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欣赏残缺美 残缺之美

写作指导 zuowen 2浏览

【 – 写作指导】

第一篇:《欣赏残缺美》

欣赏残缺美

一夜的暴风雨过后,篱笆墙边有一朵小花,它在不断的抽泣。因为昨夜的暴风雨打掉了它的三片花瓣,现在的它只剩下两瓣花瓣和几片叶子了,它为自己的丑陋而哭泣,为死掉的三片小花瓣儿哭泣,为自己不能再为人们展示美丽哭泣。

风雨过后,人们从屋里走出来,眼前没有了以前那朵娇艳欲滴的小花。而是躺在泥土里的花瓣和即将枯萎的两片花瓣,人们不再赞赏它的美丽,反而开始讨厌它,嫌弃它,觉得这朵残缺了花瓣的小花破坏了风景。几个男孩子抱着足球从它身边经过,当他们看到这朵小花时说:“看那,那朵花是多么丑陋呀!说完竟想用足球去扔它,想让它剩余的两片花瓣也掉落。可怜的小花想要苦苦哀求他们。正在这时,一个坐着轮椅的小女孩过来了,几个男孩子一看说:“哎呦,这个病秧子怎么出来了,不过出来也没用,她呀,是站不起来的。”男孩子们踢球去了,只剩下小女孩和残缺的小花了。女孩轻轻地把三片花瓣埋在土里,对小花说:“你就是那朵被风雨打落花瓣的小花吧,她们觉得你丑,可我不认为,你只不过是掉了花瓣,以后还会长出来的,他们哪里知道你这么小承受那么大的暴风雨是多么艰难,你是用尽浑身解数保护了两片小花瓣。是多么顽强啊,面对暴风雨你不会低头,这是值得所有人欣赏的啊。”小花听了以后非常感动,面对面前这个脸色惨白的小女孩,她发誓一定要努力生长,他心想:我是残缺的怎么了,我以前是美丽的,以后我也会是美丽的。女孩的腿虽然是残疾的,可她的心是善良的,这一点是所有健全的人都无法代替的。 以后的每一天,小女孩都会给花浇水,小花也努力成长,终于恢复了美丽的样子女孩每天闻着花的清香,呼吸着新鲜空气,面色红润起来,病痛已经离开她了,她成了最美的孩子。

欣赏不需要任何形式的包装,任何的矫揉做作和附庸风雅都是镜花水月,昙花一现。而残缺的事物也许并不完美,但欣赏过后,你会发现残缺背后的美是无可取代的。

一片美丽的花丛,一个善良的女孩,虽然残缺,但拥有最真挚的美。

山东淄博周村区淄博市周村区第二中学初三:吴晓晗

第二篇:《西方艺术的残缺美》

西方艺术的残缺美

国际医药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

0946610 陈淑香

残缺即不完整,残缺不全,不整齐、不规则、缺陷、破旧等,涉及图象的形状轮廓、肌理质感等物理性质,与完整相对应。小如一片残缺的树叶,大如中国的长城、圆明园……等等。如果谈论到绘画、书法、雕塑、建筑、工艺品等就更多了。视觉艺术里,不规则的形状、斑驳的痕迹、古旧的有着人文痕迹的艺术遗产等等,都有着残缺的美这样一种审美体验。

