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英雄末路 英雄末路的意思

写作指导 zuowen 2浏览

【 – 写作指导】

第一篇:《英雄末路 末路英雄》

英雄末路 末路英雄

--重读《项羽之死》有感

河南夏邑高中 丁世举

司马迁终于写完了《项羽之死》最后一字,那支笔还在滴血,泪水的浸渍,已不那么艳红!

司马迁只一刀,砍下了英雄项羽的那颗人头,成就了汉司马吕马童等五侯上将,留下了李清照“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清高盛名。只这一刀,项羽走完了他的一生,一个伟大而又末路英雄的一生。

只这一刀,结束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刘邦再也没有了对手,再也不用“东躲西藏”,可以正而八经地称帝做天子,美其名曰“皇命天授”,即使死后也可荣称汉高祖!

只这一刀,熊熊烈烈之阿房宫矩火背景下,天地舞台大幕中,“斩将,刈旗”,口中念叨“天亡我,非战之罪”,走向天穹,走向永恒!

司马迁太狠心了,他缺少宋司马光砸缸的睿智,如果掷一颗石子,正好飞中项羽自刎的利剑,那么……

项羽太爱死了,爱死胜过爱生,他紧握那把利剑,剑光之中闪现他的爱妃虞姬—–那个“帐下犹歌舞”凄美的女人,发出“虞姬虞姬奈若何”的天问!此刻他多么想做个不爱江山、只爱美人的洒脱男儿,他眼中根本没有那个一入咸阳、美女扑眼就忘记自己是谁的刘三?

项羽太洒脱了,洒脱得至于痴傻。一代领袖不无感慨道:“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鸿门宴上的“妇人之仁”致使“穷

寇”逃脱、壮大,反逼英雄末路,沽名钓誉终使自己乌江自刎。项羽“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毛泽东“哀之”,“鉴之”,百万雄师过大江,红旗插上钟山城(南京),从而“天翻地覆慨而慷”。

阿房宫的炬火,烛照万万千千岁岁月月。 项羽是有点傻,司马公之笔润泽千秋。每每想起项羽,总萦绕其“义”礼。古人常云:“胜败乃兵家常事”,杜牧亦云“包羞忍耻是男儿”,更何况“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为什么不?项羽之“义”,让千秋后人烛透其心:“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籍独不愧于心乎?”。知耻而勇,知耻而伟,知耻而尊。一代英雄项羽是后者,虽然英雄末路,但其以“义”而成为末路英雄。司马公以残疾之身(因得罪汉武帝,被处以宫刑,成为残疾人),忍耻含羞,苟活于世,只为一个后人称之为千秋史书的《史记》。太史公之尽“义”,虽然残疾,虽然末路,但却是至尊英雄!

不知项王的那匹名“骓”还在否?如在,还否日行千里?还否长记项王?“不忍杀之,以赐公”。千秋万代项王赐马之壮举,其“不忍杀之”之“忍情”,何只存活一匹马?如果天下杀伐者都能“不忍杀之”,放下屠刀,你就是万千子民心中的“佛”!

司马公那一刀,不,项王那一刀,砍出一个和平盛世、太平安宁!多希望当今世界,多几个“不忍杀之”之项羽,你的“自刎”就是我们的最大福祉!

第二篇:《英雄末路》

英雄末路

——《史记》之《项羽本纪》读后感

一代枭雄项羽,以乌江自刎的悲壮方式告别了辉煌而短暂的一生,也给世人留下了无限的感慨。在《史记》中司马迁这样评价项羽: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之,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遂亡其国,自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岂不谬哉!总体来说,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是十分客观的,他首先肯定了项羽推翻秦朝的功绩,号令天下的诸侯,分封裂土,成为当之无愧的西楚霸王,开创前无古人的丰功伟绩。但是他放逐杀死义帝而自立,于天下背信弃义,失去了政权的合法性,使得众诸侯心中不服,背叛他,最后由于他的种种失误,丢失了天下,乌江自刎。 对项羽的评价历来有很大争议,有人称他是有勇无谋的匹夫,没有政治头脑和眼光, 妇人之仁,也有人称他为重情重义,光明磊落,拥有君子之度的大英雄,而他的对手刘邦则是一个背信弃义的小流氓,所以我们说项羽被刘邦打败,就好像是盖世大英雄输给了小流氓。从项羽的失败和刘邦的成功之中,我们能从中看透很多人性的东西。

