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樱花天使 樱花天使攻略

写作指导 zuowen 3浏览

【 – 写作指导】

第一篇:《《溶解度》例题解析(打印)》

例题解析

【例1】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

B.3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0%

C.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D.甲中含有少量乙时,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甲

【例2】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现有两烧杯分别盛有60 ℃甲的饱和溶液和乙的饱和溶液,且两烧杯中均有未溶解的固体,现将温度从60 ℃降到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都减少 B.甲乙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C.烧杯中甲固体质量增加,乙固体质量减少

D.甲溶液质量减少,乙溶液质量变大且一定是饱和溶液

【例3】下图为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M、N两点分别表示A物质的两种溶液。下列做法不能实现M、N间的相互转化的是(A从溶液中析出时不带结晶水) ( )

A.从N→M:先向N中加入适量固体A再降温 B.从N→M:先将N降温再加入适量固体A C.从M→N:先将M降温再将其升温

D.从M→N:先将M升温再将其蒸发掉部分水

【例4】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 ℃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t℃时,a、b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C.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变化较大的物质是b D.将b溶液由10 ℃升温至30 ℃时变为饱和溶液

【例5】甲、乙两种固体纯净物的溶解度曲线如图A所示。在常温下,先在两支试管里分别装入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再放进盛有冰水的烧杯里(图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B.装甲溶液的试管中剩余的固体减少

冰水

C.试管里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甲

D.两支试管里剩余的固体都增多

图B 图A

【例6】右图是a、b、c、d四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表是这些固体物质在部分温度时的溶解度。

根据图表信息判断下列说

法正

确的是( )

A.图中a曲线表示KNO3的溶解度曲线 B.b的溶解度小于a的溶解度

C.要从a与d的混合物中得到a,通常采用蒸发溶剂使其结晶的方法 D.KCl的不饱和溶液由60℃降温至10℃时变成饱和溶液

【例7】向200 ℃的饱和澄清石灰水(甲溶液)中投入适量的氧化钙粉末,充分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溶液温度末冷却到200 ℃时,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溶液温度末冷却到200 ℃时,溶质质量分数比甲溶液大 C.溶液温度恢复到200 ℃时,溶液质量比甲溶液小

D.溶液温度恢复到200 ℃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和甲溶液的相等

【例8】右图是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溶解度曲线得出以下几条信息,你认为正确的是{樱花天使}.

( )

A.t1℃时,M、N两物质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由t1℃升温到t2℃时,N物质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C.M物质的溶解度大于N物质的溶解度 D.N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例9】图1可表示“M与N的并列关系”,图2可表示“M属于N的从属关系”。下列概念间的关系符合

第二篇:《7.3 溶液浓稀的表示 (打印)》

7.3 溶液浓稀的表示

学习目标

1.掌握溶质质量分数。2. 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重点、难点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学习研讨 【自主学习】

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式: 。

表达式的几种变形: ; ; 。

1.配制溶液的步骤: 、 、 。2.实验仪器:所需仪器:

溶解: ; 。

学情分析

1. 浓溶液在用水稀释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 )

A.溶液质量 B.溶液体积 C.溶质质量 D.溶质的质量分数

2. 有40 g 5%的CaCl2溶液,若将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加到10%,应采用的方法是( )

A.加入40 g 15%的CaCl2溶液 B.把溶液倾倒一半

C.加入2 g CaCl2固体 D.把溶剂蒸发掉20 g

3.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骤见下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④⑤①②③ B.①②③④⑤ C.③④①②⑤ D.②①④③⑤

4. 20 ℃时将60 g NaCl放入150 g水中,充分搅拌,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6 g)。(写出计算过程0

拓展提升

【必做题】

1、 配制500 g 20%的硫酸,需密度为1.84 g/cm3 98%的浓硫酸多少毫升?同时需水的质量为多少?

2.现有200g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钠溶液,欲将其质量分数提高到15%,试计算:

(1)需要向此溶液中加入多少克硝酸钠?

(2)若采取向原溶液中加入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钠溶液的方法,则需要这种溶液多少?

课后必记知识点:

1、 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 溶质质量 100% 100%

2、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溶解度 × 100% = 溶解度+100克

3、溶质质量分数的表达式变形:

m质 × 100% ; A % =

液 m质 m质 = m液X A% ; m液 = A%

加水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加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樱花天使}.

== B×b% A×a% 4、浓溶液加水稀释成稀溶液

加水: A×a% ==(A+x)×b%

蒸发水: A×a% ==(A-x)×b%

5、同种溶质的两种质量分数不同的溶液相混合

A×a%+B×b% == (A+B) ×c%

第三篇:《7.2 物质溶解的量(打印)》

第七单元 溶液

7.2 物质溶解的量

学习目标

1.理解饱和溶液的概念;2.认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3.了解结晶现象。 重点和难点 饱和溶液的涵义

学习研讨 【自主学习】

一、饱和溶液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饱和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不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二要素: 、 。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

饱和溶液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变为不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变为饱和溶液; 学情分析

1.对于多数固体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要使之成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 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加同种溶质;④加溶剂;⑤恒温蒸发溶剂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⑤

2.室温下,向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 g氯化钠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加入10 g水后,固体全部溶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加水前是饱和溶液 B. 加水前可能是饱和溶液

C. 加水后一定是饱和溶液 D. 加水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3.在一瓶NaCl饱和溶液中,当温度不变时,加入少量NaCl晶体,则( )

A.溶液的质量增大 B.晶体的质量不变

C.晶体的质量增大 D.晶体溶解一部分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同温度、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所含的溶质多

B.当温度、压强、溶质质量不变时,不饱和溶液不可能变为饱和溶液

C.当温度、压强、溶质质量不变时,饱和溶液不可能变为不饱和溶液{樱花天使}.

