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有关我的被动成长作文 被动语态作文

写作指导 zuowen 3浏览

【 – 写作指导】

有关我的被动成长作文(一)

浅谈中学生如何学会自我写作

浅谈“自我”作文与作文个性

探究中学生个性化作文的方法

信宜水口一中 郑观奇

【提要】写作必须文中有“我”,是烙印着生活色彩的“真我”。当前,学生写文章假话、空话、套话极为普遍,总分总的文章结构,独立完整的叙事框架,内容雷同,表达方式模式化,抒发的情感一致,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造成了作文教学的低效瓶颈。在近几年的作文教学中,我探索和实践了“我的作文,我为主”的教学方法,构建学生作文与“自我”心境、环境、生活和整合的链接,突破作文“自我”飞跃。

【关键词】 宣泄 真我 链接 整合

一 引言

“小小少年,很少烦恼""”我几乎是唱着这首歌长大的。然而,随着小学毕业升入初中,烦恼就一天一天增多,我就已经不再是“小小少年”了。

窗外,远处的最后一盏灯熄灭了,而我仍然在堆积如山的练习题中奋笔疾书。累了,抖抖手腕,抬起头,当看到那杯热气腾腾的咖啡早已凉时,我无奈的笑了""

人们常说,有付出就有回报。然而,当一张张画着鲜红大叉的试卷发下来时,我不禁纳闷了为何我每天努力学习,却总得不到回报?为何我的学习成绩总得不到提高?烦恼一个接一个扑面而来,我只能低下头沉思

今天的考试又失败。回到家里,面对着对我的这次考试充满希望的父母,我羞愧地低下头冲进了自己的房间。

戴上耳机,耳边传来的是“最近比较烦恼,比较烦恼""”的刺耳歌声,我几乎崩溃了。""

关掉了台灯,我回到了温暖的床上,渐渐地入睡了。在梦里,我从烦恼的漩涡中挣扎了出来,正迈着矫健的步伐走向光明大道""

这是一篇选自《作文评点报》(代号11-17)2010年5月19日第20期的一篇中学生作文《在烦恼中成长》。

看了这篇文章的内容,很多作文老师就会唉叹:现在中学生的作文越来越内容空泛、感情弱化、“我”的失去、“个性”的畸变,没有一点鲜活的“生命力”,特别是乡镇中学学生的

作文。这正如著名作家方方所说,现在中学生的作文,文字华丽,但是内容很苍白。其实作文的文字粗糙一点不要紧,要紧的是有思想、有内在核心、有真情实感。我把当前中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归纳如下:

1. 模块化。所谓的“模块化”,是指运用相似的语言、相似的材料、采用相似的行

文方式,表现相似的主题,透露出相似的情感基调。这种现象在横向上表现为“千

人一面”;在纵向上表现为无限地复制作文的现象,使人觉得乏味,失去新鲜感。

2. 无真情。不敢说心里话,不敢让自己的真情流露。其实,学生应该用自己的语言

叫出自己的声音,哪怕幼稚一点也不要紧。

3. 美文化。偏爱华丽的辞藻,疏离鲜活的生活语言。串连古今诗文,排列名人客

士而缺乏实质性内容。运用比喻、排比、引用、夸张等各种手法轮番登场,用花

哨的形式掩饰这内容的苍白,掩盖文章的内容空虚。

4. “无我化”。这是作文中没有个体、没有灵魂,通篇看不到作者自我的存在,找

不到我的踪迹,总是从他人的生活中选取材料。作文中缺乏写作主体的感受、体

验、感情、主见、个性,显得枯燥、单调,没有朝气。

5. “虚假化”。其一材料虚假;其二情感虚假;其三写作行为虚假。编造故事、杜

撰情节,没有个性的、明显性的地域标志,不是在棕榈海滩,就是在华府大道,

使得内容很苍白。

6. 思维缺陷化。文中缺少自己的思维能力,在行文中完全是一种成人化的思维方式,

没有自己的逻辑思维、个人的主张,或者不用逻辑,一味的堆砌冗长而陈旧的事

例,思维能力严重缺陷。

7. “情感弱化”,这正是“长不大的一代人”的精神面貌的反映。优越的物质生活

条件而缺少生活的摔打磨练;终日闭门读书,而缺少社会风雨的吹打;物质享受

主义抬头而理想意志畏缩。

这些弊端,久而久之,就会令人一提起作文,就教师摇头、学生叹气,作文教学不可避免陷入低效率的瓶颈之中。

二分析造成这些弊端的主要原因

1 家庭环境原因。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家长的眼中,当代的中学生是“长不大的一代人”,终日闭门读书,缺乏生活的摔打磨练,有甚者,纵容孩子安逸家室生活,使孩子不思进取。

