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为什么有的人很会安慰别人 别人失业了怎样安慰人

写作指导 zuowen 2浏览

【 – 写作指导】

篇一:《教你如何安慰人》

如何安慰人

安慰人也要讲“心技”

当朋友伤心难过时,很多人要么好言相劝“别哭了,坚强点儿”;要么帮助分析问题,告诉他“你应该怎么做”;还有人会批评对方:“我早就给你说过""”其实,这些做法不仅不能使人得到安慰,还会使对方更加伤心。因此,安慰人也要讲心理技巧,要根据对方的心理活动,给予最贴心的抚慰。

要倾听对方的苦恼

由于生活体验、家庭背景、所受的教育等不同,形成了每个人对于苦恼的不同理解。因此,当试图去安慰一个人时,首先要理解他的苦恼。

安慰人,听比说重要。一颗沮丧的心需要的是温柔聆听的耳朵,而非逻辑敏锐、条理分明的脑袋。聆听是用我们的耳朵和心去听对方的声音,不要追问事情的前因后果,也不要急于做判断,要给对方空间,让他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聆听时,要感同身受,对方会察觉到我们内心的波动。如果我们对他的遭遇能够“悲伤着他的悲伤,幸福着他的幸福”,对被安慰者而言,这就是给予他的最好的帮助。

要接纳对方的世界

安慰人最大的障碍,常常在于安慰者无法理解、体会、认同当事人所认为的苦恼。人们容易将苦恼的定义局限在自我所能理解的范围中,一旦超过了这个范围,就是“苦”得没有道理了。因为对他人所讲的“苦”不以为然,安慰者容易在倾听的过程中产生抗拒,迫不及待地提出自己的见解。所以安慰者需要放弃自己根深蒂固的观念,承认自己的偏见,真正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他所面临的问题。

心理专家说的“放下自己的世界,去接受别人的世界”,就是这个道理。最好的安慰者,是暂时放下自己,走入对方的内心世界,用他的眼光去看他的遭遇,而不妄加评断。

要探索对方走过的路

安慰者常常会感到自己有义务为对方提出解决办法。殊不知,每个被苦恼折磨的人,在寻求安慰之前,几乎都有过一连串不断尝试、不断失败的探寻经历。所以,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探索对方走过的路,了解其抗争的经历,让他被听、被懂、被认可,并告诉他已经做得够多、够好了,这就是一种安慰。

心理专家提醒安慰者一个重要的观念:“安慰并不等同于治疗。治疗是要使人改变,借改变来断绝苦恼;而安慰则是肯定其苦,不试图做出断其苦恼的尝试。”实际上,在安慰人的过程中,所提供的任何解决方法都很可能会失灵或不适用,令对方再失望一次,故而不加干预、不给见解,倾听、了解并认同其苦恼,是安慰的最高原则。

另外,陪对方走一程也是一种安慰。对方会在你的陪伴下,觉得安全、温暖,于是倾诉痛苦,诉说他的愤恨、自责、后悔,说出所有想说的话,当他经历完暴风雨之后,内心逐渐平静下来,坦然面对自己的遭遇时,他会真心感谢他的陪伴,你..

《Healing Conversation》作者南丝.格尔马丁,针对如何弥补人际沟通的鸿沟、适时适度表达关心,提供了「疗效对话」的10项原则。所谓「疗效对话」,是指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对谈,让求援者获得适度纾解,进而自然地达到「治疗的效果」。当你不确定「说什么?」和「如何说?」的时候:

疗效对话的10大原则:

1. 聆听

聆听不是保持沈默,而是仔细听听对方说了什么、没说什么,以及真正的涵意。聆听也不是指说话或发问;通常我们会急于分享自己的故事,或询问对方问题,以为这样就是聆听该有的姿态。然而,所谓的聆听,应该是用我们的眼、耳和心去听对方的声音,同时不急着立刻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我们必须愿意把自己的"内在对话"暂抛一边。所谓的"内在对话",是指聆听的同时,在脑海中不自觉进行的对话,包括动脑筋想着该说什么、如何回应对方的话,或盘算着接下来的话题。

2. 停顿

在对话之间,有时说,有时听;当听到自己心里响起"我不懂……"的声音时,就是该暂时停顿一下问对方:"我是否错过了什么情节?"我们还必须提醒自己,放慢不自觉产生的机械式反应,例如,想快速解决对方的不安,因而没有正面思考问题,便直接跳到采取行动的阶段——说些或做些我们认为对对方有益的事。

从容不迫地停顿与思考,可让我们停止下判断、停止反应,并且产生好奇心。如此,有助于在重要的刹那间,发挥同理心,如果没有做这样的停顿,我们可能会在刹那间,说出稍后会反悔的话。停顿就像开车时,变换排挡时所需使用的离合器:先减速到某种程度,扣上齿轮之后,才能进行加速。

