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时代观的变化作文 关于时代变化的作文

写作指导 zuowen 3浏览

【 – 写作指导】

第一篇:《材料作文“没有细节的时代”写作指导与示例》

材料作文“没有细节的时代”写作指导与示例

【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诗人北岛曾痛心地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细节的时代。商业化和娱乐化的时代正从人们生活中删除细节。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材料中的两句话从逻辑关系上来讲,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因果关系,前句呈其“果”,后句析其“因”。时代的商业化和娱乐化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都发生着急剧的变化,一个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快”,它让人心越来越浮躁,正从生活中删除着细节。怎样才能打破这个悖论呢?陶潜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林徽因说:“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为此,我们要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自己的心境,有胸怀来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时代的发展,并在这两者的搏弈中找到最佳的平衡点。这道文题有着较高的思辨性,因为从根本上来讲,无论是时代的商业化和娱乐化,还是由此引发的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发生的急剧变化,都是外因,它要发生作用还必须通过内因(人心)的变化。在具体写作过程中,记叙性文章不仅要写出沦丧的细节,而且要将其沦丧的漫漫进程描画出来,从而昭示出事理发展上的某种必然;议论性文章不仅要呈现细节沦丧之“状”,而且要剖析其“因”,预示其“果”,指出其“路”,从而给人以启迪。

【佳作展评】

[记叙文]

还原细节

村里的老张要进城了。

这要是放在之前,乡里乡亲出来围观的肯定不少,可现如今科技发达了,进城一趟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也就无人搭理多少了。

老张带着一麻袋新收的大米、小米,风尘仆仆地来到儿子的家门口,应门的是儿子,手里拿着个手机比划着,头也不抬地责怪道:“您来之前也不来个电话,不然就开轿车去接您了,中午家里也没准备着!”“不用不用,知道你忙!”老张高兴地答道,知道儿子有这份心就够了。

进门后,儿子进房间继续刷屏去了,老张在大客厅里来回踱步,看着这些高科技,电视挂上墙了不说,连空调都嵌在房顶上了,老张新奇地看着一切,却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瞥见儿子发电子邮件,老张笑迎迎地说:“这电子邮件怎么有手写的好啊,那是写信人的心意啊,这冷冰冰儿的字,收信人怎么能感受得到啊!”“您不懂,对了,我要去接儿子了!”“我去!”老张抢着出门,自己“不懂”儿子生活中的一切,没有以前生活在乡下的情感细节,总想远离这里一会儿。

看见大孙子走出校门,老张迎了上去:“走,陪爷爷走回家!”“我要打的!”“打什么?”老张一头雾水,只得跟着孙子走了。

饭桌上,大孙子嚷嚷着:“老爸,我的小米呢?”老张欣喜地到厨房拎了一袋子出来,“爸,不是这个小米,是手机!”老张的笑挂住了,有点尴尬,有点失落。

饭桌上冷冷清清。一大家子在一起,本应是最热闹的,可除了老张,儿子、媳妇、大孙子,一人手中抱着一台“小米”,老张连话都搭不上,只得默默地一个人嚼着米饭,谁也没有看到老张被冷落在一边的表情,甚至谁也没有注意到老张碗里的饭已经吃完,本来老张还

想再添一碗的,可惜吃不下了。

老张一个人坐在沙发上,静静想着自己被“漠视”的情状,点上了一根烟。

社会发展了,可商业化的时代删除了人们生活中的细节,本应属于家人间的交流、饭桌上的交谈等都被这发展的时代中的产物所取缔了。生活中有太多“老张”,他们渴望人们找回“细节”,在回收站粉碎之前将其还原。

[评析]本文形象塑造十分典型。老张主张书信要写,回家要走,饭桌上要交谈,三者都带着情感的温度,是关注生活细节的典型;而儿子一家三口则发电子邮件,打的回家,饭桌上一人抱一部手机,三者都冷漠了人情,是删除生活细节的典型。作者通过两组对比鲜明的形象的塑造,将生活中的细节被商业化和娱乐化时代的产物所取缔的残酷现实摆到了读者面前,发人深省,引人沉思。此外,饭桌上“小米”的歧义,大有小品的噱头,寓庄于谐;篇末的点题颇具影视画外音的功力,流露出作者心底对还原生活细节的热切期盼。

