨拿来借鉴。

7、求助于祖国的短信

钱学森的《工程控制论》问世了,可是,有谁知道,研究和创作这部论著所遇到的困难,超过了他以往所进行的任何一个科研课题。他进行研究的条件之差这且不说,还有使他更难

以忍受的是来自美国当局的干扰。他的研究工作常常因为要和美国联邦调查局的调查员的所谓谈话而被打断。与此同时,美国移民局还强迫他每个月必须向他们作一次汇报。这对于钱学森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屈辱。每当这个时间到来的前后,他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研究工作也难以进行下去。

幸有爱妻蒋英与他共同承受着一切来自美国当局的压力;美国许多有正义感的科学家朋友,也并不因为钱学森是美国当局的罪人而躲避他。他们对处于困境中的钱学森经常给以多方面的帮助和支持。在写作书稿时,钱学森经常从与马勃博士的交谈中受益,他们的谈话虽然不属于那种学术性的探讨,但是,往往触类旁通,使他的思路豁然开朗。还应该提到的,就是塞尔登杰克梯和温克尔两位朋友,由于他们的热情帮助,使钱学森大大减轻了书稿写作时繁重的准备工作。

当钱学森的《工程控制论》出版后,许多朋友赶来祝贺。他们之中自然少不了马勃博士、德普利马博士、塞尔登杰克梯和温克尔先生。钱学森和蒋英在自己家中举行晚会,热情地招待这些在他们处于困境中伸出友谊之手的朋友们,也祝贺《工程控制论》一书的问世。

在晚会上,朋友们频频举杯向钱学森祝贺,钱学森夫妇也举杯回敬朋友们,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蒋英或和朋友们一起唱歌,或用钢琴为朋友们伴奏。最精彩的节目,是钱学森和蒋英的竹笛、吉它二重奏。这两件一中一西、一吹一弹的乐器在一起演奏,在场的朋友们第一次见到,备感新鲜;当听到他们演奏的那和谐悦耳的中国乐曲时,总是交口称赞,并报以热烈的掌声。

蒋英的独唱是晚会的高潮,也是最后一个节目。当蒋英结束她的演唱时,朋友们热烈地鼓掌,在掌声中,钱学森拿着一束鲜花走来,恭恭敬敬地献给蒋英,并轻轻地吻了她。于是,大家的掌声更加热烈了,钱学森激动地用英语说道:

密斯英,我冷酷岁月中的伴侣。她是天才、智慧和忠诚的完美体现。她与我一同承受不幸,共同分享朋友们给予的爱……

这时,在座的美国朋友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并伸出大姆指高声说:密斯英,是上帝赐于钱博士的最为珍贵的礼物!

是的,无论在晴朗美好的白天,还是在凄风苦雨的夜晚,他们共同欢笑,共同流泪。不管是苦辣酸甜,他们都同享共尝。因为他们彼此的心用爱连结在一起。有了爱,纵然是狂风暴雨袭来,也不会把他们分离,也不会把他们击倒。

大洋迢迢万里,难以阻隔海外赤子思念祖国、回归祖国之心。钱学森在攻克《工程控制论》之后,依然不见美国当局有放他回国的动静,心中更加焦虑不安。

1954年4月,有消息传来,美国国务院于4月间发布公告,宣布取消扣留中国留学生的法令,这个消息使钱学森夫妇大为振奋。他们再次收拾行李,又把三个轻便箱子打好,一旦接到联邦调查局的放行通知,便可立即启程。可是,他们又白白地等待了很久。联邦调查局的特工人员,依旧对钱学森的住所实行严密监视,他的行踪仍然受到盯梢。他到有关当局去查询,美国当局对他的禁令也无从改口。

他,只有等待。

1954年9月初的一天,在加州理工学院学习的中国留学生郑哲敏(现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来到钱学森家里。他要回国了,在启程之前,特意赶来向老师辞行。

热情好客的钱学森夫妇留他一起吃晚饭。钱学森亲自动手,下厨房制作烤鸭,为郑哲敏饯行。对于郑哲敏能立即回国,钱学森羡慕不已。他多么盼望很快就有这样一天到来。郑哲敏只好安慰老师,他相信这一天并不遥远了。

临别之前,钱学森特别叮嘱郑哲敏说:你回国后,要极力宣传两件事情:一件是运筹学,希望你和清华大学钱伟长教授说一说。这个学科美国也刚刚开始研究。我想,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如何进行科学管理,加强计划性方面,运筹学起着重要作用。另一件是要讲力

学对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像流体力学是马上能够应用的,诸如油管、水管的生产和管理问题等。总之,要向有关方面,特别是领导、管理部门宣传,引起关注。要使科学技术尽快为生产服务,早日转化为生产力。

郑哲敏回国去了,他也带去了老师那急切为祖国服务的一片赤诚。

钱学森依然在等待。此时,他更加迫切需要了解新中国在恢复和建设中的情况,以便使自己的思想跟上祖国飞跃发展的新形势。于是,他经常阅读香港出版的《大公报》、《文汇报》以及美国的《华侨日报》。他还认真地学习马克思的《资本论》、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等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他认为应该自觉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指导自己的科学研究。

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了。钱学森过着度日如年的生活。他和蒋英都非常焦急,昼夜苦思冥想,不知怎样才能尽早地结束这种日子,尽快地回到祖国去。突然有一天,蒋英想出了一条妙计——