著名女诗人李清照有诗云:“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在李清照看来,项羽是一位英雄豪杰,一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勇敢无畏,面对刘邦的追杀,没有丝毫恐惧,他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这样解读他乌江自刎:一个经受不起失败考验,不懂得忍辱负重的人,以自杀的方式逃避了所有责任。如果他像勾践一样卧薪尝胆,可能天下鹿死谁手,还未定。但毕竟他不是勾践,如果项羽卧薪尝胆,他也不叫项羽了。杜牧在《题乌江亭》里这样胜评价项羽: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面对失败,项羽不懂得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他始终相信“宿命论”,认为是天要亡项羽,天命不可违,也正是这种宿命论使项羽眼光变得狭窄,看不到这个大局。可刘邦就不一样,他懂得忍辱负重。当初,刘邦攻克咸阳,本以为可以成为关中王,但项羽却分了他一个汉中王。在刘邦看来,这是多大的耻辱啊,刘邦本想向项羽挑战,可实力不如项羽,最后他还是选择了接受册封。这就是战略家的思维,刘邦可以做到,但项羽做不到。项羽承受失败挫折的能力不强也有另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项羽几乎没有吃过败仗,除了垓下之战,从破釜沉舟,在巨鹿消灭秦国主力,再到智取彭城,以三万铁甲打败刘邦五十六万联军,他打的可都是胜仗,没有输过。刘邦就不一样,败仗吃多了,承受挫折能力也就强了。所以说胜负在于最后一仗,没到最后,鹿死谁手还不定。

从出身看刘邦和项羽,也能理解项羽和刘邦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项羽一位典型的贵族将领,项羽的家世显赫,项羽是项燕的孙子,楚国的贵族,楚国灭亡之后,项氏家族惨遭屠杀,少祖父项堇被车裂于家乡吴中。他与弟弟项庄随叔父项梁流亡到吴县。因此,项羽身上就有一种贵族的傲

{英雄末路}.

气,这样他就不像刘邦那样从小在市井中摸爬滚打成长起来,承受挫折的能力也没有刘邦那样高,更为重要的是,项羽不懂人心,看不透人性,他总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来为人处世,来看人,说得好听是侠义豪情,不好听是头脑简单,并不是所有人都会遵循项羽的那一套。而刘邦就不一样,他作为一个泗水亭长,明白社会最底层的情况,也了解他们究竟需要一些什么东西,更能洞察人性,看透人心。这在刘邦和项羽用人策略上就可以体现出来。项羽用人有一个毛病,就是任人唯亲,不懂广泛吸收社会上的人才为自己打天下。刘邦手下的张良,韩信,陈平,都曾是项羽的手下,但是人不能尽其才,在项羽手下当差得不到重用,自然离他而去。刘邦却不一样,他虽然没有多少军事才能,但是他会用人,他曾说道: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刘邦可是一位将将之才。项羽本有一个谋士范增,可是受刘邦的离间计影响,使得范增含恨离去,至今还记得范增离开时说的那句话:天下大局已定矣!由此可见,不会用人,洞察不了人性,是项羽输给刘邦的重要原因。

最后,从项羽和刘邦两人取得成功后的不同表现来看,也同样说明刘邦的眼光远比项羽远。项羽在灭秦之后,做了三件事,而且是犯了巨大的错误。一、他杀了秦皇子婴,虽然他终于可以为自己的家族报仇了,可是他的一刀却得罪了很多人,这就是为什么项羽会失去人心。我们都知道,人心的向背是成败的关键。项羽把子婴杀了,把前秦的人都得罪了,还落

下了暴君的骂名,可见他没有战略眼光。其次,他放了一把火,把阿房宫烧了,几代人的基业啊,就这样毁于一旦,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啊!与其说项羽是一代英雄,在这件事上还不如说他是无知小辈。他只懂得打天下,什么都用武力来解决,去不懂得如何治理一个国家。三、他煮了一个人。把韩生给煮了,原因是韩生屡次劝阻他,叫他留在咸阳,不要回彭城。可项羽就说了一句话: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知者?可见,衣锦还乡的观念深深地刻在了项羽的脑海里,他本来有很好的就会统一中国,是各地诸侯臣服于他,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要什么治理天下,在他眼里,衣锦还乡才是他所追求的。可见项羽的虚荣心如此之重。刘邦就不一样了,刘邦入关之后也做了几件事。第一,约法三章,成功地使局面安定下来,而且还笼络了人心;最重要的是,他没有杀秦皇子婴,使得前秦的人感激他。第二,他深知自己不如项羽,他控制住自己内心的欲望,把所有的的金银珠宝,香车宝马都封存起来,等着项羽。这就是战略家的眼光,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刘邦能够在成功的时候仍然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欲望,这人非同一般呀!

