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g7峰会中国为啥不参加 日本g7峰会中国谁参加

写作指导 zuowen 2浏览

【 – 写作指导】

篇一:《重大揭秘:中国不参加G8峰会的背后原由》

重大揭秘:中国不参加G8峰会的背后原由

G8峰会正在召开,各个成员国家又在筹备一次元首聚会。

所谓的G8峰会,是各国为研究经济形势、协调政策而召开的首脑会。但随着这次会议的升温,一个问题越来越被大家讨论着。

那就是,在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并且连续20年保持两位数高增长的背景下,为什么一个以经济政治合作为前提的多国首脑会议,会将中国有意无意的排除在外?而真实的情况又是如何呢?中国缺席G8的背后是什么? 从历史渊源来看,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的G7峰会,恰好是“前全球化”时代的落幕。当时的这种大国同盟带有浓重的冷战时代特征,加入此的高门槛是需有民主自由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大国地位。当时的中国,当然是两点都不符合。G7国家也看不上我们。不过这种高门槛,随着国际经济政治关系步入新世纪之后,正逐渐变成一种枷锁。所以G7峰会出现了对俄罗斯的首先破例。1998年俄罗斯入伙,G7演变为G8。

看来这种门槛其实早就名存实亡。俄罗斯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民主国家,在经济上也不是个强国,G7显然是主动减低门槛纳新。对于中国入会来说,当年的纯粹高门槛限制已经被俄罗斯打得粉碎,为什么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仍然没有加入G8峰会的动向呢?

有人说,这些西方世界会愿意中国加入G8?

其实西方是太愿意了!中国经济和国际影响力的日益扩大,西方诸国对于吸引中国加入G8的意愿甚至非常强烈。德国早在施罗德时期就提出,“出于经济、政治的考虑”,应“尽快接纳中国”进入G8。而英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

当年也曾在不同场合明确表达过希望中国加入的愿望。可见单从G8各国的表态来看,中国当年想要加入并不是困难的事。特别是在当下,美国搞页岩气革命,中国已经是中东石油的最大进口国,加上朝鲜半岛的问题,中国在国际问题上越来越有料。

但反而现在这些西方国家对这个问题开始有顾虑了。为什么?我觉得这种顾虑很大程度上是起步于俄罗斯的加入。原来的G7降低门槛接纳俄罗斯的动机本来是希望俄罗斯从此后向西方靠拢,稳固民主制度。但结果呢?事与愿违,普京反而将G8利用为一个展示其铁腕外交的绝好国际舞台,在民主这个问题上反而被美欧看作是向后倒退了。有了俄罗斯的不太成功的“和平演变”先例,G8对中国入伙后是否更顺从就自然不抱乐观态度。

但总的来看,西方各国对于中国入会还是认为机会大于风险的,所以近年来的G8峰会,中国都是作为客座国成为峰会的常客。英国和俄罗斯甚至草拟过扩大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全体加入峰会的方案。

我想,真正阻止中国入会的,并非是西方国家,而是中国自身的意愿——中国不愿意加入G8峰会,至少是未来数年之内不会加入。

这种对国际影响力极强的组织的婉拒,本身就不符合中国在近几年扩大国际影响的初衷。为什么?

中国对于G8峰会的婉拒,恰恰体现出的是峰会价值之外的国家利益。 一直以来,中国将自己定位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言人,这有着中国古话中宁为鸡头不做凤尾的强硬。事实上,中国现在正在享受着这样的地位。中国以往以客座国身份出席G8峰会时也要不断强调自身的出席代表着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和利

益,恰恰是出于政治考虑而非单纯的口号。中国一旦真的加入G8峰会,首先带来的就是在外交上失去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力量,这种顾虑恰恰体现的是中国经济既区别于发展中国家又区别于发达国家的特殊地位。{g7峰会中国为啥不参加}.

{g7峰会中国为啥不参加}.

