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作指导】
第一篇:《周作人散文风格》
周作人散文写作风格
周作人,在“五四”时期曾经是中国新青年心目中一个辉煌的名字。即使后来的逐渐暗淡也并没有淹没他在现代散文创建上的巨大功绩。通过他与鲁迅在“杂文小品”上的大胆尝试与辛勤实践,使这种古已有之的文体焕发出青春的活力;而对美文的倡导与创作,又给新文学开辟出了一块新土地。他的文笔朴素流畅、舒徐自如中略带幽默和轻松,读后给人一种亲切而自然的感觉。
很多学者都曾以科学的态度评价过周作人,谈他的人生态度、文学造诣与历史功绩。谁都不能否认他在新文化运动中作出的多方面贡献,而更值得人称赞的便是他在散文创作上的突出成就。他的小品文创作近千篇,这在我国现代散文作家中,堪称稀有。这使得人们提起他的名字,便和“小品文”联系在一起,深植于读者心中。
一
周作人的散文创作,大体有“人事的评论”和以抒情、记叙为主的“美文”这两类。相应地,也就出现了“浮躁凌厉”和“平和冲淡”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每种风格又各有自身的特点,显示了他深湛的艺术造诣。
(一)浮躁凌厉
所谓浮躁凌厉的风格特色在周作人“关于人事的评论”中显得很明显。这类注重了议论、批评的杂感,触及现实,针砭时政,战斗的锋芒包藏在“湛然和蔼”的平淡叙述中。这又是他与别人
的不同之处。在当时的文艺界中,很多人以满腔热情、激愤之词,写出了慷慨激昂的话语,用尖锐之词控诉一切不合理的事物。而周作人却没有因为所要表达事物的不同而改变其一贯的习文风格。依旧是那样的温文尔雅,但却在字里行间、行文之处来评时政,发感慨。我们且看他是如何展现的:
第一:对于封建传统思想的批判,写的淋漓酣畅又亦庄亦谐。在《祖先崇拜》这篇一千来字的短文里,周作人以进化论为思想武器,对于“在自然律上,明明是倒行逆施的封建伦理观念”进行了理直气壮的批判。但他的批判、反抗又自与别人不同,于挑战、评判的态度中又见中庸与平和。对于封建礼教宣扬的那一套虚伪的所谓“风纪教化”,周作人也毫不客气地加以嘲讽。如当时上海的湘沪警察厅明令禁止携带十岁上下的女孩进浴堂,理由是“有关风纪”。周作人在《风纪之柔脆》一文中写到:
与此段文字,周作人把道学家的这种荒谬与虚伪,看作是特别可笑、可恶的。而且中国人长期在这种假惺惺礼教束缚下,产生了一种更加虚伪、变态的心理,礼教之弊害及非人道也就可见一斑了。
第二:在讽刺军阀暴政的文章中,他所借鉴的是日本现代散文家户川秋骨的“幽默与讽刺”的写法,让被讽刺的人看了不舒服,却又挑不出刺儿来。属于非常含蓄的写法。因而他自己把这种讽刺的辛辣感比喻为芥末而不是辣椒,也就是说他的文笔称不上是鲁迅那样的“匕首”和“投枪”,但却显示了他人道主义者的
正义感。一般情况下周作人都是温文尔雅、娓娓道来,充满着一种素朴清淡、别致优雅的风采,但对于国民党政府对外一味妥协退让,对内加紧复古倒退的言行,周作人则显示了他个性中不可忽视的一面:尖锐泼辣。尤其对于礼教和妇女问题,周作人总是一改往日的淡然之态而变得格外敏感和激烈。
第三:周作人这种评论的笔触同时涉及了十分广泛的社会现象。触到了社会的各个阴暗角落,触到了“病态社会”的种种痼疾。如把妇女从礼教的束缚和大男子的威压中解放出来这一思想,周作人作了不懈的努力。他指出几千年的封建道德所养成的女性观是个极严重的问题,势力很大。到了宋元以后更加重了对妇女的束缚。他在《旧女性观》一文里列举了种种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污蔑不实之词,并加以精辟的点评。对一些率先觉醒,大胆追求自由、解放,进行女权运动的一些知识女性表现出极大的肯定和赞赏。周作人当时的艺术触角对现实的感应还是相当灵敏的,正因为他敏感地接受了生活的刺激,使得平凡的意思发起酵来,才能将人们习以为常的社会见闻,升华为艺术创作。所创作出的檄文,态度鲜明,说理透彻,在当时的最负盛名的《每周评论》、《新青年》发表后,影响很大,被认为是体现了“五四”文学批判精神的典范之作。
