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我的初中散文 我的外婆散文初中

写作指导 zuowen 2浏览

【 – 写作指导】

第一篇:《很好用的初中散文阅读教案》

初中散文阅读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散文的特点、散文的分类、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

2、了解散文阅读的考点

3、学生形成阅读散文的基本能力

二、散文的基本知识:

散文是同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题材,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初中阶段常分为状物散文、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这种文体的最大特征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是文章所写的事物,“神”就是文章的主旨。散文的“形”一般会显得比较散,感觉有些乱,但它有一定的线索,将文章相对散乱的材料组织起来,来表达一个共同的中心主旨。

三、考点分析

1、把握文章内容, 概括文章主题

把握散文主题方法是:(1)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章主题;(2)从所选的材料中概括,材料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我们可以看文章所选的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态度、感情,从中找到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考题形式:直接概括全文或某一段落的主题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题要领:(1)能利用原文词语,尽可能使用;(2)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注意语言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要做到言简意赅又不漏掉答题点。

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顺序

(1)线索

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准绳,我们形象称之为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脉络或描写、记叙的脉络。

常见的散文线索类型有:事件的来龙去脉;作者的见闻感受;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某一具体事物。

考题形式:直接问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说说作者选择材料的依据.

答题要领: 状物散文的线索往往就是所写的“物”:如《背影》中的“背影”;高尔基《海燕》中的“海燕”;《珍珠鸟》中的“珍珠鸟” 叙事散文的线索往往就是所写的“事情的经过”或“作者的所见所闻”:如《散步》中“一家人的散步情景”;鲁迅的《藤野先生》中的“我与藤野先生的关系”。 抒情散文的线索往往是“作者的情感变化”。

(2)思路、顺序:

理清文章的思路主要看作者在文章先后写了什么内容,可以用“首先……然后……最后……”的语言来帮助理解。

考题形式:

(1)连续的材料或几个段落或词语能否调整顺序?为什么?

答题思路:要看材料或段落、词语之间的逻辑关系形式,一般我们不主张同意调整,但无论是否同意调整,都必须要有充分的理由分析。

(2)从原文中抽出一句话或几个词语,让你放回文中可以选择的几个地方。

答题思路:从原文中抽出的语句,往往是总结性的或承上启下的,一是靠考生的语感修养;二是对语句进行理性分析。词语顺序也要凭借语感和理性分析,要分析语言环境和词语搭配的问题。这样的题,往往是有选择答案,即使没有选择答案,也不要回答为什么,但思维过程要考虑道词语的逻辑顺序和词语搭配的习惯。

3、品味语言

在散文阅读中,这是一个大的考点,可以包含很多小项,分析如下:

(1)字词含义:原文给一个词语的拼音,让你根据语境和拼音写出词语并结合语境解释词语的含义。填写词语要靠平时的积累,解释词语要根据该词语所在的语境来推断。

答题思路:①考虑文章或段落的主题,结合主题来答词语的含义;②根据该词语前后语句的内容、含义来推断。注意:如果知道该词语的原始意义解释,一定不要忽略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2)词语妙用:

考题形式:品评加点词语作用(妙用)或加点词语能否删除

答题思路:①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②表达作用,看该词语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题思想的作用,有时也可以考虑词语对景物描写意境的作用或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③体现词语的准确性或生动性。

(3)分析语句的深层含义:(方法如下)

A、找到与所要赏析的语言相关的语段,然后反复细读上下文。

B、判定其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C、抓住所品析句子的关键词语(尤其是动词、形容词的巧妙运用)。

例如:请赏析“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春》)”这句话的优美之处。

答:该句运用拟人修辞,把春天鸟儿的欢快,生机勃勃的形象写得细腻,充满活力,同时,也使得文章语言生动、形象,有感染力。

四、试题演练:

