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作指导】
第一篇:《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五年制小语教材第九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课文,主要写作者在七八岁的时候,写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妈妈对此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作者在“精彩极了”的鼓励中,在“糟糕透了”的警告中,把握人生的方向,成长为一名著名作家,也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两个极端的断言,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
课文既有鲜明的形象,又凝聚着感情,渗透着深刻的哲理,文质兼美,富有人情味,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情感体验十分接近。文章前一部分文字浅显生动,后一部分概括优美,个别语句含义较深,具有启发性,给学生提供了多维的思考感悟空间。
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设计,坚持以读为本,把“读”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到文章的表达方法。同时,通过有声有色的读文,使学生更多、更直接地与文本对话,使课堂教学回归语文教学的本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知道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有不同看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更直接地与文本对话,既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又领悟到文章的表达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使学生能正确对待表扬与批评。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心情。 难点:体会作者逐渐理解父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课前准备:
课件,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文中的作者在小时候写了一首诗,却的受到父母不同的评价,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一同走进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的文章,去探个究竟。
请齐读课题《“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师:发现了没有,题目当中有一个标点符号。为什么用这个符号? 师: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把题目理解准确、透彻了,可以说对下文内容的学习成功了一半。带着你们的理解,再来齐读课题。(生齐
读)(注意“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的语气)。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指名读生字词。
课件出示:精彩、糟糕、腼腆、誊写、歧途、谨慎、慈祥
2、生自由读课文。
三、研读文本。
1、师:请看大屏幕,说说你读懂大屏幕上的问题了吗?(课件出示)
(是什么事让小巴迪得到了这样的两种评价?小巴迪的反应如何?)
2、面对巴迪写的这首诗,父母有不同的评价,我们先来看看母亲的评价。(课件出示)
【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
师:你怎么理解母亲的评价?
师:这里抓住了人物的哪些方面来描写?
生:抓住了母亲的动作、神态、语言。
师:谁能读读这段话,模仿一下母亲当时的动作神态和语言?再现母亲当时的心态、心情。
(从“兴奋”、一个问号和两个感叹号,指导生抓住语气进行朗读) 师:听了母亲这样的评价,巴迪是怎样的反应呢? 他此时最想做的就是?
生:等待父亲回来。
3、巴迪是怀着怎样的心情等待父亲回来呢?(指导)感受巴迪迫不及待等待父亲回来的心情。
①生读课文,找出文中哪写词语描写巴迪迫不及待的等待父亲,感受他急切的心情 。
③结合学生说到的时间。
师小结:原来通过时间的描写也能表达人物的心情。
5、巴迪听到父亲评价,巴迪怎么表现的?他心情怎么样? ①学生找出描写巴迪表现的句子。
课件出示(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
②指导学生抓住动词理解巴迪的心情。
③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句子。
师小结:抓住动作的描写,也能表达人物的心情。
四、感受并交流父母的爱
师:确实,“精彩极了”使巴迪听了非常开心,而“糟糕透了”,又使巴迪很难过,这完全不同的两种评价,带给巴迪完全不同的感受。强烈的反差,对于七、八岁的巴迪来说,他无法理解。然而却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样的评价中,巴迪一天天长大了,他对父母的评价有新的认识吗?
1、几年后的巴迪有什么认识?
2、成年后的巴迪又有什么认识?
师:成年后的巴迪,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童年所走过的路程,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了父母之爱的珍贵。因为——
师出示填空:无论是母亲的( ),还是父亲( ),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3、师:我们也是沐浴在父母的阳光下成长。在生活中,你一定得到过表扬或受过批评吧,和同学们交流下。
4、课件出示巴德的简介。
师引读: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五、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甚至时间的描写,感受到人物的心情,初步感受到父母之爱。下节课,我们将交流感受最深的部分,再次走进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中。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词。
2、收集描写父爱或母爱的文章、诗词。
板书设计两种参考:
第二篇:《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孔令香》
五 年级上册第 19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教师姓名: 乡饮韦周中心小学 孔令香
教学目标与内容:(主要依据单元目标和课后题设计)
一、日积月累
(一)重点字词。
1.应会读字:腼 腆 誊 版 谨 歧
2.趣味识字(字理识字): 腼腆:汉字的“月”旁绝大多数是肉的意思。 肉和月亮含义毫不相干,但早期象形字形近。月亮的象形字,是新月当中加上一点,后来演变成现在的月字。肉的象形字很像现在的月字,作为部首偏旁,也写作月。结果月字部和肉字部只好混在一起了。 现在月字旁,97%以上是肉字的意思。
3.易读错字、多音字:誊 谨 歧
4.应会写字:糕 迪 搂 豪 誊 置 腼腆 司 妙 版 慈 祥 歧 谨 慎
(1)写正确:易写错字:“祥 ”不要多一点,“糕”“ 慈”不要少一点。
(2)写美观:
①指导书写的字:谨 慎
②指导要点:笔画较多,注意笔画间的安排,“谨 慎”是左右结构,写时注意左窄右宽。
(2)易写错字:“祥”:不是衣补旁。
5.需要重点积累的词语:腼腆 得意扬扬 一如既往
(二)重点读背内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流畅地背诵最后一自然段。
二、理解运用
(一)共性目标
1.练习概括主要内容
(1)课文主要内容:课文讲了作者——巴德.舒尔伯格童年时,父母亲对他写的第一首诗时做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了巨大影响,他从这两种评价中逐渐感悟到爱的故事。
(2)概括方法:段意联接法
2.体会整篇文章的表达顺序
课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由作者童年的故事和后来的认识这两部分组成。
方法:课后第一、二题的启示,课文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3.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1)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体会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4.体会重点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教学难点)
重点词句:
句子1: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 方法: 1.理解重点词语“亮亮、兴奋地嚷着、搂住”和标点符合“?!”体会母亲的心情:高兴、兴奋、激动。
句子2: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
方法:五个“。”体会我的心情,体会标点符号的用处。
句子3: 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那一股风刮倒。 方法:联系全文理解。
4.迁移运用,仿写段落或句子:在本文作者看,爱有两种表现形式。你在生活中有过类似的感受吗?先说一说,再写下来。(教学难点)
(二)本课重点问题:(教学重点)
1.课后思考题:
(1)想一想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2)巴迪长大后,如何看待父母的爱?你如何看待巴迪父母对他的爱?