古希腊的断臂维纳斯

维纳斯是古罗马对爱与美之神的称呼,古希腊雕塑中的爱与美之神的形象都是半裸,而且很多是断臂的。这种断臂的维纳斯是“古希腊”的艺术而不是

古罗马的作品。据说一些好事之徒曾试图将断臂恢复完整。但是

无数的想象和试验都归于徒劳和失败,不仅没有增添其美,反而

倒加其丑。因为这断臂兼具隐诱,使人们自由想象手臂无限的姿

势。另一方面,人的手和人的脸部一样是人体部分最有表现力的。

由于去掉了手臂,便突出了维纳斯的脸部、胸部和腹部。断臂维

纳斯原作是有手臂的,只是因为成了碎片,无法修复,其手臂的

姿势无从知道,人们也只有带着遗憾进行猜测。但芳臂残断给人

留下了想像的空间、创造的空间,平添了无穷的魅力。

第一, 芳臂的理想续接。欣赏断臂维纳斯,每个人都根据

自己的理解、想像,理想地续接其臂膀,任何不符合自己理想

的接臂万案,欣赏者均难以接受。事实上也是这样,自从断臂

维纳斯出世,为其接续臂膀的方案数以万计,但没有一种万案

被人们广泛认可。保留残缺,让欣赏者想像、创造,使残缺的

艺术品走向欣赏者想像中的完美;留下空白,反而使古老的维

纳斯具有现代艺术的意义–其艺术形象由作者与欣赏者共同

创造完成,残缺也迫使欣赏者进行二度创造,这也是古典的维

纳斯呈现出的现代风采和永恒魁力。

第二, 回避难点,推向极致。维纳斯的断臂为处理手臂留下了空白,也回避了雕塑艺术中的难点。在生活和艺术中,手是最难处理的。艺术家为了让手与整个身体保持和谐,往往费尽心思,如让人物手里拿一个东西,或干点什么事情。雕塑大师罗丹是最擅长塑造手的,但他也不得不一次又一次把自己作品中的手臂砍去。如大家熟悉的雕塑作品《巴尔扎克》,罗丹开始雕塑的时候,是有手的,而且美丽逼真,但与整体不和谐,只好砍掉。这都是为了维护艺术的和谐而不得不放弃生活的合理性的做法。我们可以这样想像一下:倘若维纳斯被完整地发现,她的手臂能经得起人们的挑剔吗?《巴尔扎克》的成功是罗丹砍去手臂后得到的,维纳斯的完美,却可能是因为残缺实现的。处理手臂这个艺术难题,在人们欣赏断臂维纳斯时,却用想像给予了最理想的处理,便维纳斯获得了最高的评价。 第三,永葆造谜的魅力。断臂维纳斯永远处在亮出谜底之前的时刻,她的手臂是什么姿势?她的手里拿的是什么?许多人陷入了猜谜的狂热。一件艺术作品不但成为欣赏的对象,而且成为议论、考证、猜测的对象,作为对象的广泛适用性,断臂维纳斯是无与伦比的。空白,促使我们永远不停地探索;残缺,促使我们永远不停地去弥补。从这个意义上说,维纳斯无论形体本身还是象征的意义,都获得了永恒。

围绕着断臂维纳斯究竟有无手臂以及是怎样的姿势这些难题,

古今专家们做了多种尝试,

结果发现都不如眼前的原型那么完美自然。似乎这种完美效果来自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因而有着缺陷的古朴之美,是名副其实的残缺之美。

大理石雕像《沉思》

残缺美体现在不完整的形式结构中,它的典型特征是:笔断{欣赏残缺美}.

而意不断,形散而意连。我们常常看到那些简约的廖廖几笔就可

成像的绘画。缺省的或残缺的部分,则靠图形暗示和心理联想来

补充。俗称为艺术使用“减法”。格式塔理论认为,人的视知觉

有着简化概括的能力,如最原始的图式即单纯的儿童画,以涂鸦

和简单笔划,只提取最具典型特征的线条和色彩。艺术概括则是

更高层面上的艺术简化,如简练至极的立体派绘画。追求艺术简

化、概括是视觉艺术的终极目的。“

这件作品别出心裁,在正方形基座上烘托着一个沉入遐思中

的少女头像。她那恬静、执着的神情,流露出淡淡的哀愁,的确

令观赏者从这块石头中幻化出无数美好的想象来。仿佛这些人物的内在精神被千年积淀的石质紧紧包裹着,给人以难以捉摸的诱惑力。《沉思》只凿出了一个头部,没有凿出颈部,双肩和躯体,保留了下面一方块未经多少加工的粗糙石头,令人感到迷惑。它决不是一件末完成的雕像,而是作者故意这样作的。据罗丹解释:他想集中在“沉思”这一主题上,因而除了脸部神情之外,要抛弃一切无关的局部。他认为,在一些和主题无关的细部上加工雕琢,只会损害对主题的阐述。艺术灵感顿促他雕凿到此部位而停刀,这就是罗丹在雕塑语言上的独特创造。

{欣赏残缺美}.

《格尔尼卡》{欣赏残缺美}.

残缺有时呈现出不稳定、不安全、破碎、失序、混乱,给人以新奇,刺激、怪异、振奋的感受。因而受到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艺术家的青睐。西班牙立体主义画家毕加索名画《格尔尼卡》就是应用残缺控诉法西斯暴行的力作。1937年4月,德国飞机轰炸了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令人发指的罪行使毕加索以悲痛和义愤,于是,他全面以立体主义手法,采用夸张、变形、象征和隐喻的手法,用仰天发指的人头,扭曲的人体,愤怒的公牛,绝望的哭喊,惊恐的奔跑,燃烧的火苗,以残缺创造了一种惊恐、紧张、混乱、支离破碎的感觉。给人以强烈的刺激。把残缺应用到了无上的境界,有力地深化了绘画的艺术主题。超现实主义画家以形的扭曲夸张表现一种荒诞、离奇、怪异的非现实场面,如达利的《战争的预感》,该作品用极度惊恐的扭曲惊挚的老人面部,魔爪抓扯极度变形的乳房,不完全的肢体的组合。形成了似人非人,似鬼非鬼,