第四:在对愚昧落后的国民性鞭挞中,由于自身的“绅士气”作怪,使他对中国国民怀有很深的偏见。因而缺乏像鲁迅那样改造国民性的热情。尤其是后期对社会现实产生了一定的悲观情绪,
因此这即便是周作人所着力的一方面,但却始终未写出一篇好文章来。
这些议论性的散文于平淡叙述中别有一种战斗力量,虽不能以寸铁杀人,却于凌厉之中显示出强烈的社会意识、盎然的战斗意气。
(二)平和冲淡
周作人前期的散文的确跳动着鲜活泼辣的节奏,但纵观全体呈现更多的是以冲淡为特色的抒情、叙述的散文小品。而当人们提及周作人时,首先想到的也是这种展现他闲适怀抱的“平和”的写作特色。他的文笔不是鲁迅那样的犀利,而是把一种迥异的风格特色呈现在读者面前。若从单纯的艺术审美角度来审视,这些散文确实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甚至可以说达到了中国现代闲适文的极至。其中,无论是从自身态度上,还是从取材上,亦或是多种写作手法上都展现了他的独有的风格,引领着当时文艺界一股清新的写作特色。
1、在自身态度上的平和冲淡
周作人以他真诚、随意的态度形成了朴实自然的作风。前期的小品文无论从取材、立意,以至行文各方面,都体现了从自己的真情实感出发,任意而谈、信笔而写的特点,只用平白无华的语言来造成幽隽淡远的意态。
平等、平和的态度还让他所述的对象,“兼收并蓄”,包容各家。这就形成了他散文内容“宽”而“杂”的特征,无论是对待{周作人散文的风格}.
自然界的生物还是人类,都以朋友的身份待之。如周作人在《苍蝇》一文中,曾对日本的俳句诗人小林一茶的诗歌十分推崇,因为他能“以一切生物为弟兄朋友,苍蝇当然也是其一”。并且特意举了几首咏苍蝇诗为例。由此可见,他对于自然界的任何生物都是“疼爱有加”,把它们放在与人类平等的地位去抒写。对待读者,周作人也能保持自己与读者之间人格与心理的平等,形成了其散文委婉、平和、温润的特色。
在平等、平和的基础上,周作人开拓了中国现代散文的创作视野。他把散文写成可细细品味、玩味的“小品” 。不点明主旨,而把文章变成了品味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周作人在介绍他的文章经验时,经常归之为“不切题”,即尽可能的笔随人意,兴之所至地自然流泻。他解释说:“这好像是一道流水,凡有什么汊港湾曲,总得潆洄一番,有什么岩石水草,总要披拂抚弄一下子才往前去。”这不仅是行文的自然,同时也是行文的摇曳多姿与迂回、徐缓,表现一种“笔墨趣味”。从这句话,我们也可以深刻体会出其文章的精髓之处了。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周作人后期在政治上产生了一定的消极的态度。因而有些人便把他后期散文所表现的闲适的美也归结为一种消极性,认为他在中国最危急最黑暗的时代,用一种闲适的美来陶铸青年的灵魂,来消磨其斗志。这种在二三十年代相当流行的评论是把他在艺术上对“平和冲淡”的追求和他在政治上的脱离现实斗争直接联系起来。到了今天,读者的看法自然会随
第二篇:《浅析周作人散文风格》
浅析周作人散文风格
前言
以往提到周作人最先想到的便是其在政治上的偏离,直到上学期偶然借阅了钱理群所著《周作人》传,莫名的被这个追求平淡、孤独苦寞而又学识渊博的人所吸引。于是开始借阅其作品。觉得其散文也是别有味道。尤其喜欢他在“闭户读书”时期的作品。于是选择浅析其散文风格作为期末论文。一方面是出于对其散文的喜爱,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我对一直将其散文风格形容为“平淡”稍有疑义。
文章概要
写这篇文章主要是为了研究周作人的散文风格。以往对周作人散文风格的评价往往都是“平淡冲和”,或者“平实冲淡”,但我本人对此并不是很赞同。打算先了解前人对其散文风格的看法,找到自己与前人观点的异同。通过分析周作人作品《雨天的书》、《故乡的野菜》、《苍蝇》等所包含的丰富的意味及周作人自身的性格特点来分析,希望能以此证明,用“平淡冲和”来形容周作人的散文是不准确的。
正文
前人对周作人散文风格的研究