① 我在泉州的清源山和福州的于山里,看到了辉煌的石壁榕,才知道比起我家屋后那棵倔强的小榕树所奏出的青绿色的生命进行曲来,还有更雄壮的进行曲。

② 清源山的石壁榕,真是生命的奇迹。这棵雄伟的榕树,生长在足有三层楼高的一块巨岩上,而本身又有两层楼高,观赏它时,非仰视不可。

③ 沿着石壁,许多粗壮的根从岩顶射向大地,有的像缆索悬荡在空中,有的像巨蟒盘旋而下。它们把整块巨石紧紧拥抱。假如从云端俯瞰下来,大约会看到这棵榕树像巨人伸出手臂,抱住一块天然宝石,企图把它从大地的母腹中拔出。

④ 我很幸运,竟在一次大雾天里见到清源石榕别样的风姿。那时,雾气正像炊烟似地袅袅上升,一阵一阵地掠过岩石,而且一阵比一阵浓烈,最后岩石像沉浸在浩渺的云海中,而榕树,被云岚雾霭所凝聚成的大白盘托住,在迷蒙的烟波中忽隐忽现,好像飘动在云中的神树。更有意思的是,在榕树背后,又隐约可以见到岩石的母山中的一座寺庙,庙宇在云雾缭绕中浮沉,朦朦胧胧地,像是天上的殿堂。见到眼前景象,我竟飘飘忽忽起来,仿佛置身

于云中仙山,置身于琼楼玉宇与金木玉树之前,似乎还听到苏东坡的南方口音:“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⑤ 在于山,我又一次见到气派雄伟的石壁榕。也是站在巨石肩膀上的云中大树,也是气吞大地的巨蟒似的根群。

⑥ 了解清源山和于山石壁榕的友人告诉我:这种榕树所立足的岩石,不是一般的岩石,而是最坚硬的花岗岩。如果说,要在世界上寻找一种在最坚硬的基石上生长出来的最顽强的生命,那就是榕树。

⑦ 他还告诉我,这种生命的奇观,是发端于一种细韧的种子之中。那是一颗成熟的、像小珍珠的果子,果子里面包藏着许多小颗粒似的种子。大约是一只顽皮的鸟儿,在它吞食了榕果之后,就选择这个奇伟的地方,排泄出它消化不了的种子,就凭借岩上那一层尘埃结成的薄薄的泥土,悄悄地、雄心勃勃地长成绿光四射的庞然大物。

⑧ 仔细瞧瞧,岩石上好像没有别的生命,也许在岩缝里有几株细小的野草,但我看不清。这种岩石真是生命难于生存和发展的地方。

⑨ 榕树,就在生命难以生存的地方,让自己生长成伟大的生命,在生命难以发展的地方,把自己发展成其他生命望尘莫及的参天巨木。

⑩ 这是多么了不起的生命进行曲。

1、作者观察和描写清源石榕里风姿的顺序是有哪些?(3分)

2、第⑥⑦自然段通过友人的话,说明形成清源山于山石壁榕生命奇观的条件。作者最着力强调的是:(3分)

3、这篇散文的开头、结尾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其作用是什么?(3分)

4、石壁生命进行曲的寓意是什么?(3分)

5、给这篇散文加一个合适的标题:(3分)

6、阅读下面句子,展开合理想象,再补写两个比喻句,来形容石壁榕的树根。(4分) “沿着石壁,许多粗壮的根从岩顶射向大地,有的像缆索悬荡在空中,有的像巨蟒盘旋而下。”有的像 。有的像 。

答题解析:

第1题答案是:由下而上,由近到远,由现实到想象。

第2题的答案是:立足于最坚硬的花岗岩。(而花岗岩是生命很难存活的地方,有利于突出文章的主旨。)

第3题的答案是:互相呼应,首尾连贯,一气呵成,突出榕树生命力的顽强。

第4题答案是:在生命难以生存的地方,让自己生长成伟大的生命,或在艰苦的环境中,战胜困难,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展示自己的风采。

第5题:“石壁榕,生命进行曲”