纵观项羽这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英雄人物一生,我们可以深切的体会到“性格决定命运”这一句话所蕴含的哲理。在作为人的层面上理解项羽,它是一个值得敬佩的人,光明磊落,讲信义,当之无愧的英雄;但在作为领导者战略家的层面上看待项羽,他完完全全是一个失败者。从刘邦成功夺取天下,到项羽乌江自刎的结局之中,我们可以找到许许多多的原因,比如说项羽是妇人之仁,相信刘邦说的话,洞察不了人性,看不透刘邦这个无耻小人,不仅在鸿门宴上放过刘邦,为以后留下隐患,而且他还

相信刘邦的鸿沟协议,最终败得一塌糊涂;而刘邦则懂得玩弄技巧,收买人心。可是项羽的失败并不能单从外在的一两个方面就能解释得清楚的,我们更应该回到项羽本人,从他的性格方面着手,可以这么说,项羽的失败并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的,换句话说大英雄输给小流氓也是注定的。项羽的性格决定了他并不适合当一位领导者、战略家,而只能是一位所向无敌的勇士。我们每个人的性格决定了我们能走什么样的道路,在哪个方面能够取得成功。所以说人的一生并不需要在所有方面都达到顶峰,我们只需在适合自己性格的领域尽情发挥就行了;好比如项羽,只适合但一名大将军,却成不了皇帝。

总的来说,项羽在战场上的无往不利,但是在政治上却是十足的幼稚可笑,愚蠢无比。他坑杀战俘,丧失人心;放逐义帝,自立为王,使自己在道德上失去了立足点。更为重要的是,在用人方面刘邦手下萧何,张良, 韩信,彭越,英布出身各不相同却可以尽发挥其所长,而项羽却连一个范增都不能用,项羽与刘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按河南大学王立群先生的话讲“项羽是一个非常可用之人,却坐在了用人之人的位置上”这就是项羽的悲哀。但政治上的失败,无法遮掩项羽在军事上的才华。24 岁起兵反秦,27 岁成为分封十八路诸侯的西楚霸王,三十岁自刎乌江。他是一位当之无愧的英雄豪杰,西楚霸王。

这样一位英雄走到末路,以乌江自刎的方式告别了自己短暂的一生时还留下 “宝马赠亭长,头颅送故人”的佳话。现在我们在从后人的角度看待项羽传奇的一生时,是否也会明白一些人生哲理?

第三篇:《英雄,末路》{英雄末路}.

英雄,末路

天涯,尽头。 百花,凋零。 英雄,末路。 微风拂过,

无数的枫叶飘落。 落魄的英雄,

身背利剑,踏叶而来。 那孤寂的眼神, 饱经沧桑的眼神, 背负使命的宽大臂膀。 王者之气犹在,

昔日风光,却早已不在。 自古人是多悲凉, 英雄末路,

方才看透人间红绿。 晚矣,苦矣…… 昔日高歌剑舞, 自道逍遥常在, 百花忽而凋落, 微风拂过,

已踏不归亡者路。 年华,流逝。

秋风,微拂。 剑影,掠喉。

保定市第十七中学初二:齐彤彤

第四篇:《【7楼】英雄末路的教训》

英雄末路的教训

【人民日报·经济周刊】:2012年01月12日

纽交所日前向柯达公司发出警告,如果该公司股价在未来6个月内仍无起色,柯达将被摘牌。柯达公司对此表示,由于面临流动性挑战,很难保证在期限内达到纽交所上市标准。2011年,柯达公司股价累计跌幅达到88%。《华尔街日报》近日透露,由于资不抵债,柯达公司可能在未来几周内申请破产保护。

又一家百年老字号走向了末路,令人感慨。

{英雄末路}.

1881年,柯达诞生。在胶卷时代,柯达曾是绝对王者,占据全球2/3的市场份额。一个世纪以来的珍贵影像,大都来自“柯达时刻”,无论是两次世界大战,还是人类登上月球。曾几何时,世界各地的人们一说起影像,大多会首先想到柯达。1997年2月是柯达最为辉煌的时刻,当月市值达到310亿美元。{英雄末路}.