2 学生环境原因。每天过着教室、饭堂、宿舍(或家)三点一线的生活,缺少鲜活生动的写作素材,没有写作个体的生活体验。缺少实践、缺少操作、缺乏过程。

3 阅读环境原因。他们的作文主要来自作文选、网上。而市面倾销的作文选中的作文,已被商人用商人的目光、根据市场设计过、格式化过的没有独特性的作文,他们使学生的写作思维公式化、语言模式化、思想板结化。

4作文教学原因。目前作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在考试中取得较高的作文成绩,因此在教的方面只重视写作知识的传授,忽视写作能力的训练;重视内容而忽视情感;重视级别而轻视个体差异。就写论写,“先读范文,再模仿依样画葫芦”。

5读者单一原因。据一项调查表明,学生作文67%的读者是老师,可见,学生作文最权威的读者是老师。从小学到高中,都由有老师对他们的作文进行勾画圈点,学生已经养成了在老师划定的框框内作文的习惯,他们写出的文章就像“作文工厂”里的一件件产品,只有编号,没有名字。

6作文评价原因。“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中学作文的评价意识、手段在较大程度上还停留在应付考试与测试的成绩等级评价上,过分重视作文文体,忽视鲜活的写作主体个性差异及文本的创造过程的评价。评价方式单一,老师一手包办作文评价,造成以成人的目光和标准来审视、评价学生的作文。

7学生淡化了读书的意义。当代中学生成长的时代,是一个全民娱乐的时代,许多学生产生了懒惰的思想,使得学生懒动手、懒动口、懒动脑,作文只顾抄杂。

从上面的原因分析表明:造成学生作文没有个性,没有真情实感的“憋作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从写作的写作主体、客体、载体、受体所构成的动态过程来看,要写出有个性、有真情的文章,既要把写作主体放在突出的位置,运用多种方法发挥写作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又要重视其他因素的影响,只有在每个要素上都贯彻个性化的教学措施,整个写作过程才是有个性,学生才能真正地写出自己的个性。

三 “自我”作文与作文个性的操作方法

(一) 我的文字,写我的心——挖掘动机,宣泄个性

1 “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引导学生真实表达情感,却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这就是课标对教师进行作文教学的建议,这就要求作文关注“自我”、尊重“自我”,用“我手写我心”,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记得《读者》登载过在乡下小学生写的一篇文章《我的理想》,文中是这样写道:“我的理想是变成狗,天天夜里守在家门口。因为阿妈胆小,怕鬼,我也怕。但阿妈说狗不怕鬼,所以我想做一只狗。这样,阿妈和我就都不怕了""”这恐怕是世界上“最感人的理想”了。小孩写文章并没有想感动谁,她的作文之所以感人是因为“真”。其实,真情无不存在关键在于自己体察和敢于抒发真情。

但我心长期以来,大多数学生把作文看作是一种令人头痛常规作业,在敷衍和推脱中,徒然地消耗自己的热情与灵气。要走出这种困境,就要高屋建瓴地来指导写作,让学生从“要我写”转变“我要写”,这才能解开初中文作教学之“哥顿神结”的最佳方法。

2 那么,学生想写什么呢?我班一位学生在周记里写道“我们已经是十七岁的青年了,身后的脚印已经串成一条绵延的射线。射线的端点系在脚下。那些脚印或深或浅,浅的溢出了欢笑,深的沉淀了忧伤。那一串串幸福的回忆,本该伴着一颗颗敏感的心,记录在那些铺排文字的作文纸上,用我手中的笔来书写青春,描绘时尚,探知社会,抒发欢乐,宣泄苦闷""”分析他们想写这些内容的原因:一是,写这些东西是真正的我手写我心,有文字表达的欲望;二是,没有文字的控制权,可以凭感觉和心境随意写。例如,学生写情书、青春小说之类的文章就写得那么流畅、富有文采、很有篇幅。;是,正如一位名人所说,作文的实质如同人说、唱歌、跳舞一样,是内心积蓄的自然宣泄,是内心世界对客观世界感受自觉表达的一种欲望。

