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儿童的作文 描写儿童的作文

写作指导 zuowen 2浏览

【 – 写作指导】

第一篇:《儿童作文》

“故事力”:儿童作文的核心素养

从“全面平庸”里解放出来

儿童写作文,处于马不停蹄的“奔波状态”:才写了“事”,又得写“人”;才写了“人”,又得写“景”;才写了“景”,又得“状物”;才“状”了“物”,又得写“建议”

你方唱罢我登场,教师教得力不从心,学生学得应接不暇。“教得力不从心”,老师要对付那么多种类的作文,真不是个简单的活儿;“学得应接不暇”,这个刚上手,还没焐出点热气,又塞来个新东西。“猫头上抓抓,狗头上挠挠”,什么都学,什么都没学出个样,只好“猪头肉,三不精”。

这怨不得教师。教材里,看图作文、编写童话、状物作文、写景作文、写人作文、记事作文、写日记、写新闻、写建议书、写请假条、写调查报告、搜集资料写作文、扩写改写、写信、写读后感教材这么编,老师自然这么教呀。

钢琴、手风琴、小提琴、大提琴、琵琶、吉他、笛子、箫乐器种类繁多,学乐器,没人说要从“钢琴”到“箫”,所有乐器,通学一遍。篮球、排球、台球、

乒乓球球类很多,也没人说,学球要把所有的球通学一遍。

一个人再有天赋,也禁不起瞎折腾。每个人只有找到自己的“点”,才能成为“最好的自己”。一个人若浑身上下都是“点”,这些“点”还要同时“开花结果”,那就不是“人”了。人身上的“花”,大都一朵一朵地开,果,要一个一个地“结”。“全面发展”,不是一上手,什么都要学,“全面展开”地学。“全面展开”的“全面发展”,产出的往往是“全面平庸”,“全面平庸”又生出“全面憎恶”:人,处在平庸的位置上,要么憎恶“位置”,要么憎恶自己。

作文这东西,放眼望去,哪个学生适合写童话,哪个学生适合写诗歌,哪个学生适合写新闻,谁也没那个眼力啊。

那么只有挨个儿去试?这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但问题在于,你试出了这个孩子适合写新闻,那个孩子适合写童话,另一个孩子适合写报告,接下来,你怎么教?你若还跟着教材一个接一个地教,所有的“试”都是“白试”。

儿童作文,要从“全面展开”的“全面平庸”里解放出来。

抓住“故事”这个“牛鼻绳”

其实,作文教学不必在外在形式上折腾;要在内在的“核”上做文章。

找到儿童作文的“核”,也就找到了突围之路。我以为,儿童作文的“核”,名叫“故事力”——让儿童讲清、讲好自己的故事,那是一个人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作文能力。

“故事力”训练是作文的“童子功”,好比练武之人的桩功、掌功;而各种文体训练,便是各路拳术的一招一式。桩功、掌功没练好,招式再漂亮,一上阵,马脚尽露,花拳绣腿,禁不起人家结结实实的一巴掌。 童子功,什么时候练最适宜?——当然是“儿童期”。

小学三到五年级的作文教学,要让孩子老老实实地学写故事。咬定“故事”不放松,就能打好“写故事”的功底。六年级,再学写信、写新闻、写读后感,一点也不迟;桩功、掌功练好了,其他的都好办。

盯住故事,写上两三年,每个孩子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一个会写故事的人,不用担心他不会描写、抒情,乃至议论;一个会写故事的人,也不用担心他不知道写外在的景、内在的情;一个会写故事的人,更不用担心

他不会其他文体的写作抓住故事这个“牛鼻绳”,儿童作文便能从千头万绪中解脱出来。

儿童天生的“故事属性”

“最简单的写作就是最好的写作”,因为“简单”到你不以为自己是在“写作”,那才是真正的写作。 儿童作文,一旦指向儿童自己的故事,便有了写不完的事儿。儿童的生活本身就是由故事构成的,他们是天生制造故事的高手。只要他们讲起自己的故事,便会手舞足蹈,忘乎所以;只要他们写起自己的故事,很容易忘了作文这回事,只是一次重新经历,这是最好的作文状态。