但是,在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柯达的下坡路也走得很快。柯达眼下的市值只有20亿美元左右,这还并非其影像产品销售收入,而是从2008年以来通过出让专利这种兜售“家底”的方式取得的。前段时间《福布斯》杂志公布了2015年最有可能消失的品牌调查结果,柯达位居首位,并称没有人对这一排位感到吃惊。{英雄末路}.

走过百年,柯达是不是老得实在走不动了?如美人迟暮,又如英雄末路。确实,有很多百年老店关门大吉,但也有一些老字号宝刀不老,青春常在,如印度塔塔集团,随着市场的变化而不断华丽转身,与时代的脉搏相契合。这样与时俱进的成功案例还有很多。德国专家博西尔指出,柯达在5/6的生命里一直是行业的领先者,但在后面1/6的时间里落在后面,“它并非自杀也非他杀,是被时代抛弃了”。

如何才能不沦为时代的弃儿?{英雄末路}.

首先,应该具备忧患意识。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没有永立潮头的宠儿。有备而无患,只有时刻具备忧患意识,才能避免盛极而衰、日暮途穷的结局。有报道称,柯达的管理层沉醉在昔日的荣光里,没有意识到数字影像将成大势,最终在新技术浪潮中栽了大跟头。{英雄末路}.

其次,应该主动求变,适时转型。在数字影像时代,柯达还固守胶卷时代的发展思路,面对新技术的出现反应迟钝,错失转型最佳时机。在富士和奥林巴斯等竞争对手冲向数字影像领域攻城略地时,柯达依然把主要精力放在传统模拟相机胶卷生意上。2002年柯达的产品数字化率只有25%左右,而竞争对手富士胶卷公司的数字产品已达60%。2003年柯达宣布全面进军数码产业时,佳能、富士已占据数码影像业的龙头地位。

最后,应把创新转变为现实生产力,转化成公司效益。柯达进入数字摄影行业不仅不晚,而且是数字摄影技术的开创者。柯达1975年就发明了第一台数码相机,但没有把该技术变成自己{英雄末路}.

腾飞的翅膀,而是把专利卖给了别人。柯达被自己发明的数码相机所打败,颇具讽刺意味。

第五篇:《英雄末路–观《僵尸》》

英雄末路

一提僵尸,肯定是在说中国香港的那个时代的僵尸片,林正英、许冠英、钱小豪、午马、陈友、钟发是那个时代的标签、佼佼者,只是随着时代的更迭,辉煌一时的僵尸片随着林正英的离去而凋零,只留下一个个回忆和一段段经典。

《僵尸》是向那个僵尸片时代的致敬之作,也是缅怀已经逝去的林正英、许冠英的作品,令人伤感的是,就在影片上映之际,午马也匆匆去世,留下了各种无奈的叹息和无尽的回忆。

影片男主钱小豪是一个落魄的演员,决定回到阔别已久的老宅自尽。这是男主的故事,何尝又不是钱小豪自己人生的写照呢。在他路过各街坊邻居的时候,那匆匆的一瞥,每个人物的形象尽收眼底;而当他吊在电扇下时,他进入了自己的最后一个梦境:一个鬼与僵尸仍在的时代,法师与天师仍在的时代,人与僵尸、恶鬼打斗的时代,这是他从影30年最深刻的角色,也是他最渴望的世界:与僵尸、恶鬼斗智斗勇,与天师并肩作战。然而最终并没有女鬼出现,化为僵尸的冬哥也早已离世,天师并没有飞刀救人,法师也只是一个太平间的管理员,什么离奇的事情都没有发生,钱小豪就无声无息的离去,正如他此刻的落魄和无奈。

常说英雄末路最可悲,其实不单是英雄,任谁都是:曾经辉煌一时的他们,被时间和社会无情的淘汰后,剩下的几乎什么都没有,我们可能会时不时的缅怀一下这些曾经为我们创造了无数欢乐的人,但却无法拯救他们,毕竟普通人,普通人只能独善其身,最多惠及亲人。因此若是能有人就,想来也应该或者必定是自己,所谓:求人不如求己,只有自己的改变与再一次成功才能使自己走出困境,迎接明天;当然,若是外力、环境不可抗拒,最好可以开拓胸怀,毕竟不能原地等待,因为一旦自己放弃自己,那么这一生就真得堕落了。

更何况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拼搏、创造,顺风顺水的生活又有什么乐趣。只有经过自己不懈努力创造的未来才是最有意义,最值得欢欣,最值得拥有的明天!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英雄末路 英雄末路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