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作指导】
我与课外阅读作文(一)
课外阅读与作文的写作
阅读是什么?阅读是读者的个性化行为,是一连串的由内而外的“读书——感悟——表达”行为链条,是读者借助语言文字接受文本和超越文本的一个连续过程。其实“阅读是个人的事,字字句句都要自己的心灵去默默感应”。
——余秋雨《阅读建议》
作文不能没有材料,好的文章总是给人材料丰富的好印象。对议论文来说,材料主要是论据和事实;对记叙文来说,材料主要是感人的场面和动人的细节。所谓丰富,是指围绕主题或思想表达所需要的材料的一定的数量和质量。通常所说的旁征博引、事实胜于雄辩之类都是说明材料丰富。荀子说过“积土成山,风雨兴焉”,我们要想写一篇好的文章就必须要让自己的材料丰富。
从近几年的作文试卷来看,“内容”最普遍的问题是单薄,能够有力地表现和说明中心的材料太少,或是材料不典型,不新鲜,不管些什么题目都是那几个“永恒”的例子。这样一来,内容的充实自然会打折扣。由此引发的作文思路散漫,笔墨不集中,基本观点不明朗、有头无尾、若隐若现的现象还是存在。托尔斯泰说过,“文章的思想仅仅正确是不够的,还应当善于把这些思想表达得使大家都能明白。”
在2003年高考语文阅卷之后,一位阅卷老师就作文情况提出了几点建议,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务必加强阅读教学,尤其是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的研究,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拓宽学生的视野,扩充
学生的“内存”,把阅读吸收与写作表达密切结合起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阅读的量决定了学生写作表达的层次,阅读品位的雅与俗也直接影响着写作表达得高与下。
现就读于北大的重庆市文科状元幸婧在《母亲让我自由阅读》中谈到自己的获胜经验,很重要的一条也是阅读。“阅读,对我而言,不仅可以增长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修养,陶冶情操。读史使人明智,读传记让人眼光高远,读诗歌让人思维细腻。我想,读书将使我永不放弃的爱好。”从幸婧的经验中,我们看到她的成功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并且可以看到课外文学作品的广泛涉猎对她的阅读能力提高的作用。所以大家在学习语文时,不妨吃着“课本”这只碗里的,还要看着“课外”这口锅里的。
因为课堂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而抓好课外阅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加他们的知识储备,也是提高作文水平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一点:这么多年来的教育模式使得学生的思想禁锢在课本中,要想使他们真正地提高素质,就要做好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此外对于高中生而言,能考上理想的高等学府进一步深造是他们的当务之急。从时间来讲,对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也是必要的。
要做到材料新鲜也不难,只要有大文化。所谓大文化是指积累材料的着力点,应该放在富有大文化气息的相关方面,是自己积累的材料有一定的水准,相当的品位。大凡从文化文学名著中汲取的营养总能给人一种大家气概,大凡从鲜活的时代情趣中汲取的清泉总能让人清新
惬意。当然是你专门研究独自占有的材料也会是新鲜的材料,用了这样的材料,也会赢得阅卷老师的赞许。所以,课外阅读的选择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一)首先要扩大阅读面,定向阅读名人传记,使自己胸中有“大气”。平时要多读古今中外文学家、史学家、科学家、军事家、政治家的传记,心中有了一尊尊高大的形象,有了效法的榜样,写作文事,“大气”当然会自然流泻。中外名著汇聚了中外文化的精华,很有必要向学生作比较系统的介绍。一般来说,非毕业班学习时间较充裕,用来安排阅读一些“大部头”名著较好,例如中国的四大名著、外国的一些有深远意义的著作。指导读名著主要方法是列出书目,让学生作出选读计划。新教材的教学大纲中对于高中生的课外阅读列出了书目,而且人民文学出版社专门出版了一套《中学生课外阅读丛书》,可以指导学生选择阅读,写出读书笔记。还可以定期组织交流,有时也可结合课文教学一齐进行。
(二)要关心世界大事、国家大事、社会风云等。历年来,高考作文题总是力图引导考生关注当前重大的社会和政治热点,2002年的北京高考作文题是“规则”,显然与中国加入WTO和韩日世界杯有关,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和广泛的社会意义。2003年的北京高考作文题是“转折”,与我们国家共同经历过的“非典”很容易联系在一起。2003年的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以《智子疑邻》的寓言故事为材料,引发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导向了读书与积累,导向了人文精神的濡养,导向了理性与思辨性的提升。由此看