[散文]

清欢自从细中出

昔时苏东坡与客小宴,谈天说地间细烹苦茶两盏,哪管它工序如何细碎烦琐!八分讲究、二分闲心地制出这几杯袭人清茶,再配上几盘山肴野蔌、时鲜小炒,苏子不禁发出了“人间有味是清欢”的悠然感慨。

他是真会享受人生。放到当今,将这工夫茶换做几包速溶咖啡,拨几个号码外卖自动送上门来,你匆匆忙忙草草吃完,食物经过食道却避开舌头,怎么可能觅得清欢?

现今这个时代,信息正在高速化、标题化地向我们扑面而来。所有事物只消大致有个了解,更具体的,去了解它作甚?当人们为了放松身心,打算出外旅游时,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或是手机,上网搜寻好评最多的旅游攻略,查找合适的航班,订票成功,一气呵成。高信息化的人生固然更加高效,节省了时间,但谁还记得千百年前,有谁一双布鞋曾踏遍名山大川,赏遍天下美景,却也体会过危急与无奈,见到过所谓的名不副实。二十几年间的各种体验,各种感悟,有失有得,最终写成了一本《徐霞客游记》。我们追寻着众所交赞的经典美景,他却看到路边的野花姿态妍丽,沾露如含泪。那朵小小的野花,其实便是我们久寻不得的清欢,我们却在不知不觉中抛弃了她。

《浮生六记》中说:“人生碌碌,算来何必奔忙。”人生为何碌碌?人们为何奔忙?明明我们删去了如此多的细枝末节,为何我们仍步履匆匆?有句老话说得好:“偷得浮生半日闲。”古人之所以能够偷得闲,不是因为他们善于安排时间,而是因为他们的眼中有太多的生活细节。他们走个路要几个时辰,写封信要半个月才能收到回信,因而愈是繁忙,偷得的半日闲散便愈发有味舒适。然而我们的“忙”却是因为我们都太闲了,我们删除细节,省却了那么多时间,却不知道要干什么,为忙而忙,追求身外之物,因此才有“人生碌碌”之感。 然而当下,商业化、娱乐化已成为时代的标识,我们匆匆扫一眼“今日热闻”,瞥一眼世界各地的奇事,看一眼哪个明星今天结婚,明天疑似怀孕,以此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我们的品位随着时代的发展居然日益庸俗,多么可怕。

把碌碌的时间还一些给细节吧!看柴禾如何噼啪,云霞如何漫天,雨水如何落下,因为清欢只从细中出。

[评析]本文可谓“一线串珠”,这个“线”就是“清欢”。其“珠”有三:一是由苏东坡与客小宴引出“清欢”。苏子在挣脱名缰利锁之后、于细烹苦茶之中尝到了人间的真味——清欢。二是由徐霞客一双布鞋踏遍名山大川生发出“清欢”得失之状。千百年前,人们安步当车,留意着细节,尽享着清欢;现今时代,人们生活高效,却抛弃了细节,丧失了清欢。三是由《浮生六记》引发出对清欢得失之因的思辨。内心丰盈,方能忙里偷闲,留意生活中的细节,心生清欢;内心空虚,只会为忙而忙,删除生活中的细节,尽失清欢。一线串珠使全文舒卷自如,形散神聚。

[议论文]