3 如何让学生写上他们想写的作文呢?我班的同学开始在博客上这样写道:“面对的高高在上的不食人间烟火的作文题时,本该记录的真实却变了质,对这没有感动的体验的题目,只能有编造的想象,无论写什么,总会把一些华丽的文字堆砌上去。”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写他们自己想写的作文的方法:其一,找准宣泄的缝隙。我是用写日记、周记和博客来让学生“用我的文字,写我心”,同时把书写青春,描绘时尚,探知社会,抒发欢乐,宣泄苦闷的作文题目作为写学生习作的缝隙,用这些方式给学生提供释放的机会、倾诉的机会。在一次次的释放机会和倾诉中,学生学会了用文字记录精神成长,用文字传递思想感语;同时我把这些题目作为播放在学生心理的一颗种子,让学生用自己生活阅历为土壤、用情感为雨露、用思辨为剪刀,使自己的思想在这颗种子上开出美丽的花朵,呈现出迷人的个性魅力。如果能让学生淋漓地宣泄个体独特情感和体验,就能培养他们写作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其二,树写作理想,道写作用途。曹丕在《典论 论文》中指出:“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我认为,这是给写作一个准确的定位,因为这道出了“活着写作是是多么美好”的生命感和愉悦感。“。我经常是用“我要成为作家”之类的理想来激发他们;用人活着就要为自己的生命写点作文;做人第一要看得起自己,善于记录自己,“天生我在必有用”等这些人生价值观唤醒他们。这样他们就会踏着自信心与价值感的台阶,一步步地向着自己的目标迈进。使他们从“要我写”转变为“我要写”。

例如,我班的张秋平同学在她的日记中是这样写道:以前我不爱语文,更怕写作文,上初三之后,每当我要表达美好的青春乐章时,老师就布置《我的未来不是梦》使我写得洋洋洒洒;每当失败渐渐地使我坚强,成功的路上留下我的汗水,当我要分享成功的喜悦时,我的作文题目便出现《失败就是成功之母》;记得刚讲完《再别康桥》的时候,我对母校那鲜活

的画面便浮现在我的眼前,这是老师布置了《再别我的母校》,我心中蕴蓄已久的情感像汹涌的洪水一下子倾泻而出,我渐渐地爱上了语文。结果,在2006年中考中她的语文成绩高达146分。

又如,我班的甘灿健同学,经我唤醒后,改变了对作文的认识,他已把写好作文当作为生产的成品,他的心灵以已认为活着就应写好自己活着的作文。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和愉悦的事情。他不把作文作为作业,而是当作带有艺术的作品,这需要精心创作、打磨,完成后有着无限成功感、成就感。他发表的许多习作就是这样产生的。他在《我的青春时尚》一文中,写得那么有个性,那么有真情。甘灿健同学,平时作文总是东编西造,材料、情感非常虚假,我指导把内心情感自然宣泄,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他在《我的青春时尚》一文中这样写道:

小时候,最时尚发型是平头装,让人看起来精明、聪明。到了理发店,跟理发师傅说一声:“就剃那个最时尚的!”理发师傅二话不说,操家伙在你的头上推来推去就那么几下,一个清爽的平头就“新鲜出炉”了,走在大街上别提多潇洒。时尚如同七彩甁,转眼间,就变换了它色彩。那平头装渐渐退隐了,分头装一下子涌了出来。大街小巷,随处都可以看见“时尚一族”。他们走着走着就突然那么一甩,让那时尚的分头分明出来炫耀着。这恐怕归功于当时流行的港片吧。刘德华、周润发他们时不时一甩头,或者一阵风吹来,分头前的发梢飞扬,映衬着一张张帅气的脸庞。等我上初中时,平头装、分头装早被时尚给辞退了。取而代之的是“毛毛头”。记得我初次随同学一起去理了个毛毛头回家后,我的奶奶很生气。倒不是生我的气,而是生理发师的气""

这篇文章表现“我”对时尚发型认识过程,体现了“用我的文字,写我心”,能让“我”有情可抒,有话可说,写出了个人独特的感受,能有效地甩掉“说假话、乱编套”的毛病。)