五、课堂练习,能力提升

(一)感谢贫穷

(1)贫穷,是生活中的一道沟坎,是岁月里的一段艰辛,是人生境遇的一种无奈。之所以这么说,是由于我曾切身体会过贫穷。那滋味让人难以忍受,无法言表。但是,经历多了,时间久了,竟也品味出不一样的味道……

(2)我十五岁那年,得了一场大病。为治病,家里不仅花掉所有积蓄,还借债万元。二十年前的万元,和如今相比,可以说是个“天文数字”。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境,更加雪上加霜。

(3)当我考上大学时,家里凑来凑去只有五百元钱,全部给了我。学校离家千里,父母虽不放心,但也没去送,因为要省下路费作为他们儿子上学的费用。在父母担忧的目光中,我独自一人坐火车前往学校。

(4)到校后,交完各种杂费,兜里只剩下二百多元,这就是我一个学期的生活费。很长一段时间,自己只吃食堂里最便宜的饭菜,有两个菜的价格至今仍然清晰记得,土豆丝三毛、萝卜粉二毛五,而一些好菜的价格反倒忆不起来了。说来有些尴尬,老乡到学校来看望我,我却撒谎说自己不在校,原因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害怕请他们吃饭,一顿饭钱虽然只要几十元,却是我一个月的生活费用。

(5)坦白讲,贫穷实在不讨人喜欢,让我那段人生充满艰难与沉重,在无人的夜里,自己也曾抱怨过、痛苦过、自卑过,在最绝望的时候,甚至嚎啕大哭过。但如今却深深感谢此番经历,因为贫穷是我另一所大学,教会我很多东西。

(6)贫穷告诉我,要学会珍惜。由于领教过一无所有的滋味,在自己眼中,得到的一切都是如此来之不易。一点小小的收获、一个浅浅的微笑,都会让自己满心欢喜。当遇到挫折和烦恼的时候,回头看看来路,就会觉得,曾经赤贫的我,没有什么输不起,那么难的日子都过来了,大不了一切归零,从头再来,没必要患得患失,内心也就坦然起来。这种状态让自己变得豁达,在纷繁复杂、光怪陆离的世界中,保持着一个良好的心态。

(7)贫穷教会我,如何去爱。对于情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无论走多远,心中永远珍藏着父母省吃俭用给我治病、供我求学的伟大的爱;记着朋友之间不为金钱设防的坦诚;感动于妻子可以不要钻戒、不要婚车、不要住房就嫁给我的真挚爱情……贫穷让我剥开事物的表层,看到真实的内核,使我不用去怀疑感情的纯度与爱的温度。人生中又多了一块试金石,能够去伪存真,感受真情的可贵。

(8)贫穷更教会我,要去努力。可以说,自己最早的哲学老师就是贫穷,它让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明白:一个人金钱上穷不可怕,可怕的是志气上的穷,只有奋斗才能改变命运的道理。在大学读书时,自己同时兼作三份家教,寒暑假经常在外打工,尽量为家里减轻一点儿负担。参加工作后,从来不敢荒废时间,一直在加倍努力。如今,自己已在社会的坐标中找到了位置。虽然在很多人眼中,这微不足道,但对于我,已经足够开心,足够庆幸,足够珍惜。

(9)说来这世界其实也公平,每个人在得到的时候,也在失去,在失去的同时,也在得到,很难说谁更贫穷,谁更富有。所以觉得,面对贫穷没必要唉声叹气,妄自菲薄,其实贫穷也是一笔丰厚的财富。

1.“贫穷,是生活中的一道沟坎,是岁月里的一段艰辛,是人生境遇的一种无奈”根据自己对贫穷的理解,再续写两句话。贫穷,是

2.简要概括作者遭遇过生活中的哪些贫穷?

3.纵观全文,作者是如何面对贫穷的?

4.作者为什么要“感谢贫穷”?