来,对现实的关注应该是学生课外阅读的一个重点。可以要求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发表看法,写成短文或日记。世界格局、中东战争、巴以和谈、科索沃事件、日本教科书抹煞侵略事实……改革开放、“三个代表”、国企改革、黄河断流等这些国内外新闻,都应密切关注。这一类训练坚持做,作文就会逐渐“大气”起来。
(三)要多多背诵充满“大气”的诗词和名人名言。如果说好的题材是作品搏动的心脏的话,那么,优美的语言就该是美丽的面庞了。语言是否有亮点,是否有出彩之处,会直接影响印象分的得失,而一些充满“大气”的诗词和名人名言就是文章的亮点。如2002年高考全国卷作文四川一考生写的《无愧我心》中,那个对齐宣王说他宁愿做“安步以当车,晚食以当肉”的颜斤蜀,那个说出“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瞿秋白,“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北岛如是说……相信阅卷老师在看到这样的句子时,在心理先会给他一个高的基础分,因为这篇文章体现的就是一种“大气”。常常阅读背诵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苏轼“大江东去”,李清照“生当做人杰”,余光中“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毛泽东“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让我们胸中充盈豪壮之气,潜移默化之下,作文时“大气”就会自然流露。
许多教育家都认为:学生时期是一个人从幼稚逐渐向成熟过渡的阶段。知识储备由贫乏到丰富,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由弱到强。也正是由于处在这种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因此,他们常常兴趣爱好广泛而多变,看问题简单片面,主观武断,以为世界上的事情自己了解
得差不多了,都看透了,好轻易地下结论,在自己所从事的活动遇到困难时,由于兴趣多变,判断能力不强,又常常容易丧失信心,半途而废。因此他们在选择书籍时,常为兴趣所决定,爱读那些幻想、怪异、冒险、离奇的书籍,对需要动脑思考,比较严肃的书籍则感到乏味。阅读文艺小说时,只注意故事情节发展,较少注意作品的结构,修辞和文采。阅读自然科学书籍时,只注意奇妙的结果和奇特的现象,不大重视逻辑推理和思路、方法。如果是这样选择书籍读书,事实可以证明收益是极小的,那么高中时期适合读哪些书呢?
(一)工具类书籍,这是应当首先考虑的。它包括字典、词典、百科全书、资料汇编、历表等。对中学生来讲,首先应该考虑要适合自己水平和需要的字、词典。其次再考虑选择百科全书类的书,只要不重复,宁可多一些为好。而且这些书不止在课外阅读中有很大作用,就是在平常的学习中也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效果。
(二)文库类书籍,有助于学生提高文学素养,也有助于他们自身素质的培养。如百科知识,青年百科丛书、中学生文库等,可以从中获得广泛的课外知识,但要注意选择。而像一些典籍类书籍,如各种名家的经典作品、名篇汇编:《鲁迅杂文选》《杨朔散文集》《唐诗三百首》《唐宋词鉴赏》等等这类书,有终身的保存和使用价值,更可以有计划地购置。
(三)科普类读物。这类科学普及读物,对激发热爱科学的精神,丰富科学知识,启迪创新开拓精神都有很大的益处。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志向,有侧重地选择来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我与课外阅读作文(二)
五年级 一班 牛星宇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作为同学们眼中的小书虫的我,更是受用于这句话。
今天早晨,五点多我就起床了,轻手轻脚的起来,拿出昨晚没看完的《海伦.凯勒》,坐在窗前的书桌上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我悲伤着海伦的悲伤,欢乐着海伦的欢乐,当海伦失明后在痛苦中挣扎时,我的心也揪在了一起,当海伦沐浴在沙利文老师的谆谆教诲中时,我似乎也跟着幸福。一看表,六点了,妈妈可能醒了吧!沉浸在书中的我依依不舍的把书放起来,因为妈妈不许我看“闲书”所以我只能自己偷着看了。
没看完书,吃完饭来到学校,上课时我像丢了魂似的,无精打采,闷闷不乐。下课后同桌关心的我:“你怎么啦?魂不守舍的。”我还没开口,最了解我的娜娜开口了:“肯定是哪本闲书没看完吧!”正在这时,老师走过来说:“小宇啊,多看课外书是好事,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但是一定要把握好时间,课上的内容更要认真学,这样才能把课内外的知识融会贯通!”