细兮微兮奈若何

曾醉心于川端康成一句“凌晨四点,我看到海棠花未眠”,寂寂晨曦中,我仿佛看到一位沉静老人,他穿越不尽的喧嚣浮华,凝神于一朵花的绽放。

理固宜然。

时代的背景音是铮铮而鸣的,生活的节奏感却是涓涓而流的。还生命以真实,还生活以细节,方能窥得世间的大智大美。

捡起那些微不足闻的细节,亦是捡起心中曾疏忽丢弃的至纯至真。曹翁笔下的林妹妹便是心思细密之人,一语“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更是咏海棠的绝唱。若非细赏花蕊之色、花瓣之姿,又怎能畅快淋漓意,以花剖白心中所感?时代是宏达的,我们每个人都是其无际心胸中的一粒飘渺星辰。何妨重返林妹妹的视角,以细节之光,镀星辰以闪烁? 诗人的眼光,在于将现实与梦境勾连,在于于细微处见无限。“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这凌寒独放的一枝里,有我们眼中无限的春光旖旎。生活的乐趣不可被压榨,一如极细极微者不应被丢弃。

然而时代的发展摧枯拉朽般轰然展开,我们被推向进步的前沿成为现代的展品。脚步匆匆,遗失了无尽的原生态的微与细,换得的是令人身心俱疲的宏与著,一如北岛苦吟“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细节的时代”。目光的筛眼越大,看到的世界就越荒芜,无尽的泡沫恢宏铺排,创造了一个富丽堂皇的假象。

当雅致的粉墙黛瓦被摩天大厦无情取代,城市丢失了它最妙不可言的细节;当闪烁的屏幕吸引了无数双稚嫩的眼睛,孩童丢失了他们成长中最温馨柔软的细节;当我们为了各自前程疲于奔命,我们丢失了成长中最开心也最掏心的细节""

观夫微小,心定气闲,但我们心灵的平和与满足正在微小的逝去中日渐式微。这是最好的时代,亦是最糟糕的时代,它以其滚滚洪流裹挟走无数不可方物的细节,也带走了人们心中一隅坦然安适。

时代的嚣尘直上云霄,我们固然无力洗净一切。然而睁开一双细腻的慧眼,捕捉属于自己的细节,我们亦能在汹涌洪流中逆流而上,守护一畦平静安适。

细兮,微兮,诚不可不顾也。

[评析]本文的最大机智在于“切一刀”,从“时代的节拍”和“生活的节奏”两个维度对细节的得失展开思辨,从而将“理”阐清说透。其论述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两者合拍。在古代,时代发展的慢节拍和生活的慢节奏是合拍的,所以人们拾起了那些微不足闻的细节,也拾起了至纯至真、诗意无限。第二层次,两者不合拍。在当代,时代发展的快节拍强力改变着生活的慢节奏,所以人们遗失了原生态的微与细,也丧失了温馨柔软、开心掏心。第三层次,两者各行其道。时代无法不发展,其节拍是规律使然,我们无法改变;而生活可以有快慢,其节奏由各人掌控,我们可以调整。只有使两者各行其道,我们方能在汹涌洪流中逆流而上,守护平静安适的心境,从而还生命以真实,还生活以细节,窥得世间的大智大美。

第二篇:《面对变化·作文素材》

面对变化·相关素材

1、典例排列: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这些古代的圣贤莫不是在人生的剧烈变化之中,勇敢坚韧。也正因为他们在变化面前,不气不馁,才能名垂青史。

2、对比

①、面对变化,只有适应变化,应势而变,才能在时代风云中,乘风破浪。刘邦一介亭长,官小位卑,最终却能君临天下。为什么呢?只因为,他能适应变化,应势而变。当天下未定时,他势单力薄,于是恭敬项羽,处处隐忍,礼贤下士,分封诸王;当大局已定后,他诛灭项羽,想方设法,分化诸王,逐一剿灭。正是能随时局变化而变动,让他成就了几百年的汉代江山。反观项羽,征伐暴秦,倚靠武勇,统领诸侯;而暴秦灭亡后,却不能面对变化,改变方法,依旧倚靠武力,征伐诸侯,最终疲于征讨,自刎乌江。

②、18世纪世界处于资本萌芽、工业革命的大变动时期,而清政府却不敢面对时代变化,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在怯弱中衰落,最终沦为列强欺辱的对象;而19世界70、80年代,同属时代巨变的中国,却能勇对变化,改革开放,跟随时代的脚步,开创了今天的美好局面。