5.文章最后一段说“说来这世界其实也公平,每个人在得到的时候,也在失去,在失去的同时,也在得到,很难说谁更贫穷,谁更富有”结合自身,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四)1.示例:学习上的一个羁绊,前进路上的一座高山

2.家庭因自己生病而举债度日;学习上被迫节衣缩食。

3.最初面对贫穷他持抱怨态度,内心痛苦自卑,后来,他感谢贫穷。

4.贫穷教会他学会珍惜;教他如何去爱;教会他要去努力。

5.得到和失去都是相对的,没有失去就没有得到。

(二)牵手母爱

1那一次,我应一位朋友之邀,客串为他的学生讲了两堂作文课。他们即将面临高考,学习生活异常紧张。课堂上,我给他们出了这么一个问题:“如果命运之神可以满足你一个心愿,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呢?”

2当时,大多数学生的回答是能够顺利通过高考,也有部分学生希望自己能够像超女,或像比尔〃盖茨一样成为某个领域的偶像。

3然而,有一个男孩的回答却是:“我最大的心愿就是牵一下妈妈的手——”他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睛里竟泛着泪花。然后,他讲了这么一件事情:

4他家是在一个小山村里,距离所在的学校有数十里路。因此,他升入这所学校之后,一直在学校寄宿。他的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在家种着两亩果园。因为他父亲的腿有残疾,所以果子成熟后,总是由母亲登着三轮车,将摘下的果子驮到离家二十余里路的小镇上卖掉。每次卖掉果子后,她总是要在市场上买一点好吃的东西,然后再登上十多里路来探望他。

5那是在去年中考前夕,母亲趁早将几筐桃子卖掉,然后买了他最爱吃的葱花饼。她怕葱花饼凉了,就用干净的布巾包了又包。

6中午的最后一遍铃声响过后,他急匆匆往学校门口跑去。母亲将三轮车停在远处的树底下,她却站在没有一点遮阴处的校门口。毒辣辣的日头,将她黧黑的面孔烤出一层细密的汗珠,蓝色的短袖衫泛着亮晶晶的盐粒。母亲笑着上前抓住他的手,关切地说:“走,到那边树阴下,妈给你买了葱花饼。”

7这时候,离家较近的同学推着自行车出来。他感到有些难为情,便把手轻轻一甩,将母亲的那只手掌甩开。母亲的脸上闪过一抹失落,然后他们一前一后地朝树下走去。树阴下,当母亲将一摞温热的葱花饼放到他手中时,她脸上的失落完全被欣慰的神情替代了。

8他低着头对母亲说:“这么远的路,以后就不要来了。”

9母亲笑着摇了摇头,仍像先前一样不厌其烦地叮嘱他保重身体;然后,目送着他走进校园,才登上三轮车离去。当他咬了一口手中香喷喷的葱花饼时,忽然想起忘了问母亲是否吃过午饭。

10一个星期后,噩耗传来,他的母亲在去小镇卖果子的途中遭遇车祸。当他心急如焚地赶回家时,面对的只有母亲那僵硬而苍白的面孔。他扑通跪倒在母亲的身下,万般痛悔地哭喊道:“妈!——你为什么不牵儿的手啊?………”

11他流着泪说完这件事情,然后郑重地说:“现在,我愿意用一生中最珍贵的东西,来换取跟母亲牵一牵手的机会!”

第二篇:《初中散文写作》

手腕上的白印,表带上的磨痕。是我的过去,那一切怀旧的感觉……从中不得不回荡着。

望着它,看到了曾经的我,那未变样的我,那少而细须的我,那阳光的我。过了数年,我变的太快,已经成了另一个人。而它,也只能成为美好的历史—–过去。

表上的划痕刻着我心里的记作。那已发白的印子,是我历史时的证据,所以,它,是不可丢弃的,是不可遗忘的。

也许,在别人看来,它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表。在我心里,却浮现出着一个个美好的画面,那是无法比喻的,无法形容的,更是无法丢失的。所回想的这一切,都是它—–旧了的手表。