1、以金燕《灰色天空下的温暖一评周作人散文的创作风格》,孙艳平《论局作人散文平和冲淡的艺术风格》和刘春香《周作人散文的冲淡美》为代表,新世纪以来学术界对周作人散文中“平淡”、“冲淡”等艺术特征都给予充分言述。
2、吴仁援的《论周作人散文的风格》则开篇便明确指出用“平淡”来总结归纳周作人散文的基本特质或者整体风格都是不准确的,认为“周作人散文中透溢弥漫出的是苦涩味、流氓态、人文性、平民化、浙东气,由此而形成的其散文的显著特征是平缓、平正、平实、平易、平质”。
3、阿英在《周作人小品序》中所提到的:“平淡冲和”这正是周作人小品文的最显著的特色,也就是田园诗人所必然采取而发展到高度的形式。就现代的小品文成果上看,在“新小品”还没有成长,而“杂感文”不能算主要的小品文的时候,周作人的小品文,在史的发展上,我们是不能不予以重大的估价的。
我的观点
我个人我比较赞同吴仁援在《论周作人散文的风格》中所提出的观点:用“平淡”来总结归纳周作人散文的基本特质或者整体风格都是不准确的。他的散文简洁却不平淡,透溢弥漫出的是知识性、趣味与苦味。
一、简洁却不平淡
周作人许多作品都是简洁却不平淡的。如《雨天的书》。朱光潜曾说:“这书的特质,第一是清,第二是冷,第三十简洁。”1周作人的散文确实是简洁的,没有装模作样堆字积句,清淡,闲散。但却有着常人达不到的知识性,知识结构全面,古今中外的知识随手捏来,读其散文称得上是开卷有益。正如徐志摩所说:他是个博学的人;他随手引证,左右逢源;但意见和见解都是自己的,和他的文章一样。”2拿《故乡的野菜》一文来看。文中既有民谣如“荠菜马兰头,姊姊嫁在后门头”、“黄花麦果韧结结,关得大门自要吃:半块拿弗出,一块自要吃”充满了趣味。又引用诸多古籍,如“《西湖游览志》云‘三月三日男女皆戴荠菜花。彦云,三春戴荠花,桃李羞繁华。’”文中还详细介绍了多种野菜的科普知识,名称,药用食用价值等。如“黄花麦果通称鼠麴草,系菊科植物,叶小微圆互生,表面有白毛”。文中还提到了日本的《俳句大辞典》,“云:此草与蒲公英同是习见的东西,从幼年时代便已熟识。在女人里边,不曾采过紫云英的人,恐怕未必有吧!包含如此丰富的知识,囊括古今,充满趣味的散文用“平淡”来形容当然是不准确的。
二、清淡中充满情趣
在《苍蝇》篇里,周作人引了小林一茶的一句诗:“不要打哪,苍蝇搓他的手,搓他的脚呢。”虽是引用,也让读者感觉趣味横生。朱光潜曾感慨道:“小林一茶的那种闲情逸趣,周先生随还不能比拟,而现在中国作者中,周先生而外,很难找得第二个人能够做得清淡的小品文字。他究竟坏死有些年纪的人,还能领略闲中情趣。如今天下文人学者都在那儿著书或整理演讲集以后让我们同周先生坐在一块,一口一口啜着清茗,看院子里的花条虾蟆戏水,听他讲‘故乡野菜’、‘北京的茶食’、二十年前的水师学堂和请坡门外的杨三姑一类的故事,确实一1
2 《周作人评说八十年》(程光炜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5)第7页 《周作人评说八十年》(程光炜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5)第27页
大解脱。”3
三、平淡文字里的浓浓情谊与苦味
“最有苦味是周作人最自负的一点”4他在《药味集自序》中说:“拙文貌似闲适,往往误人,唯一二旧友知其苦味,今以药味为题,不自讳其苦”。可见周作人的散文中是充满了苦味的。爱罗先珂离开后的第二年,周作人写了《苦雨》。文中提到了院子里的积水与蛤蟆的叫声:“这回的大雨,只有,两种人最喜欢。第一是小孩子们第二种喜欢下雨的则为蛤蟆蛤蟆在水田里群叫,深夜静听,往往变成一种金属音,很是特别”字里行间没有牵挂、惦念和担心。但不禁令人联想到:爱罗先生如果在,他一定会如川岛等大人一样加入到孩子戏水的队伍中去,也一定会和周作人一起细听蛤蟆的叫唤虽是淡笔却饱含浓浓的情谊。而钱理群在《周作人传》对此评价道:也许周作人什么也不会想,因为他早就表示过:“漂泊孤独的诗人,我想你自己的悲哀也尽够担收了,我希望你不要为了住在沙漠上的人们再添加你的忧愁的重担也罢。” 再苦的酒也得独饮,悲哀的重负只有自己背起来。这其中透出的苦味也是浓厚的。
四、作者自身的性格特点