3、其他类型

李白、欧阳修、苏轼—坦然面对变化(仕途变迁)

史铁生、刘伟、邰丽华—勇敢面对变化(身体变化)

屈原、苏武、陶渊明、杜甫—-面对变化,坚守原则

现代社会,时代变化,价值观变化。无良厂家不善面对社会变化,在变化中迷失自己,丧失良心,不法官员更是在社会大潮涨落中,落网湮没;也有善于面对变化,不迷失自我的人,如陈贤妹、托举哥、吴菊萍等等保有原则。本性的人!

第三篇:《全面回顾:30年高考作文折射时代变迁》

全面回顾:30年高考作文折射时代变迁 30年高考作文折射时代变迁

又是一年高考时,弹指一挥间,中国高考已走过30个春秋。30年来,中国社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岁岁年年各不同”的作文题目正如一面镜子,时代的变迁尽显其中。 文学体现政治化

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制度正式恢复。据统计,当年报考人数约为570万人,录取约27万人。

中断10年的高考首次恢复,作文题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北京的作文题目是: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天津的作文题则是:宏伟的目标鼓舞着我。此时,“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虽已过去,文学却依然摆脱不了政治化的倾向。

“当时我们写作文总要在结尾喊几句口号,否则就感觉没写完。”经历了1977、1978年两次高考最终考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吴先生说道:“从当时的国内形势来看,出这样的作文题也是一种必然。”

社会热点成主流

20世纪80年代后,神州大地吹起改革开放的春风,“知识爆炸”成为80年代的时髦词。“政治味”浓厚的作文题目退出历史舞台,关注社会热点的作文题目成为主流。

高考作文题对准经济体制改革、精神文明建设、环境污染等方面,强调文学与生活的联系。

一名86级考生回忆道:“当时我们剪贴报纸来搜集、获取知识,教室里挂满了剪贴报纸,内容为‘国事、家事、天下事’,那年的高考作文题正巧是‘树木、森林、气候’,我们能很快切题,就得益于平时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

思想解放更明显

20世纪90年代,高考作文题目思想解放的特点更加明显,但在命题上仍有一定局限。 “我参加了1994年高考阅卷,当年作文题是:尝试。很多学生写的内容不是尝试蒸包子就是蒸饺子,这也反映出当时学生思路的闭塞以及命题的局限性。”在北京市一所重点中学教了30年语文的刘惠新老师说。

创新发挥受鼓励

进入21世纪,高考作文更加鼓励学生写出有创见的文章。2000年要求考生根据三角形等4个几何图形,谈谈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2003年的题目是:感情的亲疏远近对认知的正误深浅的影响。这说明人类的感情因素等直接影响到人类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也带给全社会一种思考。

山东大学04级新闻系鞠同学说:“我们这两年的高考作文,大都是说看事情应保持理智。这也是全社会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吧。”

时至今年,一直被高考作文所排斥的诗歌、戏剧体裁终于“解禁”。考生们不但在思维上可天马行空,在文体上也可自由驰骋。这对于考生的创新与发挥又是一个极大的鼓励。 谈起高考的变化,刘惠新老师说:“30年来,高考作文从命题作文到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现在又回归命题作文,表面是一个轮回,实则是极大的进步。这说明社会更注重学生的理解力,对问题的洞察、分析能力,这是未来人才的必备素质。从‘尝试蒸包子蒸饺子’,到2004年北京考生以包容为话题,写出包容东西方文化这样思路开阔的文章,反映了社会在前进,人们的思想在更新;题目更贴近学生思想和生活,这也是社会人文关怀精神的体现。” 历年高考作文题选登

1977年:“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1978年:将《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一文缩写成500至600字。

1979年:将《第二次考试》改写一篇《陈伊玲的故事》。

1980年:读《画蛋》有感。

1981年:仔细阅读《毁树容易种树难》,写一篇读后感。

1982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983年:漫画《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1.写一段300字以内说明文字2.写一篇议论文,800字以内。