安慰的艺术,在于"在适当的时机,说适当的话",以及"不在一时冲动下,说出不该说的话"。

3. 当朋友不当英雄

帮助别人度过艰难岁月,不等同于将他们从痛苦的处境中"拯救"出来。人们有权利和责任,去承受他们行为的后果,和其所带来的困境。我们应该认同他们的痛苦,让他们去感觉痛苦,并且不试着快速驱散痛苦。我们仅试着提供让他们越过"恐惧之河"的桥梁。

当朋友、家人陷于情绪或身体的痛苦之中时,支援他们的最基本方法是:允许对方哭泣。面对哭泣的人,人们最自然的反应,即是希望对方停止哭泣,并跟他说:"别哭了,事情一定可以安然解决的!"其实这并不是最适当的反应。当对方啜泣或掉泪时,我们通常会对自己的无助而感到坐立难安。然而,哭泣是人体尝试将情绪毒素排出体外的一种方式,而掉泪则

是疗伤的一种过程。所以,请别急着拿面纸给对方,只要让他知道你支持他的心意。

4. 给予安慰

给予安慰并不是告诉别人:"你应该觉得……"或是"你不应该觉得……"。人们有权利保有其真正的感觉。安慰是指:不要对他们下判断,不要心想他们正在受苦、需要接受帮忙;安慰是指:给予他们空间去做自己、并认同自己的感觉。我们不需要透过"同意或反对"他们的选择或处理困境的方法,来表达关心。

5. 感同身受

当我们忙着试图帮助他人时,可能会忘记人们会察觉到我们内心的波动——没有说出来的想法和感觉。尽管人们无法确知我们的想法,但通常可以察觉到我们是否惊慌、对他们下判断,或是为他们感到难过。面对面安慰别人,和我们内心真正的状态,有很大的关联。因为对他们的遭遇感同身受,我们不仅分担对方的痛苦,也需忍受自己内心的煎熬。不论面临的处境如何,善意的现身与安慰,即是给予对方的一项礼物。

6. 长期守候

改变会带来许多混乱。没有人可以迅速整顿那样的混乱。人们需要时间去调适、检讨、改变和询问:"假如……,会怎样?"的问题。在"疗效对话"中,我们学着接受以下事实:我们的家庭成员、同事或邻居,有时候仅需要我们当他们的"共鸣箱",且能不厌其烦地供其反覆使用。

7. 勇敢挺身而出

不论身处任何状况,对自己不知该说什么而感到困窘,是无妨的;让我们想帮助的人知道我们的感觉,也是无妨的。甚至可以老实地说:"我不知道你的感觉,也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但是我真的很关心你。"即使自己对这样的表达觉得可笑,还是可以让对方知道,你不急着"现在"和他交谈。你或许可以选择用书写的方式,来表达感觉和想法。除了言语的表达之外,"疗效对话"尚有许多不同的形式。

8. 提供实用资源

不需帮别人找到所有问题的答案,但可以尽力提供可用资源——别的朋友、专家、朋友的朋友,来帮忙他们找到答案。可以为对方打几通电话,连结人脉;也可以找相关的书籍给他们阅读;或是干脆提供一个躲避的空间,让他们得以平静地寻找自己的答案。

9. 设身处地、主动帮忙

当我们问:"有没有我可以帮忙的地方?"有时候有答案,有时候他们也不知道需要什么样的帮忙。然而,人们有时会对自己真正的需要开不了口。设身处地去考量人们可能需要的协助,是有效助人的第一步。

10. 善用同情心

即使我们遭遇过类似的经验,也无法百分之百了解别人的感受,但是我们可以善用同情心去关怀对方。切记需先耐心听完别人的故事,再考虑有没有必要分享自已的故事?而分享的结果是否对对方有益?

篇二:《如何去安慰一个人》

{为什么有的人很会安慰别人}.

心理咨询师告诉您怎么去安慰别人 发表于 2012-5-8 00:24:24 |发布人: solai |查看: 328|回复: 0

人际关系说白了就是管理别人情绪的艺术,没有什么比能钻到别人心眼儿里的体己

话儿更能俘获人心的了。 不过,关心人,安慰人不只是有爱心、耐心就万事大吉,否则

居委会的大姐大妈早就成了顾客盈门的心理医生。不信你就看看下面的测试:

如果朋友向你倾诉,“我真是倒霉透了,谈了两年多的女朋友居然把我给甩了。哎

,我真想一死了之!”,你会如何安慰他呢?别急,先想想再看下面的选项。

a. 你怎么这么想,一次失恋就成这个样子,也太没出息了。

b. 哎,是挺倒霉的。你再想想有没有什么跟她和好的办法?