似真似幻的不祥的,恐慌的,非具象的梦境感受。残缺在艺术设计中也经常被应用。画中的诸多图像反映了画家对于传统绘画因素的吸收。那个怀抱死去孩子的母亲图像,似乎是源自哀悼基督的圣母像传统;手持油灯的女人,使人联想起自由女神像的造型;那个高举双手仰天惊呼的形象,与戈雅画中爱国者就义的身姿不无相似之处;而那个张臂倒地的士兵形象,则似乎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某些战争画中的形象,有着姻亲关系。由此可以看出,毕加索不仅是一位富于叛逆精神的大胆创新者,同时也是一位尊崇和精通传统的艺术家。

乍看起来,这幅画在形象的组织及构图的安排上显得十分随意,我们甚至会觉得它有些杂乱。这似乎与轰炸时居民四散奔逃、惊恐万状的混乱气氛相一致。然而,当我们细察此画,却发现在这长条形的画面空间里,所有形体与图像的安排,都是经过了精细的构思与推敲,而有着严整统一的秩序。虽然诸多形象皆富于动感,可是它们的组构形式却明显流露出某种古典意味。我们看见,在画面正中央,不同的亮色图像互相交叠,构成了一个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的中轴,恰好将整幅长条形画面均分为两个正方形。而画面左右两端的图像又是那样地相互平衡。全画从左至右可分为四段:

第一段突出显示了公牛的形象;第二段强调受伤挣扎的马,其上方那盏耀眼的电灯看起来好似一只惊恐、孤独的眼睛;第三段,最显眼的是那个举着灯火从窗子里伸出头来的“自由女神”;而在第四段,那个双臂伸向天空的惊恐的男子形象,一下于就把我们的视线吸引,其绝望的姿态使人过目难忘。毕加索以这种精心组织的构图,将一个个充满动感与刺激的夸张变形的形象,表现得统一有序,既刻画出丰富多变的细节,又突出与强调了重点,显示出深厚的艺术功力。

在这里,毕加索仍然采用了剪贴画的艺术语言。不过,画中那种剪贴的视觉效果,并不是以真正的剪贴手段来达到的,而是通过手绘的方式表现出来。那一块叠着另一块的“剪贴”图形,仅限于黑、白、灰三色,从而有效地突出了画面的紧张与恐怖气氛。

残缺的美也许能带来更多的思考。苹果公司咬了一口的苹果、狮身人面像、断壁残垣……残缺可能是人参与了更多、更复杂的有意识行为的结果。残缺是外部形态的省略,分裂、模糊、暗示、遮盖、变形、夸张等一系列有意义处理的结果。残缺虽然是形的残缺,但是只要残缺的恰当,比完美的更美,完美的东西让人产生喜爱,残缺之美就是将美的你喜爱的东西毁坏给你看,让你产生更深层的震撼与怜悯,让你更加珍惜、触动,调动深层的情绪。

残缺是省略,所以残缺还参与了创造者主观的价值取向,就有更加鲜明的意义取向。 残缺是模糊,让人想去“看个究竟”,于是乎就会调动自己的审美经验去参与思考和补充,猜想和创造。中国画中的形就讲究处于“似与不似之间”,所以就更增了一些韵味,添了一分神情,让人有品不透的意象,这也许就是绘画艺术上的抽象和意象。

残缺是秩序的中断,正是秩序的中断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并产生了视觉或听觉的显著点,而这些显著点常常是装饰形式和艺术形式的趣味所在。

残缺是遮盖,是被琵琶遮去一半的美人的脸,让你审美不足,欲罢不休。摄影和绘画作品往往喜欢用纱巾或者器物遮住女人身体的脸和特殊部位,引起了人们不可思议的好奇心。

残缺的美作为视觉语言的一种特性,向我们揭示的不仅仅是形式感,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它体现了艺术家的创造性和个性风格,展示着人类借此把握世界的丰富多彩性、多种可能性,在充满偶然性和不可预料性的表层里,主体存在的时空性从当下的和久远的诸多层面上流露出来。