1984年:有的同学说:“每逢写作文,自己常常感到无话可说,只好东拼西凑,说一些空话套话,甚至编造一些材料。”有的老师说:“每次学生作文,我都辛辛苦苦地批改讲评,但是学生往往只看分数,不注意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所以提高不快。”请针对上面两段话所反映的情况联系自己和周围同学的现状,以对中学生作文的看法为中心,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题目自定。

1985年:以“澄溪中学学生会”的名义,给《光明日报》编辑部写一封信,反映情况、申诉理由、呼吁尽快解决(化工厂排放废水、有害气体、污染)文题《给<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

1986年:“树木·森林·气候”。{时代观的变化作文}.

1987年:1.根据材料写一篇简讯《育民小学办起了游泳训练班》2.结合以上材料,就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这个问题写一篇短文。

1988年:“习惯”。

1989年:你的好朋友是某重点中学高三年级里中上水平的学生,他想立志报某重点大学历史系,班主任、父母各持己见。他为此感到困惑、苦恼,他写了一封信,想听你的意见,给他写封回信。

1990年:母亲带着两个女儿去玫瑰园,一个女儿告诉母亲,“这里不好,每朵花下都有刺”,另外一个女儿告诉母亲“这里真好,每个刺上面都有花”。根据这一材料展开描写,写一篇议论文。

1991年:描写圆的想像物;就“近墨者黑”或“近墨者未必黑”写一篇发言稿参加辩论。

1992年:清理路旁的脏物1.根据提供的材料加以设想,记叙他们中的谁又怎样回来清理这个地方2.选择所提供材料中的一个或几个人物(包括“我”)的思想行为,进行分析,展开议论,写一篇议论文。

1993年:高三某班学生小张因病缺课两个月,请同班好友小王帮他补课。后来,小张的学习成绩跟了上来,小张的母亲很感激小王,尽管家里不富裕,但还是托人给小王捎来200元作为报酬,小王很为难,找班主任谈谈自己的想法,班上的同学知道了这件事后,产生了各种议论,在班会上,大家围绕这件事以及与此有关的一些问题各抒己见,展开热烈的讨论。请你写一篇全面反映这件事和班上同学各种看法的广播稿。题目自拟。

1994年:“尝试”。

1995年:任选寓言诗中的两种鸟,展开想像,以《××与××的对话》为题,写一个200字左右的对话片断。

1996年:仔细观察《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和《截错了》两幅漫画:一、用说明文字介绍两幅漫画的画面内容。

二、以《我更喜欢漫画<>》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1997年:根据材料1描写背同学上学的情景。根据材料2和材料3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1998年:1、补写《妈妈只洗了一只鞋》。2.现今中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差异较大,有的像鸡蛋壳那样脆弱,有的却很坚韧。那么你是怎样的呢?从“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

第四篇:《“百度时代的学问”作文》

“百度时代的学问”作文

一.作文题

阅读下面文字,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在百度时代,什么样的学问似乎都变得不太重要了。为什么?因为没有必要嘛。你在百度搜一下关键词,一长串的东西全出来了——你记那么多干吗?

二.学生作品

挣脱资料的枷锁

高三(7)班 陈玮祎

有人说:“在百度时代,什么样的学问似乎都变得不太重要了。在百度上搜一下关键词,一长串的东西全出来了,不必记那么多。”对于这样的想法,我实在不敢苟同。

私以为,做学问是一件神圣而有意义的事,它绝不仅仅是为了记住一些死板的资料,而是通过学习来达到提升自我,修养身心的目的。世人口中不必记的“学问”如何称得上学问?不过是一堆资料罢了,真正的学问隐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隐藏在世事和人情里。满清这么多进士、这么多将军,他们手中掌握的知识或者说是资料必然是及其丰富的,而最终在文学史上留下深刻印痕的,却是一个正白旗包衣人家出生的孩子,那句“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了悟令其挣脱了资料的枷锁,成就了他的学问。

华丽的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时代观的变化作文 关于时代变化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