你要知道,没有一个儿童想过“平静的生活”。孩子憧憬故事,迷恋故事,渴望故事。没有故事,儿童似乎就失去了“活泼”的气息:学习平平而在伙伴中有较高威信的孩子,往往都有制造故事的“领袖”才能。他们还把握不住“故事”和“事故”的差别,一不小心,“故事”成了“事故”,于是,一个个可爱的“调皮鬼”,都成了“可恶”的“捣蛋鬼”。对于作文而言,“事故性”故事,更曲折、更迷人、更吸引读者。 “后进生”、“头疼生”,往往拥有丰富的故事。他们只是没有意识到,也从没有人告诉他们,他们经历

的“事故”到了作文里,居然会是“宝藏”。作文很简单,无非是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事儿。然而,我们的作文教学,很少真正让儿童写自己的故事。有老师说,我也让学生写自己的故事,他们没故事呀。——不是儿童没有故事,而是他们没有老师“要的”那种故事。 儿童故事的价值观和大人“要的”故事的价值观,是如此的不同。小时候,裤兜有一回破了个洞,烟壳从洞里跑掉了,好一阵子,我都提不起神来。那烟壳,在大人眼里只是扔掉的垃圾而已。反过来,大人眼中重要、重大的事情,在孩子的眼里,可能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一个幼儿园孩子的眼中,脖子上的白金挂件,远不如伙伴们手里正玩着的“肥皂泡泡”。

一位同学在作文里称吴凡为“狗凡”。我说,绰号是美好童年的一部分,不过,绰号不应伤害当事人,当事人若不接受,以后就不要叫了。我问吴凡:“你接受‘狗凡’吗?”我原以为,吴凡一定不会接受,我可以顺着“不接受”往下“教育”。没想到,吴凡说“我接受”。课后吴凡告诉我,狗,在他们眼里,是跑得很快的动物,叫他“狗凡”,是夸他跑步速度快。

不充分认识儿童、儿童故事,不充分尊重儿童、儿童故事的价值取向,作文教学不可能指向儿童的心灵,

第二篇:《儿童优秀作文》

国之爱,让生命更精彩

———山西省忻州实验中学初89 薛泽峰

北京的天安门广场,矗立着一座凝结着无数数英雄鲜血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诚然,我很遗憾的说,我没有一睹它的风采,也没有接受英雄的洗礼。但那一段震撼人心而又朴实无华的文字却依然有着不可忽视的重量。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人民的战士永垂不朽。

在东北烈士纪念馆里,陈列着许多革命英烈的材料。其中有一位女英雄叫金顺姬,当她被日军逮捕后,敌人向他严刑拷打,希望得到我军情报。可敬的女战士啊!她为了避免自己因忍受不了酷刑而失言,自己咬断了舌头;当敌人把纸笔递到她面前逼供时,她又接连咬断了自己的手指头,表示自己绝不招供的决心。最后牺牲在了敌人的火刑之下。

读了金顺姬的故事,我想起了一句话:惊天地,泣鬼神。我没有胆量,所以也无法体会她咬断自己手指时那十指连心的痛苦。我不知道,作为一个弱女子,她哪来的那天大的勇气去保卫祖国,顽强抗争,造就“巾帼不让须眉”的历史剪影。她,让我想起了夏明翰,想起了秋瑾;想起了鲁迅,想起了郭沫若······

祖国,是一代又一代人始自不渝的梦想,是无数革命先烈浇灌出的鲜花,是我们永远的立足之地。祖国就像一座雄伟的大厦,依靠我们每一个人支撑,热爱祖国,是我们每个人最炽热的情怀;建设祖国,是我们每个人责无旁贷的义务。

詹天佑说:“各出所学,各尽所知,是国家富强而不受外侮,足以屹立于地球之上。”他说到了,也做到了,于是在他的主持下修建下,京张铁路胜利通车,结束了中国不会修建铁路的历史。