中国也必须要考虑俄罗斯在加入G8之后的遭遇。当年俄罗斯加入G8看似是西方国家的你情我愿,但是新旧势力的磨合并不愉快。经历了多年漫长的努力后,俄罗斯终于成为八国集团的正式成员,不过八国集团的有些会议俄罗斯仍不能参加,西方七国对于新伙伴的若即若离让俄罗斯的加入一方面要忍受G8带来的体制枷锁,另一方面却无法完全享受峰会的利益,变得非常尴尬。结果呢?反而在加入之后,西方国家屡屡指责俄罗斯的经济体系、人权问题等,指其不够资格参加八国集团。相比之下,中国的国际地位和经济环境比之与西方意识形态一致的俄罗斯更是大相径庭,中国入会不仅会重蹈俄国的覆辙,甚至结果有可能更甚。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中国对于加入G8峰会的顾虑体现在,G8峰会是一个发达国家的俱乐部,俱乐部有自己的游戏规则,这些游戏规则更多的倾向于西方国家。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和新型市场的代表,咱们的产业链结构和竞争力的优势都与西方相左。如果按照G8现有的游戏规则来玩,必然是导致中国经济发展受到很大的阻力。举个简单的例子,在气候保护、知识产权保护、人民币汇率等问题上,还不如中国在G8之外,这样反而拥有更多的主动权。

中国无需急于加入G8的队伍,从另外一个层面考虑,这种欲拒还迎的态度,成为了中国在国际关系博弈中的重要筹码。一方面,中国作为政治大国和经济强国,在国际问题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使得G8的任何问题都无法绕过中国单独实行,另一方面,不绑定于G8峰会,让中国在保持了发展中国家代言人的国际地位的同时,拥有了更多与会与否的主动权。

用一句话来总结:中国不加入G8,并不存在被国际社会边缘化的风险,尽管并非峰会的正式成员国,然而中国却又势必成为G8峰会与会国重要的对话对象

篇二:《2016考研时政解读:“G7七国集团峰会”解读》

2015年6月8日,在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的山区小镇加米施-帕滕基兴,德国总理默克尔、英国首相卡梅伦、美国总统奥巴马等出席七国集团峰会。为期两天的七国集团峰会8日闭幕。七国集团峰会在当今国际组织中是最有话语权的,因为这七个国家经常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干涉别国内政和制定整个全球政治经济秩序。

(一)七国集团峰会内容

七国集团峰会G7联合声明中没有发现文件中特指“中国”之处。不过,在其第8页“维持一个以规则为基础的海洋秩序和获得海上安全”的小标题下写道,我们致力于维护一个基于国际法的人权公约,尤其是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准维护海洋秩序。我们关注在东海和南海的紧张局势。我们强调和平解决争端及航行自由和海洋利用不受阻碍的重要性。我们决定,拒绝使用恐吓、胁迫或暴力,以及单方面行动,其目的是改变现状,如大规模填海造地。我们赞成G7外长会议通过的海上安全声明。

此前在吕贝克举行的7国外长会通过《关于海洋安全的声明》,其中有几段指责中国为单方面改变南海现状负责。这在G7近40年历史上尚属首次。在中国看来,日本在G7会议上拉拢西方,算计中国。日本事实上是这份声明重要且唯一的推手,台前幕后做了大量工作。

(二)考研政治考点链接

七国集团是主要工业国家会晤和讨论政策的论坛,成员国包括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英国和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在第一次石油危机重创西方国家经济后,在法国倡议下,1975年11月,美、日、英、法、德、意六大工业国成立了六国集团,此后,加拿大在次年加入,七国集团(简称G7)就此诞生。1997年俄罗斯的加入使得G7转变为G8。七国集团(Group of Seven,G7)是八国集团(Group-8,G8)的前身。2014年6月4日,由欧盟主持的七国集团(G7)领导人会晤4日晚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开幕,这是俄罗斯自1997年加入这一集团后首次被排除在外。

这一次七国峰会也是把俄罗斯排除在外,因为乌克兰问题,普京和西方七国关系比较僵化。这进一步说明国际竞争中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同学们回答时政材料分析题把握这个总原则。此次七国集团峰会对中国东海和南海问题提出指责,并且完全可以看出日本在背后的推动,日本在中国南海问题和东海问题上一直非议中国,而且日本近期和菲律宾政府越发靠近,对于菲律宾在南海的行为极力支持。