第三篇:《残缺也是一种美素材整理》

有些人厌恶残缺,因为他喜欢追求完美。殊不知,月有阴晴圆缺,残缺,其实也是一种美。。。。。。。

残缺的美是一种艺术。优雅而高贵的爱之女神维纳斯,只有在其断臂时。那种来自灵魂的美之震撼才会完全释放出来,让人惊叹。不论是风平淡无惊的眼眸,还是微微上翘、勾勒出一抹若有若现笑容的嘴唇,亦或是站出完美弧线的腿,似乎都不如那断臂的身躯来的自然,来的绝美。只有残缺,才能演绎这人类艺术中巅峰之作。残缺的也是一种美。

残缺的美是一种幸运。贝多芬双耳失聪,使他能从尘世脱身,远离无端的喧嚣,让他得以沉侵在自己的世界之中,得以触碰到人类灵魂深处做柔软的东西,得以谱出像《命运》那样震撼人心的乐曲。残缺,也是一种美。

残缺的美是一种希望。残阳之所以美丽,就是因为它的残缺。每当站在窗前,欣赏着它美妙的身姿,如血的鲜红,心中总会有种莫名的震撼。正因为有残缺,所以才会对未来充满希望,充满渴望。残缺,也是一种美。

残缺的美是一种需求。正因为世间并没有完美,所以我们才要拼了命去追逐它。正因为世间有了残缺的存在,我们才那么在意成功,那么渴望追求未来,我们才那样得以充满无限的活力。残缺也是一种美。

其实,人生就是一个从满残缺的过程。感叹失去的无忧童年,感叹失去的美好青春,感叹失去的美丽曾经。人生就是因残缺而美,就是因残缺才会让人珍惜。爱因为不能拥有而深刻,梦因为不能实现而难忘。人生,总是带着遗憾,因残缺而美。

残缺,也是一种美。

维纳斯使我终于明白了有时候残缺不一定是一块白玉上的斑点,不一定是一片亮丽色彩中的一抹暗色,也许那恰恰是龙的眼睛。一位任劳任怨的母亲头上生出了白发但同时也生出了慈祥;一位目光深邃的老人,脸上有着水土流水般的皱纹,但是从中却流露出沧桑过后的智慧与豁达。苏轼一生被贬十几次,在“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矛盾中苦苦挣扎,痛苦过后的他却有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豁达;刘禹锡二十三年被弃置在巴山蜀水凄凉地,寂寞的他依然显现出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乐观;暮色掩住了似火的骄阳,更添了长河落日圆的壮观;喜气洋洋的圆月被咬掉了大半,却有着一弯月牙儿的清新;经历了暴风雨洗礼的彩虹更见多彩绚烂,也更能催人进取。

所以,面对残缺,首先我们要勇敢地正视它。不要灰心丧气,一蹶不振,相反要明白正因为有了它,我们才能看见坎坷人生路上的奇美风景。要知道人生没有残缺和遗憾,也许只是淡如水的时光流逝。

面对残缺,其次我们还要有坦然的心态。同样是玫瑰,有人看到的是下面的刺,有人看到的是刺上的花。那是因为人的心态不同,着眼点也就不同。有人说生活很累,有人说生活很烦,有人说生活很美。我喜欢这样对生活概括:寻找千百个理由之后,才发现生活在我们的视野之下,呈现出与别人的不同。不是生活赐予我们的不同,而是在我们的胸襟之中盈盈满满载着两个字:坦然。坦然是失意后的乐观,是平淡中的自信,是从残缺这一母体中孕育的精灵。只有真正热爱生活的人才可以一睹她的芳容。

以坦然的胸襟面对残缺,去体会那残缺的美吧!那样一来,你说世间哪一处不是乐土?哪一刻不该珍惜?

第四篇:《残缺之“美”在艺术中的具体表现》

残缺之“美”在艺术中的具体表现

残缺是部分的空白和不在场,是一种“未完成”或“已失去”的状态,是一种不稳定、不清晰、不完全、不完整的形式,这种形式恰恰因为隐藏或丢失了一部分,无中生有,使那个潜在的不存在的或未视觉化的部分反而有更强大的孕育美的生命力,从而具备更鲜活的审美活力和审美张力,具有无限的美学意蕴。艺术是人类美学思想最集中、最直接的体现,要探讨残缺美这一美学框架内的问题,必须从艺术领域内的具体分析入手,找出残缺之“美”在艺术中的具体表现。