2.学生质疑:
三、情感体验: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
表达方式。
教学重难点:(结合课文从教学目标中选择标注)
教学准备:
一、教师:
(一)设计预习提纲。
五 年级上册第 19 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预习提纲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日积月累
(一)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小组评价:
(二)生字:识记、书写本课生字,做到正确美观,并能正确听写。
1.易写错的字:
2.易读错的字(写出并注上拼音):
3.趣味识字:
(以上内容可以让学生在课本上标记)
(二)词语
1.运用查字典、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课生词:腼腆、 得意扬扬、歧途、谨慎{心情糟糕透了的句子}.
2.你觉得课文中哪些词语值得积累,请分类写在下面。(可以在课本上用符号标记)
(三)尝试背诵:最后一自然段
二、理解运用
(一)整体感知
1.主要内容:
2.文章的表达顺序:
(二)文本细读
细读课文,想一想:
(1)当“我”写了第一首诗后,母亲是怎样评价的?“我”的表现怎样?父亲又是怎样评价的?我有什么反应?请用不同的线条
画出有关母亲、父亲、“我”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的词句,并把你的理解和感受标注在书上。
(2)想一想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3)巴迪长大后,如何看待父母的爱?你如何看待巴迪父母对他的爱?
(4)自主质疑:课文有哪些难懂的地方?在文中做好标记。
三、迁移运用
在本文作者看,爱有两种表现形式。试着用一段话写写自己在生活中类似的事情,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
四、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根据前面的语言,辨析人物的心情,写出人物当时的神态、动作、语言等。
(1)听到这个好消息,我
(2)看到妈妈买的生日蛋糕,我
(3)拿着不及格的卷子,我
(4)等了半天,他也不来,我
(二)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三)课前检查预习,收集、分析预习信息,进行二次备课。
二、学生:
(一)根据预习提纲认真预习。
(二)其它准备:
1.通过上网,了解作者巴德·舒尔伯格。
2.想一想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事情,怎样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表现出来。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对比体会,引入课题
1、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组词语 “精彩极了” “糟糕透了” 你有什么发现?什么情况下用“精彩极了”,什么情况下用“糟糕透了” 再读 加上“和”再读。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题目。
二、预习评价。
(一)展示预习完成全面、书写认真的同学:
1.出示学生名字,榜上有名的每位同学大声喊出自己的名字。
2.展示部分同学的高质量预习提纲(书写认真、完成全面)。
(二)展示填写预习检查统计表比较认真的小组长:
三、成果展示,精讲点拨。
(一)日积月累。
1.朗读:
(1)指名学生读自己最喜欢读的段落。师生正音。
(2)重点朗读:(含易读错字较多的句段,含有本课应会认字、会写字的句段)
①第一段:注意的字音有:腼腆,学生朗读后,以上字词颜色变红,指名再读——齐读。
②第三、十七段:注意的字音有:誊写、谨慎,学生朗读后,以上字词颜色变红,指名再读——齐读。
2.识记生字。
(1)出示本课生字:交流自己用有趣的方法记住了哪个字?
(2)引导趣味识记:腼腆 现在月字旁,97%以上是肉字的意思
(3)易读错字:腼腆 谨慎
3.书写指导
(1)写正确:(易写错字指导):出示全部生字,易写错字颜色变红(含学生找出的易写错字):慈祥 糟糕 誊写
①学生观察,找出易写错的笔画。
②并交流明确:笔画较多,注意笔画间的安排,“谨 慎”是左右结构,写时注意左窄右宽。 “祥”:不是衣补旁。
(2)写美观:按规律分类指导书写:谨慎
相机书写指导: 涩 涯
①出示生字,观察字形结构规律。
第三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感悟、质疑探究,体会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所包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用心体会,联系生活实际,对爱有更深刻地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朗读感悟、质疑探究,体会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中所包含的爱。
难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心体会,联系生活实际,对爱有更深刻的理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心情糟糕透了的句子}.
一、激趣导入,引入课题
1、师:同学们,喜欢表扬的请举手。喜欢批评的请举手。
师:举手的人不多呀,在意料之中,小孩子一般都喜欢听好听的话。那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一定会对批评有一个更新、更全面的认识,从而能正确地看待批评。
2、今天我们学习第13课,齐读课题。(板书课题)
3、师:昨天我们已经预习课文了,现在来检查大家的预习情况。首先,文中有这么几个词语不容易读,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课件出示:腼腆 誊写 歧途 谨慎等词语
二、自读课文 整体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