同学们在考研政治时政复习中需要把握的原则上和中国有关的世界时政才会被纳入命题老师考察的范围。此次七国集团峰会对中国南海和东海问题的表态,考察日本的考点可能性非常大。因为今年还是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结合考研政治史纲考察时政是同学们基础阶段需要注意的内容,把上述总基调把握便能理顺中国与七国集团的关系。

(三)中国外交部回应内容

问:七国集团峰会正在德国举行,就全球和地区问题进行讨论,会议将发表联合声明,可能涉及南海问题、乌克兰危机和对俄制裁。中国和俄罗斯未参与峰会,中方对此次会议持何立场?

{g7峰会中国为啥不参加}.

答:关于本次七国集团峰会讨论的有关议题,我要指出,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国在部分南沙岛礁进行建设是中国主权范围内的事情,别国无权干涉。

关于乌克兰问题和对俄制裁,中方已多次阐述反对动辄威胁和实施制裁的一贯立场,认为对话和谈判是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唯一途径。希望有关各方切实履行明斯克协议,继续推动政治解决乌危机进程,为从根本上解决危机作出最大努力。

(四)考研政治考点链接

中国政府的积极回应,第一表现出中国政府积极的姿态,第二表现出中国政府强大的自信。虽然我们习惯性地指责外交部软弱无力的谴责抗议,但态度摆出来是优先需要肯定的。

中国对南海的岛礁具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国政府主张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中国政府主张和平共处,互赢共利。但菲律宾政府及东南亚某些国家对于中国南海的岛礁咄咄逼人,并且在全球寻找支持者,日本及美国就非常鲜明地站在菲律宾政府这一边,这也是日本和美国遏制中国崛起的前哨。

南海问题随着西方七个大国的介入会变得更加复杂,但同时也说明中国的崛起确实威胁到了西方七个大国的利益,中国的崛起也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因此对于中国来说这是好事,但同时也是挑战并存,中国如何打疼菲律宾而不影响中国和西方七个大国的关系。中国政府不仅需要在理论上占据上风,更应该在军事实力上跟进。南海问题、主权问题最终还是要靠枪杆子来决定的。我们希望和平,但同时也不惧怕战争。

中国政府的回应很有可能再次出现在2016年考研政治的时政选择题出现,同学们明确一下中国最基本的态度,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篇三:《G7峰会开除俄罗斯外媒称孤立普京没那么容易》{g7峰会中国为啥不参加}.

中新网6月4日电七国(G7)峰会将于当地时间4日在布鲁塞尔开幕。此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七国对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不满,并因此将俄罗斯“踢出”八国(G8),但法新社刊发报道指出,想要孤立俄总统普京,“没那么容易”。

法新社称,尽管七国峰会中没有俄总统普京的席位,但随着6日诺曼底登陆70周年纪念日的到来,各国领袖将聚集法国。届时,西方国家领导人们将不得不和普京会面或通话,而这也使得普京的亮相更加显眼。

报道称,法国、英国、和德国领导人将一一和普京会面。而鉴于俄罗斯在抗击纳粹德国中所作出的贡献,因此在美国方面,公众绝不会让俄罗斯被排除在诺曼底登陆70周年纪念活动之外。即使是美国总统奥巴马,也别无选择,必须面对普京。他本人3日也表示,他确定自己会在法国见到普京。

但美国官员们表示,与法国总统奥朗德、英国首相卡梅伦以及德国总理默克尔不同,奥巴马将不会和普京进行正式对话。

报道指出,法国总统奥朗德将是第一个脱离“孤立普京阵线”的西方国家领导人,他邀请普京于当地时间5日在巴黎进行会谈。但就在当天晚上,他还要与奥巴马共进晚餐。此外,英国首相卡梅伦和德国总理默克尔方面也都表示,他们将和普京进行面对面谈话。

法新社指出,尽管美国和欧洲国家因乌克兰问题与俄罗斯展开激烈交锋,但一切都印证了一点——孤立俄罗斯永远没有那么容易。

篇四:《15年6月时政解读之G7七国集团峰会(一)》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15年6月时政解读之G7七国集团峰会

(一){g7峰会中国为啥不参加}.