听了老师的话,我自己制定了一个学习计划,合理的分配了学习时间,课内的知识巩固了,课外的积累也越来越多,利用晚上和节假日我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读书笔记也日渐增多,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点也不假,在第一次月考中,我的语文获得了最高分,理所当然,作文也是最高分,老师当做范文在班里阅读。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这就是我和课外书的不解之缘。
五年级 一班 金丽娜
从幼年时起,书就悄悄进入了我的生活,成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打开记忆的大门,时间开始倒流,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时代。
那时我读小学三年级,班里每个同学手里都有一本课外书,他们以有书为荣,相互炫耀。我羡慕、嫉妒、恨。心想:我也让妈妈给我买一本《安徒生童话》。一到家里,我就恳求妈妈,妈妈就爽快的答应了。
第二天,妈妈把一本书放在我的手上,我如获至宝,喜欢的不得了。我用报纸给它做了一件衣服。每次看书时都把手洗的干干净净,看时小心翼翼,生怕把它弄脏弄坏。
很长一段时间,我沉浸在美丽的童话中。那些童话中人物教会了我坚强,如:《海的女儿》《丑小鸭》《园丁与主人》,也让我学会了尊重与自信。在生活中,有时候你的优点也会被人忽视,但只要你有自信,并且坚持不懈的去努力,你就一定能成功,因为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五年级 一班 田雅宁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从我会咿咿呀呀学语时起,就一边听爸爸讲故事一边进入甜蜜的梦乡,书中的故事让小小年纪的我体会到了悲惨与善良,正义与邪恶。我常常听得如痴如醉,《白雪公主》让我浮想联翩,《卖火柴的小女孩》又叫我泪如雨下……童话故事开启了我与书的情缘。
我上小学时,爸爸买了许多书,我借助拼音读了起来,又被书中的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书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常常使我牵肠挂肚,看了一遍又一遍,我恨不得把整本书装到脑子里。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两年过去了,我已不满足于只看这些童话故事了,爸爸书房里那大部头的文学藏书像磁石一样深深地吸引着我,这些文学书籍总是让我如痴如醉。书成了我的好朋友,有时候去逛街,我都会在门口驻足观望,进了书店,我就像一条置身于大海的鱼儿在书中穿梭,书是好书,但我一般只看不买,虽然我没带钱,但我还是一如既往的贪婪的先睹为快,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如同喝下了一杯酸酸甜甜的酸奶,愉快而满足。
书就像一叶扁舟,载着我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让我在书的怀抱里成长吧!
五年级 一班 乔美静
课外阅读能使我敞开心扉,静心去品味人生。
我喜欢看课外书,因为它可以丰富我的想象力,增长知识.阅读把我领进了知识的海洋,拓宽了我们的视野.
我愿意一遍又一遍的读那本课外书,直到能背诵下来的程度,回过头来,我会再品味一些自己最欣赏的片段,看一看自己遗落的部分。有时看书会达到痴迷的程度。
有一次,我在书房看书,母亲叫我吃饭,我看书入了迷没听见,中午饭就没有吃。
阅读是人生难以忘怀的体验和过程,阅读让我们走进了多彩的世界,阅读使我们的精神家园丰富而高尚。所以让我们静心来品味它吧!
阅读,不能局限于课本,走出课本阅读,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那才是真正惬意的事情。阅读还要有选择性,开卷有益的前提是开有益之卷,所以我们要多看那些对我们有益的书,并多思考,从中汲取营养。
阅读诱发了我的思绪,开阔了我的视野,增长了我的知识,陶冶了我的情操。我爱阅读,阅读是我学习中最好的搭档。
我与课外阅读
五年级 一班 李浩南
每天放学后,我都会去书店看书。当我的指尖轻轻的划过每一本书的脊背,仿佛在与它们进行着心与心得交流。我抽出一本本书,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听着书店里悠扬的乐曲,忘记了一切的吵闹,喧哗,忘记了一切忧伤与不愉快。
读《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让我对中国的古典名著有所了解;读《唐诗宋词》犹如走进了一片风景胜地,诗情画意呼之欲出;看《森林报》可以时刻看到森林里小动物之间发生的一些有趣的故事。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每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一捧起书,困难就会迎刃而解。读书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爱;读书,让我了解了世界各地的地理知识和风土人情;读书,让我知道了伟人们小时候的艰苦生活;读书,帮我赶走了生活中的寂寞,明白了人世间的真、善、美,丰富了我的业余生活,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大家一定要趁年轻多读一些书,从中吸取营养、寻找快乐,让书成为我们永远的好朋友吧!