在用“我手写我心”的过程中,如果学生作文中流露出“另一类”的思想,这并不可怕,因为思想是一个共生的生物群,一个思想的森林只有一种类型的乔木,没有灌木、苔藓等,这也是很可怕的。如果产生了“另一类”思想,我们就往正途方向去引导,去帮助他们,等到他们转变为一个健康的快乐的人,也就写出健康向上的文章了。

学生想写,这是最重要的。但是,不是想写就一定能写好,这还需要生活的“真我”体验。不然就变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如果没有精美的布料,技艺再的缝纫师也做不出好衣服;没有感人的素材,技法再高的作者也难写出动人心魄的文章。“情动于中,而行于言。”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生活,脱离生活,写作就无从谈起。”如果写作主体没有感动的生活体验,只能有编造的想象无论写什么,总有些同学把华丽的文字堆砌:爬上一座山,就要赞祖国的山河多么壮丽;采下了一朵花,就要写花儿如何装点了春天的美

有关我的被动成长作文(二)

我眼中的课改生活

如果以前的课堂是冬季那一抹草的枯黄,那么,现在的课堂就是春天里的百花争艳。

习惯了课改前的黑白色——不用思考,老师会对答案;不用互问,老师会帮助解答;不用动手,老师已备好了一切。学习好像只是老师的事情,我们习惯了所有的现成,课堂上被动的听,被动的记,被动的写,我们如一个被操纵的机器人,我们感到学习是多么的枯燥和乏味,所以,课堂上睡觉的人越来越多,自主学习的学生越来越少,课堂生活如冬季般的单调和没有生机。

课改如一声春雷惊醒了所有懵懂的人,我们生活的春天来了。看!

课改生活是 Green绿——课改让我们看到了生机!同学们手中多了一份学案,那是老师智慧的结晶,是我们课堂上最初、最耀眼的绿。那抹绿让我们感受到了蓬勃向上,令我们振奋不已。我们拿着手中的学案,心中就有了学习的目标,在独立思考学习的基础上,我们学会了合作和探究,渐渐地课堂不再是老师一个人的阵地,而是我们自我展示的舞台;老师不再唱着独角戏,而是一起合作分享成果。课堂上打瞌睡的人少了,积极思考、争着发言的人多了。这抹绿打破了冬的沉寂,孕育了春的活跃和希望。

课改生活是Red红——课改让我们充满热情和干劲。在老师和组长的带领和号召下,我们的课堂学习更加活跃主动,讨论的氛围更加热烈,小组长正带领着组员学习,老师在各组之间转悠,不时地指点,大家学习检测之后,会提出自己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共同的交流后得到解答,不仅缩短了做题的时间,还提高了答案的正确率,不仅提高了 课堂的学习效率,而且大幅的提高了学习成绩。我们在进步的喜悦中更加充满学习兴趣和干劲,我们相信我们的课堂学习会愈发的红红火火蒸蒸向上。

课改生活是Colourful色彩斑斓——课改让我们百花争艳。我们在课改中收获了快乐,在快乐中收获了成果。我们的各科成绩比以前提高了近二十分,尤其是英语,我们不再觉得恐惧,每天的十分钟晨读让我们欣赏了句子的音律是多么的优美,每天的课后阅读训练让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更多的精神上的洗礼。我们在各自不同的起跑线上奔跑,我们各自制定并实现着自己的目标。老师在拔尖培优的基础上,更加侧重补差和激励中等;为了激励我们更好地合作学习,老师想出了很多的方法,竞赛、抢答等,可谓“花招百出”,我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利用各种优势,不仅增强了自我学习的能力,也在帮助他人中收获了友谊,我们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力量来争艳,来点缀春天。

这就是我眼中的课改生活! 课改如灯,点燃希望;课改如火,给人激情;课改如春,催生力量;课堂因课改而蓬勃,收获因不同而精彩!

