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花木兰》的扩写 花木兰传奇

写作指导 zuowen 2浏览

【 – 写作指导】

第一篇:《改写花木兰》

写作:改写《木兰诗》

木兰诗》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塑造了木兰这个女英雄形象。千百年来,木兰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并被艺术家改编成戏曲、动画片,搬上了舞台和银幕。

将《木兰诗》改写成一篇故事,有关戏曲、动画片等改编作品可以作为参考。题目自拟,字数不

限。写作时注意下列几点:

1.故事和人物形象基本符合原作。

2.有些情节,如木兰的军旅生活,可以依据原作想象发挥,写得更详细具体一些。

3.语言尽可能明快、生动。

例如:

一、

夜,格外宁静,皎洁的月光洒在大地上,一切都那么美好、静谧。

星星还同往常那样在天空上闪烁,晚风缓缓地吹着,但是,这段时间,花木兰老是坐在织布机旁不停地叹息,织布声稀疏了下来。

花木兰倚靠在织布机旁发呆,心事重重。

二、

夏夜,一片漆黑。

在这寂静的夜里,忽听有人在微微叹息。是谁在叹息呢?

过了一会儿,叹息声又响起,掺夹着浓浓的惆怅。仔细瞧,原来是木兰姑娘正对着门织布。怪!怎么听不见织布声,只听见木兰的叹气声呢?{《花木兰》的扩写}.

猜想木兰一定是有心事。问一声闺女你在想些什么?思念些什么?来,告诉为娘的。木兰静静地说:“娘,儿既不是在想些什么,也没有思念些什么。

昨天夜里在城门看到军队所张贴的文告,说是皇上要征兵,攻打匈奴。征兵名单上有很多卷,木兰我仔细看了看,几乎每一卷上都有爹爹的名字。

哎……我爹他没有大儿子,木兰我没有长兄,爹爹毕竟年岁已高,不宜再出征了.儿愿为此买鞍马,替爹爹去出征!\'娘沉默了好久,抬起头,久久地望着木兰,沉重地说:\'木兰啊!你代父从军,处处要小心啊!\'……

木家风波(续写)

木兰从军归家后,木兰是个女孩这件事顿时在军中传得沸沸扬扬,在百姓家中,这件事也成了茶余饭后的佳话,可以说真是弄得个满城风雨。于是这件事很快就传到了可汗和大臣们的耳朵里,根据军法条文,女子不能入军营,违令者当属“死罪”。

可汗把大臣们召集在一起,商议该怎么处置花木兰。大家觉得这件事很难处理,花木兰犯了军中法令,是犯了王法,可木兰功勋卓著,也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在王法与功勋之间只能选择一个答案,

大臣们各执一词。有人认为军法如山,这是一个不能改变的事实,如果不追究花木兰,那怎么向黎民百姓交代?以后又怎么以王法服人?那国家将何以治理?更多的人认为花木兰固然有罪,但她在多少次战事中出谋划策、英勇善战,一次又一次地立下了赫赫战功;花木兰虽然是个女儿身,但在每次战事中,她所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概,是一般男儿所不能比的;这十几年来,尽管战争那样残酷,战斗那样激烈,花木兰从来没有抱怨过,从来没有退却过;花木兰还善于跟同行的一般战士谈心,在不少关键时刻,她还起到了稳定军心的作用——总之,木兰为国家作出的贡献是巨大的,这也是不可磨灭的事实。 大臣们说得各有各的道理,可汗也被弄得举棋不定。

可汗和大臣们的议论很快就传到了木兰的耳中,传到了木兰的乡亲们的耳中。木兰得知此事后,却神态自若,没有一丝害怕。乡亲们得知后都来到木兰家。乡亲们对木兰说:“木兰,你是我们的英雄,我们支持你,如果可汗要杀你,他就是个昏君!”木兰感动得热泪盈眶,激动地对乡亲们说:“乡亲们,谢谢你们!可我毕竟还是触犯了军法,王法无情。如果我死了,也是上天注定的。可汗处死我,也是为了维护王法,我死得其所。”这时,木兰的家人早已泪流满面。 在皇宫里,大臣们还在讨论中,这时一个军士进去报告:说有许多老百姓跪在城门口,求可汗饶木兰不死。可汗和大臣们都来到城墙上,只见城下面是黑压压的一大片,几乎全城的老百姓都在这儿了。见可汗来了,一位年轻的小伙子大声说:“木兰为了我们百姓的安宁,一个人在外十几年征战,如今如果杀了她,真是没天理啊!”{《花木兰》的扩写}.