2015年6月8日,在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的山区小镇加米施-帕滕基兴,德国总理默克尔、英国首相卡梅伦、美国总统奥巴马等出席七国集团峰会。为期两天的七国集团峰会8日闭幕。七国集团峰会在当今国际组织中是最有话语权的,因为这七个国家经常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干涉别国内政和制定整个全球政治经济秩序。本文先给同学们介绍下七国集团峰会联合声明中关于中国东海和南海问题在考研政治中的考点。

(一)七国集团峰会内容

七国集团峰会G7联合声明中没有发现文件中特指“中国”之处。不过,在其第8页“维持一个以规则为基础的海洋秩序和获得海上安全”的小标题下写道,我们致力于维护一个基于国际法的人权公约,尤其是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准维护海洋秩序。我们关注在东海和南海的紧张局势。我们强调和平解决争端及航行自由和海洋利用不受阻碍的重要性。我们决定,拒绝使用恐吓、胁迫或暴力,以及单方面行动,其目的是改变现状,如大规模填海造地。我们赞成G7外长会议通过的海上安全声明。

此前在吕贝克举行的7国外长会通过《关于海洋安全的声明》,其中有几段指责中国为单方面改变南海现状负责。这在G7近40年历史上尚属首次。在中国看来,日本在G7会议上拉拢西方,算计中国。日本事实上是这份声明重要且唯一的推手,台前幕后做了大量工作。

(二)考研政治考点链接

七国集团是主要工业国家会晤和讨论政策的论坛,成员国包括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英国和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在第一次石油危机重创西方国家经济后,在法国倡议下,1975年11月,美、日、英、法、德、意六大工业国成立了六国集团,此后,加拿大在次年加入,七国集团(简称G7)就此诞生。1997年俄罗斯的加入使得G7转变为G8。七国集团(Group of Seven,G7)是八国集团(Group-8,G8)的前身。2014年6月4日,由欧盟主持的七国集团(G7)领导人会晤4日晚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开幕,这是俄罗斯自1997年加入这一集团后首次被排除在外。

这一次七国峰会也是把俄罗斯排除在外,因为乌克兰问题,普京和西方七国关系比较僵化。这进一步说明国际竞争中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同学们回答时政材料分析题把握这个总原则。此次七国集团峰会对中国东海和南海问题提出指责,并且完全可以看出日本在背后的推动,日本在中国南海问题和东海问题上一直非议中国,而且日本近期和菲律宾政府越发靠近,对于菲律宾在南海的行为极力支持。

同学们在考研政治时政复习中需要把握的原则上和中国有关的世界时政才会被纳入命题老师考察的范围。此次七国集团峰会对中国南海和东海问题的表态,考察日本的考点可能性非常大。因为今年还是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结合考研政治史纲考察时政是同学们基础阶段需要注意的内容,把上述总基调把握便能理顺中国与七国集团的关系。

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2017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加油!

篇五:《15年6月时政解读之G7七国集团峰会(一)》{g7峰会中国为啥不参加}.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15年6月时政解读之G7七国集团峰会

(一)

2015年6月8日,在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的山区小镇加米施-帕滕基兴,德国总理默克尔、英国首相卡梅伦、美国总统奥巴马等出席七国集团峰会。为期两天的七国集团峰会8日闭幕。七国集团峰会在当今国际组织中是最有话语权的,因为这七个国家经常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干涉别国内政和制定整个全球政治经济秩序。本文先给同学们介绍下七国集团峰会联合声明中关于中国东海和南海问题在考研政治中的考点。

(一)七国集团峰会内容

七国集团峰会G7联合声明中没有发现文件中特指“中国”之处。不过,在其第8页“维持一个以规则为基础的海洋秩序和获得海上安全”的小标题下写道,我们致力于维护一个基于国际法的人权公约,尤其是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准维护海洋秩序。我们关注在东海和南海的紧张局势。我们强调和平解决争端及航行自由和海洋利用不受阻碍的重要性。我们决定,拒绝使用恐吓、胁迫或暴力,以及单方面行动,其目的是改变现状,如大规模填海造地。我们赞成G7外长会议通过的海上安全声明。