周作人自己曾说过,“我近来极羡慕平淡自然的景地。但是看古代或魏国文学才有此种作品像我这样偏急的脾气的人,生在中国这个时代,实在难望能够从容镇静的做出平和冲淡的文章来”。5周作人一直在追求平淡,他的性格中,确实有一种“居家和尚”式的淡漠,对亲情和世事都看得很淡,时时要把自己从所属的一切人事纠缠中,解脱出来,遗世独立,以获得一种逍遥出世的自由和安宁。另外相比较鲁迅的性格比较峻急,热烈而又冷峻。周作人则比较安静、和缓、低调。但他的性格中有强硬和固执的部分。如他与鲁迅绝交后却拒不相见,一直到鲁迅死去,似乎兄弟也没有和解。决绝、固执可见一斑。再有,与弟子沈启无翻脸。沈启无,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周作人“知堂四弟子”之一,后来,却因为1943年8月27日,片冈铁兵的一次演讲而与沈启无反目,并于1944年3月15日发表《破门声明》,将沈启无逐出师门,致使沈启无“使我一切生路断绝”。当时许多人背后议论,但周作人同样是固执不纳。可见,周作人的性格中有其固执决绝3
4 《周作人评说八十年》(程光炜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5)第8页 《周作人概观》(舒芜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第34页
5 《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1)第26页
的部分,绝不是人们所以为的温文尔雅,一团和气。文如其人,他的文章中一定程度上也反应了他自身的性格特点。如《苍蝇》中描写对苍蝇的玩儿法:我们把它捉来,摘一片月季花的叶,用月季的刺钉在背上,便见绿叶在桌上蠕蠕而动我们又把他的背竖穿在细竹丝上,取灯心草一小段,放在脚的中间,他便上下颠倒的舞弄,名曰“戏棍”;又或用白纸条缠在肠上纵使飞去,但见空中一片片的白纸乱飞,很是好看。倘若捉到一个年富力强的苍蝇,用快剪将头切下,它的身子便仍旧飞去。从这段描写中也可以窥见他的冷漠。仅用平淡来形容实在太过单薄了。{周作人散文的风格}.
其次周作人的散文中包含了他对人生的忧患,对现实的忧虑,及自我的孤独与苦寂。《结缘豆》中有这样的句子,“为什么这样的要结缘的呢?我想,这或者由于不安于孤寂的缘故吧。富贵子嗣是大众的愿望,不过这都有地方可以去求,如财神送子娘娘等处,然而此外还有一种苦痛却无法解除,即是上文所说的人生的孤寂。孔子曾说过,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而谁与。人是喜群的,但他往往在人群中感到不可堪的寂寞,有如在庙会时挤在潮水般的人丛里,特别像是一片树叶,与一切绝缘而孤立着。”周作人的人生,多半时候也都在寂寞中度过,他把自己的居处题为苦雨斋。对于他来说,读书也是以结缘来摆脱人生寂寞的方法。平淡要求的是内容和情感的闲适,从整体来看,周作人的散文绝大部分是不能平淡的。
周作人的散文确有其平淡之处,《鸟声》、《故乡的野菜》等文章也确实是平淡而丰腴,但用“平淡”来总结归纳周作人散文的基本特质或者整体风格却是不准确的。他的散文简洁却不平淡,透溢弥漫出的是知识性、趣味与苦味。
参考文献:《周作人传》(钱理群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1990) 《周作人传》(止庵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9)
《谈龙集》(周作人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1)
《周作人散文名篇》(周作人 时代文艺出版社 2010) 《周作人人生笔记》(周作人 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9) 《看云随笔》(周作人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7){周作人散文的风格}.