这时,百姓们都这样大声喊着。有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这样说:“木兰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你们不能杀了她!”甚至连一个三岁的小孩也开了口:“木兰姐姐是我们的英雄,谁杀了她就是坏人!”

城下的百姓群情激昂。可汗和大臣们会意地笑了。可汗对城下的百姓说:“你们说得对,我不能枉杀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我会顺从民意的。”接着,可汗还当场封花木兰为“女中豪杰”。可汗还说:“木兰是我们国家第一个上战场的女英雄,我将撤销不准女儿上战场的军令,以后凡是武艺高强的女子都可上战场。”这时,城下的百姓都欢呼起来。百姓们夸可汗决策英明。

这一段佳话一直流传至今,花木兰的爱国精神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她的事迹将流芳百世。

点评:本文小作者在学习了《木兰诗》后,对木兰从军归家后的情势发展进行了合理的想像,戏剧性地展现了一场由木兰女子从军触犯军法而引发的风波。文章构思又带有孩童心理,具有独特的写作个性。故事结局又恰到好处,顺理成章,使文章主题得经鲜明的显现。 巾帼英雄花木兰(改写)

夜,格外宁静,皎洁的月光洒在大地上,一切都那么美好、静谧。星星还同往常那样在天空上闪烁,晚风缓缓地吹着,但是,这段时间,花木兰老是坐在织布机旁不停地叹息,织布声稀疏了下来。{《花木兰》的扩写}.

花木兰倚靠在织布机旁发呆,心事重重。昨天深夜一纸军队的文告打破了家中的宁静:军书连下十二道,每一道都在催促父亲重新披挂出征。花木兰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父亲老了,木兰又无哥哥,弟弟处幼尚未成人,保家卫国责无旁贷。她下定决心自己替父从军。{《花木兰》的扩写}.

第二清早,花木兰就出门到街头上,买骏马、买马鞍、马笼头、马鞭,忙乎了好一阵子,备齐了战装,然后辞别父母,女扮男装头也不回地走了。早晨辞别了父母,晚上花木兰宿在了黄河边,她听不到爹娘呼唤女儿的声音,听到的只是黄河流水的“哗哗”声。 第二天早上,她辞别了黄河,晚上又宿在黑山头。{《花木兰》的扩写}.

经过了十几天的长途跋涉后,花木兰最终来到了燕山脚下,她听到胡人兵马的嘶鸣声。花木兰发誓:为了父母,为了国家,自己一定要全力以赴,战胜敌人!

“杀啊———”战场上炮火连天,马的嘶鸣声、战士们的呼喊声、如雷鸣般的马蹄声以及刀、剑撞击的“口当口当”声响彻整个大地,黄沙满天,血流成河,战场上敌人的尸体横七竖八地摆了一地,许多战士们都受了伤。已提升为将军的花木兰率领大兵冲向前去。寒风阵阵传来刁斗声,明亮的月儿映照在铁甲衣上,许多将士身经百战,为祖国而死。经过十余载的战斗,壮士们终于凯旋而归了。

十几年的拼杀,十几年的搏斗,木兰领着胜利的军队归来了,皇上为她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宴。宴席上,皇上为战功卓著的花木兰敬酒:“你功劳不小,赐你做个尚书,行吗?”“不!”花木兰笑着摇摇

第二篇:《重写经典——木兰形象的后现代改写与变异》

重写经典:中西方的差异

——木兰形象的后现代改写与变异

内容摘要:美籍华裔作家汤亭亭根据中国的神话传说、妈妈的鬼怪故事与当时美国华人的现实生活等融合在一起出版的处女作《女勇士》和迪斯尼公司根据中国传统叙事民谣改编的卡通片《木兰》在美国上映后先后引起了强烈的轰动。本文从比较跨文化的视角出发,通过改编后与《木兰辞》的比较,对其在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并由此探讨了造成这种差异的文化根源。 关键词:木兰;改写;文化差异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脍炙人口的南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辞》使巾帼英雄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流芳百世、妇孺皆知。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巾帼英雄,她那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现在飘洋过海,“远征”到了美国。1976年,美籍华裔作家汤亭亭移植了中国传统女英雄花木兰的形象和故事,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女勇士》。到了1998年,美国迪斯尼公司又将其搬上银幕,打造成了它的第36 部动画巨片《Mulan》,并一举夺得了“全美电影票房榜”冠军。从乐府民歌《木兰辞》到《女勇士》再到电影《花木兰》,木兰的形象与故事作为模板不停地被引用和改编,但具有中国传统女英雄的花木兰形象到了美国后却赋予了后现代主义的色彩,其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发生了重大变异。这是中西方对花木兰式的女英雄形象在接受和认可上的不同价值取向,也是跨文化视角下对经典的不同解读的结果。