那是1955年6月的一天,骄阳似火,蒋英带着两个孩子,伴着钱学森佯装上街闲逛。他们巧妙地避开了特务的尾随盯梢,迅速溜进一家咖啡馆。蒋英边喝咖啡,边逗孩子玩耍,钱学森面前虽然也摆放着一杯咖啡,但却无暇吸饮,而是以香烟盒作纸,忙着用中文写信。一介香烟盒纸,密密麻麻写满了小字。上面写道:

我提笔写这便条,万感千念,对祖国、对亲友相思之甚,寸阴若岁。耳闻祖国建设蒸蒸日上,敬之,喜之。阻碍归国.禁令已于4月被取消,然我仍身陷囹圄,还乡报国之梦难圆,省亲探友之愿难偿,戚戚然久之……恳请祖国助我还乡,帮我结束客居海外生涯,还我报国之宿愿。切切!

短信写好后,他连忙装进一个写好的信封里,由蒋英机敏地投入咖啡馆门口的邮筒里。 这信是寄往比利时蒋英的妹妹家的,请她迅速转给父亲的世交陈叔通先生。

8、对荣誉的态度

由于篇幅所限,关于这个问题只讲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关于院士的荣誉称号问题。我想目前在中国,从事科研工作的,都想争取一个荣誉称号:院士,或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个称号在1994年以前叫学部委员。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钱学森在1988年和1992年曾两次给时任科学院院长的周光召写信,请求免去他学部委员(即院士)的称号。这里只引用1992年的信,全文如下。

本市三里河中国科学院周光召院长:近得1992年第6次学部委员大会通过并经国务院同意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章程(试行)》,看到其中第24条说学部委员可以申请辞去学部委员称号。您是知道的,我前几年即有此意。近日来,更因年老体弱,已不能参加集会作学术及其他活动,故已不能完成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的任务。据《章程》规定及个人情况,特申请辞去我的学部委员称号。

以上请您批办。此致敬礼!

钱学森

1992.9.21

信发出以后,钱老告诉我,在一次学部大会执行主席会议上,周院长和严老(严济慈)一起做他的工作。周光召说:钱老,学部委员不是个官位,是大家选的,不是我任命的。我无权批准您的请辞报告。严老说:我们主席团讨论了,大家一致不同意您的请辞报告。

第二件事是1991年授予他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情况。1991年钱老满80岁,正好这一年中国科协要换届,从此,钱学森要退出一线科技工作。为了表彰他这一生对

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贡献,中央酝酿授予他荣誉称号。但整个酝酿过程钱学森一无所知,授奖仪式在10月16日举行。当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在10月10日这一天才向他本人报告。对于这么高的荣誉,钱学森本人的态度十分冷静,决不因此而忘乎所以。

其证据之一是他在授奖仪式上的著名讲话,他并不激动;二是授奖仪式之后,新闻媒体上出现了一个宣传钱学森,学习钱学森的高潮。一些著名科学家,比如钱三强、王大珩、张维等都接受记者采访,谈学习钱学森的体会,航天部、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和科学工业委员会等单位也作出向他学习的决议。在这几天,我忙得不亦乐乎。一天上午,钱老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第一句话就是:你怎么还在忙啊?我们办任何事,都应该有个度。这件事(指对他的宣传报道)也要适可而止。这几天报纸上天天说我的好话,我看了心里很不是滋味。难道就没有不同的意见,不同的声音?我立即回答说:钱老,既然您说到这里,那么,我如实向您报告:我也听到一些不同意见。有的年轻人说,怎么党的知识分子政策都落实到钱学森一个人身上?钱老立即说:你说的这个情况很重要。说明这件事涉及到党的知识分子政策问题。如果它完全是我钱学森个人的问题,那我没什么可顾虑的,他们爱怎么宣传都行。问题是在今天,钱学森这个名字已经不完全属于我自己,所以我得十分谨慎。在今天的科技界,有比我年长的,有和我同辈的,更多的,则是比我年轻的,大家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国家的科技事业作贡献。不要因为宣传钱学森过了头,影响到别人的积极性,那就不是我钱学森个人的问题了,那就涉及到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问题。所以,我对你说要适可而止,我看现在应该划个句号了,到此为止吧。我这么说并不是故作谦虚,要下决心煞住,请你立即给一些报纸杂志打电话,叫他们把宣传钱学森的稿子撤下来。

于是我回到办公室,立即照办,比如《光明日报》、《科技日报》等,都表示尊重钱老本人意见,明天不再见报了。有一个杂志,他们也表示尊重钱老意见,但下期的稿子,已下厂排版,有两篇回忆与钱老交往中受到教益的文章不好撤下来。打了一圈电话,我到钱老办公室向他反馈信息,当他听到那个杂志这两篇文章无法撤下来时说:这样的回忆性文章都是在一个人死了以后才发表的,我还没死,他们急什么?我听了这话,扭头就走,赶紧打电话告诉该杂志的主编:钱老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天大的困难你们去想办法克服,但稿子一定得撤。

以上是关于钱学森对待金钱、荣誉和地位的态度。他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品德,使他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科技界的一面旗臶,全党学习的典范。这些品德看来和科研工作没有太大的关系。其实,一个科研人员,如果满脑子都是金钱、荣誉、地位这些东西,即使他很聪明,也成不了大器。科学是需要人们无私奉献的,古今中外,概莫如此。这里,我想引用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钱学森课文根据插图写作文 钱学森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