《周作人评说八十年》(程光炜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5) 《怀旧》(周作人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5)
《周作人经典作品选》(周作人 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2) 《回望周作人 知堂先生》(孙郁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4) 《回望周作人 其文其书》(孙郁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4) 《回望周作人 周氏兄弟》(孙郁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4) 《回望周作人 国难声中》(孙郁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4) 《回望周作人研究评述》(孙郁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4) 《周作人经典作品选》(周作人 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2) 《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1) 《周作人概观》(舒芜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第三篇:《浅谈周作人散文艺术》
浅谈周作人散文艺术
摘要:周作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骁将,中国新文学的巨匠,是开创中国现代小品文的一代宗师,创作了许多经得起历史淘洗的散文,他对中国新文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的散文有冲淡闲适和浮躁凌厉两种风格,本文认为冲淡闲适是他散文的基调他在文学创作中追求冲淡闲适的境界来调适与平衡自己的内心前期,他用冲淡闲适来慰藉“五四”落潮时的狂热、焦虑与烦躁的内心,冲淡闲适中浮躁凌厉的表现鲜明后期,他失足附逆,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苦痛,又借助冲淡闲适来寻求内心的平衡,不过与前期相比,逐渐消隐冲淡闲适始终是他的艺术追求 首先,文中论述了周作人散文中冲淡闲适的意蕴“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这些正是周作人散文风格的美学特点他的散文不做作,不矫饰,讲究思想感情的自发与真切的流露对于人生的现实,他保持着一种既积极又冷静的姿态,一种平静的心境,即使是有较为重大的或容易引发激烈的情思的主题,他也是力求用平和舒缓的语气来表达作品的语言朴素、精练,感情冲淡平和,读起来寻常平易,其实不失深厚隽永,经得起咀嚼与品味冲淡闲适的风格带给读者的正是滋润丰腴的心理感受他散文中的闲适并非纯粹的清闲与安逸,他赋予了闲适以新的美学内容他所说的“大闲适”是一种看彻生死的豁达,这中间包含着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哀他的散文“虽有妍思,不掩萧瑟”文中的闲适是忧郁的,带给作者的是物有闲貌,情无闲意,心中之苦隐约而见的感受 接下来,分析了周作人散文中冲淡闲适对浮躁凌厉的抑制冲淡闲适在抑制浮躁凌厉的过程中产生了二者的交融一是,在冲淡闲适中还存在着“叛徒”的声音如他曾经说过的“我希望我的趣味之文里也还有叛徒活着”从他当年所标举的“寄沉痛于悠闲”这句话可以知道,他的闲适未曾忘却人间烟火色二是,表现在浮躁凌厉的文章中对感情的抑制周作人文章中“浮躁凌厉”的一面,因为受到冲淡闲适的抑制而大大弱化,已经不再那么锋芒毕露了,显得平和而舒缓 最后,阐明了冲淡闲适所抒写的内容周作人在他那“拈花微笑”的闲适性的文字中抒写了人生的孤独与寂寞这种孤独与寂寞是孤立无援的现代人的痛苦不过,这些苦的成分不是显性的,而是隐性的它们是隐藏在文本的深层,而不是凸显在文本的表面苦是作为淡淡的底色和背景而存在着因为是淡淡的,不太明显,不易被人注意到周作人的散文“一方面是淡而且深的寂寞之苦,另一方面有一种淡淡的喜悦”,在苦味之外,冲淡闲适中还有乐的存在一种淡淡的乐,淡淡的喜悦之情文中的“苦”与“乐”构成了一对对应的关系这种淡淡的乐,淡淡的喜悦之情,在周作人的散文中不停地跳荡着,给人以惊喜 冲淡闲适是周作人文章的基调,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带给读者的阅读感受是丰腴而滋润他在冲淡闲适的文章中写出了人生的苦与乐,道出了人生的真谛这些都是周作人散文受到人们喜爱的原因
关键词:周作人 散文 艺术风格
周作人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散文家之一。他一生的创作,除了三十几首新诗和二百来首旧体诗外,全部都是散文。它的散文有杂感、文艺短评、随笔等类。其中,影响最大的,艺术成就也较高的,风格也较成熟的,还是他那些以冲淡平易见称于世的美文小品。他这些美文小品,不仅显示了散文大作家周作人精湛的艺术造诣。同时,也形成了周作人独特而成熟的艺术风格。
一
周作人散文的最大特点是冲淡平易。平淡自然、和平冲淡、闲适……这些说法都是前人对周作人散文风格的概括。周作人自己也曾说:“我近来作文极慕平淡自然的境地”。**“平淡自然”,这是周作人给自己散文风格所作出的定位。“觉得如在江村小屋里,靠玻璃窗,烘着白炭火钵,喝清茶,同友人谈闲话,那是颇愉快的事。”他希望自己的文章能达到这样的一种境界。不仅如此,他在给废名、俞平伯的作品写的序言中,他也一再地强调,推崇冲淡平易的文学创作风格。由此可见,冲淡平易不仅是周作人希望达到的境地。同时,在他的散文创作中,也形成了鲜明而成熟的冲淡平易的艺术风格。
周作人的散文,多写周围的日常生活,他常写一些人人都看得见,感受得到的事或物。即便是生活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他也能一个普通的见闻者、参与者的身份叙出。在他的作品当中,他不故作高深地议论,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就是一些精辟的警句,也很少见得到。他的散文,无论谈事、谈人、谈政治、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