一、木兰形象的继承与创新

据史料记载,花木兰的故事最早源于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叙事性的乐府民歌《木兰诗》,诗中刻画了一位替父从军、征战十年、立下汗马功劳、辞去皇帝的册封而荣归故里的巾帼英雄。

花木兰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妇孺皆知、脍炙人口,以其为模板加以改写的现象,历代以来屡见不鲜。然而文化既是传统的,又是变异的,每一种文化在进入他文化的过程中,都会有变异。具有双重文化角色的华裔美籍作家汤亭亭在创作时既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又折射出其希望进入美国中心文化而不总是处于边缘状态的心境。汤亭亭于1976 年发表的处女作《女勇士》曾在读者和批评界中引起强烈反响,小说《女勇士》虽移植了中国传统女英雄花木兰的形象和故事,但

作品中的“我”不再是南北朝古诗词中描绘的那个重孝明义、勇于自我牺牲的中国传统女英雄,而是脱胎换骨为一个勇于追寻自我、敢想敢做、张扬个性、积极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当代女性形象。

首先是人物性格的变异。在《木兰辞》的故事中,尽管木兰女扮男装,在战场上与男士们一起冲锋陷阵,英勇无比,但始终脱不了东方女性的“柔”,和平时期,她和普通女孩一样,在家纺线织布、谨守本分;可当战火燃起,年迈的父亲也在被征之列,出于孝道,她便毅然替父从军。木兰并不野心勃勃,建立伟业、封官加爵。当立下赫赫战功,面对高官厚赏,木兰只求一匹能行千里的骆驼,尽快回家与亲人团聚。荣归故里后立即脱下戎装,“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复归红妆素裹的女儿身。然而木兰从军十年,身边将士居然不知其女儿身,她恪守了中国传统美德中的“妇道”,在男性世界里极力掩饰自己的女性身份,表现出了东方女性的独特的“内敛”性格。而《女勇士》中的主人公“我”则更具有西方女性的“壮美、奔放”,文中的“我”自幼便有一种英雄情结,在幻想的世界里成为“花木兰”式的女英雄,杀富济贫、建功立业,幻想唤来天剑,冲着那些自己仇恨的人“肚子上来一下,一定会给他那身衣服加上些皱褶,添上点颜色”。

其次是故事情节的改编。在汤亭亭的代表作《女勇士》中,对中国父权制和美国种族歧视制度深恶痛绝的她,觉得迫切需要像花木兰这样的一个古代女英雄来唤醒和鼓励,帮助她们打破几千年的沉默,用语言和行动来颠覆这两个罪恶的制度,获得自我言说、自我塑造的权利。然而,产生于古代封建社会的木兰只能表达出“谁说女子不如男”的思想,并不能表述出汤亭亭所需要的那种否定父权制和种族歧视的历史强音,因此改写是势在必行的。于是作者在作品中塑造了一个勇于大胆挑战父权制和种族歧视制度的后现代女性主义的花木兰。将前文本中由宣扬忠君爱国的儒家教化故事改造成为追求女性自我实现、追求爱情、婚姻与和平的武侠传奇。

而花木兰故事的另一次改写则是由美国迪斯尼公司以汤亭亭改写的花木兰为模板而制作的动画大片《花木兰》。相对于汤亭亭所塑造的花木兰,迪斯尼版本中的花木兰形象应现代影视商业操作的要求,将其进行了三个方面的变动:第一,去掉花木兰上山学艺的情节;第二,增添木兰单骑救主的情节来制造动作片的效果;第三,给主人公花木兰配上两个小朋友木须龙和蟋蟀充当丑角,添加影

片的趣味性。虽然迪斯尼与汤亭亭对花木兰的后现代改写方式一脉相承,但是无可否认,迪斯尼《花木兰》成功地实现了花木兰由美国精英文化进入大众文化这个伟大的转折。与原诗中典型的民族女英雄形象相比较,卡通片里的故事加入了女权主义色彩。影片中行为粗野、追求自由的木兰绝不是封建礼义教化下的中国传统女性。她富有反叛精神,对现实极度不满却又渴望被社会所承认。影片多处强调,她不单为她年迈的父亲而战,更重要的是为她自己而战。例如,当木兰提出代父从军的请求时父亲严厉地斥责道:“我清楚我的位置,而你现在也该找准你的位置了”。在与苜蓿龙的交谈中,木兰说道:“或许我不是为了父亲而入伍的,或许真正的原因是我想证明自己能把事情做好。”电影的插曲《倒影》中唱道:“什么时候我的倒影才能告诉我,我到底是谁?我的心应该能够自由飞翔,我的心充满了疑问”,男权社会中女性对个人身份的不确定感和焦虑感由此可见一斑。