一、巧拙相参——残缺美的技巧层面

江西诗派陈师道在《后山诗话》中说:“宁拙勿巧,宁朴勿华,宁粗勿弱,宁僻勿俗,诗文皆然。”在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形式层面,有以朴拙来拗圆熟、以险僻以纠俗烂的艺术追求,中国文学史上文风、诗风的转捩往往因应这种艺术追求的变化,而从艺术效果来说,恰恰是以拙参巧、以拙显巧、以拙衬巧,即老子所言“大巧若拙”,是真正的巧夺天工,而不是处处落于痕迹,时时显出匠气。

中国从最初就并不排斥丑,老树、怪石、病梅这些所谓丑怪之物,在艺术家眼中却有别样的审美价值,深得艺术家和收藏家的追捧。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充满野趣和逸情,残缺与美的辩证表现,同时彰显出纷层叠出的艺术个性。

以绘画为例,绘画的取材大有讲究,什么东西值得入画?是美轮美奂、完美无瑕,还是与众不同,充满活力,与绘画原初的材料大有关联。“瑞士艺术史家乌而夫林在他那部研究艺术风格问题的名着《艺术风格学》中提出过一对概念:“入画”与“不入画”。在他看来,整洁美丽的东西,比如一间装潢一新、纤尘不染的房间是“不入画”的,因为缺乏生气。而不是那么美丽整洁的东西,比如斑驳的墙壁,有裂缝的地板、缺损了一块的水壶等等,才是“入画”的,因为正是那些不完美的地方颤动着“生命之光”。

唐代诗人李白曾说“丹青能令丑者妍”,意思是说丑怪的事物经过画家的神笔挥就,可以使形象获得审美的意义,即化丑为美。生活中枯树、丑石都给人一种病态、消亡甚至不祥的意味。但在艺术家眼中,却是珍品,通过艺术创造,能挖掘出它们的情趣、神韵和生机,赋予其新的精神内涵和生命力、表现力。丑陋的对象经过艺术创造与提炼,获得了美学的价值,拓宽了绘画思路与审美领域。明代唐志契在《绘事微言》中说:“写枯树最难苍古,然画中最不可少,即茂林盛夏,亦须用之,诀云:‘画无枯树,则不疏通’,此之谓也。”苏轼就画有一幅《枯木怪石图》流传于世,怪石盘踞左下角,盘旋如涡,石右之枯木,屈曲盘折,气势雄强,米芾《画史》说:“子瞻作枯木,枝干虬屈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黄庭坚在《题子瞻枯木》中说:“折冲儒墨阵堂堂,书人颜扬鸿雁行。胸中原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风霜。”《题东坡竹石》中又说:“风枝雨叶瘦士竹,龙蹲虎踞苍藓石,东坡老人翰林公,醉时吐出胸中墨。”笔法看似草率,实为写意为之,飘逸间吐露胸臆,恰是苏轼本人人格魅力的折射。这又不禁让人想起《庄子·人间世》说:“匠石家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其大蔽数千牛,挈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观者如市,匠伯不顾,遂行不辍。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曰:‘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邪?’曰:‘已矣,勿言之矣!{欣赏残缺美}.

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枯木并不枝繁叶茂,怪石不是玲珑圆润,在角落里却别具自然之趣,没有功利,没有欲求,无用之用,反而更具欣赏价值,而不是作为工具被占用。也因为有了更长久的生命,“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另外,作为四君子的梅花,也深得画家倾心,它们的枝干那样疏影横斜,却更显苍劲古雅,千姿百态,变化多端,“岩坳深雪病枝蟠,骨傲天生耐得寒。得意自开花一树,不曾开与世人看”“砚水生冰墨半干,画梅须画晚来香。树无丑态香沾袖,不爱花人莫与看”,都是说枝干虽丑,却自有高洁的品格。园林盆景中的梅花有些还经过了人工的压弯处理,就是为了追求特有的姿态美。

美术创作中又分无意或有意导致的残缺与瑕疵。而儿童画,由于创作者的技巧还不成熟,对于事物的描摹可能不尽完善,与现实事物有一定的差距,但却往往显得纯洁率真而且充满意趣,稚拙、天真、朴素这些美学因素使这些儿童画体现了一颗颗童心的真挚与强烈的艺术激情。也许他们会把天空绘成绿色,把小鸟画有 4 只腿,给奶奶添上胡子,也许反常、夸张、颠倒黑白、无中生有,但往往是个充满想象力的、自由的童话王国。

而成人常常被各种规则、各种技巧和技术束缚,不能自由发挥,有过多的修饰和做作的痕迹,反而失却了天性和本真的美。当然,成人如果具备“童心”,也是可以真率的创作出充满童心童趣,而不带功利色彩的佳作。

二、悲欣交集——残缺美的情感层面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欣赏残缺美 残缺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