巴甫洛夫说:“我愿用我全部的生命,从事研究科学,来贡献给生育我栽培我的祖国和人民。”他说到了,也做到了,于是在他的鼓励与倡导下,西方欧美文化又迈进了一个欣欣向荣的时代。

其实,对祖国的爱就是对自己的爱,只有祖国真正强大起来,我们才能平安.快乐.幸福.手握着尊严的活着。试想,如果不是我们的祖国当时弱小,南京大屠杀的惨剧又怎会发生,那遇难的三十万同胞又怎会被蹂躏。因此,我们不但要爱国,更要实实在在地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尽自己的一切努力。

周总理在少年时曾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鲁迅,金顺姬,郭沫若,他们为祖国自觉而有力的奉献自己的力量,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为青少年的我们树立了一面鲜艳的爱国旗帜。面对这些革命先烈,面对这些仁人志士,我们怎能无动于衷,停滞不前?又怎能不热血沸腾,策马扬鞭?让自己的生命应对祖国的热爱而变得更加精彩!

幸福是什么

妈妈,“幸福”是什么呀?

孩子,幸福就是小熊猫尝过了黄莲的苦涩,又吃到蜜糖时咂着嘴巴品呀品出的滋味。

幸福就是“久旱逢甘霖”的树苗。晃动着稚嫩的身躯,昂首向着天际发出的无声的诉说。

{儿童的作文}.

幸福就是蚕宝宝咀嚼着香翠的桑叶奏出的“沙沙沙沙沙”的乐曲。 幸福就是雏燕展翅穿过鹅黄的柳梢剪出一片春色朝向母亲的回眸。

幸福就是一片片树叶在秋风里簌簌飘落,飘向树的根部,乐在腐化成泥,只为来年春晓。

幸福就是梅花“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幸福就是喜鹊历尽艰辛做好了窝巢却被鸠占了,而且所产下的卵也被取而代之,喜鹊却从无怨言,只为整个鸟类的繁荣。

幸福就是一份比较,更是一份比较后的满足;幸福就是一串汗滴,更是揩干汗滴后的惬意;幸福是一种奉献,更是奉献后的欣慰;幸福是“我”,更是“我”后的体味。

妈妈,妈妈,幸福是什么,我懂了!我懂了!妈妈,你生我,养我,呵护我,关照我。你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最伟大的妈妈!

宽容使快乐常在

———山西省忻州实验中学初85班王小倩

每个人都会犯错,往往会因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儿吵得面红耳赤。其实,最后静下来想一想,也许是自己误会了对方,也许自己也有错,当初还不如试着去宽容对方,向他人投以甜蜜的微笑。

宽,心胸宽阔。容,对别人的错误不计较不追究。组合起来,便是宽容:宽容有力量,在别人自己的小事上不斤斤计较,不追究每个人都需要理解,去学习。 宽容了别人,就等于给别人留下了一个道歉、改过的机会,有利于双方在各自领域或各种场合产生一种良性的互动。宽容别人的同时,自己的心境也随之得到了某种程度的放松。否则,别人诚惶诚恐,自己心惊肉跳,何苦呢?宽以待人,才能看到别人的长处,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取他所长,不己所短,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其实,对于各种事需要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对待,对于大过失,小错误,你千万不可以掉以轻心,以至铸成更大的错误,铸成不可弥补的过失。

例如:公共场合中不小心被踩了一脚,你本来愤怒的怨气被对方歉意的微笑平息了,你宽容的同时又体现了你的修养,反则,你把别人臭骂一顿,也许他心里的愧疚感也会随之消失了,还会与你吵架,甚至更严重,那样会使你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局面。

如果有人抢了你的钱包,你决不能不分是非黑白地宽容他。如果他是因为逼不得已才出来干坏事,你就应该宽容他。也许你的宽容能使他走出误区,使他的生活充满希望,他会感激你对他的真诚的宽容。但如果他是一个作恶多端的坏人,那你抓住他后一定不能宽容他,你的宽容会使他去抢更的钱包,他将走向危害社会的犯罪深渊。