此外,在迪斯尼版本中,木兰因为营救李翔身负重伤而提前暴露了身份,这一情节具有重要意义。在《木兰辞》里,木兰从军十二年未曾泄漏过女性身份,不难想像,她会在言谈、举止、外貌、习惯等方面多么小心谨慎,处处向男人看齐,其女性自身的性别角色实际上处于被抽空状态,从中我们其实只看见了一个他者目光中的“雄化女性”,就像天体中反射太阳余晖的月亮,后者自身固有的光芒又何在呢?木兰的成功是有较大局限性的,在东方被世代讴歌的木兰形象,总是显得英雄气有余而女儿味不足。而在卡通版的木兰中,木兰的女性身份不仅没有被掩藏,反而被突出夸大。电影详述了木兰作为女性在军旅生活中遭遇的种种尴尬以及她对李翔产生的爱慕情愫。在秘密被暴露之后,她更是完全以女性身份完成了拯救全城于危难的使命。不仅如此,电影中木兰数次救李翔于危难之中,颠覆了传统的“英雄救美”式的桥段。作为男性的典型代表,李翔与木兰的力量对比强化了男女平等甚至女胜过男的主题思想,电影《花木兰》则是明确地突出了“男女平等”这一观念。

二、中西方文化价值取向的差异

作为东方故事的西方解读,作为神化题材的世俗演绎,无论是文学作品《女勇士》还是电影《花木兰》,这些具有人情味的改编使读者和观众觉得十分亲切,更容易接受认可。而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改编者对花木兰故事的改写是按照后现代主义原则进行的,服务于当时美国女性种族、个人文化身份的需要,

并恰好契合了当今美国社会由欧洲中心主义转向文化多元主义的文化政治语境。

木兰故事的不断改写与变异,是缘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体系以及社会价值取向的变异,取得成功则得益于改编者的创新精神,他们并不是完全继承中国文化体系下所塑造的木兰形象,而是结合当时的社会价值取向,立足于该国的文化进行重塑。

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文化提倡家庭在社会中的本位地位。孟子讲五伦关系,其中有三伦在家中,一伦在国家,一伦在社会。因此,家族集团可以看作是构成国家的社会基础。这种家族本位具体的表现在就是“忠孝”为核心的社会伦理规范,个人要对家族长辈尽孝,为国家尽忠。在中国的伦理观念中,“孝”是核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 “忠”可以看作是“孝”的扩大和延伸。《木兰辞》的重点主要是放在了木兰决心替父从军和凯旋归来两个部分,“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在乐府民歌中,木兰化作为中国儒家理想的代表,唱出了那个时代民众的普遍心理和共同情感。

而美国是以个人为本位的社会,家族观念淡薄,他们的思想里根本没有“孝”这个概念。每个人不是作为一个家庭或其它社会群体的成员,而是被作为个体来看待的。这种文化以人为本,注重个人人格和尊严,强调个体的力量,注重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影片《Mulan》突出的是木兰强烈的个人意识和实现其个人价值的渴望,而中国的“忠孝”观念和集体意识被大大淡化了。“迪斯尼文化是以卡通为核心的一种童话式的文化,它通过给大众梦想,焕发人们心底固有的童趣与纯真从而征服观众,形成稳固永久的卖方市场。在这种文化中,含有强烈的美国价值观”。与原诗相比,迪斯尼的《花木兰》以他民族的眼光去重新构建新的价值体系,将一个古老的中国民间传说按照好莱坞原则加以奇观化,“给影片加入足够的异域文化因素来表达一种独特的文化体验”。就这部影片而言,“它一部分是传统的战争传说,一部分是当代女性主义的寓言”,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国流行文化融合之后产生的新文本。

在全球化的今天,由中国南北朝时期的民歌《木兰辞》衍生出来的无论是文学作品《女勇士》还是动画大片《花木兰》,都无疑为跨文化传播策略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对于深刻认识中西文学的不同特点乃至中西民族的不同特性,从新的角度里了解自我和探索他者,都是有其意义和价值的。

参考文献:

[1]霍小娟.从“花木兰”到“女勇士”——试析汤亭亭对中国故事的改写[M].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4月

[2]张子清.“东西方神话的移植和变形——美国当代著名华裔小说家汤亭亭谈创作”,《女勇士》[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8年

[3]李祥林. 从美国动画片《花木兰》说开去——从性别文化视角考察“木兰从军”故事[J]. 上海艺术家, 1999年02期

[4]戴莹莹. 神话.类型——纵览电影史上的花木兰[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00年

第三篇:《作文《木兰还乡》改写》{《花木兰》的扩写}.