此前在吕贝克举行的7国外长会通过《关于海洋安全的声明》,其中有几段指责中国为单方面改变南海现状负责。这在G7近40年历史上尚属首次。在中国看来,日本在G7会议上拉拢西方,算计中国。日本事实上是这份声明重要且唯一的推手,台前幕后做了大量工作。

(二)考研政治考点链接

七国集团是主要工业国家会晤和讨论政策的论坛,成员国包括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英国和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在第一次石油危机重创西方国家经济后,在法国倡议下,1975年11月,美、日、英、法、德、意六大工业国成立了六国集团,此后,加拿大在次年加入,七国集团(简称G7)就此诞生。1997年俄罗斯的加入使得G7转变为G8。七国集团(Group of Seven,G7)是八国集团(Group-8,G8)的前身。2014年6月4日,由欧盟主持的七国集团(G7)领导人会晤4日晚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开幕,这是俄罗斯自1997年加入这一集团后首次被排除在外。

这一次七国峰会也是把俄罗斯排除在外,因为乌克兰问题,普京和西方七国关系比较僵化。这进一步说明国际竞争中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同学们回答时政材料分析题把握这个总原则。此次七国集团峰会对中国东海和南海问题提出指责,并且完全可以看出日本在背后的推动,日本在中国南海问题和东海问题上一直非议中国,而且日本近期和菲律宾政府越发靠近,对于菲律宾在南海的行为极力支持。

同学们在考研政治时政复习中需要把握的原则上和中国有关的世界时政才会被纳入命题老师考察的范围。此次七国集团峰会对中国南海和东海问题的表态,考察日本的考点可能性非常大。因为今年还是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结合考研政治史纲考察时政是同学们基础阶段需要注意的内容,把上述总基调把握便能理顺中国与七国集团的关系。

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2017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加油!

篇六:《俄不在G7反成峰会“核心” 日炒作遏华遭讽刺》

俄不在G7反成峰会“核心” 日炒作遏华遭讽刺 为期两天的七国集团(G7)峰会于当地时间5日在布鲁塞尔闭幕。早在峰会开幕前,外界就关注此次峰会两大看点:一是俄罗斯自1997年加入集团后首次被排除在外,七国将围绕乌克兰问题讨论如何应对俄罗斯。二是美日继香格里拉对话会“一唱一和”后,欲借此机会寻求欧洲盟国在亚太问题上的支持。随着峰会结束,有关问题答案浮出水面,一场俄罗斯缺席“主导”的特殊峰会反映出西方国家各怀心思。

毫无疑问,乌克兰问题成为此次峰会焦点。而会上几乎所有围绕乌克兰问题展开的讨论都与俄罗斯有关,会后七国领导人发表的联合公报更用大篇幅阐述对俄立场。而与此同时,俄总统普京接受法国媒体访问时表示,在访法参加诺曼底登陆纪念活动时并不排斥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乌克兰当选总统波罗申科会面,普京此番言论引发外界关注。正如美联社报道所说,普京的身影虽未出现在七国集团峰会上,但他的影响力始终未缺席。

七国集团领导人在5日发表的联合公报中,威胁对俄罗斯将采取进一步制裁措施。公报称,俄罗斯“非法吞并”克里米亚和致使乌克兰东部地区局势不稳定的行动是不能接受的,必须停止。并称如果事态发展需要,将准备采取更多有针对性的制裁措施,使俄罗斯付出更大代价。

虽然声明措辞强烈,但值得注意的是,七国集团此次并没有立即追加

对俄制裁。德国总理默克尔明确表示,希望接下来与普京的会谈“富有建设性”,只有在“没有任何进展的情况下”,才会追加对俄制裁。

事实上,欧美对俄罗斯的制裁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但并没有换来俄罗斯态度的根本转换。究其原因,这与欧美内部分歧有很大关系。相比美国对俄制裁的坚决态度,由于与俄罗斯在能源和贸易上的紧密关系,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并不希望对俄采取过激措施,仍希望留有余地,为与俄对话创造条件。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g7峰会中国为啥不参加 日本g7峰会中国谁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