宽容不是包庇,不是隐瞒事实的真相,而在于宽容能帮助,能挽救。曾经在一本书中看到过这么一些:宽容别人是一种肚量,

宽容自己是一种修养,

宽容是真正的美德。

时代在变化,时间在飞逝,人们总是忙忙碌碌,没有时间来静下心想一想。亲爱的朋友们:宽容吧!让我们的生活中,学习中,少一点诽谤,少一些误会。多一点真诚,多一分宽容,让自己和别人都能在一种和谐快乐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关羽.我崇拜

———山西省忻州实验中学初89班武玉丰

忠心无比,枣红脸出生入死战长沙。

一时狂妄,偃月刀寡不敌众走麦城。

关羽,我崇拜。过五关斩六将,骑赤兔提青龙,一颗忠心九死一生只为投明主,念旧日之情谊,抛头颅洒热血,赫赫战功。

关羽,我崇拜。他文武双全,忠义凛然,勇战吕布,刀光戟影难分胜负。水淹七军,一时佳话流芳百世。刻斩华雄,温撒见证名声大振。可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驰骋多年,饱经沧桑,未逢敌手。狂妄自大,一时大意败走麦城,想当初刮骨疗伤未有半点呻吟,唉!一代英豪,竟会有如此下场。

为蜀国一统天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念孟德昔日待遇放虎归山,酿成后患。 他的忠义,令我油然而生一种敬意,因此,他也被世人所供奉,而在当今社会,这忠义二字又有多少人可以写下?茫茫人海,屈指可数。人们都为了名利而不择手段地争先恐后。现代人的奔驰纯属追求钱财,又怎么会明白关羽身经百战追求的原则?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是为了蜀国的百姓与自己的承诺。而我们却不会学习他的精神,只为了自己而去求他保一生平安,是何等悲愤的事。“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我们其实一文不值,只是一个工具,来到世上无大用,都自以为是,刚愎自用。“天生我材必有用:”是一个借口,”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是一种自慰,我没有办法也不可能去与关羽相比,在我的眼里,在他的面前,他人如此卑微。我只有去崇拜他。{儿童的作文}.

我崇拜他的英雄气概,同时羡慕他的豪爽胸怀。

他虽然骄傲自大,可是却体现出一种豪爽胸怀,一诺千金,肝胆对人,而我们却胆小如鼠,自甘平凡,这是何等惭愧。同是华夏子孙,我们却让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从我们这里流失。同住九州大地,我们却把那种奋斗不止的信念从我们这里泯灭,是何等卑劣啊!

关羽,我崇拜!

在他的身上,我们华夏精神被发掘出来,关圣人尽显中国风,云长兄名芳传千古,我崇拜!

泰戈尔曾经说过:“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

第三篇:《作文的儿童》

“作文的儿童”与“儿童的作文”{儿童的作文}.

发布日期:2010-1-10 21:09:40 作者:徐初苗 出处: 浏览:3708 人次{儿童的作文}.

一、“作文的儿童”——关注儿童的作文原态

在“儿童”之前加上“作文”这一定语不是为了框定一个范畴,而是为了试图聚焦一种特殊的生命状态——“作文着的儿童”。

1.童情的缺失——虚假化

叶圣陶提出:“要写出诚实的话,非由衷之言不发,非真情实感不写。”《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作文要“感情真实”。但遗憾的是,小学生虚假作文的现象非常严重,胡编乱造十分普遍,动辄就搞“五子登科”——推车子、抱孩子、领瞎子、捡票子、让位子。写“父母”不是选取“父母冒雨送伞”,就是选取“父母宁可穿破衣服也要给我买学习用品”;写“老师”的不是选取“老师到我家帮我补课”,就是选取“老师挑灯批改作业”。为了得到一个高分,甚至编造父母双亡、离异、残疾,不惜拿父母的命运作假设。

作文和做人,在求真这一点上是一致的。因此,儿童的作文虚假化不仅影响了儿童的作文能力。还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2.童真的流失——成人化