c. 我比你更倒霉呢,我都被人家甩过两次啦。

d. 不用这么难过,俗话说得好,天涯何处无芳草,改天我帮你介绍一个更好的。

e. 谈了两年的女朋友居然和你分手了,你一下子接受不了这个事实,所以觉得活着

没意思了?

f. 你会走出来的,不会有事儿的,时间会治疗一切的创伤 。

h. 其实,你还是挺幸运的,你还有家人和朋友。

j. 唉,我完全了解你的感觉。

k. 其实,杯具过后肯定会有好事情发生的。

只有极少数人会选e,因为它看上去就像一句废话,但是e却是所有选项中最让人舒

服的回应。不信的话,你就把自己放在受伤者的角色上,把每一句都念给自己听听,看

看到底哪一句让你最感“被关心”呢?关怀他人的内心更像是一门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体,

弄不好是不仅里外不讨好,还会弄巧成拙,伤及无辜。所 幸只要用心,我们每个人都能

学上两招。

误区:“我完全能理解你的感受”

解析:

“我理解”大概是“理解万岁”那个年代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一谈到内

心感受,我们生怕对方觉得自己情商低,于是一句“我理解”就成了廉 价的口头禅如同

选项j,甚至有时它还被作为一种做作的恩惠。尽管意图很好,这种表达却可能激怒对方

,甚至得到回敬,“不,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的痛苦!”。 这是为什么呢?

“我理解你的感受”,让讲话者觉得自己的感受不再是独一无二的,或者值得进一

步认真探求和审慎对待的,谈话者自然觉得没有受到重视,更没有了说下去的兴趣和动

力;而且这句话也没有真正回应倾诉者的真正感受,只是笼统的一言以蔽之,让对方觉得

枯井投石没有激起想要的关切,也让谈话中心从对方转移到你身上。

提醒:使用情感反射性问句,说出你从对方话语里感受到的情绪并向对方确认,“

听起来你对他很愤怒是么?”,“好像那一次经历让你感到自己很糟糕,是不是?”。这

不仅表达出了讲话者提到的重点,还表示了你对对方进一步的好奇和关心,更避免了先

入为主带来的误解。

误区:“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你会没事儿的,时间会医治一切创伤”

解析:

试想如果你遭遇了不幸,别人如此劝慰你,你是不是也会觉得对方站着说话不腰疼

呢?类似的回应还有选项a和d。我们都热衷给情绪低落中的朋友以希 望,但是一句“这

没什么大不了”,不仅让对方感觉自己正在经历的苦难纯属无病呻吟,从而无法接受自

己当下的感受;也会让她怀疑自己是否太过敏感和没出息, 本来就已不幸再加上自我指

责,只会从而引发更加让人绝望的乏力感。

时间会淡化一切,虽然是客观事实,但是用在安抚人心的时候却显得不那么贴近人

性。要知道有些爱恨情仇会跟随我们一辈子,而且在发生的当下,我们更是无法相信它

们能随时间而消褪。这不过又是一句正确的废话。

提醒:帮助对方了解和接纳自己的感受本身就可以有效的缓解痛苦,太多的时候,

跟痛苦作对是我们痛苦的真正来源。“遇到了这样倒霉的事情,你的愤怒和失望都是正

常反应。”,“别再压抑自己了,哭泣、怨恨、想报复都可以,你要说出来。”记住,

接纳对方的感受和想法 (比如自伤、报仇)并不等于认同他们的观点和行为,但是疏导、

疏导,一定要先疏再导。当对方发现你比她自己还能接纳自己,又有什么比这更深刻的

关心呢?

误区:“想开点儿,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为什么有的人很会安慰别人}.

解析:

这句话有多种变化形式,比如选项h和k。“想开点儿”,这句中国人最常用来劝慰

别人的开场白,却最是招人讨厌,“想开点儿,废话,我也想呢,换 你

是我你试试啊?

”而之后关于你还是如何如何幸运的补充更是属于严重找抽。因为这基本上没有把对方

的苦难当回事儿,明明是企图让对方感觉自己实在是“身在 福中不知福”。

帮助别人往好处想是对的,但首先不能着急,因为在痛苦中或巨大的压力下我们的

注意力会变得狭窄,这时我们需要别人给于我们的最好关怀是耐心和陪伴,尊重对方的

节奏也是彼此关心的表现。等对方情绪稍缓再一起回顾生命中的那些留恋与亮色也不迟

啊。

提醒:“看见你这么痛苦却还在坚持,你是怎么做到的?”,“我发现周围的人都特

别想帮你,你觉得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帮助别人想开也得有想开的理由和证据,所以

挖掘她生命这中的留恋与在意,远比动辄数小时以“想开点儿”为主题的思想政治工作

要有效的多。每个 人的生命中都有问题也有资源,引导她探索远比给与答案更加重要,

这个过程就会让对方感到自己的力量。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为什么有的人很会安慰别人 别人失业了怎样安慰人