我眼中的课改生活

记得刚入初中时,我就曾经幻想初中课堂教学会是什么样的样子呢?在我眼中她是师生相互切磋学问的地方,是情感表达交流的地方,是思想火花闪耀的地方。新课堂,拥有平等、积极、自主、向上的课堂氛围;拥有激励、互助、和谐的课堂生活;新课堂因为拥有了诸多的人文关怀而显得生动、精彩,又因为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放飞了学生的梦想而显得有趣、可爱。因此,新的课堂教学也有了新的变化,仿佛破茧化蝶,显现出新的生命" 如果要我来描述我们的课改生活,我想将它用冬、春、夏、秋四个季节来概括。

冬,刚分小组时,同学们很兴奋,因为我们将要接触一种全新的、以学生合作讨论为主的学习模式。那时,我们对未来的学习生活充满了向往。然而,接下来的学习生活却不尽如人意。由于我们早已习惯独来独往的学习方式,再加上开学之初彼此之间又不熟悉,所以课改之初,我们虽说分了小组,但我们并没有形成学习上的互相讨论、互相帮助的现象。依旧是“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

春,在老师的带领、班长的号召下,我们渐渐形成了合作探究的意识。渐渐课堂不再是老师的课堂,而成了学生自我展示的舞台。老师唱独角戏的机会少了,上课打瞌睡的人少了;学生讨论的机会多了,上课积极思考、争着发言的人多了。

现在的课堂就好像春天里万物复苏、百花争艳。

看,这边正讨论着如何用更简单的方法解出这道题,那边正商量着下次如何避免犯同样的错误。老师则“悠闲”地踱着方步,在各个组间转悠,不时地指点几下。这堂本枯燥无味的试卷评讲课,因大家的积极合作而上得有声有色。

我们在合作中分享快乐,在快乐中收获知识。

夏,为了让我们更好的合作,老师们绞尽脑汁,想出了用活动表的办法,大大提高了我们的积极性。

所谓“活动表”就是一堂课的流程,将一堂课所需解决的问题罗列下来。这也大大提高了我们的课堂效率。拿到活动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本课目标,这就为我们讨论确定了方向。接下来,我们按照活动一、二、三,很快就掌握所要学习的内容。

课堂上,同学们也不再有所拘束,讨论的氛围更加热烈。老师们也不闲着,“花招百出”。 一会儿,让我们比赛哪个组能又快又准确地写出答案;一会儿,又让我们抢答抛出的问题。在这样的氛围中,一堂课眨眼间就过去了。

活动表让我们的思维汇到一起,猛烈碰撞。

秋,当我们遇到相同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时,每一个小组成员都会陈述自己的观点。几个观点一碰撞,我们能很快得到正确的答案。相较以往,不仅缩短了做题的时间,还提高了答案的正确率。我们学会了利用“合作”这个优势,增强了自我学习的能力。

怀揣着秋的收获,我们充满干劲奔向未来。

冬的沉寂孕育了春的活跃;春的活跃带动了夏的热情;夏的热情催生了秋的收获。学习如四季,因为不同,所以精彩。

课改,改了一贯的学习方式,改了老师唱独角戏的课堂。如今的课堂轻松、自由,然而课改的精华正在如此,它让我们每一个学生爱上学习,享受学习,在轻松自由的状态下掌握知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今的课堂让我们学会思考,学会分辨,在这个思考的过程中,我们的收获远远比苦背来的句子大得多。

精明的老师成就了勤于思考的学生,现在的课堂,让我们爱上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

教师评语:

课改如一缕春风,所过之地必将催生无限的生命与活力。

《我眼中的课改生活》一文中,小作者开篇以生动的事实引出“课改”这一话题,发人深思。接着用那个上海学生在不同的教育背景下则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评判结果事例,给人以心灵的震撼,进一步揭示了课改的重要性。

另外,该文结构严禁,语言简洁、流畅自然,比喻形象、贴切,如用枯燥无味的黑白卷比喻传统教学,用异彩纷呈的水彩画来比喻新课堂;用桥梁来比喻知识和能力的连接作用等。这一切都充分显示了小作者娴熟的语言驾驭能力。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小作者针对课改所引发的深入思考,就是希望课改能如桥梁一样连通知识和能力,能更好地“开拓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和培养他们独特的个性和能力。”这是发自学生心底的呼唤,同时也道出了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的心声。

是啊,传统教育整体划一 的教育模式造成了千人一面的结果,这是教育的悲哀,更是人性的悲剧。他抹煞了人的个性,使本应充满朝气的校园丧失了创新的生机和活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都曾是传统教育的维护者和执行者,我们要有勇气走出传统教育的藩篱,身体力行,让课改的春风吹遍校园的每个角落。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有关我的被动成长作文 被动语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