D.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5.在一个大萝卜上挖个孔,向其中注入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将食盐水倒出。在相同的温度下,发现倒出的溶液还可以溶解少量的食盐,这说明倒出的溶液( )

A.是饱和溶液 B.是不饱和溶液

C.氯化钠溶解度升高 D.氯化钠溶解度降低

6.把60 ℃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到20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溶解度减小 B.溶液的质量不变

C.溶液由浓变稀 D.溶剂的质量不变{樱花天使}.

7. 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可有两种方法:一种是 ;另一种是 。例如,从饱和食盐水中得到食盐晶体可采用 法;从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得到硝酸钾晶体,可采用 法。{樱花天使}.

8. 如图所示,甲、乙两试管中分别盛有硝酸钾、石灰水的饱和溶液,并都有少量固体存在。若向试管外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请分析推断产生的现象和相关的原因。 现象:

原因:

【课后必记知识】:

1、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饱和

溶液。

2、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叫做不

饱和溶液。

3、 怎样判断溶液是否饱和?(在同种条件下,往溶液中加入少量原溶质,如果溶质不溶

解,则为饱和溶液。) ①加水(增加溶剂 ②升温

4、 溶液的相互转化: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熟

石灰对温度例外) ①增加溶质②降温③蒸发溶剂

5、 溶液“浓”“稀”与饱和和不饱和之间的关系

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不同溶质

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同种溶质 :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内因:溶质与溶剂的性质

6、 决定固体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外因:温度

第四篇:《初三化学易错习题总结》

易错题目总结

一、 选择题

1、薯片等易碎食品宜采用充气袋包装,下列气体中最不适宜冲入的

是( )

A.O2 B.N2 C.CO2 D.空气

2、空气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3、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

A.氧分子 B.氧原子 C.离子 D.电子

4、物质的性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有的性质需要物质发生变化或在

一定的条件下才能表现出来,有的性质可以直接观察到,请问下列描

述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

A.铜有良好的导电性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C.氧气不易溶于水 D.铁制品易在潮湿空气中生锈

5、空气中各成分广泛应用于生活和生产中,下列空气中各成分的用

途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

A.用氧气抢救危重病人 B.用氮气制造化肥

C.用稀有气体制造霓虹灯 D.二氧化碳用作温室气肥

6、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时,第一次视线水平穿过凹液面的最低处,读取液体的体积为30ml,倒出一部分后用仰视的方法读取液体的体

积为10ml,请问该同学到出液体的体积是( )

A.等于20ml B.大于20ml C.小于20ml D.无法判断

{樱花天使}.

7、一个原子共有46个微粒构成,且中子数比质子数多一个,问该原

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

A.46 B.45 C.15 D.31

8、下列关于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叙述不正确的是:( )

{樱花天使}.

A.发出耀眼的强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氧化镁 D.有白色的粉末生成

9、通常状况下,NO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能跟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红棕色NO2气体,实验室

要收集一瓶NO气体,可以采用的收集方法是( )

A.用排水集气法 B. 用向上排空气法

C.用排水集气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D. 用向下排空气法

10硒是抗衰老元素,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在硒酸根离子(SeO42一)

中硒元素的化合价为: ( )

A.+4 B.+6 C.-2 D.+8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性质不一定相同

B.不同的单质可以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C.不同的单质可以由不同元素组成

D.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性质一定相同

12、某无色溶液,含有KNO3、BaCl2、Na2CO3、HCl中的两种溶质。

相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只产生无色、无味气体的现象,则此溶液

中所含的物质是 ( )

A. Na2CO3 、 BaCl2 B. HCl 、 KNO3

{樱花天使}.

C. HCl 、 Na2CO3 D. Na2CO3、KNO3

13、下列各组化合物中,所含原子团化合价不同的是( )

A.NH4Cl、(NH4)2S B.KNO3、Ba(NO3)2

C.CaCO3、Na2CO3 D.KMnO4、K2MnO4

14、在化学变化中一定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

A.原子的种类 B.分子的种类

C.物质的种类 D.分子的数量

15、原子间通过电子得失达到一种相对的电子层结构,这是化学变化

的微观实质、请问当一个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的结果是( )

A.核电荷数增加1 B.变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

C.相对原子质量会减少1 D.变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

1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与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

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

A.AlNO3 B.Al(NO3)2 C.Al(NO3)3 D.Fe(NO3)3

1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A B C D四种物质,进行充分的

反应后,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樱花天使 樱花天使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