它,犹如一个甜美而又欣喜的梦,不断徘徊在我身边。

它,犹如一本故事书,上面记载着我当年的快乐。

它,又犹如一个小孩,仿佛坐在你面前,给你一一讲解我以前的趣事。

看,它是我的回忆录,它也是我的象征物。不管在哪里看见它,同样,都能回想起以前的我,那么美好。

童年,给我留下了最宝贵的"资产",它们都在这个旧表里。透过它,你便能看见,那些美好的回忆。

清江,首先老师要向你道歉,年前一直很忙,期间好几次想起来要回复你的邮件,可是空闲的时候又一时忘记了,所以就拖到了现在,实在是抱歉。

你的散文写的很有感觉,真的,不像你这个年龄的孩子应该有的感触,很成熟呵呵。你善于透过一个人,一件物,一幕场景去思考,感受又很深刻,细腻,因此写出来很有感觉,很不错。比如“手腕上的白印,表带上的磨痕”观察细致,感情也很细腻。恭喜你,写散文的感觉你找到了!

题目是《旧表》,建议:旧表的外形是否需要简单交代一两句呢,(比如:拉开抽屉,我看到躲在角落里那块白色却又有些发黄的手表。。。。。。)然后由看到旧表引发你的无限思索和感慨。

文章涂红的句子我觉得写的都不错。但是需要重新组织一下句子,要有个逻辑顺序,不能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建议:前四段需要合并的合并,删去的删去,按你心中设想的顺序重新组织一下语言。

散文,除了抒发情怀以外,必须有内容,也就是作者想表达什么主题。因此散文是“形散而神不散”,所谓的“神”就是文章的灵魂,即作者想表达的主题。你的主题就是“这块表是见证我成长,承载我回忆的物品,因此对我来说很珍贵”对吧?这篇文章强调它是你的“回忆录”或“象征物”的篇幅很多很不错。为什么这么说呢?你写了“它,犹如一个甜美而又欣喜的梦,不断徘徊在我身边。它,犹如一本故事书,上面记载着我当年的快乐。它,又犹如一个小孩,仿佛坐在你面前,给你一一讲解我以前的趣事。”强调记载你过去的快乐啊成长啊趣事啊美好的回忆啊。。。可是读者感受不到,是不是内容有些空,有没有告诉我们它见证了你成长的哪些事例了呢?是不是需要简单列举一下呢?比如说妈妈在你的成长中重要吗?你说很重要,无论是小时候长大后,成功时还是失败时候都很重要。可是是否需要简单列举一些哪些情况下给你什么样的帮助以突出重要性呢?你的这样才能更生动更具体内容更充实,让我们更深切地体会到它对于你的意义,是不是?建议:用排比句式说出它记载了你成长中哪些难忘的喜怒哀乐的经历。

不用长篇大论,你的散文就是一个小短文,咱们只需把它写的精致,并且主题明确,感情到位即可。

第三篇:《初中散文教学法浅析》

初中散文教学法浅析

范小军

散文在初中语文教材里占有一定量的篇幅,六册教材中,除去文言散文不算,大概有六十多篇为散文,占总数的百分之四十。因此,教好这类文章,提高课堂效果,是语文教师不能回避的话题。面对一篇散文,老师要怎么安排才算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要学到什么程度才算完成了学习任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知道,要教学一篇散文确非易事。常有老师在教学中,或把散文混同于其他文体进行引导,或把散文分成一个个的知识点进行分析,惟独没有突出散文本身的教学特色。但是,在教学中如果能遵循此类文体的本身的规律,再加上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解及循循善诱的启发,便定能给学生诗一般的意境享受,还能开拓他们的视野,启迪他们的思想,撞击他们的心扉,使学生在散文学习过程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与文中主人公同喜同悲。我觉得,散文的教学可以按照以下五个步骤去进行: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我的初中散文 我的外婆散文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