作文《木兰回乡团聚》的改写

在第3次作文中同学们对《木兰诗》的改写说明大家对改写的要求还不能够很好的掌握,甚至没有掌握,部分同学写成翻译类文章,本次我们继续改写,但改写的范围不大,就是《木兰诗》第6段木兰还乡的改写。本次写作要用到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以及其他的人物描写方法(如还可以用语言描写表现团聚的欢乐场景)来刻画人物的形象,突出人物个性,200字或200字以上。

改写的要求,仔细阅读,了解后再下笔:

古文用词比较精练、含蓄,感情色彩较浓厚,也就是说它们内在含义比较丰富,改写者可以有驰骋想象的余地,可以把原作简洁的词句展开成具体的景象,铺叙成一定的场面,把人物形象刻画的更为丰满生动具体。改写的作文一般是允许根据原作的意思发挥想象的。

下面是第4段和第5段的改写范文,供同学们参考下:

《木兰诗》 第5段木兰十年征战的改写示范:

十几年的拼杀,十几年的搏斗,木兰领着胜利的军队归来了,皇上为她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宴。宴席上,皇上为战功卓著的花木兰敬酒:“你功劳不小,赐你做个尚书,行吗?”“不!”花木兰笑着摇摇头:“为祖国付出,这是应该的。我不需要做尚书,谢谢皇上的好意。但是否能给我一匹千里马,送我回家?”皇上用赞赏的目光看着花木兰:“好,既然你这么说,我就赐你一匹千里马。你要回家,我也不强求你了。”说着,叫手下从皇宫里牵出一匹自己最喜欢的千里马赏赐给花木兰,花木兰双手握拳拜谢皇上,然后骑上马走了。 “嗒———嗒———嗒”,花木兰快马加鞭往家中赶,身边的泥土都扬了起来。此时,归心似箭的木兰心里好不兴奋,恨不得马上飞到家。

(本段改写中加入了原文中没有的语言描写和心里描写)

<木兰诗》 第4段木兰十年征战的改写示范:

“杀啊———”战场上炮火连天,马的嘶鸣声、战士们的呼喊声、如雷鸣般的马蹄声以及刀、剑撞击的“口当口当”声响彻整个大地,黄沙满天,血流成河,战场上敌人的尸体横七竖八地摆了一地,许多战士们都受了伤。花木兰率领大兵冲向前去。寒风阵阵传来刁斗声,明亮的月儿映照在铁甲衣上,许多将士身经百战,为祖国而死。经过十余载的战斗,壮士们终于凯旋而归了。

(本段改写的范文将原来文中没有的如人物的动作、语言加了进去,表现了木兰和战士们的英勇杀敌)

《木兰诗》 6段木兰回乡团聚的欢乐场景的改写:

“爹、娘———”花木兰的父母循声望去,花木兰骑在马上,飞奔而来,正在向他们招手。花木兰的父母顿时激动得两手发抖,先是一惊,又蹒跚的走过去。花木兰将马一拉,迫不及待地跳下马,张开双臂,紧紧地拥抱住爹和娘。娘摸摸花木兰的脸说:“兰儿,瘦了,瘦好多了,但越来越漂亮了?”“走吧,天色已经晚了,兰儿回家就好!”父亲边说边牵着马,拍拍木兰母亲的肩说道。

花木兰一家以及陪同她回家的战友们,一路说说笑笑地走在回家的路上。花木兰感到一切都是那么的亲切和美好。 “姐回来了,姐回来了!”弟弟欢呼着,紧接着年少的弟弟操起刀,回到厨房里杀猪宰羊,忙着为姐姐煮点好吃的。 回到家的花木兰推开东阁门,坐在西阁床上,脱下战袍,穿上了旧时的衣裙,看着房间的旧物,她感到亲切而温馨。坐下来,她对着镜子在额上贴上了花黄,梳理着两鬓那乌黑的头发。 “吱—”门推开了,花木兰笑吟吟地走出来:“让大家久等了。”边说边坐了下来。 “啊?”战士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目瞪口呆:“十几年的战场生活,却不知你原是女儿身!”“哈哈哈……”从花木兰家中传来了一阵阵笑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花木兰》的扩写 花木兰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