我与课外阅读作文(三)
我与课外阅读作文(四)
我的课外阅读
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大地万物复苏,小草从光秃秃的地上探出头来,欣赏着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每个同学都带着欢乐的心情走进校园,因为今天是老师组织我们全体师生的购书日。
上课的铃声响了,同学们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坐位上,端端正正的坐好,安安静静的等待着老师给我们讲课。我们心里面都非常希望马上去购书,但是没有影响到我们的听课态度。终于,铃我们听到了熟悉的声音,啊,下课了。不用老师说,我们就象离弦的箭一样冲出教室站好了整齐的队伍,时刻准备着去图书馆购书。老师微笑着看着我们这次的表现非常满意。我们都等待着那一声命令,终于老师说了一声去图书馆。 图书馆这三个大字在我们的眼前出现了,老师带领着我们走进图书馆,有的同学说我要买故事书,有的同学说我要买作文书,还有的同学说我要买历史书。老师对我们说:“要认真的,安静的用心去选书。要多买一些历史,作文,百科全书类的书集,多长知识。”
在这个时候同学们的手里各自有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正在看着,回味着。我原本想买一本笑话书或童话书看一看,还有别的同学也和我一样拿着同类的书集,就在这时,老师站在了我的旁边细声细语的对我说:“要看一些对学习和写作能力有帮助的书集。”就在这一瞬间我明白了老师的用心良苦,把所有的精力全部都花在了我们的身上,以后我们不要再让老师为我们操心了,因为我们已经在书里学到了丰富的知识。我们正在慢慢长大。
我与课外阅读作文(五)
课外阅读与作文教学
作者:罗来斌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2年第07期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阅读与鉴赏”中要求高中生“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高中各学年度,除了重视课内阅读(语文读本)外,还应着重引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经典阅读、新闻阅读、时文阅读)来提高写作技能,真正做到课外(阅读)与课内(写作)的通透。
一.经典阅读与作文教学
经典阅读是个体生命建构自我灵魂、完成自我超越、提升生命境界的必经之途。国学大师季羡林特别强调要读国学经典:“有一个平凡的真理,直到耄耋之年,我才顿悟:中国是世界上最喜藏书和读书的国家。中国古代光辉灿烂的文化有极大一部分是通过书籍流传下来的。到了今天,我们全体炎黄子孙如何对待这个问题,实际上每个人都回避不掉的。我们必须认真继承这个在世界上比较突出的优秀传统,要读书,读好书(经典)。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上无愧于先民,下造福于子孙万代。”
《论语》让我们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恒久魅力。读《论语》,我重点引导学生关注其思想内容,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塑造君子人格,如何学习,让学生聆听圣人的谆谆教诲,接受灵魂的洗礼。
读完《论语》,学生有感而发,写出了《读有感》(扣住了奋斗、思考——当为时代青年的基本品质——这个关键之所在,其思维有着较强的时代敏锐性)《行动的力量》(以自己的切身体验,结合孔子的经典语录阐发行动的重要意义,给人以教益)等精彩的读书笔记。 《大卫·科波菲尔》鼓舞人们保持对生活的信心和热爱。《巴黎圣母院》将绝对的崇高与邪恶的对立,使小说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高老头》着重揭露批判的是资本主义世界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伴着阅读量的加大,学生的思想日见深刻,逐渐形成成熟的价值观,他们的作文也越来越有内涵。
二.新闻阅读与作文教学
2009年江西高考作文材料是“兽首拍卖”的相关新闻,这引起了语文教师的注意,鉴于学生实际情况,我们应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天下大事,积累新闻素材。此项作文教学分为三个阶段:
1.导入阶段。我们每周用15-20分钟向学生介绍本周国内外大事,有时选取贴近生活、引人深思的新闻事件或人物三两例,进行素材点拨;有时只谈一件,根据情况导入新闻背景或相关新闻,让学生参与评论。这一阶段主要是习惯的养成。学生可备专用素材本或卡片,做好事件(或人物)和思考(或评论)的记载。
2.积累阶段。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让学生自行完成。我们给学生提供相应的书报,如《半月谈》《参考消息》《人民日报》等等。我们的收视课也随之展开,学生定期收看新闻类(“新闻联播”“新闻周刊”“面对面”等)、科普类等有意义的节目,并做好收视笔记。学生一周一议,教师一周一查。每两周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汇报自己的积累成果。为节省时间,资源共享,我们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组为单位交流或补充自己的新闻事件或人物。要求无论谈及哪件要闻,都得附上评论。这样,学生在写作运用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本阶段可以持续到学年结束的前一个月。
3.做新闻盘点。这个阶段主要是学生整理分类,并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消化记忆,让这些素材真正变成学生自己的。
这样一来,关注天下大事成了学生的生活习惯,他们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社会责任感随之加强了。同时,这些长期积累的材料也能成为学生的写作素材,素材丰富了,同学们写起文章来就不怕“无米之炊”了。
三.时文阅读与作文教学
这里说的“时文”,多半是精品美文,篇幅适中,非常适合我们课余时间极少的学生阅读。它们常常反映时代最强音,展现了当代人的追求,能让学生了解前沿,耳目一新。它们突出语言的文学性、感召力,充满诗意,适于学生记诵、摘抄。好的时文在给予学生思想教益和美感熏陶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引导其感悟方式、思维方式,学习写作技巧,积累优美表达方式或语言,形成个性化的写作能力。
时文阅读作为课外阅读的一部分,我们鼓励学生多读常读,要求教师每天向学生推荐或者朗读一篇精美时文,学生每人必须拥有一种自己喜欢的读物,如《读写天地》《读者》《青年文摘》《海外文摘》《特别关注》等等,还可以进行师生竞赛,相互传阅,相互交流,做好摘抄,做好笔记。让学生把阅读当作自己生命的一个重要部分,让生命在阅读中得到升华。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