儿童的面庞是最有生气的面庞,儿童的情感是最朴素的情感,儿童的思想是最灵动 的思想。由于各种原因,比如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制订的成人化作文评价标准起了误导作用,使我们教出来的小学生一拿起笔来,就似乎成了成年人,想成人所想,

说成人之话,表成人之情。

3.童话的散失——僵硬化

平时,与学生们随意交谈的时候,他们的语言富于幻想,富有朝气。然而,一到作文时,取而代之的是冠冕堂皇的公共语言,基本按照成人的喜好在说话,虽然四平八稳,甚至无懈可击,但说的不一定是他们自己想说的话。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源是我们的作文教学的指挥棒出了问题,总喜欢把自己的语言强加给儿童,把儿童不太成熟或显幼稚的语言当成笑话扼杀掉。

4.童意的丧失——机械化

古人云:写作要使学生“开广其胸襟,发舒其志气,但见文之易,不见文之难”。然而,许多教师违背了作文教学的规律,为了所谓的“不跑题”,一味地以“标准”要求儿童的作文。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指导也可谓细之又细,如何开头,如何承接,如何结尾,都有规矩;如何写事,如何写人,如何写景,都有格式。再推荐大量的“优秀作文”作为仿写范例。学生很多时候是为了作文而作文,他们经常按照老师的要求,把一些材料按一定的格式组装起来,形成立意相似、构思类同、表达接近的“孪生”作文。这些从“流水线”上下来的“套作”,尽管非常规范,但毫无生气,很难令人产生共鸣。这种机械化作文的背后是植根于教师的价值观一元化、审美观一元化的思维模式。这种模式制约了学生作文的思维层次和具体的表达,使本

该充满灵气的儿童作文成了一种“机械”产品。

二、“儿童的作文”——关注作文的个性表达

余秋雨先生说过,作文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表达与沟通”。而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不能复制的个体,他们有着全然不同的先天禀赋和生命体验。因此,作为生命个体“反映生活、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形式——作文,应当具有个性,也就是说,个性化是作文的“精神”,是用自由之笔,写自我之境,抒自得之情,表自觉之意。

1.童心无忌——作文立意的个性化

作文,是儿童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载体之一,也应该是他们抒发个性情感最自由的天地。可是,如果我们的作文教学仍然习惯于树立“意义”的灯塔让儿童仰望,把生动活泼的作文教学异变成为毫无生气的技能训练,这样的习作教学必然远离作文的本原。

在作文的时候,我们常能听到学生无奈的叹息或无力的反抗:老师,我没事可写!学生们真的无事可写吗?其实不然。现代儿童的生活接触面比起他们的前辈不知扩大了多少倍,他们缺乏的只是大人们需要的所谓的“有意义的事”。正是为了这类“有意义的事”,我们顺手把孩子们的思想清理干净了,然后“越俎代庖”,塞进去一些“好东西”。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小学生在一篇有关“牛”的文章中写道,牛不爱干净,身上脏兮兮的,还写牛身上的毛病多,结果遭到了家长的反对。然后在家长的指导下重新立意构思,定位为赞美老黄牛的奉献精神、吃苦精神,最终得到了老师的表扬。读了这个故事,我们并不觉得它是陌生的,而是似曾相识,因为我们身边甚至自己经常在演绎这样的故事。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我们总觉得自己比孩子们更懂得如何生活,如何作文。 作文是生活的反映,也是人性的折射。生活是多彩的,人性也是多棱的,既能折射出真善美,也能反映出假恶丑,甚至还会有调和的中间色彩。要敢于像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用惊奇、赞叹”去治疗“大脑两半球神经细胞的萎缩、惰性的虚弱”,让学生多角度立意,在作文中吐真意、发真情,放飞自己的心灵,展示多彩的童心世界。

如果我们用儿童的眼光赏识儿童的作文,用儿童的思想宽容儿童的作品,也许,我们就能见到一些久违的令我们感动的灵性及悟性

2.童趣盎然——作文思维的个性化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过程。在文章的生成过程中,思维活动一直贯穿始终,并处于核心地位。没有个性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儿童的作文 描写儿童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